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六百九十八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六百九十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六百九十八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六九八卷) 2002/5/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2-17-0698
诸位同学。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。赞胜劝听偈颂第三首:
【佛境甚深难可思。普示众生令得入。其心乐小着诸有。不能通达佛所悟。】
向下有六首偈是说明「法器」。第一首是说的「非器」。也就是说不具修学大乘的条件。接着后面有四首。这是大乘的法器。也就是说它具备有良好的条件可以学习大乘。后面有一首这是讲「结归佛力」。由此可知。一切都要靠佛力威神的加持。没有佛力加持。凡夫是很难有成就的。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、要清楚。这一首偈意思很清楚。第一句说。『佛境甚深难可思』。诸佛如来所证的境界是深广不可思议。我们从《华严》开头读到此地。纵然全经我们还没有读完。佛的境界我们也略略的能体会到一点。单单讲无量无边、无尽无数重迭的世界。就不可思议。重迭世界里面。每一个世界都有诸佛如来、都有菩萨海会。都有九法界众生。法界现前是什么样子的?毛
『普示众生令得入』。这是佛的本愿、佛的心愿。「普」。是平等的开示。平等的示现。平等示现是随众生根欲。《楞严经》上讲的随心应量。「随众生心。应所知量」。不思议的境界。目的这就说明佛示现在一切法界之中。我们现在用「一切」。只有一个目标: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悟入;换句话说。佛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圆成佛道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证实、了解。佛菩萨慈悲是真实的。众生即使叛逆到极处。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决定没有丝毫的减少。这一点是自性性德的自然流露。我们要学习。我们学佛到底在佛那里学了些什么?最重要的我们学佛的真诚。学佛的清净平等。学佛的大慈大悲。这是真实的受用。世间我常讲。不但是我们地球人间。就是色界天、无色界天、摩酰首罗天王。我们学佛的人对他都是敬而远之。敬。礼敬诸佛。我们恭敬。我们也赞叹。远是什么?不能跟他学。我们要跟佛一样的心态。随缘而不攀缘。攀缘那你就大错特错了!诸位必须要知道。攀缘就是造业。造的是善业。你的果报在三善道;造的是恶业。果报在三恶途。非常可怕。
佛教给我们「随缘消旧业」。天天在消业障。绝不增加一点业障。这是真正的佛弟子。佛的好弟子。生死、荣辱是世间法。那是轮回里面的东西。佛教给我们放下。要把这些东西放下。我们今天真正得到修学的秘诀。这个秘诀是「老实念」。念阿弥陀佛。求生净土。我们是凡夫。肯定没有能力断烦恼。我们用老实念这个方法把烦恼伏住。功夫好的。生死自在。生死自在。想什么时候往生。什么时候就可以往生。这个世间还有缘。那就多住几年。利用这个假身。这是假的。帮助一些还没有觉悟、还没有得入的这些众生。这是真正的好事。真实的功德。无论是自行。无论是帮助别人、帮助众生。心地清净。痕迹都不漏。诸位想想。连善行都不落痕迹。哪里会有恶念?哪里会有恶的行为?这个道理一定要懂!什么人是佛度化的第一个对象?经上常讲的「根熟众生」。什么叫根熟?后面还会说到。对于佛陀的教诲他能够领会。具足真信、真解、真行。他就能证入。这叫根熟的众生。凡是不能接受的。虽然天天听经、天天念佛。也能持戒。烦恼习气放不下。心量很小。自私自利。这种人根没有熟。这一首就是说这一类的人。
『其心乐小着诸有』。第一个是他的心量小。也可以把它解释为他喜欢小乘法。不喜欢大乘法。「诸有」。有是讲的欲界有、色界有、无色界有。这叫做三界。这三界里面的乐事他很贪着。他放不下。这样修行学佛。他所得到的是三界有漏的福报。这是讲他修得很如法。得三界有漏的福报;如果他不如法。譬如他障碍大乘、破坏大乘。这个罪就大了。这个罪不是在佛那里结的。也不是在弘护大德这一边结的。是在众生那一边结的。你把众生听闻大乘的机缘障碍了。这个罪过就很重。要负因果责任。这个因果责任我们学佛的人要特别重视。世出世间一切法。常言说得好。「菩萨畏因。众生畏果」。众生在造作的时候他不怕。真的是叫胆大妄为。等果报现前的时候他害怕了。这个时候来不及了。后悔莫及。菩萨、觉悟的人、头脑清醒的人。他对于因果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从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断断不敢造作不善。断断不敢违背经典的教训。所以经不可不读。不读经我们自己做错事情。自己不知道。自己一定要肯定自己是凡夫。自己一品烦恼都没有断。一定要相信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上讲的。「阎浮提众生。起心动念无不是罪」。我们是阎浮提众生。起心动念真的无不是罪。
我们今天讲修行靠什么?佛陀不在世了。佛留给我们的四依法。第一个依法不依人。法是经典。所以经典是佛陀灭度之后。后世弟子修行唯一的依靠。我们要发心。我们要认真在这里修学。一定要依教奉行。每天读经。常常思念佛在经里面所说的义理、义趣。教导我们修行的这些方法。显示果地上的境界。我们常常想这些。不要想世间的杂事。尤其是凡夫最放不下的世间的恩怨。要知道世间恩怨不是一生的。生生世世的瓜葛。非常非常的复杂。初见面的时候很好。时间久了。慢慢就要衰退了。中国谚语讲得好。「人无千日好。花无百日香」。千日就是三年。特别是我们现前的社会。你们仔细去观察。能够相处三年如一日的了不起。我们就能肯定他的修养、他的修行有真功夫。否则的话不容易!彼此交好。愈久愈珍贵。这个事情在现代。这个社会里面连夫妻都保不住。我们看看那个离婚的。结婚不到三年、不到五年分手了。离婚了。在见面的时候那时候多好。为什么?这里头不是没有道理在。
古人说得好。「人非圣贤。孰能无过」。刚刚接触的时候。只见到对方的优点。没有见到对方的过失。所以那种尊敬的心不衰。时间一久。对方的毛病逐渐不能够掩饰。露出来了。那个尊敬的心逐渐衰退了。如果彼此互相都看对方的缺点。这个交情就不能维持。势必要分手。这是我们现在在现前社会里面最容易观察到的。连信徒对佛菩萨都不例外。佛菩萨没有什么缺点。佛菩萨不在世。看什么?看出家的这些师父、看同参道友。看多了心里面尽装的那些不善的。于是对师长、对同参道友都失去信心了。又何况还有一些人在当中挑拨是非。用种种方法来误导你。你要没有智慧。信以为真。这就破裂了。我在这一生修学当中五十年。这样的事情我经历很多。我不是只听说。亲身经历。凡是遇到这些事情。我们是佛的学生。一定要听佛的教诲。《十善业道经》上讲的。「昼夜常念善法。思惟善法。观察善法。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。我记得这一句。不但我们心里面不能夹杂毫分不善。还不可以夹杂毫分不净。所以我们自己要知道修什么。修纯净纯善的心。修纯净纯善的行。
别人毁谤。这个事情肯定有。怎么知道有?经典上有记载。魔王波旬在末法时期以种种的手法来破坏佛法。我们今天真正想修行。就是他破坏的对象。就是他破坏的目标。除非你放弃。你加入他的团队。你去当魔子魔孙。也发愿追随魔王来破坏佛教。他就欢喜了。这个样子可能得一时的小利。就是现前你会得一点名闻利养。你可以在现代这个社会花花世界享受一点欢乐。这肯定是有的。你有没有想到死了以后肯定是三途恶道?人天两道绝对无分。你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?遵守佛陀的教诲。修学大乘佛法要像印光大师那个样子。这是近代为我们所示现的。生死置之于度外。随时随地什么样的死法无所谓。不惊不怖。因为我们对世界情况、周边环境认识太清楚了。随时随地都能够往生净土。
所以我说的话是真话。人家害我。把我害死了。我一点丝毫怨恨心都没有。我感激他。为什么?他早一天把我送到极乐世界。我感谢他。我怎么会怨恨他?但是他所造的罪业。他自己还是要承担。绝不因为我一点怨恨念头都没有。他就没有罪。不是这样的。他还是有罪过。不过罪过比害一般人罪过要轻。这是就个人来说。你把我送到极乐世界去了。对我来讲罪过很轻。但是另外有个重罪。你没有办法逃过。那是什么?那在众生那一边。我活在这个世间不是干别的事情。在这里弘法利生的。你把弘法利生这个缘毁掉。一切众生没有机会再听闻到佛法。这个罪过你要背。这个罪过很重很重!佛经上常讲:断人身命罪过轻。断人慧命罪过极重。你是障碍别人的法身慧命。所以罪是从这个地方结的。你害我。罪决不在我这边结。在我这边你没有什么过失。是在众生那一边。在我这边我有很深的仇恨心。那个事情麻烦了。那个变成什么?生生世世冤冤相报。那会很惨。古谚语有讲。「宁可得罪于君子。不可得罪于小人。」为什么?君子你得罪他。他不报复;小人你要得罪他。他有强烈的报复。那不能得罪!
学佛的人、真正学佛的人。你得罪他无所谓。为什么?肯定没有报复。不但没有报复。连怀恨的念头都没有。我从佛法里这么多年学到的。我不但没有丝毫怀恨的念头。我有感恩的念头。你要问为什么会有感恩这个念头?我每遇到一次这样的灾难。我的境界都会向上提升一层。我感激他。因为没有这灾难。我不会认真反省。这平常疏忽了。虽然天天读经。没有认真检讨自己的思想、行为。经过这么一桩事情。我就会很认真反省、检点。改过自新。这他帮助我的。使我这个境界不断向上提升。有利没有害。所以一切事情发生在面前了。就看你用什么心态去处理。你要是用佛陀教诲来处理。肯定是得大利益;如果用自己的凡情、用自己的烦恼习气来处理。就很可能造成无法忏悔的大过失。
这个地方讲的心量小。喜欢小法。贪图小利。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、权势地位都是小利。不但我们这个世间是小利。就是天上请你去做大梵天王。请你去做摩酰首罗天王。还是属于小利。为什么?不能了生死。不能超越轮回。佛法里面给我们讲的利益。最小的利益是超越六道轮回。证阿罗汉果。这是小利;真实的大利。是决定得生弥陀净土。真实大利。我们要想想。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。头一个条件:你是善人。经上讲的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。我要不能把自己变成上善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把握了。佛没有欺骗我们。佛说话说得很清楚、说得很明白。头一个条件就是上善。上善怎么修法?世尊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对韦提希夫人的开示。那就是对我们所有一切修净土同修的开示。「净业三福」。净业三福真正做到了。上善。
我讲经的时候讲了很多很多遍。三福三条第一条做到。下品善;第二条做到。中品善;三条都做到。上品善。第一条里面你想想看。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」。我跟大家介绍的。第一条落实在《十善业道经》。《十善业道经》如果我们不能够做到。头一条就没有。换句话说。往生就成问题。千万不要自己欺骗自己。不要欺骗众生。举头三尺有神明。西方极乐世界诸位在《无量寿经》上念过。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。下下品往生的人。他们的能力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。都跟七地以上的菩萨差不多。他们天眼洞视。天耳普闻。他心遍知。我们起心动念。极乐世界不要说是阿弥陀佛、观音势至。凡是往生的人都知道。我们今天读《华严》就可以证实。那是真的。那决定不是假的。我们能欺骗谁?所以什么人能成就?不自欺的人能成就。自欺欺人的人形象装得再好。也是假的。不会有成就的。我们对这个道理。不能不明了。
第二善水平就更高。「受持三皈」。今天我们一般讲三皈。是形式。不是真的。真的三皈那还得了?戒经上讲。真正三皈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昼夜保护你。这一切凶灾你都遇不到。护法神保佑。可是你要记住。你受持三皈。一定具足前面这一条善。就好像我们上楼房一样。第一条是第一层。第二条是第二层。你不经过第一层你怎能上得了第二层?坐电梯也要经过一层、二层、三层。才能到我们这个念佛堂。所以第一善是根本的根本。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」。佛弟子没有不孝顺的。不孝之人怎么能学佛?背师叛道那怎么能学佛?学佛之后。我们就是连小学那些老师。我们已经过了一个甲子。心里常常念念不忘。每天我们做的功课这个功德还回向给他。现在我吃饭。在此地、在香港。他们从我的老家带了一个臭萝卜给我吃。每一餐那个小碟子放一点点。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它?这里头有很深厚的感情在里头。这个东西你们不喜欢吃的。
我在小时候住在乡下。生活很清苦。每天就是吃这些东西。这一盘东西摆在我面前。我就想到我五、六岁的时候。我会想到家乡父老。我会想到童年的玩伴。这一盘东西就能让我感到深厚的感情。人不能忘本。人不能忘旧。德行从这个地方建立。连这些童年玩伴、故旧都这样的念着。哪有不念父母之恩的道理?哪有不念手足之情的道理?师生同学跟父母兄弟没有两样。第一条善我具足了。「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」我具足了。再进入到第二条。「受持三皈」。三皈第一个「皈依佛」觉而不迷。一切时一切处对一切人事物。头脑清楚不迷惑。决定没有自私自利。稍稍夹杂自私自利就迷惑了。「正而不邪。净而不染」。我要自己修自己。别人没有权力干涉;不但我没有权干涉。诸佛如来也无权干涉。所以菩提道上是没有伴侣的。只有一个人。你看看《华严经》末后善财童子。不就很清楚了吗?善财童子有没有同参伴侣?没有。一个人!修行只问自己。不要问别人。这里头尤其重要的。过失只在自己。别人肯定没
《六祖坛经》可以做证明。你看看六祖大师所说的。「若真修道人。不见世间过」。六祖常常对别人说:我只见自己过。不见别人过。这个人能明心见性。为什么不见别人过?别人有过失。别人的过失是示现给我看的。是警觉我我有没有犯这个过?好像是他在唱戏、在表演。他是菩萨。他是我的善知识。他提醒我让我好好的想:我有没有这个过失?有赶快改;没有。要记住不要犯这个过失。所以菩提道上。凡夫只有自己一个。除自己之外。统统都是诸佛菩萨。佛眼看一切众生。一切众生都是诸佛;菩萨看一切众生。一切众生都是菩萨。我常讲。善心看一切众生都是善人。恶心看一切众生都是恶人。所以境缘没有好丑。就是没有好坏。蕅益大师《灵峰宗论》里头有一篇开示。对昙生方丈讲的。过去我印成小的卡片。印了十几万张。那是很多年前在台湾印的。现在还有一张在三楼饭厅玻璃板底下。我常常看。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决定没有过失。我们要肯定。过失在哪里?过失在我们心里的反应。
我讲经。佛在经上有的时候说到。讲小心量、讲着相。有些人听到之后。「这个法师都在讲我。都在教训我。」那一点都没有错。为什么?他有这些毛病。我一说。他就承认了。我说的时候有很多人听到若无其事。没有反应。那是什么原因?他没有过失。他没有这种过失。有这个过失的。他反应很强。他说法师在骂他。那他有过失。所以稍稍头脑清醒的。这叫什么?这叫不打自招。人家说话他偏偏往自己身上揽。那是真的他心里头有。纵然他行为没有错。他有这个恶念;如果恶念都没有。心地清净。心地有智慧、有慈悲的时候。他没有反应。从前李老师教学。对我们学生他很清楚。他不是有神通。就是他在经上讲的这些。看我们的反应。这很普通的事情。这不是很深的道理。但是没有高人点醒我们不知道;老师这一点醒。他马上就明白、就晓得了。所以我们自己无论在什么地方。看到善的事情。我们要想善人、善事。向他学习。「他这个好事我有没有做?」我应该要效法他。看他有错误。他是来教导我的。教我不要犯这个过失。我也要把它记在心上。「有则改之。无则嘉勉」。这是学习的态度。善财能一生成就。就靠这两句话。一生圆满成就。真正做到纯善纯净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。请看偈颂第四首:
【若有净信坚固心。常得亲近善知识。一切诸佛与其力。此乃能入如来智。】
连着有四首偈。四、五、六、七是说法器。当然是指华严的法器。前面第三首我们特别要留意到。心量小的人、贪着不能放下的人。这个偈子末后有一句话说。「不能通达佛所悟」。他为什么不能通达?心量小障碍了。「着诸有」堵塞了他的悟门。所以他不能够解佛所说义。经典他看不懂。清凉大师、李长者的批注他也看不懂。甚至于我们怎么讲。讲得再白。他听了之后半信半疑。依旧在日常生活当中。敌不过自己的烦恼习气。还是被烦恼习气所转。他怎么能入佛的境界?怎么能够体会得到佛所讲的义趣?道理在此地。现在我们再看第四首。这是法器。我们应当要具足这些条件。
条件里面第一句话说「信心」。真的显示出「信为道元功德母。长养一切诸善根」。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要靠一个信心。造善、造恶也是信心。世间有一些像历史上大奸巨滑的人。造作极大的罪业。他要没有信心他也做不成。信心能成就事业。要靠信心。当然要靠智慧、要靠福报。没有福报。有信心也不能成就。为什么?没有一些人来帮助你。所以。福要修。我们见到有些很有智慧的人、有信心的人。为什么他不能成就事业?没有帮手。没有帮手是没有福报。福德因缘不够。福报里面尤其是得力助手。人缘。任何事业的成就。你底下有很能干的干才。这样的助手多。你成就了;你要没有这些优秀的干部、贤德的人才。你的事业就不会长久。你的事业很难维持。局面小也许还能维持几年。一扩大问题立刻就出来了。我们在全世界看到许多大的公司行号。前几年做得很辉煌、很有成就。现在这两年听说它倒闭破产了。为什么?这些岂不都是佛菩萨给我们示现的吗?因为我们要看不到这种情形。不会想到这些问题;看到这个。我们就想到。我们在里头寻求它到底是什么因?为什么会有这种果报?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智慧增长。
我们要想做佛教的事业。做弘法利生的事业。我们就知道怎样去修因。因里面头一个是人事。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去待人?诸位要知道。我们用至诚心、真心、清净心去待人。人家对我们有误会。对我们反感。没有关系。我们晓得过去世的时候这里头有业障。我这样子对待。我的业障消除。来生来世他就是我的得力助手。业障消除了。障碍没有了。来生是重要得力的助手。他对你一定是忠心耿耿。就是我们晓得种什么样的因。它得什么样的果报。如果我们种的因不真。果招迂曲。来生的时候要是聚集在一块。他是你的叛徒。他会背叛你。背叛也都是有因缘的。不是无缘无故的。世出世法总离不开因果报应。明白这个道理。你就晓得对一切人事物要用真诚的善心。决定不能以虚伪的心处事待人接物。这一生纵然你欺骗人得一点小利。你来生的偿还是没有法子避免的。怎么个说法还是佛的话是至真至善。能够学佛这是世间第一等幸福之人。
第四首偈。头一句『若有净信坚固心』。「净信」是一丝毫疑惑都没有。明明这个人存心不善。在背后造谣生事。我对他还「净信」吗?对。永远净信。这才叫学佛。不能说他在背后处处障碍我。处处在破坏我。「我对他怎么不怀疑?怀疑是应该的」。甚至于我对他还报复。错了!那是凡夫干的事情。那不叫学佛。你不学佛。这个作法也许世间人说你是对的;学佛的人看。你是错误的。因为你这个样子你跟众生结冤仇。冤家宜解不宜结。你要晓得冤仇结了之后生生世世冤冤相报。没完没了。那个很痛苦。于自己没有好处。于对方也没有好处。何必干这个傻事情?这一生当中他冤枉我、他陷害我。他处处障碍我。我以诚心诚意对他。这个结解开了。这一生吃一点亏、受一点辱。没有关系。古人平常讲「吃亏是福」。福在哪里?福在来生。为什么?来生他报已经报完了。没有因。没有瓜葛了。来生他就不会报复了。这一生他对你这样。你再以怨恨心对他。好。来生这个结没有解开。「吃亏是福」真正的意思在此地。所以对一切冤家债主绝对没有丝毫不善的念头。哪里会有不善的行为?这些冤家债主如果他有困难的时候。我们知道。要诚心诚意帮助他。帮助他。他看你不顺眼。不会接受。我们用别的方法。用别人去帮助他;暗中帮助他。不必让他知道。
这是解冤释结的方法。冤家宜解不宜结。佛菩萨、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哪里会有错误?这一生当中纵然被人害死。都没有怨恨心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榜样。佛陀在因地还没有成佛之前修菩萨道。修忍辱波罗蜜。作忍辱仙人。忍辱仙人是这个菩萨修忍辱波罗蜜的。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。一丝毫怨恨都没有。佛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。佛不但没有怨恨还感激。为什么感激?受这样大的灾难、侮辱。心地还是纯善。不夹杂一个恶念。证明我忍辱波罗蜜功夫到家了。如果没有遇到这一桩事。怎么知道忍辱波罗蜜成就?等于说是歌利王来考试他。看看你忍辱功夫及不及格?这一考试。果然及格。忍辱波罗蜜圆满了。我们今天稍稍受一点点侮辱、毁谤都受不了。你学什么佛?我的头顶不尊贵。见到什么人我都磕响头。菩萨当中有常不轻菩萨。他是我的模范。是我的榜样。没有学佛之前无知。跟众生结的有冤业;学佛之后明白了。凡是遇到这个境界现前。我都知道。这是什么?我的果报现前。我要承受。欢欢喜喜承受。这就报尽了。这笔帐了了、勾了。心情舒畅。境界向上提升。永远对一切人事物「净信」。不但净信。「坚固心」。这个心永恒不变。有人问:你为什么能做到这个地步?我们在佛经上看到也想学。为什么学不到?你为什么能学到?没有别的。天天读经。就是底下一句:
『常得亲近善知识』。谁是真「善知识」?经典是真善知识。《大方广佛华严》这是真正善知识。我们今天读这一段文是普贤菩萨说的。我亲近普贤菩萨。接受普贤菩萨的教诲。我跟
章嘉大师圆寂之后。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。跟他十年。他了解我最透彻。离开台中之后我在台北弘法。有时候到台中看他。他很高兴。跟我说:「你在台北一定很寂寞!」这个话是知心的话。在台北没有老师、没有同学。我们想谈谈佛法。找不到对象;「很寂寞」就是这个意思。没有对象。我这个「净信」清净心。这三个老师都有密切的关系。教我的!我做了五十年。愈做心愈清净。愈做心愈坚定。一丝毫怀疑都没有。这是很多人不能跟我相比的。「常得亲近善知识」。这一句话非常重要。现实找不到善知识。没有我们心目当中敬仰的人。没有关系。书本是善知识。展开《大藏经》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、大善知识都在。我们一个小小的书房。摆上几个书架。放一套《大藏经》。这善知识都在。放一套《四库荟要》。中国古圣先贤都在。「尚友古人」。高尚的尚。朋友的友。跟古人做朋友。快乐无比!我尊敬他。他们真的爱护我这个后代。所以古人常讲。「天下无难事。只怕有心人」。你要成就你的道德学问。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了你。你在世间搞名闻利养。外缘可以障碍你;你要作圣、作贤。成就自己道德学问。没有人能障碍得了你。谁障碍你?你自己障碍自己。那才是大障碍。
《八大人觉经》佛给我们讲四种魔。那四种魔就是真正的障碍。第一个是五阴魔。五阴魔是什么?就是这个身心。身心不健康。你很想学。你的精神体力不够。我们佛法里面讲业障太重。这个障碍有没有办法去除?有!真正忏悔。求佛加持。真心忏悔。改过自新。这个魔障能克服。第二个烦恼魔。烦恼魔比五阴魔还厉害。烦恼是什么?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。贪求名闻利养。贪图五欲六尘享受。这个很麻烦。这个都要有智慧。有高度的觉悟。要常常思惟利害得失。我们才能够克服烦恼习气。如果没有很深的反省功夫。一般人是很难克服得了的。所以佛教给我们。「以戒为师。以苦为师」。这正确的。头一个常常想到苦。这个世间没有乐。我在讲席里头不知道讲了多少遍。贪图世间五欲六尘那一点小乐。你付出了多少代价?你要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你才晓得得不偿失。你才会回头。「我不干这个事情!」
我到哪个地方去找乐子?到经典、到书本。中国的典籍非常丰富。何况还有外国的东西。我读书。跟诸位说我读三种书。读得最多最有兴趣。第一个经典。我在经典里面学到很多东西;第二个是历史。第三个是因果报应这一类的书。中国、外国我都搜集。我常常看。不是一天不断。一个星期来算的话决不会中断。一个星期因果报应这些书。每一个星期我看的时间大概总有五、六个小时。一个星期。我这些东西看不完。我哪有时间搞世间的玩意儿?这个东西里头有大乐。这个乐趣没有副作用。我们讲世间的娱乐、歌舞的娱乐。你付出很大代价。我这个都不需要付出。我只有收入没有付出。快乐无比!我几乎有三十年没有看过电视。电影、歌舞更不必说了。没有看过报纸、杂志这一类的东西。到这边来五楼每天有人送一份报纸。我来讲经偶尔看一看头条新闻、大标题。我不会看那些东西。那么多的文字。我有时间我为什么不看经?经开智慧。经长功德。我不愿意把时间、精力浪费在这些地方。
这一个学习法是李老师教我的。我今天有这点成就。我怎么能不感谢老师?我更感激的是韩瑛馆长。帮助我三十年。前面我跟诸位说过。一般社会里头真的是「人无千日好」。千日是三年。我跟她合作三十年。三十年如一日。当中也偶尔有些小摩擦。有些小不愉快的事情。对我来讲都是教训。都是在学习。所以我的这些烦恼习气。都被她磨光。磨到一点棱角都没有了。她走了。她的任务完成。我完全能够独立了;也就是说。外面任何境界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。我不会受影响。不会在这些境界里头起心动念了。她走了。磨干净了。真正的善知识。真正的善护。这是我一生当中受恩德最大的。一个是李老师。我跟他十年。韩馆长护持三十年。所以。亲近善知识比什么都重要。
第三句得佛力加持。『一切诸佛与其力』。为什么?因为你的心在道。你的行在道。你的身行都在道。佛菩萨哪有不照顾的道理?哪有不护念的道理?诸佛护念。菩萨、龙天善神哪有不照顾的道理?这就我们平常讲的:佛菩萨保佑。佛菩萨不保佑这样的人。保佑谁?他为什么会保佑?因为你的想法、看法、说法、作法跟诸佛菩萨、跟天龙护法相应。不是天天去求佛菩萨保佑。用不着求。求是求不到的。是用我们的行动、是用我们的起心动念自自然然感得的。众生有感。佛菩萨有应。感应道交。这里头没有什么理由。法尔如是。就跟我前面跟大家讲的。我们这个身体各个器官都能够互助合作、密切配合。什么理由?没有理由。法尔如是!
我们天天读佛经。把佛经里面所讲的道理落实在自己的思想、见解上。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想法看法都跟佛一样。把自己从前那些错误的想法看法都放下。完全接受佛菩萨的教诲。你要说为什么我这样作法?佛菩萨的看法、想法、说法、作法是自性里流出来的。我要是明心见性。我的想法、看法、说法自然跟经一样。佛佛道同。但是我没有见性。我没有见性要用我自性里面的性德。那怎么办?只有找明心见性的人。请他在前面带路。我在后头跟着。不就没错了吗?经典、诸佛菩萨是明心见性的人。究竟圆满的见性。他在前面走。我们在后面跟。怎么跟法?依教奉行。经典有的时候想不通。不得其解。看批注也看不懂。这时候怎么办?老师教我的方法。我一直到今天还在用。拜佛!把经典放在佛案上。这一面展开放在佛案上。万缘放下。也不要去想经文什么意思。就拜佛。有的时候拜上一百拜。意思忽然现前了。有时候拜到三百拜、五百拜。这是感应。拜佛的时候是心地真诚、清净。一个妄念没有。忏除业障。礼敬诸佛、忏除业障。意思就现前了。很有效果。很灵!
我这个方法用了几十年。早年我讲经的时候也跟听众讲过。我用的这个方法。用这个方法不灵。毛病出在哪里?章嘉大师讲你有业障。业障里头最严重的是为名、为利。「我希望把这个经讲得好。我的知名度可以提高。我的信徒可以多。供养可以多。」那就完了!这个念头一生。感应就没有了。你的心是虚伪的。是不清净的、是不平等的。是妄心。你不是真心。所以。用心比什么都重要。用什么心?纯是利益众生的心。绝对不是为自己。只希望听众能够听到这个经。经文听清楚、听懂。生欢喜心。依教奉行。与我自己一丝毫不相干。你才能有感应。这里头不能掺一点点假。难就难在这个地方。有一丝毫虚假掺在里面。感应就没有了。我拜一百拜到三百拜的时候。很多这种情形。经义自然就出来了。意思真是古人所讲「涌泉」一样。想拿笔来写都来不及。
我有些同参道友如法炮制。也学我这个样子。拜了一天还是不懂。什么原因?原因有。不是没有。不得佛力加持。他的心、行为跟佛不相应。总而言之记住一句话。每一部经最后一句。「信受奉行。作礼而去」。去真干!你听经听得很欢喜。「皆大欢喜」。不能够信受奉行。没用处!那只是阿赖耶里头种点善根。结个法缘。现前真实利益你得不到。所以亲近善知识、真正善知识。他决定不欺骗你。决定是认真的教导你、帮助你、成就你。决定没有一点私心。没有一点「我教你这个学生。这个学生将来要怎样报答老师」。没有这个念头。无条件的
『此乃能入如来智』。像这样的修学。净信坚固心、亲近善知识、得佛力加持。这个人「能入如来智」;「能入如来智」就是开经偈里面讲的。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他能解如来真实义。所以今天我在此地介绍给诸位同学。善知识是经本。一定要依教奉行。如来圆寂之后。真正善知识是遗教。经论里面你要懂得修学的方法。这是老师传给我的。「一门深入」。我在李老师会下。大概总共听了三十多部经。大大小小的听了三十多部。三十多部我也都能讲。可是我自己专攻只有五部。把整个精神、时间用在这个上面。第一部初学的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。第二部《阿弥陀经》。第三部《普贤行愿品》。第四部《金刚经》。第五部《楞严经》。这五部经我是真正全心全力来学习。其余的听老师讲经。听一遍我的记忆力好。我听一遍就不会忘记;我听一遍我的覆讲可以讲到百分之九十五。我有这个能力。所以。真正下功夫在这五部。
《华严经》我请李老师讲。讲这部大经。那时候有八个人启请。我带头。我听李老师讲一卷。第一卷。第一卷听完之后。这个经我都通了。我就离开台中到台北。在台北开讲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我讲的时间比李老师长。他一个星期讲一次。我一个星期讲三次。他一个星期一次讲一个小时。他两个小时有翻译。台语翻译。所以实际上是一个小时。我每一次是一个半小时。所以我一个星期讲四个半小时。我的进度就比他快了。他那个时候讲很多年了。我两年就赶上。就超过了。这个地方说明你一经通一切经都通。触类旁通。没有难处。学。一定专攻一经。到什么时候你这一部经才算是学好?有了悟处。古人的标准。「大开圆解」。你才可以学其它的经论。你要没有大开圆解。那就守住这一部经不放;到大开圆解的时候。你接触任何经典。一接触就通达。
实在讲就是禅宗里面讲的大彻大悟。你的心跟从前一定不一样。从前的心虚假的。不是真的。没有什么真心对待人的。心不清净、心不平等。没有智慧。自私自利。现在的心怎么样?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。不一样!心不一样。相就不一样。相随心转。相不一样。相不一样。体质就不一样。不但这是你自己的功力。同时得一切诸佛加持。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。世出世法对你来讲没有障碍了。这是佛法修学跟世间其它方法修学不一样的地方。一般人叫不可思议。真的不可思议。所以这一门学问千言万语。做不得假。做假是大错特错了!经是真经。我们用假的来学。那怎么能学得到?不但在佛菩萨面前、经典面前不能做假。要把你所学的应用到生活上。真得受用。应用在生活上。对一切人事物都是真的。没有丝毫虚伪。一真一切真。心地在什么时候、什么状况之下都是清净的;一净一切净。对一切人事物平等的。不管你用什么眼光来看我。我看你都是佛菩萨;你就是以敌意、恶意看我。我看你还是佛菩萨。为什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878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六百九十八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六百九十八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8947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