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一百三十四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一百三十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一百三十四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三四卷) 1999/5/1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2-17-0134
请掀开经本。他化天王偈颂的第二首:
【世间所有种种乐。圣寂灭乐为最胜。住于广大法性中。妙眼天王观见此。】
这首偈是善目主妙眼天王他的赞颂。也是他自己修学心得的报告。赞颂的句子虽然很少。意思非常广大精深。第一句说的是世间乐。第二句讲的是出世间乐。乐是世出世间人所追求的。而佛法教学的目的。明显的标榜出来。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。可见得佛法绝对不是教一切众生舍弃一切享受去修苦行。这是一些人对佛法产生的错觉。而往往世间人以为是乐。在佛眼睛当中看到是苦。佛法修行人种种之乐。世间人看到以为是苦。由此可知。苦与乐并没有一定的标准。实在讲标准很复杂。标准是多重的。不是一个单纯的标准。要用现代的话来说。随着各个人文化程度的不相同。他在世出世法里种种享受感觉就不一样。文化程度高的。跟文化程度低的。他们享受的方式。我们很明显的能看得出来。一个迷而不觉的众生。跟一个大彻大悟的觉者。享受的标准当然更不一样了。古时候。不仅仅是士大夫阶级。我们今天所讲的读书人。但是今天所说的读书人。跟古时候读书人确实截然不同。古时候的读书人志在圣贤。现在的读书人志在名利。怎么会一样?他的心态不相同。当然手段也就不一样。而学习的内容差别就更大。圣贤有世间圣贤、有出世间圣贤。世间圣贤可以说已经接近出世间圣贤。
我们用现代人的想法看法。看『世间所有种种乐』。五欲六尘的享受
光化的染污、铅毒的染污。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。试问问乐在哪里?这种享乐。要用现代的比喻来说。正是吸毒、打吗啡这种的乐。哪有古人那一种幽静的生活。徜徉于山水之间。享受大自然之美。这是现代人不但不能够享受到。实在讲他们在意识形态里面根本没有这个念头。这个因素。归根结柢说起来。还是一个教育的问题。现在人无知。不能怪他。没人教他。古人的这些典籍。现在人也不愿意学习。认为那是过时。那已经是落伍了。学佛的同修。学佛同修里面还有少数认真学习的。而不是到佛门里面来消遣的。说实在话。到佛门来消遣的人多。真正学佛的人不多。什么是真正学佛的人?信其道。解其理。依教奉行。这才是真正学佛的人。社会上一些迷信的。到佛菩萨面前求升官、求发财。求满足他
『圣寂灭乐为最胜』。我们要去领悟。要去认知。「圣」。如果我们把标准放宽一点。世出世间圣人。「寂灭乐」是什么?用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上来说。就是清净、平等、觉悟。那是真正的乐。这是没有高度的智慧、没有高度的文化。他觉察不到。他也体会不到。因为他从来没有接触过。从来没有思惟过。每天生活在妄想分别执着里面。满足个人的欲望。以此为乐。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得很多。这种作乐实际上就是造业。这个乐是麻醉。人在这个世间上。生命非常短促。百年光阴一弹指就过去了。不要说是百年剎那。今年是一九九九年。外国人说千禧年。这一千年也是一弹指、一剎那。千年。比起无际的时空。太短促了。何况中国古人讲得很好。人生七十古来稀。现在有人说医药
过去。朱镜宙老居士给我说了一桩真实的事情。在早年。日本人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。在这桩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三个月。那个时候朱老居士在苏州一家银行里面作经理。他们有几个朋友常常在一起玩。里头有一个是走阴差的。晚上是到阴曹地府去上班。职位不太高。传递公文。上海城隍送了一批生死簿。送到苏州。苏州是都城隍。在我们人世间上海市大。特别市;但是在阴间。上海是个普通的县市。归苏州城隍管。苏州城隍好像是省长一样。上海的城隍是个县长。这一批公文、生死簿送来。他经手的。经手他就翻翻看看。看了很惊讶、很奇怪!第二天。他们几个朋友在一块玩的时候。走阴差的朋友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他们。他说这一批生死簿名字都是四、五个字的。还有六个字的。他们怎么想也想不通。如果中国人复姓有四个字。但是也不可能那一大本全是复姓的。没有人能懂得这个事情。三个月之后战争爆发。他们才恍然大悟。原来是日本人的。在这一次战争当中死的那些人。三个月之前名字就送到苏州去了。说明战争里头没有冤枉死的。该死的名字早已经送去了。名单里没有的。子弹打在你身上也不会死的。他才讲「一饮一啄。莫非前定」。人该怎么死都是命里注定的。我们要相信这个道理。
但是命是有。不是宿命论。你心善行善。确实可以延年益寿。绝不是药物怎么样进补可以延年益寿。没这个道理。心善行善。如果心恶行恶。会把你的寿命削减。这是真理。这是事实真相。所以心善行善那是真乐。正所谓是助人为快乐之本。帮助这个社会、帮助别人那是真乐。尤其是帮助别人。不愿意让别人知道。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赞叹。那就更乐。乐在其中。我们这是讲世间善人之乐。跟庸俗之乐不相同。诸佛菩萨
我们看看过去历史上。出了不少世间人所谓英雄豪杰。风云人物。是真的吗?二次大战的希特勒、墨索里尼、日本的这些军阀。得志的时候不可一世。几年之间就消失了。他们到哪里去了?得志的时候得意忘形。杀害多少众生。破坏多少人家的财产。这样重的罪业。学佛的同修都晓得。果报在阿鼻地狱。什么时候他才能够出头?出头来之后。欠人家财要还钱。欠人家命要还命。诸位想想他在世得意的时候。短短的几年当中。不到十年。他所造的罪业。生生世世、无量劫中都还不清。你问问他乐在哪里?
这些道理、这个事实真相。只有佛菩萨看得清楚、看得明白。我们有幸这一生遇到佛法。常常听这些道理。逐渐逐渐明白这些事实真相。可是我们是不是真的透彻?没有。为什么没有?还造业。名利、五欲六尘境界现前。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。依旧起贪瞋痴慢。这是我们最要警觉的大事。境界当中不能控制自己。是自己理解不够透彻。认识不够清楚。展开经卷读诵。或者在讲堂听讲。好像是觉悟了。经本合起来立刻又迷惑。又被境界转了。这有什么用处?我们要从这个地方警觉过来。可是警觉依旧不容易。怎样使自己能警觉过来?那就是听经闻法。佛在经上教导我们「受持读诵。为人演说」。不能一刻懈怠。古人说「三天不读圣贤书。面目全非」。我们今天天天在读。还是面目全非。不像圣贤人的样子。读是读。听是听。起心动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。这怎么得了?对于佛所说的六道情况。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所说的地狱的状况。我们看了毫不在意。好像与自己完全没有关系。实实在在讲。我们今天已经到麻木不仁的状态之下。还有没有办法救?谁来救我们?得救只有一条路。自己要有警觉你才能得救。你自己没有警觉的心。诸佛菩萨都帮不上忙。
苦乐是最现实的。我们如果讲世出世间法。讲真妄、讲邪正、讲善恶、讲是非。都还讲得太高了;利害苦乐是最现实的。最现实的都疏忽。说那些都变成玄学。都变成空谈。不切实际。我们将自己一层一层往上提升是有必要的。首先我们要懂得苦乐、懂得利害。然后才知道趋吉避凶。离苦得乐。所以一定要晓得。名利、五欲六尘这种享受是苦。决定不是乐。世出世间圣贤人没有一个不远离它。佛在经上尤其说得好。「财色名食睡。地狱五条根」。说得这么清楚。你要是贪着。你怎么能离开地狱?这五类。世间人以为是乐受。贪着一类你就要堕地狱。如果五种完全都贪恋。那还得了吗?你的堕落就在眼前。已经不远了。但是还没有落在地狱之前都还有救。只要你回头。回头是岸;你要不肯回头。那就没救了。地狱三途。诸位一定要晓得。堕落很容易。出头很难。太难太难!佛菩萨绝对不是用这些话吓唬人的。如果我们以为。佛菩萨用这种手段来劝我们断恶修善。这是一桩好事情、好话。但是它不是真的。你这么想完全错了。佛在《金刚经》上说。佛的言语是真实语。如来是「实语者」。实就是真实。决定不虚;是「真语者」。真是决定不假;是「如语者」。所说的跟事实真相完全相符合。佛不会夸大。事实是怎么样子佛就怎么说法。一丝毫夸张都没有。这叫如语;「不诳语者」。佛的话决定不欺骗人。我们想想。凡是欺骗别人。决定有意图。佛对于一切众生没有希求。那为什么要欺骗我们?没有欺骗我们的道理在。所以佛的话是真诚的言语。我们一定要相信。
佛菩萨常住广大法性之中。一切诸法里头。唯有法性最真实。他的言语、他的行持都从法性里面生的。言行都跟法性相应。法性就是真心、真如。我们凡夫一切念头、言行是从意识里面生的。佛说意识是妄心。不是真心。意识里头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着。所以才造作六道轮回。才受这么多苦报。对于苦与乐。我们都没有能力辨别。都把它看错了。以苦为乐。真正的乐自己是一无所知。佛在经上才说「可怜悯者」。众生可怜悯。什么事情可怜悯?就是这桩事情。连苦乐都看错、都看颠倒了。我们今天学佛。当然最上乘的。也像诸佛菩萨一样。住在广大法性之中。这也是诸佛菩萨讲经说法的目的之所在。他对我们的期望。『住于广大法性中』。也就是这个经里面所讲的入法界;「住」就是入。「广大法性」就是法界。什么法界?佛菩萨的法界。一真法界。不但不是六道。连四圣法界也不住。这是妙眼天王他修学这个法门。他的法门我们在前面长行里读过。「观察一切众生乐」。帮助一切众生把乐向上提升。提升到佛菩萨的真乐、佛菩萨的大乐。他从这个地方修行证果的。我们读了之后。要向他学习。我们从哪里下手?劝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。念佛功夫得力。寂灭乐就现前。有没有功夫得力的?有。我们在念佛堂里面看到过。功夫得力的人。在念佛堂里面不疲不倦。念得法喜充满。他得乐。功夫成片。功夫得力了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住于广大法性之中。就是入佛境界。在此地就不必多说了。我们自己念佛。放下万缘。放下万缘是放下世间种种乐。那个要放下的。要提起「圣寂灭乐」。清净寂灭乐。自己这样修法。也以这个方法劝化别人。这就是我们向妙眼天王学习的地方。再看底下一首:
【如来出现遍十方。普应群心而说法。一切疑念皆除断。此妙幢冠解脱门。】
妙宝幢冠天王他所修学的法门。是「随诸众生种种欲解令起行解脱门」。在赞颂报告里面说出他修学的成就。第一句是赞叹。『如来出现遍十方』。这一句就看我们认不认识了。认识得最清楚的、最明显的代表人物就是善财童子。我们要细心去思惟观察。善财童子之所见。尽虚空遍法界无非是如来出现。确确实实只有自己一个人是凡夫。在菩提道上没有同参同学。一切众生都是善知识、都是善友。五十三参里面讲的善知识、善友。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老师。人人都是我的老师。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老师。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。所以善财一生当中能成无上道。道理就在此地。诸佛如来示现一切境界、一切人事物。天天在教化我们。让我们在其中觉悟。
第一个。我们要懂得相有性空、事有理无。我们才懂得怎样处事待人接物。如理如法。而心地清净丝毫没有染着。你要是不了解这些事实真相。你就做不到。事实真相是「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」。心识都是空寂不可得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三心不可得」。那不是真心。真心里哪里有过去现在未来?过去现在未来是识心。我们讲妄心。妄心也不可得。楞严会上一开端。世尊对阿难尊者「七处征心」。这古人所判的。那个心。世尊没有跟他讲什么真心、妄心。心在哪里?阿难比我们聪明。他说了七个地方。我们没有这个能力。说不出来。无论是真心、是妄心。都不可得。真心所现的相分。识心所变的相分。你要记住。能现能变不可得。所现所变的怎么可能有得?也不可得。以一切不可得的心来生活、来处事待人接物。那就是住于广大法性中。你自性里面的清净平等觉就现前。我们常讲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逐渐逐渐向外透了。这是「如来出现遍十方」。我们要有慧眼。要能认识。
这种种示现做什么?『普应群心而说法』。「群心」有两个意思:一个意思说一切众生。芸芸众生。这个大家好懂。这个意思浅;更深一层的意思。是说自己的心。自己的心不是一个心。一会儿想东、一会儿想西。从早到晚妄念无量无边。那叫群心。这个意思就深。四弘誓愿里面有自性的四弘誓愿。「自性众生誓愿度」。那不是说外面。自性众生是什么?就是自己的妄念。一个妄念就是一个众生。众缘和合而生起的。我们的妄念无量无边。那叫自性众生。如来的示现。最重要的是要度我们自性众生。「普应群心而说法」。我们自己要懂得。断自性的烦恼。修自性的法门。成自性佛道。度自性众生。能自度而后才能度别人。这里头一定要懂得自他不二。你才能够平等得度。如果你这里面分自分他。执着有自有他。给诸位说。自他都不能得度。你所修的充其量是一点小善而已。修一点善法。种一点善因。果报是六道有漏的善报。与法性不相应。为什么与法性不相应?你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。就与法性不相应。依照佛法修学。乃至于讲经说法。说得天花乱坠。还是六道里头有漏的福报。你持戒。你修定。你弘法利生。只要没有离开分别执着。全是六道里面的事情。这个道理要懂。真正离开妄想分别执着。这才出离六道。出世间。但是世间跟出世间是一不是二。因为你要有个世间、有个出世间。你又分别了、又执着了。佛法修学难。就难在这个地方。我们说个大家容易懂一点的。事上有分别。理上没有分别。相上有分别。性上没有分别。这是方便说法。对初学人讲。你好懂。你还能接受。再给你说真话。理上没有分别。事上也没有分别。性上没有分别。相上也没有分别。这个话你就难懂了。你就无从下手。这是高一层的境界。必须入这个境界。你才真正得受用。那就是圣寂灭乐。那就现前了。不入这个境界。佛菩萨那种受用。你没办法体会。没办法想象。诸佛菩萨随类化身。应机说法。对谁?对我们一个人。
『一切疑念皆除断』。我们的疑、我们的念太多太多了。这两个字就是见思烦恼。「念」是贪瞋痴慢。「疑」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。因为你不通达、不明了。不了解事实真相。怎么会不怀疑?尤其是对于圣教。超出六道。超出十法界。超出我们自己的常识。我们自己的心智都达不到。佛给我们说。我们怎么会不怀疑?所以要断除一切疑念。上面加个「一切」。这个疑念范围更广。不仅是六道、十法界。乃至于一真法界里面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他们妄想没断尽。妄想就是无明。所以说。一切疑念皆断除。这是什么果位?圆教如来的果地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断。那个疑念还没有断干净。诸位从这个地方去观察。这里面所有一切的天王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。不是普通人。不是一般的法身大士。是诸佛如来示现。
我们几时能从这个地方觉悟过来、省悟过来。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。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。如果有这个认识。有这么一个肯定。你所修的就是普贤行。你要没有这个认知。普贤行跟我们距离太远了。你要是说「明明他们是凡夫。他们天天在造业」。那是你的烦恼起现行。你的业障起现行。我们在大乘法里面学了这么久。应当有所体会。佛在经上说得这么清楚。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。心是什么?心就是如来。心就是佛。心现的。岂不是如来现的吗?诸位细细想想。心现的。岂不是诸佛现的吗?他种种造作、种种示现。那是演戏给我们看的。他作善。他造恶。表演给我们看;给自己看。我自己在这里头觉悟。在这里头省悟过来。我们这样修学。这就是善财童子。真修!礼敬诸佛是一切恭
真正修行。肯定凡夫只有我自己一个人。除我自己之外。都是诸佛如来示现。都是教导我。都是来觉悟我的。都是为我而说法。《华严》讲到最究竟处就在此地。普贤十大愿王教谁?教我一个人的。在《华严经》上是教善财童子。善财童子代表大乘学人。我们对人怎么能不尊敬?怎么能不爱护?慈悲就是真诚的爱心。我们对诸佛如来如何能够欺骗?欺骗任何一个众生就是欺骗诸佛如来。他们是诸佛如来示现的。经义甚深。真诚到极处。一切疑念才能断除。我们还有一丝毫的虚妄。一切疑念就决定不能断除。不但不能断除。还天天在增长。我们学佛的人。你看有许多学佛的同学对经典怀疑。对圣教怀疑。对修行怀疑:我要照佛这样做法。对我有利益吗?有好处吗?好像得利益是别人。自己的损失太大了。这都是疑虑在作祟。妄想执着在起作用。我们生活在妄想执着里面。生活在一切疑虑里面。这是大障碍。这个障碍不除。我们什么时候能成就?
菩萨在此地为我们做个榜样。随顺众生种种欲。这从事上讲。「普应群心」就是随顺种种的欲念。随顺当中要明了。解是明了。了解事实真相。这就是此地讲的「说法」。说法不一定是言说。大家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。我们眼前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?一切世间都是六尘说法。只是你自己能不能看得出来。你能不能体会。你能不能觉察。全是六尘在说法。我们什么时候离开过如来?离开过诸佛?从来没有离开过。诸佛如来时时刻刻、在在处处围绕在我们的身边。可惜我们不认识。我们把他当作凡夫看待。我们把他当作妖魔鬼怪看待。所以自己无量劫来。生生世世修学。不能够证果。不能够契入法界。不能体会佛菩萨的教诲。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。错在这个地方。如果我们能够随顺佛菩萨的教诲。随顺一切众生的欲念。在这里面修真诚心、修清净心、修平等心、修正觉心。真正觉悟。善财童子的修行。清凉大师一句话给我们点醒。「历事炼心」。历是经历。事是一切人事物。炼什么心?炼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悟的心、慈悲心。都在一切人事物当中去历炼。
随顺法性。随顺真如。而不随顺自己的烦恼。不可以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。我们是因为过分依赖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。所以不能契入佛的境界。无量劫一直到今天。依旧在六道轮回打滚。如果再说得明白一点。是在三途里头打滚。我们错在此地。所以读这些经文。确实给我们高度的警觉。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法界原本是一真。现在还是一真。就看你认不认识。怎么认识过来?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认识了。你就体会到了。这个时候心里没有一个杂念。真是惠能所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。何处惹尘埃」。尘埃根本就没有。哪里来的尘埃?世间人所说的尘埃。尘埃就是法性。戒定慧是法性。贪瞋痴也是法性。天堂是法性。地狱也是法性。契入这个境界。法法平等。平等是真法界。一真法界。但是天堂、地狱相有没有?有。相有。相平不平等?相平等。理平等。事平等。性平等。相平等。一切众生为什么在这里起妄想分别执着?他没有见到事实真相;换句话说。他的心不清净。他的心被妄想分别执着污染了。离开妄想分别执着。他就恢复自性。禅宗讲的「明心见性。见性成佛」。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我们今天大家在一起。天天熏习。时时刻刻不离。我们才有救。我们才能够回头。才能觉悟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314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一百三十四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一百三十四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966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