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四十八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7 00:25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四十八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四十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四十八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二四八集)  2000/4/8  香港  檔名:19-012-0248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!请看《感应篇》第一百一十九节:

  【又诸横取人财者。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。渐至死丧。若不死丧。则有水火盗贼。遗亡器物。疾病口舌诸事。以当妄取之值。】

  以下两段。这是重申偷盗的果报以及杀生的果报。这是把这两种罪业又重复的提出来。「杀」跟「盗」是世出世间德行最大的障碍。而一般人很容易犯这些过失。所以太上非常慈悲。前面详细的开导之后。到最后又特别提醒我们。盗是负债。负债一定要还债。不能说是负债就不还。没有这个道理!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。欠命的要还命。欠钱的要还钱。所以对于这两桩事情。无论是世出世法。修行人以及读书人、明理的人。决定不愿意做。唯有读书明理才真正通达因果的事实真相。所以这是修行重大的障碍。批注里面这个文虽然不长。但是非常重要。这桩事情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。已经说明随事受报。讲得很多。

  这一节里面。特别着重在『横取』。「横」是什么?蛮横霸道。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逼迫着人。不敢不将财物奉献给你。但是这个绝不是甘心情愿的。是被逼不得已的。这叫「横取人财」。当然这种人是有势力的。我们讲有威德、有势力。他取财容易。可是果报也够他受的。具体的事实。在现在社会到处都能看到。特别留意的是我们自己。自己有一点权势的时候。是不是也是仗着自己的权势欺压别人?这是我们特别要留意的。往往我们自己做了。自己不知道。不能觉察。也不知道这桩事情的严重性。总是疏忽了。做这些罪业。造罪的时候容易。要知道受害的人心有不甘。纵然这一生他不能报复。待来生「因缘相遇时。果报还自受」。这是千古的名言。

  我们要记住。决定不可以说这是迷信。这只不过是劝人为善的。并非事实。我们这样想法就错了。要知道这是事实真相。佛家常讲「因果通三世」。细细想想我们在这一生当中。接受佛菩萨的教诲。勉强可以说心善、念善、行善。照理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。应该没有障碍。应该一帆风顺才对。何以我们的障缘还是这么多。这是什么道理?不要说我们自己了。我们从佛经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。这是已经证得究竟圆满菩提的果报。他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。真正彻底做到了无私无我。纯善之心。纯善之行。在当时还有许多嫉妒障碍找麻烦的。有人批评他。有人毁谤他。有人去障碍他。这又是什么原因?我们明白了。世尊在未成佛之前。在凡夫地修行的时候。也是得罪了不少人;成佛之后。冤亲债主还是会找上门来。世尊在物质生活上。在经典上记载有三个月「马麦之报」。圆满福德的人居然没有粮食。那么简单的生活。吃的东西得不到。这是遇到饥荒的时候。佛家常讲:「欲知前世因。今生受者是」。我们今生所受的是过去生中造的业因。现在所现的果报。过去生中的业因不好。所以才遭受这个不好的果报。

  可是我们再细细想想。我们这一生所造的因好。没有冤枉一个人。没有瞋恨一个人。完全是以善心善意处事待人接物。这是我今生修的因。果报在来世。果报在后世。第三世往后都叫做后世。后世的果报好。这一生遭遇一些不幸。这个帐就了了。那个不善的因果。一笔一笔勾销。前途是光明的。这个理很深。要参透我们才肯行善。知道行善对自己有大利。决定不作恶。这一生行善受尽艰难困苦。我们这个行善的念头。决定不会改变。

浙江省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

这是佛家所说的「不昧因果」。不是没有因果。是不昧因果。受报的时候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不怨天、不尤人。我对他真诚、对他好。他为什么恶意相向

佛教出家师父讲经抖音

?过去生中的怨结。我们承受、欢喜接受。仍旧以真诚至善相待。这个结就化解。所谓是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。决定不可以说。别人以不善对我。我也以不善对他。那就错了。太上在此地举出这个例子。这个例子意思非常深广。果报很可怕。凡是仗势欺人。有时候不知不觉。

  下面讲的是果报。『妻子家口以当之』。就是你的家亲眷属。你造罪业。为什么牵连着你的家亲眷属?你所取得的财。你的家亲眷属都受用。不是你一个人享受。你决定有家亲眷属受用。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想到。不义之财我们要沾一点。将来也受牵连。是这么一个道理。不义之财。人家送给我们。我们都不能接受。会牵连受果报。所以佛家讲布施要净财。净施。不可以说我抢别人的钱、偷别人的。我来布施供养。这是不净财。这要受恶报。你供养佛。佛会接受吗?佛要接受。将来被你牵连。业因果报。诸佛如来也不能避免。这是真理。不能说成了佛、成了菩萨。欠钱就不还帐。欠命就不要还命。哪有这种道理?我们在《高僧传》里面看到。安世高是得道的高僧。过去生中曾经误杀两个人。不是有意的。误杀的。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。也被别人误杀。他清楚。他明了。这个帐非还不可。才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可怕。

  非义之财我们不可以用。我们今天出家了。自己不做营生谋利的事业。一切财用是四众同修供养的。供养时你要冷静清楚观察。他这个钱干不干净。不是净财不可以收。避免将来我们受累赘。人家供养。尤其供养数字多的。要问他「你的钱从哪来的?」往年韩馆长她就有这个智慧。有一次在图书馆。有一个居士送了五十万来供养。她就问他。你的钱从哪来的?你做什么事情?你家庭环境生活如何?这一打听他很平常。馆长讲你这个钱拿回去。我不接受你的。不是说见钱就眼开。那还得了!那开的是什么?那是恶鬼、三恶道的门。一定要知道他的钱从哪里来的。我们然后才考虑可不可以接受他的。以免受连累。祸患无穷。

  『渐至死丧』。我们现在讲家破人亡。这个世间。古时候有。现在更多。你看有一些经营很大的一个公司。欺骗顾客。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。现在的股票就是不正当。不正当的手段。没有几年他的公司倒闭了、破产了。人受到法律制裁。法律制裁是花报。果报生生世世要偿债。何必干这个事情?这个事情在今天真的是有能力、有机会骗人的人。把别人的财骗到自己口袋里。世间人都说这个人本事大。这个人有智慧。非常高明。哪里知道他造恶道罪业?世间人愚痴。都有这么一个错误观念。你说怎么得了!我们也以为这个是有本事。他能骗。我还骗不到。这种业因果报。如果我们稍微冷静一点。就在我们眼前。我们看到太多了。想想佛菩

2019佛教讲经视频

萨。这是古圣先贤跟我们讲的这些话。完全正确。完全相应。

  『若不死丧』。也有灾难常常跟着他。『水火盗贼』。如果没有「水火盗贼」。下面这一句。『遗亡器物』。这也常有。我们看到许多富贵人家。今天在全世界许多风景好的地方。他置的有产业。建的有别墅。到死了之后。他别墅一天也没去过。一天也没住过。这就叫「遗亡器物」。这个事情多了。我在很多年之前在台北讲经。这大概也有应该差不

吉林省佛教讲经

多有三十年了。有一位居士带我到阳明山。住在一个非常豪华的

佛教讲经美声

别墅。是谁的?陈查某的。那栋别墅确实非常豪华。我在那里住了一天。建那么大的别墅。他没有时间去住。请两个人住在里面给他照顾。那两个人有福报。你看住那么好的房子。还要给他钱。请他去住。而他自己。我听说他一生当中。在那个别墅只住过一晚上。造业!这个钱为什么不拿去做好事?世间苦的人很多。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。去做真实功德。干这种傻事。我们晓得这些人。在全世界许许多多地方他都有别墅。他都有产业。这一口气不来。死了的时候。一样也带不走。都是为了自私自利。没有替社会想。没有替众生想。这些事情多了。

  『疾病口舌』。「口舌」是遭受别人批评。遭受别人毁谤、侮辱。这个事情太多了。『以当妄取之值』。你为什么会有这些障难?是你过去生中。以你的威势强迫取得别人的财物。你遭受这些果报。你看我们这段文不长。已经给我们显示果报的广泛。果报的复杂。我们回头再想想自己。在这一生当中。我们在生活上遭遇的。工作上遭遇的。处事待人接物遭遇的。你去想想种种不如意。都是过去生中造的罪业。这一生当中应该接受果报。决定不可以说。一切造作没有果报。这是邪知邪见。只有真正明了业因果报的道理与事实真相。那个人才真正会回心转意。不再起一个恶念。为什么?起一个恶念替自己找麻烦。恶念尚且不起。哪里会有恶念?哪里会有恶行?菩提道上才一帆风顺。

  诸位要知道。自从开悟这一天起。生生世世才不作恶。成佛之后还遇到这些果报。是没学佛之前干的。没有懂得这些道理以前所干的。成佛之后还要受。成佛尚且不免。行菩萨道的时候。那还用得着说吗?所以菩萨应化在世间。虽然是四相四见破尽了。他过去世的业因果报。依然现前。这个现前。就是百丈大师所说的「不昧因果」。他知道。他清楚。他知道什么样的果报。是过去什么样的业因现在起现行。我们凡夫不知道。不知道事实真相。于是怨天尤人。怨天是什么?罪上又造罪。这个罪业就重了。所以人要不觉悟。说实在话。一世不如一世。为什么?他累积的是罪业。他不是功德。只有真正觉悟的人。才能真正做到积德累功。不再造罪业了。什么样的灾难。什么样的屈辱。甘心情愿的忍受。就是接受果报。我过去造的不善。我今天接受果报。要不是真正觉悟的人。他不肯。他心不平。不平就是冤冤相报、没完没了。而冤冤相报太可怕了。这是一世比一世严重。它不会减轻。它是加重的。所以非常非常恐怖。最后必堕地狱。冤冤相报。两个人都会堕地狱去。

  我们非常幸运读到佛书。明白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。从此之后。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戒除、断绝。好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109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四十八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四十八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542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