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五十三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五十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五十三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
太上感应篇 (第二五三集) 2000/4/1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253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!请掀开《感应篇》最后的一段。第一百二十四节。我们在大科里面是太上「结勉」第七。这是总结勉励我们。是第七个大段:
【故吉人。语善。视善。行善。一日有三善。三年。天必降之福。凶人。语恶。视恶。行恶。一日有三恶。三年。天必降之祸。胡不勉而行之。】
在前面这一段「改过迁善」。这一段很要紧。批注里面说得很多。很重要。这里面也引用了《了凡四训》跟古大德讲的忏罪的一些方法。很值得我们参考。值得我们学习。今天我们讲到总结。『故』这个字是总结全文。『吉人』。这是吉凶祸福。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善人。讲善人还不太恰当。讲福人。很有福报的人。这个「吉」跟「福报」非常贴切。很有福报的人。有福之人。他一定具备这三个条件。这三个条件是语善。言语善。善的标准就是佛给我们讲的十善业道。此地批注也注得非常好。语善他讲。「如非礼勿言。乐道人善。开发人之善心是也」。这三句讲得好。换句
太上
善不善的标准。佛给我们列的十条。十善业道。我们《感应篇》跟诸位共同在一起学习圆满之后。我们接着再学习《十善业道经》。佛给我们订的标准。可是那个标准也有个根。如果你不知道那个根。这个十善怎么修。也不过就是人天福报而已。修不圆满。根还是一个念头。凡夫的念头是自私自利。用自私自利去断十恶、修十善。决定不圆满;也得果报。果报是人天福报。这个要知道。在中国历史上福报最大的。这几千年来福报最大的是乾隆皇帝。在中国历史上讲福报没有人能超过他。做六十年皇帝。还做四年太上皇。真的是贵为天子。富有四海。中国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人。也长寿。所以他自己称为「十全老人」。真的。十全十美。五代同堂。哪个人有这么大的福报?诸位要晓得。这个福报自私自利没有舍弃。修的十善业。能得这么大的福报。可是要晓得。出不了三界。不能够脱离轮回。你这个福享完之后。你一生还有造作罪业。这个罪报还会现前。于是六道轮回就这么形成的。
学佛之后。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了。我们不再干这个傻事情。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过来。一切为正法久住。为什么?只有正法才能够觉悟众生心。能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。转凡成圣。这个功德不可思议。佛与大菩萨会不会去做乾隆皇帝?不会。为什么?那是享福。不能成就殊胜功德。殊胜功德是什么?教化众生。所以佛菩萨一定是以老师的这个身分出现在世间。我们尊称释迦牟尼佛为「本师」。我们的根本老师。他绝对不会搞政治。也绝对不会搞工商业。不会搞这个。全心全力救度一切苦难众生。这前面跟诸位说过了。十法界的众生都是苦难众生。为什么?没有见性。智慧没有圆满。不免造作罪业。四圣法界的算是不错了。相似佛位了。依旧有退转。大幅度的退转。所以在法身菩萨看他们是「可怜悯者」。所以一切苦难众生是指十法界。只要你智慧不开。这个智慧是佛家所说的大彻大悟。明心见性。真智慧;没有明心见性。那智慧不是真的。
六道里面。这佛法讲得很清楚叫「世智辩聪」。根本不承认他是智慧。四圣法界有智慧而不圆满。因为他无明没有破。分别没有断尽。只是执着断掉了。由此可知。执着要不断。哪来的智能?执着什么?我。无私无我。你的智慧才开。只要有私有我。你的智慧就不开。所以智慧开不开。也不是别人的事情。跟老师不相干。你就是遇到释迦牟尼佛。遇到阿弥陀佛。你自私自利的心不放下。你还是开不了智慧。不是说遇到佛我就会开智慧。没这回事情!如果把自私自利放弃了。完全没有了。你遇到一个下根的人给你说法。你也会开悟。这个例子古今中外很多。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。凭什么超过老师?凭放得下。老师所放下的没有学生多。学生比老师放下得更多。学生就超过了。彻底放下。究竟放下。这个人就成佛了。
这个世间人。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生病。今天早晨上海那边还给我打过电话。有个同修也是生病。身心都不安。问我怎么办?为什么不把病放下?放下就没有了。你要把病放在心上。那你有得受了。他得的是癌症。我就告诉他。李木源十年前得的癌症。你们去问他。他把他那个X光片给你们看看。三十多张。癌细胞扩散到全身每个器官。医生跟他讲他的寿命只有三个月。他也不去治疗。也不去吃药。念佛。等死。到居士林来做义工。活一天做一天。认真努力。做上半年也没事情。再去检查没有了。新加坡医学史上奇迹。现在又活了十几年。精神体力哪一个人都比不上他。我叫他作「不休息菩萨」。你看看前天从中国回来。一回来之后马上就开会。一点休息的时间
『视善』。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教我们。菩萨转恶为善的方法。非常强调「昼夜常念思惟观察」。这个「视善」就是观察。观察一切善法。不要去看不善法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告诉我们。「若真修道人。不见世间过」。「不见世间过」就是视善。世间人有没有过失?没有。一切人事物里头都没有过失。这个话是真的。不是假的。蕅益大师在《灵峰宗论》里面也说得很多。他说:「境缘无好丑」。境是物质环境。缘是人事环境。我们讲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。「境缘」两个字都包括了。这里头没有善恶。没有好坏。确实是清净的、是平等的。「好丑起于心」。这个好丑、善恶从哪儿来的?是我们自己的心动了。我们以为它好、以为它丑。实际上不是这样的。所以自己要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。这个世界是美好的。这个世界是一真法界。这个世界是极乐世界。原本是一真法界。原本是极乐世界。搞成这个样子。都是自己妄想分别执着在
『行善』是行为。我们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。都在这个「行」字上面。一天你能行三善。『三年』。这是讲积功累德。『天必降之福』。所有一切的灾祸就消除了。佛家常讲消业障。业障真的消了。福德现前。智慧现前。我们应当要学习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114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五十三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五十三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535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