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二十八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二十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二十八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二二八集) 2000/3/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228
大家好!请看《感应篇》第一百零六节。有两句话:
【不和其室。不敬其夫。】
这两句是讲的夫妇。夫妇是人伦的根本。中国几千年来古圣先贤的教育。把这个问题做为核心。儒佛的教诲。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提到。他教导我们的实际上只有三桩事情。第一桩是让我们明了人与人的关系。这就是伦理的教育;第二桩是教我们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。也就是我们面对着的现实生活的社会;第三桩是教导我们明了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。与整个宇宙的关系。这些都明白了。这是真实智慧。在佛家讲大彻大悟。明心见性。这些关系里面。真实的核心是在夫妇。所以伦理这个伦常教育。夫妇是同住在一个房间。这是圈子最小的。房间之外这是家。家里面上面有父母。下有儿女。平辈有兄弟姊妹。这是个家。家的外面是社会、是国。国里面在上面是有领导人。有领导与被领导。平辈有朋友、有同学。这是五伦的社会。用现代话来讲。这自自然然是一个多元文化。绝对
明白这个道理。才晓得中国古时候男女结婚婚礼为什么那么隆重。为什么那么样的繁琐。无非是表示这是人生一桩大事。这个人生不是指你们结婚的两个人。是整个人类的大事。你们想想看。家的兴衰。社会的安危。国家的兴亡。世界的和平与动乱。根在这个地方。这叫大事。我们再看看现代社会。中国、外国这个根没有
现在这个道理没有人讲了。也听不到了。古时候的社会。一个世纪之前。父母还用这些道理来教子女。老师也会以这个道理来讲给学生听。我们从小还听到这一点。可是比我小五岁的。大概都没有听到了。都听不到了;比我大五岁的。听得比我多。印象比我深刻。我们韩馆长比我大五岁。她对于这些道理听得比我多。知道做人的根本。这是伦常大道。中国古代的教学。可以说一直到清朝末年。民国才把这个事情疏忽了。近代半个世纪。没有人再提起这个问题了。目光所着重的是科技、工商业、如何致富。上下争利。这还得了吗?居上位的争名夺利。在下的小民看到上位。他就学习、去模仿。所以今天举世之人都在争逐名利。这怎么得了!这个世界还能住吗?
我们说不幸生在这个时代。要受尽折磨;也可以说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时代。尽心尽力为正法做一点事情。究竟能做多少。不必去问。「只问耕耘。不问收获」;甚至于像古圣先贤所谓的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」。这是菩萨。这是大慈大悲。这真正是救世的事业。纵然我们在这一生现前看不到果报。我们的果报在来生。在来世。这一分耕耘。如佛所说给众生种下菩提种子。这个种子在他阿赖耶识里面不会消失的。当他受尽苦难之后。业障消除了。这个善根种子会发现。谚语常说:「风水轮流转」。这是一个大的风水。大的转变。一般人常讲一千年一个转变;中国人所谓三十年一变。那是小的转
批注里面一开端。「夫妇和而后家道昌」。这一句话是真理。永恒不变。这个道理用在任何地方都是正确的、准确的。这一个小团体。小团体里面上下都能和睦。这个团体兴旺。许许多多我们同参道友。从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到新加坡来参学。看到居士林。你看人这么多。但上上下下一团和睦。没有争论。没有吵架、没有打架的。非常羡慕。都向李会长请教。「你们怎么能做到这么好?」这值得我们深思。值得我们反省。能够做到这一点成绩。有两个因素:领导的人大公无私。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;第二个因素。这个道场天天讲经。大家对于这些深的道理不能明了。粗浅的道理都懂。这两个因素是非常非常重要。人有私心。弊病丛生。什么毛病都生出来了。人不好学。决定一天到晚打妄想。每个人打的妄想不一样。于是就有争论。就有矛盾。就有冲突。怎么能够和睦相处?
我们是凡夫。凡夫每天读经、研究讨论。最浅近的目的就是建立共识。消除我们的妄想杂念。逐渐深入之后。自自然然就能够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。随顺佛菩萨的教诲。这样建立共识。这个团体才能和睦相处。我们做得够不够?做得还是不够。比起其它地方是要好些。可是我们要跟古大德相比。我们差得太远太远了。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要彻底放下。我们四众同修都要记住。放下之后前途是一片光明。心地自然清净自在。常生智慧。不生烦恼。有一毫自私自利。你就没有办法不
古人夫妇一生相敬如宾。家庭教育比什么都重要。
我们到现在这种年龄才听到这些话。听了之后能够接受。能够相信。能够思惟。能够去奉行。这是佛法里面讲的。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。我们这一生没有人教我们。我们过去生中还是有这个根。所以接触佛法之后。听到佛的教诲。我们这个善根发现。这个善根不是今生的。过去生中培的。还是有用。能起得了作用的。善根福德深厚的人。善根是听了明白这些道理。这是善根;福德是懂得之后向往。一心一意要去做。把它落实。这是福德。我们能够闻到佛法。能够读古人的书籍。这是缘分。这个古籍非常非常重要。所以人要读书。要发愤去读书。要明理。如何在这个时代拯救自己。帮助别人。这就是菩萨事业。真正发菩提心。行菩萨道。从最基本的伦理落实。好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89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二十八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二十八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486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