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三十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6 03:41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三十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三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三十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

佛教 就是素云看师讲经

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著名佛教讲经视频

太上感应篇  (第二三0集)  2000/3/19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012-0230

  请掀开《感应篇》。第一百零八节:

  【无行于妻子。失礼于舅姑。】

  这一段都是讲的「家庭之恶」。家庭是人伦社会的根本。家要是出了问题。社会就不会有安定。世界也就失去了和平。我们今天观察这个世间。大多数家庭都有问题。所以社会动荡不安。天灾人祸频率增加。灾害的程度加重了。原因都出在这些地方。我们再仔细观察。这个问题是愈来愈严重。我们从因上果上都明显的能看到。夫妻不和。这在前面已经跟诸位说了很多。批注里面注得很好。「待妻宜和而敬。待子宜严而正」。这是古时候不但是圣贤人的教诲。诸佛菩萨也没两样。但是现在在这个社会上看不到了。心行与圣教完全相违背。「不以礼待妻。则失唱随之义」。现在谁懂得礼?什么叫礼?礼失掉了。这是非常可悲的现象。古德教人。德行的标准有五个层次。道德仁义礼。道失掉之后还有德。德失掉之后有仁。仁失掉之后有义。义失掉还有礼。礼要再失掉了。天下大乱了。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世间的乱象。就是没有礼。

  在中国的历史上。诸位如果细心去读诵。这两千多年来。这是有历史记载的。一个政权的建立。五年之内。帝王一定是制礼作乐。「礼」是一个人生活行为的标准。大家都懂得。都能够遵守。这是法度;「乐」是调心。人是凡夫总有情绪。情绪不稳定的时候。用什么东西来调和?音乐。所以礼跟乐都是教学的落实。跟现在不一样。现在叫娱乐。从前在中国种种的艺术。像戏剧、歌舞、音乐、美术。都是教学的工具。用现在的话来说。高度艺术的教学。现代人不读圣贤书。对于这些事情完全不知道。也不晓得这桩事情对于整个社会的关系。对于一切众生吉凶祸福真实的因素。要想世界安定和平。要想人民幸福。是很难做得到的。

  接着跟你说。「不以道教子。则伤生育之恩。不义不慈。总曰无行」。这些话我们今天念了。就是现前社会的写照。如何挽救社会?如何避免劫难?我们读这个书才真正体会到印光大师的用心。佛陀的教诲是散在经论之中。必须要读诵相当分量的经论。你还要能记得。还要能够深解义趣。而后才能够依教奉行。这是一桩难事情。《感应篇汇编》是把儒释道三家的教诲。都会集在这一篇文字之中。综观全篇的大意。它文字并不多。不到两千字。全文分成七个大段。第一段是总纲;第二段是示警。警告我们;第三段讲善因善果;第四段讲的恶因恶报。这一段长。这一段里面总共分为十七小段。我们现在念的。这是第十五小段「家庭之恶」。《感应篇》写得好。以这么短的文字。儒释道三家重要的教诲。基本的伦理德行。都在其中。我们看底下这几句话。「今之待妻者」。刻薄寡恩。这是功利社会的现象。「待子者」。姑息太过。苛责太甚。很少了。姑息太过!后面结论两句话说得好。「己实无行。何以责妻子乎」。这两句话无穷的感慨。自己无行。你怎么能够把妻子、儿子教好?所以我们读这一句是感到莫大的悲哀。

  第二句『失礼于舅姑』。

杭州灵隐寺佛教讲经

批注里头也说得好。「妇事舅姑」。这是媳妇怎么样待她的公婆。舅是公。姑是婆。先生的父母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婆媳不和。没有办法相处。在全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。我们都可以看到。圣人教给我们的。「妇事舅姑。一如子事父母」。现在谈不上了。现在儿子不懂得孝顺父母。媳妇怎么会懂得孝顺公婆?哪有这种道理!父子不兼容。母女不兼容。今天是这个社会。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利害。有利的时候彼此利用。利失掉之后。反目成仇。中国几千年传统的伦理道德。今天是荡然无存。正是古人所说的。「父不父、子不子、家不家、国不国」。大乱之世!李炳南老居士往生的前一天。跟学生说:「世界已经乱了。诸佛菩萨、神仙降凡都救不了。」我们想想这句话。是真的。不是假的。什么人有力量。能教化一切众生回头是岸?他回不了头。他往什么地方走?这是睁着眼睛看到他往地狱走。他不是往天堂走。他是往地狱走。诸佛菩萨看到这个情形也无可奈何。只有等待。等待他堕地狱。等待他在地狱里面吃尽了苦头。哪一天悔过。这才能再教化他。他不能悔过。佛菩萨对他也无可奈何!

  我们这一生得人身、闻佛法这大幸。生于乱世。从经教里面还懂得一点道理

河南省佛教讲经交流会

。别人不做。举世之人都不做。我们知道利害、知道得失。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。果然能够依教奉行。我把《感应篇》列在教学七门功课里面的一门。我们学佛这七种书不能不读。七种书里面。四种是佛经。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、《阿弥陀经要解》、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、《大乘无量寿经》。总共四部经;另外三种。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汇编》、儒家的《四书》。我希望我们的同学熟读这七种。我们在这一生就决定不堕三恶道。不但要熟读。而且要深解。解得浅不行。要解得深。认真的依教奉行。分量太多。我们的能力时间都不够。这是少到不能再少了。这七门功课。如果还没有能力受持。你就受持两种就好。经里面选一种。《弥陀要解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行愿品》。选一种就行。再加上《感应篇》。《感应篇》不能少。《感应篇》从佛家观点上来说。它是戒律。它是修心修身的根本、基础。我们要非常重视它。往年我在台北「华藏图书馆」。我要求同学们拿这个做晚课。晚课完了之后《感应篇》念一遍。对照自己今天一天的心行。有则改之。无则嘉勉。

  佛陀教我们、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我们「转恶为善」。这一本书是善恶的标准。它不是佛教的。它是道教的。佛家的教学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。不分宗教。不分族类。只要符合佛家讲的法印。也就是说佛家讲的原理原则。佛就承认这是诸佛如来的经典。佛的原则是什么?「诸恶莫作。众善奉行。自净其意。是诸佛教」。不是一尊佛。十方三世所有诸佛教化一切众生纲领就是三句:「诸恶莫作。众善奉行。自净其意」。我们看看《感应篇》里面。字字句句符不符合这个标准?完全符合。

佛教讲经交流会闽南佛学院

圆满的符合。这是佛家给它印证的。就是佛经。我们要把它看作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之法。等量齐观。不能有分别心去看它。世出世间的贤圣。都从这个地方修起。在家同学学佛。是从你家庭修起。换句话说。「家庭之恶」文字不算多。从「贪婪无厌。咒诅求直」到「损子堕胎。行多隐僻」这一段。总共二十几句。不到三十句。如果这一段做不到。你就不是佛弟子。说老实话。念佛念得再好。念得再多。也不能往生。这是事实。为什么不能往生?经上说得很明白。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人住的?「诸上善人。俱会一处」。你的心行都不善。「口念弥陀心不善。喊破喉咙也枉然」!所以这一段文尤其要注意。要认真去求解。认真去奉行。这一段文字二十二句。比什么都重要。真正发愿要求生净土。你说从哪里修起?就从这二十二句修起。先把你的家治好。然后才能学佛。

  这一部《感应篇》。说实在的话。就是净业三福里头第一条。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」的详细讲解。就是这四句经文的批注。我们要特别重视。否则的话。这一生修得再好。充其量能得人天有漏的福报。殊胜的佛法功德利益决定得不到。好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91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三十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二百三十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482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