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六十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6 02:06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六十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六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六十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

黑龙江省佛教讲经交流会

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一六0集)  1999/12/4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012-0160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!请看《感应篇》七十六跟七十七节:

  【无故剪裁。非礼烹宰。】

  这是不知道爱惜物力。接着底下两句:

  【散弃五谷。劳扰众生。】

  文里这四句。一切众生生到这个世间都是有业因的。佛家跟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。六道的凡夫都是受业力主宰。一生之际遇。荣华富贵、寿命长短都有个定数。所以在世间高明的算命看相。往往都看得相

佛教传喜法师讲经

当准确。正如同《了凡四训》一开端。袁了凡先生为我们叙说。他早年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。算他的终生休咎。几乎是丝毫不爽。确确实实证明一点差错都没有。这不是一般江湖的算命先生。那一些说法未必可靠。不负责任的。孔先生真正是有学问。有见识。也有修养。所以能够算得这么准确。由此可知。一个人的一生。真的就像西洋人所说的。我过去看过法国的预言家诺查.丹玛斯他里面就很多次说过。人的一生就好像剧本。早就写好了。按照这个剧本去表演。谁也没有办法改写这个剧本。这个都是属于宿命论。佛法里面承认命运是有的。但是命运决定可以改变。绝对不是说一成不变。

  首先我们要晓得命运从哪里来的?是自己造作的。这里面的业因跟果报都非常复杂。业因涉及到无量劫前。生生世世累积的这些习气、烦恼。还与一切众生结下了恩怨债务。来生后世因缘聚会的时候要偿债。所谓「欠命的要还命。欠钱的要还钱」。往昔的业因。如果我们自己冷静的观察思惟。在自己这一生当中就得到了证明。我们这一生当中。所遭遇的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。细细想来。有人对我好的。过去我们有恩;有人跟我不好的。相处不好的。过去有怨。有时候我们得到财物。心里晓得是别人还债还给我们;有时候我们有损失。知道是我们还人。佛家讲得很明了。人生在世只不过是报恩

佛教讲经会被头条推荐吗

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。就为这个来的。所以佛总结一句。人生什么意思?人生酬业。酬是报酬。业是过去造的业。过去造的善业。你这一生享福;过去造的恶业。这一生生计艰难。

  可是业不断的造。果也不断在受。因果循环。享福的时候决定又造业。我们不说别人。在中国历史上称为十全老人。论福报。古今没有能够跟他相比的乾隆皇帝。福德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。他统统具足。那真是多生多劫修来的。做了六十年皇帝。做了四年太上皇。他这一生当中也造了不少恶业。福享尽了。恶报就现前。所以从这个地方来观察。夫子给我们说。「人心惟危。道心惟微」。这两句话说得很有道理。人要不觉悟。不可能不造业;福报愈大。造业愈容易。而造的恶业更严重。世间小民没有威德。没有权势。一生所造的业比较少。也比较小。我们冷静细细观察就知道。我们有幸得人身。得人身又何幸之有?得人身而闻佛

佛教讲经说法仪轨

法。这个人身就有幸。得人身不闻佛法。得这个人身很不幸。岂能不造罪业?正是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所讲的「头出头没」。立刻又堕落了。转眼之间的事情。所以多么可悲!多么可怕。

  人之所以为贵的。就是在接受圣贤的教育。圣贤的教育渊源有两种。一种是大彻大悟。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。这是真实智慧。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宇宙人生真相是什么?从根本上说。宇宙的起源。宇宙怎么生起来的;生命的起源。宇宙跟生命的关系。这是大根大本。明了之后。圣贤人教我们做人之道。人与人的关系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、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。如何相处?这就是大学问。世出世间古圣先贤对于后人的教诲。对一切众生的教诲。不过如是;明白之后。这个人就能够趋吉避凶。自求多福。我们没有明心见性。我们只有仰信明心见性人的教诲。跟着他走。太上在这一篇里面所教导我们的。跟诸佛菩萨、大圣大贤的教诫。没有两样。太上这一篇。理论上说得不多。事相上说得不少。对我们非常切用。如果在事上不能改。我们就是接受佛菩萨的教诲。我们也很难开悟。这是什么原因?烦恼业障障碍了悟门。不能开悟。什么条件能开悟?古德常讲:「烦恼轻。智慧长」。我们有这么重的烦恼。怎么会开悟?依照太上的教诲去修学。这是断烦恼的好方法。佛家讲到修学的总纲领是「依戒得定。因定开慧」。这是一个明确的道路。成佛之道!太上这一篇文字就是戒律。我们能够遵循、能够奉行。心就定了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有个准则。这个道理要懂。

  爱惜物力。虽然只说了四句。这四句是个原则。我们必须能够融会贯通。要知道物力的艰难。得来不易。现在虽然科技发达。生产力提高了。不需要像古人那样的操劳。使用机器大量的来制作。可是我们要常常想到。现在在这个世间。还有多少人缺乏日常的用品?我们得来的容易。这是仰赖过去修了一点福报。今生也能够断恶修善。感得的报应。可是想想许许多多在生活困境那些人。我们自然就懂得爱惜物力了。生活只要能过得去。平安就是福。人生在世。三餐能吃得饱。穿得暖。有一个小房子可以休息。足矣!如果有多余的福报。要知道布施给众生。要懂得惜福、懂得培福。

  『无故剪裁。非礼烹宰』。太上在此地教我们。古人杀生吃肉。肉食也有一定的时节。绝对不是暴饮暴食。此地「剪裁」是说做衣服。「烹宰」是饮食。穿衣吃饭。从这个地方学节俭。这是日常不能缺少的物质生活。圣贤人在此地劝勉我们。我们能省一分。就能帮助别人一分。要常存此心。我们看看现前这个社会。这两句触犯了。犯得非常严重。于是福享尽了灾祸就现前。古时候衣决定是为自己之必需。你看佛为出家弟子所制定的三衣一钵。这是古时候居住在印度这

佛教讲经金刚经

个地区。他三衣就够了。我们新加坡是热带。靠近赤道。没有四季。所以在此地居住衣着非常简单;如果在中国北方。你必须要具足四季的衣裳。春夏秋冬。可是我们虽然居住在这个地区。要到北方去旅行。还是要添衣服。这就是有理由去添衣服;没有理由。就不必找这个麻烦。

  饮食。杀生、肉食。在古时候都是祭祀鬼神。献祭。完了之后。撤下了供。这时大众才享受。不是天天有肉吃。我在童年做学生的时候。那个时候抗战初期。我们生长在农村。农村里面吃肉一个月只有两次。初一、十五大家是祭神、祭祖先买一点肉。量很少。所以小孩都希望过年。过年那几天每天都有一点。时间也很短。也不过十几二十天时间而已。这年过去了。现在是每一餐都有肉食。你说怎么得了!儒家虽然不禁止。但是也不是教你天天杀生肉食。佛家晓得这个道理。肉食是冤冤相报。为什么世间有残酷的战争?这个战争我们能够回忆到。第一次世界大战很残酷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不知道加多少倍。第三次世界大战要起来的话。有很多人说这是终末的战争。就是这个战争打完之后。世界上再没有战争。为什么?人都死光了。还打什么仗。是毁灭世界的战争。佛在经上说是「刀兵劫」。如果要世间没有刀兵劫。佛说了一句话。他说「除非众生不吃肉」。世间就没有刀兵劫了。这个话的含义很深很深。刀兵劫是怨恨累积而成的。怨恨从哪里来的?吃众生肉。牠不是甘心情愿给你吃。真的是弱肉强食。那个弱者牠心里的怨恨。永远不能消除。

  佛告诉我们。一切众生在六道里是流转的。于是就产生报应。所以冤冤相报。没完没了。这个只有佛讲得透彻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。不敢再吃众生肉了。希望我们跟一切众生的怨仇能够化解。我们认真努力修学。把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。是忏悔。是赎罪。所以爱惜物力。要从日常生活当中下手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21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六十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六十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416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