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十四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十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十四
/* Generator: eWeb
太上感应篇 (第一四0集) 1999/11/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140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请看《感应篇》第五十九节:
【讪谤圣贤。】
批注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。『讪』是戏弄、侮辱;『谤』是毁谤。这里举出。它说「讪谤」有两种人。一种人是愚痴。所以才造这个恶业;另外一种人。用现在的话说。喜欢出风头。喜欢标新立异。在社会大众当中兴风作浪。如同《了凡四训》里面所说的。了凡先生在早年没有接触过佛法。也有这些毛病习气。这两种人所造的罪业极其深重。真的是愚昧无知。
什么叫『圣』?什么叫『贤』?这两个字我们要认识清楚。圣的定义。说这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、理事因果。他都清楚、都明了。这样的人在中国称之为「圣」。在西方称之为「神」。佛教里面称之为「佛」。名称虽然不一样。意思都相当接近。明了而不够彻底。这种人则称之为「贤」。完全透彻明了。这称「圣」。这些人是社会的导师。是一切众生的模范。对他的戏弄、侮辱、毁谤。所造成的影响面非常广大。非常的深远。佛家讲结罪。是从这个地方来说的。这在佛法里面讲。是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。学佛的同修都知道。断人的身命罪轻。断人的慧命罪重。这个道理佛在经教里面说得很多。我们千万不能够掉以轻心。以为对于圣贤、对于佛菩萨、对于善知识侮辱毁谤。这是小事。尤其是善知识。善知识他是现在住在世间。影响面极大。
谁是善知识?自己是善知识。这个要懂。我们自己的思想、言行、举止。如果能随顺佛教。你就是社会大众的善知识。你在那里弘法利生。你在那个地方宣扬佛法。不必说。做出来给人看。如果我们自己思想言行与佛经教诲完全相违背。我们就是「讪谤圣贤」。人家一听说你是佛教徒。佛教徒起心动念还造恶业。还是搞自私自利。还是搞贪瞋痴慢。心量窄小。不能容人。这个人让社会大众轻视佛教。为什么轻视?是你自己毁谤圣贤。叫别人来轻视佛教。所以自己造这个恶业。你们想想这个恶业。你细细想想。不得了!这个罪业就是五逆十恶。果报。经上所说的一点都不错。我们学佛的同修。受人家的侮辱。受人家的毁谤。受人家的陷害。表现心平气和。绝对没有一丝毫的恶念。这社会大众一看。这个佛教徒了不起。这个人有修养。赞叹佛教。因为你一个人的表现。就令许许多多人对于佛陀教诲生起信心。你的无量功德。所以善知识是谁?善知识是我们自己。
我们随顺佛陀的教诲。就是善知识;违背佛陀教诲。就是恶知识。随顺佛陀教诲。前途一片光明。将来生佛净土;违背佛陀教诲。往后苦难无边。果报在阿鼻地狱。所以诸位一定要明了。极善的果报跟极恶的果报。都在自己一念之间。我们一念为什么要造恶?为什么不心起善念?佛法殊胜。其它所有一切宗教没有一个不殊胜的。只是教化对象不同而已。所以我们读佛经。我们初学。初学一定要一门深入。要长时间的熏陶。奠定自己的根基。在佛法里面讲。根基是戒定慧。什么是戒学?随顺佛陀的教诲就是持戒。佛在经上教我们怎么做。我们就老老实实怎么做。决定不可以随顺自己意思。随顺自己意思。没有不造作罪业的。这个要知道。不但佛祖是这样教导我们。基督教里面。它们的经典。它们神父、牧师也是这样教
【侵凌道德。】
我们天天都犯这个过失。这怎么得了!前途可悲。好在我们这一口气还没断。换句话说。还有回头的机会。佛经里面说得好。造作极重罪业的人。只要他能够忏悔、能够改过、能够回头。那也是菩萨。《观经》里面。阿阇世王造五逆十恶的重罪。临终忏悔。念佛求生净土。世尊给我们说上品中生。所以我们对于造作极恶之人。都不可以轻视他。轻视他也是讪谤。为什么不敢轻视?他一旦回头。勇猛精进。说不定他的品位在我们之上。我们远远落在他后头。怎么敢轻视?所以普贤菩萨教我们用一个真诚恭敬心对一切众生。这个教诲是真实的。别人轻慢我。别人侮辱我。我决定不敢轻慢他。决定不敢侮辱他。他眼睛当中看我不是人。我眼睛当中看他是佛菩萨。我们要这样修行。各人有各人的因果。各人有各人的报应。我们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。一切随顺佛菩萨的教诲。这个人有福。这个人有智慧;要以其它宗教里面说。这个人得救了。
哪些是圣贤?真正修道人心目当中。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圣贤。善财童子是这么成就的。绝不敢轻慢任何一个人。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。「若真修道人。不见世间过」。他跟神会说。他只见自己过。不见世间过。能大师能成为一代祖师。道理就在此地。我们今天修学功夫不得力。道理也在此地。我们所犯的是什么?只见他人过。不见自己过。不要小看。这是不得了的大过失。念佛功夫不得力。修了一辈子。还修到三途去了。什么原因?只见他人过。不见自己过。你这个修法。就是修三恶道。也是修道。修三恶道;也往生。三恶道里去往生去了。所以我们不但对佛菩萨、祖师大德。我们要尊师重道。对所有的宗教。都要平等的尊重。对一切众生。要把他当作父母看待。当作佛菩萨看待。这是佛经上教给我们的。父母有过失。你敢讲吗?从前人不敢讲。现在人也敢讲了。你说有什么法子?以前父母有过失。家丑不可外扬。决定不敢说的。一生都不敢说;不但不敢说。想都不敢想。这是孝顺。
现代这个社会。古圣先贤的教育已经完全废弃了。古圣先贤教育教人什么?教人学做人。这种伦理道德
佛菩萨教我们忏悔。忏除业障。什么是业障?妄想分别执着、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是业障。教我们回头是岸。回过头来依戒定慧。依佛菩萨的教诲。不肯回头。我们所造作的是六道轮回里面的三恶道;回过头来。至少是三善道。真正明了觉悟。一定要珍惜这一生希有难逢的因缘。超越六道。超越十法界。这才是真正聪明人。真正有智慧。不再迷恋六道轮回。所以我们读这两句。看到很难过。我们自己做得不好。做得不好就是犯了这两句。所以认真努力痛改前非。天天要改过。不要以为自己没有过失。以为自己没有过失是我们最大的过失。等觉菩萨还天天在改过。我们算什么?所以天天找自己的过失。怎么找法?第一个是读经。用经教来检点;第二个是看别人。看到别人过失。回过头来想到我有没有这个过失。不要去毁谤人。不要去批评人。回过头想想自己。自己如果有。赶紧改;没有。勉励自己不要犯。所谓是「有则改之。无则嘉勉」。那一个造作过失的人。就是我们自己的善知识。没有他。我们不能发现自己过失。所以他在表演。他在示现。对我来讲。他是善友。他是善知识。我因他所以才能够改过自新。才能够回头是岸。我怎么可以去批评他?怎么可以轻视他?所以要多想想。善财童子为什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01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十四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十四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341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