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四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四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一一四集) 1999/10/5 香港 檔名:19-012-0114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昨天讲到「虚诬诈伪。攻讦宗亲」。前面四个字介绍过了。后面这四个字没讲。《汇编》批注里说得很清楚。同姓称之为宗。异姓称之为亲。所以宗跟亲是有区分的。关系都非常密切。这里说得很好。「虽有远近亲疏不等。实皆我身关切之人」。父子、兄弟、族人同一个姓。这是宗。是一个祖宗一脉相承传下来的。亲则是异姓结为婚姻。所以有家亲眷属。虽然同姓跟异姓有差别。可是既然结为婚姻之后。这都是一家人。所以都应该以亲爱忠诚来对待。同患难。共甘苦。这是从人伦上说。如果从佛法上说。那个范围就大了。一般人很难理解、很难接受。但是它是事实真相。这个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读得很多。我们也认真的提出来讨论过。确实是事实。事实的真相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同宗。在世法里面。同宗是从伦理上说的。同一个祖先;在佛法里面。我们同一个自性、同一个真心。
世尊在《华严》里面说得好。宇宙万法从哪里来的?唯心所现。这个心是共同的。十法界依正庄严。都是「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」。识是什么?识是心起作用。所以大乘经教里常说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说了一个心。说了一个想。心能现。想能变。想就是识。八识五十一心所就用这个想字做代表。所以是心现识变。从心想生。他怎么不是同宗?所以佛与法身大士们。看到这一切众生互相残杀。就如同老祖宗看到后世的子孙互相厮杀是一样的情形。能不能怪他?不能怪他。为什么不能怪他?他不了解事实真相。没有人教他。所以佛在《无量寿经》。这话说得好。「先人不善。不识道德」。道德是什么?道德就是事实真相。上一辈的人疏忽了。不了解事实真相。没有人告诉他。他造的这些罪业。这不能怪他。因此我们读历史。读中国的历史。见到古圣先王。古时候这些帝王。他懂得。他明了。所以做国王第一桩事情是什么?是教学。「建国君民。教学为先」。要教。所以中国古代。不但是国家领导人。乃至于地方乡村的领导人。一个家庭的家长是这个家里面的领导人。这是大圣大贤们都要求要做到「君、亲、师」这三个字。这个意思很深很广。我们要细心去体会。不仅仅是领导对被领导的要有亲情。就如同父子兄弟、家亲眷属一样。热忱的爱护。这个做到「亲」。还要做到「师」。师是尽心尽力的教化他。使他明了伦常大道。他懂得怎样做人、怎样接物、怎样生活。
佛法没有传到中国之前。中国人已经在做。汉明帝的时候。佛教正式传到中国来。佛所说的、所教的跟中国古圣先贤不谋而合。所以中国当时朝野对于佛陀的教学热衷的欢迎。它跟中国传统的教学。相辅益彰。中国人喜欢简单。讲纲领。讲的扼要。佛法说得非常详细。这是中
佛法传到中国之后。已经变成中国的文化。这一次我到北京访问。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吴所长跟我说。印
它这个地方末后两句话说得好。「披其枝者伤其心」。这是用植物来做比喻。那棵树你要劈掉它一个枝。伤它的心;「伐其根者斩其脉」。如佛所说的仁民爱物。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。戒经里面所说。「清净比丘。不踏生草」。真正的慈悲从这些地方流露出来。我们应当要学习。所以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宗亲。怎么可以攻讦?纵然他做错了。我们要了解他为什么会做错?一时的迷惑。不是他的本心。不是他的本意。而是一时迷惑、一时误会。他想错了。他做错了。应当谅解。不可以计较。久久他会觉悟。他会忏悔。他会回头。我们耐心在等待。我们从中协助。帮助他觉悟。帮助他回头。这是仁人君子。这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。这一句我就报告到此地。这个《汇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75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四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四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287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