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五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5 04:44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五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五

/* Generato

佛教讲经机在哪里请

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一一五集)  1999/10/6  香港  檔名:19-012-0115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请看《感应篇》第四十四节:

  【刚强不仁。狠戾自用。】

  批注里面告诉我们。它说「孔子所取之刚毅。主于理者;太上所戒之刚强。动于气者」。这是我们首先要辨别的。决定不能够错

佛教讲经获奖好的经文

解其意。人生病。

佛教讲经完整版视频

肉体部分麻木。就叫做不仁;麻木的时候不知痛痒。正如同麻醉是相同的。这是简单解释什么叫『刚强不仁』。凡是刚强而不仁的这种人。也就是完全是意气用事。感情用事。不讲道理的。随顺自己的喜怒待人接物;如果不合自己的。不但排斥。往往妄加陷害。这里写得好。它说「好刚使气之人。待人遇物。不知痛痒。纯是杀机」。我们冷静的思惟。我们有没有犯这个毛病?不是不想害人。是没有害人的机会。没有害人的权柄。如果自己当权。自己有机会。不知道害多少好人。不知道障碍多少好事。为什么我们知道自己有?自己的烦恼习气没断。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。总是想着损人利己。只要有这个念头在。太上所讲的「背逆大恶」这七条。必定具足。纵然我们没有权柄在手。没有机会陷害人。可是这个念头有。这就不得了。念头的善恶。往往连自己都不能够觉察。可是天地鬼神看得很清楚。诸佛菩萨那就更不必说了。所以一个善念起。天神拥护你;一个恶念起。妖魔鬼怪就围绕你。给你做助缘。成就你的恶行。这一些事实真相太多太多了。稍稍留意的观察。都在我们的周边。

  现在这个社会。善知识少。恶知识多。善知识成人之美。恶知识助人作恶。可是古人说的话。刚强没有不摧折者。这是说的果报。如果这种刚强不仁之人。吃过几番大亏。受过种种折磨。他的气焰逐渐下降了。渐渐知道回头了。那是不幸当中的大幸。可以免堕三途。它这个地方举了一个例子。宋朝包公大家都知道。包公这个人刚强。但是他明理。这是夫子所说的。他判断刑事案件。如果有人向他关白。向他求情。他往往是当面呵斥。但是要有人跟他讲理。讲得很有道理。他也欢喜接受。他不是不讲理。他是个不讲情面明白道理的人。所以大家对他佩服。对他尊重。这是一个刚强明理之人。所以他有智慧能断案。这是「仁者之勇也」。

  可是今天明理的人不多。他所明的理是自以为是。这是理。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?还是一句老话。不读圣贤书之过。圣贤书太多了。儒家少者如《五经》、《十三经》。佛家的经典更是浩如烟海。从小没有学。现在想学来不及了。所以在世间行事。如何让自己有能力明辨是非。明辨邪正、真妄、善恶、利害。只要你有能力辨别。这是真智慧。这就是真学问。但是不读经。不读史。你这个智慧从哪里来?印光大师慈悲。他老人家明了。现在劝世间人去读经读史。已经不可能。办不到了。所以他提出一个救命的单方拯救今天的世界。他选了三本书: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汇编》、《安士全书》。这三样东西。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辨别邪正、是非、利害的能力。大师一生极力的提倡。大量的流通这三种书。目的是挽救我们现前全世界的劫

找佛教讲经说法

难。几个人能知道大师的苦心?

  我在一九七七年。第一次接受香港同修邀请。到这个地方来讲《楞严经》。那一次我在香港住了四个月。前两个月住在「中华佛教图书馆」。看到图书馆收藏印光大师「弘化社」所流通的经书。我从版权页里面看到。大师一生将这三种书印行流通不下三百万册。我当时感到非常惊讶。大师是佛门净宗一代祖师。对于佛教的经论。为什么不能够大力提倡。而将这三种书印了这么大的数量?我冷静的思惟。愈想愈有道理。经论好。来不及了。没有办法救急。尤其是不相信佛教。相信其它宗教的信徒。对佛教有怀疑、有抵制。这三种书不是佛教的。可以超越宗教的界限。令一切众生都能够受持。这是善巧方便。目的是在挽救众生面临这一次的大劫难。天灾人祸!

  如何有效的把这桩事情做好?关键就是有没有方法令一切众生省悟过来。不再迷惑。不再颠倒。就是刚才说的有能力辨别真妄。有能力辨别邪正。辨别是非。辨别善恶。辨别利害。他只要获得这个能力。这个劫难就有救。印祖在那个时代。以当时的印刷技术。流通那么大的分量。可是在今人眼光里面来看。量还是太少了。就以中国来说。中国人口现在有十三亿。可能会到十四亿。三百万册算什么!尤其是这些典籍。都是半个世纪以前流通的。这半个世纪之后能够留下来的。还能够剩下来的。我看充其量只有十分之一。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。我们要接着干。要大量流通。半个世纪之前的读书人还能读文言文。现在人看到印祖流通这些典籍。在文字上就产生障碍。这是很可悲的现象。于是我们用口语的讲解。现在我们流通录相带、录音带、光盘。让大家有机会听。楞严会上文殊菩萨说得好。「此方真教体。清净在音闻」。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。

  我们今天要救这个劫难。要从根本下手。根本就是如何令一切众生回心转意。在心理上做一个大转变。劫难才能够化除。这个道理佛在经典上讲得很透彻。大经上常讲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这一句话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「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」。一切法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。心想生。心就是能现的。想就是识。能变的。我们看现在社会大众。他们想的是什么?他们念的是什么?他们说的是什么?他们做的是什么?如果这一切都是不善的。感应就是天灾人祸;如果想的、念的、说的、做的都是善的。那就是极乐世界。就是华藏世界。这个需要教。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。都是以师道的身分出现。释迦牟尼佛用现代的话来说。他所示现的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。孔老夫子在中国示现的也是这个身分。唯有这个身分才能救人。才能救世。我们要懂得。

  心善就现好相。意善就变好境界。行善是自利利他。人能具足这三善。前途一片光明。纵然现前受一些苦难。小事。人生几何?时间非常短促。佛教我们修忍辱波罗蜜。这几十年的寒暑。这几十年的折磨。谁折磨我们?一些愚痴迷惑颠倒的众生。他不明理。佛菩萨以善心。纯善之心、纯利之行对他。他还要侮辱佛菩萨。还要陷害佛菩萨。佛菩萨没有退心。佛菩萨没有掉头而去。这是佛菩萨给我们做的榜样。给我们做的示范。诸佛菩萨尚且如此。我们算什么?受一点折磨。受一些伤害。正常的。这几十年光阴度过

无法参加佛教上师讲经

了。我们有好地方去。所以不可以舍弃苦难的众生。众生愈苦。愈是愚痴、愈是愚昧。我们愈要怜悯他。愈要帮助他。不能因为他的心行不善。无恶不作。就舍弃而不顾了。这不是个仁慈的人。这也是不孝之人。不孝、不敬、不仁、不义。怎么能够学佛?怎么能够成佛?所以我们跟世人不可以同一个知见。无论他以什么态度对我们。我们一定要守住原则。我们以真诚心对他。以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智慧心、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。我们是行菩萨道。要修忍辱波罗蜜。要修六度万行。长时间来感化这些众生。他们有佛性。他们会回头。只是一时的迷惑而已。所以自己要反省。自己要行道。唯有自己不堕落。才能够拯救苦难的众生。这两句意思还没有讲完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明天我们再接着讲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76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五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一十五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285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