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5 04:02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一二九集)  1999/10/27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012-0129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请看《感应篇》第五十三节。这一节也只有一句:

  【弃法受赂。】

  批注里面跟我们讲。它说从这一句开始到「见杀加怒」都是讲刑事上的。法官判案。从刑法上说。可是不守法。接受贿赂。现在已经不只是这些办案的法官了。它也说得很好。「凡衙役书吏。亦在其中」。而不是专指刑官。现在在社会上。可以说许许多多的国家地区。舞弊贿赂的事情。已经是很平常了。甚至于社会大众也以为这是正常的。不足以为奇了。所谓是有权、有势、有钱。什么事情都好办。事虽然如此。所谓聪明人会钻法律的漏洞。所以我们也曾经听到人说。法律是为什么人制的?为好人、为守法的人制的。甚至于说是为愚人、笨人制的。殊不知因缘果报。丝毫不爽。凡是故意犯法的人。明知故犯的人。扰乱社会。使人民无所依归。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办好。在因果里面说。这种心态、行为。天怒人怨。眼前虽然得一点小利。后来的果报不堪设想。

  可是今天有几个人相信因果报应?有几个人相信有来世?虽然这些事情。在科学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证明。连西方外国人都用先进的科技。来探测所谓灵界的状况。最近这半个世纪来。成果也相当卓著。多少人看了这些事实真相。不能不信。虽然如是。一些作奸犯科之徒。还是不知道省悟。不知道回头。依旧是把眼前的利益看重了。没有想到来日的果报。这是所谓麻木不仁。我们要觉悟。我们要明了。世尊说法。所谓的「三转法轮」。也就是用三种不同方式来教诫众生。第一个叫「示转」。指示你、提示你。上根利智之人。佛一提示他就明白、就通达、就觉悟了。根性次一等的人。还不能觉悟。佛用明显劝导的方法。像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世尊叫着当机者的名字。叫着名字给你讲。这是「劝转」。聪明人不必。不必叫名字。佛说话。或者是有一个动作、一个举止。他就明白了。

  这一次我们在吉隆坡做了两场讲经。第一天我去看现场。我在那个台上一坐。灯光照射的。那灯太热了。两小时照下来。非常辛苦。你上台在那里坐一下。你就晓得。你就有感受。太热了。这是一提示。立刻就要知道。就要晓得。人家好不容易那么高的地方。装这个灯很辛苦。所以一暗示就应该懂得。第三种教学方法就是「作证」。怎么作证?像在那个光线下讲两个小时。人昏倒下去了。大家才晓得这个灯太热了。第二天就不能讲了。这是作证。给你做证明。现在这个世间。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作证转的事迹。我们看到种种感应。那是作证转。这一次弘法时间虽然短。只有两天。也有许许多多的瑞相。很多人看见。都来告诉我。放生。看到阿弥陀佛;请法。见到佛光。许许多多瑞相。这都是给我们做证明的。尤其最殊胜的。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念佛同修往生的瑞相。如果大家再冷静仔细观察。善因善果。恶因恶报。现在报得很快。这都是给我们做证明。我们听到了、见到了。要回头。回头是岸。人生很短。

  昨天南京那边给我打个电话。南京一中有两位校长要到我们这来访问。星期六到达。其中有一位关校长跟我同班同学。我们在学校里不但同班。我们两个人同坐一个桌

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主持稿

子。一张桌子两个学生坐。那个时候十几岁。现在都七十多岁了。想到当年就像在昨天一样。你说人生有什么意思?人生苦短。所以他来正好三十

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6

一号晚上到。恐怕他也不能听我讲经。第二天是星期天。我招待他一天。星期一我就要到香港去了。很好。叫他到念佛堂去念佛。他哪有这种机会?到我们这个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。到那里去念佛去。种一点善根。这次新加坡没有白来了。

  种善因得善果。造作恶业必定有恶报。果报太快了。太明显了。所以我常常劝勉我们同学。做好事也要守法。不能说做好事我就可以违法了。违法是一种非常不得已。而且那是高度智慧。我们要没有智慧。也学菩萨权巧方便。往往后面惹了大祸。所谓「欲速则不达」。真正有高度智慧。通权达变。他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。问题如何能够化解。他都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你问题来了之后。手忙脚乱。没有能力化解。这是决定错误。一般同学们。听说这个事情功德大。赶快去做。急功好利。心不清净。这种好事。说老实话。不如无事。为什么?这种的好事修福。果报是人天有漏福报。你一定会得这个福报的。得福报之后。你想想看。你能不造业吗?我们看眼前这个社会。做大官的。发大财的。都是前生在佛门修福。今生他们有地位、有权势、有财富。他造的是什么业?希特勒前生大善。所以才能做国王。才能杀几千万人。不要偿命。凡夫

佛教讲经交流致辞

杀一个人。就要偿命。他杀几千万人不要偿命。你说多大的福报?富贵人家。天天吃众生肉。吃了将来要还债的。佛经上讲得很清楚。吃牠半斤。来生要还牠八两。你说怎么得了!所以还不如贫穷人家粗茶淡饭。少造业!这个道理。我们要懂得透彻。所以佛教我们修善。上面有一句话。你漏掉了。上面是一句什么话?「离一切相。修一切善」。这就对了。这是菩萨行。

佛教讲经净宗法师

菩萨的事业。离相修善。

  唐朝时候庞蕴居士表演给我们看。他那个就是教诫世间人。急功好利这一类的人。他为什么要去做好事?希求果报。为求得好果报去多行善事。断恶修善。佛用这个方法来劝大家。是劝世俗人。还没有念头脱离轮回的。所谓是下下根人。眼光短浅。没有想到脱离轮回。佛教给你这个方法。中上根性。佛一定劝导他。应当觉悟。应当要超越六道。永脱轮回。这是佛的真实慈悲。庞蕴居士表演给我们看。他表演的什么?「好事不如无事」。他家里也相当富有。他学佛开悟了。真正明白了。把家里面的金银财宝。装在一条大船上。船划到长江中心。把船砸沉。全部沉到江底。他什么也没有了。别人看到了问他:「庞居士。你这些家产都不要了。为什么不拿去做好事。救济别人?」他就留一句话:「好事不如无事」。无事是真正的好事。

  今天社会为什么这么乱?李炳南老居士说得好。社会上好人太多了。我们听了不懂。好人多不是好事。那太好了。他后头加了一句话。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。「好人好事」。然后把那个「好事」画了一个圈。画个圈是什么?那是多音字。好人什么?好(ㄏㄠˋ)事。每个人都好(ㄏㄠˋ)事。都抢着做好事。麻烦大了。真正的好事。佛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。永远保持心地清净平等。清净、平等、慈悲心。你做的事样样都是好事。真正的好事。如果心不清净、不平等、不慈悲。这个不慈悲怎么说?喜欢你的人就慈悲。不喜欢的人就对他一点慈悲都没有。这个慈悲不是真的。这个慈悲不平等、不清净。所以佛家讲这是「爱缘慈悲」。这样做的好事。不是真正的好事。我们要懂得佛的真实义。开经偈上天天念。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懂得真实义。我们才是佛的好学生。才能够真正依教奉行。

  佛的教诲诸位同学一定要记住。不是出于佛的意思。如果是出于他的意思。我们跟着他走。被他牵着鼻子走。这个不算好汉。那佛也欺负人。佛所有的教诲。是从真心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。没有自己的意思。真心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同一个心。诸位要知道真心都是相同的。妄心就不相同了。本性是一样的。习性就不一样。所以佛是从真心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教诲。我们顺从佛的教诲。就是顺从自己的真心本性。因此。我们对于佛法才心服口服。原来世尊教一切众生个个顶天立地。所以经论当中也常常赞叹。佛菩萨叫「无依道人」。依是依靠。真性没有依靠。妄心妄识有依靠。它要依靠真心、依靠真性。离开了真心真性。决定不可能有妄心妄识。所以一个是有依靠的。没有依靠!

佛教 讲经交流

没有依靠的是真正自己。有依靠就错了。我们在大乘法里面看到。一真法界没有依靠。十法界有依靠。六道有依靠。这些地方我们要多想一想。然后落实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。如何断恶修善。怎样破迷开悟。多少自己会有一个概念。常常读经。常常看古大德的注疏、批注。知道自己怎样去做。在日常生活当中。对人对事对物。都能够与经中教诲相应。就是与真心自性相应。这才是真实功德。不至于误会。不至于做错误。

  好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介绍这一段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90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257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