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五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五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
太上感应篇 (第八十五集) 1999/8/1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085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请看第三十三段:
【所谓善人。】
这一段只有一句四个字。从这个地方起到「神仙可冀」。是说的善人。从三十三到三十五。文字不长。都是讲的善报。种善因一定得善果。善人的福报不但是很大。而且是决定不爽的。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我们看到。在现前社会只要留意的观察。也能够看得很清楚。所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。善报如是。恶报亦如是。只要仔细去观察。佛家所谓的「不是不报。时辰未到」。时辰未到它也有道理。过去生中的余福、余恶。这一生行善没有得到善果。是过去生中的恶业太重。所以所受的恶报没有受尽。这善报不能现前。这是为什么修善而没有得到善果。造恶还享福。是过去生中他积的福多。积的善多。他那个善的余福没有报尽。这一生做的恶。他的余福享尽了。恶报就现前。是这么一个道理。粗心大意的人。他只看眼前。所以有时候产生错误的想法。作恶的人享福。行善的人受苦。于是他这个断恶修善的念头就没有了。这是错误的看法、错误的想法。
批注里面有
这里头的意思非常深、非常广。凡夫之人不知道自己有过失。我们想想大乘佛法里面。到等觉菩萨还在那里改过。我们要问。等觉菩萨有什么过失?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。就是他的过失。等觉菩萨尚且如此。我们哪里没有过失?所以你能够发现你的过失。你就觉悟了;把过失改过来。这叫真正修行。这就是善人。这个批注里面讲善人之实。就是实质。怎样才能称为善人?始于是非不谬。这讲
这一句话我们要特别重视。为什么?佛在经论上讲得太多。经上常讲「善男子善女人」。你们读得太多了。我们自己想想。自己的心行符不符合佛在经典里面讲的标准?我们在研究经教的时候曾经跟诸位提过。佛家讲善男子善女人也有上中下三品。下品的。也就是说最低限度的善的标准。我们用净业三福来说大家好懂。也是佛的意思。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」。这是佛法里面下品的善男子善女人;中品的。「受持三皈。具足众戒。不犯威仪」;上品的。「发菩提心。深信因果。读诵大乘。劝进行者」。我们想想。我们是哪一品?佛经上讲许多殊胜果报。你看前面都加善男子善女人。我们读诵、修学得不到这个果报。往往怀疑佛经上所讲的是劝人的话。不是事实。我们照这样做。没有能兑现。殊不知佛讲的有个底限。底限就是善男子善女人。我们想想。我们符不符合佛所讲的标准?就是此地批注里头所说的。我们有没有能力辨别是非?有没有能力辨别邪正?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破四相太难了。不是我们的境界。古人有所谓「谣言止于智者」。智就是有能力辨别。没有智慧就被人蛊惑。受人欺骗。如果有一点小智慧。人家给我们说这些事情。我们可以调查一下有没有这个事实?可不可以相信?有些事情与自己不相干的。可以不必理它;与自己有关系的。我们可以做个调查。这是应当做的。调查之后。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然后我们应当如何处理。自然就有个分寸。就会做得非常恰当。经过调查也就知道造谣生事的动机。有些动机是可以原谅的。有些动机不可以原谅。不可以原谅也原谅他。个人造的业个人有果报!
批注里面。下面又说。「况其立心用意。待己待人。内而五常百行。外而事物机宜。无一之不尽乎」。这是讲善人他的用心、他的用意。我们前面讲过善心、善意、善行。纯一善心那是真心。纯一善意处事待人接物。这样才真正能做到止于至善。大乘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心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当中所说的至诚心就是善心。深心、回向发愿心就是善意。善意落实在生活上。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。就是善行。善行。总而言之。不外好善好德。不外五戒十善。这是总纲领、总原则。世出世间圣人他们所作所为。自行化他。都离不开这个原则。佛菩萨如是。天地鬼神亦如是。天地鬼神也好善。天心好善。四王天、忉利天。诸位都知道。修十善业道所感得的果报。由此可知。天人皆是善人。心行不善决定不能生天。
鬼畜里面恶多善少。可是我们在经上看到。《地藏经》大家念得很多。《地藏经》上告诉我们。地狱道、饿鬼道这些鬼王都非常善良。心地善良怎么会堕到鬼道、地狱道?我们一看就了解。菩萨化身在其中。去做鬼王。地狱里做王。菩萨示现在里面教化那些恶业深重的众生。这就说明天人善我们相信。鬼王善是佛菩萨在其中。众生愈是造罪业。愈是遭受苦难。佛菩萨示现就愈多。显示真慈大悲。所以古人才讲「天心好善而恶恶」。不喜欢恶行。「人心有善而无恶」。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但是现在的人。似乎我们看起来是有恶而无善。所以现在这个世间会有很大的灾难。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孔老夫子那两句话。「学不讲。过不改」。过不改就是道不修。修就是修改。我们想想古时候。我们在书本里头看到。古时候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。常常在讲学。三家村里面还有个穷秀才在那里讲学。听众三个五个、十个八个。常事。都市里面讲学规模就大。几十个人听。一、二百个人听。从都市到乡村。我在童年的时候。七、八岁。那个时候我还记得很清楚。我们家乡讲学的风气就很盛。读书人多半是借祠堂。那个时候有祠堂。祠堂里面讲学;寺院里面出家的法师讲经。哪个道场没有人讲经?所以社会安定。人心向善。不造恶业。现在社会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?没有人讲学。没有人讲经。孔老夫子的忧虑是绝对正确的。
也有些人很想请我们去讲经。但是有顾忌。顾忌你在那里讲经。把他的信徒带走。信徒的供养被你拿走。所以不敢请你。我们要懂得这些因素。消除他们的顾忌
所以善人是有标准的。我们自己是不是个善人?如果不是善人。不但在佛法修学很困难。很难有成就。就是读经、听经、开悟也受了障碍。好。就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46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五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五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249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