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九十六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九十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九十六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
太上感应篇 (第九十六集) 1999/9/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096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昨天讲到佛在经典上。劝勉我们要「力行仁慈。广修众善。消除三障。清净六根。念佛持斋。参禅学道。高超三界。迥脱四生」。这几句话。可以说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总纲领都说出来了。接着佛又教导我们。「切
我们学佛的同修。有不少人常常跟
我们看看现在的社会。不要看其它地方。专看我们佛门。我们自己这个道场。围绕周边这些同参道友。几个人能够息灭贪瞋痴?几个人能够不造杀盗淫?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。我们这些错误的念头、习气还没有真正的放下。对我们的解行决定产生障碍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。一切众生根性有利根、有钝根。有所谓上中下三根。三根从哪里来的?我们是属于哪一种根性?老实说。三根不是一定的。佛无有定法可说。你肯放下
祖师大德教给我们读诵。要懂得随文入观。随着经典的文字。随着世尊所说的一切法。自己不知不觉的就入了境界。这是入观。用现代的话来说。不知不觉就把我们自己的想法、看法转变了。这就是随文入观。读久了。读多了。听多了。这就是讲熏修的力量。熏修力量最显著的是为人演说。这个力量很大。效果非常殊胜;为别人讲一遍。比自己读十遍。印象都要深刻。所以诸佛菩萨四无碍辩有乐说无碍辩。欢喜讲。诸佛菩萨无非都是给我们做修学榜样。我们也要学到欢喜讲。才会有进步。欢喜问。别人不问我们。我们反过来问他。对于自己智慧、见解都会增长。智慧真正长一分。你对于世缘。包括佛缘。你自自然然会放下一分。
跟诸位说。世缘沾不得。佛缘也沾不得。你们也曾经听过禅宗所讲。念佛一声。漱口三天都漱不干净。那是表法。做给我们看的。告诉我们。高级的佛法是世法、佛法都不沾染。世法、佛法要不要离开?不需要。为什么?没有障碍。你离开也错了。执着错了。离开也错。离开怎么?你也起心动念了。决定要不起心、不动念。一切法法尔如是。我们讲放下。放下是两边都要放下。有边要放下。空的那边也要放下;执着要放下。不执着也要放下;分别要放下。不分别还是要放下。那叫真的放下了。放下执着。一切都不执着了。你执着一个「一切都不执着」。你还是没有放下。所谓「二边放下。中道不存」。你才能入佛的境界。
善财参访德云。七天没有见到他。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给我们说这个七天没有见到。七是表七觉支。七觉支没有忘。所以你就不能见道;七觉支放下了。这才能见道。清凉这个说法。不能说没有道理。这是他的讲法。我们换个讲法也成。因为佛在经上没有说这个七天一定代表什么。它是活的。我觉得这个七。七这个数字。在佛法里代表圆满。七这个数字是讲四方、上下、当中。表这个意思。我觉得我们不用清凉的讲法。就用「七」表法的意思。七是圆满。统统放下了。那就是七的意思;圆满的放下了。你才能见道。因为德云比丘是代表初住位。统统放下了。你才能入初住。还有一桩放不下。这个最后的放下是什么?佛法。分别佛法、执着佛法。你不能见道。
马鸣菩萨造《大乘起信论》。诸位要晓得。大乘起信是什么境界?正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境界。善财七天见不到。七天以后见到了。就是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告诉我们的。他虽然讲一桩事情。但是这是一个例子。我们可以举一反三。他说我们听教。要离言说相听。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。那个离不就是放下吗?听经能够离这个三相。读经能够离文字相。展开经卷不是不要文字。还是两个眼睛看着文字。这里头有很多法相名词。离即同时。这是真离。不是这个东西不要了。丢掉了。那个你没有离。那是离了有。你着了空。离言说相听。不是不听经。还是听得清清楚楚。那个离是什么?不执着、不分别。我听。听不分别、不执着。即相离相;我看。看不分别、不执着。那叫妙观察。
我们见色闻声。麻烦在哪里?就是有分别、有执着。在打妄想。坏了。过失在这个地方。这样统统放下。清净平等觉现前了。清净平等觉就是真佛。圆教初住菩萨是真佛。不是假佛。分证即佛。由此可知。善财参访德云比丘。那个七天的七就是代表妄想、无明。七天之后。意思就是破一品无明。破一品无明。证一分法身。入圆初住位次。我们这种讲法比清凉批注好懂。意思也很圆满。所以古大德的东西我们可以参考。不可以执着。一定要遵循。那你自己就不能开悟了。但是在我们初学的时候。决定要遵循。不遵循是我们自己胡思乱想。我们自己没有开悟。那个经的意思随着我们讲。我们讲不圆。人家提出几个问题就把我问倒了。那怎么行?自己真正有了悟处。要把古人的这些批注放下;放下古人批注。才能入经教;再放下经教。你才能见性。
所以佛给我们很好的暗示。佛无有法可说。不但无有定法。佛无有法可说。就是教我们不要执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。你执着他所说的一切法。那你就是七天见不到德云比丘了。释迦牟尼佛的法统统舍掉了。自性的法现前。你就见性了。明心见性。见性成佛。可是大家听我这个话。千万不要误会。你现在一定要依佛法;不但要依佛法。一定要依古来祖师大德的批注。为什么?现在是凡夫。一品烦恼都没有断。我们哪能比得上善财?善财参访德云。诸位要记住。见思烦恼断了。尘沙烦恼断了;也就是说分别执着都断了。只是妄想没断。所以七天没见到。断一品妄想。自性现前了。入法界。入法界之后。修什么法门?修念佛法门。从相上来说。现相上来讲。德云比丘示现在别峰。他住在山上。山代表高。表这个意思。表超出的意思。他在另外一个山峰。在那个地方经行。另外一个山峰表什么意思?表特别法门。念佛这个法门是特别法门。古人讲「门余大道」。八万四千法门以外的特别法门。他在山上经行念佛。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般舟三昧。专念阿弥陀佛。佛在经上这种种示现都有很深的意思。如果我们执着在文字上。执着在言说上。这个意思你体会不到。所以「离相即相。离即同时。离即不二」。你才会有个入处。
我们现在学经教的同学。对于这些道理一定要知道。要认真努力去学习。不但在经教上你懂得随文入观。要把在经教里面所学到的。在生活上随事入观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。事事物物。你都能用智慧观察。用智慧观察这些现相是什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57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九十六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九十六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221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