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「太上感应篇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5 02:52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「太上感应篇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「太上感应篇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一00集)  1999/9/12  香港  檔名:19-012-0100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第三十九段。《汇编》末后。有几段古大德的教诲。说得非常之好。黄鲁直有一首颂。他说「我肉众生肉。名殊体不殊。原同一

佛教讲经视频在线

种性。只是别形躯。苦恼从他受。肥甘为我须。莫教阎老断。自揣看何如」。这首颂说得非常明显。我们自己是个肉身。动物也是个肉身。人跟禽兽名称不相同。肉体、灵性是一样的。动物的灵性。只要稍微细心。你就看得很清楚。牠跟人没有两样。也是贪生怕死。弱肉强食。这是一个生态的现象。如果我们从这个地方建立一个理念。那就错了。人不如禽兽。老虎、狮子吃饱之后。小动物围绕在牠的身边。牠理都不理。绝无伤害之理;可是人不一样。不吃也要杀牠。

  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。不知道礼义。古人所谓「人与禽兽几希」。这意思说人跟禽兽有什么差别?我们要多想想。我们杀众生。吃众生肉。黄先生讲不需要阎罗王来断案。自己想想。应该如何处置?唐朝吕洞宾说得好。吕洞宾跟人讲。你要想长寿。你必须放生。这是循环的真道理。牠死的时候你去救牠。你死的时候。天就救你。世间人总是求长命、求长寿。总是求多男女。有没有方法?有。「戒杀放生而已矣」。这是吕洞宾讲的。这些人都是真有智慧的人。真有德行的人。他们对于事理因果看得清楚、看得透彻。我们要深信不疑。佛家常说作佛、作菩萨。堕三途、变畜生。全都操在自己。与别人不相干。我们自己应当深深反省。自求多福。不要去找死。

  这一篇末后的结论。引用祁奚度的一篇文章。他这篇文章分成几段。写得非常好。我们一看这个人是佛家的弟子。所说的全是佛菩萨的教诲。开端他就讲。「一体本具体之体。众生皆吾生之生」。这是佛与大菩萨的境界。知道虚空法界是一体。我们常讲一个生命共同体。所以一切众生就是自己。他说世间人的饮食。「八珍罗前。尽属呼号怨业」。这我们常常看到的。宴会的时候。桌上摆的酒菜。这些鸡鱼鸭肉。真的冤业。牠被杀的时候。不是甘心情愿供养你。牠是力量敌不过你被杀了。你今天吃牠。可能你正在吃的时候。这些冤魂都围绕着你。都围绕在你周边。都在你身后。现在你走运。你气旺。牠不敢侵犯你。到你一旦衰的时候。这些冤家对头就找来了。

  在台湾。我们佛门有一位广化法师。很多人知道他。他跟我也是老朋友。他没有出家之前是个军人。管军需的。军需是管财物的。所以他用钱就很方便。他告诉我。他在军中工作的时候。每天吃一只鸡。不晓得吃了多少只。以后学佛出家。出家不错。持戒很严。很难得的一个好法师。他出家早我两年。这在台中的时候。他在教佛学院。汉学底子不错。能写文章。能作对联。他说有一天在洗澡的时候。浴室里面看到满浴室都是鸡。到处乱飞。他就躲避。躲避的时候就跌倒。腿跌断了。所以就成残废。以后用个拐杖。到最后用轮椅。他跟我讲。这是我重罪轻报。这是因果报应。过去吃鸡吃太多了。走的时候走得很不好。病重的时候他找我。他想把道场送给我。我去看他。他已经没有办法讲话。坐在轮椅上流口水。非常可怜。我跟韩馆长一同看他。看到他身边这些弟子们。所以我就谢谢他。我没有接受。

  我们看这一段文章。一点都不错。这些肉食摆在桌子上。冤业游魂。明眼人一看怎么敢下咽?想想佛家「同体大悲」。看一切众生皆是「过去父母。未来诸佛」。普度众生。救牠都来不及了。怎么能够杀害牠?怎么能够吃牠?所以只要我们念头一转就觉悟了。肉食这种习气就不难断除。杀害众生这个动机也就能够断掉。恢复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。那就是自求多福。不但不能杀害众生。令众生生烦恼。我们就已经有罪过了。谚语常讲「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」。为什么不如意的事情这么多?果报!我过去没有好好的对待别人。今天遭受这种果报。如果我们能够以善心、善意、善行对待一切人事物。我们一生就事事如意。一切时、一切处自然得到贵人相助。我们肯帮助别人。自然就得到别人帮助。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我们敬别人。人家敬我们;我们能爱一切动物。天地鬼神也爱护我们;我们轻慢别人。别人一定轻慢我们。正是所谓自作自受。不是有什么天神、鬼神来安排的。没有。世出世间一切法就是一个因缘果报而已。佛法也不例外。

  学佛目的何在?是要为证得清净法身。你要想证得清净法身。丝毫的染污都不能有。我们到几时能够把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这些烦恼习气断除掉。断除的理论、方法。世出世间圣贤说得

佛教如何讲经说

很多。我们要细心的去读诵。要仔细去探讨。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依教奉行。这才有救。如果不能够信受奉行。没有办法做到信解行证。轮回、苦报决定不能够避免。生死有业因。我们现前身体健康长寿。或是多病、多恼、短命。没有一样不是业报。我们要相信佛菩萨真实的教诲。种善因决定得善果。善因要从心地上建立。行善、口善、言善。心不善。转不了依报。心善。没有一样不善。言语行为作恶也是善;如果心要不善。言善、身善。假的不是真的。他给你说好话。帮助你做好事。他有目的、有企图的。不善!心善。说的话不好听。做的事很难看。但是是善的。果是善的。他是利益众生。利益你。他不害你。心不善。那个言语好听是绮语。世间一些人

佛照法师汉传佛教讲经

没有智能的。往往受骗。往往上当。上当上多了。慢慢会觉悟。那还算不错;有人上当吃亏。一生都不会觉悟。

甘肃佛教讲经交流会

那是愚痴到了极处。

  所以学佛要想得福报。第一个决定不可以与一切众生结怨。冤家宜解不宜结。冤业总要化除。欠命的要还命。欠债的要还钱。我们甘心情愿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孽缘。不怨天、不尤人。知道是自己的业报现前。化解这些恶报。就是从心地里头做一个转变。转恶为善。转迷为悟。纵然有定业。果报也会减轻。我们念头转了。所以说重报转轻。轻报就化解了。这个事情最重要就是一念真诚之心。真诚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。真诚能感动天地鬼神。所以我们过去造作罪业、做错事情。不怕。怕的是你不回头。怕的是你不觉悟。古人讲得好。「人非圣贤。孰能无过」。过去没有读圣贤书。不明圣贤的教诲。在家父母没教导我们。上学老师没教导我们。我们造作一切恶业。这是可以原谅的。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说了。「殊无怪也」。可是今天我们读到圣贤书。听到佛法。决定要悔改。决定要觉悟。如果读圣贤书。听佛菩萨讲经。还不肯回头。还继续造恶业。那你就没救了。你是罪上加罪。

  尤其是出家人。我们自己装扮这个形相。要装得不像。罪过就重了。在这个社会上。比哪一个行业都要严重。因为他的成就无比的殊胜。所以得罪那也是无比的严重。我们要

佛教讲经说法原则

明白这个道理。要了解事实真相。断恶。务必要把恶断干净;修善。总希望这个善心能圆满。我们才对得起佛。对得起菩萨。对得起历代传法的这些善知识。念念存报恩之心。如何报恩?「受持读诵。为人演说」。这才真正落实「上报四重恩。下济三途苦」。真报恩。我们学得不好。做得不像。这就得罪了。自己总得要晓得。千万不可以大意。真正落在世俗里头一句话说。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。我们要是这其中的一分子就错了。大错特错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61.html

以上是关于「太上感应篇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「太上感应篇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213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