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九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九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六十九集) 1999/7/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069
请看《感应篇》第二十六节:
【见人之得。如己之得。见人之失。如己之失。】
这一节讲得失。佛在经中告诉我们。得失不是真实的。可是世间人都迷在其中。因此造出许多的罪业。在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当中。得失是列在第一条。可见得众生对于这个问题迷得是多么的深、多么的严重。《感应篇》这个四句讲得好。世间人对这桩事情。他们的看法、想法不正常。见到
佛告诉我们。得失也是因果的关系。没有种因是决定得不到的。世间一切众生所希求的。无非是富贵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。中国人讲五福。前面跟诸位介绍过。都是有业因的。所以种善因得善果。种不善因希求
学佛的同修都知道要断恶、要行善。可是善往往不能成就。恶天天还继续在造。特别是口业。人与人接触之中就造口业。批评别人的是非得失。你的批评是不是正确的?就是正确的。是事实。都不应该说。如果不正确的你不就是冤枉人了吗?冤枉人所造的罪业就重!如果你的批评对社会没有什么影响。你的罪过就小;如果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。不良的影响。你的罪过
为什么会造这个事情?听信谣言。不去问问这些事实真相。我这一生当中。这些事情遭遇得很多。我有个原则。与我不相关的不理会。没有理会的必要。一笑了之。也不要放在心上。放在心上也是罪业。希望自己的心清净。希望自己的心纯善。一丝毫恶念都不要放在心上。好!这才叫存好心。你把这些是非人我、拉拉杂杂的东西放在心上。你的心就不善。你的心就不好。如果与自己、与大众有关系的这些传说。我们一定要查证。去调查一下、证明一下是不是事实。然后再批评。所以说不能听一面之言。听一面之言。愚痴、迷惑。尤其是一个做领导人的人。我们读古书。看看古代这些帝王。在他耳边讲话的人太多了。他是不是全信?他拿来做参考。他一定去查证。所以他不会冤枉好人。也不会上坏人的当。这个才聪明。这些都是他老师教导他的。父母教导他的。
古人有所谓「谣言止于智者」。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才懂得怎么处理。可是没有智慧的人多。没有智慧的人听信谣言。造谣生事。现在这个世间有智慧的人太少了。你要问为什么没有智慧?没有圣贤的教诲。现在全世界的教育。绝大多数是什么教育?功利的教育。急功好利。对于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。竞争的教育。只要有竞争这个念头。决定就干损人利己之事。伤天害理之事。这是现代教育。所以现代教育。说个不好听的话。增长轮回心。帮助众生造轮回业。干这个。学佛的人虽多。几个人真正在经典上去研究、去讨论。认真去学习?所以谚语讲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。这个罪过就太重了。打着圣贤的招牌。依旧还造轮回业。所以他堕得就很重。他堕阿鼻地狱。这个招牌不可以仿冒。现在这个世间法律。对于一切仿冒都要治罪的。佛这块招牌是世出世间第一个正字招牌。你随便仿冒。这个罪业比什么都重。
我们今天既然捧了这块招牌。就得依教奉行。认真的向佛菩萨学习。总要学得几分像。完全不像就有罪过。不可以说我没有造罪业。我没有害人。没有害人。捧到这块招牌。没有依教奉行就造罪业。什么罪业?把佛法的形象破坏。就是这么个罪名。这个罪名就担当不起。佛菩萨是什么形象?我们今天起的什么心?动的什么念头?干的什么事情?佛法今天在社会上为什么这样的衰弱?我们读古书。在古时候朝野对于出家人没有不尊重的。现在的社会对出家人轻视。原因在哪里?古时候出家人学佛像佛菩萨。所以大家尊重。大家敬仰。确实是人天师范。现在社会上为什么对于出家人瞧不起?出家人没有依教奉行。没有学佛菩萨。向谁学习?这个话我们不必讲了。我们要反省、要觉悟、要回头。学习的对象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不向佛菩萨学习就错了。
高僧大德是我们的典型。但是得仔细观察。知名度高的是不是真正有德行?名实相符的是我们的榜样。我们应当向他学习。我初学佛的时候。李炳南老居士推崇印光大师。叫我向印光大师学习。与印光大师同代的高僧大德太多了。他为什么不介绍别人?为什么偏偏介绍印光大师?这当中的道理。这当中的苦心。我们知不知道?出家人多。我们在佛经上看到。这么许多出家人当中。有真佛弟子、有魔王子孙。末法时期。魔发了大愿。叫他的徒子徒孙统统到佛门出家。披上袈裟来毁灭佛法。这是佛经上有记载的。我们生在末法之中。所以出家人当中有佛、也有魔。我们要有慧眼。要能辨别。我们向佛学习。不能向魔学习。向佛学习。我们这一生当中会成就;向魔学习。我们这一生当中必定堕三途。切身的利害。怎么可以不知道?
这四句话我们要拿来当座右铭。要常常记住。决定要舍弃自私自利。念念为利益众生。念念为帮助别人。虽有这种心。可是这个心落实也不是容易事情。你想做好事。没有缘。没有机会。缘不足。总有许多人障碍你。不让你做好事。不希望你成就一桩善行。想尽方法来阻碍。这个事情太多了。由此可知。缘就非常重要。要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。这一生当中做不成还有来生。菩萨度众生生生世世永无休息。你们诸位同修知道。上一次我是诚心诚意想帮助澳洲人建个养老院。就被人破坏。破坏的那些人他们能不能做好事?他们也不能。自己不能做。障碍别人做。
评论一个人的是非不容易。相当不容易。观察一个人。前后左右面面看清楚还不敢下断语。古时候人讲得好。「盖棺论定」。才可以评论你的人品。你还没有死都不敢说。为什么?一生造恶。临终忏悔改过自新。还是好人。这样的人念佛依旧能往生。依旧能作佛。所以回头是岸;死了也不能回头。那就断定他是不善之人。所以断定一个人。你就晓得有多难!古人给人写传记。都是死了以后。后人写。一个朝代的历史。这个朝代已经灭亡。下一个朝代人写。这都是盖棺论定的意思。
我们障碍别人行善。果报是别人障碍我们行善。因缘果报丝毫不爽。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。太明显。太快速。所以我们同学要记住。遇到有这个机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30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九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六十九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175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