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三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三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八十三集) 1999/8/1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083
请看《感应篇》第三十二节:
【施恩不求报。与人不追悔。】
过去我讲《感应篇》。编了一个科判。这两句经文在此地是讲布施达到真正圆满的境界。佛家讲「三轮体空」。这是三轮体空的前方便。也是三轮体空的初步落实。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。施恩要求报。这个批注里头注得好。「贪心未忘。与人追悔。吝心未化。贪而且吝。君子不为」。儒家讲的最低的标准。儒家最高的是圣人。其次是贤人。再其次的君子。这从前人说读书。读书志在圣贤。读书人要把自己的境界。最低限度要提到君子这个境界。你读书才算真正有受用。由此可知。儒家的君子虽然三毒烦恼没有断。他能够伏得住。我们佛法讲伏烦恼。能伏得住。烦恼习气伏不住。君子以下。这是小人。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、要明白的。为什么读书?读书的真正意义、目的何在?儒、佛所说的。无非是做个明白人而已。明白事理的人就称之为圣贤。懂得分寸的人这是君子。
所以布施决定不要求果报。佛在经上确实有说。佛门当中布施佛陀、菩萨、阿罗汉。果报不可思议。所谓是「施一得万报」。其实那个万是形容词不是数字。决定不止万倍的果报。于是许多人把这句话错会了意思。佛门的生意好做。一本万利。大家都到佛门里面来布施、来修福。目的何在?求发财、求升官、求佛菩萨保佑。全是为了贪心。为了贪心能不能得果报?实在讲施是因。果报决定有。哪有没有果报?不过果报没那么大。布施这个道理要讲起来很深。那要讲你是什么动机?你用的是什么心?你的动机是纯善。你的用心广大。那你的果报就大。你的动机是为了求自利。心量很窄小。你布施的果报也就小。佛家讲的布施。少施得多的果报、得大的果报。那是说人心清净。真诚、清净。广大心修布施。这个布施果报就不可思议。我们同样的。佛布施一块钱。我们布施一块钱。我们布施一块钱的果报可能就是一块钱。佛布施那一块钱的果报不可思议。无量无边。什么原因?佛用真心。佛的心包太虚。量周沙界。我们怎能比得了?所以佛家讲施一得万报。不是假的。但是你要懂得。人家用的是什么样的因心。才能得到无比殊胜的果报。
我常常教同学。人家问你借钱。你欢欢喜喜借给他。绝对不可以想着他将来还给我。来借。给他的就是送给他。他还过来很好。不还过来也很好。你就没烦恼。你这个朋友会交得很厚。你看看多少好朋友为了借钱财。到后面反目成仇的。历史上有。我们现前环境上也看到不少。为什么会成这样?就是借出去还想还回来。这个错误。决定是错误。连借都不求还。何况布施?布施要求果报。你的心就不清净。不清净。果报小;清净心。什么都不求。果报大。我们现在讲无私的布施。无条件的布施。这个果报就殊胜。
你送给人家。附带很多条件。人家如果是对你的报答。往往这些报都是不如意的。现实上的例子。诸位如果细细反省一下。你就能够观察到。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中、大战之后。美国对全世界经济的援助。有的是借。有的是赠与。对全世界许多受灾难的、战争灾祸的国家都采取经济的援助。布施。但是都是附带很多的条件。结果所受赠的国家没有一个不讨厌美国人。没有一个不埋怨美国人。什么原因?求报。如果美国人要是念了《太上感应篇》。要是懂得佛法。他今天的的确确是可以统治全世界。全世界的人对他没有不感恩戴德的。没有不拥护的。为什么?布施不求报。这是什么?布施恩德能感动人。他不懂这个道理。你今天有困难。我以钱财帮助你。附带许多条件。你当然会接受。为什么?接受。解决现前的困难。心里不服。人同此心。心同此理。如果附带条件太苛刻了。怨恨心永远化解不了。这是没有智慧。没有读圣贤书。不懂这些大道理。
佛家讲的。统治世间的这些帝王。佛经里面讲的。最大的是金轮圣王。他统治的一四天下
无论是人间天上。富是财富。贵是地位。那都是果报。富贵寿考都有因缘的。如果不修因。你怎么能得到果报?地位愈高的人。聪明智慧超过常人。德行也超过常人。他从哪里来的?不是天生的。都是受到良好的教育。教出来的。过去演培法师在世的时候。好像是我第二次到新加坡来。大概是一九七九年。他请我吃饭。问我。「净土法门法师。你是赞成民主制度。你还是赞成君主制度?」我跟他讲。「我赞成君主制度。」他说。「你落伍了。」我说。「我并不落伍。」君主制度的帝王希望保持他的传统。希望他的朝代子子孙孙都能够维系下去。他有这个心。所以对于继承人的培养。可以说用尽心血。因为有好的继承人他的政权才能保得住。如果是个败家子。一定是家破国亡。所以对于继承人的培养。继承人的教导。都是请国家第一流有德行、有学问的人来教太子;换句话说。他是受最好教育的。这就太难得了。别人没有这个机会。他有这个机会。他只要不被这些财色名食睡迷惑颠倒。他统治这个国家决定不至于到败亡的地步。国如是。家也如是。所以从前父母全心全力教导子女。这种现象在民主里头已经没有了。民主里头说老实话。这个责任心绝对比不上从前帝王。民主一任三年、四年。下一任能不能连选到是未知数。所以我总是觉得民主比不上君主。
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。跟西方不一样。西方确实那个帝王都是独裁的。中国。说老实话。中国政治制度。可以说周朝时候就相当健全。汉朝时候那就是确立了。你看看古时候。诸位读历史。君权跟相权分得很清楚。君权跟相权那种关系。就像现在公司一样。君权是董事会。权力机构。相权是办事的机构。总经理。宰相等于总经理。皇帝好像董事长。权责划得很清楚。皇帝并不是完全专制。还要听别人意见。接纳别人意见。这都是从小教的。不能接纳别人意见。不能够尊重别人。你这个皇帝位置决定坐不久。一定有人起来取而代之。把你推翻。所以中国的政治制度非常好。过去方东美先生至少给我讲过十几次。可是我对这个没兴趣。他叫我读《周礼》。他说《周礼》是全世界最好的宪法制度。周公制定的。如果周朝的后代都能够遵循不违背。他说可能到今天还是周朝天下。子孙不照这个做了那就没法子。就亡国。商。殷纣王的败亡。妲己。女人。宠爱女人。周幽王的败亡也是宠爱女人。那个皇帝一宠爱女色就完了。他不是别的原因。样样听他宠爱人的话。真正忠心谋国的这些大臣他都不理会。不但不理会。有的时候讨厌还把他杀掉。他怎么会不亡国?
所以诸位要晓得。朝代的灭亡不是制度的问题。而是末代帝王昏迷它才会亡。他要能守住祖宗的成法不会亡。守住圣人的教诲就能得到天下人。这是心悦诚服。圣人的教诲居高位的对天下人布施恩德。你看佛教菩萨。第一个布施;第二个守法。持戒就是守法。守法这个意思深广无尽;第三个教我们忍辱。要有耐心。要能忍;第四个精进;第五个禅定。禅定就是心里头有主张。不轻易被外面境界动摇;末后是智慧。什么是智慧?不求报是智慧。不追悔是智慧。帮助别人还附带许多条件。没有智慧。所以唯有高度的智慧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这个批注后面。引《金刚经》上一句话。「菩萨于法。应无所住而行布施」。这个境界比这两句又要高得太多。无所住是完全不住相。真的做到三轮体空。所以经上又说。「若菩萨不住相布施。其福德不可思量」。都是真实话。解决这个世界的纷争。领导世界。主持这个世界。佛家六波罗蜜就行了。
我过去跟诸位讲过多少次。你们看到。第一次世界大战、第二次世界大战、海湾战争。我们买这些VCD你们都看过了。问题有没有解决?不但不能解决。愈搞愈复杂。战争要能解决问题。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就解决了。不可能再有第二次。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还是解决不了。那还有第三次。后头还有第四次、第五次、无数次。这就是说明了战争不能解决问题。什么能解决问题?『施恩不求报。与人不追悔』。问题就能解决了。美国人打韩战。花了一百八十亿美元。这一百八十亿要拿去布施南北韩。我想问题马上就解决了。无条件的布施。你布施之后来调停他们。谁不尊重你?谁不听你的话?你是好人。越战花了十倍。一千八百亿
今天这个世界纷争解决不了。为什么?任何人他考虑问题。第一
所以总结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。要解决教育问题。头一个是师资问题。如何来培养师资?今天这个世间第一等的大功德。培养师资。诸位一定要明了。今天亡国灭种不怕。小事。道统断绝是大事。佛家讲的是法身慧命。这个不能断。这个断了。世间人苦难无边。道统不能断。能有一、二个人续佛的慧根。一切众生就有得救的希望。就有一线光明。这个机会也不是容易遇到。我们遇到了要珍惜。绵延诸佛菩萨、圣贤的道统。要担负起这个使命。这个使命是世间第一等伟大的使命。你能不能做这个工作?那就在你发心。你真正要发心。一定要具足清凉大师所说的信解行证。这四个字统统具足。你都能够做到。你就能承担这个使命。无论你现在过的是什么生活。无论你是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。都做得到。贫穷沦落到乞丐也能做得到。乞丐里头也有佛。也有菩萨。也有圣贤。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这个心?你肯不肯去做?还是我们现在讲经这个题目。「学为人师。行为世范」。自己总想想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能不能为别人做好样子?果然能够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。你就是圣、你就是贤。你就是佛、就是菩萨。这些话我们讲得很多。诸位一定要细心去参究。
圣人他的心行与性德相应。性德是什么?性德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。决定没有高下。你们曾经有几个同学跟着我参观澳洲雪梨的一个电视公司。广播公司。总经理来接待我们。告诉我。他们这个公司。从总经理到下面的员工。一直到清理卫生的工人。他说我们都是第一。都是平等的。我们因为去的时候。正好清洁工人拿着清洁工具在那边扫地。他第一。他扫得很干净。第一;柜台里面站的服务员。接待些顾客亲切。办事认真负责。第一;做经理的。第一。我们公司个个都第一。这是对的。所以总经理进了门的时候。正在扫地的。亲切打招呼。彼此打招呼。为什么?个个第一。没有第二的。这个公司叫第一公司。每个人把每个人自己本分工作尽心尽力做好了。他是第一。人人都第一。每一份工作都是第一。这个公司才真正叫第一公司。
所以我们带一些佛法赠送他们。他们很容易接受。佛的教诲跟他所想的、所做的相应。职务上有阶级。人格上平等的。阶级是职务不一样。人与人之间平等。没有两样。阶级有没有?有。平等有没有?有。正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。「行布不碍圆融。圆融不碍行布」。行布就是阶级。有董事长、有总经理。有科长、科员。一直下来到员工。有阶级。这是行布。但是他有平等。无论在什么场所当中。你看到他们都是平等的、亲切的。所以职务有高下。职务并不妨碍平等。平等没有妨碍职务。我到那里去看。没有想到《华严经》居然在他们的公司里落实了。我很佩服。非常赞叹。这种精神、理念。我那天还希望他能够推广。推广到每一个政府的机构、私人的机构。能推广。澳洲是第一。这世界第一。所以你一进去。一个祥和的气氛。团结的气氛。彼此互相尊重。互相敬爱。互助合作。这是他们的总经理领导有方。这是智慧。智慧真正落实在生活里。落实在工作里。值得人赞叹。我们居士林、净宗学会也在做。一般看起来还算不错。实际上做得不够。还要认真、还要努力。好。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44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三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八十三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143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