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五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五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三十五集) 1999/6/2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035
各位同学。大家好。在「积德累功」末后的这一段。《了凡四训》里面说到「随缘济众」。这句话要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为众生服务。为众生服务的事太多。所以他说「其类至繁」。如果没有离开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四相。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。没有离开。热诚为众生服务。这是世间的圣贤。如果将四相断了。真正做到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。这就是佛菩萨。出世间的大圣。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。世出世间圣人区别就在此地。可是为众生服务。他这里提出了十个项目。也就是十个纲领。概括了一切服务的事项。
第一个是「与人为善」。起心动念总得以善心待人。以善心来处世。世出世间圣人都是守住这个原则。纵然对待恶人也是用善心、善言、善行。对待仇敌还是善心、善言、善行。这才能称为圣。为什么?因为人性本来是善的。中国童蒙教学念《三字经》。第一句就说「人之初。性本善」。他为什么会作恶?为什么会跟我们做冤家?这是迷惑。这是误会。是不觉。他自己不知道。我们清楚。他以恶心恶行对我。我不
第二「爱敬存心」。特别是不同的族群。不同的宗教。常常发生误会隔阂。造成许多不如意。原因是对待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族群。爱敬的心就没有了。他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、是自己。不爱敬别人就是不爱敬自己。佛家讲的法身。法身就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。你学佛。你发愿要成佛。成佛一定要证得清净法身。你对于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要有分别、要有执着。你永远不能证得法身;换句话说。你永远不能圆成佛道。岂不是害自己吗?修行先要觉悟。古德教导我们的信解行证。你没有信解。你的行是盲修瞎练。自己盲修瞎练自己晓不晓得?不晓得。自己以为修行得不错。还要教别人。所以佛在经里头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。教我们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。也就是说不要相信自己的见解。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。佛说的是真话。什么时候你可以相信自己的思想、见解?证得阿罗汉之后。可以相信自己想法、看法没错。
阿罗汉是什么境界?见思烦恼断了。我们在《金刚经》上看到。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都没有了。不但四果罗汉没有了。《金刚经》上明明告诉我们。初果须陀洹就没有了。换句话说。你还有这四相。须陀洹都
第三「成人之美」。必须要晓得自他不二。众生有分别心、有执着心。佛菩萨没有。觉悟的人没有。我们在新加坡与其它各个宗教往来。我们热诚的帮助他们。他们做好事。我们成就他。有许多人问我。「我们佛教徒捐献的这些供养。是要为佛教做事情的。法师。你为什么帮助别的宗教?」我说。「我没有帮助别的宗教。」他说。「你帮助些回教、印度教、基督教。」我说。「那都是佛教。你有没有听说。大乘法里有一句话说。哪一法不是佛法?」他点头。「听说过。」那基督教也是佛法。天主教也是佛法。伊斯兰也是佛法。没有一法不是佛法。我没有替外道做事。我替佛教做事。你有这种错误的想法、错误的看法。你对于大乘经没听懂。佛教我们舍弃妄想
佛的心量。「心包太虚。量周沙界」。你们都晓得。常常念。挂在嘴边。可是自己心量还是一点点大。还是不能容人。我们没有遵守佛陀的教诲。你们懂得爱护动物。爱护畜生。难道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。你就跟他对立吗?那个动物众生也是不同的族群。为什么对牠就爱护。对人就不爱护?佛学到哪里去了?经念到哪里去了?胡涂到所以然处。应当觉悟。展开经卷字字句句多想想。要想清楚、想明白。成人之美。这个地方人是广义的。十法界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其中。只要是人家做的好事。我们见到、听到。决定没有嫉妒。决定不能伤害。要发心随喜功德。尽心尽力帮助他。成全他就是成全自
第四「劝人为善」。不但口劝。还要以身劝。口劝是言语。写成书本、做成文字也算是口劝。一定要身体力行。要做出好榜样。身劝。佛在经典里面常常教导我们。「受持读诵。为人演说」。演是表演。表演是身劝。要做出个好样子给人看。给人做榜样。启发人学习的意愿。
第五「救人危急」。这里面所讲的每一条。意思都无尽的深广。灾难现前了。救援已经来不及。所以救人危急要懂得防患于未然。危急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?都是从造作恶业产生的。救人危急真正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教导他断恶修善。转迷为悟。危急才能真正消除。可是你想想看。教人断恶修善。自己要不能断恶修善。人家怎么会相信?劝别人转迷为悟。自己还迷惑颠倒。别人怎么会觉悟?所以。诸佛菩萨一切都从自己做起。他教我们放下名闻利养。他自己真做到。三衣一钵。游化人间。真正做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。我们看到这个样子做何感想。有没有在这个样子形象上觉悟过来?真正觉悟过来。一定会欢欢喜喜效法、学习。这是觉悟。如果还做不到。没觉悟。不但没做到。念头还没转过来。头一桩事情念头转过来。然后在事相上就不难做到。我们也有一些同修很想学菩萨行。很想修菩萨道。可是怎么学习都学不像。原因在哪里?念头没转过来。还是一个凡心。还是一个迷心。依旧生活在情执之中。没觉悟!所以学起来非常辛苦、非常困难。容易退转。道理在此地。
也正因为这个原因。所以诸佛菩萨的示现。总是以讲经说法为第一个形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896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五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五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139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