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九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5 00:47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九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九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三十九集)  1999/6/26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012-0039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《感应篇》第十八句是:

  【慈心于物。】

  向下这一段经文是讲养性。修心养性。这一科里头是讲修敬。『慈心于物』。「物」就是众生。佛法里面常讲「慈悲为本。方便为门」。慈悲是德。方便是功。我们常讲功德。前面这一段教给我们「积德累功」。积德就是存心。累功就是行事。慈悲心就是世间人讲的爱心。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?这里面有个原因。世间人这个爱是感情的。爱生于情;慈悲也是爱。但是慈悲是生于智。是理智而不是感情的。凡是感情的很容易变化。所以世间人讲爱情是决定靠不住的。千变万化。自己也不能控制。佛菩萨这个爱心是永恒不变的。叫做慈悲。它是理性的。它是心性、真理自然的流露。真慈平等就是佛。在经典里面。佛给我们讲十法界的因行。当然每一个法界要讲因缘。都非常复杂。《华严经》上所谓的「无量因缘」。无量因缘当中总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。所以佛就将最重要的因素提出来教导我们。作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真慈平等。真是纯真。前面在积德累功的时候。我们曾经说过。

  一个修行人。一个明白人。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。他有三桩事情是我们一般凡夫所忽略的。第一个。他的心是真诚至善。善心。善心达到究竟圆满。至善。儒家也教人「止于至善」。一个纯善的心处事待人接物。纯善心就是此地讲的慈心。这是第一个特色。第二个。纯是一个爱人之心。没有想到自己。就像一个慈母爱护他的幼儿一样。全心全力的照顾。把自己都忘掉了。佛与大菩萨是以这样的爱心爱

佛教讲经典

护十法界的众生。第三个是纯是利益之心。这个三点把诸佛菩萨的心行说尽了。而这个三桩事情。我们细心去观察。几乎通于一切宗教。各个宗教的教义虽然不相同。仪式不一样。但是这个三点是有共通之处。宗教可以圆融和合。可以说这是根本法、基本法。从这个基本法上着手发扬光大。《华严》是一个例子。《法华》也是个例子。看看佛家的大乘经论。一乘教典。无不是以这三个因素融合虚空法界种种不同的族类。我们今天讲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生活方式、不同的宗教信仰。以这三桩东西融合了。至善、真慈、利益对一切众生。真正做到舍己为人。佛是大智大觉。我们讲他的觉行圆满。凡是大智大觉的人一定具备这三个因素。能以平等慈心于物。

  佛家教人养生。这是一切众生。可以说是不分族类、不分宗教。最关心的事情。怎样保持健康长寿。幸福快乐。养生!要想身体好。健康长寿。最重要的就是慈悲心。这是许多人疏忽了。心地清净慈悲就不会生病。所有一切病痛、烦恼从哪里生的?我们要细心去观察。从污染生的。这个道理不难明了。这几天。我听人家说。报章杂志里面刊载欧洲牛肉又发生问题了。又不能吃了。甚至于葡萄酒里面还掺杂着牛肉的牛血。把葡萄酒染红。大家都心里头慌了。很明显的。污染就是疾病的根源。心地清净。没有污染。就不会生病。慈悲能够化解一切不祥。不但能解毒。对自己来讲你有能力解毒。慈悲心能解毒。慈悲心能化解世间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之间一切误会、歧视。所以种种不吉祥。慈悲心能够化解。

  所以我这个妄想打了好多年。希望能办一个多元文化的学校。多元文化教什么?就是教导至善的心、慈悲的心、利益众生的心。多元文化研究所。多元文化学系。课程内容就是这三点。这三点在佛法里面讲就是菩萨。而慈心里面最重要的。是不杀。你看净业三福第一条。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」。对一切众生。这个物是讲一切众生。不可以有杀害的念头。不但不能杀。伤害都不可以。这才是真正慈心。是所有一切戒律的基础。戒行的根本。佛菩萨教我们养生之道。特别着重慈悲心;世间人养生只懂得生理。饮食要卫生。卫是保卫。保卫生理。求得生理的健康。但是生理健康真正的因素他没有找

凤凰网佛教讲经视频

到。所以选择最健康的食物。他还是会生病。他还是会老死。什么原因?生理健康对于健康长寿不是第一个因。它是第二个因。这是治标。不是治本。由此可知。讲求卫生的人是治标不治本。

  本是什么?本是心。佛经里头常讲「依报随着正报转」。我们这个身是依报。心是正报。所以心理健康。我们生理就健康了一大半。饮食方面稍微注意一点。那就过得非常好。心理不健康。生理怎么调养还是无济于事。这种例子我们看得太多。古代这些帝王将相。对于生理上的保卫。都是找一些专家、第一流的人来照顾他。还不一样短命。历代帝王。诸位去查一查看。活到七十岁有几个人?没几个。大多数四、五十岁生命就结束了。五、六十岁。长寿。七十岁以上的稀有!古人称为古稀之年。什么原因?疏忽了心理的卫生。他懂得生理的卫生。他不懂得心理卫生。所以慈悲心比什么都重要。我们养身体。还要懂得养性情。

  佛家的饮食为什么选择素食?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。劝导我们素食。但是他自己没有实行素食。那是生活环境不许可。佛是一个非常慈悲的人。慈悲的人就不愿意麻烦别人。佛每天出去托钵。托钵。人家吃什么就供养什么。这就方便了。如果佛要提倡素食。每一家都还要准备一点素食应付托钵的人。你说这多麻烦?不愿意给人添麻烦。所以这是随缘。诸佛菩萨那些修行人行。随缘没有问题。因为他的心慈悲。他没有分别、他没有执着。他的心清净。不受污染。我们是凡夫。我们的心不清净。我们的心会受污染。所以不能不有选择。中国佛教采取素食。始于梁武帝。梁武帝读《楞伽经》。佛在经上劝勉菩萨不要吃众生肉。他读了之后非常受感动。他自己采取素食。劝勉出家人也采取素食。所以素食运动就这样展开来。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没有吃素食。吃素食只有中国。

  全世界出家的佛教徒。头顶上没有燃香的。燃香只有中国。头顶燃香是什么意思?佛在经上讲的。「燃烧自己。照耀别人」。是我们发愿舍己为人。懂得这个意思就行。不是真的叫你把身体烧掉。身体烧掉了你还拿什么去帮助别人。诸佛菩萨。用现在的话来说。就是服务众生。为众生服务。为人民服务。你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。你拿什么服务?佛家讲的燃身、燃指、燃臂。都是取舍己为人的意思。你要会错了意思。真的把身体烧掉

佛教讲经说法的内容

。手指烧掉。手臂烧掉。你变成个废物。什么事也不能做。观世音菩萨两只手还不够。要千手千眼。我们两个手还要把它烧掉。这成什么话?意思错会了。祖师大德教我们在头顶上燃香。让你时时刻刻记住。我曾经发愿舍己为人。可是头上有很多人烧了好多个。我还曾经看到有一位出家人。头顶上大概烧了有三、四十个香疤。燃得那么多。自私自利。贡高我慢。为什么?他燃得多。别人燃得少。我比你多。贡高我慢。完全不懂得燃香的意义。所以身上燃不燃没有关系。心里头要记住佛的教诲。真正发心无条件的、无私的为一切众生服务。

  可是素食非常重要。素食养生、养心、养性。性用现在讲是情绪。就是素食里面也有对性情不好的。佛都把它拣择出来。大家晓得。佛家讲的五荤菜。荤是草字头。荤不是肉食。许多人讲吃荤以为是吃肉。错了。荤不是肉。荤是蔬菜。肉在佛家讲腥。荤腥。荤是五种蔬菜。这个大家都晓得。大蒜、小蒜(我们叫荞头)、韭菜、葱、兴渠。兴渠过去中国没有。现在很普遍。我们叫洋葱。这些东西影响生理。没有功夫的人。没

中国佛教协会讲经流程安排

有定功的人。它会产生不好的效果。所以佛家把它避免。这五种叫荤菜。《楞严经》上讲得很清楚。生吃容易动肝火。脾气暴躁。所以佛才劝导初学的人。你要保护自己善良的一个情绪。饮食会影响情绪。素食保护慈悲心。不食众生肉。所以素食卫生、卫性、卫心。这是最好的选择。最好的养生之道。它养生、养性、养心。这是大学问。

  从这个地方生起爱护一切众生的心。欢喜、无条件照顾一切众生。帮助一切众生。菩提心就从这里生。佛常常劝我们发菩提心。我们菩提心不知道从哪里发?菩提心要从爱心里面发出来。这个爱心不附带任何条件。有条件

佛教讲经1581979Z空间

的爱心不是菩提心。无条件的爱心才是菩提心。无条件的爱心难发。难在哪里?难在我们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。如果你明白了。菩提心自然就发出来。宇宙人生真相是什么?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。这才是真相。我这个讲法大家好懂。佛经上的讲法大家听了很难体会它的意思。佛经上怎么说法?「十方三世佛。共同一法身」。这个话听起来不好懂。我把它变一变。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。你们想想看。你什么时候能够体会到。什么时候你承认、你肯定。你的爱心自然就发出来了。那个爱心是平等的慈悲心。那是真正的菩提心。好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00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九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三十九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131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