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四十五集) 1999/7/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045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前面我们将孝之体介绍过了。孝之体就是一念圆满的自性。孝之相就是世出世间大圣大贤。孝这个字的范围。就是虚空法界一切都包容在其中。孝之行。也是儒家讲的「止于至善」。在佛法里面就是佛行、菩萨行。如何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。我们如何来学习。昨天也提示了一点纲领。佛教导我们从孝亲尊师落实。知道孝养父母。「养父母之身」。要细心的关怀。父母年岁大了。照顾父母就像照顾婴儿一样。要谨慎、要细心。饮食起居都要留意。在《礼记》里面。我们读到关于养老的这些教诲很多。尤其是饮食方面。一定要选择他生理所需要的。这一定要懂得。每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不相
「养父母之心」。父母对于儿孙、对于亲戚朋友没有不爱护的。没有不关心的。总是希望儿女、希望亲朋好友。都能够生活过得很好。事业都能出人头地。人年岁愈大愈慈悲。因为他自己很清楚来日不多了。自己这一生已经过去。所以他的期望都是落实在儿孙年轻人的身上。心地真诚慈悲。我们常讲「老婆心切」。老婆是老太婆。她们的心真正善良。纵然过去做错事情。这个时候也都知道忏悔。也都知道回头。年轻人很难!到晚年的时候容易回头。晚年闻法修行成就的人。我们看到不少!接触佛法时
真正明白这个道理。在学校念书的时代。少年。父母、老师都希望你有很好的成绩表现。你书念得不好。父母忧虑。那就是不孝。品行不好。父母也忧虑。孝子时时刻刻要让父母心情愉快。换句话说。样样都要做得让父母快乐。与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是不孝。不听从老师教诲是不孝。我们有没有做到?当然我们的童年已经过去了。想想看几个人做到?你做不到。不能怪你。为什么?佛法是讲理的。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你小的时候没有人教你。你怎么会懂得?没有人教会懂得。那你是佛菩萨再来的。你不是凡人。没有人教导你。成年之后你有了家室。家室要和睦。家室不和。父母忧心;兄弟不和。妯娌
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。诸佛菩萨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。感应道交。我们读过观世音菩萨。所谓「千处祈求千处应」。那是什么?孝行。尽孝而已。我们学佛。如果连这些基本的道理都不懂。这个佛经叫白读了。做佛的学生。没有别的。佛教给我们的。教给我们孝道。教给我们尽孝而已。诸佛菩萨所示现的就是这么一桩事情。懂得孝道的人。行孝尽孝的人。念念普度众生。行行都给世间人做好榜样。所以我们对于诸佛菩萨、历代祖师。要细心体会他们住世的行谊。向他们学习。韩馆长往生的时候。我给她最后做了两个多小时的谈话。希望出家人能做出家人的好榜样。在家人能做在家人的好榜样。道场能做一切道场的好榜样。这是尽孝。这是行孝。这是佛心、是菩萨行。
我们要找什么人?找孝子。中国古人常讲「求忠臣于孝子之门」。你们晓得。忠臣两个字是什么意思?臣是办事的人员。忠。前面跟诸位讲过。孝这个字落实在生活上。落实在工作上。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。就叫忠。能行中道。能行中庸。这种人办事最可靠。他能够尽心尽力。没有偏心。没有私心。心里头大公无私。那叫忠。所以忠孝两个字做到就是圆圆满满的佛道。这个人就是菩萨。就是佛陀。
所以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。你念头转过来就是佛菩萨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放下什么?放下贪瞋痴。放下是非人我。放下毁誉。放下攀缘。放下嫉妒。放下彼我。我常常跟诸位说的。「放下嗜欲」。你的嗜好、你的欲望。放下贪爱。放下狠戾。放下恩怨。一切放下。以清净心、真诚心、大慈悲心为佛法、为社会、为一切众生服务。这个转变。超凡入圣了!无论你是什么身分。无论你从事于哪个行业。你是在某一种工作岗位上。任何的身分都是为众生服务。为社会服务。任何行业也都是为社会、为众生服务。我们出家这是一个行业。这是社会上也担负起一种职责。这个职责要认识清楚。社会教育。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。所以我们肯定认知。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导师。团结不同的族类。融合不同的文化、宗教。昨天晚上我们参观巴哈伊教。他们也是这个理想。但是佛法在理论上、在行持上、在教诲上。比他们更踏实、更出色。
过去方东美先生讲过。《华严经》里面有真实、究竟、圆满的哲理。他一生所读过的、所学过的世出世间哲学。没有一样能比得上华严哲学。圆满的理论。周详的方法。后面还带表演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表演。做出来给我们看。让我们学习。所以他常讲。《华严经》是这个世间最好的哲学概论。他在晚年可以说是完全学习《华严》。在学校里面开华严哲学。介绍《华严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06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五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118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