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六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5 00:25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六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六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

佛教一行师讲经视频

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四十六集)  1999/7/3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012-0046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这几天我们都在谈「忠孝」这两个字。这两个字实在说认识的人并不多。能够真正体会到这两个字所表的义趣的人就愈来愈少。我们也是限于时间。只能做一个简单扼要的介绍。这么一个简单的提示。诸位如果能够细心去体会。这两个字包括了一切佛法。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。甚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不能超越这两个字。孝是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体相。忠是讲它的大用。要以《华严经》的经题来说。孝这个字就是经题上的「大方广」。忠这一个字就是「佛华严」。孝是大方广。忠就是佛华严。所以它的含义无尽的深广。我们要细心去体会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大藏教的经典。就是这两个字的详细发挥。忠孝两个字做圆满了。就是无上菩提。就是如来究竟的果地。个人成圣成贤。家庭和合。社会安详。一切众生都能和睦相处。离开这两个字都做不到。所以这两个字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。

  古人说。「一家仁。一国仁」。仁是仁爱之人。仁这个字也是会意。是什么意思?仁爱就是众生。所以这个字的显示是二人。不是一人。有我还有别人。自他是一体。自他不二。这是仁表的意思。宗门有一句话说。「识得一。万事毕」。佛法常说「入不二法门」。真正识得一

北京哪里有佛教讲经活动

、入不二法门。这个人才是仁者。佛家称人称为仁者。这个称呼是极为尊敬。佛在经典里面称菩萨为仁者。我们从字面上来看。仁慈的人。只有菩萨才是慈悲为本。方便为门。我们要一家都做到仁爱。诸位要知道。仁爱比亲爱意思又不一样。亲爱是从情上建立的。感情深厚;仁爱是从理上建立的。知道什么?自他不二。万法一体。那个爱心是从理上、从心性里面流露出来。那是真爱。永恒不变。别人爱我。我也爱他;别人不爱我。我还是爱他。别人以善心对我。我以善心对他;他以不善心对我。我还是以善心对他。那是菩萨。那是仁爱。不是通常讲的亲爱能够相比的。

  情是多变的。所以从情生出来的爱心是无常的。爱会变成怨。会变成恨。这些事情。我想诸位同修都很容易了解。现在社会上大家看看就知道。有多少人初结合的时候好朋友。男女结合的时候恩爱变成夫妻。但是没多久离婚了。变成冤家。变成对头。朋友变成敌人。太多了。什么原因?那个恩爱结合是感情的。表面看的是不错。里面问题复杂。所以它不是恒久的。佛菩萨那个爱心是永恒的、不变的。为什么?表里一如。表是平等的。内是清净的。没有问题。这是我们的自性。这才是我们本来面目。学佛无非是恢复自性。恢复本来面目而已。今天世界不平。人心不平。我心平。我的世界平。以我的平等心、平等观、清净法界。入众生法界。得大自在。《华严》说的「无障碍的法界」。这完全在个人的修养。充满了智慧。充满了仁慈的一生。诸位想想。这是多么幸福、多么圆满。人生的意义、价值就在此地。

  我说一生。这是随俗说。如果真实说。那是永恒的。生命是永恒的。世间人迷惑。以为有生死。明白人知道没有生死。生死是一回什么事情?生死是转变。因与果的转变。转变是必然的、是肯定的。所有一切万物都在变。哪一法不变?除了真性之外。都在变。而且你要晓得。剎那在变。剎那不住。因变成果。果又变成因。因又变成果。永远在循环不住。你能够觉察到这个真相。生死就了了。佛家常讲「了生死」。了是明了。对于生死这个事实真相你彻底明了了。明了的人转变自在。我们佛法有说乘愿再来。愿力受身。诸佛菩萨应化世间。那个转变是自在的。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。不知道这转变的事实。在这里面打妄想。起分别、起执着。分别执着都是虚妄的。都不是真实的。所以愈转就愈不善。愈转愈不好。不会转。这是说生死流转的一个事相。

  这几天也许诸位同修从计算机里面看到。外国人讲我们这个世界灾难的讯息。有很多同修看了之后。这心里面慌张。无所适从。来问我。我告诉他。如果世间真的会有这么大的灾难。你相不相信有许多佛菩萨应化在我们中国?在世界亦复如是。最近的一位。我们知道。印光大师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。他有没有给我们透过这个讯息?有。《文钞》里面说得太多了。说有很严重、很大的灾难。这灾难有没有救?有救。他老人家教给我们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安士全书》。能够依照这三本书去修行。断一切恶。修一切善。从这个基础上老实念佛。这个灾难就化解了。为什么能化解?佛在经上说。「依报随着正报转」。我们曾经读过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人心天天想恶事。天天造恶行。感召得来的就是灾难。如果从心地里面把恶断掉。想善的、想好的。我们最近几年提倡四好。存好心、行好事、说好话、做好人。劫难就转过来。

  为什么不肯学好?学好从哪里学起?从不自欺。不欺人开始。如果还是自欺欺人。你所做的都是假的。你这个劫难转不过来。所以我常劝人。佛教给我们要破四相。破四相并不是对于高级修行人说的。诸位在《金刚经》上仔细去看。小乘须陀洹就离四相。「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」。须陀洹就开始了。须陀洹他自己不以为他

汉传杭州佛教讲经交流基地

自己证得须陀洹。这就是离四相。我们对于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有这样坚固的执着分别。佛法的门都入不进去。初果是入门。要是像学校念书一样。小学一年级。才入学。大乘法里面。五十一个菩萨次第。是初信位的菩萨。四相要不舍离。初信位的菩萨你都不够格。你学佛学得再好也不过是名字位中。有名无实。从前李炳老常讲的。「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。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。」为什么?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是轮回业。学的是佛法。讲的是佛法。造的是轮回业。有什么用处?

  为什么我们转不过来?我们自己的罪业太重。无量劫来烦恼习气断不掉。表面上做得好像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。像那个样子。里面心里像大火一样、猛火一样。不是平静的。佛法的殊胜。殊胜在内部功夫做起。它叫内学。烦恼火。怎么样能够把它熄掉。化为清凉?智慧。所以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。讲般若用了二十二年。唯有真实智慧。才能做到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悟、慈悲;没有真实智慧。纵然做到。那是外表。那是一个假相。不是真实的。假相虽然也可爱。早晚会被人揭穿。你自己不能修行证果。那是伪装的、是仿冒的。不是真实的。真实

上海佛教讲经

。你就晓得。决定不能离开戒定慧。戒。印光大师给我们提示。最浅显的、最基本的。五戒十善。不能不做到。五戒十善就能改造命运。就能够消除劫难。如果想成佛。如果想出离六道轮回。想证圣果。那个基础就是净业三福。所以眼前虽然有众多的灾难。只要真正努力去学五戒十善。这个灾难就能避免。

  所以印光大师一生就提倡这桩事情。五戒十善。老实念佛。你们看看他老人家一生。做的是什么?他的口号是十六个字。他真做到。「敦伦尽分。闲邪存诚。信愿念佛。求生净土」。印光大师一生就这十六个字。真做到。做得圆圆满满。敦伦尽分就是忠孝两个字。伦是伦常。敦是和睦。一家和。一国和。一个世界和合。尽我们自己的本分。我们自己是个什么身分。是在什么工作岗位。要把自己的职责做到尽善尽美。这是尽分。我们现在是出家人的身分。出家人应该做什么事情?要学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。言行要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。做真诚的榜样。做清净、平等、觉的榜样。做慈悲的榜样。做看破、放下的榜样。做自在、随缘的榜样。做老实念佛的榜样。这是出家人的本分。

  对于僧团真诚的恭敬赞叹。古德常说。「若要佛法兴。除非僧赞僧」。彼此互相恭敬。互相赞叹。一团和睦。佛法就兴。不但我们这一个团体我们要和睦、要尊敬、要赞叹。扩大到这个世间、这个社

佛教讲经说法系列活动

会所有一切的团体。我们都要尊重、都要赞叹。和睦相处。互助合作。有些人说不容易做到。我跟他说不难做到。只要你真正做了三桩事情。这个事情就做到。第一个是真诚至善之心。真诚的善心;第二个是真实的爱心;第三个是无私、无条件的供养布施。你只要把这三桩事情做到。天下太平。连妖魔鬼怪都和合。中国谚语常讲「仁者无敌」。你想想这句话。仁在佛法讲是慈悲。大慈悲的人。什么叫无敌?心里头没有敌人。这个意思说大慈悲的人。能够融合不同的族群。能够融合一切众生。这才是把忠孝做圆满。真正是尽忠行孝。这个本子里面批注很多。注得非常之长。非常的详细。这一段我就讲到此地。注子希望诸位同修自己去看。你们有疑惑的地方可以来问。这两个字我就不多讲了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07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六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四十六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117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