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二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5 00:11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二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二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

佛教讲经敲木鱼

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五十二集)  1999/7/10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012-0052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最近这几天。我们读到《感应篇》「忠孝」这两个字。讲了不少次。《汇编》里面对于这两个字。批注、引证也用了很大的篇幅。这是有道理的。这两个字人人都会念。人人都会说。可是这两个字真正的含义。认知的人并不多。如果真正明白。他一定能够做到;他做不到。就是对这两个字不认识。或者是说认识得不够透彻。这是事实。古人所说。尤其是佛法。「知难行易」。行忠、行孝、尽忠、尽孝不难。对于忠孝这两个字的意义彻底的通达明了。那就太难了。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。诸佛如来为法界众生所说无量的经论。总归纳起来也就是这两个字。可见得这两个字的含义。真正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。哪里能够说得尽!世尊说法四十九年。也不过就是为我们提示纲领而已。我们必须从这个纲领当中去体会、去认知再认知。然后肯定就能够依教奉行。

  孝这个字就是佛家讲的心性之全体。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诸法实相」的一个符号。从这个字我们能够体会到它所表的意思。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。谁能够认识?在佛经上面讲的法身大士。为什么他能够认知?因为他证得法身。什么叫证得法身?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。这个肯定就叫证得法身。这个意思我们在前面给诸位做了报告。我们跟一切众生当中。还有许多的矛盾。有许多的误会。有许多的冲突。都是不了解事实真相。了解事实真相。哪里会有这些事情?这些事情的发生。就好比一个人生病。生病是什么?佛家常讲四大不调。这个人生病了。我们与一切众生不能调和。法身生病;与一切众生调和。法身健康。

  障碍法身调和是什么?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。我们在讲席里所讲的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。你有这些东西。所以就四大不调。法身不和。因此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违背了法性。法性就是自性。自性就是真心。我们世间人所讲的良心。真纯的善良。我们违背了。违背就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。罪业就感召轮回的苦报。果报怎么现前的?佛说得好。唯识所变。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所以你思惟善。果报就变善。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变善;思想恶。你的生活环境就变恶。我们所处环境的顺逆、善恶不是别人做主宰的。是自己。与别人不相干。自己要负责任。不但对自己负责任。还要对一切众生负责任。世间读书人懂得。读书明理。学佛修行人懂得。可是今天读书人也不懂。修行人也不懂。这个原因在哪里?读书人没有读圣贤书。修行人没有懂得佛菩萨的教诲。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。哪有不造业的道理?

  我们前面跟诸位讲过孝顺。顺怎么说法?古德讲得好。是要顺法性。不是顺人情;要随顺智慧。不随顺烦恼。孔老夫子特别举出舜王给我们做一个榜样。舜王的心目之中。就跟《华严经》上善财童子没有两样。心目当中所看到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。人家懂得孝、认识孝。皆是诸佛如来。一点都不假。为什么都是诸佛如来?唯心所现。心是如来。如来所现的。哪有不是如来的道理?古人的比喻说得好。「以金作器。器器皆金」。我们这才明了。虚空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。全是诸佛如来。凡夫只有我一个。再说得粗俗一点。世间所有一切人。人人都是好人。不好。不好就是我一个。我做人做得不好。舜常常反省。天天改过。善财童子亦复如是。所以他们能够在一生当中成大圣大贤。一生当中圆成无上菩提。没有别的。就是这么一个认知

听哈佛教授讲经典

而已。天天反省。天天改过。学忠、效忠、尽忠。忠就是中道第一义。八正道的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。那个正就是中的意思。中就正。偏就邪。就不正了。用心要用中。儒家教人「诚意正心」。诚意是孝。正心是忠。所以人唯有诚其意之后才会用中。儒、佛教学的中心就在此地。

  可是我们现前最大的障碍是什么?分别执着放不下。烦恼习气太重。关键还是我们常讲的。不肯好学。所以你没有能力克服你的烦恼。没有能力克服你的习气。如果你真正好学。你一定能够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。别人骂我。他没有道理。我有理。人家骂我怎么办?合掌。恭恭敬敬在听。阿弥陀佛。在听他的教训。有耐心的听。看他能骂几个小时。他能不能骂两个小时。骂二十个小时。骂两百个小时?他能骂多少。我就在那恭敬听。没事!骂不还口。骂完之后过几天他会向你道歉。调和了。问题解决了。他要打你。赶快躺在地上让他打。我告诉你我就是这种人。我过去年轻的时候人家骂我。我恭恭敬敬。那个时候没有学佛。立正站在那个地方听他教诲。骂上半个钟点。他骂完了。再骂不下去。我在我那个团体里面考绩第一。品德第一。怎么来的?那些骂我的人把我捧起来的。他要不骂我。我们的长官哪里晓得我还有这么修养、这么好。还给我第一。所以我那个第一是他们帮助我拿来的。我感谢他、感恩他。真的。三天之后他来向我忏悔、道歉。不能回。一回的时候两个都开除。两个都不要。所以人家打我。躺在上面让他打。打几下之后他手就打不下去了。必须两个人打架才打得起来。一个人打。一个人不还手。打不下去。旁边还有好多人看他。人要好学、要听圣贤的话。五十三参里面历事炼心。你不经历这些事你怎么能磨炼你的习气?怎么能够降伏烦恼?这是懂得用中。这一段里面内容非常

2019佛教讲经视频

丰富。我们的介绍也就到此为止。

  里面提出小不孝跟大不孝。是什么原因?原因非常多。非常复杂。这个地方所提的几点也值得我们做参考。他说小不孝是不良的习惯养成的。第一个是从小父母娇生惯养。养成他一种悖逆的个性。这个不能说没有道理。父母宠爱。要什么给什么。样样都满他的意。到将来有一天不能满意。麻烦就来了。所以儿女要从小栽培。从小要晓得怎样教养。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。要让他能有所体会。决定不能够骄纵。合理的要给他。不合理的决定要限制他。现在做父母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也不多了。第二个是习惯。古人常说「少成若天性。习惯成自然」。从小要养成他好习惯。小的时候养容易。已经染上坏习惯。要他改过来太难。这是我们对于儿童教导疏忽的地方。没有注意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。儒家的小学懂得这个道理。佛法初出家五年学戒。也是培养好习惯。可是现在这些都没有了。儒家、佛家都见不到。我们的毛病习气天天在增长。念佛、参禅、学教都不管用。上台会讲经。下台一样照旧犯过。什么原因?习惯成自然。这个习

佛教大恩法师讲经

气不容易克服。第三个是纵欲。欲望没有止境。不能够知足常乐。这第三条也可以说不知足。第四个是忘恩记怨。这种人怎么能够尽孝?怎么能够行孝?小不孝有这四个原因。

  这四个因素让我们一生生活在严重的罪恶之中。《地藏经》上讲的。「阎浮提众生。起心动念。无不是罪」;换句话说。我们的生活是生活在罪报之中。现在这个社会。走到任何地方都人心惶惶。大家都心理上有个预感。好像世界末日要到了。世界末日要怎么度过?宗教家教人忏悔。教人要信上帝。要忏悔。要改过。他这话说得没错。但是含义很模糊。模糊不清。所以效果还是不容易得到。信上帝。什么叫上帝?怎么个信法?我们在前面讲过。天心正直无私。由此可知。正直无私就是信上帝。我们还有一丝毫自私自利那就不信上帝。你没有改过。你没有忏悔。这个灾难你还是度不过去。所以认识忠、认识孝。能够学忠学孝、尽忠尽孝。这世间哪里会有灾难?灾难就能够消除。中国人常讲的「逢凶化吉。遇难成祥」。什么人能做到?孝子能做到。忠臣能做到。在历史上这些公案太多了。

  为什么忠臣孝子能做到?忠臣孝子的心是纯善之心。纯是爱护一切众生之心。纯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。恶劣的环境自然它就变过来。境随心转。就是这么个道理。心转境界。不是境界转心。所以是有理论依据的。我们明理。就知道应该怎么

我爱祖国佛教讲经

做法。就知道应该怎样化解眼前的灾难。一个人明白。一个人认真去做。这一个人灾难没有了;大家都明白。大家都肯做。这共业的灾难就没有了。水灾是贪心。贪心增长是洪水;瞋恚这是火。火山的爆发。核武器的爆炸。那都是属于火灾。瞋恚变现出来的;愚痴是风;我慢、不平这是地震。什么样的念头感什么样的业报。所以我们真正能够依照佛的教诲。修三善根。无贪、无瞋、无痴;处事待人接物。我讲过。礼让、忍让、谦让。我们的人生过得有意义、过得有价值。这叫学佛。这样才是过佛菩萨的生活。所以一定要回头。一百八十度的回头。我们才能救自己。才能帮助别人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13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二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五十二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108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