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了凡四训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了凡四训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深圳 七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「了凡四训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了凡四训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深圳 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了凡四训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深圳 七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了凡四训 (第七集) 2001/4/17 中国深圳 档名:19-016-0007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!请看《了凡四训》第二篇「改过之法」。我们从第二段看起:
【但改过者。第一。要发耻心。思古之圣贤。与我同为丈夫。彼何以百世可师。我何以一身瓦裂。耽染尘情。私行不义。谓人不知。傲然无愧。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。世之可羞可耻者。莫大乎此。孟子曰。耻之于人大矣。以其得之则圣贤。失之则禽兽耳。此改过之要机也。】
说到改过。了凡先生提出三点:第一个就是羞耻心。所谓「知耻近乎勇」。「勇」是勇于改过自新。所以他在此地第一句话说。『但改过者』。改过的方法。第一『要发羞耻心』。人能够知耻。他决定不会起一个妄心。动一个恶念。应当常常想到古时候这些大圣大贤。我们都同样是人;佛在经典里面也常常跟我们说。我们跟诸佛如来原来都是同样作凡夫。为什么他能够成佛、成菩萨。成圣、成贤。我为什么不能?以这个标准来观察。我们这个羞耻的心就发出来了。他们确实是百世可师。孔老夫子传到现在二千五百多年。释迦牟尼佛传到今天将近三千年。为什么这个世间不分国家、不分种族。甚至于不分宗教。流传到今天。这世间人还有许许多多人尊敬他。接受他的教诲向他学习?这叫「大丈夫」。他能做得到。我为什么做不
接着说。这是说我们自己的毛病。『我何以一身瓦裂』。瓦裂。就像一个陶器破碎了。一文不值!我们的病是『耽染尘情』。「耽」是过分的快乐。「染」是染污;世间人耽染在七情五欲当中。而不知道这个情欲不是真的。这里面有乐。没错。圣人也不反对。但是你付出的代价太大了;换句话说。得不偿失。这个代价之大。如果不是佛在经教里面跟我们详细说出来。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。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。这个代价就是六道生死轮回。如果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。才知道可怕。世出世间没有比这桩事情更可怕。由此可知。圣贤人在这个世间。也不能离开七情五欲。但是对于情欲他淡薄。他的行为合礼合法。「礼」一定是有节度的;换句话说。它不能过分。也不能不及;不及是不合礼。过分了同样也是不合礼。所以礼讲「节」。节是节度。在古圣先贤教育里面。家庭结婚生子。夫妇相敬如宾。他都是有节度的。绝对不是纵情耽染。决不是这样的。跟现在社会不一样!所以他家庭和睦。家庭有秩序。这一句放在前面。用意非常之深。把我们凡夫的病根说出来了。凡夫何以不能成圣。病根就在此地。
现在。我们讲到最粗浅的地方。人欢喜七情五欲的享受。但是人更爱惜自己的生命。到了要舍的时候。大概七情五欲也可以能舍。不愿意舍自己的身命。而且还希望自己要长寿。这都是人之常情。你要使自己长寿。你就要在生活各个方面。你要懂得节制。古人说的话没错。「病从口入。祸从口出」。你要远离灾祸。言语不能不谨慎。态度不能不谨慎;你要想身体健康。你的饮食起居不能不谨慎。今天许许多多人希求健康长寿。他不懂得这个道理。所以中年以后身体就衰弱了。不懂得养生之道!
我接触佛法。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。我接触半年。我明白了素食的好处。对身体健康的好处。我就决心吃长素。我学佛半年吃长素。二十六岁。整整吃了五十年。当时。我的一些长官、同学、朋友都说我迷了。劝我不要这样做:「年纪轻轻。学佛是可以。佛教很多事情不能做!」而我告诉他们:「我知道佛教太晚了。古时候许许多多人十几岁就明了、就接触。我到二十六岁才听到。太迟了!」可是到了晚年。五、六十岁的时候。这些朋友们看到我。从前那个态度完全改变了。见到我都说:「你的路走对了。」现在再过二十几年看到我。一个个都羡慕!
头一个羡慕是什么?羡慕我的相貌改变了。我的体质改变了。我今年七十五岁。我没有生过病。我身体很健康。去年。澳洲政府给我永久居留。按照规定要去做身体检查。检查完之后。医生告诉我:「法师。您来检查是多余的。」我说:「多余也要检查。」这是什么?这是在修学佛法里面得来的第一个好处。大家都能看得见的。我今天的体力。大概跟三、四十岁的人还可以比赛。他问我:「您到底吃些什么东西?用什么营养品?」我说:「所有一概营养品。我一点都不沾的。」为什么?那个东西都有副作用。生活愈简单愈好。青菜、豆腐。我喝水。饮料我不喝。饮料里面。实在讲。现在人讲卫生。饮料并不卫生。里面有很多化学的东西在里头。连茶叶、茶。除非在应酬的场合。人家准备了茶水。我们对人尊敬。我们也喝茶。我自己不喝茶。我自己喝水。吃得很少。决定不吃零食。我每天读书的时间多。晚上大概都到十二点钟才睡眠。第二天差不多早晨六点多钟起来。没有事情。中午吃过午饭之后休息一会儿。有事情可以不必休息。精神饱满。工作正常。你能说素食没有营养吗?我可以给你做证明。许许多多出家人。身体都很好。也吃得肥肥胖胖的。他没有吃肉!
健康真正的因素。是心地清净。没有妄想。没有杂念。其次。是饮食起居如法。有秩序。有节制。决定不沾染五欲六尘。你的心才会清净;一定要放下名闻利养。放下贪瞋痴慢。心地清净。这是健康的真因;一切随缘而不攀缘。这是健康的外缘。有真因。有外缘。健康的果报自然就现前。「耽染尘情」。「尘」就是五欲六尘;「五欲」是财色名食睡。「六尘」是色声香味触法。这个东西一定要有节制。如果没有节制。纵情放逸。后果就不堪设想。你一定把你的身体糟蹋掉了。
『私行不义』。「不义」就是不应该做的。无论是对人、对事、对物。一定要想到:我应不应该做?说话。要想到:这个话我应不应该说?真正讲求修养的人他懂得。他很谨慎。私行不义。『谓人不知』。以为别人不知。错了。古人说:「若欲人不知。除非己莫为。」掩藏再密。终有败露的一天。哪会有人不知的事情?
『傲然无愧』。「傲」是傲慢。「无愧」是没有惭愧心;「惭」就是良心的责备。「愧」是舆论的制裁。外面人来批评你。你不在乎。「无愧」就是不在乎。我们今天讲「脸皮厚」。这样的行为。『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』。这一句话。我们要细心去观察。「禽兽」是三恶道。它的意思是:你必定沦于三恶道。你自己还不觉察。佛在经上常说:「人身难得。佛法难闻。」我们失掉人身。来生再得人身这个比例很小。大部分的人都不能够得人身。得人身的条件是什么?不仅是佛法。中国古圣先贤都跟我们说过。就像佛经里面讲的五戒十善。儒家讲的是伦常道德、五伦十义。你都能够做得没有欠缺。来生一定得人身。我们这一生能得人身。是过去生中我们的五戒十善修得还不错。这一生得的这个果报。但是这一生当中。我们有没有再去做?那就要问自己了。
『世之可羞可耻者。莫大乎此。』这个意思就是说。那些圣贤人原本跟我是一样的。他们今天作圣、作贤。作菩萨、作佛。生天了;而我们今天思想、见解、言行都不善。我们的前途将来是饿鬼、地狱、畜生。果报相差悬殊太大了。我们看他们。那真是可羞可耻!有人问我:「法师。您为什么学佛?」我的答复很简单:「学佛就是学圣人。学做一个明白人。」唯有明白。才能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。现前过诸佛菩萨的生活。将来入诸佛菩萨的境界。我们学佛真正的目标在此地。这个身体现在还在。还没有离开。我们要把这个身体当作工具。多替社会、众生做一些好事;现在人讲。为人民服务、为国家服务、为众生服务。这身体是个工具。在《了凡四训》里面来讲。就是改过修善、积功累德。为大众做个榜样。做榜样不能没有工具。这就是个好工具。而与自己毫不相关。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『孟子曰:耻之于人大矣。以其得之则圣贤。失之则禽兽。此改过之要机。』儒家讲「知耻近乎勇」。你要能够得到。你就能够成圣、成贤;你要是失掉。不知耻。你就会沦落到禽兽、饿鬼、地狱。「知耻」是改过重要的一个诀窍。我们不能不注意。有一年我在美国休斯敦讲经。遇到一位同修。他在那一边学校里面担任教授。我们吃饭的时候。他就跟我谈到这个问题:「今天的社会动乱不安。要从什么地方来帮助大众回头?」他想到一个问题。就提到「知耻」这两个字。他说:「现在人之所以敢造恶业。带来社会的动乱不安。追究其根本的因素。就是不知耻。所以今天必须要提倡知耻。」我听了之后。我同意他的说法。他那个时候就想出来。他说:「我们组成一个知耻学社。」我说:「很好。你去拟定章程。我会响应。」以后。我离开了美国。这个事情大概也就淡漠下去了。所以。任何一桩好事。一定要有热心的人士去推动。能够在社会上寻找对于传统道德伦理还有概念的人、听到还能生欢喜心的人。把这些人集合起来。成立一个社团。我们自己认真努力修学。大力的来推动、弘扬。是一桩好事情。这个教授姓蔡。蔡居士。
我们再看第二条:
【第二。要发畏心。】
知『畏』。知道畏惧。才能够生诚敬之心。
【天地在上。鬼神难欺。吾虽过在隐微。而天地鬼神。实鉴临之。重则降之百殃。轻则损其现福。吾何可以不惧。】
「畏」是怕、害怕。这里面也含着有恭敬的意思。「畏」跟「敬」常常连起来用。「敬畏」。过去。弟子对于父母、尊长。学生对于老师。都有敬畏之心。又敬爱又害怕。如果没有畏心。又不知耻。诸位想想。他还有什么样的坏事做不出来?今天这个社会。知耻的人少了。敬畏的人也少了。原因在哪里?原因在没有好好的教导。人不是圣贤。不是佛菩萨再来的。所以。教育比什么都重要。懂得这个道理。懂得这个方法。确实是中国的古圣先贤。在《礼记‧学记》里面。我们读到:「建国君民。教学为先。」再看看中国的历史。自古以来。一个政权的建立。一个朝代的形成。不出五年。国家一定是制礼作乐。教化人民这一个工作就完成了。所以。改朝换代的乱世时间很短。很快就恢复秩序了。唯独在我们这一代。这一代的人很可怜、很苦!满清灭亡之后一直到今天。礼乐都没有制作。礼乐没有颁布。这个时代将来在历史上就称为「乱世」。这是在中国历史上动乱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。人民的生活。人与人之间的往来。无所适从。
过去我在台湾。有人问我。在台湾一般民间。父母过世了。儿女丧礼穿的孝服。有人披麻带孝。有人穿黑色中山装。同修们看了问我。他说:「这个合不合礼?」我说:「中华民国建国到今天。没有颁布礼乐。他披
天地鬼神有没有?肯定是有的。有。在哪里?我们眼睛看不到。耳朵听不到。身体接触不到;不能说我们接触不到。他就不存在。接触不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。不可以说他不存在。何况鬼神的这些感应。不但在中国历史上记载得很多。就是在现代。我们也常常在信息、报章杂志里面看到一些报导。那些报导当然都是事实。可是依然有许许多多人不相信。这个也难怪。如果不是亲自经历的。别人讲的都不相信。到哪一天你有这个福分、你有这个缘分。鬼神被你见到了。你才相信。
我初学佛的时候。二十几岁。朱镜宙老居士。这是对我非常爱护的一位长者。他的故事很多。都是他亲身经历的。常常讲给我听。我们也很喜欢听故事。因为这些故事是他亲身经历。真的不是假的。他不是编故事来骗我们。我们问他老人家学佛的因缘。因为他是学财经的。在抗战期间。他是四川的税务局长。管财税的。抗战胜利之后。他是浙江人。他做浙江省财政厅长。抗战之前。他曾经在苏州做过一个银行的总经理。我向他请教学佛的因缘。他告诉我。他说学佛因缘是在抗战期间。他住在重庆。他有一天晚上跟几个朋友打麻将。这是常事情。常常夜晚两点多钟才散会。散会。各人就回家了。那个时候虽然他的地位那么高。依旧没有交通工具。回去还是走路。不像现在。都有车了。那个时候走路。而且路灯很暗。这个现在人都很难体会。像我这个年龄的人说起来。你都能够知道。路灯。很远才有一个电线杆。而且路灯那个灯泡大概是四十烛光的。挂得很高。很远的距离。真的是若有若无。深夜回去之后。他走回去要走很远。大概要走四、五十分钟才能够走到家。他在路上走。他前面有个人。也是那个时候走同一条路。在他前面。他也没注意到。走了差不多将近半个小时。他忽然想到。看到前面是个女人。他就想到:「一个女子单身。怎么会半夜这个时候出来?」他这一想。他说自己寒毛直竖。仔细看看前面这个人。她有上身没有下身。这就吓呆了。这一惊吓。前面这个人不见了。就没有了。他跟这个人在一起走。走了半个小时。绝对不是眼花。他真的看到鬼了。他说从这一天起。他才真的相信佛。
学佛之后。他对那个鬼非常感激。如果不是亲自遇到的。他说他一生永远都不会相信。他的岳父是章太炎。在中国学术界很有地位的。他的岳父是个虔诚佛教徒。故事也很多。常常讲给他听。他听了半信半疑。一直到自己亲身遇到这个事情。他才相信了。这个事情真有。他的故事很多。如果我要讲。得花好几个小时。非常有趣味。决定不是虚妄的。
我自己虽然这一生没有见过鬼。可是我曾经真正遇到过像《聊斋》小说里头讲的狐狸精。大概是我在十五、六岁的时候。我确确实实遇到过狐狸精。所以我相信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遇到的这个狐狸精。已经变成人形。但是是男的不是女的。很多人见过。在湖南衡山。抗战胜利之后。我回到家乡。我家乡有个亲戚遇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。我们家乡出米。收的稻米都运到芜湖、南京那边去卖。我这个亲戚。他有一船米。是用麻布袋包好装在帆船上。在装船的时候。看到有一只黄鼠狼从跳板进到船上去了。船上工人于是就找。找了很久都找不到。找不到。大家以为是眼睛看花了。就算了。这一船米运到南京。运到南京之后。在下货的时候。忽然之间麻布包里头的米一粒都没有了。一船的米不见了
『吾虽过在隐微』。我们的过失非常隐密、非常微细。人觉察不到。但是『天地鬼神。实鉴临之』。「鉴」是镜子。就像镜
【不惟是也。】
不但如此。
【闲居之地。指视昭然。吾虽掩之甚密。文之甚巧。而肺肝早露。终难自欺。被人觑破。不值一文矣。乌得不懔懔。】
前面讲天地鬼神看我们看得清楚。这一段讲我们现前居住的环境。所谓「十目所视。十手所指」。尤其是现代都市社会。人口稠密。我们一举一动都有许许多多人看到。我们掩藏得再密。『文之甚巧』。「文」是文饰。你遮饰得再巧妙。你的『肺肝早露。终难自欺』。前面跟诸位说过。有学问、有道德的人。他一看就清楚。被人家看破。一文不值。想到这些地方。又怎么不害怕?『懔懔』是恐惧、害怕的样子。这就是人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。要本着良心、天良。要畏惧舆论的制裁。我们造善。不愿意别人知道。我们造的恶。我们希望人都知道;别人指责。我们的恶就报了。这是好事情。他所指出来的。我真的有错。我要接受。我要悔改;他指出来的。我没有这个过失。我也很欢喜。我被冤枉了。被冤枉那是消灾、消业障最殊胜的方法。
所以。不论别人指责是不是事实。我们都要存感恩的心。古人讲得好:「有则改之。无则嘉勉。」别人对我们的批评。特别是恶意的批评。我有。赶紧改过自新。没有。我要更加勉励。决定不犯这样的过失。成就自己的德行。所以。一个真正懂得修养的人。真正懂得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的人。跟一般人确实不一样。而自己念念当中。都想别人的好处。绝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里。那是最不值得的事情。为什么?我们的心纯善。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。把自己的善心破坏掉了。你说这个多冤枉?我们看社会上这样的愚痴人不在少数。别人赞叹我们、恭惟我们。我们也要冷静去思惟。「他恭惟我的、赞叹我的。我有没有这个实德?我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个好事?」纵然是真的有。我们要谦虚。我们格外要努力。如果他赞叹是言过其实。我们要生惭愧心。一定要向他道歉。「我没有这么多的好处。你说得太过分了。我自己应当努力勉励自己。希望不辜负你的赞叹」。这样的修养自己。自己的德行才能成就。果报上。凶灾才能够免除。善福才能够降临。这是一定的道理。我们要明了。要认真努力的去修学。要有耻心。要认真努力。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848.html
以上是关于「了凡四训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了凡四训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深圳 七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「了凡四训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了凡四训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深圳 七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033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