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六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09 01:42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六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六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三九六集)  2011/5/5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9-0396

  诸位法师。诸位同学。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四百九十三面。倒数第五行最后的两句看起。倒数第五行。「若能一发此心」。从这里看起。

  「若能一发此心。便能倾尽无始以来生死与诸有沉沦」。这是劝我们修学净土求愿往生。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发菩提心。菩提是梵语。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悟。也就是我们平常这个心迷惑颠倒。迷而不觉。我们要反过来求觉悟。觉悟。前面讲得非常之好。在发心里面讲得非常之好。特别是善导大师《观经》批注讲的两种信心。这个信就是觉悟。讲得非常好。第一个觉悟。要肯定自己是凡夫。自己造很多的罪业。要承认。承认。我们才能够忏悔。才能够改过。第二个。要深深相信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是度我的。要这样承认才行。叫直下承当。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是为我建的。为我建立一个非常理想的修学道场。不是为别人。要这样想。我们跟阿弥陀佛、跟极乐世界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了。我们跟佛是一家人。我们跟极乐世界是一个家庭。这样哪有不往生的道理、哪有不成功的道理!可不能想歪了。阿弥陀佛是为别人建的。我没有分。那我们这一生怎么修也修不成功。所以这个信心非常重要。这个心一发就能倾尽。倾尽就是断尽。断尽什么?无始以来的生死。我们在六道生生死死搞轮回。没完没了。苦不堪言。

  这两年。甘肃出的这桩事情。我们大家都知道了。你看高先生写出这本书。二千一百年前。罗马帝国西泽大帝派这支军队侵略中国。想占领中国。没想到这个也是骄兵必败。为什么?罗马帝国那个时候军队非常强盛。在欧洲没有打过败仗。所以瞧不起中国人。尤其中国人个子矮。他们高头大马。瞧不起中国人。到中国来头一仗打的时候。他就死了九千人。没想到中国人会布阵。中国人有一套打仗的方法。结果全军在中国覆没。很可怜。死在甘肃。西泽大帝遭受一次政变。他被暗杀。其实被暗杀的不是他。他身边的卫士穿着他的衣服被杀了。他乘乱逃出来了。也逃到中国。找他那个儿子。也死在甘肃。到中国来还活了十一年死去的。所以西泽、第三个儿子。还有一个公主、他的夫人。全都死在中国。二千一百年前。现在他们的鬼魂还在附体。还在讲这个故事。这就说明什么?我们要警觉到。人没有死。死是身体。你的灵魂没死。所以身体不要紧。这灵魂重要。

  灵魂实在讲它不灵。它要灵就好办。所以孔子就不称它灵魂。孔子称它作游魂。《易经.系辞传》是孔子作的。《系辞传》里面给我们讲「游魂为变。精气为物」。这两句话说什么?物就是物质。物质是什么东西变的?精气变的。物质是物理。精气是心理。那个时候。孔子那个时代佛教没到中国来。但是他讲的这个道理跟大乘经上讲的是一桩事情。这个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英雄所见大略相同。他们都是圣人。没见过面。没接触过。讲的东西是一样的。这是什么?真理永恒不变。游魂为变。因为魂(鬼魂)它没有肉体。没有物质的肉体。它完全是精神作用。它是个动态。它活动的能力非常强大。几千里、几万里它一念之间就到了。所以称它作游魂非常有道理。它在太空当中游荡。居无定所。但是它的信息非常灵通。我们起心动念它就能感应到。你真的心去想它。它就会现相。所以中国古人讲「祭神如神在」。那个神是祖先。不是别的。我们祭祀的时候要祭祀祖先。祭祀祖先是知恩报恩。《论语》上讲的。为什么要祭祖先?「慎终追远。民德归厚」。让我们的心养成一个厚道的心。养成一个孝顺的心。养成感恩的心。所以它是教育。它不能疏忽。它不是迷信。城隍庙也是教育。教我们相信因果。善有善果。恶有恶报。起心动念不敢有邪恶。是教育。

  中国几千年来靠什么?就靠教育。所以很多人问我。整个世界。世界哪个地方最安全。现在有灾难?我说中国最安全。为什么?你看中国千万年前。我们靠什么起家?靠伦理道德起家。世界只有这个地区。欧洲近代三百年你们看看历史。海盗起家。还有现在新兴的这些国家。那是什么?那就属于暴发户起家。唯独中国这块大地。是孝亲道德起家。这个要知道。这个根底多厚!中国人有祠堂。中国人有家谱。家谱是你家庭的历史。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记载在里头。一代都不缺。我看了家谱。我深深感触到。大概汉族都是一家人。都是炎黄子孙。炎帝是神农。黄帝。再上去是伏羲。都是一家人。伏羲到神农五百年。神农到黄帝五百年。文字是黄帝时候才发明的。有文字记载从黄帝开始。到现在四千五百年。加上到伏羲。画八卦是伏羲。五千五百年。这号称五千年的历史。五千年之前有没有?肯定有。我相信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绝对不止一万年。肯定超越一万年。那个时候没有文字记载。到孔老夫子才把这些传说用文字写出来传给后世。所以孔子称为集大成者。老人家非常谦虚。我们相信他讲的是实话、真话。「述而不作。信而好古」。这是真话。孔子确确实实就是这一个典型的人物。把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来了。这叫圣人。学习做得不够彻底、不够圆满。这是贤人、君子。所以中国的社会。我们就算有历史记载的五千年的社会。是圣贤君子的社会。我们把圣贤君子教育疏忽了。疏忽从谁开始?大家都说从慈禧太后。慈禧太后距离我们两百年。真的。慈禧傲慢。慈禧读书不多。渺视圣贤文化。自称「老佛爷」。你看历代帝王都是佛菩萨的学生。自称为弟子。只有她称老佛爷。这么一做。让文武百官、社会大众对佛法那一种虔诚恭敬就衰了。降温了。每况愈下。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。

  这是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。这是一门大学问。这个世间无比稀有的大学问。经上讲的字字句句是真的。不是假的。极乐世界有没有?真有;天堂有没有?有;地狱有没有?有。你自己可以亲自去访问。用什么方法?不需要坐宇宙飞船。宇宙飞船很危险。这些诸佛菩萨他们用什么方法?用禅定。甚深禅定里面。时间、空间都没有了。时间没有了。你能到过去。你能到未来。过去一千年你看到了。未来一千年你也看到。时间没有了。第二个空间没有了。空间没有。远近没有了。极乐世界在哪里?就在此地。你就在这里看到。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一样。咱们现在电视是平面的。定中所看的境界是立体的。不是平面的。你确实能进去。禅定不可思议。释迦牟尼出生那个时代印度人禅定就很普遍。宗教修禅定。学术修禅定。印度一些大哲学家哪个没有四禅八定!佛经上讲的四禅八定是婆罗门的。释迦牟尼佛学过。而且学得非常成功。这个禅定不是究竟禅定。这个禅定只能够让你了解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里面的空间维次全突破了。六道之外的没有破。也就是你的定功不够。释迦牟尼佛学了十二年。知道它不究竟。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肯定有疑问。六道从哪来的?为什么会有六道?六道之外还有没有境界?一个年轻好学的人肯定有这些问题。这个问题没答案。宗教里头不能解答。学术里面也不能解答。所以佛把这个学习放下了。在毕钵罗树下入更深的禅定。这一下明心见性。全明白了。

  一切通达明了之后就开始教学。他也不回去。实在讲他的父亲等他回去把王位传给他。他不要了。继续一个苦行僧的身分。这一种心态。帮助许许多多迷惑还没有觉悟的众生。教他。这一教就教了四十九年。七十九岁圆寂的。这经上记载。讲经三百余会。这三百余会就像我们现在办班。一生办过三百多次这样的活动。教学四十九年。他办的这个班有大型的。大型的时间长。二、三年的。四、五年的。有这么大的班;短期的。三天、五天。一个月、两个月。这个很多。很普遍。讲的内容不一样。因为来找他办班的、学习的这些人。他们所需要的不相同。譬如家庭主妇来找他办个班。我们解决家庭问题。像今天社会企业。他搞某一种企业。这一行的人都来。办一个班。一定是教他如何经营。如何帮助他解决困境。一定谈这些东西。所以佛经里头什么玩意都有。比一个大学里面科系课程还要圆满。净宗是帮助一些人知道六道轮回苦。不愿意再住六道。如何想脱离六道轮回。能够遨游宇宙。遍法界虚空界。喜欢搞这个。佛行。佛教给你一个方法。而且把虚空法界诸佛剎土介绍给你。给你做导游。你真能去得成。所以告诉你。你要发真心。你不能用妄心。真心发起来用在什么地方?用在生活上、用在工作上、用在处事待人接物。别人以妄心对你。你要以真心对人。为什么?别人他还搞轮回。他不想出去。你既然想超越轮回。你要用妄心你就超越不了。念佛也不行。一定要用真心。诸有就是三界六道。

  「更以功德回向菩提」。我们所思所学所修的这些功德。为什么?都为了觉悟。菩提就是觉悟。我不为别的。绝对不是为自私自利、不是为名闻利养。我是为觉悟。我是为得到一个圆满的德行、道德。为这个来修行的。为这个来学习的。所以「定能上证佛果」。你决定能成佛。佛果是佛法最高的学位。像大学里面的博士学位一样。这最高的。第二个学位是菩萨。第三个学位是阿罗汉。是为了取得这个学位。「所有功德。决不唐捐」。唐捐是损失。是消失掉。你所修的这个功夫。你从功夫当中所得到的。你决定不会失去;换句话说。你肯定会有成就。唐捐两个字就是底下讲的损失、消灭。这是中国古时候的术语。现在叫损失、叫消灭。

  「道绰大师此语」。上面这一段话是道绰大师说的。「直截道出菩提心之功用。超出情见。微妙难思」。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。他讲得太好了。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。下面黄念老。「兹引密宗《菩提心论》以为左证」。念老一生学佛。不但在显教上有成就。他在密宗里下的功夫很深。他参过禅。真的是古人所讲的显密圆融。宗教俱通。这是在家菩萨。不是普通人。学养的功底非常深厚。《菩提心论》上有这么一段话。「此菩提心」。跟大乘讲的菩提心是一桩事情。「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故」。从初发心到等觉。一切菩萨所修的功德都不离菩提心。都能够长养菩提心。能够圆满菩提心。菩提心是自己的真心。

  「若修证出现」。你要不修。菩提心不会出现。你要没有证得菩提心。菩提心的功用你就享受不到。所以你要修。你要证。怎么个修法?日常生活当中。我用真心过生活。我不用妄心。妄心是虚情假意。也就是真诚心。我们中国俗话说老实。老实非常接近菩提心。人要忠厚老成。忠厚老成的人他用真心。你骗他。他不知道。他相信。结果谁吃亏?被骗的人不吃亏。骗人的人吃亏了。被骗的人老实。老实人永远不会吃亏。这些事跟理我们很冷静的去观察思惟。你能体会得到。老实人永远不会吃亏。为什么不会吃亏?你看他的德行、他的智能天天增长。他的业障天天在消除。他怎么吃亏?我们中国古人讲「吃亏是福」。有道理!吃亏的人有福报。吃亏怎么?业障消了。德行智慧增长了。他吃什么亏?骗人的人吃亏了。欺负人的人吃亏了。他造作罪业。他将来果报在三途。所以一定要晓得细心去观察。不一样。

  修证出现。则能「为一切导师」。你就会做社会大众的榜样。你能够引导社会大众断恶修善。离苦得乐。一切大众的导师。「若归本。则是密严国土」。密严国土就是极乐世界。密宗里所说的叫密严国土。密宗的大日如来就是阿弥陀佛。名称不一样。一个人。「不起于座。能成一切佛事」。此地讲的佛事。经典上说的一定要懂得。不是经忏佛事。不是超度亡灵。佛事是教学、是教育。佛是智慧、是觉悟。我们求智慧的事情、求觉悟的事情。叫做佛事。佛菩萨天天给我们上课。每天示现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。那叫佛事。他的日常生活是佛事。他的工作是佛事。他待人接物是佛事。没有一样不是佛事。要明白这个道理。不能搞错了。真的是一念圆满成就一切功德。

  「菩提心之功用。焉可思议」。前面这一段第一段讲菩提心的功用。菩提心的大用、作用真不可思议。菩提心每个人都有。你得要把它发出来。每个人都有。现在为什么没有?现在被物欲掩盖。你有自私自利、你有名闻利养的心。你贪图五欲六尘。你有七情五欲。这个东西把菩提心盖住了。怎样能发菩提心?把这个东西去掉。去掉很难。但是你要一年比一年淡薄。你淡一分。这个菩提心就透一分。你淡两分它就透两分。菩提心是光明的。这些东西是黑暗的。黑暗减一分。光明就透一分。如果你真有能力、真有决心一下断掉。那就成佛了。有例子。释迦牟尼佛在毕钵罗树下入定。彻底放下。人家这个厉害!妄想分别执着一下就断掉。他成佛了。在中国的代表。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。他给我们表演的。释迦牟尼佛表演这一套三十岁。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的时候二十四岁。没念过书。不认识字。上山砍柴的樵夫。现在没这个行业了。我们在抗战期间还有这个行业。

  抗战期间居住城市。城市没有自来水。所以要买水。有专门搞这个行业的。在城外河边挑水。挑到城市上来卖。一担水多少钱。那个时候烧灶。烧

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6

柴火。有樵夫上山砍柴。挑到城里来卖。我们在抗战期间过过这种生活。每天要买水、要买柴。现在用瓦斯、用电方便多了。那些人失业了。现在有自来水。卖水的人失业了;有瓦斯、有电。卖柴的人失业了。以前这些农民。多少人靠这个过日子。现在用汽车。小驴子、骡马失业了。牠们没事情干了。从前是他们的交通工具。近距离骑个小驴。远距离骑马。有马车、有牛车。运输用牛车。现在牠们都失业了。失业很可怜。因为什么?牠们是来还债的。现在还债可麻烦了。那个债累积在那里。哪一辈子才能还得完?现在人造这个业。连那些失业的牛马驴子都恨你。这我们能想象得到的。靠着卖柴卖水苦力生活的人。他用什么来维持他的生活?古代虽然样样没有现在这么方便。但是古人没有烦恼。没有忧虑。生活得很悠闲、很快乐。那真是幸福美满的人生。那人生有意义。现在速度太快。快得让你感觉得到天天忙。不知道忙些什么。匆匆忙忙一辈子过去了。胡里胡涂迷惑颠倒。所以我们冷静观察。今人不如古人。那个生活质量差太远!古人的生活确实诗情画意。人生有值得留恋的地方。现在没有了。我们读古书。怀念古时候的文化。怀念古人的生活。我们还过了几年。怀念小时候农村里的生活。那种悠闲自在。没有顾虑、没有恐惧、没有压力。

  我们现在看第二段。「第二。出菩提名体者」。出是把它显示出来。菩提这个名字。有名一定有实体。它的理体是什么。「然菩提有三种」。先把大类说出来。「一者。法身菩提。二者。报身菩提。三者。化身菩提」。大乘经上讲这三大类。第一个。「言法身菩提者。所谓真如、实相、第一义空。自性清净。体无秽染。理出天真。不假修成。名为法身。佛体道本。名曰菩提」。这是讲的法身菩提。下面有解释。我们在这里念念就行。我们看底下一段解释。第二。「报身菩提者。备修万行。能感报佛之果。以果酬因。名曰报身。圆通无碍。名曰菩提」。三是「化身菩提者。谓从报起用。能趣万机。名为化身。益物圆通。名曰菩提」。名跟体都说得很详细、很明白。底下是解释这一段文。这个「释曰」。解释这段文。说「第二明菩提之名与体」。这名是什么意思。什么是它的体?「分就法报化三身而论」。先说法身菩提。「法身菩提。即是真如」。真是什么?佛法里面讲真。它的定义是永恒不变。它不生不灭。它没有改变。这就是真的。真是体。如是相、是作用。它的相。它的作用。跟它的体完全相应。体是真的。相也不假。作用也是实在的。所以叫如。相如其性。佛法叫体。它用一个性字来做代表。讲自性。自是我们自己。自性是真正的我。为什么?它不生不灭。它永恒不变。

  惠能大师开悟见性。见什么性?见到自己的自性。就是见到自己的真如。自己的真如跟佛的真如是一不是二。自己的真如跟万法真如也是一不是二。所以真正明心见性之后他知道。他肯定。他承认。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什么关系?是一体。我们迷失自性的人不知道。分自分他。把这种关系完全失掉。所以他老人家见性。向五祖忍和尚提出的报告。第一句就是「何期自性。本自清净」。何期自性。用现在的话说。没有想到自性。本来是清净的。有没有染污?没有。纵然我们很不幸变畜生。堕饿鬼、堕地狱。自性没有染污。佛法上常讲染污是染污什么?染污是妄心。妄心被染污。真心决定没有染污。真心要有染污怎么能叫真如?从你自性上说。佛讲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。个个都是佛。什么佛?给诸位说。个个人都是阿弥陀佛。只是你自己不知道。我们在前面讲得很多。你现在感觉到。我是佛。觉得很奇怪。我怎么是佛?你的自性是佛。本来是佛。只是你现在迷失了。不是真的失掉。真的失掉。他怎么叫真佛?没失掉。迷了。你一觉悟。假的那个就没有了。真的就现前。所以凡夫跟佛在一念之间。迷悟不同;转迷为悟就成佛。转悟为迷就变成众生。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。我们什么时候能把它转变回去。回归自性?也就是说。把真的我找到。这个我是假我。不是真我。把真我找到就叫做成佛。佛是觉悟。成佛。成就觉悟。你不再迷惑。是这么个意思。这是真如。

  「实相」。实就是真实。相是现象。觉悟了。一切相都是实相;没有觉悟。一切相都是假相。所以佛法这个真假很有味道。它到底是真是假?不能说它是真。也不能说它是假。迷了是假。悟了是真。佛菩萨见的是真。佛菩萨以下凡夫所见的是假。阿罗汉他们见的是相似的真。不是绝对的真。比我们是有进步。比佛菩萨还差一等。因为他还没有见性。他修得很好。很如法、很用功的修学。这是实相。「第一义空」。第一。这个一不是一二三四。一二三四这些念头统统没有了叫第一。见到第一义空。为什么叫它空?因为第一义里头它没有现象。就是自性、就是真如、就是实相。它里头没有现象。

  今天科学他们必须有对象。他没有对象。真理就落空了。科学的探索研究。你看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这三大类。他有对象他才好研究。现在物质现象搞清楚了。这也在最近。大概在最近这半个世纪。量子力学家把这个问题解决了。物质究竟是什么?普朗克说的。普朗克是德国人。著名的物理学家。爱因斯坦大家知道。是他的学生。他是爱因斯坦的老师。一生专门研究原子。他说了一句话。这大家都知道。根据他一生的研究。这个世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。物质是什么?物质是意念产生的。物质的基础是意念。换句话说。意念累积形成的物质现象。这个跟大乘佛法讲的一模一样。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讲过。阿赖耶的三细相。第一个能量。科学家叫能量。佛法讲业相;第二个。科学家讲信息。就是精神现象。佛法的名词叫转相。它会变。产生变化。转相;第三个叫境界相。科学家叫它做物质。境界相从哪里来的?从转相转变出来的。就是信息。也就是精神现象变现出来的。精神现象从哪来?从能量里来的。能量是个波动的现象。总而言之它离不开波动。这个波动大乘教里称起心动念。非常微细。我们见不到。

  科学家现在发现了。讲得不清楚。没有经教讲得这么清楚。他现在晓得物质不是真的。有念头有波动就有这个现象。波动没有了。现象就没有了。所以它是假的。这种波动现象非常像我们看电影。你看我们现在电影是数码的。不太容易感觉到。但是是一个道理。它速度更快。从前这个电影。我这里还有一卷胶卷。这是电影的底片。你看每一张都是独立的。张张不一样。在放映机里面它的速度是一秒钟二十四张。我们在这个银幕上看到就好像是真的。一秒钟二十四张就被骗了。这眼睛靠不住。假如我们眼睛的速度。也一秒钟能够眨眼二十四次。你就看到每一张画面都不动。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吗?佛经上告诉我们。这个波动的频率。一秒钟动多少次?不是二十四次。一秒钟一千六百兆。你怎么能知道它是假的?一秒钟一千六百兆。电影银幕一秒钟才二十四次。这些科学家能发现这个。我们不能不佩服他。他们是用科学仪器发现的。那释迦牟尼佛他们发现的?他不是靠仪器。他是靠禅定。禅定里面。禅定心极其清净。所以最微细的那个波动他都知道。他都能看得很清楚。

 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。能够看到这个现象的人。五种人能看到。菩萨的级别五十二个阶级。像我们念书一样。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研究所。佛也是这样的。十信是小学。一年级到十年级;十住好像初中。也是一年级到十年级;十行好像是高中。也是一年级到十年级;十回向好比是大学。十地好比是研究所。都是一年级到十年级。五十个阶级。上面等觉、妙觉。一共五十二个位次。佛告诉我们。哪一个阶段的人看到。看到宇宙的开始、起源?八地。八地叫不动地。你可以能想象他的定功。那是自性本定。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。「何期自性。本无动摇」。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这五个位次。这五个位次能够看到宇宙的源起。比今天科学用仪器观察还要精确。他那个心多定!七地菩萨以前看不到。他功夫还不到。这桩事情。你说在过去。过去有。只要定功到这么深的。他都看到。他不是一个人看到。这五个阶级阶层的人都看到。它不是假的。但对我们始终是个疑惑。我们对圣人有信心的人那就有善根。他不怀疑。他相信。可是一般人怀疑。你说到底是真的是假的?我们没人见过。没有到这种定功的人都没有见过。只是听佛说的。

  难得今天科学家也到这个层次。他不是用定功。他是用科学仪器观察。这个境界。科学家这个境界。佛在经上讲清楚了。我们不能不佩服。佛说。我们用思想。思想是第六意识。八识五十一心所。第六意识的功能最大。第六意识对外能够缘到宇宙的边缘。对内能够缘到阿赖耶。科学家现在做到了。两极都做到了。科学家再能不能发展?不可能。在佛经上讲不可能。科学家要发展必须把分别执着、起心动念放下。放下他就成佛。在佛家讲他就成佛了。他如果真的要懂得佛经放下。他成佛比我们快。他有这么好的基础。也就是不要再用心意识。第六意识是分别。末那识是执着。阿赖耶就是记忆。我们叫印象。印象在阿赖耶里头。很多

对佛教讲经的批判

年前。甚至于很多世。像他们这些灵魂。他能够回忆几千年以前的事情。这个记忆在阿赖耶里头。阿赖耶是仓库。是资料室。起心动念这数据都在阿赖耶里头。像计算机一样。它永远不会失去。生生世世。

  所以修禅定比修科学高明。科学要科学的环境。禅定容易。找个很安静的地方就可以在那里修行、修成。修成之后你什么都知道。所以修定开悟。开悟之后样样都知道。是这么个道理。这个东西不是哪个人专有的。不是专利。不是佛有、菩萨有。佛菩萨告诉我们。个个人都有。只要你肯把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丢掉。你就恢复

佛教讲经说法仪轨

了。本能。本有的。不是从外头来的。大乘佛法里头讲「心外无法。法外无心」。心外什么东西都没有。所有一切都是你念头变现出来的。所以「心想事成。心现识变」。这是讲这个道理。所有物质现象是心理变现出来的。所以心理比物质高明。科学它的对象是物质。离开物质它就没有办法。但是佛法。确实用现代的话说。高等的心理学。登峰造极的心理学。所以佛跟我们讲。「制心一处。无事不办」。这个话今天科学证明了。制心一处就是定。定功有浅深差别不一样。最极清净心。最清净、极清净。那个能量太大太大了!我们知道。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纯净纯善的念力。极清净、极纯净的这个念头自然现前。不需要设计。不需要人工去建造。为什么?自性里头。惠能大师第三句讲。「何期自性。本自具足」。它现出来就是那么美。

  这个道理我想了好多年。讲经的时候老讲到这里讲得不圆满。自己又怀疑。这怎么可能?有一天偶然心血来潮。忽然想到什么?想到万花筒。小时候玩的。你看那个万花筒。你看不是很简单吗?三片玻璃。里面几张碎纸。不同的颜色。你去看它里面的变化。没有一个相同的。你从早到晚去转。你找不到一个相同的。不就是出生无尽、不就是能生万法!我从这个东西。对这个事情相信了。不怀疑了。就这么简单。你去用照相机。你转一下就照一个。你照个一万张。看有没有两个相同的?没有。江本博士做水实验。我到他实验室参观。他告诉我。他做了十年。几十万张的图片。他说没有一个相同的。我告诉他。永远不可能有一个相同的。他说:为什么?我说:念头不一样。你自己做。你用那个纯一的爱心。那个爱心的纯度不相同。前一念跟后一念不相同。所以它就不一样。为什么?它是你的心在那里变的。他原来不相信。以后明白了。从前怕宗教。不愿意接触宗教。我跟他往来。他都胆战心惊。他怕什么?他是科学。怕人家说他是迷信。到以后我跟他讲。「你搞的这一套东西。佛大乘经里面早就讲到。比你这个讲得还透彻」。他呆了。我说你实验。你拿宗教经典去实验。他才真的把所有宗教经典拿去实验。图案都非常之美。他相信了。我们这才真正体会到、才发现到。科学讲的是物理。佛法讲的是心理。心理是物理的基础。当然物理解决不了的问题。心理能解决。心理解决是圆满的。物理解决是有局限的。而且有后遗症。心理解决没有后遗症。它是圆满的。

  所以我才肯定。中国古大德所说。这就是讲法治跟伦理道德。中国古人重视法治。他说「法。治之本也」。这就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。像国家的宪法。治之本也。「人者。本之源也」。这个人是什么?人就是人心。人心是那个法的根源。如果人要不好。法再好没用。人一样干坏事;人要是好人。法再坏。甚至于没有法。他都会做出好事。这是中国几千年治国平天下最重要的理念。那就是什么?圣贤君子。所以中国古代是圣贤君子的政治。中国人讲五个层次。「道德仁义礼」。道。圣人。为什么?纯净纯善。没有自己。起心动念都是为天下众生想。圣人!他不想自己。自己的生活过得很清苦。跟平民一样。周文王住的房子跟老百姓的房子一样。没有比他住得更好一点;吃的东西跟老百姓一样。这是圣人。从来没有为自己好像舒服一点这样着想。没有。真是像毛主席所说的。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。把自己忘掉了。圣人。真做到了。这是中国什么?三皇。三皇

佛教讲经的视频网站

做到了。到五帝的时候就降一等。人心慢慢学坏了。没有上古那么样纯朴了。这五帝是用德。道没有了。道完全是自然的。纯乎自然的。真是无为而治。到德呢?德就是有为的。就是有治国的理念。不是完全随顺自然。有理念、有方法。慢慢的形成制度了。这是五帝的时代。

  到三王的时代。三王是夏商周。又降一等。降一等是什么?仁。道德仁。仁是什么?有自己一定想到别人。仁是二人。「己所不欲。勿施于人」。他们能够为社会大众做出最好的榜样。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中国没有统一。夏商周中国没统一。全是部落。诸侯都是小国的国君。在政治上没统一。虽没有统一。所有这些小国这些诸侯都听从周文王的教诲。都接受他的指导。都听他的话。大家称他为天子。跟以后皇帝不一样。以后皇帝有实权。他那个时候没有实权。个个都是独立国。就像现在联合国一样。大家公认。因为你做得最好。你的政治做得最好。我们都向你学习。是这么个意思。所以为天下之共主。夏商周都是的。周朝到末年。诸侯不听话了。各个独立。各个渐渐变得壮大。变成五霸七雄。变成春秋战国。春秋战国乱世差不多四百多年。混乱的局面。为什么会有这个混乱局面?周朝后代的子孙做得不好。德行不够。不能感化这些人。这从前方东美先生告诉我。他说全世界的法。古今中外。就是治国的大法。他说周朝第一。没有人能够超过周朝。周朝的法就是《周礼》。三礼里的《周礼》。《周礼》就是治国的。就像现在的宪法一样。周公作的。圣人。我那个时候年轻。二十六岁。跟方老师学习。老师告诉我。周朝如果后世的子子孙孙都能够严格的遵守奉行。他说今天还是周朝。他教我把这个书去好好读一遍。我没有听话。始终我没有搞这个。因为我跟他以后。我专心学佛了。我觉得佛教非常好。所以《周礼》就没看过。三礼我只读过《礼记》。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我都没有涉猎过。佛法好。全心全力集中在这上面。

  我学佛的基础。章嘉大师奠定的。跟他老人家三年。奠定一个基础;以后跟李老师十年。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不行。现在这个佛学院三年、四年。那怎么行!圣贤教育至少要十年。十年还得认真。最怕的就是有私心、有欲望。有私心有欲望就全把你破掉了。这一点非常非常之难。所以从小过苦日子好。为什么?过成习惯了。生活清苦一点很正常。稍稍有一点就很满足。欲望愈少。功夫愈得力。名闻利养。假的不是真的。真正快乐。道心、菩提心。快乐!你每天生活欢欢喜喜、快快乐乐、无忧无虑。一点压力都没有。这个人生才叫真正幸福美满。不是有钱。不是有地位。有钱有地位我见得很多。很苦。陆克文做澳洲总理时。他邀请我在国会大厦里面吃饭。邀请我。见面的时候端了一杯浓咖啡。差不多就像这么大的杯子。浓咖啡。告诉我。一天喝五杯。我都看呆了。要提精神。事情太烦了。当时我笑了笑。我说现在社会各行各业。最辛苦的我看大概就是你这个行业。太辛苦了!我说最快乐的是干我这行的。他就笑起来了。真的。我这行多快乐!所以我实在是希望他别搞政治。去办学。办一个传统文化大学。好!我老是在鼓励他。为什么?为国家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。比你干这个行业更有意义。为天下后世乐育英才。这是何等的大事业!值得。这是搞真的。不是搞假的。

  真如、实相、第一义空。第一义空就是在真性里面没有现象。它没有物质现象。没有精神现象。也没有自然现象。所以科学就达不到。科学一定有对象。自性里头这三种现象都没有。自性在哪里?无处不在。无时不在。你就是见不到它。它是一切万法的体。没有它。一切法不能成立。就好像这个电视的屏幕一样。屏幕什么都没有。它能现一切相。现相的时候你就忘掉屏幕。你就被那个相迷了。就不晓得这个真的东西、真如。其实你要是觉悟了。你就晓得。相跟性从来没有离开过。自性在哪里?自性就在相当中。离开自性没有相。所以我们现在光是见到相。把性忘掉了。性里头不是现象。能生现象。三种现象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。变现有次第。但是速度太快。次第肯定第一个是自然现象。第二个是心理现象。第三个是物质现象。太快了。你想想看。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念头。那是一念。也就是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。这里头还有三个阶段。自然现象、心理现象、物质现象。还有三个阶段。你怎么能够发觉得到?这八地菩萨他有能力看出。在这么快速度里面他能看出先后次第。这个是科学还没有解释到这个。现在只看到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。精神现象怎么来的不晓得。是无中生有。科学家也说得不错。无中生有。其实心理现象上面就是自然现象。那就是业相。阿赖耶的业相。就是最初的那个波动。第一个波动没有因的。所以叫无始。无明叫无始无明;换句话说。你找不到它开始。你才说。它已经消失了。它速度太快。消失了。这一个念消失。下头一个念又起来了。就像我们看电影这种胶卷。镜头一打开。画面照到银幕上。立刻关起来。第二张现前。第一张就没有了。电影一秒钟才二十四张。现在告诉我们。整个宇宙的现象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。我们无法想象。所以佛经上讲不可思议。这是说第一义空。

  「自性清净。体无秽染」。自性确实清净。没有染污。为什么没有染污?所有一切现象是假的不是真的。清净也不是真的。染污也不是真的。因为它体上没有染污。染净都没有。没有染净、没有善恶。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。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。这是真的。而且整个宇宙跟自己的关系。这个关系就是中国人讲的伦理。伦理是关系。关系太密切。一体。父子有亲。父子还二体。佛法的伦理是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。所以他的爱。他的慈悲没有条件。「无缘大慈」。无缘是没有条件;「同体大悲」。为什么有怜悯心?为什么众生苦。这样全心全力去帮他?同体。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读这一本介绍。《无量寿经》就是释迦牟尼佛介绍西方极乐世界。西方极乐的社会一片祥和。里面任何冲突都没有。一片祥和、一片慈悲、一片恩爱。确确实实在十方诸佛剎土里找不到。这个世界像我们现前这个世界一样。你要说真的。它是真的。你说我们这个世界是虚妄的。它也是虚妄的。一真一切真。一妄一切妄。大乘法里头没有相对的。觉了是一桩事。迷了才有重重对立。对立是从迷妄当中生出来的。这个说法跟「此即禅宗六祖于闻无住生心。豁然大悟时。所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」一个意思。六祖是惠能大师。在香港这个地区很亲切。因为他是广东新兴人。距离这里不远。他在五祖方丈室里听老和尚给他讲《金刚经》。讲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。他就豁然大悟。回应老师说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」。何期是没想到。没想到自性本自清净。自性是什么?真心。自性是真我。把我找到了。后面又说了四句。老和尚一听。停。不要再说了。真的见性。真的成佛了。这凡夫成佛了。衣钵就传给他。亲自送他出门。半夜就要离开。这是什么?这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同行相忌。衣钵传给他。大家不服。你说神秀跟老和尚多少年?在老和尚会下是大弟子。大师兄。一般人认为老和尚传法一定传给他。没想到传给这个素昧生平的惠能法师。大家不服。就赶快逃。躲起来了。这一躲躲了十五年。大家把这个事情淡忘。这才出来。

  「又理出天真。不假修成」。假是借。不需要借修才证果。不需要。为什么?你自性里头本有的。觉性是本有的。惠能大师没修。突然开悟。不是像别人禅堂里面参了多少年。他一天禅堂也没进过;讲堂去听多少年。他没有学过。讲堂一天没去过。他不认识字。所以惠能大师确实理出天真。不假修成。「即何期自性。本自具足」。这是惠能大师讲的话。因为本自具足。所以不需要修。见性了。就全得到了。你不见性。什么都得不到。说到这个地方。你就懂得中国古时候的教学法。根据这个理念。这个理念在中国根深蒂固。中国人所希求的什么?开悟。不是求别的。悟从哪里来的?悟从定来的。心浮气躁是决定不能开悟。心要定。所以中国人古时候教育。从小就训练你稳重。训练定。小孩就有规有矩。像个小大人一样。这是现在人看不惯。小孩要活泼、要天真。那就完了。你从小就把他养坏了。他是个好材料。从小就要有模子、有规矩给他做。他就得守规矩。

  《弟子规》那是最基本的。共同必须要遵守的。家家都不能离开的。从小大人就要教他。大人在他面前表现的守规矩。有规有矩。他从小看习惯了。而认为这是天经地义。他一生他都不会越轨。心就定了。心定才开智慧。所以小孩训练他的定心。训练他得定。用什么方法?背书。他背书就不会胡思乱想。他不背书就胡思乱想。所以每天教他读书。不需要讲意思。就是把他心定下来。在生活上。处事待人接物有规矩。一定要懂规矩。好处在哪里?大人都守规矩。大人做模样给他看。所以《弟子规》不是小孩学的。是一生都不能离开的。从小到老。那是生活。生活的规范。是处事待人接物的规范。不能一天没有规矩。一天没有规矩就乱了。家就乱了。家乱社会就乱了。那灾难就来了。一定守规矩。天天叫你背书。不给你讲解。你心是定的。讲解你会胡思乱想。尤其是小孩没有成熟。那个思想就会有偏差。所以只叫你读。不跟你讲。什么时候跟你讲?十三岁进太学。十三岁到十五岁。最迟是十五岁。最早十三岁。当中没有中学。进太学。太学里面读书有老师跟你讲解、跟你讨论。你可以提出问题。老师给你解答。太学里没有书本。为什么?都背熟了。老师也背熟了。学生也背熟了。跟你讲《论语》第几页第几行。你都清楚。你背得滚瓜烂熟。所以老师跟同学都熟。重要的典籍都是从六、七岁到十二岁全部背完。小孩记忆力好。所以到大的时候。引经据典不需要去查书。哪像现在查书多辛苦。他们都是已经记熟了。所以读书很快乐。到太学很快乐。每天真的奉事师长。对老师尊重跟父母一样。认真学习就是报老师的恩。老师的教学通常都是游山玩水。讲到书里的典故。讲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看。让你看实际状况。带着酒菜。学生服劳役。带着一群学生游山玩水。玩回来。这一门功课教完了。那个读书多快乐!哪有像现在读书这么苦!我们看到现在小孩念书这么苦。还敢不敢投胎作人?不敢。这么苦!读书是个乐事。从小读书就快乐。快乐一辈子。哪有读书读得这么苦的。这个事情谁干?所以读书是快乐人生。教学是快乐人生;要不是快乐。释迦牟尼佛不干这个事情。聪明。他不是傻瓜。

  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回去才尝到这种快乐。「学而时习之。不亦说乎」。早要尝到。他就不必去周游列国。去求个一官半职。何必?没有必要。他一定想到要学释迦牟尼佛。所以真正求学问、求智慧。不是求别的。在佛法里面求智慧。在儒家讲求学问。乐事!无比的幸福快乐。与名利毫不相干。这不是地位。这不是财富。与这个不相干。提升自己的境界。用一般宗教里面讲轮回。他的后世是天堂。比人间更殊胜。为什么?他的道德向上提升。自然感得这些境界。好学的一定跟好学的在一起。有道德的人一定跟有道德的人在一起。这就是物以类聚。世间人也一样。喜欢跳舞的跟喜欢跳舞的在一起。喜欢玩乐的跟玩乐的人在一起。喜欢读书的他一定跟读书的人在一起。志不同道不合他就不会聚在一起。喜欢道德的。天讲道德。天的道德比人还要高。他肯定到那里去了。喜欢搞贪瞋痴慢。就是三恶道。他一定到那里去。不是阎王找他。不是的。是他什么?他的意念。他去走那个方向。他自然去了。这个才是合乎情理。

  「因本自具足。故不假修成」。这句话非常重要。他具足什么?样样具足。没有一样缺乏。智慧具足、能力具足、神通具足、相好具足。我们中国人讲富贵。相好就是中国人讲的富贵。统统具足。没有一样不具足。所以他不需要去修。但是没有见性的人。自性虽然具足。你不得其用。你还是要修。佛对于六道众生没有见性的人。教你什么?教你修福、教你修慧。这就是教你布施。你想发财能不能发?能。怎么发财?财布施得财富。法布施得聪明智慧。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你要想这三样东西都有。这三样没有一个人不想的。想发财。想聪明智慧。想健康长寿。基督教人也想。我在美国住多年。我问这些基督徒这三样。要!我说要。可以得到。怎么得到?佛讲的。他说佛教?是的。没错。佛教是教育。跟你们的教不冲突。你们的教是宗教。上帝是你们的父。你们是上帝的儿女。对不对?对。释迦牟尼佛是你的老师。你是他的学生。冲不冲突?不冲突。你在家有父母。在学校有老师。你可以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地方来学发财、学聪明智慧、学健康长寿。何乐而不为之?所以我就教他。你们星期天上教堂。星期六上佛堂。都来了!欢欢喜喜、快快乐乐。一点冲突都没有。你看你在家有父母。在学校有老师。我说你们到释迦牟尼佛这是学智慧。学健康长寿。学发财。你们上帝快乐。你们想想。做父母的人。我这儿子有个好老师教他。父母开不开心?上帝开心。不会反对你的。所以我们佛堂星期六特别开放给不同宗教人来学习。我们跟宗教和睦相处。处得很好。「佛氏门中有求必应」。真照这样做。它真有效果。真发财了。真得到了。愈来愈欢喜。不要背叛你的宗教。为什么?你背叛你的宗教你大不孝。佛不收你。佛不收背叛的人。佛经典里面就有很多不同宗教的人跟佛学。但是佛绝对不教他改变宗教。那是不道德的事情。我们跟很多宗教往来。他们最怕的、最担心的。就是我们去拉他的信徒。这他最怕的。以后跟我往来。不拉信徒。就鼓励他。鼓励他更要信仰他的宗教。每一个宗教都欢喜。你要忠于你的父母。你要忠于你的上帝。你要做上帝的好儿女。别给上帝丢人。我们这十多年来跟许许多多宗教。你看和睦相处。平等对待。真的互助合作。他们有很多的活动找我。组团到国外旅行。请我做顾问。我陪同他们一起去玩。宗教可以团结。

  「五祖闻之。便授衣钵。立为第六代祖」。举惠能大师做例子。一切自性本自具足。这要明心见性才行。才具足。没有见性。那就靠修德。我们想得到东西。你要是如理如法的修学。佛氏门中有求必应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但是要如理如法。要懂得道理、懂得方法。你一定能得到。不如理不如法。如果得到的是你命里有。得不到是你命里没有。得到的时候你有过失。因为你用的方法是错误的。这就是。纵然得到。得到的不圆满。譬如用不正当得到财富。你命里有一百亿。一百亿的财富。命里头。用不正当的手段你得来五十亿。你自己认为不得了。其实你已经亏损一半。亏掉一半。因为你心行不善。打对折了。你自己不知道。你用正当的手段。你得到的是圆满的。如果你得到的你还肯布施。还能帮助这些穷苦需要的人。你所得到的会增长。你命里有一百个亿的

佛教佛祖讲经理论

时候。可能变成二百个亿。可能变成三百个亿。这就是什么?愈施愈多。命里有的从哪来的?你过去生中布施的。你还没用完剩下的。那是你命里有的。命里没有的可以修得。命里有的你继续再修。那太大了。福报太大了。愈施愈多。法布施愈施聪明智慧增长;无畏布施。寿命延长。

  寿命延长的例子很多。《了凡四训》是个最好的榜样。云谷禅师教他的。他本来是个穷秀才。福报不大。功名没有。他只有一个秀才的身分。举人、进士都没有。寿命只有五十三岁。遇到云谷禅师。他跟云谷禅师在南京栖霞寺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。云谷禅师很佩服他。三天三夜没有一个妄念。云谷禅师就问他:你功夫不错。三天三夜没有一个妄念。普通人做不到。他告诉云谷禅师。他说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。二十年。每一年跟他算的对照。一点都不错。他说我什么都不想了。为什么?想了没有用。年年跟算命先生批的那个。一点都不变。每年收入多少清清楚楚。因为他是读书人。每年去参加考试。能不能考中。考第几名完全符合。二十年没有一年有差误的。我还想什么?云谷禅师一听哈哈大笑。我以为你是圣人。原来你还是个凡夫。他就很惊讶。怎么说我是凡夫?你二十年被命运所锁定。一点都没有改变。你是标准凡夫。为什么?人。他作善。他就增加。就加分。作恶他就减分。你二十年不增不减。标准凡夫。教他改造命运的方法。他这一听恍然大悟。决心就真改了。到第二年参加考试就不对了。第二年参加这次考试。算命先生算他是第三名。他考了第一名。就开始不对了。真相信了。全家断恶修善。改过自新。命运整个改变了。命里没有儿子。求生子。做三千桩善事求生子。得了一个好儿子;求功名。命里没有举人。考中举人。命里没有进士。考中进士。命里只有五十三岁。他活到七十四岁。寿命延长二十一年。所以他把他自己一生改过迁善。改造命运的经验。写了四篇文章给他儿子。叫家庭四训。后代都不错。他的后代跟我有联系。曾经写过信给我。还没有见过面。难得!标准改过迁善得到好报的人。好榜样。为什么不学?为什么要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取得?错误。这是正当方法所取得的。所以人不能不懂道理。

  我们看底下接着。「并云」。这个并云是五祖告诉惠能大师。「不识本心。学法无益」。你不认识你自己的真心。学法没有益处。这个没有益处是不能明心见性。不能证得佛菩萨的果位。没有这个益处。有什么益处?小益处。人天福报。你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你得六道轮回里人天福报。得这个小利。这是假的利。不是真的利。「若识自本心。见自本性。即名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」。这几句话就是五祖给他印证。他成佛了。他这一觉悟。他就明心见性。这叫大丈夫。大丈夫是大乘佛教对佛的尊称。对明心见性的人的尊称。天人师。你有能力、有智慧教化天人。就是天上人间。你有这个能力。你就是佛。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。惠能为什么有这样成就?这个道理现在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他在听经的时候。听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。在这个时候。一剎那之间他就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。放下就成佛。障碍就没有了。我们一般讲业障。业障是什么?是执着、是分别、是妄想。妄想是起心动念。他就能在一时。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统统放下。统统放下恢复到纯净纯善。这就成佛了。所以佛法这个东西。我初学佛的时候。章嘉大师告诉我。佛法是知难行易。你要知道可难了。一百年都搞不清楚;你要真的去行太容易了。一念之间。经上讲得很清楚。你能够一念把执着放下。世出世间法知道它是假的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不再执着。你就证阿罗汉果。凡夫就成阿罗汉;如果再能够不分别。于世出世间法不分别。你就成菩萨。佛法第二个学位拿到;如果不起心不动念。你就成佛。最高的学位就拿到。

  惠能是拿到最高的学位。你要知道。二十四岁。不认识字。五祖道场有讲堂他一天没有去过。一堂课没有去听;有禅堂。他一支香也没有去坐。禅堂一支香是一个半小时。边都没有沾。五祖把衣钵传给他。跟着五祖十几年的神秀大师。衣钵没有传给神秀。传给他了。神秀作的那个偈子。那是应试。五祖要考考大家。每个人作一首偈子给他看看。「身是菩提树。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。勿使惹尘埃」。这神秀作的。大家都在念。惠能也听到了。听到之后他就想。这一首偈没有见性。他也去作一首。他不会写字。他会念。让别人写出来。把他那个偈子改了。「菩提本无树。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。何处染尘埃」。这个是六祖作的。五祖一看到这一首偈子。赶快把鞋子脱下来。把它擦掉。没见性、没见性。告诉大家。不要大惊小怪。没见性。晚上就召见。就召见惠能大师。夜晚半夜三更来见面。告诉他。你那首偈子管用。很难得。跟他讲《金刚经》。我想不会超过两个小时。大彻大悟。衣钵传给他。你看真的行易知难。把明心见性这个事情讲清楚。那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。确实知难行易。

  所以东方的学术。佛教传到中国来。中国人完全接受。这是中国人智慧。汤恩比赞叹。中国古人心量大。能够包容异族文化。就是指的佛教;而佛法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化。这是汤恩比说的。英国人。这个人懂得中国东西。所以他说。「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。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。汤恩比说的。我过去。二00五、二00六年访问伦敦。访问牛津大学、剑桥大学、伦敦大学。给他们汉学系的同学做了一个小时讲演。跟他们的教授们在一块交流。我说这是你们英国人。你们很崇拜的。他说的话能相信吗?同学们对着我都笑。教授们也笑。不说话。我等了半天没有回音。我再问一句。「难道他讲错了吗?」也不敢回话。对汤恩比的话有疑惑。我了解。我说。很多人对汤恩比这个话解读错误。为什么?你们提到中国传统文化。一定就想到儒释道。因为你们是学儒释道的。同学们当中很多都是用佛教经典写论文。写博士论文。当中有一个同学告诉我。他用《无量寿经》写博士论文。我问他。《无量寿经》这个中文的版本有九个不同版本。你用哪个版本?他用夏莲居的会集本。跟我们用的是一个本子。我说难得!你选择的不错。欧洲人。讲一口北京话。能看中国的古文。你不能不佩服他们。

  我说你们解读错误在哪里?因为你一说到儒。你就会想到四书五经、十三经;讲到佛。你一定想到《华严》、《般若》大乘。你想到这东西;讲到道一定想到老庄。老子、庄子。这是什么?我说这是花果。果实。你想到这个东西。这个东西能救世界吗?能救。要花很长的时间。你什么时候才能到他这个地位。才有这个智慧?难!我说我跟你们的解读不一样。你们看的是花果。我看的是什么?我看它的根。这花果是从枝叶上长的。枝叶是从干上长的。干是本上长的。本是根上长的。我看它的根。你们疏忽了。没有根哪来的花果?你们光在花果上学的是知识。不是智能。你没有学到它的真东西。你学的是假的。真东西是什么?根。根是什么?儒家的根《弟子规》。大家疏忽了;佛家的根《十善业道》。那么薄薄的一部小经。谁瞧得起?那是根。你看经典上打开。「善男子善女人」。讲根;道家的根。《太上感应篇》。这个东西如果今天普及到全世界大家都来学习。社会能不能救?能救!你拿那些大经大论不能救。念着好听的。做不到。从根做起。我跟他们上课一小时。时间虽然不长。把他们的观念改正过来了。中国传统求的是智能不是知识。你们今天求的是知识不是智能。不一样。好。现在时间到了。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399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六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六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5963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