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七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09 01:41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七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七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三九七集)  2011/5/5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9-0397

  诸位法师。诸位同学。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四百九十四面。倒数第四行看起。最后一个字:

  「惠能大师当时尚未剃度。只是庙中一苦工。一发此心。顿登祖位。正可为《菩提心论》中『若修证出现。则为一切导师。不起于座。能成一切佛事』之事证。」黄念老举六祖惠能大师这个例子来做证明。由此可知。放下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就是真正发菩提心。这个心一发。凡夫就成佛了。为什么?他放下了。佛是本来佛。本来是佛。我们就是因为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障碍了。佛并没有失掉。是真佛不是假佛。这个事理都要很清楚、很明白。肯定我们自己本来是佛。就是因为有障碍。这叫迷障。佛没有失掉。确实本来是佛。《华严经》上佛告诉我们。「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」。妄想就是起心动念。分别执着。我们变成凡夫了。我们把这个东西一放下就成佛。惠能大师就是在五祖会下一时顿舍。所以他就顿悟、顿证。他开悟所证得的果位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所证得的完全相同。大彻大悟。明心见性。所以一发此心。庙里一个苦工。我们现在讲义工。这个心一发就成佛了。这可以为《菩提心论》当中这一段话。前面我们讲过、学过。「修证出现」。修。修这个意思就是转过来。念头一转这就叫修。他就能证得。出现什么?菩提心出现了。真心出现了。他就能够为一切天人导师。「不起于座」是说他快。他能成就一切佛事。这个佛事是教化众生的大事。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。一生从事于教学。所以教学是佛事;为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。什么榜样?觉悟的榜样。不是迷惑的榜样。觉悟的榜样这是佛事。这是举出一个很好的证据。

  「菩提心。迥出凡情」。迥是远、超越。远远的超越凡情。「功用难思」。它的功德、它的作用不可思议。「如是心性。名为法身」。换句话说。菩提心现前就是证得法身。惠能大师是法身大士。法身大士就是佛。所以。「是佛道之本体。名为菩提」。把菩提的体、菩提的名称说出来了。这是法身菩提。下面则说报身。「法身本具。乃性德也」。不是修成的。是性德。「修德有功。性德方显」。修德。记住。就是放下业障。没有别的。统统在放下。放下。性德就现前。「故备修万行。功德庄严。得报身佛果。」性德显了。还要不要修?要修。修的意思是什么?修是给人做榜样。给人做样子。如果你不修就成佛。大家想。「你不修。我也可以不修。那我也能成佛」。不然。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了。他在鹿野苑跟五比丘讲四谛法门。小乘法、人天法。而且做出小乘的样子。小乘的比丘。每天出去托钵、出去行化。持戒、修定、讲经、教学。做出榜样。威仪有则。给大家做榜样。做好样子。功德庄严。得报身佛果。「报身圆明具德。通达无碍」。圆是圆满。明是光明。具足万德万能。通达无碍是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这叫「圆通无碍」。这叫「报身菩提」。第二种。

  第三种。「从报身流现化身」。这是变化的。「随机化现。妙用无穷」。这个作用是对众生的。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有缘众生。佛经上常讲。佛不度无缘之人。他跟你没有缘。你度不了他。为什么?你度他。他不相信你。什么叫有缘?他相信你。他听你的话。这叫有缘。你再高明。他不相信你。不听你的。你怎么教他都没用处。那叫无缘。有缘众生。这是无量劫中。不管跟你是有善缘还是有恶缘。只要是有缘。他就会听你的。缘成熟了。他会热心的来向你学习。他一生他就能成就;缘不成熟。要慢慢等待。要教他。这一生缘没成熟。教他一点。下一生又遇到。再教他一点。佛度众生不是一生成就。生生世世帮助众生。慢慢等待他成熟。成熟。就用这个法门帮助他往生。他就圆满成就。换句话说。一切学佛的人遇到净宗。真信、切愿。我们就晓得。这叫什么?这缘完全成熟了。他这一生决定成佛去了。如果遇到净宗。还有一点怀疑。还不能完全相信。还想学这个学那个。那就是他的缘还没成熟。这一生不能往生。再等来生后世。这个我们都在现在看得到。一看就晓得。他是不是有缘。他缘有没有成熟。统统要帮助。没有缘的人要跟他结缘。结缘来生就有缘了。因此我们对于结缘不能不广、不能不做。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听到了。这都是跟他结缘。我们身上戴一串念珠。他一看到。晓得这是佛。也结缘了。总要叫他跟我们接触。让他心里有意无意会有一个佛字放在心上。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。他看到。一历眼根永为道种。这个阿赖耶识里头佛的种子。特别是阿弥陀佛的种子种下去了。这样才能够教化众生。「故曰益物」。益是利益。不说人。他说物。物。十法界全包了。如果说人。只有人法界。不包括其它的。说物。十法界全包了。圆满通达。这叫化身菩提。由此可知。化身菩提是他受用。报身菩提是自受用。自己真正做到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圆满自己的智慧。圆满自己的德相。这属于报身。

  「第三。显发心有异」。异是不一样。发心有异。「今谓行者」。行者就是学佛的人。修行人。「修因发心具其三种」。这三种后面念老也有解释。「一者。要须识达有无。从本以来自性清净」。这是头一个条件。一定要认识有跟无。什么东西有?自性清净心决定有。自性清净心之外决定是无。大经上告诉我们。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。这个相不是真的。这里头重要的意思是教我们。「有」。你要抓住;「无」。要放下。无这东西放不下。那就障碍你的自性清净心。你永远不能见性。第二。「缘修万行。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」。我常讲八万四千法门要什么?要圆修。一修一切修。一切修一修。「三者。大慈悲为本。恒拟运度为怀。」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。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个意念不能忘掉。念念为怀。这是恒拟。帮助众生。特别是帮助众生认识净土。帮助众生一心专念。帮助众生这一生往生成佛。「此之三因。能与大菩提相应。故名发菩提心。」发菩提心肯定是这个样子。

  「又据《净土论》」。就是《往生论》里面说。「今发菩提心者。即是愿作佛心」。发菩提心不是别的。就是愿意作佛。「愿作佛心者。即是度众生心;度众生心者。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。今既愿生净土。故先须发菩提心也。」后面是黄念老的解释。「释曰:发心有异者。谓有两类」。这实际上是解释前面所说的。有两类。「初者。行者于因地中」。我们现在都是在因地。我们没有证果。都在因地。「具发以下之三种心。一者。须识有无。与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」。自性清净前面注了。「自性本净」。「至于识达有无。实为悟心之玄关」。这是关键所在。非常重要。你要认识。你要通达。你要明了。什么是有。什么是无。这个东西要搞清楚。「无者。即《心经》中。从无眼耳。乃至无智亦无得。一连串之无字也。」《心经》上讲得很清楚。大家都念得很熟。「无眼耳鼻舌身意。无色声香味触法。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」。这就是十八界。六根、六尘、六识都无。乃至到最后说「无智亦无得」。这要知道什么是无。

  「又即《大涅盘经》云:如是逆顺入超禅已。复告大众: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。无明本际性本解脱。于十方求。了不能得。根本无故。所因枝叶皆悉解脱。无明解脱故。乃至老死皆得解脱。」这是举例告诉我们。经上说。从「复告大众」。这是释迦牟尼佛他说。「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」。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。「无明本际」。本际就是本体。「性本解脱」。你看一切法的自性。一切法自性决定没有烦恼习气。没有这些东西。你在这个里面找。找我找不到。我尚且没有。哪来的我所?我所有的当然就不在了。这是什么?它本来解脱。于十方去求。了不可得。为什么?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。真的是了不可得。所以佛跟我们讲真话。真话是什么?根本无故。根本无。就像一棵树一样。根。根本没有。哪来的枝叶?

  这桩事情。我们细心回顾过去所学的贤首大师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》。就明白了。你看看《还源观》上给我们讲。宇宙怎么起来的?我从哪里来的?先显一体。起二用。一体是根本。根本是什么?自性清净圆明体。这个东西有。真有。虽然真有。它不是物质现象。它也不是精神现象。也不是自然现象。它没有现象。它真有。那就是真如。那就是自性。因为没有现象。所以佛叫它做空。空不是无。空是有。真有。为什么?它能生现象。它能生自然现象。能生精神现象。能生物质现象。它能生。奇怪!但是能生的这些现象是幻相。你要晓得。能生现象不是真的。本体是真有。有是空。有它什么都没有。它真有。真存在。虚空都是它变的。虚空不是真的。它变的。就像我们作梦一样。梦中有虚空。醒过来虚空不见了。我们今天在这个虚空里头。什么时候我们觉悟了。超出六道轮回。这虚空就不见了。它不是真的。真的是自性。所以从一体。一体是空寂。起了两种现象。起二用。一个是宇宙出现了。依报。一个是我出现了。正报。这二种作用。正报、依报出现了。变现出来的。

  佛在大乘经上常讲。「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」。这是一念不觉现出的现象。好像我们作梦。梦就是一念不觉。作梦了。这现象一起来。现象有三个特色。第一个是周遍法界。我们无法想象。我们的物质现象是身体。这是物质。物质是个波动现象。每一次的这个波动都周遍法界。你说速度多快。现在讲电、讲光。跟它比差太远了。它是立刻周遍法界。光跟电的速度很慢。一秒钟三十万公里。从太阳到地球要八分钟。那么长的时间。我们自性里面变现出来这个能力太大。它才动就周遍法界。没有障碍的人。这些信息他们全收到。没障碍的人。我们有没有收到?收到。收到有障碍。收到不知道。没感觉。我们是凡夫。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。把我们的灵知障碍住。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到我们这里居然没有感觉。什么人有感觉?烦恼只要少一点。他就有感觉。业障轻一点。阿罗汉有感觉。因为阿罗汉的见思烦恼断了。虽然还有尘沙、有无明。他能收到一些信息。很清楚。还有大半他不知道。我们是完全不知道。菩萨收的信息比阿罗汉就多。法身菩萨收到是圆满的。也就是像前面所说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他们能够收到遍法界虚空界圆满的信息。上一切诸佛如来。下面地狱众生、三途众生。三途众生苦。他们收到。诸佛如来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教化众生。他们收到。现在有所谓空中传音。就这个意思。比传音还厉害。

  「无明解脱故。乃至老死皆得解脱」。无明是根。无明解脱了。解是解除。无明明了。脱是脱离。脱离什么?脱离无明。这就是十二因缘不存在了。无明缘行。行缘识。识缘名色。乃至后面到老死。统统解脱。这个人就证法身。就成佛了。「以是因缘。我今安住常寂灭光」。我们就叫它做常寂光。「名大涅盘」。「此乃世尊最后慈悲微切之垂示」。微妙、恳切的示现。这个示就是为我们做出好榜样。「亦即永明大师愿于无量劫。剥皮为纸。析骨为笔。用血为墨以书此文。用报慈恩者也。」永明延寿大师。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祖师。他老人家发的愿。把释迦牟尼佛这四句偈写下来永远传下去。为什么?为报佛恩。《大涅盘经》上讲的这几句话。「根本无故。所因枝叶皆悉解脱。无明解脱故。乃至老死皆得解脱」。简简单单几句话。把问题全解决了。最关紧要的这些开示。佛慈悲。发愿「剥皮为纸。析骨为笔」。用自己骨头作笔。用血作墨来写这个经文。于无量劫。现在不必写了。现在有印刷。可以大量的去印。那个时候得一张一张写。写多久?写无量劫。你看看。发这么大的心。这是什么人?知恩报恩。不知道的人不会干这个事情。知道的人干这个事情。知道这几句经文好!人家一看会开悟。就是什么?真正能够认识什么是有。什么是无。

  后面这四句话。这个要义说出来。「无明本无。枝叶何有」。无明是根本无明。枝叶就是什么?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跟烦恼习气。这是枝叶。从根本无明就流出尘沙烦恼。由尘沙烦恼又流出见思烦恼。无明是本。是根本。尘沙烦恼是枝。见思烦恼是叶。我这样讲大家就懂了。这用树来做比喻。根本没有。哪来的枝叶?这个断烦恼断得快。为什么惠能大师听了两个钟点的开示。他就大彻大悟、就明心见性。那是什么?他明白了。根本无明本无。那全就断掉了。什么事都没有了。不必枝枝叶叶慢慢去断。我们现在搞的就是从枝叶上断。慢慢断。为什么?一下断不了。没法子从枝叶。非常笨的办法。从根本断是最聪明的办法。叫上上根人。从根本下手。下下根人从枝叶下手。道理就在此地。我们先从枝叶。慢慢慢慢的时候。总有一天一下就从根拔掉。为什么?真觉悟了。真明白了。为什么断不掉?还是有怀疑。还是认为真有。没有别的。就是这个。这是从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的。你以为你明白了。没有。怎样真明白?真放下的人真明白。没有真放下。听得很多。也会讲。实际上没有明白。这就是章嘉大师以前常常告诉我的。知难行易。佛法是知难行易。释迦牟尼佛讲四十九年。知难;行。像六祖这样你看多容易。一下放掉了。马上就回归还了源。妄尽就还源。

  所以《还源观》的前三段。它一共是六段。前三段就是教我们认识真妄。哪是真。哪是妄。你要认识。后面的两段就是看破放下。当中第四段那是讲教化众生。你要发大慈悲心。你虽然是真正看破放下了。还要不要忘记众生。苦难众生要多照顾。所以教你随缘妙用。恒顺众生、随缘妙用。别着相;威仪有则。在在处处给众生表现一个好样子。第三个那是一个好的态度。特别提醒我们柔和质直。对人要客气、要柔和。心里要真诚。质直就是真诚。末后一句。诸佛们代众生苦。不要看众生不顾。自己走了。这个没有慈悲心。众生苦。要帮助他。要救他。众生有生死。什么叫有生死?他认为有生死。就真有生

山西佛教讲经

死。你已经了生死。你没有生死。没有生死的人帮助有生死的人。容易!有生死帮助有生死困难。他要保自己的命。不能说因为你的生死牺牲我自己。他是这么想法。他有生死。菩萨没有生死。众生有命。菩萨没命。所以他帮助众生得大自在。

  「达妄本空」。妄是虚妄。十法界依正庄严本来空。「真性自显」。只要你通达。有就是空。现在讲这种话。科学家比我们领悟得深。为什么?科学家知道。科学家证明所有物质现象是假的。所以佛在经上讲这句话。达妄本空。科学家一定点头。一定鼓掌。为什么?他证明了。物质没有。物质是什么东西?意念累积的幻相。很多意念挤在一起产生一种幻相。物质千差万别。这个现象怎么产生的?他说频率不同。频率慢的变成固体。非常坚硬。频率快的它就软。松软。频率更快的就变成光、变成电。变成流动的。确确实实全都是意念。这就是大乘经上佛常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心里没有想。一切法全没有了。世间人也说。我们作梦。梦是意识。意念生的。所以讲下意识。你睡觉的时候不能控制。下意识变现成为梦中的境界。梦中境界也是心想生的。醒过来梦就不见。醒过来是觉悟了。也就是你的意念恢复正常了。一个道理。

  《还源观》里面最重要的意思。就是教我们真正认识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。一切诸佛跟我是一体。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。一切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跟我是一体。这个认知比什么都重要。这个认知要用世俗的话来说。天下太平。世界大同。谁不爱自己?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。这叫什么?法身。真的是我。我是什么?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就是我。像我们这个人身。这是我的手。我的右手。这是我的左手。这是我的手指。这是我的指甲。这是我身上的五官、六腑。都是我。而不知道整个虚空、整个法界是我。不知道这个是我。《还源观》教我们认识。把自己找到。自己那种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了。妄想分别执着是障碍。让你完全把真相明了。放下就真相大白。统统明白了。什么问题都化解了。不知道的时候。这是问题。那是问题。知道了。什么问题都没有。「此即知无之要义」。就是知无重要的意义。知无的要义。

  「至于知有。宗门常曰」。禅宗常讲。「必须知有始得」。知性中本无。知相中本有。相中有性。性中无相。「又傅大士《心王铭》曰:水中盐味」。有没有?水是咸的。大海水是咸的。有味。「色里胶清。决定是有。不见其形」。你没有看到。盐的味道没看到。色里胶清没看到。它决定有。不见其形。「心王亦尔。身内居停」。身是有、是色。这个身里头有心。心就是心性。有性。决定有性。身内居停。它居在哪里?它停在哪里?每一个细胞都有。细胞还太大了。黄念老在前面引用的近代科学家发现的中微子。也叫量子。也许就是佛所讲的极微之微。最小的物质。不能再分。再分就没有了。极微之微。这个小微子。这个中微子(小微子)多大?一百亿个组成集合在一起是一个电子。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。我们看到科学家画的那个图。原子是什么样?当中有个原子核。旁边有好几个电子围绕它转。好像太阳系一样。就是那个小的电子。那小电子。一个电子把它分出来是一百亿个小微子。那一个小微子具足色受想行识。这个小微子。你看得见。你看到它的物质。但是受想行识看不见。因为它不是色法。你看不见它。决定是有。

  江本博士实验的水。水你看得见是物质。水会听、会看。会懂得人的意思。那个你看不到。决定是有。通过一实验。真的发现它有。那个有是什么?那是性德。在自性里面不叫受想行识。佛教的名词叫见闻觉知。它在物质里面就叫它做受想行识。它有感受。我们讲它是活的。它不是死的。它有受。它有想。也就是说它有分别执着。你看。你善意对它。它的响应很美;你以恶意对它。它的回应很丑陋。它有分别。它有执着。这种分别执着没有形。你看不到。决定是有。物质里头决定有精神。精神里头决定有物质。这叫知有无。「心王亦尔」。心王是精神现象。不是物质现象。它在肉体里头。「身内居停。面门出入。应物随情。自在无碍。所作皆成」。这是讲心王。就是精神现象。受想行识、见闻觉知。在我们身体里头真有。你看不见、听不到。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都没有办法觉察到它。它真有。「铭中以譬喻。明当人各各自有心王。决定是有。应物随情。发挥妙用。但不见其形。」顺你意思你很欢喜。不顺你意思你很不高兴。肯定有。在哪里?你找不到。所以我们学了《妄尽还原观》。听到科学家的这些实验报告。我们知道。每一个中微子里头都有。不可思议。真的它能够发挥妙用。你要觉。要觉什么?这些现象全是幻相。这些幻相全是自性迷了时候的作用。觉了的时候叫妙用。妙用是什么?妙用是如如不动。出生智慧。出生德相。他不会生烦恼。不会有七情五欲。他智慧、德相。无量的相好庄严。什么人代表?佛菩萨代表。发挥妙用而不见其形。

  「又《涅盘经》云: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知有者。即是知有此佛性。」知有者知有自性。叫佛性是从自性里面的觉性讲。因为佛是觉的意思。法性比佛性的范围广。法性全包了。佛性是法性里面的一分。觉。真有!我们肉身里头有。万物里头有。树木花草里头有。山河大地每一粒微尘里头都有。所以我们就肯定了这句话。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有机体。活的。没有一物里说是没有法性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所有一切现象都是法性变现的。没有性哪来的相?虚空是相。虚空有没有?有。虚空要是没有。它就不能传递信息。三种周遍里面周遍法界就讲不通了;能传递信息它当然有。怎么能说它没有?

  科学家告诉我们。中微子能够穿透。那是一剎那。能穿透什么样的境界?报告里面告诉我们。一个中微子它有能力穿透十亿公里钢板。钢板十亿公里。我们这个地球没有。地球大概只有它的直径。这个我都不记得了。这是以前学物理的时候里头有。大概不到一万公里。地球从南到北这个轴心。我想不到一万公里。因为我们从中国飞到美国恰好是一万公里。就是太平洋。太平洋从中国到美国是一万公里。十亿公里。多少个地球!它一剎那就穿过去了。这是物理学家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。物质现象里头有精神现象在。就是相中有性。有法性。性中有相。性相不二。性相一如。叫通达有无。我们知有佛性。我们这个身体有佛性。当然可以成佛。只要把障碍心性的东西放下。这个东西也是无形的。见思烦恼是无形的。尘沙烦恼也是无形的。无明烦恼更是无形的(起心动念更是无形的)。只要把这些东西放下。你就明心见性。真相大白。

  「《心灯录》云: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。若不知有。总是虚妄」。上面解释。「知无与知有。以明识达有无」。你真正认识、真正通达什么是有、什么是无。「又识达。谓识心达本」。识达也能做这个讲法。「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」。就是惠能大师见性讲的第一句话。我们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。现在还是清净。永远是清净。「何期自性。本自清净」。没有染污。「此正相当于《大乘起信论》中之直心」。这个解释得好。解释得清楚。直心是菩提心。就是真心。菩提心的本体就是真心。真心就是自性清净。「直心者。正念真如法也。」这个念不是起心动念。念是什么意思?你看中国的文字。会意。今、心。就是你现在的心。你现在这个心就是真如。没有起心动念。没有分别执着。这叫直心。有起心动念就是妄心。就不叫真心。真心变成阿赖耶。变成妄心了。但是你要知道。妄心的本是真心。妄心有染污。真心没染污。所以那个染污是假的。染污不是真的。真心没有念头。你起那个念头是假的。不是真的。不是真的。随便起什么念头都无所谓。你真觉悟真无所谓;你不觉悟。把那个念头当作真的。麻烦大了。马上就变成相出来。善的念头变成福报。恶的念头变成罪报。这个就是三种周遍的第二种。出生无尽。它就现相。善念现天堂。恶念现地狱。你要是真的知道善恶念头全是假的。它不现相。善念不现天堂。恶念不现地狱。它不现相。为什么?你认识它。你不认识它。它就变把戏给你看。不认识它的时候。善念就变成天堂。恶念就变地狱。识达重要。识达。菩萨用这个他能度化众生。做为度化众生种种善巧方便。就等于变魔术一样。完全明了。不了解事实真相蒙在鼓里。那就受吧。修善你就去享福。造罪业你就受罪。你就受吧。那个受叫冤枉!那真的。真叫冤枉。统统没有。全是假的。没有一样是真的。

  「二者。缘修万行。相当于该论之深心。乐修一切诸善行故。」缘。我们一般讲条件、缘分。要掌握住。修万行。万行归纳就是六波罗蜜。修什么?修布施、修持戒、修忍辱、修精进、修禅定、修般若。六度展开是万行。或者是修十善一样。十善就是布施。十善就是持戒。十善就是忍辱。乃至于般若。依六度为纲。以十善为目。布施里面有十善。持戒里面有十善。乃至禅定、般若里统统都有十善。相当于《起信论》的深心。乐就是喜欢。修一切诸善行故。喜欢修善行。喜欢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。

  「三者。大慈悲为本。相当于彼之大悲心。欲拔一切众生苦故。」众生太苦了。尤其是现前我们所看到的。我们所遇到的。善导大师常讲。念佛人与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。总在遇缘不同。我们今天遇的缘殊胜。为什么?众生太苦。慈悲心容易发出来。你遇不到这个缘。这心发不起来。不晓得从哪里发起。遇到之后就得帮助他。全心全力帮助他。所有的众生都要帮助。不要去分别。不要去执着。《弟子规》里

中国佛教网慧律法师讲经历

面讲「凡是人。皆须爱」。大乘佛法心量广大。一切众生都要爱。众生的本义要知道。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。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。哪一法不是众缘和合?统统都是。树木花草众缘和合。山河大地众缘和合。遍法界虚空界全都是众缘和合。这就是爱心遍法界。善意遍法界。这是什么心?圆满的菩提心。我们能不帮助吗?欢欢喜喜的去做。遇到这个缘应该去做。不遇到不要去找。找就是攀缘。遇怎么样?遇是随缘。随缘跟攀缘意思不一样。我们先去找这个机缘。这叫攀缘;不找。缘来了。自然而然来了。这是随缘。随缘要不变。这个就叫妙用。随缘随着变就不妙了。变是什么?你里头有个人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夹杂在里头。那就错了。那就不是在修菩萨道。那是什么?那叫造业。不过造的是善业。善业果报在人天福报。如果随缘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。那叫功德。这个功德回向菩提、回向实际、回向众生。成无上道!所以念念不忘苦难众生。

  「是以此之三种发心」。这三种发心。正是《起信论》的三心。「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。故知发如是之心。即是发大菩提心也。」发菩提心跟一般世间人讲的善心不一样。一般世间人讲行善积德。他不是菩提心。为什么?他求福报。他是有所求的。佛法也有所求。佛法是无求之求。求无所求。要懂这个意思。佛法是真的所求的时候。我念念想求无上菩提。能不能求到?求不到。为什么?念念想求无上菩提这个念头是个妄念。妄念怎么能求到真的?真跟妄不相应。真跟真相应。无求之求相应。我要不要这样子求?要。为什么要?做样子给别人看。你看求菩提好;自己有没有求?自己没有。这就是表演。演给别人看。接引初机。要用这个方法把他带进门来。带进门之后告诉他没有。没有。不能马上就没有。马上没有他退心了。要到什么?他真正觉悟了。原来是这么回事情。菩提是什么?菩提是你本有的。你到哪里求?本有去求不就头上安头。哪有这个道理!

  释迦牟尼佛天天给人讲经说法。有没有说?没说。说而无说。无说而说。这叫妙!妙在这里。换句话说。修任何一个法门。都要守住清净平等觉。那就叫妙用。你学这个。我有求。我求阿弥陀佛。我求极乐世界。你心不清净了;求。心地清净。一尘不染。妙。那就高。形式上我要这样做。这样做法就是自利利他。让我内心的诚敬从我形相上表达出来。让别人都看到怎么修诚敬。释迦牟尼佛一生不都是给我们表法吗?从出生到八相成道。都是给我们表法的。你说他那个有还是没有?不能说他有。不能说他没有。你说他没有。他真做;你说他有。他心地清净。一尘不染。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。他有在哪里?他又不要名、又不要利。他又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。有在哪里?这就是认识有无。而把认识有无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。表现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。妙!真正会看的人看到一招。真妙!不是凡夫能想象得到。叫不可思议的境界。就在日常生活当中。一般人看不出来。明白的人看出来。妙。

  我们再看第二段。「次者引《净土论》」。《净土论》就是《往生论》。「谓菩提心。即愿成佛度生」。愿意成佛度众生的心就是菩提心。「摄取众生往生净土之心」。也就是念念希望帮助一切众生认识净土、信净土、愿意往生净土。这是好事!这桩事情跟一切诸佛如来那个心完全相同。一切诸佛的心。都是念念想着怎样帮助他教化这些众生认识净土。求生极乐世界。生到极乐世界他就成佛了。就等于说。父母对儿女。总希望给他找一个好学校去给他念书。在这个学校就一举成名。博士

佛教讲经说法的童子

学位就拿到。哪一个学校有这种保证?十方诸佛剎土都在开学校。只有阿弥陀佛这个学校有保证班。所以十方如来都愿意把他学生当中有真正能信、能愿、真想往生的。全都保送到这个学校来。这个意思我们要懂。十方诸佛如来。异口同音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。佛中之王。十方如来像父母。阿弥陀佛是好老师。我们这边释迦牟尼佛像父母一样。保送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。为我们讲《无量寿经》。讲《无量寿经》就是讲西方极乐世界。讲清楚、讲明白。大家听到相信。想去了。多听几遍真想去。那就成功了。真想去你一定就去得了。这里告诉你几个原则。要发心。

  「此心初看似较前心易于发起。实亦不然」。实在的说也不容易发起。这个心是什么?愿成佛度生。比前面三种心。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。好像看起来比前面容易。愿成佛度生。要真愿!假的不行。为什么说实在亦不然?底下说清楚了。「盖以净土往生法门。实为难信之法」。这是真的。一点不假。信心未生。你怎么能发?我对于这一句感触很深。为什么?我是这个路上走过来的。我学佛如果用净土法门来接引我。我这一生没指望。为什么?不相信。佛的方法很多。善巧、巧妙。我喜欢研究佛经。喜欢佛讲的这些道理。所以对于大乘经论就很欢喜。叫我在那里坐着老实念佛念不下去。各人根性不一样。所以真正接引我入门的是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。这些经论引导我入门。我对于这些经论非常欢喜、非常感兴趣。怎么归净土?到最后看到这些经论全部都是导归极乐。《楞严经》上二十五圆通。这是我发现的。因为以前人很少讲。多半人家讲的时候。二十五圆通「观世音菩萨圆通章」第一。观世音耳根圆通。「反闻闻自性。性成无上道」。禅宗引用了。净土宗没人看出来。

  我是被一个日本和尚问出来的。他要不问我。我没想到。因为那个时候我正跟李老师学《楞严经》。我学《楞严经》是复讲。一个星期讲一次。老师星期三讲。我星期四讲。就是我复讲

佛教故事 降魔成道 讲经

。星期三听了。我星期四照老师的讲法讲一遍。我的听众有六个人。我们七个人一个小班。每一个星期复讲。一个讲。六个听。《楞严经》这部经是我专讲。从头到尾。所以老师讲一遍。我也讲一遍。有一次。台湾大学几个学生带着他的老师。日本人。客座教授。也是学佛的。他来访问我。问我学的是哪一部经?学《楞严》。你修什么法门?我修净土。念佛。他很诧异。因为大家都知道。《楞严经》跟密有关系。跟禅有关系。认为是禅宗跟密教重要的经论。与净土不相关。所以他就很惊讶。《楞严经》跟净土有什么关系?他这一问。我的灵感就来了。

  二十五圆通当中。不是一个特别法门。两个特别法门。观音菩萨的法门太显著了。人家一看就清楚。「大势至圆通章」。特别法门。不显著。那什么?排列的位次。观世音菩萨照理按顺序来排他排第二位。他是六根。眼耳鼻舌身。他是耳根。应该排到第二。六根后面是六尘。六尘后面是六识。这就十八个顺序。观音菩萨排第二。后面是七大。地水火风空见识。是七大。所以一共二十五个位次。观音菩萨从第二个位次拉出来摆在最后。这一看就明显了。他排第二。他怎么排到最后去了?太明显了!大势至菩萨也是特别。没按顺序。大势至菩萨原本是排二十三。弥勒菩萨二十四。他们两个对调了一下。就调了一个隔壁。这个很多人没看见。大势至二十四。大势至本来是二十三。他二十四;观音菩萨本来是第二。他排到第二十五。最后像唱戏一样。压轴戏。最好的、最精彩的。叫压轴戏。最后压轴是大势至、观世音。我突然想到这个。我对付日本人。我说怎么没有关系?「大势至念佛圆通章」特别法门。它不是正常的。没有按照顺序排。我把他说得一愣一愣的。我说你们只看到观音菩萨。那太明显了。调一个位子你就没看见。两个特别法门。为什么两个特别法门?为什么大势至不摆到最后?大势至的法门。这个念佛法门普遍法界。遍法界虚空界它都是第一。而观世音菩萨法门是我们地球上众生的第一。是小面积。我们这小面积。观音菩萨第一。大的来讲。大势至菩萨第一。这他才明了。原来《楞严经》跟念佛法门关系这么密切。我说对。一点没错。

  《法华》、《华严》。尤其是《华严经》。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我从这个地方信净土的。哪个人劝都不行。李老师劝我好多次。我不反对净土。我尊重净土。但是我不愿意学净土。我还是喜欢《华严》、喜欢《楞严》。这个经的分量都很大。比《无量寿经》分量大多了。那个里头其味无穷。《楞严》纯粹讲智慧。《华严》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一切经的总纲领。所以方东美先生把《华严经》介绍给我。这是佛经哲学概论。他是这样介绍给我。佛经哲学概论。真正是难信之法。我是从《华严》、《楞严》、《法华》导归极乐的。它们做引导。没有这些大经大论在引导。我的信心生不起来。真叫难信。可是我这一信。比一般人信的信心不知道要加强多少倍。因为我了解。一般人他不了解。我都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我才相信。

  《无量寿经》这个本子我讲了十遍。这一次是第十一遍。特别选讲黄念老的批注。也是感念我们在晚年才遇到。才变成知己。当时弘扬这个本子就我们两个人。他在国内弘扬。我在国外弘扬。国内就他一个人。国外也只有我一个人。我们两个有缘碰到。真不可思议。这个缘分跟李老师有关系。李老师以前提过黄念祖这个名字。提过。我听过。有个印象。不深刻。模糊的印象。我以为老师提的一定是跟他年龄差不多的。没有想到黄念祖比他小很多。大我一点。大不了多少。李老大我三十九岁。黄念老大概大我十几岁的样子。我以为这个人已经作古、不在了。没想到。到美国听到有这么一个人。我们净宗同学的同修。在中国请了一个密宗上师。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是个密宗上师。我说你们也请一个密宗上师。咱们现在念佛。没有必要了。我就问了几句。上师是谁?他说黄念祖。这个名字很熟。有印象。想了好久。想到了。我就问他。是不是梅光羲的外甥?他说是的。我说:那请他来。梅光羲是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师。我们称祖师。老师和我们一家人。所以我们很想见见面。我知道他是梅光羲的外甥。是夏莲居的学生。那跟《无量寿经》的关系就很大。他肯定学这部经。所以我就告诉他。可以请他到美国来。请来了。果然是的。没错。这样的因缘我们遇到了。遇到真叫一见如故。

  遇到的时候通电话。他就带了这一本批注。油印印的。字能看得见。不十分清楚。带到美国。就这一套。送给我。我们拿到台湾去印了一万册。随后他回去了。他在美国停留只有一个月。签证一个月。我到北京去看他。真欢喜!我要去看他。没想到他先来看我。他知道我到了北京住在旅馆。他到旅馆先来看我。这在礼节上是不寻常的。中国古人讲客拜主人。主人回拜。我们到北京作客。主人先来拜访我。然后请我到他家吃饭。那一张照片现在挂在尖沙咀摄影棚里面。你们会看到。那就是第一次见面。在北京。他全家人。还有夏莲居的孙子夏法圣。一家大团圆。知道他写这部书的艰难、辛苦。我们代表末法九千年的众生。将来都因这个书而得利益。特别把这个批注拿出来讲一遍。我们来分享。也是报答与黄老居士知遇之恩。难信能信。这很可贵。信心要不生。菩提心就发不出来。也确实是不容易。

  「如《阿弥陀经》云。十方诸佛称赞本师。于五浊世(五浊恶世)。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」。这是诸佛如来对释迦牟尼佛的赞叹。释迦如来能在这个时代为大众宣讲净宗法门。这三部经。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跟《阿弥陀经》。《阿弥陀经》无问自说。本经阿难启请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韦提希夫人的因缘。不容易!佛在小本《弥陀经》里说。十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本师。在五浊恶世。是讲释迦牟尼佛出生这个时代。所以世尊为我们示现种种苦行。做给我们后世人看的。要吃苦。为什么?众生业障太重。吃苦是什么?代众生苦。这个意思太深太深了。几个人知道?释迦牟尼佛吃苦是为我们地球上造作极恶的众生。替我们这些造业障的众生消罪业。不知道恩就没有报恩的心。你真正知道了。报恩的心、感恩的心就生起来了。如何报恩感恩?依教修行。不但自己要做。要把这个大法传下去。世世代代弘扬下去是真报恩!

  所以这部经。夏莲居老居士重新来整理。那是什么人?不是普通人。我们看看前面。王龙舒居士做第一次整理。宋朝时候。龙舒居士往生站着走的。龙舒跟我同乡。舒城人。跟庐江距离五十华里。大概就是二十几公里的样子;方东美先生是桐城人。我们这三个小城三角形。距离都是五十里。净宗大德!龙舒居士的会集本叫《大阿弥陀经》。收在《龙藏》里。《乾隆大藏经》里头有。收在《龙藏》里。夏老这个会集本。会成之后三年的时间。又十年的时间来修订。修改过十次。称为最圆满的本子。一生的心血就在这部书上。确确实实把如来度化末世众生这桩大事做成功!真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。因为要度末法九千年只有这部经。其它的经论做不到。你说这部经多难得。太稀有了!黄念祖老居士不是普通人。怎么能做出这么好的批注?引经据典。居然能够搜集一百九十多种。我们都想象不到。我到他家里去看他

佛教梦见有人讲经

。这些参考书都堆在柱子的旁边。他也没有书架。堆得很凌乱。怎么找到的?感应。佛菩萨的威神。就有人送给他。真心想事成。想到古人有什么本它就来了。不是诸佛菩萨的加持。这批注写不出来。不是龙天善神护佑。这些参考数据到哪里去找?

  我们报佛恩。报祖宗的恩。报国家的恩。报我们民族的恩。报一切众生恩。就要认真学习。依教奉行。还要把它发扬光大。所以这次日本邀请我去讲经。我答应他。我六月去讲。还是讲这部经。一天四个小时。我希望在日本讲一百个小时。讲完我就回来。这部经分一百个小时功德给日本。现在时间到了。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400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七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九十七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5962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