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三十五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三十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三十五
/*
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三三五集) 2011/3/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02-039-0335
诸位法师。诸位同学。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。第三百九十面最后一行:
「又此土修行。若生魔障。则以念佛治之。见《止观九之二》。」把出处说出来了。这是天台宗所说的。天台大师。唐朝的智者。他老人家最后也是念佛往生净土的。所以。台宗历代祖师最后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很多。像近代谛闲法师、倓虚法师、宝静法师。这都是台宗的大德、台宗的祖师。没有一个不是念佛求生净土。这些话。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。我们要特别留意。因为这些事情常常遇到。遇到之后不知道怎么解决。附体的、着魔的。我们一般讲精神不正常。胡言乱语。举止失常。苦不堪言。如果遇到这种情形。多半都是冤亲债主。有过去生的、有现前的。他来报复。你真想。不管你功夫够不够。大的魔。你这些小事情他不在意。可是小的冤亲债主他不懂。他就得来报复。或者是以这个为手段来求超度。求你帮助。这些情况都不是一定的。我们要冷静。要用智慧去观察。帮助他解决问题。根本解决的方法确实无过于念佛。灌顶法师也是这个说法。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多次的教导我们。我们自己明白了。心里只有阿弥陀佛。除阿弥陀佛之外都能放下。那你这一生决定不招魔事。就是魔王他也不会来找你。为什么?没有不尊敬阿弥陀佛的。一心求生极乐世界。想亲近阿弥陀佛。诸佛如来都尊重你。我们有理由相信。妖魔鬼怪也很尊重你。不再跟你为难。如果你发这样的心。对这个世间还有一念贪瞋。魔会来找你。找你怎么办?赶快放下。提起正念。问题就解决了。正念则是一向专念。所以用念佛这个方法来对治。
下面。「又《净土修证仪》云:十乘之理观。能发九境之魔事。以五蕴生死迷暗之法为境故。」这是天台宗修行重要的方法。念老在此地引证。我们也随缘把十乘观法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。也提供我们自己做参考。就能够真正体会到。净土是易行道;哪个方法都好。但是没有念佛这么容易。念佛效果无比殊胜。我们用的这份数据出在《三藏法数》。《三藏法数》依天台宗《摩诃止观》。我们也称为大止观。它有《小止观》。这是《摩诃止观》上一段文字。
「十乘者。十乘观法也」。十乘是略说。它的完全的题目是十乘观法。「此十通名乘者」。这是先解释什么叫十乘。十是数字。这个十条都叫乘。「乘」是什么意思?是「运载之义」。我们今天讲输送。如世间的车乘。「堪能运载」。车运人、运货。运人的客车。运货的货车。现在车里面容纳最大的是火车。比喻作大乘。汽车运载的人数少一点。比喻小乘。在古时候。大乘是马车。马车装载的量大;小乘是羊车、鹿车。羊车、鹿车顶多只坐两个人。两个人体重的牠就拉不动了。所以。佛用叫大白牛车。大白牛车就是马车。用马车、鹿车、羊车来做比喻。这运载的意思。
比喻。「盖言修行之人。依此十法修之。则能运出生死之苦海。到于涅盘彼岸」。这就讲得很清楚了。这个车是交通工具。帮助你。你用这十种方法。这十种方法好比交通工具。你用它。它能帮助你运出。生死苦海就是六道轮回。能帮助你超出六道轮回。到达涅盘彼岸。真正的涅盘彼岸。就是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。这叫究竟彼岸。这十条全部以这个为目标。生死可以延伸到四圣法界。六道里头两种生死都有。分段生死、变易生死;四圣法界里面。没有分段生死。但是他有变易生死。实报土没有了。所以实报土才真正叫涅盘。小乘的涅盘不算。小乘涅盘在四圣法界。没出十法界。出十法界才是真正究竟。
「数至十者。由修观之人。上中下根不等。」为什么有十条。这么多?这就是说修行人。修行人根器不相等。确实有上根人、有中根人、有下根人。上根利。聪明。有智慧、有定功。临事不乱。常常保持自己的清净无为。所以遇事他能用智慧解决。凡夫没有这个能力。遇事慌张。遇事心就杂乱。特别是逆境、恶人。遇到这个境界他心里有恐惧。无所适从。烦恼就现行。这是下根。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?充其量我们属于中等根性。中等根性沾一点上。上中根性。有真正
这里给我们说明。「上根者。唯观初不思议境。即得破惑显理」。上根人。这十条他只修第一条。第一条观不思议境界。真正能看破。能见到实相。就是事实真相。境界里面的真相。他就破惑。破惑就是断迷。显理就是见性;换句话说。他就明心见性了。明心见性就是大乘圆教初住菩萨。他超越十法界。他住诸佛如来实报土。在哪里?华藏世界。念佛的。他到极乐世界。也是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。四土。他是实报土。上根。不容易!
「其次者」。其次讲中根。「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」。就是修观不思议境他入不了境界。道理能够明了。这叫解悟。入。实际上讲他入不了境界。入是证悟。他证得了;他能理解。他没有办法证得。为什么?他没放下。理解就是章嘉大师他老人家讲的看破。契入那是放下。你是理解。是明白了。你放不下。譬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。三乘人证果。怎么证的?一乘人。一乘人是最高的。上上根人。他闻法之后。同时他能把妄想分别执着一起放下。他就成佛了。这个道理现在我们明白。我们听得太多了。经上也读得太多了。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但是怎么样?放不下。我们今天止于解悟。没有进入证悟。所谓是看得破。放不下。中下根性人。这是三种烦恼一时顿舍。统统舍掉了。
这三种烦恼。最重的是起心动念。因为起心动念你才有分别。因为分别才有执着。所以起心动念是烦恼的根。根没办法放下。能放下枝叶也算不错。如果我们能放下分别执着。你证得菩萨。这个果位证得了。如果分别也放不下。只能放下执着。于世出世间法不再执着。这叫见思烦恼。能把见思烦恼放下。不执着了。你证阿罗汉果。超越六道轮回。但超越不了十法界。还在十法界里头。但是超越轮回了。你永远不会堕落在六道里面搞轮回。这上中下根。上根是成佛。中根是菩萨。下根是阿罗汉。我们连阿罗汉都不能证得。不就是下下根?如果在这一生当中造作不善业。来生连人身都得不到。那就是下下下根。
我们自己属于哪一种根性不能不知道。上根。我们不是上根。上根的东西可以听听。做不到!听听有好处。说不定能帮助你提升境界。从中根提到上根。这是有可能的。佛法常说。一门深入。长时熏修。长时熏修就帮助你提升了。所以根性有。但也不是确定的。善根、福德有时候加分。有时候减分。加减乘除久远劫来没中断。相续不断。如何能够把恶念、迷惑、烦恼渐渐减轻。不再增长。这是功夫;如何将善念、性德天天提升。而不至于减损。这也是功夫。佛门里不论是哪个宗派、是哪个法门。没有不重视。终极的目的就是破惑显理。我们一般人讲的破迷开悟。但是。破迷开悟说得笼统。标准太多了。破惑显理这个标准很确定。就是明心见性。以这个为目标。
中根根性的人。「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。须用第二发心。乃至第八对治助开(帮助你开悟)。才能破惑显理。」所以他的修学比第一种就要麻烦。他要许许多多的帮助。不像第一种人。人家根利。不需要。一个方法就够了。「又其次者」。这就是下根人。「于前七种观之不入」。那我们就晓得。末后还有第八、第九、第十。末后这三种一定是下根人修的。「须用第八知位次。乃至第十离法爱。方能破惑显理」。你看全都是放下。最后一个办法。下根人必须要学的。离法爱。离是放弃、放下。放下对法的贪爱。世间法的贪爱。行。能放下。佛法的贪爱也要放下。为什么?佛法是因缘生法。没有世间法哪来的佛法?所以佛法是依世间法相对建立的。世间法是病。佛法是药。药从哪来?因为有病才有药。没有病哪来的药?病没有了。执着药。又生病了。病没有了。药也不要了。那叫健康。恢复健康。恢复正常。所以说「法尚应舍。何况非法」。《金刚经》上说的。
「故止观大意云。上根唯一法。中根二或七。下根方具十」。八、九、十是下根。「又为知妙境为九乘之本」。知妙境是第一观不思议境界。是后面九种的根本义。「称本修九」。本虽然不能入。你不能不知道。你修后面九种方法。「方堪入于初住」。入于初住这是证果。圆教初住菩萨。超越十法界了。所以修行的目标是要超越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一定是破惑显理。惑是烦恼。就指的无明烦恼、尘沙烦恼、见思烦恼。三种烦恼统统都离了、都断了。惑破了。惑是障碍。障碍去掉。自性现前;理是自性。是实相。实相就是真相。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见到。这叫明心见性。见性成佛。
「是故备论此十乘也」。因为这个缘故。来谈这个十种修行。这里面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信息。那就是知妙境为九乘之本。我们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。看破是放下的根本。知是看破。诸法实相不能不知道。真正知道了你就肯放下。一点一滴慢慢放没关系。只要你肯放。你的知愈深愈广;如果你要是不放。你的知就限于现前这个境界。没有办法更深更广。你的智慧浅。小智慧。不是大智慧。真肯放下。你的智能愈来愈大、愈来愈深。就这么个道理。修行自始至终。始是初发心。终是证得圆满的佛果。秘诀就在看破、放下。看破是观。放下是止。止观双运。止帮助观。观又帮助止。这两个原则相辅相成。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遍法界虚空界。凡夫修行成佛。法门再多。无量法门。原理就是这一个。违背这个原理。那就是邪道、邪法。错了。八万四千法门都顺着这个道理。全是佛法。没错。门门都能成无上道。门门都能帮助你破惑显理。所以才说「法门平等。无有高下」。这个话是真的。虽然无有高下。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讲。因为修行人根不一样。上中下根不一样。所以有难易不等。有人修行感觉到很难。为什么?他不是这个根性。你学这个法门就非常困难。契你的机。适合你的根性。你修起来就很容易。就不难。所以无量无边法门要随自己去选择。选择妥当之后。就一门深入。长时熏修。熏修的目标是破惑显理。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。见性成佛。初住就是佛。真佛。不是假佛。天台大师为我们讲六即佛。就是六种佛。明心见性是分证即佛。他是真的。他不是假的。真佛。但是他没有圆满。为什么没有圆满?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。无始无明断了。他有习气。习气没断就是不圆满。习气断了。叫究竟圆满。在《法华》、《华严》里面都称之为妙觉。这是大略的把这个大意简单介绍。下面就十种。
第一个。「观不思议境」。观是能观。是智慧。境是所观。是境界。「所观者何」。所观的是什么?所观太多。「不出色、心」。贤首大师在他一篇
不思议境界!你无法想象。你愈想愈错。为什么?从你的妄想里面就生分别、生执着。愈想愈错。不想。不想就没了。为什么不能想它?因为它不是真的。道理就这么简单。它是虚幻的!你想它。它早就不见了。就像我们面对荧光幕里面的现相。我们看电视、看计算机。你看屏幕上现相。这个现相是有还是没有?佛在经上说的。相有性无。事有理无。性相不二。理事一如。这叫中道。真正看到它的真相了。有无是一不是二。无是真相。有是幻相。真即是幻。幻即是真。真相跟幻相不二。你才真正见到真相。见到真相叫见性。真正破惑显理。明白了。如果你看电视、看网络。你用这个心态去看。你是在修行大乘。你会见性。你会成佛。为什么?你没有着相。你对屏幕、对屏幕里面的现相都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。你不知不觉入于初住的境界。不知不觉入境界了。所以你说哪一法不是佛法?会用心的人。法法皆是佛法;不会用心的人。释迦牟尼佛来给你讲《华严经》、来给你讲《无量寿经》都不是佛法。为什么?不会!你有分别、你有执着。所以一切法不出这两样东西。色是我们今天讲物质现象。心是精神现象。这两种现象之发生是自然现象。
「色从心造。全体是心」。这句重要了!说什么?物质现象。能缘的是我们的六根。眼耳鼻舌身意。能缘的是六根。所缘的是色法。色声香味触法。能缘、所缘。六根、六尘、六识全体是心。为什么?心现的。色从心造。心是能造。色是所造。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是所造。能造的是心。这个心。一半是真心。一半是妄心。真心是因。妄心是缘。因缘具足。境界现前。境界就是色受想行识。五蕴现前。所以一切法的体是自性。全体是心。这个心是自性。色从心造。这个心是自性。自性是真心。能生能现。能生万法。像《坛经》上所说的「何期自性。能生万法」。何期。就是我们现在的话说。没想到。自性能生万法。自性能现万法。自性迷了的时候就叫做识。识是妄心。它带来迷惑。自性里面智慧德相统统迷了。迷了的这个妄心它起作用。这个作用是变化。《还源观》里面三种周遍。第二种说「出生无尽」。变化无穷。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它的相貌、它的样子。所以识能变。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。能变所变。没有识。就是没有这个妄心。外面境界是纯真无妄。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叫法性土。法性土里面的有情众生是法性身。无情众生也是法性身。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。包括虚空。都叫做法性身。情与无情同一体。这是大乘教里面所讲的诸法实相。所以这两句。「色从心造。全体是心」。如来所见到的。明心见性的人他见到的。这就是入佛知见。《法华经》上所说的。
「故经云。三界无别法。唯是一心作。」哲学里头。从本体上讲。一切万事万物的本体就是心。心外无法。法外无心。「即众生日用现前」。日常生活当中。就是现前。就在现在。六根对六尘。眼对色。耳对声。六根对六尘。「所起一念之妄心也」。你起心动念。你在这个里面动了七情五欲。这个心「全真成妄」。本来是真心。现在变成在眼叫见。在耳叫闻。随着心心所换名词。其实一桩事情。「今达妄即真」。通达、明白了。觉悟了。原来妄即是真。这个虚妄的色、虚妄的心。全是真心所现的。全是真心所生的。能生能现是真。所生所现那不是真还是假的吗?所以一真一切真。觉了;一迷一切迷。迷了。凡圣没差别。迷悟不同而已。悟了的人我们尊称他为圣人。迷了的人称他作凡夫。其实凡圣不二。真的是一不是二。
「即此妄心。具足诸法。无有缺减」。这就是《还源观》上所说的「出生无尽」。没有缺失。没有减损。一一法中具足一切法。真是妙不可言。所以。一法真正通达了。一切法全通了。为什么?一法具足一切法。一切法具足一法。一多不二。一即是多。多即是一。所以一通了一切都通。就这么个道理。现在晓得了。「即心是一切法。一切法是心」。这个心是真心。也是妄心。真妄和合。这叫阿赖耶。「非一非异。不前不后」。它是一心。真心在这个状态之下。体是真如自性。相是阿赖耶识。从阿赖耶。阿赖耶会变。变成末那。就是我们凡夫认为是心;变成色法。我们这个身体。我们以为它是身。其实都认错了。不能执着、不能分别。不能说它一样。也不能说它不一样。不能说哪个在前。哪个在后。在我们凡夫一定认为自性在前、阿赖耶在后。告诉你。真的没有前后。
「玄妙寂绝。非识所识。非言所言」。你要真正认识它的真相。玄深微妙。寂静妙绝。非识所识就是心行处灭。非言所言就是言语道断。这个境界无法想象。非识所识无法想象。你没有办法去想它。你也说不出来。这个境界里头你找不到一丝毫的缺点。美妙到极处。经上常用「微妙」两个字来形容它。实在说。世出世间找不到适当的言语形容它。无法形容。它太妙了。在哪里?就在当前。没有障碍的人。通达明了的人。他六根都能感觉到。眼能感觉到。耳能感觉到。鼻舌身意全都能感觉到。迷了。迷了就一无所知。麻木了。古人讲的话叫麻木不仁。迷的时候六根都麻木。所以眼看看花了。耳听听错了。六根对六境上起作用。统统都偏差了。现在这个社会上的大众偏差得太离谱。真的像一般人所说的一百八十度的偏差。上古的大德有偏差。大概四十五度;近古这个时代。一千年前左右这个时代。距离我们比较近。大概九十度的偏差;现在世界。一百八十度的偏差。所以灾难起来了。
当地人告诉我。它还有搭着展览厅。原子弹爆发那是刀兵劫。原子弹放出来的辐射。就像现在日本核能电厂放出来的这些物质。让一些人感染到就得病。它把你细胞组织都破坏了。这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。这个辐射尘影响多久?半年多。被原子弹这个光所照到的。如果你能够活上七个月以上。你可以活下去。多半都过不了七个月。就是瘟疫。瘟疫是讲这个东西。不是什么传染病。爆炸的地点这个土地上。到第八年。我去的时候第八年。地上才长草。地上什么都不能生长。那不就是饥饿吗?所以。看到核子弹爆炸。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小三灾。今天地球上有灾难。这个灾难里头也包括小三灾。那就是什么?核武战争、生化战争。这是佛法讲的小三灾。再加上地震、海啸、水灾、旱灾。地球的温度上升。全世界、南北极高山上的冰雪融化。这个事情麻烦可大了!人类生存离不开水。如果像长江大河这些水源断掉。它的水源是高山积雪。高山雪统统化掉之后。水源断掉。那大陆全都变成沙漠。人怎么活下去!
这些经文给我们正确的信息。这一切现象。诸位要记住。一切法从心想生。心是一切法。一切法是心。我们就知道。灾难的根源从哪里来的?是我们不善的心造成的。什么是不善心?自私自利。起心动念怎样损人利己。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。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有止境。这还得了!财色名食睡。贪无止境。得不到就怨恨、嫉妒、障碍。与性德完全相违背。在现前这个阶段里。伦理道德管不了你。不要伦理道德;因果管不了你。不相信因果了;神圣管不了你。不相信有神、不相信有鬼;法律也管不了你。你很聪明。走法律的漏洞。干什么样的坏事都是如法的。真叫无法无天。人到无法无天的时候。上天就得来管。这就是所谓人算不如天算。无论你怎么个算法。老天最后一算就全都完了。那就是大灾难降临。大灾难什么时候降临?这是天机不可泄漏。很多人知道肯定有大灾难。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临。但是我们现在看眼前这些现象。好像是来了。纵然主力还没有来。前哨已经来了。我们还能不警觉吗?
真来了怎么办?这一小段。观不思议境界。给我们理论上找到根据了。一切法是心。如果我们的心好。外面境界都好了。心不好。外面境界就变成这个样子。所以连美国科学家布莱登都说。我们应对二0一二马雅灾难的预言。他提出三句话。要求全世界的人。第一「弃恶扬善」。把一切恶的念头、行为放下。远离它。来发扬善行。第一句话弃恶扬善;第二句话。「改邪归正」;第三句话。「端正心念」。不但这个灾难可以化解。而且让地球未来会更好、更美满。话说得一点不错。跟佛在经教上教导我们是一个道理。可以说圆满的相应。问题这些人肯不肯改?不肯改怎么办?
科学家真的像佛菩萨一样慈悲。给我们提出一个数据。地球上居民总人口大概六十五亿。总人口百分之一的平方根。这个一计算出来。大概八千人。不到一万人。这个世界上能有八千人把这三句话真做到。弃恶扬善、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。这个地球上纵然灾难不能避免。可大幅度的减轻。不至于造成大灾难。六十五亿的人造业。造恶业。八千个善人可以拯救地球。可以化解灾难。也许有人想。那么多造业的人不是对他太便宜了。他沾了好人的光。这道理能讲得通吗?好像不合逻辑。能讲得通。为什么?因果报应他逃不了。真的。一点都不假。杀人要偿命。欠债要还钱。业因果报丝毫不爽。那是他个人的事情。但是我们今天能够同心协力。我们用什么方法?这一句佛号。真诚心念这一句佛号。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化解这个灾难。科学家给我们做证明。八千人可以做得到。至于每个人自己所造的业。他自己有报应。这个不要去管他。不要放在心上。不要有任何不平。有任何怨恨那你就错了。
这八千人一定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。心上真有佛。日常生活当中决定依教修行。存好心。行好事。说好话。做好人。好人的标准。用布莱登的三句话。行。我们佛法讲断恶修善。他是弃恶扬善。一个意思。就是
「于此一心。念念以即空、即假、即中三观观之」。这是天台家的三种止观。于此一心。念念。这一心念念。弥勒菩萨讲得最清楚。这个念是非常微细的念头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。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。百千是十万。三十二亿乘十万。三百二十兆。一弹指。我想年轻、身体强壮弹得快。一秒钟应该可以弹五次。再乘五。今天我们都用秒做单位。一秒钟有多少念头?如果弹五次的话。一秒钟就一千六百兆。一个念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分之一。那叫一念;也就是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。这个念头这么微细。念头这么快。每一个念头周遍法界、出生无尽、含容空有。三种周遍。每一念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。念念都具足三观。
下面跟我们举例。「若观一法即一切法。假观也」。一念即一切念。这一念里面出生无尽。这一念里面现依现正。依报、正报就是一念生的。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念变的。那个一念是阿赖耶的一念。速度是相同的。都是一秒钟里面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。这么快。这桩事情现代量子力学家发现了。他们的研究报告跟法相唯识宗里面讲的阿赖耶几乎完全相同。只是名称不一样。佛经里面的名称。阿赖耶的业相、转相、境界相。他们发现的是宇宙之间实际上只有三样东西。一个是能量。一个是信息。一个是物质。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。量子力学家的报告。我们知道。他讲的能量就是阿赖耶的业相。他讲的信息就是阿赖耶的转相。精神现象。他说的物质就是阿赖耶的境界相。你看看科学已经观察到佛经上讲的阿赖耶。这是宇宙的源起。万物的源起。生命的源起。佛法是高等科学。
这一念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。「若观一法即一切法。假观也」。为什么?看它的幻相。它不是真的。像幻灯片。我们电影银幕里放电影一样。像我们现在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一样。它不是真的。它真的像一张一张幻灯片。速度太快。我们眼睛看花了。以为它是真的。其实每一个念头都是独立的。每一个念头都不一样。虽相似。不完全相同。念念都如是。才生就灭了。《楞严经》上佛说的。「当处出生。随处灭尽」。它存在的时间几乎你找不到。你想。一秒钟里头有一千六百兆个生灭。你怎么能把它找出来?我们换个比喻来说。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照片。幻灯片。一秒当中移动这么大的数量。你能在里面看出一张吗?佛告诉我们。有人能见到。什么人?八地以上。那个定功。八地以上。八地叫不动地。他能感觉到。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。这五个位次都能看得见。都能感触得到;七地以前都没有办法。定功不够。所以。这是禅定里面的境界。现量境界。科学都做不到。「观一切法即一法」。这是「空观」。从体上观;观一法即一切法是从相上观。从现相上观。假的。不是真的。「非一非一切。而一而一切」。这是「中观」。这就是从本体跟现象上统一来观察。事实真相大白了。不是一。也不是一切。可以说一。也可以说一切。决定没有执着、没有分别、没有起心动念。你才能看到。
下面说。「空观破见思烦恼。证般若德」。智慧现前了。「假观破尘沙烦恼」。也就是空观能帮助你断执着。见思烦恼是执着。执着放下智慧就开了。假观破分别。尘沙是分别。于一切法不分别了。你就得大自在。解脱就是自在。执着破了是智慧。分别破掉的时候就得自在。「中观破无明」。中观才真正不起心、不动念。无明烦恼破了。「证法身」。你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。「三观既即一而三。三惑岂前后而破。三德非次第而证。」这是大乘教上常讲的。一迷一切迷。一觉一切觉。一证一切证。没有前后次第。三观是中、假、空。三惑就是这三种烦恼。见思、尘沙、无明。三德是法身、般若、解脱。没有先后次第。一证一切证。一迷一切迷。
「说之次第」。说话没有办法同时说许多次第。没有法子。得一桩一桩的讲。一句一句的说;没有办法把一篇文章一个字就说尽、一句话说尽。这做不到的。所以说有次第。「理非次第」。这一定要懂得。从理上讲决定没有次第。为什么?性是普遍的。自性遍一切法。自性现一切法。一切法同时出现的。就是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的那个一念。一秒钟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的那个一念。那一念里面具足一切念。具足一切法。没有先后、没有次第。空间跟时间都没有。时间没有了。没有先后;空间没有了。没有远近。所以佛告诉我们事实真相。就在当下。这是绝对正确的。我们活在当下。我们迷在当下。如果开悟了。悟在当下。后面九种修学的方法。以这个为基础。以这个为根本。
「所谓上根之人。唯用一法。即指此初观也」。上根。聪明人。一听这个道理他就开悟。他就明白。就这么简单。就这么容易。知道是什么?像前面所说的。色从心造。全体是心。所有一切整个宇宙物质现象是心造的。它的本体就是真心。心外无法。法外无心。古人有比喻说。「以金作器」。把器比作万物。把金比作心。器皿花样不一样。我曾经去参观一个金饰的工厂。他有个展览厅。他是卖黄金首饰。样品两万多件在展览。你走进去。金光闪闪。琳琅满目。什么东西?就是黄金。除了黄金没有第二样东西。各种不同的花样。所以从体上看就一个。黄金;从相上看。一样一样。这是镯子。那是戒指。那是项链、首饰。你看不尽。花样多。没有同样的。两万多件。现在他们这个工厂搬到中国大陆。在杭州。生意好。他做的是假首饰。不是真的。镀金的。是用真金镀的。镀金的。假首饰漂亮。又便宜。丢掉了不心痛。比真的还好看。做得真好。「以器作金。器器皆金」。你明了了。再多的都是黄金。
你要懂这个道理。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心变现的。「三界无别法。唯是一心作」。所以心要好。心要能够断恶修善、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。外面境界马上就变了。变成什么?变成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哪里来的?自心造的。阿弥陀佛造了个极乐世界。我们要不造个极乐世界。他那里就去不了。我们去是跟着他一样。他造我们也造。我们造在一起。这样相应去往生的。他造了。我们带着贪瞋痴慢去享福。哪有这个道理。你跟他格格不入!所以。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一样、愿一样、解一样、行一样。哪有不往生的道理。决定得生净土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338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三十五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三十五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5811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