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二十六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07 03:18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二十六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二十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二十六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

佛教法师如何害人

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二二六集)  2010/12/19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9-0226

  诸位法师。诸位同学。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。第二百七十九面倒数第四行。我们从第一句看起:

  「以下第二十七愿」。二十七愿只有一句经文。「常修殊胜梵行」。这解释梵行。「梵者。清净之义。梵行。清净无欲之行。断淫欲诸天。皆名为梵天。如梵天断淫欲之行。曰梵行。」这几句话把梵这个定义说出来了。梵是清净。清净的标准是什么?没有欲望。这个欲是佛法里面讲的三界。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从他化自在天以下都称之为欲界。欲界有六层天。佛在经上常说的五大类的欲望。财摆在第一。色摆在第二。财色名食睡。这是欲界里面五大类的欲望。欲界的六层天。四王天第一层。忉利天是第二层。我们通常一般讲天神。多半是讲这两种天。四王跟忉利。能够修上品五戒十善。都能生到这个天上。这两层天。五欲跟我们人间差不多。稍微比较轻一点。由此可知。贪恋。过分的贪恋五欲六尘。连欲界天都没有分。佛在经典里面常常引用淫欲做一个比喻。四王跟忉利天。淫欲跟人间相彷佛;夜摩天就轻了。夜摩天淫欲是拥抱;再往上面去兜率天。兜率天是握手;化乐天是见面像打个招呼;在他化自在天就更轻了。可能只点个头微微笑一笑。所以愈往上去愈轻薄。

  到初禅天就没有了。欲的念头他不是断了。没断。如果是断了的话。那就证果。那是圣人。他不是凡夫。他是定功把它伏住。四禅天是修四种禅定。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。四禅总共有十八层天。初禅三层。二禅三层。三禅三层。四禅有九层。所以总共十八层天。再往上去四空天。四空天比四禅天的定功更深。我们叫四禅八定。他把烦恼伏住。在定中境界里面烦恼不起现行。就是他不起作用。他没断。如果要是断了。就不叫凡夫。叫圣人。什么人断?小乘四果四向。第四果是阿罗汉。他出了六道轮回。从四果向以下都没有出六道。还在六道里头。他们是断烦恼。他不是伏烦恼。所以称为圣。小乘是小圣。在大乘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读到。十信位的菩萨。从初信到第六信没有出六道。还在六道里头。他是圣人。因为他们是断烦恼。他不是伏。他是断;七信位就超越六道。讲断证的功夫跟阿罗汉相等。八信辟支佛。九信菩萨。十信是佛。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。那是圣人。从阿罗汉到佛。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。也称之为净土。这个净是对六道来说的。六道是秽土。不清净。这个四圣是清净的。净土。但是没见性。十法界里面的佛也没见性。没有见性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佛。所以天台大师。就是智者大师。说他们是相似即佛。

  天台大师判教讲六即佛。就是六种佛。这是佛学常识。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。第一种叫「理即佛」。从理上讲。一切众生都是佛。大经里面佛常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。这从理上讲的。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但是我们把这个理迷了。迷失自性。理是自性。迷失了自性。所以现在变凡夫了。而且变成六道的凡夫。这可怜!迷得太深。迷得太久了。不能不知道。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。只是破迷开悟。回归自性而已。你修行到最后。你成佛了。回归自性。你本来是佛。这是第一个。六即佛第二个。第二个是我们现在的位子。叫「名字即佛」。也就是说有名无实。这是讲一般凡夫。有名无实。性是佛。相不是佛。相是凡夫。六道凡夫。我们遇到善缘。遇到善知识。逐渐明白这些事情。开始学佛。像我们一般佛门弟子受过三皈五戒。开始学佛了。这是什么?名字即佛。不像。做得不够好。经典里面教诲没有真正做到。这是名字即佛。

  如果经典里面教训都做到。持戒。依照经典的教训认真修行。修是修正。行是行为。譬如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五欲。这个五欲一定要断。为什么?障碍你生天。初禅天都去不了。何况开悟。

安徽佛教法师

何况成佛?所以这个东西必须要放下。自性里头确确实实没有。不但自性里头没有。连禅定里头都没有。你要是修定。真正入了禅定。禅定里面这五种欲都断了。饮食也不要了。不需要饮食。不需要睡眠。身体健康。精神饱满。他靠什么维持?禅悦为食。那个悦是什么?悦是欢喜。我们中国谚语有所谓「人逢喜事精神爽」。人要遇到快乐的事情特别有精神。兴奋。什么疲劳都忘掉了。在禅定当中永远是喜悦的。佛法里面讲「法喜充满」、「常生欢喜心」。由此我们也能够理解。饮食本来可以不必要的。这是习气!这个习气要断了。饮食、睡眠都可以不要。那全是习气。

  我们《三字经》上讲。「人之初。性本善」。那个善是什么意思?这五种欲望都没有那是善。有就不善。财色名食睡是什么?是习性。你看「性相近。习相远」。本性大家是一样的。跟佛也是一样。跟佛菩萨都一样。我们的本性;习性就不一样了。佛菩萨没有习性。这个诸位要晓得。他没有习性。习性其来已久。什么时候来的?自从我们迷了本性那一天。习性就跟着来了。这个时间算不清。这不能不知道。佛家常讲无量劫。这个话是真的。由此可知。我们迷得多久。生生世世六道轮回。连求出六道这个念头都生不起。你就想到这个习气有多深。多难断!佛法里面修学的功夫。真正的功夫不是别的。不是我们每天念多少佛号。磕多少个大头。念多少部经。不是这个意思。完全在放下。你的烦恼习气放下多少。功夫从哪里看?从烦恼轻、智慧长。从这里看。你每年烦恼确实轻了。今年比去年轻。去年比前年轻。一年比一年轻。智能一年比一年增长。这叫功夫。这是你修学真有功夫了。这个诸位要知道。我们念佛念多少。念经念多少。这些是助缘、是方法。你用这些方法。但是方法要能收到效果。效果就是智慧增长。烦恼轻、智慧长。这是效果。没有烦恼。全是智慧。那恭喜你。你就成佛。至少你是法身大士。在我们中国佛教里面常讲。明心见性。见性成佛。这个时候烦恼真的没有了。这三大类的烦恼: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。统统放下了。这是真佛。这不是假佛。

  「相似即佛」。烦恼还没放下。但是他有修行的功夫。也就是讲定慧。戒定慧三学。能把烦恼控制住。虽有烦恼不起作用。这叫相似位。很不错了。严格的讲。相似位是四圣。阿罗汉以上。没有出六道的。修行功夫也不错。也很象样子。戒律上都能做到。天天如法修行。这叫「观行位」。我们净土宗讲功夫成片。是属于这个位次。观行位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生凡圣同居土;如果是相似位。那就生方便有余土。这从六即佛里头来讲。明心见性。这真佛。这不是假佛。天台家讲「分证佛」。就是说他是真佛。他没有圆满。为什么没有圆满?无始无明习气还有。分证是真的。不是假的。在《华严经》上。从初住菩萨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。统统叫分证。再上去那叫圆满。叫「究竟位」。究竟圆满是无始无明的习气断干净。没有了。这个位子上他不住实报土。他住常寂光土。回到常寂光里面去了。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回归自性。天台家讲六种佛。

  如果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清楚、明白了。我们对于一切众生的恭敬心就生起来了。一切众生不但包括一切人。一切动物蚊虫蚂蚁、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。这叫一切众生。叫情与无情。你生起什么心?原来都是佛。对他们生起恭敬。恭敬是性德。所以明心见性。性德就圆满的透出来。不会轻慢一个众生。他跟我不二。他跟释迦牟尼不二。他跟阿弥陀佛不二。我要是对它不恭敬。就是对释迦不恭敬。对弥陀不恭敬。所以你修行到某个阶层。在生活当中能看得出来。真的境随心转。世出世法离开真诚恭敬。你什么都学不到。所以极乐世界那些往生的人。他们在极乐世界成就为什么那么快。在我们这个世间修行为什么这么慢?你会发现十方诸佛剎土那里面的住众。他们对人那种真诚恭敬都比不上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的人对一切众生真诚恭敬做到极处。所以他们的学习、所得的利益是圆满的。不是一分、二分的。印光大师所说。「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那是极乐世界的人;他方世界去看。大概是有八分恭敬、九分恭敬。我们现在这个地球上的众生。一分恭敬都没有了。所以现在学佛非常困难。

  学佛的人很多。成就的人很少。原因在哪里?没有真诚心。没有恭敬心。道理在此地。我们要想能多一点利益。你就多一点真诚、多一点恭敬。你真的就学会了。这个话绝不是骗人的。说实在的话。这个话也不是印光大师说的。佛说的、菩萨说的、祖师大德说的。世世代代相传。印祖在《文钞》里头常常提到。我们读世间书。儒家的《礼记》。开头第一句话。说「曲礼曰。毋不敬」。毋不敬就是一切恭敬;礼是什么?礼就是真诚恭敬。这世间法。不是佛法。世间法都从恭敬当中得来。何况出世间的大法?这个不能不知道。真诚恭敬是从清净心来的。我们这个心有杂有染。杂染把真诚恭敬障碍住了。真诚恭敬是性德。是自己本来有的。也是永远不会失掉的。现在迷了。迷了它不起作用。这是梵行的意思。

  下面。「《法华嘉祥疏》」。《法华经嘉祥疏》里面说。「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。别名断淫为梵行」。有人言就是有一些大德这样说法。这个说法完全偏重在娑婆世界的众生。我们地球上的众生。这是特别对我们说的。能持戒就清净。就算是梵行。戒里面。特别重视的是断淫。也可以说断淫为梵行。这个意思并不圆满。是就秽染里头最严重的一个提出来。除淫欲之外。贪婪、瞋恚、傲慢、怀疑。都不清净!所以这个我们晓得。古大德是染污里取其重点来说。「故《大品》曰」。这是《大品般若经》。「淫欲障生梵天。何况菩提!」这个话说得很好。梵天是色界天。障碍你生梵天。生色界天都做不到。何况菩提?菩提是大乘法。是了生死出三界。「以上皆以离欲为梵行。但另有深义」。梵行的意思确实浅深

佛教法师讲经大全

不一样。深义。「以证涅盘之万行为梵行」。这个意思就深了。我们晓得。在佛法里。从起步三皈五戒十善。菩萨的六度十愿。统统是为证涅盘。这是证涅盘、菩萨万行的纲领。几个重要的纲领。我们认真的修学也叫梵行。但是真正的梵行。你要修成功;你没有修成功。你的梵行不干净。这是梵行的起点。我们要不能把它做好。怎么能向上提升?这是我们最近这些年讲的。从扎根修起。现在儒释道这三家可以说都是有名无实。什么原因?疏忽了根本的修持。儒家的根《弟子规》。道家的根《太上感应篇》。佛法的根《十善业道》。我们今天学佛。把这三样东西全疏忽了。认为什么?认为这个太小了。好像我们不需要学它。错了。它是根。我们不需要学它。就等于没根!一个植物没有根。它怎么能生长?它怎么能活得下去?由此可知。从根本修是多么重要。

  「《法华嘉祥疏》曰:梵行之相者。梵名涅盘。即根本法轮大涅盘也。行即万行。到大涅盘也。」这几句话不多。讲得很清楚。涅盘是梵语。前面学过。我们的讲堂每一天都有新同学。所以不能不重复。希望初来的同学也能够懂得佛家这些专门术语的含义。梵语涅盘。中文翻译的意思很多。最普通的翻译。翻一个字「灭」。四谛里苦集灭道。那个灭就是涅盘。梵文的原文就是涅盘。用一个灭字来翻。翻得好不好?翻得好。它灭什么?在因上讲灭烦恼。烦恼没有了;果上讲灭生死。六道生死没有了。十法界生死也没有了。佛给我们讲两种生死:一个分段生死。一个变易生死。两种生死都断了。这叫涅盘。由此可知。这两种生死的因跟果都是染污。它造成的。染污里面最重要的染污就是欲望。财色名食睡五欲。大乘经里说。「财色名食睡。地狱五条根」。有一个你就可能堕地狱。这五个都有。那就堕地狱堕定了。这个东西是好东西吗?不是好东西。所以佛教弟子。这个东西又离不开。你生活。你活在这个世间。你不能没有。佛教我们提高警觉。适可而止。决定不能在这里面起贪瞋痴。得到就起贪心。得不到就瞋恚。这是愚痴。你得要断贪瞋痴。要断贪瞋痴。就要对这五样事情要远离。世尊当年在世。你看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。他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。财可以不要。他出家了。托钵。所以一生不需要财。

  这个财是身外之物。不是好东西!中国古时候造钱。现在都没有了。民国初年还有。我这种年龄。三岁记的事。那个时候刚刚把铜钱淘汰掉。用铜板。当中没有洞的。以前铜钱当中有个方方的洞。清朝时候用的。民国时间就没有了。这个洞没有了。那个洞存在。它像什么?像从前的刑具枷锁。让你看到这个东西。你就晓得。这不是个好东西。这是枷

佛教法师补财库

。就是犯罪的人戴的枷。它都有表法的意思在。你看文字上。「钱」你看看。这一边是个金字。那一边是两把刀。那是什么?在抢、争!你看中国人文字的会意。就是告诉你。这不是个好东西。要小心。外国文字没有这个智能。所以中国文字是智能的符号。不能不知道。

  名是虚名。也可以不必要。食。你不能没有饮食。你要维持身体这个生命。你又没有定功。真有定功可以不要。得到定的时候。睡眠跟饮食都可以不要。所以色界天人这五个都没有。这五种欲望都没有。他是禅定。禅悦为食。适可而止。释迦牟尼佛。你看看衣服。因为他们活动的地区是热带。热带简单。三衣一钵就够了。我们中国这个地区是在温带。所以它有四季。有春夏秋冬。三件衣是决定不够用的。所以佛教传到中国。在衣服上要随中国的缘。不随中国的缘。佛教在中国就不能发展。大家不能接受。三衣就是我们披的这个衣。有条格的这个三衣。我们穿在我们中国的衣服外面搭这个衣;在印度里面没有衣。就这三件。我们中国的衣。现在出家人的衣。说实在的。世尊当年在世。出家在家不分的。一样的。衣是一样的。只是出家人的衣服是拼拼凑凑的。以后人家都叫做福田衣。衣从哪里来的?是外面捡一些在家人的衣服。穿破了。丢掉不要了。捡来。捡来看里面还有可以用的把它剪下来。一块一块剪下来。慢慢的给它累积。累积可以缝成一件。就可以把它缝成一件了。古时候饮食得来比较容易。衣不太容易。衣是人工纺织的。质料不相同。颜色不相同。那就很难看。所以染色。把它染成深咖啡色。所以叫袈裟。袈裟是印度话。什么意思?就是许许多多混合在一起叫袈裟。各种不同的布料、不同的颜色。统统染成一个。这叫袈裟。袈裟色。吃饭的时候。饭也是袈裟。它不是一家的。托钵托好几家混在一起。所以饭也叫袈裟。就是混合的意思。这个名词术语的意思我们要懂得。

  所以生活很简单。睡眠树下一宿。树底下打坐休息。就恢复体力了。佛陀当年在世过的生活。不是短时间!他十九岁离开家庭。他的家族是国王。富贵人家。他去求学。他能够修苦行。能够吃苦耐劳。这个不容易。成道之后就从事于教学。不但是言教。身教。他自己要做出样子给大家看。所制定的这些戒律。每一条他全做到。自己有做不到。绝不要求别人。他自己每一条都做到。我们展开戒律读诵。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。应当向他老人家学习。为什么?修定。修清净心。因戒得定。你不能遵守戒律去做。你的清净心从哪里来?没有别的方法能恢复清净心。只有把欲望统统放下。清净心就现前。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染污我们清净心的。你头一个要知道它的性质。我现在要恢复我的清净心、恢复我的平等心。这些障碍要把它丢掉。这些染污要把它清除。清净、平等就现前。清净平等是自己有的。是自己的真心。所以一切修行的方法没有别的。无非是帮助我们断烦恼、断习气。这些真的你体会到了。你才晓得世尊四十九年教我们什么?教我们回归自性。就是教我们回归涅盘。

  它底下几句。「即根本法轮大涅盘也」。根本是自性。自性是般涅盘。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。你看他开悟头一句说。「何期自性。本自清净」。第二句话说。「何期自性。本不生灭」。不生不灭。那就是大般涅盘。第三句说。「何期自性。本自具足」。你还要求什么?不必求了。你没有一样欠缺。样样圆满。我们看释迦牟尼佛。他老人家一生欠缺太多了。那是我们凡夫看他。他自己呢?他自己确实是生活在究竟圆满的幸福境界当中。我们不知道。经上有记载。有人问释迦牟尼佛。因为经上常讲。四十一位法身菩萨住报土。报土是实报庄严土。你老人家也是妙觉位。比这个还高。你的净土在哪里?佛坐在那个地方都是盘腿打坐。有人这一问。佛就把腿拿下来。脚尖接触到地面。这个时候忽然大家看到了。这个世界是金色的琉璃世界。看到佛坐的那个座位是什么?是金刚宝座。这让大家知道。原来佛是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头。佛把腿这一收起来一盘坐。没有了。看不见了。这是佛露一手给你看看。原来报土跟化土是一不是二!这真的。那又让我们明了一桩事情。佛讲境随心转。随佛的心转是实报庄严土。随众生的心转就是现在的地球。

  佛随佛的心。佛看到的世界跟我们不一样;我们随我们的心。我们看到我们的世界跟佛又不一样。境随心转。随谁的心?随自己的心。不是随别人的。每一个人的境界都不一样。只有成佛才相同。叫佛佛道同。为什么?佛的心都是一样的。他没有染污。他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。所以大家都一样的。现出来的那个境界也是一样的。就是实报庄严土。有起心动念就不一样。有分别执着那就更大的差距。六道的现象差距这么大。完全出于分别执着。所以分别执着要是断掉之后。你就生四圣法界。四圣法界就是净土。比不上实报土。但是跟六道里面完全不相同。这些种种示现。实在上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。般若经上所讲的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。这是事实真相。它不是真的。像作梦一样。千变万化。贤首国师在《还源观》上告诉我们三种周遍。第二个讲「出生无尽」。那就是变化无尽。不只分分秒秒在变化。而实

佛教法师在寺院玩乐器

在是弥勒菩萨所说的。一弹指有多少个变化?三十二亿百千个变化。这一弹指间。这是六道里头的境界。你才晓得六道里头多复杂。复杂什么?每个人的念头不一样。一切众生的念头不一样。一切法都是随着每一个众生心想生。

  这个复杂。复杂就苦!离苦才能得乐。这是苦果。没法子离的。离要从因上离。因没有了。果当然就没有。所以佛了解事实真相。教化众生怎么教他?怎样帮助他离苦得乐?帮助他破迷开悟。他开悟、觉悟了。他苦就没有。苦的因没有。苦果马上就没有。因果是连着的。不是他没穿的。送衣服给他;没有吃的。送饭给他。不是这个意思。那个解决不了问题。教他。所以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。一天没有空过。一天也没有放过假。一个人也教。两个人也教。成千上万人也教。四十九年教学从来没有中断过。这样一个好老师到哪去找!又是一个义务的老师。不收学费的。来者不拒。去者不留。对任何一个人没有丝毫压力。不给人添一点麻烦。得大自在!他得大自在。也帮助别人得大自在。所以这是终极的目标。让我们行修万行。到大涅盘的果报。这就圆满了。

  「又《大日经疏》十七」。这是密宗的根本大经。这里头也有一段话。它说「梵谓涅盘。梵行谓修梵行者名。」这梵行当动词讲。是修梵行的这个人。「具大涅盘名为梵」。具足大涅盘才真正称之为梵行。这是什么人?在《华严经》上讲。初住以上的菩萨才是真正梵行者。这些人就是中国禅宗所说的。「破一品无明。证一分法身」。这才真正是梵行。「上二经疏」。前面这两种。一个是《大日经疏》。一个是《法华经疏》。这两部经的疏。就是批注。「皆谓到大涅盘之行。为梵行。是则梵行之深义。不局限于持戒与断淫而已。」持戒跟断淫称梵行。那是勉励小学生的。对我们来讲的。梵行的深义是证到佛果的人。天台大师说的分证即佛。才称得上是梵行。这梵行者;也就是我们讲的。实报土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他们是梵行。这是梵行的深义。「今愿文曰殊胜梵行」。这是二十七愿。修殊胜梵行。「应兼此二义」。这句经文里面。前后两个意思统统具足。「盖断除淫欲。礼佛念佛。发菩提心。一向专念。即趣向大涅盘根本法轮之妙行也。」

  在这个地方。我们一定要知道。不仅是断除淫欲。五欲都要断。尽量的把它减轻。不要刻意的去求。大乘经教里头佛常常教我们。随缘而不攀缘。这就很好。这个意思就非常好。可是为什么一般人放不下?我要吃饭。我要穿衣。我要住房子。你叫我都放下。我怎么生活?所以他就放不下。真正能帮助我们放下的。实在讲。懂因果你就敢放下。因果入门的书。我觉得《了凡四训》好。对我们真正有帮助。《了凡四训》跟我们讲一个重要的事实。那就是说「一饮一啄。莫非前定」。不是你能赚到的、你能求到的。不是。命里注定的。命里谁注定的?自己注定的。佛讲得很好。「欲知前世因。今生受者是」。你要晓得你前世造的是什么因。这一生所受到的就是。果报;「欲知来世果。今生作者是」。这两句话要参透了。你就敢学佛了。我真放下了。过去所造的业。这一生当中我承受。如果我没有做饿死的那个业。我什么都不求。大概每天还都有吃的。不会饿着的。为什么?你命里不是饿死的命;你不是冻死的命。你肯定有衣服穿。你着急这个干什么?过去生中做些什么。这一生当中没有学佛之前干些什么。要知道学佛之后我又干些什么。你要把这个问题看清楚、搞明白。你心就定了。没学佛之前。不错。是造了些恶业。无知!过去生中的习气。但是想想。自己真的还有善根。为什么?没害人的念头。别人伤害我。我还能原谅他。不跟他计较。这都是善根。这对于我们这一生跟来生都有很大的帮助!学佛之后懂得了。

  我在早年学佛的初期。老师就教我布施。教我学三种布施。修财布施。你的财用不会缺乏;修法布施。你长聪明智慧;修无畏布施。你会得健康长寿。这是很浅的。不是深义。它是真的。它不是假的。我很听话。依教修行。那个时候生活非常艰苦。老师告诉我。前世没有修财布施。所以你这一生生活非常贫穷;也没有修无畏布施。所以你寿命不长;还算不错。你还修了一点法布施。有一点聪明智慧。现在如果肯努力去补修这两样。来得及。那时候我二十六岁。章嘉大师告诉我的。我跟老师讲我没有财。每个月这点工资仅够生活。还要很节省。哪有钱布施?他问我「你一毛钱有没有?」我说:一毛钱可以。「一块钱?」一块钱也可以。「你就从一毛、一块布施。」这一毛、一块怎么个布施法?接触佛法的时候。晓得佛法是大学问。不是迷信。所以也就开始逛寺庙。从前是决定不会到寺庙去的。以为它是宗教、是迷信。到寺庙去。找经书看。也认识很多学佛的朋友。看到他们印经。印经的时候拿一个单子。大家来凑钱印经。多少不拘。我们写一毛也可以。写五毛也可以。写一块也可以。老师教的。真干。再一个放生。放生也是大家拿个单子来凑钱。我们就是真的一毛、一块开始。这样大概做了三年。收入就比较多了。多了怎么?有多少就施多少。不留的。愈施愈多。真的。一点不假。愈施愈多。钱从哪里来的不晓得。反正有钱就布施、就做好事。没有钱比有钱好!因为有钱还得想这个钱怎么用法。把它赶快用掉。没有钱就不要想这些事情。老师要我学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庙宇。没有寺庙。过游牧生活。哪里有缘哪里去。这一点我学到了。学佛六十年。讲经五十三年。真的哪里有缘哪里去。很自在!各方的供养愈来愈多。我是学印光大师。做一桩事情。印经布施。我不干别的事情。所以这个道场里面。经书、光盘都是免费结缘的。十方供养我做了这个。印光大师一生就干这个。对于灾难的救济。都是从印经钱里面提出一部分去赈灾。而是以印送经论善书为主。这好事情!现在不但佛法我们要挽救。儒跟道也要挽救。

  弘法的人少了。我们讲儒释道三家。人愈来愈少。这个问题很严重。典籍很多。灾难当中会毁掉!如何能把这些典籍永远传下去而不至于失传。只有一个办法。大量的印。到处都收藏。这是最可靠的方法。古人很用心。你看我们在北京房山看到的石经。那一套大藏经刻在石头上。刻多久?八百年。你看古人用心。唯恐经典失传。用这个方法来保存。用心良苦。但是要晓得。如果一个大地震。它就整个完了。好在我们佛法讲。藏经所在之处一定有护法神保佑。大地震一定不可能在那个地方发生。所以现在印刷术发达。数量愈多愈好。可以分送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大学图书馆里面收藏。就不会失传。世界上再多的灾难。不可能是完全会毁灭。总会有几套留下来。这是个好方法。所以我们对好书大量的印、大量的流通。一方面鼓励一些人来学习。一方面把这些东西留传给后世。可是最重要的人才。「人能弘道。非道弘人」。所以我常讲。弘法难。护法更难;弘法的功德很大。护法的功德更大。释迦牟尼佛在入灭之前。把护法这桩大事付托给国王大臣。国家有福报。护持佛法。现在这个世界上。很多国家崇尚于科学。认为这是宗教、这是迷信。不再护持了。所以佛法就。一切法。不但是佛法。圣贤之法逐渐逐渐凋零。要毁灭了。地球上灾难多了。这个因果摆在我们面前。不必要很聪明的人。中等人冷静想一想。你就完全明白了。圣贤之法。尤其是佛法。哪一个人修。哪个人有福;你一家修。你一家就有福;你这个地区修。这个地区就有福报。一点都不错。如果这个地区的领导人。他来提倡、来护持。这个地区不会有灾难。这个地区人民一定会非常幸福安乐。但我们说这个话没人相信。能有一个地区做个实验。就实验出来。就能证明出来。现在。因为我们常常宣扬。听的人也多。确实有有心的人想做。我只要知道他想做。我就鼓励他做。我也可以帮助你做。我们中国人讲。做一个样板给大家看看:我这个地区专门弘扬儒释道。这个地区没有灾难。这个地区人民都过得很安乐。不容易!

  我去过六次日本。有两次在日本冈山开会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和平会议。在冈山开的。所以冈山我在那里住过两次。每一次大概一个多星期。那个地方的人欲望很低。人民对于当前的生活很容易满足。他们不要赚钱。冈山人家家都有积蓄。还是遵从老祖宗的教诲。都有储蓄的习惯。这个小镇四百年没有灾难。你看日本到处灾难很多。就这个地区没有灾难。什么原因?人心好!我们有一个同修。学佛的同修。东北人。在那里开了个餐厅。他告诉我。他们全家人出去旅行。店门关着没有锁。两个星期没有人进去。确实中国古人讲的。「路不拾遗。夜不闭户」。你看出门。出去两个星期去旅行。家里大门开着。你一推就进去了。这么好的一个地方。所以它地方没有灾难。那是一个很好修行的地方。地方官员。我去的时候都见了面。非常难得。像这样的小区就很难得。现在很不容易看到。但是不能说没有。我们没有到日本去不知道。去了之后才晓得。这个实验也是跟经典上相应。居住的人心好。行为好。小镇上的人都是互相照顾、互相关怀、互助合作。很不容易。所以我遇到它的县长。我很赞叹这个地方。像这种小镇。如果在一个地区都有几个。我们地球上这些灾难自然就化解。纵然不能完全化解。要大幅度的减轻。不至于有严重的灾害。这是我们应该要知道的。应该要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做。如果再能够礼佛念佛。发菩提心。一向专念。往生净土。就是趣向大般涅盘根本法轮。在世尊末法这个时代。这是一条正路、是一条快捷方式。稳当、快速。保证在一生当中成就。不但自己成就。像我刚才说的。保佑你一家。保佑这一个地区。

  「一闻佛名。即具如是功德」。如是。像前面所说的。不只这一愿。我们从第十八愿十念必生。十九愿发菩提心。二十愿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。二十一愿闻名忏悔。念佛必定往生。到前面二十七愿。所说的功德。闻名就具足了。「足证佛号。名具万德」。这是深义。这一句阿弥陀佛。如果是真诚心、清净心、恭敬心来念。一句佛号里面无量无边的功德。一般人不知道。为什么念的效果不彰?有口无心。就是前面讲的。用心不一。心是散乱的。信心不足。发的愿不恳切。念佛有夹杂、有间断。换句话说。念念没有离开世间五欲六尘。天天想这些。想念佛菩萨的时间太少了。而且不专。所以念佛的效果不彰。只有少数人。很少数。专一念佛。多半在什么时候?得了重病。医生宣布不能救了。知道自己快要死了。大概这个时候把万缘放下。一心专念。没想到念到半个月、一个月。他的病念好了。这是什么?他还有寿命。他得的那个重病是业障。一种是宿业。一种是冤亲债主。佛号功德都能够把这个问题化解。能消你的宿业。能化解冤亲债主。你虽然没有跟他往来。你真学佛、真念佛了。这个功德他也有一分。虽然你没有刻意回向给他。他也得一分。为什么?他跟你有缘。你有好处他沾光。是这么个道理!他病好了。

  像这桩事情。我们在学佛这几十年当中。所看到的例子不到一百。至少也有六、七十个例子。我看得很多。这真的不是假的。为什么那么重的病?这两种业一个是宿业。你过去今生自己造的罪太重;另一种是冤亲债主。来找你麻烦的。来要你命的。他为什么会饶过你。他走了。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。你真念佛。四十八愿加持。真正有信心。坚定的信心;有愿心。我这一生当中一个目标、一个方向。一个方向。西方极乐世界;一个目标。亲近阿弥陀佛。极乐世界成佛之后。像佛一样倒驾慈航普度众生。凡是跟你有缘的众生。能不尊重你吗?能不佩服你吗?还会伤害你吗?不可能!为什么?你成就了就是他们成就。你肯定头一个去度他们。叫佛度有缘人。无论跟你是有恩、是有怨。或者是有债务。统统得度。在这个世间可以做到一尘不染。彻底放下。只做好一桩事情。把大乘佛法极乐世界介绍给大众。这是大好事!让大家明了佛法、认识佛法、理解佛法。依教修行。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空过。那么多人得利益。自己还能不生净土吗?没这个道理!自己决定得生。一点疑惑都没有。这是「闻名功德。微妙难思」。

  「如《尊胜陀罗尼经》」。这经上有几句话说。「诸飞鸟畜生。含灵之类。闻此陀罗尼。一经于耳。尽此一身。更不复受。」这是大乘经对畜生道的利益。你看飞鸟。畜生。我们今天讲动物。在佛法里面讲。六道里头是畜生道。牠们有灵性。跟人没有两样。也是人死了之后投生到这一道去。受畜生身。「闻此陀罗尼」。这是《陀罗尼经》。陀罗尼是印度话。翻成中国意思叫总持。总一切法。持一切义。畜生听到这个经文。牠懂得。「一经于耳。尽此一身。更不复受」。牠就能离开畜生道。能离开畜生身。到哪里去?到人道来了。善根深厚的。过去世有修行的。牠到天道去。再不会堕三恶道。畜生闻经的利益。

  下面。《涅盘经》里面一句话。比这个意思更深。我们接着看。「是大涅盘。亦复如是」。这是《大涅盘经》。「若有众生」。这个众生范围大了。不仅仅是畜生道。饿鬼道、地狱道。乃至于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。一切众灵都听到。诵经他听到。我们不能不恭恭敬敬的诵。不能轻慢。一切法都从恭敬当中求。我们诵经是布施给一切众生。要恭恭敬敬。他才得利益。讲经亦复如是。古大德还有把经典刻在钟磬。刻在这上面。特别是大钟。有将一部《华严经》全经经文刻在大钟上。这个大钟撞一声。一切众生就统统听到了。人没有这个能力。鬼神有这个能力。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古人对佛法的弘扬、传播。对法界众生。对山河大地。所以山河大地灾难少。它有原因的。现在科技发达。有电视、有网络。这个传播的工具比古时候进步太多。我们应该把这些经论不断在网络上播放。在电视上播放。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接收到了。这个影响不仅是山河大地。影响到法界虚空界。空中。中国古谚语有所谓「举头三尺有神明」。这些神明在空中。这些电磁波里有正法、有般若、有涅盘。他们统统都受益。我们能在这个地方尽心。尽一分心。尽一分力。都是无量无边真实功德。

  《涅盘经》上讲。「若有众生。一经耳者。却后七劫。不堕恶趣。」七劫是讲时间。七个小劫。那时间都很长。劫有很多种讲法。经典里面都有记载。各个地区众生根性不相同。佛是随众生说法。是随俗谛。所以有种种不一样。如果是讲真谛。真谛没人懂。真谛是什么?真谛没有空间、没有时间。这跟你讲真的。你有分别有执着。就有时间。就有空间;分别执着放下。时间、空间都没有。我们晓得。各类众生不一样。分别执着不一样。所以对时间长短概念不相同。总而言之。劫是很长的时间。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。人的寿命。人道人的寿命。最短的时候平均年龄十岁。这最短的;从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。加到八万四千岁。就是人寿最长是八万四千岁;从八万四千岁再每一年减一岁。又减到十岁。一个增减叫一劫。小劫。就是这样七个增减。这个时间也很长很长。它不堕恶道。经教利益这么大!这讲的都是大乘经。《尊胜陀罗尼经》是密宗的。全都是大乘的。大乘经有这么大的力量。

  再告诉诸位。一切经里头第一殊胜的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;比《华严经》更殊胜的。就是我们现在学的这个《大乘无量寿经》。要是念《无量寿经》。这功德多大?超过《涅盘经》。超过《尊胜陀罗尼经》。可惜什么?我们不知道!虽然这部经我们从接触、从开讲。这部经我过去讲过十遍。这一次详细说。六十年修学的心得报告。与同修们一起分享。确确实实在一切诸佛所宣说的经教。没有超越《无量寿经》的。没有超越四十八愿的。如果我们不能读全经。你就念四十八愿。功德无量无边。无比的殊胜!

  「一般经中闻字」。经一打开。第一句话「如是我闻」。这讲这个闻字。「不是但闻。义兼信受。」不是只听到了。听到怎么?听到在阿赖耶识里头种个善根。它不起作用。听到之后什么?听到之后要信。听到之后要能理解。理解之后要能依教奉行。也就是把经典里面所说的理论。变成自己的思想、见解;经论里面所有的教诲。变成我们生活行为。你真正得到受用。这叫闻!所以闻后头有信、解、行。最后证。你能行。你肯定就有证。证是什么?把闻、信、解圆融成一体。自利利他。功德不可思议。十方诸佛无量劫也说不尽。他要来赞叹你功德都赞叹不尽。为什么?称性了。古圣先贤的教学。没有古今之分。没有地区之分。这是世间人所讲的真理。真理超越时空。万古常新。它是教我们回归自性。

  学大乘经的。我们在一起学习的。诸位都知道。我们曾经做过多次报告。连科学家都证实了。宇宙从哪里来的。万物从哪里来的。生命从哪里来的。我从哪里来的?《华严经》上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。我们最后到哪里去?最后还是回归自性。你看。从自性流出来。最后还是回归自性。回归自性叫圆满成佛。《华严经》上的妙觉位。妙觉就回归自性了。所以它没有时间。它没有空间。没有空间。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众生都能接受。都欢喜;没有时间。没有过去、没有未来。真理!世间的东西禁不起时空的淘汰。禁不起。所以它不是真的。它是假的;圣人的东西是真的。它不是假的。你说我们儒家讲的东西。这中国圣人讲的。五伦能不要吗?父子有亲。夫妇有别。君臣有义。长幼有序。朋友有信。这个能不要吗?不要了。这是旧东西。旧的都要把它破坏。现在要科学、要新的。旧的不要了。不要怎么?父子不亲。兄弟不和。君臣就是领导跟被领导没有义只有利害。人与人之间相处是为什么?就是利害。有利。我们就在一起;没有利。赶紧分开。就是敌人、对头。你喜欢这个世界吗?

  五常不要了。五常是什么?仁义礼智信。不要了。仁是什么?爱人。现在没有爱人的心。他不爱自己。他怎么会爱人?爱没有了。有的是什么?仇恨、怨气。你看我们坐飞机飞到空中。看到地下都是雾蒙蒙的。那什么东西?怨气。那是众生的怨气。礼。没有礼貌。不讲礼了;也不讲智。完全感情用事、烦恼用事;没有信用。天天骗人。自欺欺人。仁义礼智信有什么不好?你现在全部否定。你有什么好处?你过的是什么生活?四维八德全不要。所以这个社会灾难来了。科学家给我们宣布。这个地球上再过五十年。地球上不适合人类生存了。这什么意思?那就是大灾难。地球末日。人类的末日。不要伦理。不要道德。完全跟自性相违背。末日就现前。所以这个闻的意思很深很深。「是故闻名之人。今生纵不即能往生。来世亦必常修殊胜梵行也。」这个总结结得好。这一生当中纵然不能往生。你没有遇到这种殊胜的缘分。不知道念佛往生的好处。来生一定是修殊胜梵行。就是念佛求生净土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229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二十六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二十六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5635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