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07 02:09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二00集)  2010/11/20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9-0200

  诸位法师。诸位同学。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。第二百四十面倒数第四行:

  「又佛菩萨与二乘之身通有多种不同」。昨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。这一段是法藏比丘营造西方极乐世界。告诉我们那个世界的居民。他们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无比的殊胜。这一愿特别是介绍德能里面的一种。也就是我们六根的本能。眼耳鼻舌身意。现在在一般社会上称为特异功能。特异功能是有。我也见过。跟这个经上所说的是没有办法相比的。这种特异功能甚至连小乘初果都不如。而且它会失掉的。早年我在美国住的时候。遇到中国政府好像派了十几个。很年轻。我看也不过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。有特异功能。特别是所谓的X光眼。他能够看透人体里面的内脏。我在洛杉矶。有一个同学请他看。他指出她这个肺部曾经得过肺结核。但是现在已经钙化。已经结疤。指出它的位置。她非常惊讶。这个秘密。她结婚的时候连先生都不知道。没人晓得。从来也没有说过。说明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我们曾经问过他。你这个能力从哪里来的?与生俱来的。他生下来就有这个能力。有人有天耳。能够听到很多不同声音跟他讲话。跟他传话。那也不是假的。天耳通跟天眼通。我见过不少。我问他:你这个能力会不会丧失?他说:会。为什么会丧失?年龄渐渐长大。知道事情多了。慢慢这个能力就退化。大概到三十多、四十岁的时候就没有了。这跟佛经上讲的相应。我们能够理解。实际上这是本能。每个人都有的。我们本能多大?就像佛经上所说的。我们的天眼能看到遍法界虚空界。能看到宏观宇宙。能看到量子。就是小光子。能看到。现在为什么不能?这个能力到哪里去?能力还在。没有丧失。没有丧失。这个要知道。而是有障碍。什么障碍?烦恼、习气。佛经上讲的无明烦恼。无明烦恼是起心动念。尘沙烦恼是分别。见思烦恼是执着。你有这三种烦恼。这能力就失掉。不是完全失掉。现在我们眼还能见。耳也能听。不过能力很小就是。眼隔一张纸就看不见。耳朵稍微远一点距离就听不清楚。不像本能有那么大的能量。我们懂得这个道理。所以一点都不稀奇。

  佛陀教我们修行。什么叫修行?修是修正。行是行为。我们的行为有了错误。把它修正过来

佛教法师分级

。这叫修行。譬如刚才讲的。一般人统统都有这三种不同的烦恼。每一种无量无边。数不清这些烦恼习气。你能把烦恼习气统统放下。恢复清净心。你看我们的经题。那就是修行的标准。第一个是得清净心。再提升得平等心。再提升得大觉心。就是正觉。正觉就称为佛陀。无分别是菩萨。无执着就是阿罗汉。人人可以证得。《华严经》上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。你本来就跟佛陀一样的。有这么大的能量。「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」。佛一句话说破了。如果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。我们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就跟佛一样。没两样。他成佛。我们也成佛了。从理上讲。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间。一念觉你就成佛。一念迷你就变成凡夫。这个道理大乘教讲得很清楚。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要承认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。我们也有。各个人都有。没有一个人不是。所以学佛要肯定这个理念。学佛的目标。恢复我们的智能德相。我们中国老祖宗教学跟佛没有两样。老祖宗教导我们。教学的理念就是要肯定人性本善。《三字经》头一句「人之初。性本善」。要肯定这一句。人性本来都是善的。就跟佛讲的。它那个善的意思就是佛家

佛教法师可以吃鸡蛋吗

讲的佛。你本来是佛。这是完善到极处。你统统都是。所以肯定这个。

  可是在事上你去观察。「性相近。习相远」。性是相同的。就是本善是相同的。可是习性不善。所谓「近朱则赤。近墨则黑」。习性不善。性相近。习相远。如果不教。「茍不教」。这个习性跟本性距离就愈来愈大。到最后本性不见了。习性当了家。这就叫凡夫。教育理念从这个地方兴起的。为什么要教?因为这个原因。他有习性。习性不善。所以要教。怎么个教法?「教之道。贵以专」。佛教传到中国来。对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很大。就像英国汤恩比博士所说的。他有很多话。让我们感觉他对中国文化有很深刻的了解。他说中国古人心量很大。能够包容不同的文化。异族文化就是指佛教文化。从印度传过来。能包容。佛教丰富中国本土文化。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是个纲。没有细讲。佛教传到中国来。把这几个纲领详细讲清楚、讲明白了。这就是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化。你看我们《三字经》上。这是中国本土东西。「教之道。贵以专」。佛法怎么个教法?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。这是佛经上讲的。这就是贵以专的道理。这个方法用了几千年。过去历朝历代圣贤辈出。在佛法里面修行证果。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。两千年来。我们估计至少有这样成就的人超过一万人以上。这种成就实在讲超过印度。

  佛法教人用什么方法?用戒定慧。用这三个方法。这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。古往今来。十方世界。一切凡夫修行成阿罗汉、成菩萨。最后成佛。没有一个是例外的。戒是什么?戒是规矩。你不能不守规矩。不依规矩不成方圆。一定要守规矩。真守规矩。没有疑惑。你依照这个方法去学。普通人。一般常人。你要是学一门的话。大概三、四年就得定。得定是什么?心清净。妄念少了。七、八年就开悟。开悟是什么?智慧现前。清净心生智慧。这个方法在中国用了几千年。过去私塾教学全是这个办法。我这个年龄还上过私塾。时间很短。大概只有一年。以后就改成学校。改短期学校。这个教学就没有了。私塾教什么?就一门课。小孩一天到晚想的就是那一门功课。他不乱。所以现在一般学校采取外国的东西。外国这些方法比中国差远了。二00七年。剑桥大学汉学系的一位老教授。汉学家。我二00六年去访问伦敦。那是我第二次。我去访问剑桥、访问伦敦大学(第一次去的时候看过牛津大学)。我给汉学系同学们上过课。给他们同学、教授做过交流。向这些同学们说。这同学们我佩服。他们讲一口标准的北京话。能看中国的文言文。不能不佩服。拿着佛经写博士论文。有一个同学告诉我。他用《无量寿经》写博士论文。就是我们用的这个本子。《无量寿经》有九种不同版本。我说你用哪一个?他用夏莲居的会集本。就是我们用的这个本子。不容易!用《孟子》。用隋唐的文学家他们的著作写论文。

  我说你们可以拿到博士学位。可以将来在欧洲也做个名教授、著名的汉学家。可是我说你们一生依旧会生活在烦恼、痛苦的世间。他们大家都笑起来。我说你们不能跟我相比。不可能像我这么自在、这么快乐。什么原因?我说:你们所学的汉学。内容包括儒学、道学、佛学。外国人的字是从这边往这边读。佛学、道学、儒学。我学的跟你们颠倒。我们中国人从这边念。从这边念就是学儒、学佛、学道。这就不一样。儒学、道学、佛学是把它当作一种学术来研究。你自己得不到受用。学儒、学道。那不一样。学儒要学孔子。像不像孔子?学佛要像释迦牟尼佛。学道要像老庄。你真学得很像。你就得大自在。夫子《论语》头一句「学而时习之。不亦说乎」。他的生活快乐。生活幸福。这个快乐、幸福从哪来的?从学习当中得来的。他把他所学的东西全落实到生活上。习就是落实在生活。落实在工作。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。活学活用。他快乐无比。这种快乐与富贵贫贱毫不相干。孔子学生里面。物质条件最差的是颜回。那生活是真贫苦。可是学生里头最快乐、最幸福的。孔子最赞叹的。赞叹颜回。没赞叹别人。

  释迦亦如是。你看他自己是王子。他要不出家。他是国王。舍弃王位出家了。出家干什么?出家教学。所以这个要知道。现在人把佛教称为宗教。这对释迦牟尼佛来讲是很大的冤屈。它不是宗教。夫子三十而立。这是讲学问成就。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。同样境界。孔子十五有志于学。三十而立。释迦牟尼佛大概差不多。东西方两个圣人。开悟之后他就开始教学。七十九岁过世的。教学四十九年。每天乐此不疲。他没放过假。我们现在教学还有寒暑假。释迦牟尼佛没有。在全世界我们敢说这是模范老师。用今天的话来看释迦牟尼佛。他是什么人?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。你们想想对不对?他什么身分?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。他教学不收学费。孔子还收一点束修。释迦牟尼佛没有。他的生活方式很简单。日中一食。出去托钵。树下一宿。过这样简单的生活。他快乐无比。法喜充满。常生欢喜心。从哪得来的?我们读这节文字就知道了。他那个智慧、神通、道力。没人能跟他比。而且佛说他那些神通道力每个人全有。你们现在为什么透不出来?就是因为你有妄想、你有分别、你有执着。这个东西害了你。你自己不晓得。

  所以佛法教学。首先教你守规矩。这规矩的内容是什么?最主要的放下烦恼习气。用什么方法把它放下?方法太多了。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。法就是方法。门就是门道、门径。那个很多。各人可以不相同。但是干的是一桩事情。远离一切烦恼习气。你心就定了。定是你的真心。乱是你的妄心。现在年轻人心都很乱。心浮气躁。心浮气躁什么都学不好。所以现在学生不好教。心浮气躁怎么来的?主要的是电视、计算机。这些电影、杂志刊物。全是叫你心浮气躁。内容说的都是杀盗淫妄、暴力色情。搞这个。现在人很可怜。从小。尤其是父母都工作。没有人教他。谁教他?看电视。电视教他。上学了。中国我不清楚。我在美国住了很多年。美国小学一年级就要用计算机。一年级的小学生。我们细心去观察他。他在计算机里面写学校功课。大概每天一个小时足够了。其它的时间全是看计算机里面那些黄色、黑色的。看那些东西。把小孩全看坏了。不知道孝顺父母。甚至于杀父母、杀兄弟的。在学校杀老师、杀同学的。在美国不是新闻。常常有。他们政府也着急。但是没有办法。只要有这些东西存在。下一代就完了。

  我早年在新加坡。新加坡的演培法师。我们是老朋友。有一次他请我吃饭。在他的道场。他道场还不错。相当有规模。那一天他们有个活动。信徒年轻人多。有六、七百人。吃饭的时候他问我。他说:净土法门法师。你赞成民主。还是赞成专制?我说:我喜欢皇帝。我不喜欢民主。他说:为什么?我说:皇帝负责任。民主不负责任。因为他一任就四年。四年就换了。他不负责任;不像皇帝。皇帝他真负责任。他要不负责任的话。他这个朝廷就被人推翻了。在帝王时代。像这种电视、计算机早就被处罚。你们念古书。你看孔子杀少正卯。那什么原因?扰乱社会。能言善道。少正卯在今天这个时代。没有人能杀他。言论自由。出版自由。没办法干涉他。孔子只做鲁司寇三个月。三个月办这么一桩事情。把扰乱社会的人给杀掉。所以孔子也下台了。下台是什么原因。我们能想到。孔子是个正直的人。是要做好事的人。像他那样的人不多。跟他志同道合的人太少。大家当然排斥他。他在政治上怎么能立足?他如果像释迦牟尼佛那么聪明的话。学问成就之后就教学。那还得了!他老人家七十三岁走的。那就很难得。所以古人这些掌故。我们细心去观察。你就了解。古人真正是保护人民精神生活的干净。他对这个非常重视。古时候确实言论没有自由。出版没有自由。国家管得很严。人民有福。自由有什么好处?自由到最后整个世界毁灭。灾难这么多。社会这么混乱。所以我的主张是有道理的。演培法师说我落伍了。你怎么还怀念过去?我说过去愈想愈好。

  大同之治在中国实践过。孔子是非常向往。他那个时候没有。孔子生在乱世。中国什么时候是大同之治?尧舜禹这三代。禹传位给他的儿子王启。启是真正的好人。在那个时代找到像启这样的人不容易。是大家公认的。王启以后。这在中国就叫小康。这是禹王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子。儿子是圣贤。不是凡夫。所以古时候帝王选继承人。都选圣人、选贤人。所用的这些大臣都是君子。所以政治能有那么好。靠什么?教育。没有别的。圣贤是教出来的。佛菩萨也是教出来的。所以「学记」里才有说「建国君民。教学为先」。建立一个政权。治理这个国家。什么最重要?教学最重要。看看中国的古礼。看看中国古时候的制度。你就晓得。把教育摆在第一。国家所有一切设施都是为教育服务。

  我们看现在的社会。看西方这些国家。他们把什么摆在第一?把经济摆在第一。把工商摆在第一。把商业摆在第一。这是人之所必争的。孟子见梁惠王。孟子就建议梁惠王把利要放下。把仁义要提起来。你这一个国家、社会。每个人都讲仁义、都讲伦理、讲道德。国家就大治;如果人人都讲利。这个国家肯定危亡。这是二千五百年前孟夫子讲的话。现在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看见了。可是人能不能教?能。人还是很好教的。我们曾经做短时间的实验。做成功了。证明古人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在汤池办的这个中心。不到半年效果卓著。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。我们以为中国传统这个教学丢掉将近一百年了。要想再恢复至少得要三年才能看到效果。没有想到四个月效果卓著。真正证明人性本善。证明人是教得好的。而且很容易教。现在这个问题呢?他就是不教。就没有法子。所以这是个大问题。关系现前这些灾难。灾难从哪里来的?不是自然灾害。与我们的思想行为密切相关。

  佛家教我们守规矩。一门深入。你就学一样东西。学多久?学十年。十年学一样。麦大维教授到汤池去考察。在那里住了四天。回国的时候经过香港。跟我谈了六个小时。想邀请我到剑桥去办个书院。属于剑桥的。我也很欢喜。我也很感激他。可是我告诉他。我说我不能去。他说:为什么?我说「你们学校那种制度框架加给我。我教不出学生出来。」他说:那你怎么教?我说「我不会教。我们老祖宗会教。」他说:老祖宗什么方法教?我就告诉他:「《三字经》念过吧?」《三字经》他会背。《四书》都会背。这个外国人我们不能不佩服。「《三字经》上前面八句话。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教育最高指导原则。那就是贵以专。就是一门。举个例子。譬如《论语》。」他说:你怎么教法?我说「我的学生不一定要大学毕业。不一定要硕士学位。我这个博士班只要两个条件。」什么两个条件?「第一个德行。第二个文言文。有这两个条件行了。」夫子教学头一个是德行。第二个言语。第三政事。第四文学。德行摆在第一。德行学什么?儒释道的三个根。儒家的根《弟子规》。道家的根《感应篇》。佛家的根《十善业》。这三个根要扎稳。都很小的东西。分量非常少。不是背的。不是讲的。是叫你做的。字字句句你老老实实做到。这是圣贤的根基。一生不能违犯。

  一门深入。譬如你专攻《论语》。十年的时间专攻《论语》。你心是定的。你不会想别的东西。我教怎么教法?我选择历代这些批注。指定一、二种让你去看。上课的时候学生上台讲给我听。我教你学。我不是讲给你听。一个小时。学生讲五十分钟。最后我十分钟做讲评。他说「这一样东西。也不过三、四个月就学完了吗?」没错。学完怎么办?学第二遍。二遍学完学三遍。一年学三遍。十年学三十遍。十年之后他就是现代的孔子。我们培养出一个孔子出来。那还得了吗?这个世界上能够有十个、二十个孔子。天下就太平了。最后我告诉他:你回去。你学校要是赞成我这个办法。我去。我很乐意去。认为我这个办法不行。要改变你们的章程、宗旨、法令规章。那就算了。我说我还是要教。我用的方法是这个方法。古老的方法。这个交叉方法。把年轻人害死了。头一堂语文、第二堂数学。头一堂还没装进去。第二堂换了题目。一天换好几个。学生的头脑像浆糊一样。这怎么行?中国传统的教学。古印度的教学。终极的目标是什么?教他开智能。不是知识。所以今天外国这些东西。高等学府里。他所求的是知识。不是智能。知识处理事情有后遗症。而且不会圆满;智慧是活的。智慧能解决问题。没有后遗症。我给他讲得很清楚。他终于搞明白了。这个人非常难得。非常的热心。

  智慧开了之后。你没有学到的东西你全都能贯通。佛经上讲「一经通一切经通」。他开智慧了。一切法不离智慧。没有学过的。你一看就明白、一听就明白了。学佛的。儒家的东西、道家的东西、外国这些东西。能明白吗?能。连现代的科学、哲学在你面前。全通了。现在科学、哲学上解决不了的问题。佛经上都有。他一说问题在哪里。我们知道。宇宙这些现象不外乎三大类。自然现象、精神现象、物质现象。现在量子力学家对这方面的研究。我看他们的报告。我看了很欢喜。他们讲量子里面的内容。在佛法叫阿赖耶。讲宇宙的源起。量子发现完全相同。可是最后的那个问题他不能解决。最后这个东西。这个念头。就是念头的生起。从哪里来的?他们今天讲「无中生有」。说出这么一句话。在佛法里面讲。它不是无中生有。无中不会生有。佛法讲自性。我们中国古人讲明德。「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」。明德就是自性。自性是光明的。明是智慧。这个东西是本有的。不生不灭。用佛法来解释《四书》。《四书》就是《华严经》。会讲得很透彻。用科学来印证。

  在宏观宇宙里面。科学家的报告说。最新的这些仪器只能观察到宇宙的百分之十。还有百分之九十不见了。他们找不到。他们说不见了。我们会点头。我们知道到哪去了。回归自性了。自性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。它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。你就是捉摸不到它。什么时候你能见到它?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见到。科学家没放下。所以他只到这个极限。而这个极限佛在经上讲到了。你用第六意识。就是用我们思考研究。它有边际。宏观的边际就是到宇宙的边缘。微观的边际到量子力学。再没法子突破。再突破要放下。放下就突破了。我们也把这个信息传给科学家。希望科学家在大乘佛法里头。解决他最后的问题。那就到圆满了。解决最后问题的时候。他把一切放下他就成佛。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。二十年、三十年之后。佛教不是宗教。佛教是世界上最高的科学。它不再被人家称为宗教了。方法妙。这里面所说的全是本能。你统统都能恢复。那你就证实了。这就不是假的!你只要把这些障碍放下。障碍是自己造成的。解铃还须系铃人。任何人没有办法帮助你。佛菩萨不能帮助。上帝对这个事情也无可奈何。这个不能不知道。

  上面。前面它讲有多种不同。一共是讲了九种不同。讲了九种。第一个是「宽狭不同」。第二个是「多少不同」。第三个是「大小不同」。第四个是「迟速不同」。前面这三个不同我们学过。这是讲能力。完全说我们的本能。本能从哪里来的?从智慧来的。智慧是从自性来的。是你自家本有的。你只要把障碍去掉。佛法的修行。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没有别的。就叫你放下。我们因为放不下。所以它教你执着一个。用一个。你天天想一个。把其它的想法都放下。你就想一个。用这个办法。像念佛。你用这一句阿弥陀佛。因为什么?把所有念头都打掉。不管这个念头。起心动念是善念、是恶念都不要管它。念头才起。古人说「不怕念起。只怕觉迟」。你赶紧觉悟。回到阿弥陀佛。念念都是阿弥陀佛。其它念头都没有。时间久了就清净心现前。目的达到。清净心是第一个目标。平等心是第二个目标。大彻大悟是最后一个目标。第一个目标达到。就像学校的学位一样。学士学位拿到。第二个目标是硕士学位拿到。第三个目标是博士学位拿到。佛陀就相当于博士。在佛教育里最高的学位。菩萨是第二个学位。阿罗汉是第三个学位。所以阿罗汉拿到清净。菩萨拿到平等。佛拿到大彻大悟。学佛学这个东西。这要知道。不是人间的功名富贵。与那个不相干。得真正受用。那就是这一段所讲的。神通是受用。你的观察力量强。科学仪器用不上的。用什么?用定功。用自性本能。不需要用外面东西来帮助。比所有一切仪器更厉害。效果更大。

  我们今天看这个。从第四个看起。第四在二百四十一面第三行第二句。「四、迟速不同。二乘欲至远处。多时乃至。以其不同如意通故」。这是讲能力里面的一种。叫如意通。如意通是什么?飞行变化自在。我想很多朋友们看过《西游记》。《西游记》孙悟空有七十二变。那个七十二变叫如意通。那是很小的如意通。才只有七十二种。菩萨如意通无量无边。七十二太少了。那是修得的。极乐世界的居民。他不是修得的。他也不是报得的;譬如人生天。天有五通是报得的。生到天上就有。像我们人间。有特异功能的这些人。他是报通的。他生来他就有。但是他以后知道的事情太多了。妄想多了。杂念多了。烦恼多了。这就没有了。这个东西是什么?这个东西就是障碍。永远保持清净心。他就能保持这个能力不会失掉。但是保持不容易。每天看电视就很糟糕。那就严重染污。像二乘人声闻跟缘觉。这得清净心的。他们有这个能力。「欲至远处。多时乃至」。好像飞行一样。它有时间的。「诸佛菩萨。一念能至十方世界。以其所得如意通故」。这个诸佛菩萨。是刚才给诸位说的。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断掉的。这个菩萨叫法身菩萨。中国大乘里面所讲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这些人。这些人他们的能力就大。他的如意通一念遍法界虚空界。这是真的。一点不假。我们在前面学过很多。因为他们能够回归到自性的本体。

  贤首大师《妄尽还源观》里面。给我们讲三种周遍。就是这个的证实。就是这种如意通的理论根据。第一种。念头才动。「周遍法界」;第二种。念头才动。「出生无尽」。整个宇宙现象现前;第三种「含容空有」。含是包含。容是容纳。空是虚空。有是万有。你说那个心量多大。一念之间它能够包虚空、容法界。大乘教里常讲「心包太虚。量周沙界」。就这个意思。这三种周遍。是把宇宙的真相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科学家没讲到。这是事实真相。了解之后。为什么要学佛?我要恢复我自己自性的本能。我有圆满的智慧。我有圆满的德行、有圆满的相好。为什么不恢复?释迦牟尼佛做出样子给我们看。我在没有学到这段经文之前。我就有一个想法。以后读到这个经文证明了。我的想法正确的。我想的是什么?释迦牟尼佛每天到外面去托钵。托的饭菜。有的富贵人家饭菜不错。要是托到贫穷家的饭菜很不好吃。甚至在经上看到的。乞丐外面讨的饭。路上碰到佛了。把他那点饭就供养佛。想求一点福。那个饭闻闻什么?馊了。很难吃。我那个时候怎么想法?佛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是圆满的。一定到他嘴里的时候。那个味道就完全变了。就变成最好的味道。以后读到这个经文果然如是。任何不好东西。甚至于毒药。一进他的口都变成上味。都变成最好的营养。为什么?一切法唯心所现。他是什么心?他纯净纯善。没有丝毫恶意。所以他能转境界。你看。佛家讲的是相随心生。境随心转。

  所以这个世界上灾难能不能转?能转。在佛法理论上是没问题的。只要居住在地球上的人。心念要是转过来。这地球上什么灾难都没有了。灾难是从哪里来?从贪瞋痴慢疑来的。贪心感得的是水灾。海水上升;瞋恚感得是火灾。地球温度上升。瞋恚;风灾是愚痴;傲慢是地震。傲慢是心不平。还有个怀疑。怀疑是造的罪。怀疑是什么?对于圣贤教诲他怀疑、他不相信。这些灾难你自作自受。你得要承当;如果你能够相信。能够学习。能够依照这个去做。灾难会化解。对个人。个人身心健康。什么病都没有。年岁长大。身体状况、体力跟年轻人一样。学佛。这是第一个好处。身心健康。我老师做出样子给我看。李炳南老居士。他九十五岁的时候。还自己烧饭、自己洗衣服。不要人侍候。九十五岁那一年。同学们苦苦的哀求。有两个学生自动愿意照顾老师。勉强接受。这说明什么?他自己行。何必要麻烦别人?老师一天吃一餐。吃多少年?他告诉我。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学佛就开始。到九十多岁。七十多年。七、八十年。日中一食。一天吃一餐。工作量是普通五个人的工作量。那么大的工作量。我跟他的那一年。他老人家六十九岁。我跟他十年。他是我们的好榜样。是证明。

 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么?不求人。自己能照顾自己。不求人。人生最高的享受绝对不是地位高。不是有财富。不是的;粗茶淡饭。身心健康。每天增长的是智慧、是德行。你说多快乐!没有忧虑。没有牵挂。没有烦恼。没有压力。这过神仙生活。何况有人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。我们知道这不是假的。这是真的。所以我的日中一食跟老师学的。我在台中十年。我那个时候日中一食是五年。我有这个基础。以后出来弘法。大家看到日中一食都不放心。说是你这个不吃的时候营养差了。将来身体坏了。我们担不了责任。没有办法。我怎么办?我把一餐改做三餐。量很少。我那日中一食的时候。那时候一餐吃三碗饭。这普通的小碗;我吃三餐。一餐吃一碗。还是一样多。我用这个方法。所以你要晓得。日中一食省好多麻烦。早晚不要吃东西。省好多麻烦。而且自己烧一餐饭。从开始烧。我们老师山东济南人吃面食的。我也跟他学。用那个挂面。我们家乡叫挂面。此地叫面线。很好煮。一餐饭从煮饭到吃完的时候二十五分钟。你看多简单。很容易。老师告诉我「人到无求品自高」。你需要东西多了你就得求人。一个人一生不求人这最高的。

  这些我也不希望大家去学它。为什么?要烦恼轻才行。一定要知道。身体是个机器。饮食是能量的补充。你这个机器需要消耗那么多能量。你要不补充它就会生病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可是能量消耗到哪里去?我在跟老师那几年的时候。我得出一个心得。我向他老人家报告。我说能量的消耗。应该是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。你想东想西。胡思乱想。老师一拍桌子:对。有道理。于劳心劳力。消耗很少。劳心。我看到李老师他每天要教学。他还是个公务员。奉祀官府的主任秘书。孔德成的主任秘书。要帮他办事。要上班;教两个学校。他是好教授。还要教学佛的这些学生。我们跟他学经教。一个星期三个小时;另外还教国文。要教我们学国文。一个星期也是三个小时。还有的时候。国内、海外的。这些慕名来访问、来请教的人络绎不绝。所以跟他约时间见面。要一个星期之前。给你排时间。临时去找他一定找不到。所以我得出的结论。劳心劳力消耗都不多。就是打妄想消耗太多。所以胡思乱想。你吃不饱不行。你必须要补充这个能量。要减少能量。先要少生烦恼。烦恼轻、智慧长。这一餐是够了。足够了。这个里头没有什么秘密。是很有道理的。

  你看二乘人。二乘人他只放下执着。分别没放下。妄想没有放下。所以他有神通。他有如意通。但是他到一个地方要相当长的时间。但是肯定比我们现在飞机快。我们飞机是赶不上他。譬如飞机。我们从香港飞到美国要飞十几个小时;他可能半个小时就到了。如意通半个小时就到了。他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。如果是菩萨。那个能力就比他强多了。这个菩萨是普通的菩萨。就是分别放下。他比他的能力超过十倍都不止。他还是有时间。他从此地到美国需要三十分钟。菩萨大概需要三、四分钟就能到了。可是法身菩萨一念就遍法界。这个要知道。本能恢复了。我们如何训练六根在六尘境界上。训练不起心、不动念。就达到这个边缘。怎样才能够训练这不起心不动念?你首先要肯定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。没有一样东西真实的。你才会放下;你样样都当真。所以你放不下。没有一样是真的。真的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不但六道是假的。十法界是假的。我们学了《华严》、学了《无量寿》就知道。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。什么东西真的?常寂光是真的。万事万物是从常寂光流出来的。最后还回归常寂光。这是一个最大的循环。周期的。所以在宇宙当中。就像一个钟表一样。里面许许多多的齿轮。都有连带这些关系。有的转得快。有的转得慢。统统都有周期性的。宇宙亦复如是。整个宇宙就像一个网络一样。它非常有规矩。一丝毫都不会乱。

  科学家告诉我们。二0一二是我们银河系里面。银河的中心、太阳跟地球排成一条直线。是这么一个周期。这个周期五万多年。这个周期不大。是银河系里面。没有超过银河系之外。二0一二碰到的时候。正好是

赞扬佛教法师的话

马雅历的第五个周期。这种排列对地球可能会有影响。也可能没有影响。科学家也警告我们。希望没有影响。但是它有条件。什么条件?他提出三句话。跟佛法讲的是一样的。要我们「弃恶扬善。改邪归正。端正心念」。十二个字。人类会把这个世界带向更美好。如果要是不能转变。还是搞这些严重的贪瞋痴慢呢?那这个灾难是不能避免的。这个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。所以化解我们自己的问题。身心健康的问题、家庭和睦美满的问题、社会安定和谐的问题。乃至于地球上种种灾难的问题。不要问别人。问自己。「端正心念」。这句话说得好。中国老祖宗几千年来教导我们后人教什么?不能不知道。教我们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。所有一切学术都不脱离这个框架。你看儒家的四书五经十三经。没有离开这个总纲领。再扩大。你看《四库全书》经史子集。任何一个它也没有违背这个原理原则。这叫中国传统文化。违背了就出麻烦。在个人身上呢?就出现健康问题。家庭呢?家庭出不和的问题。社会就有动乱的问题。地球就有灾变的问题。你看看。你要问为什么?因为整个宇宙跟我们自己是一体。老子讲过。老子那个时候佛教没传到中国来。老子讲「天地与我同根。万物与我一体」。跟佛家讲的、跟现在科学讲的一样。我们对科学家不能不佩服。他们今天有这种成就。不简单!

  再看。「五、虚实不同。二乘所化现一切。相似而已。不得实用」。这二乘人。他们能变化。他也能变佛。也能变菩萨。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。他会变。变得像魔术。让你欣赏。得不到实用。可是佛菩萨不一样。「诸佛菩萨所化现。皆得实用」。你需要。它真有作用。譬如你要过河。在急难时候要过河。他真的变化一条船帮你渡过;渡过之后。你再去看。船没有了。不见了。那就是佛菩萨变化。它真管用。这虚实不同。

  「六、所作不同。诸佛菩萨化无量人。各令有心。随作一事令人异辨」。佛菩萨他能分身。他能变化。分身跟变化是两种形式。分身是自己同样的一个身。这个在历史上有记载。而且很多。前面我跟诸位提到一个。名字我记不得。年轻时候看的。有印象。《神僧传》里有这么一个故事。唐朝时候的。印度有一位高僧在中国传教。也是讲经教学。诸位一定要晓得。佛教是教育。传到中国来的是教育。这个教育是皇上自己亲自抓的。中国从汉朝汉武帝建立一个制度。对于国民教育是用儒家的孔孟学说。用儒家的。宰相抓这个教育。所以他底下有个机构叫礼部。就是现在的教育部。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。管这个传统教育。佛教是从外来的。佛教教育是皇帝亲自抓。所以佛教的传播就超过了儒家。因为中国人敬皇帝。寺院庵堂这都是佛教道场的名称。称寺。称院、庵、堂。寺是永久建立的。这称寺。所以寺院庵堂的建筑可以盖宫殿式的房子。这是皇帝准许的。为什么?佛是皇帝的老师。他也做佛门弟子。对老师的尊重。所以佛教的道场可以建宫殿式的。现在我就不主张了。现在我们建学校。不要建宫殿式的。要把它回归到教学。佛教在中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。所谓是宗教。我相信不超过三百年。寺院庵堂不教学了。去做经忏佛事、做法会、做超度。搞这个事情去了。这从前没有的。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大概完全变成这个样子应该是慈禧太后手上。慈禧太后对于文化不太重视。她喜欢搞迷信。所谓上行下效。她这一带头。民间大家都来学她。所以历史我们要知道。现在呢?现在必须把佛教回归到教育。它对社会才有贡献。这东西有用。宗教要是走向祈祷的话。命不长。

  我是今年六月有这么个缘分。随同马来西亚的宗教访问团去访问梵蒂冈。在罗马我们跟天主教的教皇见了面。跟他们的主教做过交流。来讨论宗教以后怎么个走法。他们代表教宗的陶然主教(红衣主教)告诉我们。他说最近这些年来。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愈来愈少了。他们有统计。他们是受洗的。每年受洗的人愈来愈少。特别是年轻人跟学术界。他们很担忧。我当时就提出我的看法。我说为什么?早年每个宗教创始人。像摩西、耶稣、穆罕默德、释迦牟尼佛这些人。他们在创立的时候。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?乃至国王大臣、知识分子。包括一些哲学家。哲学比科学早。为什么都愿意来学?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。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七年。摩西的年数也应该很长。耶稣是被人害死。只教了三年。我们要晓得。宗教创始人当年在世都是搞社会教育。经典里面偶然也有记载。这些教主们也显一点神通。给这些疑难杂症的。给他们治疗也很有效。这个不稀奇。这是什么?我们中国中医里面讲的推拿术。你有问题给你摸摸、按按摩就好了。这个不稀奇。很神妙的都有道理。譬如佛经里面。你生病了。佛教你念咒子治病的。这《大藏经》上很多。可是现在全不灵了。什么原因?它是用音声治病。让你发出一种声音振动你身体某个部位。把这个穴道阻塞的地方一振动通了。问题解决了。那个音声强弱长短有一定的。所以那要口传。记下来就不行。所以这种治病方法在唐朝时候很盛行。很管用;现在《大藏经》上我们照着念不灵。不管用了。为什么?音念错了。所以它就不灵。我们觉得它是有道理的。用音声在科学上它讲得通。不是讲不通。它主要是教学。

  所以今天宗教。我们把教学放弃。都去搞祈祷。祈祷你说有效。这个灾难来。我们一祈祷。灾难没有了。人家骂你:根本就没有灾难。你们胡说八道。你无法争辩!我们知道有效果。但是人家不相信。你拿不出证据出来。所以还是要恢复教育。我们最后结论:每个宗教都要恢复教学。宗教这个教育教什么?现在全世界的教育。从幼儿园到研究所。没有伦理的教育。没有道德的教育。没有因果的教育。没有宗教的教育。我们宗教教育把这些课程补进去。补它们的不足。那你对社会就有贡献。特别是要用中国词汇来解释「宗教」。这是世界上许多宗教都接受了。中国词汇。宗是什么意思?宗有三个意思。你们查字典能查得到。第一个意思是主要的。第二个意思是重要的。第三个意思是尊崇的;教也有三个意思。教育、教学、教化。宗教连起来。主要的教育。重要的教学。尊崇的教化。这意思好不好?大家都赞成。用中国词汇来介绍宗教。我们要真正做到。重要的教育是什么?伦理道德。是做人的教育。今天学校毕业了他会做事。他不会做人。所以企业家。大的公司、工厂需要人才。会做事的有。不会做人。他不要。不敢用。所以我就提倡。宗教今天做什么教育?补缺的教育。缺什么?缺德。补这个。这对社会就有贡献。这就不再走迷信了。当然现在祈祷这一类也不能完全废止。完全废止它有困难。做为附带的。主要要教育、要教学。把经典里面特别是关于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。普世的教育。要把人教好。

  宗教教育里面核心。我们提出四个字「仁慈博爱」。这是任何宗教经典里面都讲的。没有不讲仁慈的。没有不讲博爱的。就用仁慈、博爱做所有宗教共同的教学目标。希望真正能化解冲突。从夫妻的冲突。离婚率太高。这是夫妻冲突。父子冲突。兄弟冲突。这家庭、邻里乡党的冲突要化解。带给社会安定和平。宗教就做了一桩大好事。这个天主教认同。所以今天解决真正化解冲突。恢复安定和谐。除宗教之外找不到第二条路

佛教法师心胸

。因为在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。比不信宗教的人。人口还是占多数。现在是民主政治。投票选举。宗教徒是很大的一个群体。有这个票源。这些人真正要是团结起来。会影响政治、影响政党、影响族群。真能做出很好的贡献。我们把这种想法、这个看法介绍给联合国。也产生一些效果。现在就要真的干。不干不行。这个干一定要做示范点。那会起很大的作用。现在像我们净宗学会提倡的三时系念佛事。也都是属于祈祷。

  祈祷也有科学的证明。最有力的证明是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。做成功了。他做了十几年。在联合国多次的表演。水是矿物。证明它能看、它能听。它能懂得人的意思。我也去参观他的实验室。我去过两次。听他的报告。他最初不敢接触宗教。因为宗教是迷信。怕人家说他是迷信。他跟宗教划清界限。我告诉他。我说:你这个实验在佛经上全有。他非常惊讶。我说:你实验还差很远。距离差很远。因为在佛经上讲。任何一个物质。只要是物质它都有精神现象。精神跟物质永远不能分家。再小的物质现象。像那些小光子。比基本粒子还要小。它里头有受想行识。它反应的现象一定是有色声香味。你现在反应的只看到色。声香味你还没能发现。你还差很远。这他才接受了。他拿宗教来做实验。每个宗教那个反应的结晶图案都非常美。所以他现在开始做这个东西。他在琵琶湖做了个实验。日本的琵琶湖很大。像大海一样。但是它确实是个湖。有一个海湾。那个海湾是死水。二十多年这水不流动。所以水的气味很难闻。很肮脏。他就找了三百多个人。在这个湖边做祈祷。找了一个老和尚。九十多岁老和尚带着大家。祈祷的时间一个小时。非常简单。祈祷这一个小时要求大家把什么念头都放下。什么都不要想。让清净心恢复出来。只想一桩事情「湖水干净了」。就这么一句话。用三百多个人的意念这个力量对这个水:「湖水干净了。湖水干净了。湖水干净了。」就这一句。念一个小时。到第三天湖水真干净了。气味也没有了。日本的电视新闻报导都宣扬这桩事情。保持了六个月。保持六个月。所以我告诉他。我说你最好两个月去祷告一次。它不就永远能保持吗?这就是说明矿物它有受想行识。它有感受。我们用爱心对它。它的反应那个结晶的图案非常之美;我以恶念对它。我恨你、讨厌你。那个图案就很难看。经过水。然后我们可以拿物质。像水果。很多学生做实验。都做成功了。甚至于吃的饭。一锅煮成的饭。你摆在两个碗里面。放在两边。一边对它讲我喜欢你。那一边你说我讨厌你。过了三、四天。喜欢你的。它发酵了。味道很好闻;那个讨厌它的。变成黑色。气味很臭。很恶臭。它就不一样。任何物质你去做实验都实验出来。这就说明佛经上讲的没有错。

  现在量子科学家发现了。物质的基础是什么?是念头。跟佛经上讲的一样。佛经里。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。弥勒菩萨在佛教里面可以说是心理学家。问弥勒菩萨:普通人起个念头。我们一般人起个念头。这一个念头里头有多少细念。微细的念头?有几个相?有几个识?相是什么?相是物质现象。识是精神现象。佛问了这么一句话。弥勒菩萨答复说。一弹指。这一弹指时间很短。「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」。单位是百千。百千是十万。三十二亿乘十万。我们中国人算法是三百二十兆。一弹指三百二十兆。那我们弹得快的。我相信有比我弹得快的。我年岁大了。年轻人弹得快的。大概可以一秒钟弹五次。要是弹五次的话。要用秒做单位。一秒钟就有一千六百兆。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的念头。「念念成形」。形是物质现象。每个念头里头都有物质现象。每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受想行识。它分不开的。所以物质是什么?物质就是意念累积连续产生的幻相。它不是真的。物质有固体、有液体、有气体。这是什么?这是它的波动频率不相同。波动得慢的就变成固体。波动稍微快一点就变成液体。再快的变成气体。更快的就变成无线电波。所以它是频率不相同。形成的不一样。千变万化。

  所以在大乘经里面给我们讲这些道理。现在被量子力学家证明了。他找出物质现象基本的元素就是意念。所以意念这个能量太大太大了。佛法里面教你修禅定。禅定的念头是集中。精神集中会发生非常强大的这个力量。强到什么程度?强到可以能改变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行的轨道。有这么大的力量。所以地球上这些种种灾变。这是小事。鸡毛蒜皮小事。哪有不能控制的道理?所以你了解它的原理。你才能够相信。特别是集体的意识。像江本博士实验。三百五十多个人是集体意识。改变琵琶湖的恶臭、脏乱。一个小时就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。他这个实验现在全世界都知道。他在联合国做过很多次的报告。所以有灾难。有这种预言好。这个信息我们知道了。我们可以准备。可以做准备。科学家还告诉我们。这是科学报告。讲集体意念的力量之大。他说整个地球。整个地球人数百分之一的平方根。大概地球上人数以六十五亿来计算。以这个为标准。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大概是八千人。八千人如果能够把意念端正。真的像他所提出来的「弃恶扬善。改邪归正。端正意念」。能够让这个

对佛教法师生日祝贺词

地球上平安度过灾难。小灾难会有。大灾难不会发生。六十五亿人里的八千人。八千个好人真正回头向善。八千个好人能够保佑六十五亿人这么多人吗?谁相信?我们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「邪不胜正」。我们可以用古人这一句话来解释。多数人邪知邪见。这八千人正知正见。管用!

  八千人到哪里去找?到宗教里面去找。所以我们把这个信息告诉梵蒂冈。梵蒂冈确实是有这个意愿要求全世界天主教徒。我们也同样把这个信息告诉其它宗教。在佛教里面我们要求净宗。我们净宗同学不止八千人。真干。真的回头。依照经典教训去做。自利利他。何乐而不为之?科学家又告诉我们很具体的一个方法。他说一百万人的都市。能够有一百个是好人。就能让这一百万人的都市不招大灾难。一百个人不难找。我们净宗同学就可以。香港这个地区大概有五百万人的样子。这得要找五百个人才行。所以。这些话都是真的。都不是假的。有科学的证据。佛经。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就讲得这么清楚。今天让科学家给我们做证明。让我们对于经典这些话不再怀疑。认真去干。底下这第六是「诸佛菩萨化无量人。各令有心。随作一事令人异辨。二乘不能。」二乘人他也能变化很多人、能分很多身。他只能做一桩事情。不能叫每一个做个人不同的事情。这个我们在《高僧传》里面见到。有这个记载。

  「七、所现不同。诸佛菩萨但现一身令人异见。但出一声令人异闻。安住一土。十方俱现。二乘不能。」这是什么?佛菩萨现一个身。现身。每个见佛菩萨的人见的不一样。我们现前也有个例子。香港圣一法师。今年往生了。这是我在香港最好的一个老朋友。他大我五岁。也算高寿。今年八十八岁。他告诉我。大陆刚开放的时候。他们香港有三位出家人到普陀山去朝山。在普陀山梵音洞。听说梵音洞观音菩萨常常现身。他们很久就仰慕。在梵音洞的门口拜观世音菩萨。拜了半个小时。观音菩萨出现。三个人都看到了。非常欢喜。回来的时候大家就问。你看到观音菩萨什么样子?结果三个人看到不一样。这就是菩萨一身。三个人同时在那里看。看的不一样。圣一法师看到的观音菩萨像。是全身金色戴毘卢帽。就像地藏菩萨戴的那个帽子一样。他看到是那个像。全身是金色。另外一位法师看到是白衣观音。是女的像。就像我们一般看到的白衣观音。另外一位法师看到是个比丘像。是个出家人。比丘像。都看到了。看到是完全不相同。这是佛有这个能力。此地要记住。佛有这个能力。就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。这是完全相同的。出一声令人异闻。这就是佛经上所讲的。佛以一音而说法。众生各个都能够听得懂。都能够理解。不需要翻译。他说的没有一个人听不懂。每个人听的是自己的语言。这个也有可能。现在科学家也能做到这个。但是不能像佛这么普遍。在国际会议上有翻译的机器。不需要用人。用机器来做翻译。所以这是二乘能力就不行。阿罗汉跟辟支佛做不到。

  末后一句说「自在不同」。如《涅盘经》上说的。「诸佛菩萨。凡所为作。身心自在。不相随逐。其身现大。心亦不大。身现小。心亦不小。喜忧等一切皆尔」。底下有个括号。「意谓身现喜。心亦不喜」。也就是说。他能现大现小、现种种不同的身。可是他心是如如不动。这是真的;如果心动。就没有这个能力。所以二乘不能。为什么?二乘有起心动念。这个在不起心、不动念。为什么能现?佛陀在世。有人曾经问过他。佛举个比喻。从比喻当中我们就能够体会。这个比喻。佛问人家:你有没有看过人家敲鼓?有看见。他说:鼓里面有什么东西?鼓里头没有。空空的。大叩则大鸣。小叩则小鸣。不叩则不鸣。佛菩萨的心就跟鼓一样。那是什么?感应。众生有感。佛菩萨就有应。众生的感不一样。佛菩萨的应也不一样。应的形不一样。应的用不一样。那个不起心、不动念是一样的。绝对没有起心动念过;一起心、一动念。那就变成凡夫。这种能力我们就失掉。所以理明了之后。就知道这是有可能的。

  「今彼国天人之神通。如《合赞》云:今则大乘不共之通。而更加(弥陀)本愿力。岂混同凡小通。」凡夫是讲天人。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。这是凡。小乘呢?就是讲声闻、缘觉。不能跟极乐世界人相比。这就说明。学佛。这个法门是比任何法门都殊胜。任何法门所得的功德利益都不能够相比。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你会欢喜修学这个法门。为什么?这个法门学起来。你一生能有把握成就。修其它的不见得有把握。这个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。所以。确实有不思议的功能。帮助我们。把我们自性的能力逐渐逐渐统统开发出来。原理就在此地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203.html

以上是关于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二百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5587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