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一百六十二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一百六十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一百六十二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
净土大经解演义 (第一六二集) 2010/10/10 香港佛陀教育
诸位法师。诸位同学。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。第一百八十六面。最后一行:
「十、佛世尊。《成实论》等开为两号。以佛为第九号。世尊为第十号」。这是说经论上对于如来十号有开合不同。前面也曾经说过。这个地方再提一次。「今依《涅盘经》。合佛世尊为第十号」。下面为我们解释。「佛者。觉也。自觉觉他与觉满。三觉圆满。故称为佛。」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过来的。从音翻过来的。梵文这个字称佛陀耶。中国人喜欢简单。把尾音都省掉。所以有的时候说佛陀。省掉一个耶。称佛就省掉两个。连陀耶都省掉了。它的意思有两种。一个是智。一个是觉。说智是从体上讲。说觉是从用上讲。智有三种智。叫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。这是这个字里面的含义。内有智。外面才能觉。没有智怎么个觉法?所以用觉里面就包含智。智是体。觉是用。有用当然它没有智慧它怎么起用?所以用这个字里面就包含智在里头。
在这里我们得略说一说。一切智是知法总相。法是宇宙之间一切万法。惠能大师开悟说「能生万法」。宇宙之间一样也不漏。圆圆满满的。用一个总代名词来说就叫做法。通常也把它分开来讲。分开来是六个字。性。一切法的体性。相是一切法的现象。事、理、因、果。用这六个字代表一切法。单单一个法。性相理事因果都在其中。一个也不漏。一切智。总相是什么?总相是空的。叫万法皆空。因果也是空的。但是诸位要晓得。我们也常常听佛法里头说「万法皆空。因果不空」。这个话是怎么说法?因果是跟万法同时生起的。万法空了因果哪有不空的道理!不过这个空要证穷才空。穷是到极处。也就是说妙觉位。回归到常寂光。回归到自性。这个时候就没有了。没有回归到自性都有。换句话说。实报庄严土里头有没有因果?有。只有常寂光里头没有。实报土里面所居住的人。世尊为我们介绍。介绍西方极乐世界。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。诸上善人。这不是普通人。法身大士。《华严经》上初住以上。就是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。这四十一个位次居实报庄严土。不是普通人能住的。
但是净宗很特别。所以这叫难信之法。一切经教里没有这个说法。诸佛剎土里头也没见到过、没听说过。唯独极乐世界不一样。它很特殊。凡圣同居土的人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。也作阿惟越致菩萨。阿惟越致菩萨。给诸位说。就是实报土的居民。地位最低的都是圆教初住。在我们中国习惯上说。个个都是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的人。他不是普通人。这是怎么回事情?这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。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这就知道。我们今天学佛。要在这一生当中解脱。永远脱离六道、十法界。到西方极乐世界去。那就是作佛。为什么?阿惟越致就是作佛了。圆证三不退。圆满!就是三种不退你都证得了。位不退。位不退是阿罗汉。行不退是菩萨。念不退是佛。你全证得了。永远不会退转。到极乐世界决定证得妙觉果位。西方世界给你做了保证。无比殊胜的法门。
这是说第一个智。一切智。一切智是万法皆空。这个我们现在知道了。读了《还源观》、读了《华严经》晓得了。不但物质现象是假的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《心经》上讲得很清楚。「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色不异空。空不异色」。色就是物质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。没两样。也是空的。你知道这一桩事情。而且你肯定它。你也证得它。这人什么人?阿罗汉、辟支佛。所以他们超越六道轮回了。可是宇宙之间。这些十法界依正庄严。究竟是怎么回事情。他知道统统是空的。但是为什么有这个现象?为什么有这些东西存在?这个阿罗汉就不知道了。菩萨知道。所以菩萨的智慧比阿罗汉高。菩萨晓得这一切法。这种种是形容多。道种智。道是道理。这种种法的生起是个什么道理。菩萨知道。为什么会有这一切法。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情。菩萨知道。阿罗汉只有一种智。一切智。没有道种智。菩萨有一切智、有道种智。成佛呢?给诸位说。圆教初住就成佛。这个地方讲的菩萨是谁?十法界的菩萨。阿罗汉也在十法界。四圣法界。成佛了。成佛不是十法界的佛。十法界的佛还不行。一切种智没证得。证得一切种智就超越十法界。那他又提升了。就到初住。他到实报土去了。这真的成佛。不是假的。所以佛有一切种智。一切智总相。就是一切智跟道种智圆满了。是一不是二。所以叫一切种智。这佛所证得的。起作用。这个地方起作用是自觉觉他与觉满。自己证得的是自觉。自觉之后一定教化众生。于十法界。这个十法界是包括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十法界。众生有感。佛有应。实报土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有应。
这个应有个条件。通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。总是跟你有缘的。跟你有缘的人太多太多!你不是一生一世。你过去无量劫来在十法界里度过。特别是六道。六道里每一道你都住过。换句话说。十界、六道里面跟你有缘的众生就很多很多。无论是善缘、是恶缘、染缘、是净缘。只要是有缘。他有感。你就有应。感应道交。这个感应。近代科学家也告诉我们。我看到这边。他是从印度来的。说是我们人身体有七个轮。在这一份数据里面。这份数据我想也能印出来给同学们做参考。对我们学佛有很大的帮助。是在末后。这跟科学家所讲的。我们的身体就像电台一样是个发射台。我们的意念会发出去。也是个接收台。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我们可以接收到。接收。为什么我们收到别人的信息。别人有感我们收到了。收到自然就会应。这感应道交。众生把信息给我们。有的时候他知道。你说我们求佛菩萨。有求于佛菩萨。非常明显的感。佛菩萨有没有应?有。他确实收到。有些我们自己不知道。极其微细的这个波自己不晓得。佛菩萨收到了。
我们在前面学习过十二分教。十二分教里面有无问自说。那就没有感。其实有。那是冥感。它举的是《弥陀经》。《弥陀经》没人启请。佛又为什么说?这个地方众生根性熟了。佛怎么知道熟了?众生有信息发出去。可以接受这个法门了。佛收到。所以不需要人问就开讲。这感应道交不可思议。特别是大乘菩萨。大乘菩萨习气怎么断的。无始无明的习气?境界怎样渐渐契入圆满?那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教学相长。最好的修学方法是教学。古人说过。现在这些科学家也说过。也提出来。最好的修学方法是教学。这就是觉他。觉他。这是教化众生。这觉满。圆满。什么时候才能圆满?众生太多了。还有很多我还没教到。法门也多。许多法门我还没有学过。也还没有教过。怎么圆满了呢?这个圆满不是对外的。是对内的。你的无始无明习气断尽就圆满。是这么回事情。断尽。他就证妙觉位。妙觉就圆满。是这么个道理。这叫做觉满。叫三觉圆满。这称之为佛。这是究竟圆满佛。在《华严经》称为妙觉位。等觉还不圆满。等觉住实报土。妙觉位回归常寂光了。
常寂光就是大圆满。常寂光里头不但物质现象没有。精神现象也没有。自然现象统统没有。它存在。无处不在。无时不在。它是一切法的本体。虚空也是依它为体。没有这个体。虚空也没有了。哪来的虚空?所以它是一切法的本体。我们接触不到。佛说了。这桩事情唯证方知。什么时候证得?他也不是说一下就圆满证得。不是的。分分可以证得。那就是在实报土里头。四十一个位次分分都证得。所证得浅深不相同。十住菩萨证得比较浅。十地菩萨证得比较深。到妙觉圆满。这是佛。所以佛能不教人吗?没这个道理。佛用什么方法教人?佛示现菩萨身分教人。教化一切众生。教化十法界众生。
我们许多同学。相信有不少人听到过。过去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过一句话。「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。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。他没有细说。我们要怎样解读这句话?孔孟学说是什么?人家一听到孔孟学说。马上就想到四书五经、十三经。这个不行。我们是从根看起。儒家的根是《弟子规》。道家的根是《感应篇》。佛家的根是《十善业道》。这三个根能够普及教化众生。收到效果。能不能更简单一点?《论语》里面说。这是儒家常讲的。「孔曰成仁。孟曰取义」。仁义两个字可以代表儒家。仁者爱人。「孝弟也者。其为仁之本与」。所以仁的根本是孝悌。义者循理。换句话说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合情合理合法。这是义。这三者里面最重要是理。理是什么?理就是自性。理就是本性本善。《论语》里面说。「夫子之道。忠恕而已矣」。所以我们取仁义、取忠恕代表孔孟的学说。这个精神就抓到了。怎样落实?用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落实。精神四个字。仁义忠恕。仁者爱人。义者循理。忠是什么?忠是真心。那个心在当中。不偏不邪。这叫忠。不偏不邪是真心。偏邪是妄心。恕。特别讲求这个恕字。原谅所有犯过失的人。原谅所有造罪业的人。为什么?他们没人教。才会犯过失。恕道能帮助现前的社会化解冲突。促进安定和平。
恕。佛法里有没有?有。佛在我们这部经上就讲过。「先人不善。不识道德。无有语者。殊无怪也」。这是恕。你看到犯过失的人这么多。要原谅他。为什么?没人教他。他的先人不知道。不知道道德。先人什么?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。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。佛法包括在其中。至少也丢掉四代到五代。将近一个世纪。没人教他。世风日下。东方人如是。西方人呢?西方人亦如是。也是没有人教他。所以心行不善。造作罪业。这是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。如何来应对?用佛菩萨的慈悲。真诚慈悲。用孔孟的仁义忠恕。一笔勾消。不再过问。希望大家重新做人。重新要来教导。我们要把圣贤教育提起来。把宗教教育兴起来。我们大家一起来学。过去所造的一切都不要过问。都不要再提了。我们心就定了。
要想做。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榜样。中国在古代历代这些帝王治国平天下。他都有个榜样。这个榜样是什么?是一个城市。哪一个城市?皇上居住的那个城市。从前叫京师。京是大的意思。师是师范、是模范。这一个城市是所有一切城市的师范、榜样。你们要来学就到这里来学。所以以前首都称京师。这个意思好!居住在京师的人要不守法。那皇上多丢人。那就没面子。从前做皇帝不好当。为什么?一举一动都要做人民的榜样。别人可以马虎一点。他不能马虎。他要守规矩。你看早晨的时候。三点钟要起床。上朝。不能睡懒觉。这种生活从小就养成。皇子。住在皇宫。皇帝的这些儿女。三更太监去敲一敲门。就把他们叫醒。四点钟就得上殿。早朝。上殿。不好当。最舒服的是老百姓。享皇上的福。所以总得有一个城市做一个示范。然后慢慢推广。才能造出广泛的影响。那个影响之大。也影响周边的国家。看到这个典范。服了。心服口服。自动称臣。向你学习。尊奉你为天子。天子不是人封的。大家公认的。天子有没有权?没权。每个国家都独立的。中国统一。秦始皇才统一。秦始皇之前都是一些小国。诸侯。周朝是八百诸侯。八百多个国家。周是天子。天子没有权力的。只是别人尊敬你。你是以德行教化天下。以榜样示范天下。是这个意思。这个我们不能不懂。孔子心目当中最敬仰的、最仰慕的是大同之治。大同之治真有。不是理想。做到了。尧、舜、禹做到了。礼运大同篇里讲的。王启以后。夏商周三代是小康。孔子、孟子生在乱世。春秋、战国。周朝的末年。春秋、战国。孔子生在春秋。孟子生在战国。春秋、战国差不多有四百多年。乱世!所以这些大圣人出来。来教化众生。把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流传于后世。中国人称孔子为集大成者。大成至圣先师。尊孟子为亚圣。尊重传统文化。这个文化源远流长。
佛的文化是个非常特殊的文化。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文化。为什么?它是佛佛相承。所以这经上讲的。你看此地讲的。经文末后一句。「在世教授四十二劫」。这话怎么讲法?我们这个地球。整个地球的历史也没四十二劫。这个劫是大劫。一个大劫就是一个星系的成住坏空。四十二劫是这个星系成住坏空四十二次。所以佛法这个东西要证!它是科学。不是说佛这么说的。你们听了。相信就完了。不是的。佛要你自己去证。理上没有时间。时空都没有。事上有。六道里头真有。四圣法界里面有。但是他没有障碍。六道里头有。有障碍。四圣就没障碍了。到实报土的时候你才真正彻底明了。佛讲的唯证方知是在实报土。也就是圆教初住。别教初地。到这边你完全自己明白了。明心见性。他依这个。
所以学佛先对于佛这个字要认识清楚。佛是谁?佛是自己。《华严经》上讲得很多。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又说。说得更干脆。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。是自己。不是别人;就是你有自觉、觉他。你现在没有圆满。你有智慧。我们现在一切智没有。不知道万法皆空。但是很多这些法怎么来的。学了很多科学。学了很多常识。他们讲的是真的还是假的。不管真假。讲得很多。我们也学得很多。宇宙怎么来的?大爆炸来的。现在量子学家不承认大爆炸。大爆炸讲不通。量子学家发现的这个宇宙的起源跟佛法愈来愈近。无中生有。他从这里讲。这个有。有最初就三样东西。能量、信息、物质。这是阿赖耶的三细相。能量。阿赖耶的业相;信息。阿赖耶的转相。就是阿赖耶的见分;物质。阿赖耶的境界相。三细相的境界相。相分。不容易!这是科学证实了佛经。科学家说我们现代的人。已经不是生活在物质的世界。生活在哪里?生活在量子的世界。这个话说得很对。用量子来看佛法会增长智慧。会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。你知道宇宙万法的真相。你不再迷惑了。处事待人接物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做。那就是佛经里面的戒定慧。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。量子跟这个相应。
我们再看下面《合赞》。「《合赞》曰:佛者名觉。既自觉悟。复能觉他」。下面一个比喻。「譬如有人觉知有贼。贼无能为」。这是佛在经上的比喻。不觉小偷他趁机会可以偷盗你的财物。如果你觉悟。知道他是个小偷。他不敢偷了。为什么?东西丢掉的时候。肯定是他。所以他不敢下手。这是用来比喻觉的意思。它比喻什么?觉知有贼。贼是什么?贪瞋痴慢疑、妄想分别执着。这个东西是贼。你要是真正觉悟了。你还用不用它?不用它了。这是这个比喻里的真实义。我们实在讲。无量劫来受这个贼的害。这个贼不在外头。家贼。贪瞋痴慢疑、妄想分别执着。这是贼。让我们失去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。就害在它们手上。现在我们明白了。不用它了。不贪了。不瞋了。不痴了。对佛菩萨圣贤教诲不怀疑了。对待一切众生不骄慢了。都能够回过头改过来。我们回归自性指日可待。这就是觉知有贼。贼无能为。
「又佛名知者。如《智度论》曰:佛陀。秦言知者」。这个秦是姚秦。鸠摩罗什那个时代。《智度论》是那个时代翻译的。「知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。众生数、非众生数。有常、无常等一切诸法。菩提树下了了觉知。故名为佛陀。」这个意思是什么?这个知就是智慧现前。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这个佛的标准是明心见性。诸位同学要知道。佛出现在世间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就是教学。众生根性不相同。所以佛有种种不同的方法。所谓八万四千法门。八万四千不是一个数字。表法的。表大圆满。众生各种不同根性。佛都知道。佛都有方法教导你。帮助你回头。帮助你觉悟。佛这方法从哪里来的?是自性里头法尔如是。本来就有。不是从哪来。不是学得来的。自性里头本具的。人人都有自性。人人本来具足。惠能大师说的「何期自性。本自具足」。讲得这么清楚。只是我们迷失了自性。好像这些能力都失掉了。其实没有;没有。为什么不能现前?它有障碍。
障碍有两大类:烦恼障、所知障。烦恼障里面又分三大类: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。如果这些烦恼你统统放下。烦恼自性里头本来没有。迷了之后。误认为身是我。从身产生自私自利的妄想。从自私自利去衍生无量无边的烦恼习气。佛教导我们没有别的。帮助你觉悟。认识自己。然后把你的烦恼习气把它淘汰掉。慢慢都把它放下。你就回归自性。自性里面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德能、圆满的相好统统现前。这是佛陀的教诲。佛陀教我们的。我们将来修成就的。全是自己自性本有的。佛什么都没给我们。这个要懂。但是我们迷了。不是他教导。我们怎么知道回头?怎么知道自己迷惑?所以这个恩德一定要感激。要常常有感恩的心。所以他知道过去、知道未来、知道现在众生数。数是数量。佛全知道。非众生数。非众生是我们现在讲的植物、矿物。佛法里面讲有情世间、器世间。器世间是非众生。非众生数。有常无常等。什么是常?常是永恒不变。无常是剎那剎那都在变。一切法的自性是常。有常。一切法的现象是无常。佛在菩提树下成无上正等正觉。他没有一样不知道。则称他为佛陀。在中国我们又翻为大觉世尊。所以有一些寺院用「大觉」为名号的。大觉寺。这是佛寺。佛教的道场。
「又佛一切智慧成就故。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。尽不尽、动不动。一切世间了了悉。故为佛陀」。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三种智。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。智慧成就。所以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。尽不尽、动不动。一切世间了了悉。悉就是知悉。就是明白。什么叫尽?什么叫不尽?什么叫动?什么叫不动?尽不尽是对理上讲的。穷尽根源。到怎样才尽?回归自性才是尽。阿赖耶以下都是不尽。没有穷尽。就是没有真正见到事实的真相。圆满的见到。究竟的见到。不动的是自性。动的是现象。一切世间。三种世间都包括。有情世间、器世间、智正觉世间。智正觉是圣人的世间。佛没有不知道的。以上都讲这个「佛」字。佛是自己。知道之后。我们这一生当中要把成佛做为我们一生努力的第一个目标。你作佛了。我说做生意可不可以?可以。世间任何行业都可以。你晓得佛是智慧、是觉悟。无论干哪一行都是顶尖。都是佛。佛在哪里?佛在各行各业。佛在男女老少。他觉悟了。他就是佛。从我们人间角度来说。佛真是第一好人。无与伦比的好人。他是世间最好的人。无论干哪个行业。这个行业里顶尖的好人。他有智慧。他有能力。知道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这是属于德能。
下面讲。「世尊。梵名薄伽梵。圆备众德。为世钦重。故号世尊。」在中国我们习惯。对我们所尊重的人都加上这样一个号。在佛法里面也如此。这是一般人对佛尊重的称号。称为世尊。这个世。世出世间最值得我们尊敬的这个人。我们平常说尊敬的某某先生。用「尊敬的」。这个世尊是尊敬的意思。梵文称薄伽梵。圆备众德。有德行的人。圆满的德行。他都能够具备。在我们中国讲德行。十二个字。「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」。他统统具足。这是值得人尊敬。在佛法里面讲的。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」。这都是德。「受持三皈。具足众戒。不犯威仪」。还是德。「发菩提心。深信因果」。也是德。你看学就是「读诵大乘」。你看十句里头德讲了九句。学只讲一句。读诵大乘。后面是「劝进行者」。那是教化众生。从这个地方看。佛法多么重视德行。不是圆备众德那怎么能成佛?由此可知。圆满的德行是在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。不是外面学到的。全是性德。明白这个之后。《弟子规》上一百一十三桩事。性德。本来就是这样的。我们迷失了自性。迷失了方向。迷失了做人的根本。于是违背了性德。佛菩萨慈悲示现在世间教导我们。帮助我们回头是岸。所以我们得用修德回归性德。这就圆满了。这是世间人所尊重的、所敬仰的。称之为世尊。
「《成实论》十号品曰:如是九种(指前诸号)具足
再看下面的经文。「在世教授四十二劫。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」。这一段经文是《汉译》的。经文在第一百八十页。这一段是经文。「彼佛住世宏法共四十二劫」。彼佛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。这一段是黄念祖老居士的批注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了。一切诸佛如来出现在世间。全都是以职业教师的身分。他是来教学的。教学的方式肯定跟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一样。为什么?中国古人所说的。身行言教。你要没有做到。你怎么能教人?所以你必须自己要做到。你才能教别人。身行言教。释迦牟尼佛在世。他老人家所教导我们的。他全做到了。我们接触他。没有话说。不能不佩服。他教我们放下烦恼习气。他真放下了。教我们放下一切身外之物。他表现给我们看。这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不能不服他。一生教学不收学费。有教无类。在那个时代印度也是小部落。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。跟中国情形差不多。所谓大国就是大部落。小国就是小部落。国王就是部落的酋长。是这么个时代。中国历史上所记载。它的疆域。他的国家方圆一百里这就是大国。小国五十里、三十里。我们读读古代的历史。中国的疆域。也就是我们居民所在地。北面到黄河的北岸。南面到长江的南岸。就这么大一块地方。多少个国家?周朝是有八百多个国家。所以天子。诸位要晓得。那是大家尊重你的德行。愿意向你学习。遇到疑难杂症都向你请教。周这个国。等于说是这八百多个国里头一个示范。它办得最好。如果用我们现在。那就是一个县、是一个市。这一个县市是所有县市的榜样。古圣先贤讲的。这常说。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。领导人全做到了。干部全做到了。人民全做到了。就是这一个城市里头。从上到下个个都做到了。人一进去这个地方。这磁场和谐。感受就不一样。都想跟你学。为什么他做不到?他做不到有原因。没人教他。道理就在此地。所以你说教育多重要!
周家为什么能够让天下这些诸侯都尊他为天子?头一个。你们诸位想想。家教好。周是文王的时候才起来的。才形成这种局面。前人都积德。他的父亲王季。他的祖父太王。几代都积德。都能够把伦常道德做得很圆满。在这个小国里得到人民的拥护。看到国王那样子。大家都以他为榜样。都跟他学习。这就形成一个风气。中国幅员这么大。族群这么多。那么多的小国。自自然然听到这个风气。晓得这个地方是个示范点。都来看。都来学。自然形成的。所以中国家教这个理念。自古以来就被人重视。这个东西要真干。《大学》里讲这些方法。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这一套方法都教给你了。只要你认真去做。都能成圣成贤。所以这个典范怎么形成的?圣贤形成的。所以称王称圣王。圣贤的政治。圣贤的家庭。这才叫中国传统文化。「建国君民。教学为先」。建立一个国家。领导全国的人民。什么最重要?教育。古代总是把教育摆在第一位。这个次序不能颠倒。教育放在最后社会就会动乱。教育放在第一位。一切都为教育服务。人人重视教学。个个人都好学。它成了风气。这个社会自然长治久安。
圣贤人都居在老师的地位。从经文里面看。「在世教授四十二劫」。你从这一句话看。你就晓得这个时代的人福报多大。寿命长是福报大!他住世四十二劫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住世八十岁。八十年。教学四十九年。他给我们表演的是三十岁开悟。跟孔老夫子很相似。孔老夫子十五岁有志于学。立志求学问。三十而立。十五岁到三十岁。学了十五年。十五年有成就了。还是不断向上提升。四十不惑。智能现前。不迷惑了。五十知天命。天命是什么?因果教育。懂因果了。六十耳顺。耳顺是什么?忠恕之道就是耳顺。我们佛法讲大慈大悲。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踰矩。自自然然。不是故意的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自然就相应。做到自然的。用不着思考。自自然然就完全相应。这圣德。他老人家七十三岁走的。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走的。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。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。孔子学成之后。学问成就之后。他心目当中非常仰慕周公、管仲。这是他心目当中非常仰慕的。希望学他们。周游列国。目的是希望有国君请他现在的话说从政。也希望得到一个宰相这样的位置。官位。展示他的抱负。他会把这一个国家治理得像周一样、像齐一样。齐国管仲做宰相。齐国大治。武王做周朝国君的时候。周的国君。周公辅政。他们是兄弟。周公是非常了不起的人。辅佐武王。这个政绩世世代代叫人怀念、仰慕。孔子想学他们。结果走了许多国家。没有一个国君用他。所以。年岁大了。六十八岁了。看还是没用。这个念头就死了。回到老家教学。所以夫子教学只有五年。六十八岁回去。七十三岁过世。他教学成功。释迦牟尼佛教学成功。有这么好的教学的成就。靠什么?真诚。一丝毫虚伪都没有。而且所教的自己全做到了。所以感人至深。这成功的教育。如果老师教学生。自己没有做到。就不可能收到像孔子、释迦那样的效果。自己必须要做到。讲到圣人。自己是圣人。讲到贤人。自己是贤人。做出榜样来给学生看。身行言教。
过去我们在汤池做了一个小试验。目的在哪里?就是把传统文化做个试验给大家看看。你看现在管不管用?做出来之后。我们就放弃了。为什么?这个事情是国家做的。我没有从政。我们今天身分是出家佛弟子。出家佛弟子的使命是什么?讲经教学。干这一行的。这个社会每一个人。各行各业自己把本行做好。然后跟各个行业互助合作。社会就安定。社会就和谐。这个社会长治久安。社会自自然然向上发展。每一个行业都是觉悟的人。用中国传统话说。都是圣贤君子。那怎么会不好?不但是中国各个县市的好榜样。也是全世界的好榜样。今天的动乱是全世界。哪一个国家、哪个地区不希望安定和谐?都在那里盼望着。找不到方法。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这个方法。这个方法都是过去实验过的。都做到了。大同、小康都做到过。汉朝文景之治。唐朝贞观、开元。明朝永乐。清朝康乾。都称为盛世。但是都属于小康。读书人。纵然生活在小康里面。念念不忘大同。大同是圣人。小康是贤人。中国人讲圣贤君子。成圣成贤要靠教育。所以建国君民。教学为先。不读圣贤书怎么能成圣贤?圣贤书里排名第一就是大乘经典。这圣贤书。大乘经典目标是教人作佛、作菩萨。佛菩萨永远居教师的地位。职业教师。终身的教师。有教无类。佛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。活一天就教一天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。没有听说哪一天放假。没有。经上没有记载。学不厌。教不倦。为什么?这个里头有法喜。无比的快乐。孔子所说的「学而时习之。不亦说乎」。叫法喜。佛经里面讲的。法喜充满。常生欢喜心。地位是什么?天人师。
从这四十二劫。能看到那个时候的人福报之大。他有这么长的寿命。念老这里讲得好。佛住世弘法共四十二劫。释迦牟尼佛住世弘法共七十九年。我们中国人通常讲虚岁。八十岁。佛住世八十岁。所以这四十二劫是说佛住世四十二劫。「时为诸天及世间之人民。演说经文」。演是表演。做出来给你看。说是讲解。演是身行。说是言说。经。用现在的话说。真理。永恒不变的道理。这才能称之为经。不受时空的限制。则称之为经文。三千年那个时候佛教是真理。在今天还是真理。没有改变。在印度教印度人是真理。传到东方教中国人还是真理。不但如此。教六道、教十法界。性相理事因果永恒不变。「讲论道法与道要」。大道这些方法。要是
「又《华严大疏》」。这是清凉大师的《疏钞》。里面说。「通至佛果。故名道。」这意思跟《俱舍论》的意思相同。能够通达到佛的果位。所以这个叫道。这一条道是很长、是很遥远。如果我们把理论、方法、境界都搞清楚。认真去修学。修学的秘诀就是看破放下。早年章嘉大师传给我的。什么叫看破?明了。如何明了?那就要靠经论。一般人都是中下根性。大乘教里面上中下根都要依经典。你才会明了。只有上上根。那是依他的善根。善根、福德非常深厚。他不必学很多东西他就能开悟。为什么?他真能放得下。像惠能大师那种人。我初学佛的时候。三个老师。三个老师没见过面。但是这句话是三个老师讲。完全讲的一样。叫我学佛决定不能学惠能。警告我。他说你不是那个根性。你走那个路是走不通的。而且告诉我。惠能。惠能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人。惠能以后到今天也没有遇到第二个人。他说那是上上根。天才。学不得的。上中下根都要根据经典。就是要读书。慢慢的提升。可是这个里头重要的。你明白多少。你就放下多少。你才能再往前面进步。就是境界再提升。如果你不放下。你没法子提升。章嘉大师告诉我。这就像爬楼梯一样。譬如十层楼。你不放下第一层。你怎么能到第二层?到了第二层。不放下第二层。你怎么样能到第三层?由此我们才体会到。佛法修行的功夫没有别的。就是放下。放不下呢?放不下。你所学的东西全变成佛学。变质了。所以佛学跟学佛是两回事情。佛学你不能得受用。你所得的受用是世间的名利。这个是现在很明显。在学校确实可以拿佛经写论文。可以拿个博士学位。可以
所以学佛跟佛学是两桩事情。搞佛学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。李老师的话说。「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」。就是说随业流转。可是学佛的人不一样。学佛的人他能超越。特别是遇到修净土的。修净土的就很可能这一生当中永远超越六道、十法界。这个太难得。这真不容易。你要有机会遇到这个。那你是无比的幸运。一生当中能成就。遇到其它的大乘不行。你决定超越不了六道。为什么?你见思烦恼断不掉。那得真功夫。真干。见思烦恼没有断。六道就出不去。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。一投胎。过去事情忘掉了。你想想看。你到哪一生哪一世。才能把过去生中累积的这些东西能够记住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现在这个世间有催眠术。催眠术你能够发现的是过去生中的段片。你从段片当中可以明了真的人有轮回。你没有办法离开轮回。但是你一生学佛念佛不能往生。你不失人天的果报。学佛的好处就如此。在佛法里算不了果报;佛法里面讲小果是阿罗汉。脱离六道算是小果;你生四圣法界。能够脱离十法界。这才是大果。你说多不容易!
所以净土法门无比殊胜!不只是释迦牟尼佛赞叹。十方三世没有一尊佛不赞叹。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尊如来不劝他的真实弟子求生净土。连《华严经》上毘卢遮那佛都不例外。你就可想而知。这无比殊胜。《华严经》到末后。文殊、普贤。这是毘卢遮那佛的两个助手。率领着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极乐世界去跟阿弥陀佛学。表演给我们看。他是真的。他不是假的。为什么?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。菩萨在华藏世界修行。从初住到妙觉需要三个阿僧祇劫。但是到极乐世界去修行。不需要用一劫那么长的时间。不需要。他就成就了。成就快速!往生到华藏世界可不是简单的事情。那真叫无量劫的熏修。到华藏世界成就很慢。如果到极乐世界。立刻就成就了。
像我们这样的人。无量劫来都在造业。不是在修行。是在造业。所以我们现在这个业的习气这么重。修行怎么可能这么重的习气?是造业。所以一品烦恼都断不了。见惑里五大类。头一个身见。我们能断得掉吗?你能真的把身放下吗?身不是我。现在量子科学家也说了。身体不是我。身体是剎那剎那在生灭。他举个例子很好。五分钟之前的我跟五分钟之后的我已经不是一个我了。这里头变化就很大了。凡是有生有灭的都是假的。科学家现在也讲这个。什么是真的?不生不灭是真的。这跟大乘讲的是完全相同。所以净土就可贵。我们能够碰到这个。真是遇到宝了。这个东西能够帮助我们这一生成就。而且快速成就。要怎么?要真干。要真正把念佛当作一回事。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。心里其它的全把它扫得干干净净。只有一尊阿弥陀佛。一心念佛求生净土。要多长的时间?我们看《净土圣贤录》、看《往生传》。里面差不多有一半的人。一半以上。三年成功。还有不少三年不到就成功了。
前几年深圳黄忠昌居士。三十出头。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。做了一个试验。他听说三年念佛成功。他就试验。闭关三年。每天念一部《无量寿经》。其余就念佛号。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。两年十个月。还差两个月满三年。预知时至。他到极乐世界去了。真的不是假的。他给我们做三转法轮作证转。他给我们做证明。你看就那么容易成就。到极乐世界。诸位要知道。阿惟越致菩萨。那还得了!我在这里讲经是劝大家。他在那里做榜样。你看他去得多么自在、多么潇洒。把这个世间舍得干干净净。一丝毫贪恋没有。外国人讲二0一二。现在到二0一二来得及。二0一二因为是十二月二十一号。来得及。我们要真干。灾难来了不怕。灾难来了我到极乐世界去了。灾难不来。不来也应该到极乐世界。到极乐世界多好!何必在这个世界受罪?
下面解释。「道法者。至涅盘正道之法也。道要者。佛道之枢要也。如《赞阿弥陀佛偈》」里有句话说。「究畅道要无障碍」。刚才我跟诸位讲黄忠昌居士这个故事。真的。值得我们反省。值得我们学习。所以二0一二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。克期取证。限定这个日期。叫我们去成佛去了。好。非常好。没有比这个更好。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。其它的东西都放下。我相信没有一个不成功的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65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一百六十二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一百六十二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5454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