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「无量寿经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六十四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05 02:48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「无量寿经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六十四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「无量寿经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六十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六十四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六十四集)  2010/6/21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9-0064

  诸位法师。诸位同学。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五十九面第二行。末后一句看起:

  「又有闻名得忍愿。他方菩萨以闻名故。应时可获一二三忍。证不退转」。这一节经文是说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闻名得忍愿。是四十八愿里面的一愿。在第四十七。愿文里面。这经文上这么说的。他方菩萨以闻名故。应时。也就我们今天讲的立刻。闻名他就能够得到这三种忍。证不退转。愿文上只是讲一二三忍。这个名称没有说出来。但是世尊在这部经上第十五品「菩提道场品」里面讲过三种忍。以后许多祖师大德讲这部经就引用后面的三种忍。后面三种忍。第一种叫「音响忍」。音响。有听到名号。这讲菩提道场。是讲道场树。树的功德不可思议。能现相。现十方世界剎土之相。我们如果往生到极乐世界。想象过去在娑婆世界地球里生活这段时间。只要一动念。菩提树里面就像电视一样。你就能够看到。能够看到过去。能够看到未来。这是能见色。树。风吹着树。这个树是七宝树。所以花果树叶都是七宝。风一吹。这个树叶碰到的时候。就像中国人讲的风铃。那个音非常之美。那个音你听的是音在说法。那我们在十玄里面。学过十玄就懂得「一即一切。一切即一」。阿弥陀佛用什么方式来讲经说法、来教化众生?你看。每天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数没法子计算。那世界太大了。十方世界念佛往生的人有多少!每个人根性不相同。每个人修学的法门也不相同。到极乐世界你想听什么。你所听到一切音声都在说法。那真叫妙不可言。随缘妙用。到那个地方才知道。这是大经上讲的四德。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在表法的。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在启发我们明心见性。大彻大悟。所以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不可思议。十方诸佛

佛教法师解决气血病

赞叹。这能假得了吗?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认知它。所以由音响而开悟的。这是第一种。

  第二种「柔顺忍」。柔顺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。「恒顺众生。随喜功德」。由于慈悲心柔软质直。能够随顺性德。哪一样不是性德?样样都是。我们凡夫不知道。迷失了自性。觉悟之后就知道。无论这个境界里面是清净的还是染污的。是善的还是恶的。统统都是自性。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。问题是你用什么心去看它?你要用清净平等觉。我们这是讲的华严境界。无有一法不是华严境界。这是什么?大经上我们常常念到的。也很熟悉的。这叫境随心转。佛眼睛里面看的真的是圆满的华严境界。圆明具德;人道里头。以伦理道德来看这个世界。才说出「人之初。性本善」。从性上看。相上不善。从性上看它是善的。它没有不善;如果从三恶道的众生他们去看。带着浓厚的习气。他看也是贪瞋痴。所以法没有定法。一切法。在声闻以上都知道。不是真的。梦幻泡影。了不可得。唯有真性独存。永恒不变。换句话说。无论在哪一法里头你都见性。见性成佛。你的心是什么心?清净平等觉。这个重要。

  学《无量寿经》。修行就是修清净平等觉。你所证得的果是大乘无量寿庄严。这个大乘无量寿庄严就是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。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大乘是智慧。无量寿是德。庄严是相。这是自性本有的。我们一般人从因果上来说。因是清净平等觉。果是大乘无量寿庄严。明白这些道理、这些事实真相。就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要如何用功。怎样才能成就自己。就全都明白了。远离一切染污就得清净心。这点很重要。要把染污彻底放下。我们常讲。讲了几十年。放下自私自利。讲了几十年。有几个人真放下了?放下名闻利养。不是真的!这些东西都是烦恼、都是障道的。不但障你证果。障碍你开悟。你有这些东西你悟不了。悟门被堵死了。五欲六尘的享受都得放下。像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表演的。随缘。托钵。人家供养什么就吃什么。欢欢喜喜。没有分别。没有执着。无论供养什么。给诸位说。佛到口里面去都是天厨妙供。你相信吗?你不相信。是的。那不是你的境界。我们没有能力转境界。要境随心转的话。那不都是天厨妙供吗?再不好吃的。再难吃的。甚至是发霉的、腐败的。到口里面都是妙供。他转。他有办法转。我们转不了。我们是心随境转。好苦!佛菩萨是境随心转。怎么会一样?境随心转是真的。心随境转是假的。这个道理要懂。因为什么?不论什么物质都是自性变的。

  自性。我们中国人讲性善。这善不是善恶的善。那是赞叹的词。美好极了。圆满极了。用什么言语都没有法子赞叹。不得已用个善字。它太圆满了。一丝毫欠缺都没有。因此。它所变现一切物质都是尽善尽美。我们为什么看不出来?我们的心不善。把它的样子变坏了。你看。佛给我们讲的。我们的本性智慧德相。这个东西现在有没有?有。就在我们身上。我们迷了。迷了之后它就变质。智慧变成烦恼。经上常讲「烦恼即菩提」。菩提是智慧。烦恼跟菩提是一桩事情。觉悟了就叫智慧。迷了就叫烦恼。变质了。那你一觉悟。烦恼全是菩提。全是大乘。性德。觉悟是性德。迷了的时候必恶作。我们今天讲造业。迷了就造业。相好。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这相好;迷了之后。变成我们现在六道轮回。自性不生不灭。我们现在这个现相生不生灭?相有生灭。相是假的。性不生不灭。一微尘的性不生不灭。一毛端的性不生不灭。那想想看。我们这个身有没有生灭?没有。这是讲真话。

  诸佛如来讲经依二谛说法。这是讲经的原则。他依什么?依二谛。第一个是依真谛。就是他自己的境界。跟你说全是真的;真的你不懂。跟你说假的。依你。你是什么境界依你来说。那你全懂。那叫俗谛。真俗二谛。俗谛逗机。接引你入门。到一定的程度再跟你讲真谛。所以小乘俗谛多。真谛很少。大乘。华严宗讲五教。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。小教就是小乘。始教是大乘的开始。还是俗谛多、真谛少;到终教。就是大乘接近圆满的时候。差不多是一半一半;那到顿教。纯粹是真谛;圆教里面统统都有。真俗都有。真谛多。俗谛说得少。这些说法的技巧、方式、方法。世尊都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。发心弘法利生的要特别在这里留意。

  初学。过去李老师。李炳南老居士很慈悲。就他自己所学习的经验。虽然是在家。他有师承。古时候。无论是儒还是佛。非常重视师承。他写了一本书。《内典讲座之研究》。那书是什么东西?就像师范学校里面的教学法。所以讲经教学不能不懂规矩。不懂规矩。讲得再好。你一上台。内行人一看就得晓得外行。没有学过教学法。你懂这一套。你一上台人家就晓得有科班出身。这个人是有师承。所以这样东西很重要。往年我在新加坡办短期培训班。一期三个月。同学们学会讲一部小部经。必须要学习这门课程。我详细好像讲过两遍。悟闻法师从录音带把它整理出来。写成一本讲记。可以供给初学的同学们做参考。所以学讲经。除了扎三个根、四个根之外。这也是一个根。必须要认真学习的。这是讲随顺性德。这是柔顺忍。

  第三种「无生法忍」。说了个无生法忍。这就是给我们订了标准。无生法忍是如来果地上证得的。忍也是三昧的意思。禅定的意思。还有认可的意思、同意的意思。所以这里面是含多义的。对于佛给我们讲一切法不生不灭。我们听了之后能同意。能肯定。能承认。不怀疑。这叫无生法忍。我们听佛讲这个。我们能不能肯定?觉得跟我们所了解的现象不一样。我们看到动物有生老病死。植物有生住异灭。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。怎么说不生不灭?到什么时候你看到不生不灭?量子力学里面看到了不生不灭。一切法本来不生。哪来的灭!不生不灭是看什么?看一切法的真相。不是看假相。看真相不生不灭。我们用比喻。量子力学家用的比喻跟我讲的是一样的。用电影的胶卷。电影胶卷。我们这里都有道具。这是电影片。大家看到这是一格一格的。每一格是一张幻灯片。在放映机里面投射到银幕。是一张。全是静止的。没有看到它动。它不动。在放映机里面速度快了。快到什么程度?一秒钟二十四张。镜头的开合。镜头一打开。这一张照片放到银幕上。立刻把它关起来。再放第二张。一秒钟二十四张。我们在银幕上看的是活动的。好像是真的。其实每一张都是静态的幻灯片。都是一张静态的照片。没动。哪来的生灭?

  弥勒菩萨告诉我们。我们现实的环境。我们生活的环境就跟这个电影道理是一样的。电影底片、幻灯片在银幕上显示的一秒钟二十四张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。我们一秒钟这么长的时间。在我们现实环境里面它生灭多少次?他说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」。我们弹指。我想弹的我这个还不够快。我想一定有比我更快的。一秒钟能弹五次。五次是多少个生灭?一千六百兆。这个单位是兆。一千六百兆的生灭。好像是真的。没有看到是假的。实际呢?实际是一千六百兆。一秒钟。为什么叫它不生不灭?它生灭的速度太快。你没有办法去体会它。它速度太快了;也可以讲生灭同时。前一念灭。后一念就生。速度太快。生灭同时。你看不到生灭。佛说不生不灭。你想想看。不生不灭是什么味道?不生不灭就根本不存在!所以佛在大经常常跟我们讲。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。如梦幻泡影」。这是给你讲真相。这不是假的。讲真的。你在这一切现象里头你怎么能认真?这一切现象是什么?这一切现象纯粹是性德。法尔如是。用我们现在的话说。就是自性的自然现象。它本来就是这样的。

  佛经里面讲科学。究竟圆满的科学。科学是讲证据的。拿证据来。佛经是有证据的。用什么?禅定。禅定功夫的浅深差别很大。佛告诉我们自性本定。为什么?自性本来没有动摇就是自性本定。惠能大师见性说了「何期自性。本无动摇」。那是自性本定。我们常讲的「首楞严大定」是自性本定。《华严经》上讲「师子奋迅三昧」。这是自性本定。你的心本来是定的。你现在心里有妄念、有妄想。这是什么?这都是自性里的般若迷了变成烦恼。你能放下。这些烦恼又变成菩提。又变成智慧。你得想办法把它转变、转回来。所以佛把这些事实真相告诉我们。原则告诉我们。放下执着。别再执着了。你就成正觉。放下执着。证阿罗汉。阿罗汉能把见思烦恼都断掉。也就是放下了。见思烦恼是什么?你看错了。见烦恼;思烦恼。你想错了。要怎样才不错?你不看它、不想它。就没错、没问题。就是正确的。见思烦恼是坚固的执着。这个东西是很麻烦的。觉悟才放下。我们要怎么学法?大乘有方便。让我们起心动念不想自己。把我执放下。我见放下。没有我。大乘那是真有方便。大乘教我们什么是我?遍法界虚空界是我。这是真的。不是假的;自性是我。自性所变现的万法是我。性相不二。性相一如。这个心量多大!所以佛教我们要随缘。不要有成见。不要有对立。有对立。错了。确确实实没有办法出离六道轮回。自性里头没有对立。自性里头没有我见、没有身见。这总得要晓得。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锻炼。逐渐逐渐放下成见、放下对立、放下我执。那叫真做功夫。真修行。学着恒顺众生。随喜功德。

  首先。清净心现前。这是你修学的功夫真正成就了。清净心。你不会再有染污。我们今天讲物质的染污。生理是物质的染污。心理是精神的染污。这两种染污你都放下、都没有了。身心清净。这样的境界。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在哪里?在方便有余土。不在凡圣同居土。在方便有余土。在我们此地。像《华严经》讲的修行境界。到什么程度?给诸位说。一年级。小学一年级。十信里面初信位的菩萨。中国谚语常说「凡事起头难」。第一关很不容易突破。第一关突破之后。往后就容易了。你进了小学一年级。以后到二年级、三年级就容易了。就是头一关很难过。

  头一关要断五种见惑。头一个是身见。不再执着身是我。知道身不是我。这要常常记住。身不是我。要破身见。身怎么看?身是我所有的。就像衣服一样。衣服是我所有的。不是我。身不是我。是我所有的。那一般人。我是什么?一般人误会了。灵魂是我。身有生死。灵魂不死。灵魂它在六道里投胎。佛家叫神识。不叫灵魂。佛家叫神识。这还是错误的。比执着身高明一等。这还不是。那是什么?那是迷惑颠倒的自己。不能说不是自己。是迷惑颠倒的状态;应该要帮助他觉悟。觉悟的时候叫灵性。灵性才是我。灵魂不是我。所以就要觉悟。觉悟是灵性。灵性自自然然就脱离六道。灵魂出不了六道。它迷。还是执着。灵性怎么回事?灵性跟灵魂是一桩事情。不再执着。不执着那个东西是我。他就超越六道轮回。不能执着。执着是很糟糕的事情。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心量拓开。不要去执着。不要对立。不要有成见。我想怎样怎样。把我的意思加给别人。这都错误的。佛菩萨没有。佛随缘。你怎么做。佛都好、都点头。佛没意见。佛看到你错了。错了也没意见。看到你堕地狱。也没意见。为什么?知道你将来地狱罪受满了。你又会出来。我在等你。他没意见。这很高明。

  我们六道凡夫。这六道是个大舞台。我们在台上表演。诸佛菩萨在旁边观看。我们在表演有染有净、有善有恶。有种种不同的果报。他在旁边看。他看得很清楚。决定不动心。没有起心动念。当然更没有分别执着。高明在这个地方。这叫什么?这叫随缘妙用。我们不行。我们一看到马上就要干涉。一干涉怎么?就跳到舞台上跟他一起表演。所以真正修行叫历事炼心。你不入这个境界。你到哪里去练?在这个境界练什么?练不动心。练不分别。练不执着。这是很难。净宗有特别方便。就是才起心动念。才有分别执着。立刻就想到阿弥陀佛。不能有第二个想法。念头一起归到阿弥陀佛。用一句阿弥陀佛取代一切妄想分别执着。这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这名号是什么意思?名号是无量觉。你要能懂得。一句阿弥陀佛无量觉。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。无量觉就是阿弥陀佛。念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。所以念佛会开悟!得无生法忍就是开悟。大彻大悟。明心见性。跟禅宗功夫是平等的。没有高下。

  证不退转。只要成无生法忍就证得三不退。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这个地位在《华严经》上初住以上。圆教初住以上。别教是初地以上。不但超越六道。超越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。他到哪里去?他到一真法界去了。他到阿弥陀佛实报庄严土。那怎么会一样?念佛同修必须要记住。情执愈深。给自己添来的麻烦愈大、愈严重。临命终时能不能往生成问题。情执重的没有把握。所以一切大而化之。什么。随他去!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干什么?今天有个老同修。上午来看我。我想应该是有人欺骗他。骗了他一笔钱。他一定要再追查。来问我。我不晓得这个事情。钱。身外之物。丢了就算了!你用好。他用也不错!何必那么计较?学佛。是不是真正学佛就在这里看。丢失再多若无其事。为什么?你生不带来。死不带去。你为什么不想阿弥陀佛。你想这个东西干什么?错了!所以真正学佛人没有一桩事情不自在的。时时刻刻真的法喜充满。这是真的。真受用。这证不退转。我们就晓得这个境界。

  「可证弥陀名号。妙德难思」。这一句里头真正关键就在这个妙字。跟《还源观》里面随缘妙用。那个妙是同样的意思。随缘妙用就是此地讲的妙德难思。「如东密」。东密是日本的密宗。他们修阿字观;如东密「阿字观云: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。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」。这一个字。现在讲文字学里头元音。元音里面第一个音。现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文字很多。但是发音第一个元音都是「阿」。可见得这确确实实口一张开这个音出来是阿音。一切的语言都从这个音里头变化出来的。所以它是第一个元音。第一个原始的音。能出一切陀罗尼。陀罗尼是印度话。翻成中国字是咒。咒语。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。密宗里面的。密宗修行着重在三密相应。这咒有没有意思?有的有。有的没有。大概有意思的少。没有意思的多。为什么?有意思。你会胡思乱想。没

全国佛教法师对寺院养老

有意思就叫你没法子想。这个好!

  所以佛经里面很多咒语。不但我们不懂。印度人也不懂;不但印度人不懂。连鬼神也不懂。那是诸佛菩萨用这种方法教人什么?教人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。用这种方法。你只管念。没意思。你也没得想头。你就照这个去念。念久了。心就定下来。所以它就是教你得定的。也有意思的。有意思的是叫你观想。叫三密。口持咒。手结印。心观想。叫三密相应。不相同的。都是接引不相同的根性。佛菩萨有这个能力。他能观机。你适合用什么方法。他用这个方法。时间很短就叫你有成就。这是见到佛最殊胜的利益。因为佛看到我们。我们过去世生生世世干些什么、修些什么法门。他一看全明了。所以他教给你的方法就非常契机。为什么?你过去生中曾经学过。继续再修容易成就。是这么个道理。

  祖师大德教导我们。即使是读诵、听教。都不许我们用分别执着。教导我们听教。离言说相。不要分别执着言说;离名字相。经上讲的名词术语。不要把这个放在心上;离心缘相。不要去想讲的是什么意思。一直听下去。这用什么?直觉。用直觉你才容易得清净心。也就是心里什么念头都没有。把精神完全贯注在听教。读经也是一样的。全部精神着重在读经。不执着文字相。不执着名字相。也不要去想这文字里头什么意思。都不要想。这是什么?这是修戒、修定、修慧。我讲过很多次。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听讲的时候用这个方法。听讲两个小时。你两个小时在修戒定慧;读经的时候读两个小时。也在修戒定慧。心里不起一个妄念。久而久之。一旦豁然大悟。他就见性了。

  古人修行。我们在很多传记里面看到的。三年、五年开悟的。十年、八年开悟的。时间不一样。到最后都彻悟。时间不一样。我们知道烦恼习气厚薄不相同。烦恼轻的人很容易开悟。烦恼重的人时间长一点。只要你能够锲而不舍。你这个功夫一直用下去。没有不开悟的。悟后起修。悟后起修是历事炼心。看看你在日常生活当中。待人接物之处还会不会起分别执着。炼这个功夫;是不是能跟诸佛菩萨一样大慈大悲。真正放下了。无缘大慈。同体大悲心流露出来了。你流露出来之后。你接引众生就有方便。众生得度因缘各异。不一样。什么时候成熟。你会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成熟。你一定会帮助他开悟。大彻大悟;没成熟的。你会帮助他提升。一点一点的进步

佛教法师小视频全集

;没有善根的人。你会帮助他种善根。这叫教化众生。三根普被。不仅净宗三根普被。教下不例外。宗门也不例外。跟十玄门没有一法不相应。所以才讲到圆明具德。一切法。法法都是圆明具德。这是讲一个字。一个字也是圆明具德。「一字之中。主伴功德无量无边。是即圆明具德之玄意」。

 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。「又彼国土」。这是指西方极乐世界。「色声香味触。一一圆明具德。故见光、见树、闻声、嗅香。莫不增益善根」。这个增益善根就是增长善根。宗门的祖师大德会问我们。「你会么」。这个提示非常重要。为什么?如果你会。此地一样。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。问题是你会不会。你会。在此地见光、见树、闻声、嗅香。统统增长你的善根。善根是什么?一般来讲。能信、能解。这是善根。能信、能解后头就能悟。从前的社会没有科学技术。没有现代的这些媒体。也没有现代这么方便的交通工具。人与人之间真的许许多多老死不相往来。他生活在这个村庄。那个村庄一生都没去过。所以它社会是安静的。心是定的。现在社会变了。所以那个心定。修行容易。无论是儒释道都有高人。为什么?他染污不多。很少染污。心地真诚。真的是接近纯净纯善。

  在过去这些帝王。帝王都是圣人。所以中国人称皇帝为圣王。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。中国这个环境跟西方不一样。西方君主制度。君主真的是霸道。中国不是的。中国这些真正帝王是得到人民的爱戴。为什么?他有德行。他受过很好的教育。祖上积德。自己有很好的修养才能得到这个地位。所以他对人民照顾很周到。中国帝王他的任务三个字。叫君、亲、师。这是他三个任务。君。领导人。你把这些百姓、人民带到哪里去。你带头!他带的一定是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。从自己本身做起。人民服了。拥护他。都跟着他走。听他的话。第二个任务是亲。民之父母。你得养他。换句话说。照顾他物质生活。第三个任务是老师。你要好好的教他。所以从前帝王他的任务是三个字。你要好好的带领老百姓。你要照顾他物质生活。你还得好好教他。所以这个君主真正是令人敬佩。令人爱戴。这个国家、这个族群几千年来长治久安靠他们。他们做得太好了。

  十几年前。我初到新加坡。演培法师早年移民到那边去。听说我到新加坡。我也没通知他。他知道了。他到飞机场去接我。我很感动。这也是个讲经的法师。我们是老朋友了。有一次他请我吃饭。他问我一个问题。他说:净土法门法师。你是赞成君主还是赞成民主?我告诉他:我赞成君主。不赞成民主。他说为什么?君主他负责任。民主不负责任。为什么?君主的时候。你看看他就任的那一天。第一道命令就是立太子。培养底下接班人。负责任。真的培养。民主没有。任期。外国是四年。四年之后不晓得他能不能再被选上。所以他对人民着想的都是短程的。不是长程的。如果碰到不善的。四年他投下的选举、投下这么多资金。他四年一定要收回。还得要大大的赚一笔。他把它当作生意买卖来做。那人民可就苦了。他是管他自己的利益。没有想到人民的利益。君主不一样。君主要不想人民的利益就会被人民推翻。末代的帝王就犯这个毛病。疏忽了人民利益。所以人民起义把他推翻。他就亡国了。他要世世代代承传下去。那一定要做得很好。所以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告诉我。我那个时候年轻。他老人家叫我看《周礼》。我喜欢看古书。《周礼》没看过。他讲了很多遍。可是我始终没看这个东西。他告诉我。这本书非常了不起。周朝的宪法。什么人写的?周公。周武王的弟弟。周公写的。治国的大法!方老师介绍给我。这个东西一直到今天。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完备的宪法。我也没看过。一直到现在没看过。我对政治没什么兴趣。他说如果周朝、周家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能够依教奉行。他说我们中国现在还是周朝。周朝传了八百年。后世子孙不尊重祖宗的教诲。亡国了。在三礼里面。我只看过《礼记》里的几篇。也没有完全看。

  以后学佛。学佛觉得佛法好。方老师自己讲的。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人生要能够得到最高的享受。我的方法是三不管。不管人、不管事、不管钱。那就很快乐了。一管就

佛教法师开示戒律

有麻烦。所以佛门里有一句谚语说。这是讲出家人。你想害那个人。你就请他做住持。请他做当家。这不怀好意。害他!他一管事。他一身烦恼都来了。换句话说。他就造业。将来果报在哪里?都在三途。真的不是假的。那寺庙这些住持、当家是谁做?给诸位说。大修行人。在古籍里面我们所看到的。很多都是佛菩萨转世再来的。他来为大家服务。他不是凡人。他是再来的。我在早年初学的时候。讲经的时候也讲过很多次。我的看法是四十之前好好的学习。要在道业上有成就。像夫子所说的。十五有志于学。三十而立。我们学佛。当然不是从小就学起。开始真正懂得佛法应该是二十几岁。也得有十几年的功夫。到四十而立。在佛法里你能站得住脚。底蕴深厚了。再怎么?报恩。不能不报恩。报恩就是要为常住工作。要服务。四十到六十。二十年要为佛门服务。报恩。六十之后就退休了。自己好好的认真努力学习。退休之后一个是修、一个是教。教学。讲经教学。指导修行。不再管事了。这是什么?这是我们为现代这个社会、这种环境着想的。我们面面兼顾到。常住一定是护持的。常住。这是护法。内护。住持、方丈、当家。这都是内护。真有修行。真有德行。他懂得来培养下一代。好好的把下一代教好。让他们来接班。

  这一段讲的是。首先这一句非常重要。色声香味触。一一圆明具德。这一句重要。极乐世界如此。我们这个世界也不例外。人家那个地方显。我们这里隐。有。大家不知道。那个地方有。人人都知道。所以他能增长善根。再看底下一段。这都是经文里面的。「若有众生。见我光明。照触其身。莫不安乐。慈心作善」。总而言之。这几句讲的是西方极乐世界。佛与大菩萨们德行的感召。你见到他们。你不能不受感动。你就会以真诚恭敬心跟他学习。他有这种摄受的能力。所以讲这些众生生到极乐世界去。见我光明。这个我是阿弥陀佛自称。光明相好。你跟他接触。这是什么?自性般若智慧透露了。自性的德相。你受它感召。照触其身。这现前。所以你自自然然被它引发你自己自性里面的智慧光明。被它引发起来了。所以「泛爱众。而亲仁」这一句话好。慈心作善就是泛爱众。性德现前。自自然然。像阿弥陀佛一样。像诸佛与大菩萨观音、势至一样。首先你自己得安乐。就是得法喜。然后你的慈悲心就展开了。自利利他。

  我们看到这里就知道。所谓教学者一定先受教育。先把自己学好。你才能教人!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自己把自己教好了。自己成就的是究竟圆满。所以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跟他一接触就被他影响。什么原因?智慧德相的感召。感召力量强大。你只要受感召。你肯定就不想离开他。我在年轻的时候跟章嘉大师。他真的有这种摄受能力。我们现在人讲他的磁场特别好。没有事情也愿意跟他在一起坐两个小时。即使不说话。那个感受都非常的圆满。感到是非常受用。他老人家说话很少。非常难得。末后的三年。每个星期给我两个小时。这是什么?身教。诸佛如来教化众生。身教为主。言教是辅助。你有问题来提问。他给你解答。许许多多问题在他言谈举止当中你就领悟到了。

  底下是「波扬无量微妙音声」。这是讲莲池。七宝莲池。八功德水。这是讲堂外面。「得闻如是种种声已。其心清净。无诸分别。正直平等。成熟善根」。前面讲增益善根。这个地方成熟。增益是增长。这成熟了。这是什么?莲池里面。你看到莲花。你听到莲池水流的音声。波扬无量微妙音声。没有一样不是阿弥陀佛在讲经说法。在教学。这是性德圆满发挥。你到极乐世界就完全看到了。听到这个声音。你所看到的。你所听到的。你的心清净。想想我们现前这个环境。我们所看到的、所听到的。让你生烦恼。你所看到的让你什么?生贪瞋痴慢。让你生起想占有、想控制。生起自私自利。生起损人利己。生起这些念头。这两个世界不一样。你到极乐世界见色闻声所看到的。生起什么?生起清净平等觉。不一样。你看清净心。其心清净。清净心现前;无诸分别。平等心现前;正直平等。觉心现前。正直就是真诚。真诚清净平等觉。他现这个。这是说明在极乐世界。你六根所接触的。眼见的、耳听的。你所闻到的宝香。你所尝到的、所接触到的。统统都能够增长清净平等觉。成熟清净平等觉。

  阿弥陀佛教化众生的大智、大德、大能。在极乐世界才圆满体现。因为那个地方没有障碍。那个地方没有不良的习气。所以到那个地方不成佛。烦恼习气没有断。也等于成佛。烦恼习气没有断。他那个世界里头不起现行。你的烦恼生不起来。极乐世界贪瞋痴都生不起来。没有东西好贪的。为什么?一切你需要的都圆满具足。你还想贪吗?其实我们生在这个环境当中。在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东西大家都不贪。最重要的想想是什么?空气。十分钟没有空气。命都没有了。这样重要的东西。比什么东西都重要。谁贪空气了?没有人贪。为什么?太多了。在极乐世界就是太多。你想贪黄金。黄金铺马路的。太多了;你想贪珍宝。喜欢珠宝。珠宝是建筑材料。你要那些东西吗?太多了。资源之丰富。取之不尽。用之不竭。所以你就不想要它了。房屋是随心所欲。住的房子。想什么样子。它就变成什么样子。想什么材料。它就变什么材料。你看看经上讲的。想在地上。房子在地面上。想在空中。它就升到空中去。房子里面干干净净的。什么都没有。为什么?你想要什么。东西就在。想换件衣服。衣服已经穿在身上了。旧的。旧的没有了。不需要收拾。哪要这里储藏、那个地方。不需要!所以房屋都很简单。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。你说居住多自在。衣食住行你不会起贪心。跟一切人往来。一切人都是那么样的和气。都是那么样的可爱。你那个瞋恚心生不起来。我慢心生不起来。所以无论是人、无论是事、无论是环境。你在极乐世界决定不会起烦恼。所以烦恼重的人要下决心。赶快到极乐世界。你才会有成就。

  下面「流布万种温雅德香」。这是什么?这是你鼻所闻的。前面是你眼睛所看的。你所听的。现在你所闻的。流布万种温雅德香。这就是整个极乐世界。这像什么?空气。那边的空气好。我们现在这边空气污染非常严重。尤其是香港。我过去看到一本书。汤恩比博士跟日本池田大作的谈话。这个记录。汤恩比博士就说。全世界最不适合人居住的都市。第一个就是香港。香港排名第一。你要晓得那是七0年代。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。一九七七年。那时候比现在好太多了。汤恩比是在那个时候讲的。这个都市是最不适合人居住的。那现在比那个时候差太多了。现在是我们深深感觉染污太重。海水的染污。还有人工填出的陆地。把维多利亚海港变成一个小水沟。在从前确实很广。那个时候过渡是坐轮船。人口没有这么多。楼没有这么高。通常一般的楼层大概都是十四、五层的样子。我到香港那一年。好像建了第一个大楼。五十层。香港最高的一个大楼。香港的居民也非常可爱。还是有人情味。现在完全变了。不一样。好在现在汤恩比博士也走了。也离开这个世界了。这西方极乐世界的空气。「其有闻者」。你呼吸。呼吸的是「尘劳垢习自然不起」。连在这边呼吸空气的时候。都能成就你自己的清净平等觉。「风触其身。安和调适。犹如比丘得灭尽定」。这个境界我们没办法想象。比丘得灭尽定。我们晓得禅定里面有喜悦。有欢喜。修定的人。色界天不需要饮食了。用什么来滋养自己的身体?用禅定。禅悦为食。用禅定。现在科学家讲的是意念。完全用意念。不需要外面的物质。自己能够调节。色界天人的饮食就很少。色界十八层天。愈往上愈少。到无色界天不需要饮食。精神饱满。法喜充满。这是得灭尽定。灭尽定是阿罗汉所证得的。《楞严经》里面讲第九次第定。

  「又。若有众生。睹菩提树。闻声。嗅香。尝其果味。触其光影。念树功德。皆得六根清彻。无诸恼患。住不退转。至成佛道」。这一段里着重在尝其果味。六根。舌根也说到了。前面是眼耳鼻。这是舌。舌根。你看你六根所缘的六尘境界。在我们这个世界现在都是苦。佛在这经上告诉我们真话。饮苦食毒。我们现在生活真可怜。为什么?严重染污。科学技术不是好东西。我们很冷静的去观察。它带给我们的方便不多。我们付出的代价太不值得了。付出什么代价?地球毁灭。你说值不值得。科技造成的染污。现在人知道了。水土的染污太明显了。现在许多人在呼吁。将来。可能是很快的将来。地球人得不到干净的水。饮水没有了。这问题严重!土壤染污了。严重的化肥跟农药。东西是种出来了。种出来之后。这个土地再不能种东西。它有毒了。你怎么办?这些东西科学技术放在里面。好像长得是很好看。长得快、长得多。但是营养价值跟从前人工方法一比相差很远。营养没有了。水里面这些毒素、土壤里的毒素。到什么时候才能清除掉。才能恢复正常?那就不是短时间。现在技术发达。砍伐森林。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。造成什么?造成旱灾、水灾、风灾。人类这种贪瞋痴慢不善的心态造成的;严重的灾害。地球温度上升。南北极磁极产生了变化。这不是自然现象。自然现象是温和的。这是人为的。

  现在慢慢科学家渐渐体会到了。近代最尖端的科技量子力学。他们所发现的、他们所讲的跟大乘经里面讲的非常相似。他把根本的东西找到。发现了。那就是物质现象。他说根本就没有真正物质这个东西。物质是什么?物质是意念累积连续的一种幻相。跟佛法里所讲的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它是随着人的念头在转变。如果念头善。没有一样不善。物质也善。精神现象都善。样样都善;念头不善。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善的。所以量子科学家确实给现在人民带来一线的生机、希望。他告诉我们。化解灾难。只有调整我们日常生活方式。改变我们的意念。把所有一切不善的意念统统要放下。就跟佛法讲的随顺性德。没有一样不圆满。极乐世界是百分之百的随顺性德。所以这个环境。生活环境那么好。我们这个世界跟极

目前最长寿的佛教法师

乐世界。跟诸位说。没有两样。极乐世界物质的形成跟我们这个世界完全相同。都是意念累积而现的幻相。人家的意念善。纯净纯善。完全与性德相应。我们这个地球。现在居住在地球上这些人。心行不善。自私自利。名闻利养。五欲六尘。贪瞋痴慢。达到饱和点。起心动念全是损人利己。利己完全是个人。连自己父母都不顾。所以现在这个地球上灾难这么多。

  很难得。我们非常感激这些量子科学家。他把这个根给我们讲清楚。印证了大乘佛法所说的。像我们曾经学过的。贤首国师的《妄尽还源观》。里面讲的宇宙的源起。被量子力学证明了。从一体起二用。从一体。这一体他们还没有说明。没法子说明。起二用他发现了。起二用就是一念不觉。阿赖耶出现了。三种周遍。它有接近。但是没有《还源观》讲得那么清楚。一念周遍法界、一念出生无尽、一念含容空有。这个他没有像佛法说的这么清楚。这么明白。行四德。四德他们非常提倡。一定要着重在德行。德行都是从自性来的。我们中国人讲的性本善。都从本善上生出来的。中国人把它用四个纲领。佛法讲四科。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。这四科。这四科就是性德。我们起心动念。言语造作能够与四科相应而不违背。这个地球会恢复正常。正常跟极乐世界就一样。释迦牟尼佛把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。告诉我们那个世界的居民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。这句话重要。那世界为什么那么好?人心好。上善!有好老师天天在教。诸佛菩萨到那个地方天天看大家、提醒大家。极其微细的恶念都没有。我们这个世界跟那个世界原本是一样的。我们的居民念头不好;从前人的念头。有好老师教。教伦理、教道德。好的教育。所以在中华大地这一块宝土上。得到长治久安的效果。就这四样东西。几千年来的承传。

  五伦。父子有亲。夫妇有别。君臣有义。长幼有序。朋友有信;五常。仁义礼智信;四维。礼义廉耻;八德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。就这个。就这些东西。就讲尽了。几千年来。朝朝代代我们看这些古圣先贤遗留给我们很多的著作。在清朝乾隆皇帝把它编成一套丛书。《四库全书》。你看看。哪一本书是偏离这四科?没有。这就是古圣先贤他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能够遵循这四科。这个国家得到长治久安。现在这一百年疏忽了。尤其最近半个世纪五十年。几乎与性德完全相悖。我们现前所过的生活、所受的果报。外国人说的。地球要毁灭了。世界末日到了。我们知道末日是怎么形成的。自作自受。不是自然的。所以让我们看看极乐世界。跟我们现前生活环境去做个对比。这经上讲的句句是真话。极乐世界的菩提树。树木花草。大树。人家树木花草这些植物都是教化众生。对人类都有启发性。你看到菩提树。你听到菩提树的声音。你闻到它的香味。你尝到树的果实。或者是你接触到它的光影。念树功德是意业。你想到这个树这么好。皆得六根清彻。无诸恼患。烦恼习气就是这样消掉的。住不退转。这个不退转是三不退。不但是位不退、行不退。念不退都得到。至成佛道。一直到圆满成佛。

  我们再看末后这一段。「又《宝香普熏愿》曰」。这还是四十八愿里面的。第四十三愿。「其香普熏十方世界。众生闻者皆修佛行。可见一尘一毛。莫不圆明具德也」。这是讲什么?这是讲这宝香不但是在极乐世界。它的香远。飘到哪里?飘到十方世界。我们这个世界有没有?有。我们为什么没有闻到?我们烦恼习气太重。你果然心地清净。清净心、平等心就能闻到。这是阿弥陀佛放香来接引十方众生。像招生一样。往极乐世界去招引。人家招生的方式特别、高明!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67.html

以上是关于「无量寿经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六十四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「无量寿经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六十四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5203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