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五百零七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2-24 02:15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五百零七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五百零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五百零七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五0七集)  2011/7/21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9-0507

  诸位法师。诸位同学。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六百三十四面。第四行最后两个字看起:

  「《会疏》曰:士农工商。为给自身。故云以自给济。给。供给也。济。周济也」。这是说『勤身营务。以自给济』。士农工商是指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。一生勤奋努力去经营。都是为了生活。让自己的生活富裕。目的都在此地。我们再看下面。『尊卑、贫富、少长、男女』。这些是泛指「芸芸世人之种种类类」。就是这个社会一切大众。「世人位高者尊」。这个尊卑是讲地位。在社会地位。贫富是指财富。财多则称为富。财少则称为贫;年老则称长。年幼称少。「种种不同之男男女女。无不同此愚痴贪欲之心。苦心积虑。忧念重重。奔波劳碌。无有已时」。这是说一般社会大众。现在这个现象是普遍在全世界。都为了名闻利养忧心重重。这个地方所说的。形容得很正确。愚痴这是根。所谓愚痴。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。所以一生无论是贫富贵贱。普遍的都有苦心积虑。都有忧念重重。终身奔波劳碌。无有已时。这是停不下来。「故曰:累念积虑。为心走使」。累是积累。念是妄念。他有顾虑。他有烦恼。他有不安。他有患得患失。这些东西扰乱着他度过匆匆忙忙的这个一生。

  如果有智慧。真正能够明了。所以古人他不是迷信。古人常常告诉我们。「一生皆是命。半点不由人」。如果这个富贵是可以争得来的。佛菩萨也会争。圣贤也会争。它争不来。你争它没有用。争不到。这个东西是什么?命里有的时候你就有。命里无时则莫强求。强求不到的。人在这个世间。幸福美满与富贵不相干。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人活得要幸福、要自在。所以心安理得。你就会自在。明理了。所以古人讲「孔颜之乐」。孔夫子快乐。颜回快乐。孔夫子没有地位。平民;颜回是个非常贫穷的人。贫穷。但是不能说贱。他有高尚的品格。生活。物质生活非常艰难。箪食瓢饮。夫子都感叹。这种贫困的生活一般人受不了。可是颜回一天到晚快快乐乐。没当回事。由此可知。幸福真的与这个没有太大关系。真正有道的人随遇而安。这个社会才会安定。世界才会和平。他不争。为什么不争?他很清楚。命里没有。争什么?命里有的不必争。命里没有的也不需要争。我们如果读过《了凡四训》。对这个事情就完全明白了。

  了凡先生。明朝时候人。小时候被一个算命先生算他一生的流年。终身流年。他那个时候十五岁。父亲过世了。母亲带着他。说他父亲有遗言。希望他去学医给人治病。可以糊口。就是可以养家。能有一点收入。而且都是做好事。能积一点德。能成为一代名医也是光大门楣。是一桩好事情。可是这个算命的先生告诉他。你不是这个行业的人。你是个做官的人。你命里有官位。你赶紧去念书。劝他念书。给他算终身的流年。哪一年去参加考试。考多少名。每一年国家给他的俸禄有多少。都给排定了。十五岁、二十五岁、三十五岁。二十多年。年年都跟算的一样。一丝毫都不差。所以他的心就死了。什么也不求了。真的完全是命里排定的。他去拜访云谷禅师。在南京栖霞山。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。不起一个念头。云谷禅师很佩服他。这个一般人做不到。相当的定功。就问他:你这哪里学来的?他告诉禅师:我没有功夫。那你怎么能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?我的命被人算定。二十多年来一点都不差。我起妄念有什么用?干脆不打妄想了。这真的不是假的。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。原来我以为你是圣人。结果你还是个凡夫。了凡先生听了这个话很奇怪。就问他:你为什么这么说?他就告诉他。「凡夫被命运拘束。你超过不了命运;如果是圣贤。命运拘束不了他」。跟他讲圣贤之道。晓得。那命可以改吗?当然可以改。

  命从哪里来的?你自己造的。是你过去生中造的善恶业。决定你这一生当中的命运。过去生中没有财布施。你这一生不可能有财富。无论用什么手段。非法手段夺取来的财富。都是你命里有的。你命里没有。你做强盗。你还没有抢到手。被警察抓走了。为什么?命里没有。所以命里有的。你才能保得住。命里没有的保不住。那你又何必用非法的手段?用非法手段叫造业。果报不好。所以明白这个道理的人。他决定不用非法手段。于是云谷禅师教他断恶修善。佛氏门中有求必应。他就真做。这一发心一真干。第二年去考试。孔先生算他是第三名(考中第三名)。他考中第一名。马上就相信命运可以改。他命中没有功名。功名就是什么?进士、举人叫功名。秀才不算。他命中只有秀才。没有举人跟进士的命。他做好事。发愿去求考功名。举人也被他考上。进士也被他考上。命里没有儿子。特别做善事求个儿子。真求到了。命里说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。他活到七十四岁。多活了二十一年。他没有求寿命。这寿命自然延长。官。只做到一个小的县令。四川小县分。结果他做一个大县的知县。宝坻。宝坻是直接归皇上管的。这是个大县分。就好像现在的特别市一样。所以跟他原来的完全不一样了。改造命运。不是不能改造。你要遇到这些高人。真有办法。

  我从小就相信。相信命运。我们家是贫寒之家。所以别人不知道。我感谢共产党。共产党来了。我们家一贫如洗。什么都没有。没有一分地。也没有钱。父亲是公务员。靠一点工资过生活。不工作就要挨饿。共产党来了。好了。我是离开。没有在国内。我母亲、弟弟告诉我。分到地主的地。也分到房子。他们就安居下来了。还送他去念书。居然在复旦大学毕业。还在学校教书。这是在国民党时代我们做不到。那是贫困而死。日子怎么过?我那时候年轻。又没有学历。又没有关系。你就晓得生活的苦况。在台湾。这幸亏遇到方老师。得到这个高人指点。告诉我这一条光明的大道。学佛。我跟他学哲学。他把佛经哲学教给我。给我讲哲学概论。这个单元是最后的一个单元。佛经哲学。我非常惊讶。他告诉我:「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。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。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」我们从来没有听人讲过这个话。出家人也说不出来。从这个时候我才开始看佛经。愈看愈有味道。欲罢不能。

  没多久遇到章嘉大师。他老人家指导我。章嘉他是专搞佛学的。我们方先生是哲学。完全用哲学的眼光来看佛经。这找到一个好老师。这个老师就教我选择出家这个路。我这个行业是章嘉大师给我选择。我听话。确实年轻老实听话。而且教我学释迦牟尼佛。所以他第一本叫我看的书是《释迦方志》、《释迦谱》。唐朝人写的。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传。在《大藏经》里头。读了之后才真的明白。老师告诉我。「学佛。你要认识释迦牟尼佛。你就不会走错路。你要不认识他。你怎么学他?」我听听有道理。从这入门。读了之后才恍然大悟。用我们现在的话说。原来释迦牟尼佛是搞教育的。佛教是跟宗教风马牛不相关。佛教承认有神。不崇拜神。神是什么?等于一类众生。就像我们国家承认别人国家。那它不是我的国家。所以神也是众生的一类。有比我们高的。福报比我们大的。有比我们低的。跟我们是平等的。佛主张自己谦虚。对人恭敬。对人恭敬。对鬼神也恭敬。但是不能学他。见人要有礼貌。坏人也要有礼貌。不学他就好了。所以很有道理。

  佛教里面有学术。这是大学问。确实不但是方先生讲的最高的哲学。有最高的科学。最近这三十年来。世界上许多物理学家有新的发现。跟佛经上讲的一样。宇宙的起源。生命从哪里来的?这些大问题。新发现的跟佛经上讲的一样。宇宙不是大爆炸来的。大爆炸这个理论怀疑的人很多。现在终于得到证明。还是跟佛说的一样。佛说的宇宙从哪里来的?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从意念来的。所以现在有不少新的这些书都讲意念。科学讲宇宙之间三种现象。这是基本的东西。万事万物都是它演变出来的。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。这三样东西。佛经上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。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。精神现象是阿赖耶的见分。能量是阿赖耶的业相。就是自证分。还有一个证自证分。科学家、哲学家都还没有讲到。那是什么?那是智慧从哪来的。证自证分是讲智慧。所以方老师讲这是最高的哲学。没讲错。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什么问题都解决了。身体健康的问题自然解决了。

  今天地球上这么多灾难。可以化解。不是不能化解。你要知道为什么原因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事情发生。了解之后。你就知道怎样应对。它自然就没有了。这个东西科学不能解决。为什么?科学是太偏重在物质上。宇宙它不只是一个物质。它有精神现象也有自然现象。你全搞明白了。你就晓得。物质从哪来的。精神现象从哪来的。自然现象从哪来的。去找。追根究柢去找。现在只晓得。物质现象知道了。精神现象还不知道。科学报告只说无中生有。无中生有。我们学大乘经教的人懂得。但是中国传统学术跟大乘佛法不是说无中生有。无怎么会生有?但是能生有的那个东西确实是无。它那个无不是什么都没有。它无里头有。有为什么说它无?因为你看不见它。你听不到它。你摸不着它。连你想都想不到它。那只好用个「无」、用个「空」做代表。所以它空不叫顽空。不是什么都没有。它有。它能生万法。所以这就讲本性。中国人讲本性本善。本性是本体。哲学讲的本体。佛法里面讲的本性、自性、法性都说这个意思。这个东西是什么?它不是自然现象。也不是物质现象。也不是精神现象。所以科学跟哲学就没有法子。科学、哲学一定有现象。它是他研究的对象。这是它没有对象。但是它真有。它存在。所以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妙极了!

  问题不是不能解决。我们也是应对目前这些灾难。写了一个很简单的几句话。这几句话这都是出自于佛法跟中国传统文化。现在这一张印出来。印得不错。印得很好。第一个是业。「杀盗淫妄酒是一切恶业」。即所有灾难。本身的疾病、山河大地的灾变。它是病态。是恶业。恶业所感。「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因。怨恨恼怒烦是一切病缘。脏腑失调天地变异是一切病果。疾苦短命自然灾祸是一切病报」。因缘果报。后面。「仁义礼智信是一切病药」。只要把仁义礼智信找回来。这问题全解决了。古大德这么说的。佛菩萨这么说的。现代科学家发现。他也是这么说的。这些人没有碰过面。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的人。孔夫子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人。现代科学家最新的发现不过三十年。他们的看法、说法完全一致。

  所以人决定要相信命运。相信命运。你一生过得很幸福。为什么?不去钻营。我从小的时候很多人给我算命。我母亲也提心吊胆。家里好像什么遗传一样。祖父四十五岁过世的。我有一个伯父也是四十五岁过世的。我的父亲四十五岁过世的。所以人家算我的命过不了四十五岁。我也没有想多活。我没有想过我的命运。但是我就是记住只有四十五岁的寿命。刚好二十六岁遇到佛法。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。虽然是十几年之后才相信。大概到四十岁的时候我才真正相信极乐世界。四十五岁那一年生病。我就老实念佛求生净土。念了一个月。身体恢复。好了。又休息了一个月就开始再讲经。那个时候我讲经十二年。第二年我遇到甘珠活佛。他也是章嘉大师的学生。大我大概有十五、六岁。告诉我。他说你本来你的命里很苦。你没有财富。你命里财库空空。你命很短。过不了四十五岁。他说你这些年。那个时候我讲经教学十二年。讲经教学十二年没中断。他说这个功德很大。你的命全转过来了。不但将来你有源源不断的财富。而且你寿命很长。这我都没祈祷过。可是甘珠第二年他就走了。这是个藏传的喇嘛。很有修养。所以我们自己晓得了。老师替我选择这个行业好。真正叫积功累德。释迦牟尼佛一生。我们明白。他一生是教学。职业老师。我们从他一生事迹上去看。他是什么身分?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。他是这个身分。他搞教育的。他真干。他的身分可以说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义务工作者。一生教学。不收学费。为什么说多元文化?他不分国家、不分族群。也不分宗教。只要你肯跟他学。他就认真教你。所以经典里面我们看到很多。古印度这些宗教的宗教徒、宗教的传教师。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。他并没有改变他的宗教。你信宗教没有关系。你不弃你的宗教。他也很尊重你。你到他那里学什么?学智慧、学道德。他跟你讲这些。告诉你真正的真实。

  所以真正懂得学佛的人。他心是净的、心是定的。财富有没有?有。他懂得生财之道。没有见性。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透不出来。那就要靠修。修怎么修。财从哪来?财从布施来的。愈施愈多。这真的。老师告诉我的一点都没错。六十年前他教我布施。我很困难。我跟老师讲:我现在生活非常困难。勉强能够度日。哪有钱去做布施?他问我:一毛钱有没有?一毛钱行。有。一毛钱可以。一块钱有没有?一块钱也行。你就从一毛一块去布施。你要常常有布施的心、有布施这个意念。这个不能断。这是什么?他帮助我弥补过去生中没修。所以这一生当中贫困。弘法利生需要财富。我这一生真的依教奉行。那个时候布施。我非常谨慎。修什么布施?寺庙里有印经的。你看印经后头有功德名单。大家凑钱。不管多少。写个一块、两块不少。我就是这样参加。有人拿东西来。我口袋有一点就给他。还有放生的。放生我要干。因为我知道抗战期间杀业太重。我父亲人心地非常善良。奉公守法。喜欢打猎。所以抗战期间当中。我们家的生活伙食算不错。天天有野味。我也跟着我父亲打了三年。三年每一天打子弹至少十发子弹。三年练习。神枪手。不必瞄准。百发百中。有这种技术。我父亲是军人。管军械的。所以这就方便。他管武器、管弹药。子弹一箱一箱往家里拿。把弹头去掉。装上铁沙去打猎。搞了三年。学佛之后才知道。这个业可造重了。

  所以放生。我就把它列入我能做好事的三桩事情。一个印经。一个放生。一个布施医药。就这医院。我总捐一些钱给医院做为医药费。有些贫穷人看病买不起药的时候。就拿这个帮助他。这个六十年没间断。现在我在澳洲。每一年两个医院。澳币二十四万。一个月两万。二十四万做这个布施。所以我一生不生病。为什么?医药费都布施掉了。不可以搞保险。不可以留医药费。留医药费是什么?你一定要生病。你不生病这钱怎么用?我生病的钱全用光了。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。你就懂得我不喜欢有病苦。我把医药费捐掉。没有医药费。所以一生做好事。就做这三桩。在教育里头。可以说用得最多。我赠送的奖学金数目也很可观。帮助一些年轻人。家境清寒。考上大学了。读不起书。大学四年的学费、生活费我都给他。最经济的。生活程度最低的是印度尼西亚。印度尼西亚过去几年。这个二、三年没有了。以前我在澳洲的时候。我在印度尼西亚一年送奖学金。澳洲钱六十万。六个大学。每个大学十万块钱。照顾多少学生?好多。七百多个学生。便宜。如果在澳洲。澳洲一个学生一年要一万块钱。只能照顾六十个人。你在印度尼西亚。六个学校。一个学校七百多人。照顾几千人了。这生活程度低。所以。像这些事情我们就多做。印诵经书。这是大宗。主要都从这去了。钱来得很多。去得也很多。我自己几乎没有用钱的地方。我穿的、吃的都是人家送的。源源不断。送得太多了。都分给大家。

  所以你懂得怎么叫修福。正当的手段去修。它自然就得到。财布施得财富。法布施得聪明智慧。无畏布施。像布施医药、布施病苦这叫无畏布施。得健康长寿。三种果报。三种因。你修三种因。哪有不得果报的道理!我这搞了六十年。可以给人做榜样。看看我你就会有信心。我要不把这些钱这样用掉。要盖大庙。不晓得盖多少个了。不会输给星云法师。星云法师在全世界盖了二、三百个庙。因为我觉得那样做法。是把钱埋到土地下。它不起作用。应当要帮助苦难的人。我们自己衣食足。够了。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。行了。我也有大雄宝殿。我的大雄宝殿在那个地方。不必搞得富丽堂皇。花那么多钱。花得冤枉。所以。有钱是福报。用钱是智慧。没有智慧。钱都糟蹋掉了。那不是好事情。

  所以。我们念念希求的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。依照佛教导我们的方法。你肯定得到。中国老祖宗《易经》里面所说的。《系辞大传》是孔子作的。「积善之家。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。必有余殃」。为什么不积善?为什么不去积德?个人如是。家庭亦如是。国家亦如是。国家要富强。在积德。在行善。你看看中国历史。盛世的时候。你看这些帝王。他布施。他不是靠武力侵略。不是的。四周这些小国来进贡。进贡就是给皇帝送礼物。皇帝回送一定是加倍。大国的风范。加倍。加几倍给他。所以四边这些小国都服你。都做你的附从。不是用战争。你的幅员愈来愈扩大。用道德。用施舍。用照顾。老祖宗的智慧、佛菩萨的教诲它真管用。

  所以。我们看到今天的世人叫愚痴。他没有学过。也没有跟他讲过。真正肯学。明白了。贪欲之心不能有。但是帮助一切众生的心要有。你愈肯帮助。无论是智慧、财富、德行。就愈来愈扩张。你像这布施。愈施愈多。愈多就要愈施。不能够放在那里。放在那里就变成死水。那就错误了。一定要很快把它散掉。叫散财。哪个地方需要的。就得要给他。这就正确。所以用不着苦心积虑。也用不着忧念重重。更不必要劳碌奔波。你说你生活多自在。你多么幸福、多么美满。如果你错了。你不懂。你像现在一般人这样每天劳碌奔波。一生都空过了。

  「故曰:累念积虑。为心走使。」下面有解释。「义寂师曰:累念于既往。积虑于未至」。就是你想过去、想未来。「故云累念积虑」;「常为欲心所驱役」。你的欲望太大。欲望在支配你。欲望在让你劳碌奔波。底下讲。「嘈杂奔波。故云为心走使」。心在那里指挥你。这个心是什么?欲望。你一生生活在世间为什么?为欲望。错了。这个欲望是贪。佛告诉我们。贪的欲望是什么果报?饿鬼道。贪心堕饿鬼。瞋恚堕地狱。愚痴变畜生。你就错了。你路走错了。三善道都是善业。人道中品十善。天道上品十善。你行善积德。你往上升;你要是搞贪瞋痴慢。你往下坠落。错了。要想我们生活过得平安。听佛的话。听老祖宗的话。决定不会错。

  底下义寂师。所以这个批注是集注。「义寂师曰:累念于既往。积虑于未至」。这个未至就是未来。「故云累念积虑。常为欲心所驱役」。这个刚才念过了。「意谓思忆过去是累念」。想过去;忧虑于未来。这是积虑。「故此心念。无有安时。因心有所欲。身必随之。例如欲购爱物。则不顾拥挤杂乱。奔波排队。故曰为心走使」。这个现象在超级市场可以看到。这是黄念老注的。超级市场你现在常常看到的。「指为此欲心而奔走也」。「《嘉祥疏》以心财相积不舍」。来解释「累念积虑」;「以勤求无宁」。来解释「为心走使」。「盖谓积于心念之中。俱是财物。故名累念积虑。」天天想这些金钱财物。在想这个东西。好不好?不好。为什么?想这个可能结果他到三恶道去。学佛的同修也就知道了。你把念头转过来。你天天想阿弥陀佛。你将来就到极乐世界去。如果你天天能够想到这个世界的动乱、众生的苦。辛苦。你常常放在心上。尽心尽力帮助这些苦难众生。你往上升。你将来是天道。往上面去了。不能往下去。不能有怨恨心。怨恨心是地狱道。重的。轻的是罗剎。就变成魔道去了。这个路不是正路。中国老祖宗教给我们走的路。那是人天大道。五常、五伦、四维、八德。这是伦常大道。来生得人身。在人间享受富贵。如果积的功德大。人间没有那么大的福报。就到天上去了。天人的福报超过人间。他就到天上去了。

  但是佛告诉我们。天不究竟。福报虽然大。寿命虽然长。他还是有老死。譬如佛讲忉利天。我们中国讲的玉皇大帝。有没有?有。色界第二层天。那个福报。我们要一想。那不可思议。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。他寿命多长?天上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。但是一天是人间一百年。一年是人间三万六千年。他寿命一千岁。你就想想那个福报。那个福报不算大的。上面夜摩天、兜率天。愈往上面去福报愈大。所以聪明人都喜欢生天。但天它不是无量寿。天福享尽。你造的一切不善那些又出现了。出现怎么?出现又堕落了。所以天上人间就像水中升沉一样。一会儿漂起来。一会儿沉下去。在六道里这么苦。所以佛劝我们离开六道轮回。到极乐世界去。

  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?去作佛去。佛是什么?智慧圆满。福报圆满。所以佛叫二足尊。这个二就是智慧跟福报。足是满足了、圆满了。这两样东西圆满。智慧圆满、福报圆满。则称之为佛。菩萨虽然有智慧、有福报。没有圆满。佛圆满。所以最简单的解释。学佛就是求智慧跟福报。而智慧跟福报不是从外头求的。是自性里头本有的。你只要把障碍去掉。什么东西是障碍?贪瞋痴慢是障碍。怨恨恼怒烦是障碍。杀盗淫妄是严重的障碍、是行为的障碍。贪瞋痴慢是心理的障碍。怨恨恼怒烦是情绪的障碍。你把这个东西统统都放下。你障碍没有了。你自性里面的智慧福德全现前。所以真正修行人他不向外求。他向内求。内求是真的。外面求也能得到。是一时的。权宜之计。根本是向内求。

  因为想过去、想未来。妄念多、思虑多。所以这个心里不安。佛在前面告诉我们。学佛的人净定。心要清净。心要定。定是不动。然后才有安、才有乐。这个安乐就不是世间人能够相比的。世间人之乐都是刺激。欲望的刺激。感受快乐。付出代价很重。佛法安乐是从内心里面出来的。不是从外面的。与外面境界不相干。从自心内里面透出来的。从净定里面出来的。净生智慧。定生安乐。所以叫禅悦。禅是定。里面非常快乐。念老结集古大德的解释。累念积虑。以勤求无宁来解释为心所走使。盖谓积于心念之中都是财物。故名累念积虑。「勤欲求得。故身心不安」。你能把它放掉。心就安了。心不安叫为心走使。使是差使。就是你使用的人。心是主人。这是仆人。心是什么?欲望。使是什么?是你的身体。换句话说。你的身心已经变成你欲望的仆人。就这个意思。你这一生欲望控制了你、掌握了你。这个很苦。

  「憬兴曰:为心走使者。如渴鹿逐于阳炎。翳眼弄于空华。皆为爱水之心。不了病华。而走驰故」。这是用比喻来说。下面有解释。阳炎即底下我们通常看到的阳焰。这阳焰是什么?是雨过天晴。道路上有一种气。我们现在也看得见。我们在这边常常看见。下雨晴天之后。车走过之后。你看到这个水气。鹿口渴了。牠不知道那不是水。牠以为那是水。牠奔到那里想喝水。走到那里就没有了。像雾一样。永远追不到。这是阳焰。叫渴鹿阳焰。渴。愚痴。没有智慧。以为那是水。沙漠当中出现的幻相。远望好像是水。「渴鹿渴马等求水心切。趋赴求饮。惟是徒劳」。走到边上。又在前面。永远找不到。「又如有翳之病目」。这是眼睛害病。眼睛害病。看到虚空当中有很多彩色的东西。我们有过这个经验。曾经害过眼病。有过这个经验。空中有没有?没有。好眼睛看了没有。坏眼睛看到空中像有花一样。你想把这个花摘下来。「不知本自无花。故云为心走使」。这是误会。不知道那是假的、是空的。「走使者」。走使这两个字就是「俗云奔波劳碌」。就这个意思。

  下面他举了实际的例子。「无田忧田。直至忧苦万端」。这一大段。前面经文都能看到这一大段。皆是累念积虑一句之详细演出。『田』是田地。『宅』是家宅。『眷属』是家属、亲属、你家里面用的仆人。这都是属于眷属一类的。『财物』。「家财产业等资生之器物」。就是你生活必须要用的这些器物。「以上皆所忧之境」。你忧虑什么?忧虑这些。没有。想有。想得到。但是已经得到又怕失掉。叫患得患失。所以『有无同忧』。没有。贫穷家的人想得到。有的人家富万贯。他又怕丢掉。他统统都在那里操心、在忧虑。所以生活真苦。

  我们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。我跟他见面。他小我两岁。看起来比我老很多。为什么?他有忧虑。我没有忧虑。那个财富命里有的。这一桩事情。也是他的一个也算非常好的朋友。陈朗。前几年过世了。是个看风水算命的先生。非常高明。我在香港讲经。他常常来听我讲经。我跟李嘉诚认识。他介绍的。陈老告诉我。李先生他是潮汕人。三十岁到香港做生意。他们偶然机缘碰到。碰到他给他看相、给他算命。问他:你将来希望拥有多少财产你就满足?他说李嘉诚告诉他。我能有三千万。我就满足。陈老告诉他。你命里财库不是平的。是漫出来的;他说不止。你将来是香港首富。所以李

灵山佛教坐骑讲经视频

嘉诚一生就不放他。把他看作顾问一样。无论大小事情都向他请教。他命里有!你命里财库是满的。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赚钱。命里是因。你做这些事情那是缘。别人做生意赔本。你做生意赚钱。你说我跟他做同样生意。我就蚀本。命里没有!所以人首先要相信命运。你才会过得很幸福、很快乐。你要去跟命争。那你就凄惨。你错了。任何人争不过命的。你要改造命运要听佛的话。

  了凡先生四训。我学佛那一年就读到。朱镜宙老居士送这本书给我。我记得我拿到这本书。这本书分量不多。年轻看书看得快。两天就可以把它看完。我记得我看了三十遍。非常感人。看了之后。回去想想。了凡先生的毛病。我统统具足。我都有。了凡先生还有些长处。我都没有。我比不上人家。想到他能改。我渐渐有了信心。我有个好老师在辅导我。章嘉大师。我跟章嘉大师。我二十六岁。他老人家六十五岁。在我们算是孙子辈的。老人对我们这些年轻人非常爱护。尤其我们很听话。老实听话。他就更喜欢。欢喜教。跟我约定。每一个星期去看他。给我两个小时。我跟他三年。一直到他往生。所以我的佛学基础。是他老人家奠定的。以后跟李老师学教的十年才会有成就。没有他三年的基础不可能成就。所以这个基础非常重要。特别是他老人家的身教。这是我一生没有见到第二个人。你看他在照片上这个仪表。他一生行住坐卧就是像这样。真是佛经上所讲的「那伽常在定。无有不定时」。他行住坐卧都给你看到什么?他在定中。走路很慢。说话也很慢。动作也很慢。一丝毫那种急躁都没有。这让我们领略到。智慧的人。心是定的。身也是定的。

  浮躁。没有智慧。现在年轻人最麻烦的。心浮气躁。所以他学东西。就学圣贤东西、学佛法。他能不能学到?佛菩萨来教他都学不到。为什么?他定不下来。古圣先贤、佛菩萨的东西。一定要把心定下来。你才能学到。你才能感受。才能体会。不是他不肯教。你自己要具备基本的条件。他才有办法教你。基本条件不具足。讲了没用处。白讲了。我每天教学讲经没中断。是不是人都会学了?不然。说老实话。跟在我周边的没有一个。为什么我还讲得这么起劲?我知道电视机里头有人。网络频道上有人。一万人当中有一个人就不得了。我没有白讲。真有人。不过这个人我不认识。他认识我。我不认识他。我们还没见过面。我知道肯定有。所以我讲得很起劲。我在摄影棚常常一个人都没有。我就面对着摄影机。我讲得很起劲。因为我知道有人在听。我知道真正有人在学。没有白说。没有白讲。

  我们把底下这个几句念下去。「但已有者。又惧其无。亦复同忧。」这底下两句话说得好。「欲海难填。患得患失。故云有无同忧。」我们要学佛。特别是真的要想往生极乐世界。往生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移民。我们移民到极乐世界。我们亲近阿弥陀佛。那你要想到。这个世间的东西一样都带不走。能带的是什么?能带的是德行、善功。就是你修善的功德可以带走。你的德行能带得走。别的一样都带不走。那你就要知道。趁现在寿命还在的时候。努力修善。这桩事情重要。哪个地方有缘就帮他做。不要有分别心。不要有执着。没有私心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一切众生有缘都要帮助。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无论在什么地方。遇到有缘人。能听得进去。就要好好劝他。他听不进去没关系。「一历耳根。永为道种」。他阿赖耶识里已经种了种子下去。我跟布什见面。也给他谈这些。马哈迪问我。他能听得进去吗?我说至少他还没有反对我。我离开他回到澳洲。一个半月之后他寄一张签名的照片送给我。我说如果他要是我对他说话他感觉到讨厌。他就不会有这个动作。他把照片送给我。还亲自签名。善言。我们态度诚恳、真诚。纵然与他当前的利害有冲突。他也不会反对。这在佛法讲。种种。种种子。来生后世遇到缘。这个种子会发芽。他就真的会接受。所以缘不能错过。遇到这个缘要给他下种子。

  『有一少一。思欲齐等』。这个也很苦。例如自己「有一万元存款。见人有两万元」。就想、就思「更有一万元」。要跟他一样。自己有一个电视机。看到人家有两个。「便欲更有一电视机。与之齐等。思而未得。故以为忧。思而能得。忧亦不止。因欲无止境」。欲望没有止境。「故永有不足之忧」。这是人之常情。我记得我有一次。这个印象很深。在台湾我出门。叫了一个出租车。出租车的司机开车跟我诉苦。说什么?就是自己生活不如别人。我问他。我说你一个月赚的钱够不够家用?够。还有多的。我说那又为什么?看到别人今天有这个新的、明天那个新的。我说那又何必呢?我说你想想。我们一件衣服。好好的去保养它。可以穿十年。十年不要再买衣服。你用电冰箱。好好保存它。也可以用十年。你不是非常快乐、非常富有吗?你何必跟人去比赛去?他想想有道理!我说你想通了你快乐无比。你忧什么?别去跟人比。跟人比的时候你一生苦恼。一生忧虑。你活得不快活。你不跟人比的时候。你多快乐。他慢慢他就明白了。不要与人争这些。与人争什么?与人争快乐。我比你快乐。快乐跟忧虑大大的不一样。快乐身心健康。忧虑是多愁多病。他怎么能跟你比?所以放下一切。生活能过得去就是最幸福。不必要太多。住房子。住个小房子。我一生不愿意住大房。为什么?难收拾。你要多少时间去把它打扫干净?我一个小房子。几分钟就把它搞得干干净净的。看起来舒舒服服的。你说多好。所以人要自己懂得享受。也就是自己懂得享福。知道什么是福。你的东西资生之具愈少愈舒服。不需要检点。出门就两件衣服。拿到就穿上了。如果衣服又挑挑这个、挑挑那个。你看你浪费多少时间?浪费多少精神?没有那个必要。

  所以我们想想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最好的典范。他一生财物就三衣一钵。三件衣、一个钵。财产就这么多;日中一食。树下一宿。他多自在。什么忧虑都没有。他难道不想去盖个道场、盖个寺庙吗?他不要。他要想要。只说一句。人家就把它盖好了。不要!真正得自在。所以日子要会过。自己有一个很小的地方落脚就足够用了。真叫快乐自在。我到每一个地方。都有人要送地、送房子给我。我一概都谢绝了。住旅馆多

佛教的讲经桌子

自在。每天有人给你收拾得干干净净的。离开之后绝对不会有忧虑。不去想它。如果你自己有个房子。你说有多麻烦。你离开。要不要想到?要不要常常挂念?那不叫自己找麻烦吗?所以有。赶快送人。别找麻烦。我一生得自在。这也是得章嘉大师教的。释迦牟尼佛示范。我体会到的。这个世界是旅馆。走到哪里都是旅馆。你就过得非常自在。什么都不需要。这些同修都会照顾得很好。吃的、穿的、用的。都预备好了。不要操一点心。所以钱对我没用处。几十年没有用过钱。到外面去。我想去买个什么东西。一定有很多人跟着我去。我想要。他们已经付了钱。所以我的供养就拿去做好事。那些需要的人。我们真的要帮助他。苦难的人要帮助他。除非我们不知道。知道了一定帮助他。

  所以「且稍具有」。稍稍有一点了。又想到要怎么样常常把它保存好。「恐遭祸变。虑其复失」。就是患得患失。这个事情自己找的麻烦。钱太多怕贬值。你说你要操多少心?这全都错了。故云:『适小具有。又忧非常』。「非常」就是下面所讲的水灾、火灾、盗贼、焚漂劫夺等。这是灾难。特别这些年来灾难多。我知道得很少。因为我不看报纸、不看电视。所有的媒体几十年都断绝了。有人问。这信息你从哪来的?有

2017杭州佛教讲经交流

一些同学看到重大的这些。从网络上下载一点点给我看。我的消息从这来的。最近灾难多。有个同学很难得。他每个月送一份报告给我。这个月有多少起灾难。没有内容。光是标题。我看到今年的。他三月份开始给我做的。三月份这一个月的有四十多起。几乎每天都有。五月份的时候多了。大概有六十多起。三、四、五。四月份六十多起。到五月份。这三个月总结好像有一百七十多起。七月。就现在这个月。头一个星期就四十多起。第二个星期又差不多将近五十起。增加这么多。这个月还没有完。看这个月的时候。决定超过一百多起。这就说什么?这些灾难频率一个月比一个月多。而灾难也一次比一次严重。

  我们看到这些。内容他没有给我。只是标题。网络新闻的标题。大概是报纸标题。他摘录这个给我看。我们的警觉心就提高。要帮助化解灾难。什么法子帮助最好?教学。只有教学把人心唤醒。让人断恶修善。就是美国布莱登博士所说的。他去年八月在澳洲悉尼参加一个世界科学家的会议。人数不多。在悉尼两天。他也邀请我。我没去。可是我派我们学院的同学八个人代表我去参加。两天的会议。第一天讨论的是科学最新的发现。这个我看了很欢喜。跟佛经讲的一样。所以我有理由相信。佛经在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后。它不属于宗教。它是属于哲学、科学。真的。方东美先生讲的话没错。爱因斯坦也说过。宗教里面与科学最接近的是佛教。

  第二天讨论就是灾难问题。特别是美国「2012」电影引发起来的。他们讨论的题目「应对马雅二0一二灾难预言」。布莱登讲得好。我非常欣赏他的。简单明了。「全球的人(居民)。如果能够警觉到。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。希望大家都能够弃恶扬善、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。不但灾难可以化解。而且把地球带向最好的、美好的走向」。这跟大乘经讲的一样。跟我们老祖宗讲的一样。这是用改邪归正来化解灾难。灾难是什么?灾难确实是不正不善的这个念头、行为

2016安徽省佛教讲经

引发出来的。但是这里头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依据。那就是佛经上常讲「

佛教讲经搞普门品

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心想才能改变它。它不是从心想生。你心想怎么能改变?佛这一句话讲了几千年。大乘经里面普遍都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。整个宇宙是「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」。这讲太多了。这个被科学家证实了。所以意念、念头转好了。问题解决。人要有善念。一个恶念没有。身体决定健康。不会有病。意念能改变我们身体。意念能改变环境。

  日本东京江本博士。在琵琶湖做了一个实验。他找一个海湾。海湾是死水。死水不流通。二十多年来这个海湾脏乱。味道很难闻。他找这么一个地方。找了三百五十多人。找一个老和尚。九十多岁的老和尚。领导大家在海湾做祈祷。一个小时。祈祷实在太简单了。这一个小时希望大家把所有的杂念放下。清净心。就想一桩事情。什么事情?「湖水干净了。我爱你」。口里念。心里想。三百五十个人就这样做了一个小时。到第三天。湖水真干净了。气味没有了。震动日本媒体。都去采访、去报导。江本博士告诉我。六个月之后。它又变乱了。气味又难闻了。你看。一个小时的祈祷。六个月的干净。我告诉他。你最好每两个月去祈祷一次。那海湾不就干净了吗?所以祈祷有效。但是祈祷治标不治本。它不能永远干净。永远干净要怎么样?那是教学。所以释迦牟尼佛救苦救难。他用什么救?教学。天天在劝导大家。这个能收效。大家听多了。觉悟了。念头改正过来。问题就解决。所以祈祷不是没有效果。有效果。但是根本一定是在教育。释迦牟尼佛一生教了四十九年。世界上每一个宗教的最初创始人都是教学。不辞辛劳。不收学费。无条件的教学。只要你肯学。都是那么认真恳切的去教导。这一个地区。我们中国古人讲得好。这一个乡里能够有十几二十个贤人。就能把这一个地区带好。这个话不是空话。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做到。有这些真正效果出现。

  这一段经文。特别指出世间人操心的事情太多了。「水火。指水火之灾」。水灾、火灾。「盗贼。指抢夺与偷窃之祸。怨家。指与我结怨之家」。所谓冤亲债主。「债主。指我欠债未还之人。以上种种。皆可突生非常之祸。如火能焚烧。水能漂没。盗能劫夺。贼能偷窃。怨家报仇。债主索欠。甚至俄顷之间」。就是剎那之间你就损失。不归你所有了。「旧日财富。荡然无余」。这就是经上讲的『焚漂劫夺。消散磨灭』。这些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。意外的这些灾害。「《会疏》曰:焚谓焚烧。兵火(战争)失火」这些灾难。「漂谓漂流。洪水风波」这些灾难。「劫夺。盗贼难。为怨家所消散。为债主所磨灭」。这个怨家统统都有因果。因缘果报。佛经里面告诉我们。讲一家人。父母跟子女有缘。四种缘。没有这个缘。不到你家来。这四种什么缘?报恩、报怨、讨债、还债。这种事情生生世世没完没了。我是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。在香港住四个月。前面两个月在界限街中华佛教图书馆。后面两个月在香港蓝塘道光明讲堂。光明讲堂是寿冶老和尚。那个时候老和尚已经移民到美国去了。以后我在美国纽约遇到他。北方人。香港这是他的产业。他的佛堂前面挂了一副对联。我印象很深。上联是「夫妻是缘。有善缘有恶缘。冤冤相报」。下联写的「儿女是债。有讨债有还债。无债不来」。这个我记得很清楚。挂在那里。我在他那里住了两个月。那一年讲《楞严经》。真的是这样。

  如果是来报恩的。这个小孩就很乖。孝子贤孙。他很听话。很好养。如果是报怨的。他来找麻烦、来报仇的。长大之后就叫败家子。会搞得你倾家荡产。家破人亡。那讨债的呢?如果是少的。大概几岁他就死了。他讨完了。你花了那么多钱。花了那么多心力。那少的;如果多的呢?我们也看到。多的时候。大学毕业。拿到博士学位。去世了。你看。花多少钱?讨债的。还债的呢?也看到。欠你多的。对你物质生活照顾得很周到。没有孝顺心。没有恭敬心。这你一看。还债的。欠债欠得少的。那对你的生活就很刻薄。换句话说。把父母当做佣人一样看待。每个月给你能够生活就够了。不给你多一点点。我们都看到。佛经上讲得没错。佛法殊胜。学了佛之后你可以改变。把你这些缘统统改成法缘。大家都学佛。都是佛门弟子。在一块修行。这些冤亲都化掉了。所以佛法不知不觉当中解决社会许多问题。古代这些帝王大臣他们欢喜。替他们解决问题。为什么?学佛明白了。知道纵然是来报怨。报怨是来索债的。一明白这个道理。算了。不提了。它就化解掉;报恩的。恩上加恩;还钱的。要多还一些。他心里舒服。

  世人『心悭意固』。这个悭是悭吝、舍不得。「至为顽固」。「财物有失。则心中更增愤恨。忧怨愁苦。意无解时」。故云『无能纵舍』。纵舍就是放下。真肯放下。他就得自在。学佛明白这个道理。可是还放不下。有很多人来给我诉苦。这怎么办?我说有办法。你多听经。一年放不下。再听一年;两年放不下。再听两年。听上个十年、八年。自然就放下了。有些人听到二十年、三十年。自己差不多六、七十岁。觉悟了。放下了。来得及!你只要一放下。身心愉快。一定要懂得。我不是饿死的命。我一文没有也饿不死。到时候自然能吃得饱;我不是冻死的命。冰天雪地我也能够度过。相信命运。古人对于这个是坚定信心。他相信自己。现在人没有信心。对别人都怀疑。你自己拥有的财富。一天到晚提心吊胆。怕失掉。那又何必!为什么不拿这些财富去布施?你布施一个乡。一乡人感恩你。你布施这一个城。一个城市感恩你。那个功德多大!那么多人来照顾你。你愁什么?

  我天天每次上台讲经、下台。我都给老师去顶礼膜拜。这个恩德太大!我要不是遇到他们。我怎么会有今天?这不可能!怎么能过到方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最高的享受是什么?处处有人照顾。自己一点都不要操心。身上一文都没有。样样都给你照顾到了。这福报。因是什么?我有钱到处布施。到处送。我第一次到日本。实际上那是第二次。第一次是很早。我跟道安法师去的。去游历日本。那一次去了二十多天。东京以南全部都去玩过。那真是旅游去观光的。是台湾一个宗教团。道安老法师领队。我自己去。第一次去。那个时候供养多了。我印《大藏经》。我在没有去之前。寄了三十套《大藏经》。送给净土宗的寺庙。先结缘。那当然。其它零零碎碎小东西很多。所以我一到日本。那天晚上他们净土宗联合起来举行一个晚宴欢迎我。好像席开五桌。圆桌。大概四、五十个人的样子。圆桌。欢喜!散会之后。日本有个朋友告诉我。净土法门法师。今天这个盛会可以写在日本佛教史上。我都讶异。我说这是怎么回事情?他说:这些诸山长老平时都不往来。今天你到这儿来了。他们统统来迎接你。稀有难逢。我才明了。他们为什么来?我赠送他《大藏经》。我要不送他《大藏经》。他怎么会来?我就明白了。我就记在心里。

  那一次去。我们在日本也是观光旅游。十天。我离开的时候。我回请他们。回请他们的时候。我就说了。我说我们是净土宗。净土宗是亲兄弟。我们一定要和睦相处。要互相敬爱。互相关怀。互相照顾。互助合作。我说。譬如父母生了这么多孩子。孩子如果不和。每个都对立。你说父母的心多难过、多痛心。叫大不孝。一定要和睦。要互助合作。要团结。我就劝他们。那不同的宗派呢?是我们的堂兄弟。也要照顾。其它不同的宗派。都释迦牟尼佛传的。也要相亲相爱。也要互助合作。这是我这些年来做宗教团结。所以在日本我也访问不同的宗教。至于不同的宗教。像基督教、天主教、伊斯兰教、日本的神道教。那是我们的表兄弟。全是一家人。不能看外。所以我回请。就是劝导大家。一定要放弃成见。成见是什么?还不就是利害。大家争信徒。都是为这个。错了。统统是一家人。互通有无。你家有困难。我有多余帮助你。我有困难他帮。这个好。这个给社会大众树立最好的榜样。所以藉这个机会把这些信息告诉大家。世界宗教是一家。宗教能够和睦团结。有助于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。那这就是宗教对社会的贡献。所以不能够自赞毁他。门户成见这个不好。这个要不得。希望把成见放下。不要有门户之见。你看经教里头。佛菩萨。其它宗教上帝、真主。都是以仁慈博爱去关怀一切众生。没有一个宗教只度它自己信徒。没有。都讲要爱众生、要爱人类。我们读了。读了要去真干。读了不干不行。

  所以对于这些财物。我们能够放下。怎么放下?就是照顾大家。九0年代那个时候。我从一九九七年韩馆长往生之后那一年的年底。我就到新加坡去了。一九九九年。我们就把新加坡宗教团结成一家人。真的像兄弟姐妹一样。互相帮助。实在说。每个宗教在财务上都有困难。佛教比较好一点。什么原因?佛劝我们财布施。所以果报就多。在新加坡。每一个宗教我们都照顾。他们多半办的有孤儿院、养老院、医院、学校。我对他们送钱。去帮助他。那个时候一般同学还有意见。来找我:「法师。我们信徒的钱也是不容易赚来的。供养三宝的。你为什么拿去给他们?」来找我。我反过来问他。我说:「我们要不要搞养老院?」要!「要不要照顾孤儿?」要!「那些生病的人。我们要不要去救济他?」要。我说:「人家都在做。我们把股东加进去。那不就是我们做的一样吗?」他才了解。他们那做现成的。我们不要操心。我们只加入股东。那里就有我一份。他才晓得。对。应该做。你看做得多欢喜。我们尊重他。他尊重我们。我们这个佛教道场有任何活动。请他。邀请他们来参加;他有活动我们也去。他邀请我们。我们也去。新加坡的宗教就变成一家人。

  那个时候总统王鼎昌。王鼎昌是中国人。夫妻两个对我们做的这个事情很赞叹。有一天早餐。他就召集新加坡那个时候九个宗教。九个宗教的这些代表。跟总统在一起早餐。总统告诉大家。新加坡我们的宗教联谊会成立五十年了。都没有团结起来。就是每年在一起吃一餐饭。其它的都没有往来。他说你看从外面来了一个净土法门法师。把你们搞得热热闹闹。你们统统真的都合作起来了。你们要向净土法门法师学习。这是那些长老回来之后告诉我的。我们要有行动。最重要的就是要放下财物。大家共享。所有宗教。宗教我们照顾。他们的信徒我们也照顾。我们绝对不改变他的信仰。改变信仰那是不道德的事情。所以南洋这些宗教对我了解。这么多年来他们最感动的。我从来没有劝一个人叫他改变信佛教。没有。所以他对我们很放心。知道我们是真心来帮助。真心我们来团结。互助合作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3768.html

以上是关于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五百零七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「佛教」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无量寿经- -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五百零七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12253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