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八十四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27 01:04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八十四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八十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八十四
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0八四卷)  2003/8/29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017-1084

  诸位同学。请看《华严经‧四圣谛品》。娑婆世界「苦灭道谛」末后这一句:

  【或名十藏。】

  『十藏』。前面将信藏、戒藏、惭藏、愧藏、闻藏介绍过了。今天我们看第六「施藏」。施是布施。菩萨秉性仁慈常行布施。看到众生有需要。尤其是迫切需要。无论是财还是法。一定会尽心尽力的欢喜布施;布施之后。决定没有一丝毫后悔的念头。这个事情我们常常会遇到。有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。初学佛的时候。老师教我们要学布施。也认真学了。可是布施之后确实有后悔。无论财施、法施都常常有这个现象。慢慢学久了。自自然然培养成习惯。这个念头才逐渐消失。到最后。布施只有欢喜心。而且布施出去之后。决定不要问他做些什么。如果我们布施。譬如最常见的财布施。布施财物。总是常常念着:他拿这些钱去做些什么用处去了。用得恰当不恰当?这样的布施心。心不清净。这不是菩萨。

  布施心不清净。他得福报。但是得福报也很辛苦;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社会上有许多人赚钱。无论经营什么样的行业。钱确实是赚了。赚得很辛苦。这是什么原因?就是过去修因的时候。是布施了。布施得不痛快。布施得很勉强。布施之后又有后悔。所以果报还是会得到。就是很辛苦。如果是欢欢喜喜布施。施了之后。根本就不问他是怎么做法。心地完全清净。将来得果报。你说施财。你得财的时候很容易;你经营一个事业。赚的钱自自然然而来的。不操一点心。不费一点力气。他就得来了。这是什么?所以说什么样的因。得什么样的果报。佛经这个说法。基督教《新旧约》也是这个说法。

  佛经传了三千年。好在古人非常慎重。决定不能改动经文。这是世世代代高僧大德们都遵守的。如果怀疑这个经文哪个地方有错误。字错了。这一句有问题。只能够批注在旁边。你怀疑。用批注。原文不可以更动。这是做学问正确的态度。但是西方人就没有中国人这样的严谨。他们经典确确实实世世代代都有人在那里改。改得大概原本的面目我们都看不到了。最后变成以讹传讹。有很多人提出很有力的证据。《新旧约》在这么长的时间。这两千年的时间。很多人把它改了。所以它有很多不同的版本。通过翻译之后。翻译的人有的时候也用自己的意思把原文改了。这个都是很常见的。因此我们在经典里面有看到很矛盾的话。这是决定不应该的。这是最明显的。原文被改动。要不然耶稣说的话。前后不可能矛盾。

  无论哪个宗教。创教的圣人都教导我们要仁慈、博爱。要常常帮助苦难的人。帮助那些需求的人。决不求果报。只为利益众生。这就是布施。布施是菩萨行第一个重要的科目。菩萨修十波罗蜜。布施是第一。十波罗蜜要是把它归纳起来。总不外布施。因为布施的内容有三大类。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财布施里头又有内财布施。又有外财布施。把十波罗蜜全都包括了。我们这才明了。诸佛如来、菩萨、声闻教化众生。教什么?这些人学习、修行成无上道。他学的是什么?修的是什么?说穿了。布施而已!就是修布施。

  《华严经》上讲十种施。我们在此地也略略的为诸位做个介绍。因为这是我们现前就应当学习的。第一个叫「分减施」。这是我自己能够节俭一点。我把我节俭的来做布施。我想有这种心的人不少。我早年初学佛的时候。最初印经。我第一部印的经是《安士全书》。台北志莲精舍。以后这个机构没有了。那个时候是曹居士发心。他建的精舍。请我去讲经。我那时候提倡印《安士全书》。精装一册。印得确实很庄严。让人看到这个书能生欢喜心。当时印这个书一册是台币二十块钱。民国六十年。三十多年前了。现在民国是九十多年。三十多年前。我民国六十年在这个地方开始讲《华严经》。讲《华严经》当然要印经本。当时我找了一家印刷厂给我估价。印《华严经》一千套。每套十二册。完全照台中李老师所用的经本。但是李老师用的经本是线装十二册。字很大。是十六开的。我把它缩小印成袖珍本。平装。也是十二册。十二册合起来大概有这么厚的样子。一册两块钱。所以一套《华严经》的成本是二十四块。

  从那个时候以后。我用钱就很自然的会想到:我要能省两块钱。这世间就多一本《华严经》。我能够省二十四块钱。这世间就可以多一套《华严经》。这样叫做分减施。自己在生活上尽量节省。把钱用来修福。印经真是福慧双修。印经需要钱。财布施;但是你所印的经书是法。你把这个法供养给别人是法布施。所

河北省佛教讲经

以印经是财布施、法布施一举两得。我做印经这个事情。实实在在讲。是受印光大师的启示。印祖一生几乎没有做别的事情。他真的是专。教我们修行。「一门深入。长时熏修」。教我们用钱也是一门深入。他老人家不做第二桩事情。

  祖师七十岁才被人发现。换句话说。七十岁之前没有人知道他。默默无闻。他在普陀山。这是观音菩萨的道场。在普陀山藏经楼担任一个执事。就是管藏经楼的。就像我们现在的图书馆。我们图书馆的馆长。就是这样的职务。他管藏经楼三十年。所以这三十年他没有离开藏经楼。天天在读经、在阅藏、在念佛。这么长的时间。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厚积薄发。他的道德、他的道行、他的学问成就了。

  七十岁那年。上海有些学者。学佛的居士们。那是民国初年我们佛门里面的大德。真正有学问、有道心、有修行的在家居士。他们到普陀山去拜佛。旅游、拜佛。无意的在藏经楼遇到印光法师。看到这个老人道貌岸然。威仪跟一般出家人不一样。叫这些人一接触生起恭敬心;跟他谈吐。才发现是佛门真正一个大德。这被他们发现了。没有想到普陀山真的有一位高僧大德。以后。离开之后。常常写信提出佛法一些问题向老和尚请教。老和尚都很详细给他答复。这些往来的信件就是现在《印光大师文钞》。这些大德很难得。他们在学术界也有相当地位。将这些信件在报纸、杂志上发表。于是许许多多人都知道普陀山有这么一位高僧大德。他的名就出去了。以后去访问、去请教的人愈来愈多。

  他离开普陀到苏州。晚年就住在灵岩山寺。灵岩山寺这个道场。当时人家请他去住持。这个道场送给他。他老人家也很欢喜接受了。不做住持。他请一个法师来做住持。妙真法师。他自己任何执事不担任。在灵岩山寺辟了一个关房。在那边闭关。在那边清修。老法师的声名远播。求皈依的是愈来愈多。有些远地的。那时候交通不方便。老和尚大开方便之门。用什么?通信皈依。把皈依证寄给你。给你起个法名。写一些文字开导你。教你怎么样修行。十方供养多了。他老人家收到这些供养就做一桩事情。印经。

  所以在苏州报国寺成立一个弘化社。弘化社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讲的佛经流通处。拿这个钱做基金。专门印经布施。所印的这些经论、善书都是他老人家选定的。校对很仔细。很少有错字。所以我们在台湾看到弘化社的本子。我们都把它看作善本。善本就是很少有错字。是个很可靠的版本。它的排版、纸张、装订都相当考究。让人看到这个本子就生欢喜心。无论分量是大小。就是小册子也让你看到生欢喜心。这就是十方供养做一桩事。我怎么知道这老人家只做一桩事情?我看到。也是弘化社出版的小册子。在上海仁王护国息灾法会开示。这印光法师讲的。他一生没有讲过经。就讲这么一次。仁王法会七天。每天有一场开示。讲了七天。最后一天举行一个三皈五戒传授。这个三皈五戒的开示也附在后面。所以总共是八天的开示。第一天的开示里面就提到。当时北方有灾难。老法师听到了。他就从弘化社印经的款项里面。提拨三千元大洋去救灾。我看到这一条。我才晓得。他老人家一生一切供养都印经。都做法布施。没有做其它用途。救灾是拿印经钱里头拨一部分出来。

  我从这个地方学到了。所以我这一生所有大家给我的供养。我也统统都拿去印经。早年华藏图书馆成立。我们图书馆印送经论、善书。以后有缘分。我们在台北成立一个「佛陀教育基金会」。这个基金会不是一般佛教道场。这里面真的像印光大师所说的。我们没有法会。没有经忏佛事。没有一切佛事的活动。专门印经布施。而印经的范围不限于净宗;佛门无论是大乘小乘、显教密教、宗门教下。我们统统都要尽心尽力来服务。当时我们财力还很有限。我告诉总干事简丰文居士、告诉大众。我们印经有两个方向。第一个是孤本。我们要印。为什么?希望能保存。使这个经本不要断绝。印孤本。第二个方向。是现前各宗各派所需要的。现在他们需要这些典籍来修行的。这个我们要优先印。有这两个目标。我们认真努力。到以后。外国。像小乘国家巴利文的经典、越南文的经典、暹罗文的经典。他们也来找我们。行。我们发心赠送给他们。只要他把经本送来。我们一看确确实实是佛经。不是伪造的。我们都欢喜筹款来帮助他印。印了赠送给他们。

  所以「佛陀教育基金会」是全世界佛教的一个后勤单位、补给单位。做了很多的好事。印送经书、佛像。我们做这个服务工作。实际上基金会性质跟印祖的弘化社没有两样。只是名称不相同。我们的业务是相同的。我们印送的范围非常广大。遍及全世界。决定不是专弘一宗。不是的。我们为全世界佛教来服务。这个缘就结得广了。所以。以后我到世界各地去参学、去讲经。法缘非常殊胜。这殊胜是什么原因?就是我们基金会对全世界结的缘。所以不结缘不行。这就

天津佛教讲经交流会视频

是我们做布施的工作。我们这是财、法、无畏三种布施用一次完成。我们大家(里面所有工作人员)真的是志同道合。欢欢喜喜做这个工作。做了这么多年。将近三十年。原来都是年轻小伙子。现在差不多都将近花甲之年。我们非常感动。真的。工作人员把一生都奉献了。所以。简居士打电话给我。这些人在我们这里做了二十多年。拿最低的薪资。仅仅能够养家。晚年怎么办?晚年我们要全心全力照顾他们。所以最近在乡下找一块地。我去看了。风水还不错。风景很好。树木、小溪。尤其小溪里面的水非常干净。一点染污都没有。在山谷里头。大概合中国亩差不多有十亩地。买下来准备在那个地方建一个小型的念佛堂。建几间宿舍。我们的员工将来老了。有养老的地方。衣食住行。我们基金会要负责、要照顾他们。这是道义。应该这样做法。这就叫「分减施」。从我自己这一分里面减损、节俭下来布施给一切需要的众生。

  第二种。「竭尽施」。这就难了。真正是牺牲奉献。舍己为人。我自己可以不吃饭、可以不穿衣服。我统统布施给你。这是讲外财。像刚才我举的例子。我们佛陀教育基金会里面这些工作人员。在这里面做了二十多年。将近三十年。这是内财布施。把自己的智慧、自己的精神、自己的体力全部奉献。这一生虽然很苦。一生做布施。内财、外财布施。来世的果报不可思议。我们世间人常常讲修来生福。大家这么多年做得很起劲。做得很辛苦。别人不知道。我很清楚、很明了。

  第三「内施」。第四「外施」。这个内外施就是我刚才所说的。外财。身外之物能够尽心尽力做布施;内财是以自己的体力。为一切众生服务。而服务的对象是全世界的佛教徒、佛教机构。实在说这种缘分。就是我们讲的机会。这个机会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!经典上、古来祖师大德也常常告诉我们。世间大富大贵之人、帝王将相。今天工商业的巨子。他们那么大的福报从哪来的?从三宝里面种的福。所以得这么大的福报。早年。黄念祖老居士跟他的学生们说。这是以后我到北京。遇到他的那些学生。学生告诉我的。他说黄老那个时候常常讲法师。他说净土法门法师如果要是不往生极乐世界。来生的福报不得了!把这个话传给我。这是什么?一生都在修布施。财、法、无畏。内施、外施。我们基金会这些同仁。我们可以说(也能讲真的是一生。他们二十几岁就跟我在一起。现在都是五十多岁了)。我也能学黄老居士这个话。他们要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来生的福报不得了;这一生虽然好像很艰苦。但是来生的福报不可思议。这是肯定的。

  但是我们学佛的人知道福不能享。享福没有意思。你看看多生多劫的修福。你做到帝王、做到宰相、做到元帅。譬如将相。或者是你发了大财。你能享受几天。福就享完了。享福。自己在高位享福。就很少想到修福。福报享完之后。你这一生所做的行业要是有了过失。麻烦大了。享福很容易造罪业!福享完了。业报现前了。来世要堕落。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警惕我们的「三世怨」。就是第一世修福。第二世享福。第三世堕落。享福忘了修福。这些道理、事实真相。我们要细心的去思惟观察。然后才晓得。决定不能贪图人天福报。贪图人天福报。不堕落的人太少太少了。何必去想这些东西?为什么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去?那真叫一了百了。作佛的富贵

对佛教讲经的批判

。这是一般人没有法子想象的。中国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常说。不读《华严》不知道佛家的富贵。你要读《华严经》你才晓得毘卢遮那、法身菩萨的富贵。你读净土经典。你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富贵。人间天上没有法子去比。为什么不去享那种福。何必到人间来享福!这个要觉悟。你到极乐世界享福是永恒的。那是真的福报。在这个世间享福昙花一现。不是很久的。

  第五种「内外施」。这十种施里面。施的类别都是包括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每一种里头都包括这三大类。无畏布施是帮助人度过苦难。帮助人离开恐怖。这属于无畏布施。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。内外施是内外一起施。这是圆满的布施。第七个是「过去施」。第八个是「未来施」。这个话怎么讲法?这很难懂!我们现在修布施怎么能叫过去的人得利益?有。特别是在佛门。我们的父母过世了。不在这个世间。我们每天诵经、礼佛。修积一切功德天天回向给他们。这是布施过去的。这是属于过去施;这里面也是有财、法、无畏。以法为主。未来施。未来施还没有到。这个好懂。我们想到将来。譬如我们想到明年、想到后年。应该给这个社会、给一切众生多做些什么样的好事。这是属于未来施。时节因缘还没有到。但是我们先要种善因。将来才能得善果。尤其我们生活在现前这个动乱的社会。

  昨天有个同修剪了两张报纸给我看。什么新闻?火星。我想大家都知道。这两天是最接近地球。这次接近距离很近。听说是六万年才有这么一次。有些占星术的人说这不是个好预兆。会给这个地球带来灾难。他把这个报纸拿来给我看。我今天早晨把这篇报导看过了。是不是这个星给我们带来的灾难?如果说这些天象会给我们带来灾难。我觉得这是迷信。姑妄闻之。姑妄听之。不能当真。真正的吉凶祸福我们要看哪里?不要看那个。看人心。人心从哪里看起?从自己本身看起。我们自己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?念念是善念、念念是善心。以慈悲喜舍对社会、对众生。这是我们意在布施。这个施心不能中断。念念相续。至于事相上。那是缘。我有这个意念。遇到有机缘自然就去做、欢喜去做。这两年确确实实有人来告诉我。说台湾有灾难。日本有灾难。美国有灾难。希望我能去帮助他们。我有什么力量帮助?实在说。善心、善意、善愿念念回向!现在晓得这真是有用处。不是没有用处。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结晶的实验。证明意念会起作用。而且意念超越空间、超越时间。有这个善念的人愈多力量就愈大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。

  所以。我劝勉台湾同学印《大藏经》。向全世界布施。这个可以消灾免难。《大藏经》是诸佛如来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真言。一切诸佛护念、龙天善神拥护。哪个地方有这个经典就有善神拥护。如果台湾发这个大心。能够向全世界印赠《大藏经》。好事。我这个提倡。台湾同修们接受了。我选的版本是《龙藏》。今年已经有五百套送出去了。另外还有五百套在印刷厂。大概还没有完工。所以。我们还有五百套《龙藏》。等全部印好之后。就可以送。这个对于台湾地区一切众生消灾免难。福慧增长。真的是有帮助的。日本方面。去年我去访问两次。我在那边讲了一部《八大人觉经》。讲过一次净业三福。给那边同修们结法缘。我们对日本大概也送了三十多套《大藏经》。送给他们寺院道场。跟他们交流。鼓励大家认真来学习。以修行的功德回向菩提、回向众生来化解。即使不能化解。也能减缓灾难。这是对将来就是属于未来施。

  「现在施」。这是眼前迫切的。这个大家很容易懂得。哪个地方有需求。只要我们能力做到。我们要节俭自己。像在澳洲有很多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族群。他们确实有需要。我们减损自己的需求。我们这个小道场勉强够用就行了。不要再求发展。把我们这些多余的钱财帮助别人。自己只要能够。一般讲维持最低的温饱。日子能够过得去就行了。要全心全力帮助别人。帮助别人之后。我们自己怎么办?不要考虑这个事情。考虑这个事情你的观念就错了。佛在经论上一再告诉我们。财富是财布施的果报。聪明智慧是法布施的果报。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的果报。我们天天在做这三种布施。欢欢喜喜尽心尽力在做。哪有不得福报的道理!所以这个用不着去想。我们需要的财富自然就有。聪明智慧天天增长。健康长寿也天天增长。好事情!

  末后是「究竟施」。究竟施是法身菩萨才能做到。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。这是施藏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  诸位同学。接着我们看「十藏」里面。第七:

  「慧藏」。这是说菩萨智慧具足。了知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实相。这一切诸法从哪里来的?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?这些现象最后又归到哪里。对于这些通达明了。这叫智慧。圣贤的教诲不仅是佛教。可以说是世间所有的宗教。世出世间所有的大圣大贤。他们能被人尊称为圣贤。没有别的。就是有真实智慧。我们一般说超人的智慧。其实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。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。绝对不是说佛菩萨、这些大圣大贤他们独有。不是的。《华严经‧出现品》里头。佛说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不但有。如来。如来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。还有究竟圆满的德能、能力。还有究竟圆满的相好。相好是福报。没有一样不圆满。没有一样有缺陷。没有!诸佛如来他们的智慧德相现前了。换句话说。统统都展现出来。我们大家都看到、都听到、都接触到。法身菩萨他们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展现出来的。好像跟诸佛如来差不多。九法界的众生就不能比!在九法界。每个法界都不一样。人法界里头算是相当贫乏的。智慧有那么一点。不高。也有一点能力、也有一点相好。

  而智慧、能力、相好。西方人。像美国卡西的书里面所说的。统统与前世有关系。这种说法我们佛法承认。佛法讲什么?阿赖耶识里头有含藏着这一类的种子。你前世是研究科学的。这一世你遇到那个科学的东西就很有兴趣。这个很有兴趣是你有业习种子。那是因;现在接触到是缘;因缘一接触。你会有新的发明。有新的进展。那是果报。如果是文学。亦复如是。艺术也如是。你喜欢唱歌。你是个音乐家。过去生中曾经学习过。有相当的成就。阿赖耶里头有种子。现在一般人讲。你有艺术细胞。实在是阿赖耶里的种子。这一世遇到这个缘的时候。你就特别兴奋。你学起来特别容易。在佛法修学。众多的法门。无量无边法门。有些法门你很欢喜。修学很容易就有成就;换另外一个法门的时候。你就觉得很困难。怎么样用功夫也很难有成就。什么原因?前世有因。这一世是缘。

  这一世缘。跟前世的因。要能够相结合。你的成就非凡。你就有成就了。因此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。这是事实真相。我们在这个世间想读书。我们要选哪个科系?一定要选自己有兴趣的。这才是真有道理;如果这个东西没有兴趣。但是为什么想去。「它能赚钱」。那你就错了。你能不能赚钱不在这个缘。在因。就是说你命里头有没有财富。命里有财富。无论干哪一行都赚钱。所以。要想有成就。要想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。你一定要懂得。各个行业里头、各个科系里头。我最喜欢的是哪一样。你就在这里下手。你会成就。至于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都与过去生中的因有密切关联。不能看眼前的利害。违背了自己的爱好。违背了自己的兴趣。你就错了。你这一生有苦受了。所以现在失去智慧的人很多。他迷惑了。他读书选择科系。将来选择行业。他总认为哪一个是很热门的。哪个容易赚钱的。违背自己前世所修学的因。好因。这一生当中无论在哪个行业。凡是我们今天讲。有杰出成就的。那是什么原因?过去的因跟这一生的缘相结合。他选对了。所以他才有杰出成就。

  我们学佛也不例外。佛法经论很多、宗派很多。究竟学哪一门好?佛法里面讲契机。这个契机就是跟前世的

妙莲法师佛教讲经

因有关系。前世曾经学过这个法门、这部经典。这一生当中接着再干。当然有进步。当然有成就。你的成就愈大。就证明你在这部经典、这个法门绝对不是一世所修的。过去生中。大概累积好多世。你都在搞这一门。所以这一门你今天有辉煌的成就不是没有原因。过去没有因。这一生怎么样努力、怎么样用功。成就还是有限。你的成就在哪里?你的成就在来生。你的成就在后生。绝对不是一生一世的成绩。所以。世出世间法无一不是多生多劫累积的成绩。才有那么样的辉煌。那么样的殊胜!

  你能够通达明了这是真实智能。经上也是这么说。「了知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。皆从业报诸行因缘所造」。但是这些诸法有没有?有。不能说没有。也不能说真有。你说真有。你违背了诸法实相。一切诸法的实相非有非无。亦有亦无。怎么说?相有性无。真如本性里头没有。相有;事有

三爱四式佛教讲经演讲稿

理无。理就是自性。所以。大乘经教里常说「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」。心现相。千变万化那是识。识是什么?心想。所以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。这心想所生的法不是真的。

  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的真相是「一切法无所有。毕竟空。不可得」。你要真正能够参透。你的般若智慧现前了。般若智慧的功德不可思议。就像《心经》上所说。「照见五蕴皆空。度一切苦厄」。换句话说。世出世间十法界里头所有一切苦统统没有了。离苦得乐。真正离苦得乐要靠智慧。所以禅定不行。禅定是伏。伏烦恼。不能断。定能开慧。慧开了之后。就把烦恼转变。转烦恼为菩提;烦恼没有了。智慧增长。菩提就是智慧。所以我们晓得。智慧跟烦恼是一桩事情。迷的时候叫烦恼。觉的时候叫智慧。所以。烦恼不能断。烦恼断了。智慧不就断掉了吗?转变。把它统统转变成智慧。烦恼就没有了。断是这个意思。不是真的断。转变了。统统转变成智慧。所以烦恼多不怕。一转过来的时候。智慧多!

  了解事实真相。对于九法界依正庄严你就不会有攀缘;我们常讲。你不会有占有的念头。你不会有控制的念头;没有控制的念头。你得大自在。我们今天一切身心都不自在。好像是束缚。根本的原因是什么?我们没有放下控制的念头。控制的念头就是造成一切不自在、一切拘束的第一个因素。有因、有果!八苦里面。前面跟诸位说过。有爱别离苦。有求不得苦。这两种苦的第一个因素是什么?是占有。我样样都想据为己有。要想占有。果报就是求不得、就是爱别离。我们要想一切都能够称心如意。你就把这个念头放下;放下占有。一切现前。你想什么。这个东西就现前。我们现在还不能够像他化自在天。不能够像西方极乐世界。我想什么。东西就现前了。但是有类似。譬如我想要读个什么书。不知不觉过几天就有人把这个东西送来给你;或者是你无意当中就遇到。你就能够买到了。这是古德常讲的「佛氏门中。有求必应」!我自己学佛经验当中屡试不爽。

  所以我感谢老师。因为这是最初学佛老师教我的。真的放下。为什么?我现在要的。是需要;需要。要不要保存?不要。譬如我们今天讲《华严》。我需要参考的是《华严经疏钞》、《华严经合论》、《华严经纂要》、《华严义海》。这些东西我需要的。它居然就在我面前。我用完之后我就不要了。不要放哪里去?如果有人想学就送给他。没有人想学我送给图书馆。我们自己有个图书馆。放在图书馆给大家做为学习的参考数据。我要用的时候它又来了。不可思议!

  所以用不着累积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面。那是很苦恼的事情。那是错误的。一定要相信佛菩萨所讲的话。一点都不错。你能够舍。就能得。你不舍你就不得。样样想据为己有。你就有求不得苦。你想要的参考书你要不到、找不到。不要。它就现前。怪事!其实这里头的道理很深。我们一般讲感应。这感应两个字范围很大。可以跟诸佛菩萨感应。可以跟一切众生感应。可以跟所有一切物质感应。连山河大地、树木花草统统都感应。书本也是物质。哪有不感应的道理?只要是物质。再小。哪怕是一粒微尘。我们现在明白了。这是什么东西?法性!法性是圆满的。它具足圆满的德能。所以它跟我起感应道交。

  所以。用不着放在心上。心要什么?心要真诚、心要清净、心要平等、心要慈悲。而且心量要遍虚空法界;我的真诚遍虚空法界。诚意!清净遍虚空法界。平等遍虚空法界。慈悲遍虚空法界。这个样子你好好的去修学。念念不忘。慢慢自己就跟虚空法界合而为一了。这个境界是法身菩萨的境界。不知不觉。你就证得法身。自自然然的契入。所以。连卡西他都说了。罪恶的根源是自私。他的书上讲的。

  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常常劝勉同学们。菩提道上你们为什么不能契入。我说你们有十六个字的障碍。这十六个字的障碍。你要不能把它放下。你这一生的修学。真的是一分一毫都不能契入。你所学习的都是佛法的皮毛。换句话说。都是佛法的常识。实质上的佛法。你是一点都得不到。为什么?你有障碍。障碍头一个就是自私自利。再就是名闻利养。再就是五欲六尘。再就是贪瞋痴慢。我讲了十六个字。你们要问我。我对佛法好像很自在。展开经卷我懂得它的意思。字字句句无量义。经典展在面前。长说短说。深说浅说。很自在、很欢喜。好像智慧开了一点。怎么开的?没有别的。就是我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比你们淡一些。淡一分就比你们高明一分。淡两分就比你们高明两分。就这么个道理。你们要想契入。不难!放下!

  放下是章嘉大师教我的。只有你真的放下了。你才能真正看破;看破是学问。放下是功夫。学问帮助功夫。功夫帮助学问。这学问是智慧!老师教导的句句是真实。我那个时候跟老师学习。我很贫穷。对老师。跟老师三年。实在讲。对老师没有一分钱的供养。为什么?没有钱。每个月收入非常微薄。仅够自己生活费用。哪有钱供养老师!常常在老师那里请教超过时间。到中午吃饭时间。老师还留我吃饭。所以我对老师感恩。真的爱护、真的关怀、真的教导。我对他的报答是在今天。老师已经不在世了。我今天的修学。我今天所作所为。老师看到了。老师知道了。一定生欢喜心。这就是我报答老师。如果我今天堕落了。我今天为非作歹。我对不起老师。那有罪过!老师如果在。那就太好了。能够看到我的成就。我能够奉养老师。

  所以今天只有做个纪念的活动。我们在图文巴有三个主要的堂口。用老师的名字来命名。报恩!我们主要的一个大堂。我们命名为「嘉南堂」。嘉是章嘉大师。南是李炳南老居士。这个堂口里面有两张很大的照片。章嘉大师跟李炳南老居士。当中是供奉的阿弥陀佛。两边这两张大相片。是念念不忘师恩。第二个堂口是斋堂。我们叫「韩瑛堂」。报答护法之恩。斋堂用她的名字。她喜欢供斋。她对于厨艺非常内行。也欢喜常常用好斋来供养大众。所以把斋堂用她的名字来命名。另外就是我们新建的教室。这是个大型的建筑。我们命名为「东源堂」。东是方东美先生。我们也有很大的照片。源是李木源居士。护持。我们对于老师、对于护法念念不忘。教导大众知恩报恩。人。为什么不知道报恩?他不知恩。知恩自然就生报恩之心。我们这样做法。提醒大家人生在世不能忘恩负义。忘恩负义果报不善。多半在三恶道。

  所以人要讲求道义。人要常常念别人的好处、念别人的善行。不可以记别人的过失。这是我常常提醒大众的。我们的心纯净纯善。心里面只存一切众生最善的。我们的心就善了;如果把别人的不善放在我们心上。那我们的心就变成垃圾桶。那就坏了。心坏了!心要坏了。你的行为、你的身体都坏了。所以决定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我心上。我这一生的修学。这是我修学几个重要的纲领、科目。修学有什么样的功夫。诸位都看到。这是决定不能隐瞒的。为什么?在你面孔上、在你体质上、在你生活环境上。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一丝毫都不能够隐瞒。说是隐瞒、欺骗别人。那只能是欺骗愚痴的人。这世间聪明的人、道德之人。你是决定没有办法隐瞒他。他一眼就把你看穿了。你怎么能隐瞒?功夫更深一点的人。你来生什么样的果报。他也把你看穿了。这些都是事实。要晓得诸法因缘生。因果通三世。要懂这个道理。

  菩萨清楚明了。常常为大家演说。演是表演。说是说明。劝导一切众生。希望一切众生也都了解世出世间诸法实相。然后不要劝。自自然然你效法佛菩萨。你在这一生一定超越轮回、超越十法界。真正觉悟的人决定取净土。为什么?容易、简单、快速。成就特高!不是小成就。是大成就!在一生当中。稳稳当当可以能办到。知道这世间一切虚幻不实。就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。「一切有为法。如梦幻泡影」。决定不放在心上。这一生对人、对事、对物。一片真诚。处事待人接物决定遵守佛菩萨教诲;对一切众生。不念旧恶。不憎恶人。时时刻刻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。佛家常讲「慈悲为本。方便为门」。这在前面都跟诸位详细说过。方便两个字非常非常重要。能不能在这一生有成就。关键就在方便。

  再看下面第八个「念藏」。批注里头说。「为菩萨舍离痴惑。得具足念。能忆知一生乃至无量百千生成住坏空。一劫乃至无数劫一切诸佛出世各说诸佛名号授记、修多罗等十二分经。及众会根性尽能记忆。是名念藏」。这个「念」就是我们世间人常讲的记忆力。「念藏」不是讲别的。跟我们念佛的念。意思完全不一样。这是讲记忆力。换句话说。也是修行的功夫突破空间维次。在六种神通里面讲。宿命通。能知道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。在一般大小乘经论里头说的。这个能力在小乘大概是二果、三果。应该是二果。初果。这六种神通。初果须陀洹他就有天眼通、天耳通;二果斯陀含。他就有宿命通、他心通。这两种有。别人心里头起心动念他知道。自己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自己知道。到三果就有神足通。神足通就是变化。我们常看《西游记》。孙悟空七十二变。那是属于神足通。他能分身。他能变化。所以这个「念藏」在小乘二果就有了。

  但是二果虽有。突破空间层次有限。不能像此地这样。此地这个能力太大。「一生乃至无量百千生」。这个太大了。在经论里头佛告诉我们。阿罗汉(这是小乘最高的果位)他能够知道过去五百世。我们就晓得阿罗汉能够知道过去五百世。不是无量世。二果知道的那就有限。不可能是五百。充其量应该是五十世、一百世。那也就相当可观了。我们看到西方许多近代的催眠报告。我们看到有一个例子。这个例子不多。这个人在深度催眠之下。他能够知道八十世以前的事情。八十世一计算四千多年。一世一世的八十世。所以。深度催眠之下。能够突破空间维次。他能够回到他的过去。但是他醒来之后。不要说是八十世。过去一世他都不知道。催眠也是被一些科学家肯定。实验的次数太多太多了。在国外。许许多多人用这种方法知道自己过去生中的一些状况。造作的这些因跟这一生当中的果报它相应。知道这一生苦乐之由来。这个有很大的好处。为什么?了解业因果报之后。这人心定了。不怨天不尤人了。绝对不会怪别人。知道什么?原来是自作自受!受了冤屈也不会喊冤。为什么?冤屈也是有业因的。不是没有原因的。没有一样事情是没有原因而起来的。没有。从来没有过。这个地方当然是指的法身菩萨。他才有这么大的能力。

  前面也说得很好。他能够舍离痴惑。痴是愚痴。说痴惑就是见思烦恼断尽了;见思烦恼断尽了。阿罗汉的境界。是小乘。如果大乘阿罗汉。大乘阿罗汉是法云地的菩萨。那还有什么话说?当然他能够修持。知道「无量百千生成住坏空」。无量!前面加无量。不是一百世、一千世。无量个百世、千世。成住坏空是一个大劫。这不是一世、两世。不是一生、两生。一生、两生时间短。成住坏空是中劫。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。

  下面说得更多。「一劫乃至无数劫」。从这一句看起来。这个「念藏」至少应当是八地菩萨以上;正说。应该是法云地。否则的话。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力。真的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一切世间、一切活动。他统统都知道、统统都明了。诸佛菩萨示现在一切世间。他所做的活动只有一个非常单纯的目标。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。帮助众生超凡入圣。绝对不会危害众生。这是大家必须要记住的。我们学佛就学这一点。决定不伤害任何一个众生。那个众生造作很重的罪业。对我有伤害。我不能有丝毫念头伤害他。为什么?他对我有伤害的时候。是他愚迷。他不觉。他才干这个事情;我今天明白、觉悟了。我不会再干这个事情!即使冤家、即使对头他真的想伤害我。我也不会有一丝毫念头去伤害他、去报复他。没有。绝对没有。这叫学佛。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。在念佛人来说。就是将来往生提升自己的品位。

  念佛同学要常常想到《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。经上常讲「善男子。善女人」。我们念这一句话要想想自己善不善?无论是对人、对事、对物。还有丝毫不善的意念。我们念这一句就要生惭愧心:我怎么还有这个不善的念头!实在说。一切众生造作不善。他有不善的果报。我何必去干涉他?他有不善的果报。我们都不应该有这个念头。为什么?伤害慈悲心。看到他将来堕三途受苦报。要生怜悯心。他可怜、无知、愚痴。现在他造罪业。将来他受果报。你的心地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你会看得很清楚。你不会有一个不善的念头生起。这是你修行。说是功夫得力了;我们不敢说到家。功夫得力了。

  功夫得力。那将来自己成就、自己境界向上提升有把握。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。我们对自己希望自己提升得要快。为什么?灾难现前。这不是一个太平盛世。要快速的提升。要勇猛精进。势必要放下万缘。要放下身心世界。这个东西是累赘、是负担。要把它舍弃。让自己精神、身体轻松。佛法的名词叫轻安。身心健康。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成就。决定不再找自己的麻烦。实在讲。别人不会找你麻烦。找麻烦的是自己!自己不能再跟自己找这些负担。要统统放下。一心一意专求净土、专修福慧。

  处事待人接物。必须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。不能随自己意思。随自己意思没有不造业的。应当怎么样?随顺经典教诲。经上教我们怎么做。我们认真努力做。经上教我们不可以做的。我们决定不违背。那你这一生得大自在!还没有到极乐世界之前。我们这个身体留在世间。随缘而不攀缘。游戏神通。再加一把劲。功夫成熟了。往生自在。想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能走得了。这个世间再大的灾难与我不相干。灾难临头。我到极乐世界去了。绝对不会受这个灾难。

  所以这个地方所讲的是菩萨境界。这不是我们的境界。他能够忆持一切诸佛度化众生的种种活动;能忆持他当然就学到了。佛怎么做。我也怎么做。对于佛的现身说法没有一样不清楚。佛对一切众生。种种不同的众生。他说出种种不同的法门。没有一桩不清楚的。教化众生还有困难吗?没有了。真的得大自在了。念藏。现在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2264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八十四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八十四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9499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