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三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27 00:43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三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三
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0四三卷)  2003/5/10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017-1043

  诸位同学。请看「娑婆世界邻近十方」。南方丰溢世界。如来名号的第二句:

  【或名勤意。】

  这个名号非常之好。凡夫的意念千变万化。或冷或热。或进或退。他是不定的。所以无论是世出世间法很难有成就。凡是有成就的人。什么原因成就?第一个因素。他的意志坚定。百折不回。禁得起冲击。禁得起考验。或者是我们讲。禁得起严重的打击。他不会动摇。这种人成功了。世出世法我们仔细观察就明白了。

  佛在此处示现的名号『勤意』。勤是勤奋、是精进。就是坚定的意志。意志不但要坚定。而且要积极。推动身、口。这个话说起来容易。做起来真难。特别是末法时期的今天。难得有善心人发心为苦难众生效劳服务。众生感不感激你?不会。不但不感激你。还要找你麻烦。问问你。这个事情还要不要做?所以一百个人九十九个都退心了。那一个不退心的。人家都说傻瓜。他要不是傻瓜。那他就真的是菩萨。为什么?菩萨不退心。菩萨明了、清楚。知道现在的人不懂事。他没有受过教育。他可怜。这就说明菩萨为什么不退心?怜悯心。

  你看《无量寿经》上佛说得多好。「先人无知。不识道德。无有语者。殊无怪也」。佛在经上教我们。教菩萨。你不能怪现在这个世间人。从小没人教他。他什么都不懂。这是经上讲的可怜悯者。我们读《华严》明白了。诸佛菩萨大慈大悲。为一切众生做种种示现。种种教诲。但是怎么样?众生真是有眼不见。有耳不闻。六根虽然天天接触六尘境界。但是茫然无知。这是我们现前的境界。我们看到芸芸众生如是。最重要的要回光返照。我们自己是不是!

  我这一生学佛五十年过去了。无数次的挫折。也多少次想退心。不想干了。我们是一个纯善、纯净的心在做事。但是别人用什么态度对我们?怀疑、恶意的批评、毁谤、侮辱。甚至于陷害。我之能够维持到今天。没有完全退下来。是常常想到老师的教诲。天天在读经。佛菩萨的鼓励。明了这一切众生为什么不能接受。为什么排斥。这正是佛法当中常说的无量劫来积累的恶业、恶习气。有意无意他就发作。就是病人发病。这不是他的本性。他的本性是善良的。这是他的习性;习性时间久了。所谓是习惯成自然。这一生来到这个世间。从小父母没有教他。长辈、老师也没有给他做好的榜样。他这一生当中所见所闻。不是圣教;换句话说。都是与性德相违背的。

  我们处这个环境里头怎么办?退心不是办法。不但不能帮助别人。退心。自己也退堕了。古大德教给我们。如果遇到善缘。知道这是善事。肯发心去做。积功累德!善缘善事不一定顺心。这里头苦难障碍重重。你要能忍得过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讲「一切法得成于忍」。不能忍耐。一事无成。唯有坚忍才能度过一切苦难。众生跟自己是一体。很难得你一个人觉悟了。但是大众都在迷惑颠倒。你跟他们相处。难!这个「难」是我们凡夫眼光里面所看的。难能可贵!可是真正觉悟的人他有没有?他没有。

  真正觉悟的人没有妄想分别执着。所以他能够恒顺众生。随喜功德。你做错了。他也点头说很好。为什么?时节因缘没有到。现在纠正你。你不服。什么时候来帮助你?你遇到困难。遇到灾难了。来向你请教。这是缘成熟了。才能劝导他。能观察时节因缘。能随顺时节因缘。这是智慧。这是真正的善巧方便。不容易!

  现代人从幼儿园起。他所接受的是(现在很时髦)科学的教育。科学。科学要拿证据。你虽然有证据。但是你的证据没有经过他的实验。他不承认你。前几天我们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。同学们从网络下载给我看的。写文章的人叫夏雨。他所说的是这一次SARS的问题。他到香港讲学。到中国大陆各地方去参观了一下。觉得中医对这个疾病的治疗确实有相当效果。但是怎么样?西医不承认。没有科学根据。西医。他说的。西医要找到这个病的病源。再制造出对治的药剂。至少需要两年的工夫。现在得病的人能不能再等两年?但是经过中医的治疗。他真的治好了。是没有科学根据。但是人被他治好了。单单就这一点。值得人们省思。圣贤的教诲。圣贤是什么?拿不出证据来。你说上帝。上帝在哪里?神在哪里?人死了有灵魂。谁看到灵魂?别人看到的。我没看见。不相信。不能接受。今天听从的是科学家的。其实那也是迷信。科学家化验出的。我没亲自化验它。

  我学佛初期。得朱镜宙老居士的教益很多。朱老居士是学财经的。中日抗战之前。他在苏州一家银行当总经理。抗战期间他是四川跟西康两省的税务局长。抗战胜利(他是浙江人)。他回到浙江。做浙江财政厅长。

菩提树下等千年佛教讲经

这是个理财的专家。他信科学。可是以后他变成虔诚的佛教徒。

  怎么变成的?他亲眼看到鬼。不是亲眼看到的不相信!他的老岳父章太炎先生。章太炎先生跟他讲他的经历。他曾经被袁世凯关过一个月。那一个月当中很奇怪。鬼神找到他。东岳大帝请他去做判官。那个地位很高。每天晚上就有两个小鬼抬了个轿子。他就上了轿。感觉到轿不像是在走路的样子。好像是在空中飞行。他就上班去了。第二天早晨把他送回来。他晚上在阴曹地府有许多见闻他都记得。也跟他们说。他们听了很有兴趣。像听故事一样。不相信!说他老岳丈讲神话故事。很佩服他。他会编很多神话故事。

  他告诉我他学佛的因缘。抗战期间他在重庆。晚上跟朋友们打麻将。打到深夜才散场。散场各人回家了。那个时候虽然地位很高。没有车。还是自己走路回去。夜很深。大概一两点钟。这个路也不近。大概要走将近一个小时。路上虽然有路灯(那个路灯现在没有人知道。像我这样年龄的。讲起来晓得)。路灯很远才一个。没有现在的灯这么密集。而且灯光是四十烛光的灯泡。很暗。真的那个灯是若有若无。

  他回去的时候。在路上遇到一个女孩子。走在他前面。不太远。他也若无其事。反正很正常。前面有个人。他在后面。走到半路。忽然想起来。夜这么深。怎么会有一个独身的女子在外面走路?这一想的时候寒毛直竖。仔细看前面这个人有上半身没有下半身。他吓呆了。两个人同走将近半个小时。不是短时间。这是什么?亲自见到的。这样一惊一吓。前面这个人没有了。就不见了。他告诉我。这是他学佛的因缘。佛经上讲六道、讲鬼神。亲自见到了。

  以后学了佛。他告诉我。他说那个鬼大概是观世音菩萨示现的。我说为什么?要不是观世音菩萨做这样的示现。我怎么会学佛。怎么会相信!我们不管是示现的也好。是真的鬼也好。总而言之。这是他入佛的亲因缘。他要自己不是亲自遇到的。他决定不会相信。佛度有缘人。时节因缘成熟。作斯示现。这对的。所以以后一生学佛。弘法护法。到台湾年岁大了。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六十九岁。将近七十岁的老人。在台湾办台湾印经处。流通佛教的经典。也相当不容易。我初学的时候。看的佛书多半是他供给的。所以。一生精勤而不退转。不是一桩容易事情!

  佛经常讲的三十七道品。五根、五力。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。必须有「力」他才会不退。所以你从三十七道品上仔细去观察。你就了解这个世间学道退心的人那么快、那么多。有道理。不是没有道理。这桩事情真正的因是宿世的根性。我们常讲宿根深厚。这是远因。近因是在这一生当中遇到善缘。遇到善友。

  我在台湾遇到方东美先生。章嘉大师。李炳南老居士。我亲近他们十三年。离开老师之后。遇到许许多多的艰难挫折。老师在世的时候。是我精神上的支柱。遇到困难我有请教之处。老师不在。自己还能够把握得住。无论怎么辛苦。无论怎么艰难。无论怎么样的挫折。我今天即使没有摄影棚。我有个小的录相机。我每一天讲经决定不会中断。纵然现前没有人相信。我们自己知道。佛法是第一真实。我们自己勤修。我常常说了。真实的利益是什么?将来死的时候死得自在。没有病苦。预知时至。站着走、坐着走。这叫真实利益。

  我以纯净、纯善的心对人。不管别人用什么心意对我。不要去理会这些。不要去计较这些。遭遇到困难了。读经。经上有解决的智慧。有解决的方法。只要一切不为自己。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所作所为牺牲奉献;牺牲奉献用什么样的方式都可以。不一定要有什么样的名分、地位、权势。不需要。也无需要社会对我们肯定不肯定。没有关系!肯定也好。不肯定也好。问心无愧。对得起佛菩萨的教诲。一生真正做到知恩报恩。这样就好。我们意志才能坚定。才能够承受打击。意勤。身、口当然就勤。三业精进是菩萨善根。如来在此作斯示现。这是我们应当学的。下面第三个名号:

  【或名无上尊。】

  这个名号是从果德上建立的。『无上尊」就是我们这个世间人通常称的「世尊」。世出世间最尊敬的。意思跟「无上尊」相同。佛的智慧圆满。道德圆满。自行化他无一不圆满。这是世出世间人所最尊敬的。

  世间是讲六道。出世间是讲四圣法界。也可以包括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里头如来是无上尊。十圣菩萨称尊

重庆佛教讲经比赛

。三贤菩萨无不尊重十圣。十圣菩萨无不尊重等觉。但是等觉还不能称无上。他上面还有妙觉。妙觉位是「无上尊」。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懂得的。尊重就一定要效法。要向他学习。我只尊重他。我不想跟他学。不想效法他。这不是尊重。佛菩萨哪里需要别人尊重他?如果需要别人尊重他。他的名利心还没有放下。别人尊敬他。他觉得很快乐;别人不尊敬他。他觉得很烦恼。他有瞋恚。这是凡夫。烦恼习气都没断。

  什么人烦恼习气断了?阿罗汉就断了。但是阿罗汉还有习气。习气实在讲不碍事。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的。阿罗汉有傲慢的习气。牛齝尊者憍梵波提。过去因为造恶业。堕五百世牛身。你看牛吃东西一天到晚那个嘴不停的在动。他证得阿罗汉果了他还有这个习气。习气难断!佛告诉我们。到辟支佛习气断了。我们从这些地方就明了。烦恼断了。习气没断。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。

  辟支佛以上习气断了。没有了。真正值得一切大众尊敬。如来果位究竟圆满。称「无上尊」。我们学习。古人教导我们「取法乎上。仅得乎中」。我们取法不能取法下。取法下很难有成就。取法于上。向佛菩萨学习。学不成也能落个十信位的果报。那也就不错了;十信位是小圣。所以这句话是古大德的经验谈。我们再看下面一个名号。第四:

  【或名大智炬。】

  炬。火炬。这是比喻。法身菩萨确实是永恒的『智炬』。为什么?真实智慧现前了;大乘经论上常讲的。自性本具的根本智、后得智。根本智这不必说了。后得智是从教化众生。与一切世间九法界众生时时刻刻不离。对于这些众生思想、

坚持佛教中国化讲经

见解、言行、状况了然如掌。这是讲的后得智。无所不知。无量劫来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。那个经验太丰富了。真实智慧。从前方东美先生讲的。他读五十三参他佩服。为什么?这个智慧是通过实验的。今天讲的科学的精神;绝对不是闭门造车。不是在家里头打妄想。通过实验的。

  如来果地上加一个大。「大智炬」。所以佛法修学的是什么?智慧。尤其是大乘佛法。它所希求的目的就是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。这句话是可以把它翻成中文。为什么不翻?翻经的时候。翻经法师也很用心。在体例里面有五种不翻。用音译。这是五不翻之一叫「尊重不翻」。可以翻。因为尊重它。学佛学的是这个。修行修的是这个。这是我们修行学习的总目标。总的方向。它翻成中国意思是「无上正等正觉」。阿罗汉得到的是「正觉」。菩萨所得到的是「正等正觉」。如来果地上再加个无上。「无上正等正觉」。

  所以这句话里头有三种人。我们把它比作教学的三种学位。这个比喻大家好懂。阿罗汉这是最低的学位。好比是学士。什么样的条件他才能得这样的称号?条件是正觉。正觉决定是与性德相应的叫正。与性德不相应的不叫正觉。相应的标准是什么?大乘法里头讲得很明显。见思烦恼断了。这个时候正觉现前。由此可知。见思烦恼障碍正觉。这个烦恼断了。正觉现前。称阿罗汉。

  菩萨尘沙烦恼断了。尘沙烦恼障碍正等正觉。所以菩萨见思断了。尘沙断了;阿罗汉见思断了。尘沙没断。尘沙断了的时候就称之为菩萨。他所证得的是叫正等正觉。

  无明。障无上正等正觉。所以无明也断了。这是最高的学位。佛陀。称为佛陀。佛陀所证的是无上正等正觉。说明无明烦恼断了。

  在《华严经》说这三种烦恼我们更容易体会。它不说无明、见思。尘沙。它不是这样说法的。它说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。妄想就是无明烦恼。分别就是尘沙烦恼。执着就是见思烦恼。名称不一样。意思完全相同。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知道。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没有了。「大智炬」!无上菩提现前了。

  我们修行修什么?就在境缘当中。境是物质环境。缘是人事环境。不是修别的。就是学习怎样能把我的执着、我的分别放下。就是用这功夫!也许要说了:如果你真的把分别执着都放下了。你还能办世间事吗?大乘法里说得好。「佛法在世间。不坏世间法」。那怎么办?随顺众生的执着而执着。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。自己确确实实没有分别。没有执着。所以在这个境界里头。大乘法常说分别就是不分别。不分别就是分别;执着就是不执着。不执着就是执着。执着、不执着是一。分别、不分别也是一。它不是二。二法就不是佛法。佛法是不二法。

  分别执着事上有。理上没有;换句话说。你心里头没有。心里没有。你的意就勤了。你永远不会退转了。我们凡夫为什么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退转?他心里头真有妄想分别执着。这是世出世间法不能成就的第一个因素!他不能忍。

  功夫成就了。有没有忍?没有忍。忍是初学时候有的。功夫到家了没有了。化掉了。融化掉了。在忍的阶段的时候。还没有化解。这个时候需要忍。所以到法身菩萨。你说他还有没有忍?没有了。权教菩萨有。阿罗汉、辟支佛。就是十法界里头有。一真法界里头没有了。纯熟了。完全融化掉了。我们发心要发大心。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有真正的成就。那经典不能不读。不能不学。不能不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。这才能成无上道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  诸位同学。请接着看「丰溢世界」。佛名号第五句:

  【或名无所依。】

  这个名号是从实相所建立的。实相就是真相。《般若经》上讲的诸法实相。实相是什么?实相是空相。一切诸法。当体即空。所以世尊二十二年讲般若。般若的总结。就是一切诸法「无所有」。为什么说无所有?因缘生的。《中观论》上说得好。「因缘所生法。我说即是空」。所以它的真相是「无所有」。是「毕竟空」。是「不可得」。这样自然就『无所依』了。

  可是这个里头还有一桩事情不能不知道。唯心所现「无所依」。它又唯识所变。唯心所现的是一真法界。真正是毕竟空、无所有。可是这里头一些众生无缘无故起了无明。无缘无故生起无明。无明一生起来之后麻烦就大了。把一真法界转变成十法界。变形了。变相了。但是形相虽然千变万化。体性不变。我们也叫真性。真性决定不变。变成了十法界依正庄严。十法界是一真法界的变相。佛在经典里头常用的名词。变相图。你要懂得这个名词「变相」是什么意思。为什么会变?因为众生起了妄想分别执着。一真法界就产生变化。

  形相变了。真性不变。因此佛在经上给我们说明事实真相。性相是一不是二。古德所谓的「以金作器。器器皆金」。无论你变多少样子。统统是金。金不变;虚空法界剎土众生。无穷无尽。这是形相。法性不变。这相从哪儿来的?都是法性变的。法性好比是金。万相好比是器。你要明白这个。真性在哪里。随捻一法无不是真性。我这捻一法这是不是真性。是的。没有一样不是的。你见到真性了没有?如果你要见到了。那恭喜你。你最低限度是圆教初住菩萨。禅宗里面讲的大彻大悟。明心见性。

  明心是什么?你的心明了。凡夫的心不明。无明障碍着他。所以叫无明!凡夫的心是无明。现在你明了。无明破一品。明!放光了。这一放光怎么样?放光就见性了。山河大地。草木微尘。无一不是。你真的见到。见到什么?见到这个性。性。灵知。见到万事万物无一不是灵明觉知。日本江本胜博士实验得到的结论。能看、能听、能接受人的意思。我们的意思发

梦见佛教给自己讲经

出的信号它能接收。它会产生反应。见性了!相不平等。性平等。所以「情与无情。同圆种智」!

  如果你心里头有所依。有所依是你有执着、你有分别。你就见不到了。诸法实相你就见不到了。为什么?你还没有放下。有依就是有执着。就是有分别。当然也有妄想。「无所依」。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没有了。宇宙之间诸法实相就摆在面前了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这是真智慧。真实不可思议。

  这句话还是法身菩萨的事情。我们距离法身菩萨相当遥远。现在我们要问。我们现前怎么个学法?现前要有所依。你看看。你一入佛门不就皈依三宝!无所依是法身菩萨。九法界众生要有所依。但是我们要懂无所依的道理。无所依的真相。为什么?我们从起步有所依要学到无所依。才能成就。这就是《金刚

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15

经》上所说的「法尚应舍。何况非法」。法要不舍。你只能证阿罗汉果。法身菩萨、无上菩提你没有分。为什么?你有所依放不下。这是事实真相。这是佛法的难处。

  我们常讲佛菩萨大慈大悲。众生向佛菩萨希求。非常灵验。古书里头记载得很多。现在人怎么样?现在人不相信:那是迷信。那是从前帝王专制用这个来统治人民。作为他统治的一种手段。神道设教。现在是用这种角度来看。用这种方式来解释。把这个事实真相完全否定掉了。否定掉之后。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?灾难来了。极其严重灾难来了。他还是不相信。还是认为这种灾难是天然灾害。不是人力能够预知的。也不是人力能够解决的。完全推之于自然。错了。错得太离谱了。一定要遭到它全面的毁灭。什么时候他回头觉悟了。回头觉悟不是容易的事情。也不是短时间;甚至于无量劫。这一个错误的认知。这种迷惑颠倒。无量劫之后。吃尽苦头。他才会回心转意。所以我常讲这个不信的结果。真的中国人一句话说破了。「不听老人言。吃亏在眼前」。眼前吃亏。来生后世生生世世无量劫吃亏。这亏可吃大了!

  我们从小在学校里读书。老师教导我们还算不错。还讲一些仁义道德。儒家的东西没有完全放弃。没有完全放弃。但是佛教、道教的那是完全放弃的。都认为这是迷信。根本就不能接受的。还有一点儒家的传统。我有这么一点点基础。这么一点底子。所以对于宗教我也很喜欢接触。但是不相信。

  一直到我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。我们没有想到方先生教我最后这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。我非常惊讶。佛经怎么是哲学?他告诉我。佛经不但是哲学。而且是世界上哲学里头的精华。哲学里面最高峰。最后给我说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我接受这个教诲。对于佛教的观念才一百八十度的转回来了。这才逛寺庙。逛寺庙的目的何在?找经书看。

  那个时候书店里面买不到经书。只有寺庙里的藏经楼、图书馆。台北善导寺李子宽老居士。他们为了纪念太虚大师。在善导寺里面建了一个「太虚大师图书馆」。这里面有一套《大藏经》。我有机会到图书馆里面去看《藏经》。看到自己喜欢的。就抄笔记。所以星期天假日放假。假日不上班。就到善导寺去抄经。这样一接触。才知道佛经里头真的是有好东西。你看。缘多重要。如果没有方先生教导。我们以为它是迷信。观念。有这么一个观念。这个书摆在我面前我也不会翻一翻。迷信!这两个字就把它拒之于千里之外。哪里知道它是法宝!真的是宝。为什么?这里面的道理、方法能解决世出世间一切疑难问题。

  所以开始学要皈依三宝。有所依。依觉、依正、依净。这个三宝的意思你要明白了。你自自然然会对它尊敬。觉而不迷。正而不邪。净而不染。这个意思很深很深。这把整个佛法都包括在里头!觉包括了宗门。正包括了教下。净包括了净土跟密教。这三个字。「觉正净」这三个字深广真的没有边际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入门。

  凡夫。你要跟他讲觉正净他不会反对。而且承认自己觉悟:我就是觉而不迷。正而不邪。他不知道佛法里面讲的有许许多多阶层的标准。大的区别上来讲。五乘佛法。人乘的觉正净。天乘的觉正净。声闻的觉正净。缘觉的觉正净。菩萨的觉正净。不一样。觉正净名词都一样。意思不相同。浅深广狭有很大差别。法身菩萨的觉正净是无所依;有依。你就不觉、不正、不净。为什么?完全回归到自性。自性是真心。

  你看看《坛经》上神秀做的那首偈子。「身是菩提树。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。莫使惹尘埃」。你们想想。他是有所依还是无所依?他有所依!所以没见性。惠能大师把他这个偈子改一改。「菩提本无树。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(他这四句偈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句话。本来无一物)。何处惹尘埃」。所以。惠能大师偈子是无所依。神秀是有所依。这两个人标准不一样。

  五祖忍和尚把衣钵传给惠能。没有传给神秀。所以我们懂得无所依的道理。知道有这个境界。不是我现前的境界。我现前一定要依「觉正净」。怎么个依法?那一定要依靠经典。我们还是从教下下手。教下我们所依的。是本宗经论。再以与本宗经论有关的经典作为选修。这样就对了。

  今天我们所选择的《大乘无量寿经》。夏莲居会集的本子。会集得非常好。这些年来攻击这个本子的人很多。批评这个本子的人很多。在台湾确实也有真正的正知正见的同学们。最近我看到一个本子。这是五种原译本跟会集本来做一个对照。这本子好。我看到了很欢喜。为什么?凡是有批评争论的。看看这个本子自然他就明白了。

  而实在说反对会集本。我说了多少次。他不是反对夏莲居。他的目标是针对我来讲的。我提倡!反正是我提倡什么他就反对什么就是了。因为会集本很多。他没有统统反对。单单反对这个。别有用意!也有人说。很多人听到这个反对的声音。不敢再念会集本了。我说各有因缘。每个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不相同。再多人反对我还是依教奉行。我不反对。我很认真努力在学习。我依照这个本子修觉正净。因为经题上就写得很清楚。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。你看经题上就有清净平等觉。我依照这个本子修清净平等觉。各人因果各人自己负责。这就好了!尤其现在这个时代。民主自由开放。言论自由。出版自由。谁都没有权利干涉谁。所以在这个年代。一切只有自求多福。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在无所依里面。我们初学一定要有依靠。修净土。你有信心。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。那就要认真。要努力;我们在这一生当中。决定要取得西方极乐世界。决定要亲近阿弥陀佛。这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移民。我们只有一个心愿。移民到极乐世界。怎么去法?《无量寿经》上有详细的说明。古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。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。条件是要如理如法。违背理论。违背他所要求的条件。你就去不成。

  现在我们移民到其它国家地区。人家也设的许许多多条件。我们条件都符合。很容易就批准了。西方极乐世界亦复如是。我们条件样样具足。就能生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生活状况跟此地大不相同。第一个大利益。就是那边的寿命是无量寿。这边寿命很短促。这个事情是真的。不是假的。古时候往生的人。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传》里面看得很多。近代的。我们也看了不少。在最近几十年当中。预知时至的。站着走的、坐着走的。这能做假吗?这能骗人吗?

  最有力的证明是我们亲眼看见的。最近的。前年新加坡居士林老林长陈光别居士的往生。我们亲眼看见的。居士林的念佛堂同修几百人。不是一个人亲眼看见的。我们能不相信吗?还能说这是迷信吗?有科学证明才能相信。也许几十年之后。一两百年之后。科学证明了。那我们今天不是吃了大亏?我们没那么长的寿命。但是有许多人不等科学证明。他就相信。这个人占了便宜。这些事情往往有之。再看下面一个名号:

  【或名光明藏。】

  它这里连着有「智慧藏、福德藏」。三个藏。『光明』是智慧。但是接着底下又有智慧。「光明」跟智能就有差别的意思;智慧是体。光明是用。如果就佛法里面来讲。智慧是根本智。光明是权智、是后得智。无所不知。光明遍照。中国人把「光明」常常跟「正大」连在一起。正大光明;正大是无私无邪。光明是决定没有阴暗。

  『藏』是含藏的意思。这个名号里头就是显示出诸佛如来正大光明。没有一丝毫的隐私。没有一丝毫愚迷。确确实实正而不邪。觉而不迷。净而不染。说「藏」。藏就是性德。这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不是从外面来的。现在我们的自性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无二无别。佛在经上讲。这一部《华严经》所说的都是自己本分的事情。不是外头来的。

  谁是佛?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。为什么?他自性里头有光明。有智慧。有福德。样样具足!可惜的就是他有障碍。他有妄想分别执着。把他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统统障碍住了。虽有。不能现前。把「光明藏」变成愚痴。或者从字面上说。光明藏变成了无明。智慧变成了愚痴。福德变成了苦难。这是惑业苦造成的障碍。

  今天我们要学习。要懂佛名号的义趣。我们的心胸对人对事对物要光明磊落。这句话说得容易。做起来就不容易。做不到。我们真的很想做。「很想做」这个意念不是假的。我们承认他真有这个心。他为什么做不到?业障。内伏不住烦恼习气。外面敌不过五欲六尘的诱惑。所以他虽有「光明藏」。不能现前。道理在此地。

  现在我们除了靠修学。没有第二个方法。孔老夫子所说「不如学也」。学要真学。什么叫真学?学了就要有用处。学以致用这是真学。这是实学;所学非所用。那就是玄学。没用处。我们今天学了。如果不能落实到生活上。那有什么用处?学了之后。改变我们的思想。改变我们的见解。改变我们的行为。你就真正得到利益。

  学佛的人很多。但是大多数的人观念错误了。认为什么?佛叫我学。我是为他学的。天天念经是念给佛菩萨听的。与自己思想行为毫不相关。佛教我念经我天天念。他就欢喜了。错了。大错特错!就跟小朋友上学念书一样。父母逼迫他上学念书。他认为什么?上学的事情是为他父母。书念好了。考试及格了。父母欢喜。交代了。与自己不相干。多少学佛人有这个错误观念。

  佛菩萨早已经圆成佛道。你学佛跟他有什么关系。没关系。他教你学佛是希望你快快成佛。说老实话你成佛对他没好处。你不成佛对他没坏处。为什么这么说?在佛的境界里面。根本就没有妄想分别执着。所以佛心平等。佛心清净。确实没有一丝毫染着。你有成就了。佛感觉得很高兴很荣耀;你没有成就。佛很懊恼。那佛是凡夫。佛的妄想分别执着没放下。哪有这种佛?

  如来在九法界示现。在我们人间示现。你修行有成就。他赞叹你很高兴。那是应化。那是教学。那是勉励的。他自己有没有起心动念?没有。从来没有起心动念。这是什么?是你的讯息给他。他自然的一个反应。法尔如是。这也是佛法在世间。不坏世间法。对我们初学人来说。我们在没有见性之前。真的算是小学生。一定要老师时时刻刻叮咛照顾。这是大慈大悲。这里头的意思很深很深。如果不是很冷静很细心的思惟观察。你一点都感觉不到。你感觉到之后你才知恩。你才晓得报恩。

  现在这个社会上许多人忘恩负义。你不能责怪他。为什么?他不懂。知恩报恩是性德。他现在迷失了自性。所以才忘恩负义。他要把烦恼习气断掉。性德现前了。他怎么会不报恩。没这个道理!古人说「食人之食。常思忠人之事;居人之居。须知感人之恩」。我们佛门里头「食存五观」。还不就是这个意思!这是我们每天不能缺少的。我们吃的东西从哪儿来的?谁给你?我们居住的房子是什么人给你的?你要常常能想到。人家给我吃的。我要忠于人的事。他希望我做什么我要做到;住人家的房子要知道感恩。光明面!现在时间到了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2223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三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三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9485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