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五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五
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0四五卷) 2003/5/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045
诸位同学。请接着看第三段离垢世界。我们将经文念一遍:
【诸佛子。此娑婆世界西。次有世界。名为离垢。如来于彼。或名意成。或名知道。或名安住本。或名能解缚。或名通达义。或名乐分别。或名最胜见。或名调伏行。或名众苦行。或名具足力。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。令诸众生。各别知见。】
『离垢』。前面跟诸位说过。名号。也常常提醒我们。特别是在这时代。垢是烦恼的代名词。这个时代烦恼重、烦恼多。我们必须要向佛菩萨学习。怎么样远离烦恼。远离烦恼不是在事上。如果事上离垢。诸佛菩萨就不会到六道、到九法界来度众生。为什么?九法界。尤其是六道。六道里面尤其是三恶道。严重的染污。不清净。离垢怎么可能到这世间来?不会来。佛菩萨高明的地方。没有染净。心里头有清净。那个清净也是染污。必须染净两边都舍离。才是真正的离垢。
如果是相对的。说老实话。离垢出不了三界。为什么?佛给我们说过。色界天三禅是净土(娑婆世界的净土)。四禅是福地。没出三界。因此。这地方不向佛菩萨学就不行。佛菩萨事上没有离开。理上离开了;也就说心地上他一尘不染。所以他在净土没有乐受。在地狱没有苦受。这是大乘经上常常说的。我们疏忽了。佛讲凡夫有五种受:苦、乐、忧、喜、舍。这要听清楚。凡夫有五种受;觉悟的人。觉悟的人阿罗汉以上。这五种受没有了。五种受没有了叫「正受」。大家听过这名词。受是享受。正是正常。正常的享受叫「三昧」。佛讲六道凡夫的受不正常。怎么不正常?苦、乐、忧、喜、舍这五大类。佛已经恢复正常。已经远离不正常。不正常是垢。佛这些教诲。其中的义趣我们要明了。决定不能误会。误会怎么样?误会你就错了。你讲修行。修行你修错了。知见比什么都重要。大乘教里头常说的。破戒可以救。佛能救你;破见。佛不能救。见是什么?见解错误。佛没法子。见解要正确。修行自然就得方便。真正修行。《华严》末后五十三参历事练心。你不在事相上。你怎么能够把烦恼习气断尽?这讲断尽。小乘教里说的。大乘教中不讲断。讲转变;你怎么能转烦恼成菩提?
所以。菩萨不舍六道。不舍三途。他在这里头转境界。自己转了自受用;自己转。给别人做榜样。别人看出门道也学着会转了。这就是度他。不用说话的。所以佛菩萨在世间天天做如是示现。也可能天天做同样的示现。不断在重复。为什么?众生烦恼习气很重。绝对不是说很快就回头。很容易就转过来;其实不然。众生真正转变回头是要相当长的时间。这就是讲长时熏修。佛菩萨示相天天在示相就是熏修。
释迦牟尼佛在世。诸位读《金刚经》。你在《金刚经》上就看到。须菩提尊者跟释迦牟尼佛多少年?佛成道之后不久。他就加入僧团。佛开始讲经教学。先说阿含。小乘法人天道讲了十二年。大家已经有这样的基础。可以向上提升。这十二年就好比小学毕业。佛要开初中的课程。方等。方等讲了八年。中学完成。可以再提升。提升这是讲大学课程。这讲般若;般若是佛主要的教学。讲了二十二年。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四十九年。讲般若占二十二年。须菩提尊者。诸位想想看。你算这时间。阿含十二年。方等八年。二十年;般若讲二十二年。《金刚经》是在中间讲的。般若法会的中期讲的。我们算它十年。三十年。
须菩提尊者跟在释迦牟尼佛面前三十年。天天看他是这样子。过一种很呆板的生活。机械化的生活。每天除了讲经教学之外就出去托钵。天天做这示现。每天做。做了三十年。这一天被须菩提看出来了。这是《金刚经》的发起。须菩提才赞叹「善哉善哉。希有世尊」。看出门道出来了。什么门道?全部的佛法。原来就在释迦牟尼佛日常生活当中演变出来。你得会看。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。就是他从早到晚所示现;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教诲。又何尝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。我们说从早到晚时间还太长。你要真的会看。每一分钟、每一秒钟所示现的。圆圆满满的佛法。
我们把它缩小来讲。不要讲得太多、太杂。这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在哪里?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圆满的「大方广佛华严」。须菩提要看三十年才看出来。这叫什么?大彻大悟。这叫明心见性。这真正脱离了十法界。所以长时的熏修。长时的表演。这叫大慈大悲。哪里是短短时间能觉悟的。所以学佛。佛法常讲福慧双修。不能不修福。为什么?寿命是福报之一。你没有这么长的寿命。你没有法子觉悟。熏修几十
一次的生死是很大的一个落差。退转。如果你这一生修得不错。来生得大福报享福去了。这太危险了。人一享福就迷惑。前世修行他忘得干干净净;这一世。这是五欲六尘的受用太丰足了。对于修行这念头起不来。这很可能。例子太多了。所以往往一退转。几世、几十世、几百世。这是菩提道上事实真相。到什么时候才不退?经上讲得很清楚。小乘证得须陀洹果。大乘圆教证得初信位的菩萨。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。你证得位不退。那就说明你虽然没有出六道轮回。在六道里头生生世世不会堕三恶道。人天两道你会继续修行。如果你没有把八十八品见惑断尽。你修的一切善因很可能就享福去了。那就是长时间的退转。大幅度的退转。所以修行成佛要无量劫。
善导大师给我们的教诲很宝贵。修行能不能成就。有多么大的成就。他老人家讲「总在遇缘不同」。这缘里头最重要的善友。我们讲的是老师。《华严经》讲的是善知识。这与我们的关系最密切了。你要遇到好老师。得到好老师的调教。你的方向目标是正确的。你明理。读书明理。了解事实真相。你不会退转;你不明了道理。不知道事实真相。哪有不退转的?这就是没有办法离垢。就退转了。所以我说这世界的人不错。这世界的人已经离垢。至少他们的烦恼习气很轻。不重。佛在这地方教化容易。这地方的人民善根深厚。
如来在这地方第一个德号。『或名意成』。成是成就。意成就。实在讲意成就了。没有一样不成就。身、语、意三业。意业是主宰。身口是为
我们的麻烦在哪里?有的时候学得好像有那么一点样子。但是意上没有。很勉强的外表形式上。持戒持得很严。仪规做得很如法。外表上像。庄严肃穆。里面染污没离开。还是自私自利。还是贪瞋痴慢。细细去思惟、去反省。佛给我们说的标准我们没做到。差距太大了。所以外表虽然怎样做。不能持久。这现象进进退退。冷暖无常。这在修学过程当中。必然的现象。这是一个关口。看你能不能度过。你要能够安全度过。往后真的是一帆风顺。度不过就退堕了。菩提道上没有分。你走的还是三途六道。最重要的「意成」。
我们在往生传里面看到很多的例子。心行不善。临终遇到善知识给他开示。教导他。忽然觉悟过来。知道一生做错了。真正忏悔往生。像佛陀在世的时候。阿阇世王造五逆十恶。临终忏悔往生了。佛跟大家说他是上品中生。我读到这段经文。我都非常讶异。因为我们心目当中想。临终忏悔往生。大概总是下辈往生。下下品往生。佛说他是上品中生。简直不敢想象。为什么?上品中生。一般一生行善用功的人都未必都能得到。一个五逆十恶的人。临终一念忏悔居然能往生。但这话是佛说的。佛不会打妄语。所以。从这地方我们真正体会到。世间谚语有一句话说「浪子回头金不换」。想到这一句。恶人真正回头过来。他就是一等一的好人。真回头了。从此以后再不造恶业。这力量太大太大了。
这里面还有一层很深的意思。什么意思?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以轻看了恶人。你不要以为这人五逆十恶样样都做。你瞧不起他。说不定他临终遇缘。忏悔往生地位在我们上面。高得太多了。那个时候见面怎么好意思?所以佛在经上教导我们。「不念旧恶。不憎恶人」。我们只看到他这一世。没看他前世。他前世肯定是大修行人。为什么这一世变成这样子?善导的话「遇缘不同」。他这一生从小遇的是恶缘。他周边的人。交际的朋友都是狐朋狗友。都不是善人。他被熏染了。那个善根底子厚。所以临命终时他会忏悔。这就是说明他有很深厚的善根。这一生当中不幸而被迷了;听到善友一开示。他立刻就觉悟、就回头。
我们没有天眼。不能看到三世。换句话说。不认识人。这些佛菩萨示现。含义都非常之深。往往我们没有看在眼里。看轻的人。轻慢的人临终走的时候非常殊胜。你看《影尘回忆录》里头。倓虚法师记载的修无师往生。修无师在世的时候谁瞧得起他?他什么都不会。也没念过书。大家只看到这人老实忠厚。常常受人轻视。甚至于侮辱。粗重的活都叫他去做。他欢欢喜喜去做。从来不抱怨。走的时候预知时至。他也不生病。坐在那里就往生。往生的时候还留了一句话。那是替他助念的人要求的。这些助念的人说。过去真正修学成就的人往生。总留几首偈子或者留两首诗给后人做纪念。他们要求修无法师。修无说我不认识字。老粗。他没有出家之前做泥水匠。他说:我也不会作诗。也不会作偈子。但是我有一句老实话告诉大家。「能说不能行。不是真智慧」。他留了这句话。我们想想这句话有道理。他是不会说。但是他都做到。讲经说法的法师。会说。他没做到。他没做到。他没有真智慧。成就当然不如他。在世法里面他不如别人。在佛法里头别人不如他。
我们的缘在这时代来说。算是很殊胜。殊胜在哪里?天天没有离开经教。不管你是什么根性。天天都在熏修。这是无比殊胜的法缘。天天不间断。总有一天醒悟过来。不要以为现在已经觉得不错了。好像已经是觉悟了。其实没有。现在可以说你稍稍有一点温度。有一点暖气。这觉悟好像火烧起来。你现在还没有。觉悟过来的人不一样。真正觉悟就像宗门里头常说的「百花丛中过。片叶不沾身」。那是真正觉悟。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。平等是觉悟。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相处。心平等的。清净平等真诚慈悲。你觉悟了。你这一点做不到。没有觉悟。这是讲什么?讲境界。境界要清清楚楚明明了瞭。你才能向上提升;经义要熟记、要明了。你才能落实。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。觉悟的人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。常生欢喜心。法喜充满。平等慈悲。周遍法界。普被苍生。这真正觉悟了。大乘法里头常讲「佛氏门中。不舍一人」。真正觉悟不舍一人。所以「意成」这名号含义很深很深。
第二个名号。『或名知道』。这两个字意思跟前面「意成」一样的博大精深。「道」广义的。世出世间一切道理。佛法里面常讲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。没有一样你不通达明了。这叫「知道」。这意思在一般宗教里面赞美上帝赞美神全知全能。知道就是全知全能。狭义来讲。十法界依正因果。这是道。法相唯识宗所讲的引、满二业。我们明了吗?你要是明了你就会修。你修学得很如法。你就有成就。一天有一天的成就。一年有一年的成就。必定是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。会修了。我们今天又如何?说老实话我们完全不知道。为什么这样说法?不知道你才会造业。知道。不会造业了。知道是真正认识道。这道是道路。是方向。是门道。我们真的不知。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。还是随顺烦恼习气。一丝毫都不能够转动。随顺烦恼习气。三恶道!
想想看。这想想看是真修行。反省。佛法里头最重视的朝暮二课。你有没有去做?早课是提醒。我这一天不能够违背经教。就是不违背性德。不违背佛菩萨的教诲。晚课是反省、是检点。我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。有没有违背佛菩萨教诲?晚课是做忏悔的功夫。没有做到的。希望明天要做到。已经做到的。希望能保持。这样做早晚功课怎么会不进步!所以许许多多人朝暮二课流于形式。这功课为谁做的?好像都是为佛菩萨。与自己不相干。这是什么?这不知道。你真正知道。你要晓得朝暮二课与佛菩萨不相干。与自己的关系大!
我们现在得人身。希望在这世间做一个什么样的人。人到底什么样子?我们可以用天台大师的「百界千如」来讲。你是想作佛还是想作菩萨?是想作缘觉。还是想作声闻。还是想作天人。还是想作人?甚至于有人还喜欢作阿修罗。罗剎。不舍贪瞋痴。贪心重。贪而无厌。人中之鬼。鬼头鬼脑;瞋恚心重是地狱。愚痴心重是畜生。你做哪一种人?作佛。佛是清净平等慈悲。菩萨是六度。四摄六度是菩萨。这里面有引业、有满业。你真的搞清楚。搞明白。你就知道怎样做人。怎样修福修慧。福慧得到了。你肯修哪有不得的道理!你们看《了凡四训》你就明白了。真正肯修它一定现前。这道理现在你们同学都知道。日本江本胜博士从水的结晶里面得到证明。你修善一定得善果。你造恶一定得恶报。这是科学从实验室里头发现的。自然的道理。不是佛菩萨、神赐给你的。不是的。自自然然的道理。你知道这道理。你肯干。
所以你看江本胜先生他呼吁。希望全世界的人明白这道理。以爱心。以感恩的心对待世间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。你的前途非常美好。特别是什么?别人以恶意对我。我以感恩的心对他。这是中国古人都说过。无始劫的怨结立刻能化解。人把内心里面一切怨结仇恨
诸位同学。请看离垢世界如来名号第三句:
【或名安住本。】
这名号对我们修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。「本」。本是什么?在中国过去小朋友念的《三字经》。我们小时候也念过。第一句就把这个「本」说出来。「人之初。性本善」。本是善的。佛法里面讲本是清净的。这是讲的心。心是万法之本。它是纯净纯善。它本来无一物。能现一切法。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。本。既然纯净纯善。所有显现的一切法。无有一法不是本净本善。所以修行证果的人。如果不把这当作本修因。你决定不能证果。为什么?大乘经上常讲「因地不真。果招纡曲」。因真。果就真。真的是什么?真的是纯净纯善。本善。
我们今天看这世间。这一切人事物里头真的不善。自私自利。贪瞋痴慢这哪里叫善?没错。你所看的是现象。现象它的本是纯净纯善。但是它现在为什么会变成不净不善?这是被染污了。你要明白这道理。就像一块黄金掉到粪坑里去了。虽然掉到粪坑。黄金它的本还是真金。它的价值没有一丝毫的损失。只是外表上肮脏而已。那个肮脏把它洗干净。它本来面目就现前。所以不善是后天的。不是先天的。不善。《三字经》上讲得很好。「性相近。习相远」。习就是染污。习性。那不是本性。习性与本性说老实话不相干。我们要重视的是本性。不要把他的习性放在心上。我们的心就会纯净纯善。佛常常讲是我们迷了。是我自己迷了。迷在哪里?不知道看本性。专门去看习性。六道凡夫最糟糕的就这桩事情。诸佛菩萨高明。就高明在此地。他看一切众生的本性本善本净。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成佛道。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。所有一切众生。佛眼睛当中都是佛。所以佛敬佛。佛尊重佛。这是本。
我们能不能『安住本』?我们要安住本了。天下太平。你的心肯定。你的真诚遍虚空法界。你的清净平等遍虚空法界。你的正觉慈悲遍虚空法界。普被一切众生。你今天还做不到。做不到是什么?你没有安住本。你是安住末。安住末就是安住在烦恼习气里头。安住在迷惑颠倒里面。这叫凡夫。这一颠倒。心里面常常放着烦恼习气。就是染污。你所现的这境界相。这就是六道轮回。这就是现前的天灾人祸。许多宗教里头讲的世界末日。大灾大难从哪里来?「从心想生」。诸位要好好记住佛这一句无上的开示。不是从别人心想生。从自己心想生。我自己心地纯净纯善。别人怎么样想恶。与我都没有关系。这叫什么?共业、别业。别人造的恶业我会受到牵累。因为我也有这恶业。你才跟他共。真的共患难。如果你的心地清净一丝毫不受染污。你跟他不共。这不共的话。那就是佛菩萨。佛菩萨示现在我们这世间。不共。
我们这里受苦受难。人家住清净庄严的净土。你要问这什么原因?这是真的吗?你细心去看看。日本江本胜博士他对水结晶的实验。你应该有所启示。这一杯水放在这里。一个心胸很恶的人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。他们两个人看这水。水结晶不一样。善心的人看这水。水呈现的是非常美丽的结晶。像花朵一样;不善的人去看的时候。那个结晶是支离破碎。你要把这扩大到世界。不如此吗?这世界以恶心看。这世界是乱世。灾难重重;以善心看的时候。这世界是净土。到底是净土是秽土。是吉祥是凶灾?不在外境。在自己一念。与别人不相干。我的念头转过来了。我住净土。他的念头没有转过来。他住秽土。我要有慈悲心。我帮助他。我把这道理事实真相讲解给他听。他念头转过来时候。他也住净土。「境随心转」、「若能转物。则同如来」。这些真是最宝贵的教训。你想想看。是不是统统都是教我们安住本?人能安住本。这人就成佛。就成菩萨。
我见到有最恶劣的人。最凶狠的人。以恶意恶行加于一个人。让这人受极大的冲击。受极大的苦难。但是现在这恶人有灾难。曾经受过他侮辱陷害的这人。听到这桩事情。第一个念头是什么?我要去救他。这种人在历史上也不多。把过去世的怨恨。过去那个怨恨忘得一乾二净。看到这人有苦有难的时候要帮助他。这是什么力量?佛法不思议的力量。他觉悟了。他入佛境界。这才能转得过来。没有通过思考。直接的反应。要是一般人听到这事情。岂不幸灾乐祸;你过去整我。你看你现在报应来了。我们学佛的功夫境界就在这地方考验。
佛在《八大人觉经》上讲的「不念旧恶。不憎恶人」。百分之百的做到。怎么叫百分之百?他出自于自然。没有通过思考。通过思考就不是百分之百。如果听到这事情。想一想佛教我「不念旧恶。不憎恶人」。我还是去帮助他。这就打很大的折扣了。这念头转过来。境界转过来了。福智增长。这人是智人。这人是福人。这人安住本。能够「以德报怨」。只有菩萨才能做到。真正觉悟的人才能做到。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;世间贤君子做不到。能做到「以直报怨」。这是儒家讲的。这不错了。以德报怨还得了。所以这是化解无始劫冤业最殊胜的方法。妙法。
我们应当要知道学习。像诸佛如来。像法身菩萨一样。这就是我们走佛道。走菩萨道。对自己有大利益。今天我们讲这大利益。诸位能接受。善心变的是善境界。恶念变的是恶境界。你的心纯净纯善。什么样的灾难都消了。什么样的业障也都化解了。这是佛法修学真实功德。所以。我们要学安住本。首先要认识本。本性、本净、本善。本来具足无量智慧。本来具足无量德能。本来具足无量相好。本净本善就统统现前。现在就现前了。离开了本净本善。用现代科学里头的话讲。那就变种了。一次变。第二次变。第三次变。无数次的变。愈变愈糟糕。愈变愈坏。愈变愈不善。但是不怕。无论它有千万次的变化。只要一念觉悟。马上就回归到本善。就在那一念觉悟。我们的心要安住本。我们的言语要安住本。我们的行为要安住本。特别是对恶人。对于自己的冤家对头。要以善心、善意、善言、善行来对待。那你这佛法是真正学到了;你还做不到。你没学到。再看底下一个名号:
【或名能解缚。】
「缚』是绳索捆绑。「解」是解开。解开缠缚。这缚也是代表烦恼习气。坚固的妄想分别执着在佛经里面叫结缚。怎么样结缚的?迷了才产生的。无始以来迷失了自性。起了无明。无明是结缚。从无明里面又起了妄想。妄想里头又起了分别。再起了执着。这结缚是愈来愈严重。严重到什么程度?这圈子愈来愈小。愈来愈紧。紧得让你透不过气来。古人所谓作茧自缚。迷惑到极处。迷没有不造罪业。罪业带来给你的苦报。惑业苦。怎么样才能解脱?觉悟就解脱。
所以佛法的教学。最高的指导原则是破迷开悟。破迷就是此地讲的『解缚』。用什么东西来破?用觉。觉而不迷。烦恼习气就化解。转烦恼为菩提。真实般若智慧。它的德用就是把所有一切不善统统转变成纯善。所有一切不净统统转变成纯净。就在一个智。在一个觉。智觉有这么大的功能。这是真正的宝。我们称之为法宝。称之为佛宝。称之为三宝。佛法僧三宝。三而一。一而三。就是智觉。我们大家都知道。佛是智觉的意思。法还是智觉的意思。僧还是智觉。都没离开。一而三。三而一。不智就愚迷。不觉就迷惑。愚迷结缚。智觉解开了。
佛能解缚。第一个意思是自己解脱了。把最微细的无明都化解。就是圆成佛道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化解掉。其它的统统都解开、都化解掉了。还有一品生相无明。这一品生相无明再把它化解掉。他就证得究竟圆满的菩提。这是如来示现给我们看的。这桩事情别人帮不上忙。所谓是「解铃还须系铃人」。为什么?这缠缚是我们自己做的。不是别人缠缚我们。是我们自己缠缚自己。这道理一定要懂。
我们今天受了冤屈。受别人陷害。别人能给我们委屈吗?能给我们陷害吗?不能。为什么受得这么苦?是你自己无知。别人给你的是个增上缘。这增上缘给你了。你把你自己内心里面烦恼习气引发出来。这习气让你自己受罪。外头没有关系。外面假如要有关系的话。我们今天苦。佛菩萨要来救我。他要不来救我。他慈悲何在?这说明了。完全都是自作自受。你受苦。苦是你自己做。你自己心里头变现的。不善的心;你得乐。是你自己的善心。与外头一点交涉都没有。你要怨天尤人。你不是罪上加罪吗?这道理很深。真的不容易懂。但是它是真理。
你明白这道理之后。吉凶祸福。不是外面加给我的。是我自己念头上变现出来的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佛说得对。一点都不错。外面东西充其量是一个诱导。这诱导问题是你接不接受?你要不接受。一点事都没有。你要接受什么?把自己烦恼习气引
我们在这段经文里面看如来的名号。我在前面讲了这世界叫「离垢」。这世界的众生善根深厚。他听得懂。如来在那里好教。在教学里面讲这些学生根性成熟了。机会到了。「佛氏门中。不舍一人」。他到这程度。纵然没有起心动念求佛菩萨。只要到这程度。佛菩萨自然来了。到这程度。这是冥感。佛显应。你没有这善根。没有到这程度。佛不来。为什么?来跟你讲没用处。你听不懂。你得不到受用。必须你善根成熟。佛菩萨到这地方教化。起很大的作用。帮助你成就。
在这地方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能体会到。自己解缚才能帮助别人解缚。自己安住本才能帮助别人安住本。这是一定的道理。自己做不到。决定不能帮助人。这是佛在经上常说的「自己未度而能度人。无有是处」。这几句话佛说的。我们的印象很深刻。我们要想别人帮助。今天世界上苦难很多。求助的人很多。我们有没有能力帮助别人?自己转过来就能帮助人。自己转不过来。没有办法。所谓是「泥菩萨过河。自身不保」。哪有能力帮助别人?这帮助别人不费钱的。是自觉。自觉自悟。这形象去帮助别人。佛在经上最重要的这些开示都能够落实。纵然是不能圆满。少分。给一般学佛的人带来信心。「信为道元功德母。长养一切诸善根」。信心比什么都重要。人失去了信心。一事无成。就是世法很小的事业都要有信心。他才能成就。没有信心决定不能成就。第五个名号:
【或名通达义。】
义是义理。这一句名号意义很深很广。我们今天学习的。着重在这义字。我们在基督教经典里头《新旧约全书》。在《古兰经》里面。常常看到神所赞叹
义。浅显的解释。人应当的行为。父慈子孝这是义。为人父母对儿女不能不慈悲。做儿女对父母不能不尽孝。这是义。我们现在社会人讲义务。应该要做的。没有条件的。决定没有讲求报酬的。讲求报酬是生意买卖。那不是义;无条件的。应该要去做的。兄弟互相友爱。朋友有信。信义。什么人能『通达义』?究竟圆满的通达是如来。如来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是义务。这是他不能不做的。为什么?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本来成佛。但是他因为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。变成了十法界。如来有义务帮助他们回归自性。这是如来的义务。没有条件。没有代价。这是大义。我们不晓得。他跟我无亲无故。我为什么要帮助他?只有如来才晓得。
世出世间没有无亲无故的。如来果地上明白了。法身大士也明白。明白什么?佛经里面常讲「十方三世佛。共同一法身」。你说有没有关系。共同一法身。一心一智慧。哪有没有关系的?没有关系是你迷。是你无知。你要不迷。你要是明白了。你就晓得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密切关系。由此可知。你讨厌一个人。是讨厌自己;你瞋恨一个人。是瞋恨自己;你不喜欢一个人。是不喜欢自己。这种大道理。六道里头人不知道。四圣法界里面知道。还不能完全做到。一真法界里法身菩萨他懂得。他做到了。他跟佛一样在做。由于无明没断尽。他还有一点障碍。他在做的时候有时候还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。不能像佛那么样的大圆满、大自在。六道凡夫完全不知道。
知恩报恩这是义。今天人不知道报恩。什么原因?不知恩。能不能怪他?不可以。你要怪他你就错了。为什么?忘恩负义不是他的本性。他的本性是知恩报恩。但是他今天所作所为真的是忘恩负义。你要知道。这是他迷了。迷失了自性。佛经上常常讲「可怜悯者」。他可怜在哪里?迷失自性。所以这时教育重要。诸佛菩萨为什么要示现教学。就这道理。《三字经》上「苟不教。性乃迁」。乃迁是什么?性就产生变化了。现在你看SARS病毒。我们常常讲的变种了。为什么变种?没人教它。所以六道凡夫你要晓得。讲六道凡夫就要用怜悯心。他不明了。现在我们稍稍有一点明了了。明了我们要像佛菩萨一样对待他们。示范给他看。讲解给他听。帮助他觉悟。帮助他回头。
这帮助绝对不是短时间。要有耐心。这耐心就是修自己的忍辱波罗蜜。没有这些境界。忍辱波罗蜜到哪里修去?没地方修。真正有耐心。像释迦牟尼佛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。帮助须菩提觉悟。他得用三十年的时间。须菩提这时候看到释迦牟尼佛托钵回来。才「希有世尊」。希有。为什么?他看出门道出来。三十年天天看。都没有看出来。这一天发现了。但是你要晓得没有三十年天天看。他怎么会觉悟?所以自己不觉悟。怎么能觉悟别人。自己觉悟。才有长远的耐心恒心。不屈不挠。勇往直前。帮助所有一切众生。帮助冤亲债主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2225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五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四十五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9482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