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五十一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五十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五十一
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一0五一卷) 2003/5/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017-1051
诸位同学。请看第六段东南方饶益世界。如来名号第三句看起:
【或名美音。】
这名号的意思不但是音声美妙。音声里面所含的内涵更是美妙。诸佛菩萨的音声都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。性德的流露。这一点我们要明了。宗门常说明心见性。见性之后。他的音声都是性德的流露。所以才说见性成佛。见性之人。用我们凡夫的话来说。起心动念言语造作。都是性德的圆满流露。如来果地上则究竟圆满。跟没有见性的十法界里面的贤圣不一样。十法界的圣贤没有见性。虽没有见性。跟我们一样。他能随顺佛陀的教诲。所以这是相似的见性。不是直接的。是间接的。换句话说。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妄想、分别、执着通通放下了。百分之百的随顺佛陀教诲。就是差一层没见性。可以说他们达到见性的边缘了。
佛经里面常常用火做比喻。他没有接触到火。但是已经感受到火的暖气。这叫相似气。感受到他的暖气。六道里面的凡夫由于妄想、分别、执着太重了。烦恼习气太重了。虽然说我们也得放下烦恼习气。随顺佛陀教诲。这讲六道里面人。他做不到百分之百。能做到百分之五十就不错了。为什么?依旧夹杂着烦恼习气。他断不掉。六道里面观行功夫的浅深。就在夹杂着分别执着有多少。夹杂的愈少。这境界就愈高;夹杂着很多。你的功夫就很浅。就这么个道理。
因此。我们要认真要努力。尽量的减少夹杂。希望自己念念都能够与清净平等觉相应。保持着自己的清净心。无论是对人、对事、对物。这样子性德虽然不是直接的流露(没有见性那就不是直接的流露)。从佛口中流露出来。我们得利益了。但是最后的目标是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完全放下。放下就转过来了。它就是性德;性德在迷就是烦恼习气。烦恼习气要是觉了。就恢复到性德了。所以烦恼习气从哪里来的?是性德在迷惑状态之下的现象。所以佛才讲「烦恼即菩提」。觉了。它就叫菩提。它不叫烦恼了。「生死即涅盘」。生死是迷。迷了叫生死。觉了叫涅盘。涅盘跟生死一桩事不是两桩事。学佛必须得学着转境界。这音声内涵之美。那就是他的音声必定能令众生破迷开悟。什么样的音声?一切诸佛讲经说法的音声。对于一切众生转恶为善。转迷为悟。种种启发的音声。称之为『美音』。下面第四个名号:
【或名胜根。】
我们看到这个『根』。一定会想到佛在经上讲的「三善根」。三十七道品里面讲的「五根、五力」。在一切时、一切处我们看到根。植物的根、树的根、花草的根。只要看到根。立刻你就能想到善根。想到『胜根』。从前想到善根。现在读了《华严》一看到这根就想到「胜根」。胜是殊胜。无比的殊胜。比三善根、比五根还要殊胜。为什么?它能生一切法。虚空法界。剎土众生。统统讲尽了。这些东西从哪儿来的?就是从这根生的。这根就是真如本性。这根就是自性。就是真心。能生万法。我们在《大乘经》上常常读到。彻法底源。底源就是根。就是彻法根源。哲学里面的名词叫「宇宙万有的本体」。我们一般也把它称作根本。本体是根本的意思。取它能生。宇宙万法是所生。能生胜。所生劣。能生的是自己。所生的还是自己。能生的是自己的法性。所生的是自己的法相。性相不二。能所一体。
所以。清末民初有一些大德们跟我们讲得很清楚。佛教不是哲学。为什么不是哲学?哲学能所是对立的。佛学能所是统一的。所以它不是哲学。因为能生所生是一。法性跟法相没有差别。古大德讲「以金作器。器器皆金」。这比喻好。能生的是金。所生的是金器。金器跟金是一不是二。所以才说性相一如。性相不二。因此在佛法里头没有对立。找不到对立。佛法是统一的。佛法是和谐的。我们明了这一个原理原则。诸位想想。宇宙之间还有什么样的纠纷不能解决?没有!不能解决的纠纷原因在哪里?原因是不了解事实真相。事实真相了解了。所谓心开意解。心里头这些结全部都解开了。世间人所说的「心有千千结」。真相大白之后。一个结都没有了。全部解开了。这叫胜根。第五个名号:
【或名庄严盖。】
『盖』。幢幡宝盖。在佛法里面这是庄严具。一般人讲的道具。伞盖。古时候仪仗队里头一定有。它的作用是什么?晴天遮太阳。跟伞一样。比伞大。称为盖。雨天它能遮雨。除了遮阳遮雨。它还遮尘。灰尘。所以我们在有一些大的寺院里面。我们看到佛像上面。佛像顶上有宝盖。有一些画像里面也都画着。好像在中国故宫我看到。我记不得是什么人画的。画的西方极乐世界变相图。阿弥陀佛、观音、势至顶上都有宝盖。这宝盖叫『庄严盖』。它表法里面最重要的意思。防止污染。
最近这SARS扩散几乎到全世界。所以全世界的卫生组织这些天常常在开会。连手来防范。这未尝不是一桩好事情。促醒大家注意卫生。生活环境要懂得保持清洁。常常洗手。希望能从这一次能够培养出懂得卫生的习惯。卫生对于染污是在缘上的防治。它还有因。因是什么?因是讲的心性。这一点世间学习科学的人往往疏忽。他们重视缘。重视外界的因素。疏忽了内在的真因。佛法里面对于缘上的防护。总不及对因上的防护说得详尽。这因是亲因。外面这是助缘。亲因是什么?清净心、
民国初年。大概在民国二
我们在初学佛的时候。只听人家讲有一位金山活佛。但是这状况我们是一无所知。我也有个老朋友、老同参煮云法师。喜欢写文章。到处去搜集金山活佛的故事。到处去打听。他写了一本小册子。《金山活佛》的传记、传奇。在台湾流通。我看过。以后乐观法师又写了一本。乐观法师年岁比我大。这是前一辈的。他曾经跟金山活佛在一起同住过。对他相当了解。他看了煮云法师所写的里面有很多错误。传言。不是亲眼见到的。所以他也写了一个金山活佛点点滴滴的那些不思议的小故事。这书我替他印过两次。
用现代人文明的眼光来看。那完全不是!虽然他不洗衣服、不换衣服又不洗澡。他身上放出来的气味是香的。很奇怪的。一般身体不好、有病的。他那种香气能治病。不可思议的境界。这什么原因?我们现在明白了。他的心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。就像日本的科学家江本胜博士所说的。他在实验室里头得到的证明。人心地善良。你把你的善意传递给任何一个生物。它的反应都是正面的。都是美好的。
我们知道金山活佛所传播出去的是无比殊胜的善意。确实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。这善意从内向外发。这内是身。头一个他传递的对象就是他自己身体。自己身体每一个细胞都是纯善。纯净纯善。不可思议。他一丝毫染污都没有。身体外面那就是他的衣服。衣服是物质。你不要说这衣服。他衣服也有灵性。所有一切的物质都有灵性。为什么?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。所以实际上来讲。它是干净的。即使这衣服上染着有灰尘、有尘垢。尘垢落在他的衣服上就起化学作用了。结晶就改变了。尘垢落在普通人身上。结晶很不好看;落在他的身上。那个结晶。要现在我们讲。在显微镜底下去观看就非常之美。
心生万法。心现万法。心转万法。心能力它能转。我们现在才真正体会到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。「若能转境。则同如来」。我们看到金山活佛就是妙善法师他能转境。他的生活方式。我们一般人不能学。我们看到《传奇》里面所讲的。他在地上看到人家掉的东西。吃东西时掉在地上。他就捡来吃。他也不怕脏。甚至于他还吃铁锈。人家供养他钞票。他把钞票就吃掉了。我们讲钞票是最脏的。多少人手摸过的。他也不生病。他死的时候。好像是在仰光一个居士家里。居士好心。一定要他去洗个澡。一生没洗过澡。好吧!仰光是热带地方。冲凉。好像他是在浴室里面冲好了之后。就站着走的。他往生了。洗了澡之后他走了。很不可思议!
这是我们讲到庄严盖。这「盖」防治染污。佛懂得从心地上防治。「佛法在世间。不坏世间法」。不坏是什么?世间法重视在环境上的防治。我们随顺。真正的功夫在内在。修清净心。万缘放得下。这一点很重要。所有一切心里上的染污就是放不下。凡夫修行不能证果。甚至于说功夫不能成片。原因在哪里?原因就在此地。宇宙原本就是一个和谐的。宇宙之间没有一法是对立的。对立是病态。不是正常。这出了毛病。正常是谐和。就像一个人的身体。实在说人的身体是个小宇宙。这小宇宙的复杂跟大宇宙是平等的。完全相等。我们这身体每一个器官、每一根脉络、每一个细胞都能谐和。互助合作。身体健康。哪有毛病?如果我们这身体里面的器官、脉络不和了。对立了。毛病马上就发生了。这人生病了。病要是严重的话。那就得死亡。
诸位如果从这地方把道理参透了。明白了。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自然就转变了。欢欢喜喜跟一切众生共存共荣。和睦相处。这是随顺自然的法则。随顺性德。自己守住自己的本位。眼的本位是见。耳的本位是闻。彼此互相配合。互相合作。这是正确的。地位完全是平等。没有高下。没有大小!佛经里面跟我们真讲到究竟处了。没有分别。没有执着。没有妄想。所以叫「平等真法界。无佛无众生」。佛跟众生从哪儿来的?从分别执着里头来的。没有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。哪有佛?哪有众生?无名无号。无形无相。那境界就愈来愈高了。愈来愈殊胜。愈来愈真实了。这是庄严盖。
所以我们今天这个盖比较少见。伞就见得多了。下雨天。你出门一定要有。夏季烈日之下。阳伞遮太阳的也很普遍。看到这个就要知道。我们要防止心性的染污。心性不受染污。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这是庄严。第六个名号:
【或名精进根。】
『精进』确实是根。善根。大乘经论里面常说「世间有三善根」。佛讲的世间人。特别是讲六道。六道里面有善法、有不善法。所有一切善法从哪里生的?从三善根生的。所有一切恶法是从三毒生的。这话讲得很深。真正能听得懂。了解佛的意思。确实不多。所以我们读《开经偈》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。实在是谈何容易?
我们想想现在这世间许多病毒。最近在传染的SARS病毒。这些科学家研究这SARS在变种。愈变愈毒。还有比这更毒的细菌。它从哪儿来的?找它的根。根就是三毒。三毒变现出来的。你要想把它消灭。你把贪瞋痴三毒灭掉。它就没有了。它是从所有一切的不善。不善的物、不善的事。都是从三毒变现出来的;所有一切的善。从三善根变现出来的。三善根是什么?无贪、无瞋、无痴。所以佛说三善根。世间法特别是六道。六道里头所有一切的善法、恶法根源。佛说得很清楚。我们如果真的能把三毒变成了三善根。那岂不就跟济公长老一样。跟金山活佛一样。什么样的毒菌到他这地方来了。马上转变成最善的。为什么?他心里头没有三毒了。
佛在经上讲得真的是很清楚、很明了。我们听的人、天天读的人。不会!辜负了佛的教诲。如果我们学佛的人都能够把三
诸位同学。请接着看东南方饶益世界。如来名号第七句看起:
【或名到分别彼岸。】
梵文波罗蜜多翻成中文就叫到彼岸。这一个术语在古印度是很普遍的流行在各个阶层的社会里。佛说法总是用最浅显的、最通俗的名词术语。来传达最高的智慧。这样子才能够普遍利益一切众生。这是佛的善巧方便。用现在话来说。是他智慧高度的艺术。「到彼岸」是从梵文直译过来的。我们中国人很少有这说法。中国人有什么说法跟他相似的?到家了。功夫到家了。印度人讲到彼岸。中国人有「到家」这术语。
无论做什么事情。你做出有优异的成绩。人家就说:这人功夫到家了。写字书法写得好。别人也赞叹:他功夫到家了。画画、弹琴或者是技术能力成熟。我们中国人习惯的说「到家了」。印度人讲波罗蜜多。到彼岸。换句话说。它的含义在中国学术里面的成语就是「圆满成就」。诸位想想圆满成就。更高的再加两个字。「究竟」圆满的成就。无以复加。不能比他再高了。这印度波罗蜜多有这意思在。
所以你看般若。《般若心经》。它都加一个「般若波罗蜜多」。般若是智慧。加上波罗蜜多。我们称它作究竟圆满的智慧。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翻成中国意思。六波罗蜜。六度!布施波罗蜜。究竟圆满的布施。或者是布施已经做到究竟圆满了;持戒波罗蜜。持戒已经达到究竟圆满了;忍辱波罗蜜。忍辱功夫到究竟圆满了。我说这几句话。诸位应该能体会到了。这就是『到分别彼岸』。布施是一桩事情。持戒是一桩事情。忍辱是一桩事情。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这分别。除六度之外。八万四千法门。八万四千波罗蜜多。这就是到分别彼岸了。
总而言之。「到分别彼岸」的意思就是不论什么事。无论是哪个法门。样样圆满。样样第一。究竟圆满就是第一。没有第二。在修行果位里头亦复如是。像菩萨的五十一个位次。十信位到第十信。信位圆满了。分别彼岸;再往上面去十住。到第十住。十住圆满了。十行圆满了。十回向圆满了。十地圆满了。等觉圆满了。这也是分别彼岸。小乘须陀洹圆满了。斯陀含二果圆满。阿那含三果圆满。阿罗汉四果圆满了。这都叫做分别彼岸。就我们现实生活当中。佛教导我们样样都要圆满。你在日常生活当中。无论做什么事情。一定要尽心尽力把它做到尽善尽美。那就叫到彼岸。
无论做哪一桩事情。吃饭。饭桌干干净净。一丝毫染污都没有。摆得整整齐齐。一点错乱没有。这也是分别彼岸。餐具清洁整齐。放置有秩序。中国古时候很讲究。三个菜、四个菜。每一个菜放的位置都有一定的。不能错乱。现在人不懂。你们要想知道。你去念《礼记》、《吕氏春秋》、《仪礼》。这里头通通都有记载。现在人没有人学了。学了也没用处。为什么?这社会上大家都不讲究了。但是这是一般常识。这些也都是学问。符合规矩。规矩目标在哪里?让受用的人方便。这是原理原则。
我们总得要想到。老人、病人特别照顾。老人年岁大了。身体逐渐老化了。他的饮食起居跟一般人不一样。他要吃软的。稀质容易消化。让他容易吸收养分。无论是饭菜都要软一些。煎炒一类的东西尽量避免。他吃了不容易消化!蔬菜里面如果太老了。不适合给老年人吃。养老是中国一门很大的学问。总而言之。一个大原则。圣人的教诲最高的原则。不是为自己想。处处替别人想。处处希望别人方便。那就没有不如法的。疏忽。粗心大意疏忽那是过失。所以你不学。不学就很难避免过失。学问没有别的。希望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。处事待人接物没有过失而已。
在这地方这一个名词术语。波罗蜜多。我们知道它里面的含义非常广泛。不是指一桩事情说的。在佛经里面诸位很熟悉的六波罗蜜。它决定不是六个。六波罗蜜这是六条。每一条里面所包含的都是无量无边。佛讲经教学不能不用归纳的方法。譬如讲布施。无量无边布施的项目。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。这三大类: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每一大类里头又可以分很多类。财施里头大分有内财布施。有外财布施。愈分愈多!所以到彼岸这意思就很广泛很广泛。「到分别彼岸」里头总的意思。就是教导我们样样都要圆满。不要有欠缺。这是这一个名号里头真正的含义。从起心动念到言语造作。对人、对事、对物没有一样不圆满。到分别彼岸。第八个名号:
【或名胜定。】
『定』是禅定。『胜』是殊胜。禅定里面最殊胜的。禅定就修学功夫浅深来说。差别不等。佛讲大的。大的在六道里面。八种。把这禅定功夫浅深分为八种。色界里面四禅。无色界里面四定。这我们合起来讲「四禅八定」。这诸位要记住。绝对不是说四禅之外还有个八定。八定包括四禅。四禅加上四空定合起来称八定。这是大分。细分太多了。没法子说了。一层比一层胜。二禅比初禅胜。三禅比二禅胜。四禅比三禅胜。小乘人也是大分。四相四果。大乘菩萨我们在此地所读到的都是讲大分。菩萨五十一个阶位;换句话说。禅定功夫层次五十一种不同。一个比一个殊胜。无比的殊胜。最上的殊胜。如来果地!没有再比如来高的了。如来达到究竟圆满。『胜定』。
饶益世界。这世界的人善根深厚。根熟的人多。佛用这些教学的宗旨纲领。这从名号当中得知。他们都有定功。都知道修定。如来示现究竟圆满的禅定。教导大家不能够得少为足。不能够在禅定境界当中起了染着。就是着相!因为定中境界快乐。要不然谁修它?定中境界里面。你们想想看。没有睡眠。没有饮食。有殊胜的乐趣。禅悦!悦是喜悦。色界天人没有睡眠。没有饮食。这东西不要了。那养分从哪里来的?从禅定当中来的。很不可思议。我们想不通。欲界众生。身体这是个机器。这机器运动一定靠能量来支持。能量耗尽了一定要补充。我们的饮食就是能量的补充。你的身体再好。三天不吃饭。你什么工作都不能做了。能量耗尽了。一个星期不吃饭。你就濒临死亡了。这机器要坏了。
为什么色界天人可以不需要外面能量的补充?现在我们懂得这道理了。禅定的功夫等于说他自己能够产生能量。不需要外头补充。自己产生能量。这能量是无尽的。没有止境的。哪里需要饮食?有饮食你就不自在。你就有障碍。什么都不需要!再跟诸位说。什么都不缺乏。这时候自己才真正能做得了主宰。得大自在。入无障碍的境界。显示出禅定的作用不可思议。禅定能产生巨大的能量。这能量能变现一切所需。当我们不需要这些物质受用的时候。又能把这些物质转变为能量。随心所欲。科学家今天懂得这道理。肯定这是可能的。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做到。
几千年前。佛菩萨、许许多多这世间高级的宗教都懂得这方法。印度婆罗门教。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六师外道。那个时候印度真的是宗教之国。佛经里面记载的有九十六种。高级的宗教都是修禅定的。甚至于都有能力契入非想非非想天。这样高的禅定。但是他到非想非非想天。他就止住了。以为宇宙的源头他到了。以为那个是大涅盘的境界。这是误会了、错会了。不再精进了。安住在这境界里面。这事情麻烦了。非想非非想天人还是有寿命的。八万大劫。时间到了。他再不能上去。那就得往下坠落。这一坠落自自然然他就毁谤圣贤。认为这圣贤人给他讲的涅盘。涅盘是不生不灭。为什么现在有生有灭?他怀疑。那就是毁谤圣贤。毁谤圣教。
圣贤圣教没错。是他自己搞错了。这罪业从最上面掉到最下面。掉到地狱!这我们中国人常讲:爬得高。跌得重。总而言之。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佛法教学比一般圣贤要高明。讲得清楚。非想非非想天上面还有。不是到头了。上一层是什么?上一层是出了六道轮回。四圣法界里头声闻法界、缘觉法界这两大类。超越六道轮回了;还有菩萨法界。还有佛法界。这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。相似即佛。他不是分证即佛。他也没有出得了十法界。什么原因?无明没破。在这地方。我们晓得见思烦恼没有了。转变了。见思烦恼是执着。这一转变不执着了。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没有执着。不再有执着的念头了。
这是我常常勉励我们同学。从哪里下手?从控制、占有。从这里下手。对这世间所有一切人事物。再也没有一念想控制的念头。再也没有一念想据为己有的念头。我们从这地方下手。破我执。我执真正要是破了。证须陀洹果。不要瞧不起须陀洹。在大乘法门里面。就是初信位的菩萨。他决定不堕三恶道。你要问他为什么?他决定不造三途的罪业。三途罪业。你想想看。须陀洹跟初信位的菩萨。他贪瞋痴没断。虽没有断怎么样?他不起作用。这一点要懂。为什么不起作用?他对于一切人事物没有占有的念头。没有控制的念头了。然后你自己想想。他这三毒烦恼很淡薄。是没有断。没有转变过来。他不起作用。慢慢慢慢的就把三毒转变成三善根。不像凡夫。凡夫这三毒烦恼念念增长。他转不过来。没有善根!
我常常讲。同学们自己要好好去思惟。我们的病根到底在哪里?我讲这十六个字。常常说。这是我们现在的病根。虽然认真努力来学习佛法。可是一点进步都做不到。什么原因?这东西障碍了。这关口不能突破。「自私自利。名闻利养。五欲六尘。贪瞋痴慢」。你突不过!所以连个小乘须陀洹得不到。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没份。要知道我们学佛决不是这一生、这一世才开始。那你就搞错了。这一生这一世才开始。这世间那么多人。他为什么不学佛?佛法讲:他没有善根!你学佛证明你有善根。你善根从哪儿来的?过去生中曾经学过。一轮回、一生死把从前那个忘掉了。虽然忘掉了。还是有一点印象。这一生当中一接触。欢喜心生起来了。这又续上了。当中脱节这脱得很厉害。现在再接上。这么回事情。
如果你要是证得初果了。证得初信位的菩萨了。你续上之后。以后就不中断了;如果没有入这境界。还是会中断。这就难了。娑婆世界修行。难就难在此地。进得少退得多!病根障碍你要能找到。只要把这病根拔除。把这障碍去掉。菩提道上就好走了。一帆风顺。当然障缘很多。这障缘有内在的、有外在的。都叫做魔障。你有智慧。你有善巧方便。这一些魔障对你。你都有智能能力把它转变成增上缘。顺境善缘是增上缘。逆境恶缘也是增上缘。这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「境缘无好丑。好丑在于心」。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!
你要是真正明了了。从此以后绝对不会有怨天尤人的念头。知道自己世出世间法成败自己负责。与外面没有关系。为什么失败?自己不知道转境界。会转境界的人成功了。古人常讲「做事难。做人更难」。为什么?人情捉摸不定。变化无常!人跟人相处那叫大学问!真正修行。凡夫修炼成圣贤、修炼成佛菩萨。在哪里修?人事环境里头修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。参访的是人。我们得看清楚!这社会上奇奇怪怪的人都能跟他相处。跟佛菩萨能相处。跟妖魔鬼怪也能相处。都能够和睦相处。平等对待。共存共荣。这里头互助合作。那就是佛菩萨。决定没有一个恶念。舍自己的生命欢欢喜喜。为什么?他了解事实真相。
事实真相。西方科学家讲的「物质不灭。精神不灭」。你要这两句话的意义真懂得了。跟佛法里面讲的没有生死!死了。这是身灭了。没这道理。身怎么会灭了?身怎么来的?缘聚。这身现前了。身怎么灭的?缘散了。只是缘聚缘散。缘聚的时候缘不生。缘散的时候缘不灭。譬如说我们这本书。我们把这本书比作一个身。书是怎么成的?这里头有几十张纸。订在一起就成了一本书。我把这本书拆开。一张一张纸分开。书灭了。真的灭了吗?没有。它的缘。纸还是那么多张。这纸聚起来。这书成了;散掉了。书灭掉了。你被这幻相欺骗了。实实在在聚集起来。它不生。散开来它也没有灭。为什么缘聚的时候你就欢喜?缘散的时候你就悲哀?这不是颠倒吗?不了解事实真相。所以缘散物质不灭。
佛经上讲的所有物相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。「一合相」。合就是组合。那个「一」是什么?在佛法里面叫微尘。就是最小的物质。小到不能再小了。宇宙之间所有一切的现象。物质现象都是这基本的物质组合的。它不灭。你这才真正知道。不但精神不灭了。我这身体也不灭。但是身体里面
我们现在得的这身相。组合的这些粒子。现在科学家称为粒子。最微小的粒子。来自四面八方。过去这些粒子是在哪一个人身体、哪一个物体上身体组合的。我们不得而知。现在到我们这儿组合成我们这身体。你要明了这道理。你才真正懂得佛经里面讲的真实话。万物与我一体。佛家讲的清净法身。「十方三世佛。共同一法身」怎么个共法?「十方三世佛」包括我们自己在内。共同一法身。都是法相里面极微之微组合的。所以确确实实是「共同一法身」。我们每个人身体都来自宇宙之间一切法。我们跟整个宇宙、跟一切众生。这一切众生包括现在讲的动物、植物、矿物。是一体的。不能分割的。只有在最高禅定境界里面才能见到。这大乘经上常讲。到什么层次?八地菩萨。八地菩萨亲证。不是听佛说的。不是在理论上得到这讯息。他是亲证的境界。
现在科学家从数学演算当中得到了个讯息。在某一个状况之下。空间没有了。时间没有了。这是得到个讯息。不是自己亲证的境界。时间空间没有了。那在我们现在学佛这想象当中。是什么时候?圆教初住菩萨的时候。也就是破一品无明。证一分法身。禅宗讲明心见性。教下讲大开圆解。净土里面讲理一心不乱。你就亲证这境界了。所以它没有远近。你看西方极乐世界
那个里面的众生。每一天早晨。他参访十方一切诸佛如来。没有远近。没有距离;不但没有距离。他还能参访过去如来。未来如来。他没有先后。
现在我们对这说法。听说科学家在数学里面得到这讯息了。我们的信心坚定。一点怀疑都没有了。科学家说在某一个条件之下。这条件在西方极乐世界里。人人具足。你说这自在不自在?我们听了这讯息生欢喜心。希望这一生能够证得。你有这希望。你只要能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2231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五十一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五十一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9471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