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九百四十一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九百四十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九百四十一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
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九四一卷) 2003/1/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17-0941
诸位同学。请看威光遇第一尊佛。第五个段落「父王宣诰」。前面长行文介绍过了。现在请看偈颂。偈颂总共有十一首。这十一首偈颂很好懂。请看第一首:
【汝应速召集。一切诸王众。王子及大臣。城邑宰官等。】
这是国王听了太子说偈赞颂之后。他也悟了、他也明白了。非常欢喜。召集他的眷属大臣人民。劝导大家一起去拜佛。亲近世尊。所以这个偈的意思很清楚、很明了。『汝应速召集』。你们大家赶快去召集。这个「汝」没有指定哪个人。这里头有很多人。譬如哪些人召集宫廷里面的眷属。哪个人召集这些大臣。哪些人召集宰官。这是有组织的。每一个不同的团体都有一个领导人。你们赶快去召集。『一切诸王众』。这是王族王子。大臣。有大臣里面的人。一般讲是宰相。召集诸大臣。『城邑宰官等』。这就是像国家行政组织。现在中央政府下面有州、有省。省下面有县、市。省里面当然是由省长来召集。县里面就县长来召集。这个我们一看就了解。再看第二首:
【普告诸城内。疾应击大鼓。共集所有人。俱行往见佛。】
再告诉地方官员在城里面集众。城里面集众。古时候用钟、用鼓。击鼓。鼓声一响。人民听到之后:这一定有大事情。要召集我们去集会。大家都来了。来了之后就向大家宣布:国王有命令。让我们所有的人民都去见佛。如果不觉悟。不会!真正觉悟明了了。你看看国王自己得利益。他没有私心。希望眷属王子都得利益。也希望大臣文武百官也得利益。也希望全国人民各个得利益。你们想想这里头的味道。他真正的用意在什么?国王在推行、在劝导、在落实佛陀教育。希望佛陀教育能够普及到全国。人人都应当学习。他真正用意在此地。再看下面一首。他这是劝导大家赶快集众。总共有三首偈十二句:
【一切四衢道。悉应鸣宝铎。妻子眷属俱。共往观如来。】
『一切四衢道』。四衢道就是十字街道。这个城市十字街道很多。叫一切四衢道。这里面工商业最发达。居住人口最密集。所以赶快。『宝铎』。铎是铃。敲锣、摇铃让大家都知道。『妻子眷属俱』。这个妻子眷属就是民间。『共往观如来』。跟国王、大臣这些宰官一起去瞻仰佛陀。听佛陀讲经说法。奉行佛陀的教诲。全国上从国王下至庶民。你们看看平等的接受佛陀的教诲。佛陀教育在这个国家大行其道。佛教大家的。教什么?内容就是这部《大方广佛华严》。这部经主要的教人觉悟。教人明了宇宙人生真相。这三首偈集众。
向下有七首偈。国王下命令叫每个人都带一点礼物去供养佛陀。表示对佛陀的敬意。就是中国人旧社会里面所说的尊师重道。我们重道。重道怎么样表现?在尊师。尊师对老师行最敬礼之外。一定要供养一点礼物、供品。表示自己真诚的敬意。供品不拘多少。随个人能力去办。表示你诚敬之心。这一段也不难懂。第四首:
【一切诸城郭。】
这个国家有许多城市。
【宜令悉清净。普建胜妙幢。摩尼以严饰。】
这是先把这个城市街道好好布置一下。焕然一新。这是个大的庆典。像我们这个世间重大的庆典。我们的城市都举行庆祝。佛出现在世间也是最大的庆典。所以街道要清洁、要整齐。『普建胜妙幢』。这是庄严具。我们现在讲张灯结彩。就是这个意思。『摩尼以严饰』。「严」是庄严。「饰」是装饰。用种种摩尼宝到处装饰起来。庄严这个城市。表示我们这个城市对佛陀的欢迎。对佛陀的尊敬。用这个来表现。下面一首:
【宝帐罗众网。伎乐如云布。严备在虚空。处处令充满。】
除这个之外。『宝帐罗网』到处都是。现在我们看到年节当中有许多大城市。实在讲那个大的城市还不是完全普遍。往往只用一条街、两条街。最热闹、最繁华的地区张灯结彩。夜晚我们看到灯光。小的灯泡编成罗网盖在马路的上空。两旁边的树木完全用彩色的小灯围绕。正式庆典这天。这条马路不准车辆通过。让人散步在这里面欣赏。现在大都市里面年节重大庆典。我们也会去看看。用这个来欢迎佛。『伎乐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音乐、歌舞。街头表演。一直到今天的社会还是很盛行。庆典之日街头上有表演。表演歌舞。也有表演短剧。提供大众欣赏。『严备在虚空。处处令充满』。这两句显示国王、大臣跟所有居民。他们的善根福德。前面说过。这个「胜音世界」确实跟一般世界不一样。前面我们读过。它确确实实是人道。不是天道。虽然是人道。它的福报、智慧、神通几乎跟天道是一样的。为什么?只有天人所有庄严具才能在空中。人道办不到。但是今天这个社会。我们天空也能够庄严。我们也常常看见的。飞机编队在空中表演。但是怎么样?「处处令充满」我们做不到了。通常表演的飞机大概最多这个队十二架。这最多了。一般大概只是四架、六架。十二架飞机就很多了。在空中表演让大家观赏。但是这个大城福报很大。他们在空中表演的东西多了!音乐、歌舞都能在空中表演。我们今天科学技术还逊色、还达不到。再看下面第六首:
【道路皆严净。】
道路要把它扫得清洁、庄严。都以树木花草来布置。
【普雨妙衣服。】
『雨』是从空中落下来。这个地方讲的『妙衣服』就像我们现在讲的旗帜一样。各种不同彩色的旗帜在空中、在地面飘扬。
【巾驭汝宝乘。】
『驭』是驾驶。『乘』是车乘。就是从前的马车。『巾』也是绫罗绸缎。马车车顶四周围的装饰。我们今天讲的花车。所以称为「宝乘」。这宝车。驾着你的花车。现在这样讲法大家也很好懂。驾着你的花车。
【与我同观佛。】
这个『我』是国王。国王对这些眷属王子、大臣文武百官民众。告诉
【各各随自力。普雨庄严具。一切如云布。遍满虚空中。】
国王对大家的要求。每个人随自己的力量、能力。虽然这个城市众生的智慧、福德都是无比的殊胜。但是各个依然不相同。福报很大。大的里面比较还有更大一点的。还有稍微差一点的。每个人随自己的力量。尽心尽力。那就是圆满的。那就是最殊胜的。『普雨庄严具』。你去好好的办庄严具。『一切如云布。遍满虚空中』。从地面到虚空布置得。我们现在人讲富丽堂皇。佛法讲无比的庄严。显示全民的喜庆。欢喜、热烈的来庆祝。第八首:
【香焰莲华盖。】
这都是讲在这个街道上游行的。我们想想是很大的一个队伍。国王在领导。后面这么多人随从。『香』。『焰』是火焰。『莲花盖』这是决定不能够避免的。「香」是宝香。「焰」是灯火。形形色色。莲花宝盖。
【半月宝璎珞。】
『半月』是半月形的。『宝璎珞』。
【及无数妙衣。】
『无数』是多。珍妙的上好之衣。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。佛法里面讲的「衣」。不是像我们现在的衣服。有领子、有袖子。不是这个。佛经里面讲的「衣」。诸位一定要知道。就是我们现在出家人搭的袈裟。这是「衣」。现在印度人还是这样的。他们没有裁缝。就是一块布裹在身上。这块布就叫做「衣」。如果我们现在这种衣要拿出去。很多拿出去。那就变成晒衣场。非常不雅观。所以「衣」是一块布。那个布就像旗帜一样。可以挂在那边。也可以升在旗杆上。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这个「衣」要想到现在我们所讲的旗帜。你就懂了。这就很庄严了。这也是在现代社会不能够缺少的。大的典礼当中旗帜很多。会场的前面有几十个旗杆。现在挂的是什么?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地区的旗帜。一定这个集会有那个国家的人来参加。它的旗帜就升上去。你看到这上面有多少面旗帜。你就晓得这个聚会是有多少个国家地区成员来参加。国王发动这一次。那个不可思议。每个家庭的人都把他家里的好衣。最好的「衣」(就是这块布)都拿出来。那是他一家的旗帜。这样就形成什么?旗海。我们想想这多么壮观。
【汝等皆应雨。】
都应当拿出来。『雨』是从空而降。显示他们有能力。这些人的福报就像天人一样。我们在佛门里头或者在其它宗教里头常常听到「天女散花」。这是空中的庄严。天空当中有无数的妙衣。像彩云一样布满在空中。非常庄严。再看第九首:
【须弥香水海。上妙摩尼轮。及清净栴檀。悉应雨满空。】
这是供养具里面有『须弥香水海』。我们在这里面所体会到的。这里有「香」、有「水」。这是供养里面不能缺少的。不但用这个来供佛。也要供养参与大会的这些大众们。在现代的社会大的集会里面。我们看到现在供水。现在用矿泉水。那个用量就很大。尤其在夏天天热的时候。每个人都要给他准备几瓶。香。熏香、涂香、末香。它的作用也很多。所有一切大众都爱用。我们跟大众接触相处。诸位要知道每一个人身体都有体臭。自己不觉得。别人感触到。你那个气味。身上放出来的气味很不好闻。所以你看一般参加大型聚会的。不但是女子用香水。男人也用香水。所以我们到百货公司看。香水生意很好。我们出家人不用这个东西。在家人用得很多、很普遍、很广泛。这也是礼节。我们身上气味不好。跟大众在一块。让大家厌弃。这就失礼了。所以。香花是「礼」里面不能够缺少的。我们要懂得。
人为什么会有体臭?体臭在佛法讲。业报!内有贪瞋痴三毒烦恼。外有五欲六尘的诱惑。内外交感。你很难不起恶念;恶念是因。身上的气分就是果报。身上气分。还有一个口里面的气分。你说话口臭。你自己不知道。让对方感触就很为难。对方有修养不说话。总是希望你说话能够愈少愈好、愈短愈好。这个我们不能不注意、不能不知道。修行人心地清净。内不起贪瞋痴慢。外远离五欲六尘的享受。我们常说清心寡欲。这些体臭就没有了。所以早年香港那边一些老居士们告诉我。他们见过虚云老和尚。虚云老和尚身上是清莲花香。他没有用香水。我们大家都知道虚老和尚一年剃一次头、洗一次澡。衣服从来不洗的。从来也不换的。衣服是很脏。领子油垢是很深。但是闻闻是香气。你就晓得他修行有了功夫。汗毛孔里流出来是香气不是臭气。你跟他言谈。他口吐出来的是芬芳。凡是口臭重的人他有毛病。肠胃一定有问题。肠胃有问题。不正常。所以知道有这些不正常的气味。我们就晓得身体内脏里面就有问题、不健康了。你要注意保健。身体健康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。这是我们读到这一节的经文。这都是一定要懂得的礼节。要注意服装。要注意你的穿著、你所佩带的(古人都是要佩带首饰、佩带璎珞)。这些都是属于庄严具。像现在正规的聚会。你看看男女的装扮。你就知道了。愈是重要的庆典愈要注意清净庄严。
『上妙摩尼轮』。「轮」是宝。凡是属于圆的都称之为轮。小小的一个圆形的装饰品也是轮。像中国人的玉璧。圆形的。当中有个洞便利穿带子。佩带在胸前或者佩带在后面。也有佩带在腰间。中国出家人用的这个「衣」。采用钩环。钩环是中国人做出来的。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没有这个。我们现在这个钩环。这个环也是轮。那个质料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色彩、质料。这是便于搭衣。我们看看现在日本跟韩国他们没有钩环。他们用带子。中国古时候也是带子。传到韩国、日本。出家人的衣服他们还保存着隋唐时代那个样子。我们现在已经改进了。用钩环是改进。就是为了方便起见。这是可以的。不是不可以的。『及清净栴檀』。栴檀是最好的香。香都摆在香炉上。香炉也是在游行的队伍里面。大的香炉几个人抬着的。这里头燃香。『悉应雨满空』。国王交代:你们有什么好的供养东西统统要拿出来。今天要供佛。后面还有一首:
【众宝华璎珞。庄严净无垢。及以摩尼灯。皆令在空住。】
真是想得很周到。『宝华璎珞』。「宝华」说明它不是花草树木上开的这些花。是七宝的。金银七宝做的花。这些花多半是做为装饰品。男子戴在帽子上的「花冠」。女子在发髻上的、还有佩带在身上的璎珞。像花蔓一样的。『庄严净无垢』。佛法里面叫「庄严」。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美丽。文雅的词句叫庄严。通俗一点叫美丽。一个个打扮得非常美丽。「清净无垢」。身体清净。衣着整洁。一点都不零乱。一点都不脏。干干净净整整齐齐。这就是庄严。还有『摩尼灯』。灯不能够缺少。「摩尼」是如意的意思。「摩尼灯」就是各种不同的灯。不同的形式形状、花样彩色。各人自己去想自己去做。这个时候统统拿出来。庆祝大好的节日。『皆令在空住』。到这个地方都是国王可以说是下达命令要求大众。从宫廷里面的眷属王子大臣文武百官。一直到全国的人民。今天听说佛出世了。无比的欣喜。要以最恭敬、最庄严的场面来庆祝、来欢迎。迎接佛陀的教诲。普遍推动圣贤的教育。确确实实这是国家第一桩大事!
在中国古时候《礼记》里面所说的。「建国君民。教学为先」。建立一个国家。领导所有的人民。哪一桩事情最重要?教育。教学为先。在古代行政组织里面也分许多机构。宰相底下一级单位称「部」。第一个部就是教育部。对教学的尊重。不像现在。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国家。总理下面这些「部」。第一个部现在多半是内政部、外交部。在古时候头一个是教育部。内政、外交是排在底下。说明他们特别重视教育。「教学为先」。只要把人民教好。社会安定。天下太平。作皇帝的人是「垂拱而治天下」。教
佛是世出世间最好的老师。经典是世出世间教育最好的教材。国王怎么能不欢喜?怎么能不拥护?这十一首偈就是他对于圣贤教育的表态。我们要懂这个意思。这是一个有智慧、有道德、有大福报的国王。显示出他尊师重道教化人民。给遍法界虚空界。特别是六道里面的众生。做一个好榜样。我们读这段经文。你要不懂这个意思。你就白读了。你什么都没有学会。国王这个表态。首先是自己对佛陀的礼敬。上行下效带动文武百官、眷属王子、全国人民。对老师的尊敬。对教学的尊敬。意思在此地。后面佛说法才能产生效果。这个效果就是印光大师常讲的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」。现在国王大臣全国人民十分诚敬。他们听佛讲经说法一定得十分利益。最后这首偈。劝导大家。这供养具都准备了。好。一起去供佛。我们看这最后一首:
【一切持向佛。心生大欢喜。妻子眷属俱。往见世所尊。】
你看这首偈。前面一共。从第四首到第十首。七首偈。一共有七首偈。国王命令大家去办供养具。用现在话就是说去办这些礼物;包括自己本身的庄严。你要穿着你自己所有最好的服装。佩带你所有最珍贵的珠宝璎珞。都是表示恭敬供养。香花那些是供佛的供具。带给佛的礼物。『一切持向佛』。我们都带了。向佛所在那个地方去。各个人『心生大欢喜』。『妻子眷属俱』。我们现在讲的携家带眷都来了。『往见世所尊』。我们一起去看。看什么人?世间所尊贵的。世间所尊重的。所以我们佛门称佛为世尊。世尊这个名号就是这样来的。用现在中国人常说的话:尊敬的。佛菩萨是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大众最尊敬的老师。他们是以「师」的身分出现在世间。这一段虽然是意思很明了、很清楚、很浅显。实际上含义非常之深。显示出诚敬跟得益是成正比例的。所以这段经文不能少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请看底下第六段「俱行诣佛」。这一段也不难懂。请看经文:
【尔时喜见善慧王。与三万七千夫人采女俱。福吉祥为上首。】
这里头有几个小段。我们一段一段来介绍。先说国王。国王的德号『喜见善慧』。国王带着他的『夫人』、『采女』。就是宫女。一共有三万七千人。『俱』就是一个团体。这是国王的眷属。『福吉祥为上首』。我们知道「福吉祥」一定是皇后。宫中内眷一定是由皇后为上首。再看下面一段:
【五百王子俱。大威光为上首。】
国王福报很大。他有『五百王子』。『大威光』我们相信一定是太子。王子里面以太子为上首。就是这个团体的领众。
【六万大臣俱。慧力为上首。】
这是『大臣』。大臣『慧力』我们相信他一定是首相。文武百官是首相为上首。
【如是等七十七百千亿那由他众。前后围绕。】
这是讲全国各个团体的人民。我们现在讲人民团体。『众』就是团体。那由他众。众是团体。团体太多了。『七十七百千亿那由他』。这个国家大。团体多。『前后围绕』。我们看到这么大的一个团体。实在讲是无比的庄严。
【从焰光明大城出。】
从居住首都。『焰光明大城』是首都。从首都大城出发。
【以王力故。一切大众乘空而往。】
所以。这个城市的国王大臣、所有居民。过去生修积的善根福德无比的殊胜。感得的果报如同天人。人民尊重国王。一切都归功于国王。『以王力故』。这一句意思很深。我们要学习。我们个人所有一切的成就。在过去无不归功于皇上:皇上圣明。他领导得好、他教得好。才有我这个成就。在家庭归功于父母。在学校归功于师长。这里头学什么?学谦德!谦虚、恭敬成就自己的德行。果报在哪里?到你将来做了老师、你做了家长、你做了国王。你的下一代就跟你一样。把所有一切功德归功于你。这是教育、是教学。
现在社会不如是。各个都是自己要作主。所以目无尊长、目无老师。一切是「我行!我很能干。他算什么!老师也不行。父母也不如我」。不错。你是很行。你的福报享完了。你的恶果就现前。这个恶的果报是什么?现实的。你的儿女是以你为榜样。你瞧不起父母。将来他瞧不起你。你目无尊长。将来他也是目无尊长。变本加厉比你这一代还厉害。到那个时候你后悔来不及了。古人聪明。千万年的经验教训。他知道。起心动念一切造作。他都想到很深远的后果。后果不善。现前虽有利益。也不要、也会放弃掉!一切都从后果上来想。
我今天在此地跟大家研究经教。实实在在说。我跟李老师的时间说起来虽然是很长。十年。但是你要晓得。一个星期只见三次面。听他老人家讲经一次。听他讲古文一次。听他教学一次。三次。教学的时间只有两年。两年这个班结束之后。见面机会大概只有两次。而且我在台中是作客。我不是当地人。我去的时候。台中莲社已经十年了。所以老师许许多多那些数据都有人保管。我拿不到。拿的时候要申请。老师批准才能借出来。那个时候没有影印。自己抄。原件要奉还。那个时候讲经没有录相、没有录像。连录音都没有。所以我离开台中之后。李老师手中的资料我没有。他只给我一本《无量寿经》。眉注是他自己亲笔注的。我只有这一份东西。这一份东西我大概印了有好几万册。普遍流通在全世界。
如果当时台中莲社有我们现前这个设备。你们一定会想到。我自己讲经的时间会减少。我放老师的东西给大家看。看完之后。我跟大家一起来做研究讨论。我一定是会这么做。对自己有大利益!不断的接受上一代的教诲。长时间的熏习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。我不会把我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。为什么?我的东西不成熟。成熟之后也不要我自己拿。自然有别人流通。这个就对了。为什么?人家听了、看了觉得真好。他就流通。我不是宣传自己。那是他们拿去流通的。这我没法子。自己真正把名闻利养放下。彻底放下。身心回归大自然。
你们诸位同学要跟我久。细心去观察。你能看到我讲这些东西。现在写的少、讲得多了。是不是我主动去流通?不是!都是别人一再要求。不得已才拿出去。我没有版权。我讲完之后就不要了。我也不会听我的东西。我所记的是老师的教诲。我读的是古人东西。甚至于我自己东西我看都不看!你看你们有很多同学。从录相带、录音带整理出来许多的文字拿来给我。我看了没有?没看。为什么不看?我不希望流通我的东西。我没有东西!我空手而来。还是空手而去!你们听了欢喜。那你们自己看着办!这是我一生的态度。我如果要是搞名闻利养。我对这个就很重视了。一定是全副精神灌注这个地方来过目。来修改这个东西出去流通代表的。我不是的。我要把我的时间来读古圣先贤东西。来读经。我绝不浪费在这些地方。这是我跟大家学习的心态不相同。我常常讲过。我讲的这些东西提供给大家做参考而已。为什么?不成熟。什么叫成熟?大彻大悟才叫成熟。成熟的东西可以流通。不成熟的东西不能流通。
现在大家自己在流通。我没有障碍。我也没有办法
我也常常提醒同学们。我们修行有没有进步。讲经的人在讲台上能看出。在你日常生活当中能看出。你处事待人接物。放下了!真的放下了。唯有一切放下。你才真正能生活在佛菩萨的境界里头。前天我们读到清凉大师在《疏钞》里头引用的《思益梵天所问经》里面的四句偈。这四句偈是释迦牟尼讲的。末后一首跟《华严经》上讲的意思完全相应。他拿来做印证。讲什么?讲三宝!「知法名为佛。知离名为法。知无名为僧。是菩萨遍行」。这一句我们也用了很长的时间跟诸位介绍。你看这个讲三宝就比我们平常讲三宝的意思深多了!我们知不知道「离」?离就是放下。大乘经上常讲「离一切相。即一切法」。这些经句我们常读。要知道离。知离是觉法。知无是觉僧。「知无」。我跟大家常讲的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一切法。无所有。毕竟空。不可得」。我这四句。诸位细细的把《心经》给它对照对照。你们想想看这四句可不可以做《般若心经》的总结?你如果能体会。如果能落实。真正的「佛法僧三宝」你得到了!
所以讲到这里。一切臣民归功于王。我这一点点成就。这是大家明显能够觉察到的。我归功于老师。归功于韩馆长护法。没有老师引导。没有护法提供我修学的环境。哪里会有成就!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念念不忘老师。我在摄影棚里面你们来参观。开讲之前我要拜老师、我要拜护法;讲完之后我还是要拜老师、拜护法。韩馆长护持三十年。李木源居士护持三年。他们是所有一切护法的代表人。这里讲上首。护法的上首。功德归他们。不能归自己。归自己麻烦在哪里?增长我见。增长我执。我执、我见不能破。三界出不去。纵然你念佛功夫不错。临终时候能够伏烦恼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你生凡圣同居土。上面两土你没分。所以一定在现今。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自私自利断掉。起心动念念念归众生、念念归菩提。回向!这三个回向。回向菩提、回向众生、回向法界。普贤菩萨最后「普皆回向」。回向法界、回向实际。这就对了。往生净土肯定提高品位。在现前提高境界。你的境界不一样。世出世间一切法。一丝毫都不放在心上。统统放下了。度众生、帮助众生的「事」要做。帮助众生的「意」没有。这个样子与「佛」、与「法」、与「僧」才会相应。接着看下面经文。这是推崇王的力量、王的福报。其实大家都有福报。特别推崇:这不是我的福报。国王的福报;不是我的智慧。国王的智慧。『乘空而往』。所以他们的福报跟天人没有两样。
【诸供养具。遍满虚空。】
人多。供具太多了。到处遍满。
【至于佛所。顶礼佛足。却坐一面。】
到达世尊的面前。向世尊行最敬礼。然后
【复有妙华城善化幢天王。与十亿那由他眷属俱。】
『妙华城善化幢天王』代表天众。代表哪一种天?二十八层天。这个我们要知道。佛经里面常讲「天龙八部」。天龙八部里面的「天」是代表二十八层天。大多数是用忉利天王来做代表。这个地方是「善化幢王」。第二句:
【复有究竟大城净光龙王。与二十五亿眷属俱。】
八部里面的龙王是守护天宫。相当于我们人间组织里面禁卫军的首领。在民国年间守护国民政府总统府的有警卫团。有警备司令。属于这样的职位。守护天宫的。同时龙也主持地面。中国人常常讲「龙逐于水」。这是说龙王管辖的一些职责。这个龙王名字好。『净光龙王』。这龙王有智慧。净是德。有德、有慧。他住的是『究竟大城』。
【复有金刚胜幢城猛健夜叉王。与七十七亿眷属俱。】
『夜叉王』也是守护天城。龙是守护外城。好像管城池的。「夜叉王」是守宫殿的。天王的宫殿。宫殿的守护神。就好像从前皇宫。北京是京师。守卫京师在清朝有九门提督。那个职位就好像是龙王。守护紫禁城的就相当于夜叉王。那完全是守护皇宫的。守护皇宫一般都是太监。皇宫里面的这些卫队。
【复有无垢城喜见干闼婆王。与九十七亿眷属俱。】
『干闼婆』是梵语。翻成中文意思是「香阴」。他是帝释天(我们中国人讲玉皇大帝。就是忉利天主)的乐神。宫廷里面乐队的队长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。他是素食的。他不是吃肉食的。是素食的。天王需要乐队来演奏就烧香。闻到香他们就来了。所以叫「香阴」。闻到香。他就来了。用香来召集这个乐队。他『与九十七亿眷属俱』。
【复有妙轮城净色思惟阿修罗王。与五十八亿眷属俱。】
『阿修罗』是梵语。翻成中文是「无端正」。「阿」翻作「无」。阿弥陀佛的「阿」也是翻作「无」。「弥陀」翻作「量」。「佛」翻作「觉」。所以。阿弥陀佛要是用字面上来翻译。翻成中文意思是「无量觉」。「修罗」翻作「端正」。「阿修罗」就是「无端正」。无端正相貌就不好看。很丑陋;翻作无端正。佛在经上说。阿修罗的男子的确不好看、不端正。阿修罗的女子就非常美。帝释天娶妃子都是娶阿修罗女。他的福报几乎跟天王差不多。大福报!为什么变成阿修罗?佛经上说。他有天之福。没有天之德。大福报是从哪里修的?从布施修的。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天王修布施是以慈悲心、谦下心。自己谦虚、自己卑下。尊重别人。所以得天王的福报。阿修罗也修这三种布施。是以傲慢心。修布施的时候。布施那个对象眼睛没有瞧得起人;以好胜心。看到别人布施。「我要布施多一点。我要比你强、我要超过你」。所以阿修罗的习性好斗。他常常找帝释天打仗。所以天上也不太平。帝释天王是很慈悲。阿修罗天常常找他麻烦。『净色思惟阿修罗』。这是皈依三宝。做佛的学生了。回头是岸。发愿做佛的护法神。所以这个阿修罗改邪归正了。我们要尊重他。他护持正法。但是你要晓得。他的习性并不好。你要修行不如法。他很痛恨你。也可能会找你麻烦。你要是如理如法的修行。他一定帮助你、一定护持你。他与『五十八亿眷属俱』。愈往后面眷属愈多。
【复有妙庄严城十力行迦楼罗王。与九十九千眷属俱。】
『迦楼罗』翻成中文意思叫「金翅鸟」。金翅鸟很大。是龙的克星。牠吃龙。所以龙是最怕牠的。这也皈依三宝。受了佛的戒律不杀生。所以不敢再去欺负这些小龙、欺负水族。也成为佛法里面的护法神。这些都是鬼神。我们在「世主妙严品」里面读过。这属于杂神类。《华严经》上这些杂神类是不是真的神?不是的。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。我们在《弥陀经》里面。不是读的很多众鸟吗?白鹤、孔雀、迦陵频伽、共命之鸟。释迦牟尼佛说过。「那不是畜生」。这鸟从哪里来?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。阿弥陀佛的化身。我们从这地方就晓得。华藏世界这些杂神众是不是毘卢遮那佛的化身?肯定是!这就是一切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。佛就现什么身。投其所好。让他学习方便。容易成就。这个意思在此地。我们应当要懂得。再看底下这一句:
【复有游戏快乐城金刚德紧那罗王。与十八亿眷属俱。】
『紧那罗』也是帝释天的乐神。他主歌舞表演的。这样的一个艺术团队。所以他的城叫『游戏快乐』。相当于现代社会里面所说的文艺团体、歌剧团。他们是从事于文艺表演的。音乐、歌舞、戏剧。娱乐大众的。「紧那罗」翻成中文意思叫「疑人」。疑是怀疑。为什么叫疑人?他的样子跟人一样。头上长一只角。看到头上长这一只角。这不是人;可是你要不去看他这只角。他跟人一样。所以好像是人。就是多了一只角。乐神。所以八部里面乐神有两个。一个是干闼婆。一个是紧那罗。干闼婆是音乐的、乐队。这个地方紧那罗是有表演的。有歌舞、有戏剧。这么样一个团队。他在此地有『十八亿眷属俱』。再看:
【复有金刚幢城宝称幢摩睺罗伽王。与三亿百千那由他眷属俱。】
这个眷属多。确实是多。『摩睺罗伽』是梵语。翻成中文意思叫「大蟒神」。这是蛇族。大蟒蛇;『王』那就是蟒神。大蟒这类的神。也翻作「大腹行」。蛇没有脚。行走的时候用腹部。所以也翻作「大腹行」。这是以『金刚幢城宝称幢摩睺罗伽王』做代表。以上把「八部」都介绍出来了。
【复有净妙庄严城最胜梵王。与十八亿眷属俱。】
末后讲的是「大梵天」。大梵天王在一个佛世界里面也很多。我们知道一个小千世界的天顶就是大梵天。小千世界的天顶是初禅。初禅是梵天、大梵天、梵辅天、梵众天。中千世界就有一千个梵王。大千世界一千再乘一千。百万个梵王。所以梵王很多。这举出『最胜梵王』为代表。末后我们看这个总结:
【如是等百万亿那由他大城中所有诸王。并其眷属。悉共往诣一切功德须弥胜云如来所。顶礼佛足。却坐一面。】
前面说人间人王率领眷属、王子、文武百官、各行各业的代表。迎接佛陀。这边再看天龙八部鬼神、大梵天王也跟人王一样。把他们的眷属。把他们所统辖的部属也统统都带来了。他们在哪里?出现在空中。虚空、地面呈现出无比的庄严。欢迎佛陀的场面你们看看有多大!多殊胜!多么庄严!实在是我们没有言语能够形容。对世尊这样的恭敬。这是世尊究竟圆满的智慧、福德之所感召。佛在我们这个世间。为什么我们这些人没有被他感召?我们这些人对佛不认识。所以看到佛心里头一丝毫的震动都没有。业障、烦恼、习气太重了!见如不见。闻如不闻。这样殊胜的机缘当面错过。你说可惜不可惜。我在前面跟诸位说过。释迦牟尼佛示现成正等觉。如果不是净居天人变化成我们人身来求佛住世。释迦牟尼佛当时就入般涅盘、就走了。这个世间没有人知道。净居天人代我们来启请。佛这才住世。
『一切功德须弥胜云如来』放光。大威光太子善根成熟。他觉悟了、他明白了。把这桩事情向大众宣布。国王也明白了。臣民、大众也都明白了。才有无比殊胜庄严的场面。请佛住世。请转法轮。我们要学。我们要求一个善知识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。这你就学会了。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接待。来影响当地的这些群众。希望他都能够参加这个法会。听到希有的佛法。这就是教导我们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2121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九百四十一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九百四十一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9299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