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九百零八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九百零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九百零八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九0八卷) 2002/12/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17-0908
诸位同学。请接着看「华藏世界品」。最后偈颂第五段。这一段有五首偈。第一首前面说过了。现在看第二首:
【佛子汝应观。剎种威神力。未来诸国土。如梦悉令见。】
这个地方称的『佛子』。就是前面所讲修普贤行愿的菩萨。当然菩萨的层次很多。经上所说的境界是法身菩萨的境界。法身菩萨包括有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。此地说的「佛子」是初住菩萨以上。换句话说。十法界里面的菩萨。通常我们佛门讲九界凡夫。这九法界。其实九法界跟十法界是一个意思。九法界里面的菩萨是相似位。在第一层的是观行位。这个境界没有办法亲证。亲证这个境界要初住以上。也就是说破一品无明。你才能亲证这个境界。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见到了。不是听说。我们今天读经是听说。自己没有亲自见到。什么原因?我们的见思烦恼没断、尘沙烦恼没断。这两种烦恼未断是六道凡夫。这个要懂得。所谓六道凡夫。你没有办法出离六道轮回。
要断这两大类的烦恼。谈何容易!古时候祖师大德常说。世尊如果没有为我们说「带业往生」这个念佛法门。末法时期的众生肯定没有一个得度。这个话。我们细心想想是实话。可是带业往生。一定要晓得。只带旧业。不带新业。带业。你有能力把这个业力伏住。不让它起作用。这样才能往生。如果你的烦恼习气。你没有能力把它伏住。临终时候还会起现行。那就没有办法了。但是比起断烦恼可以说容易太多了。伏烦恼比断烦恼容易太多了;一分功夫就能伏烦恼。但是断烦恼要十分的功夫。你们想想。这个真的是大开方便之门!
哪些烦恼决定不起现行?我常常跟同学们说。十六个字一定要放下。「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」。你能把这十六个字统统放下。烦恼就伏住了。这十六个字放不下。烦恼伏不住;伏不住。念佛不能往生。念佛的人多。往生的人少。什么原因?他这个烦恼习气伏不住。念佛的功夫不得力。所以念佛功夫得力。就是这些烦恼不起现行。这是功夫得力了。
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。处事待人接物还会有这个念头起来。就是功夫不得力。心没有静下来。这个心就像水一样。它还起波浪。当然这个浪有大浪、有小浪。大浪虽然没有了。它还有小浪。小浪碍事。妨碍你往生。这个要不得。所以。这个东西要在平常、要在现前锻炼。
现在这个社会。说老实话。对真正修行人来讲。好环境!为什么?诱惑的东西多。诱惑的力量强。在这样环境当中。你不被诱惑。真有本事!所以这是好环境。就像磨刀一样。磨刀石好。几下刀就磨快了。成功快速。成功容易。但是从另一方面来想。要不是有坚定的信心、弘愿。很容易被淘汰掉。他禁不起诱惑。见色闻声。六根接触外面境界。他自自然然起心动念。他就堕落了。所以。今天这个环境。对于我们学佛的同学来说。真正有毅力、有决心的。快速成就;没有真实的道心。那也就很快就退转了。所以境缘确实没有好坏。好坏是在我们自己的心。我们用什么心去感应。这里讲「佛子」。这个佛子是有标准的。
那凡夫有没有分?清凉大师很慈悲。说凡夫也有分。法身菩萨的事情。凡夫哪有分?当然祖师大德是佛菩萨的化身。不会妄语。凡夫里面有一等人。大心凡夫。这个凡夫跟《华严》有缘。跟这个法门有分。那就看我们是不是个大心凡夫。也像法身菩萨一样。「心包太虚。量周沙界」。这样的人学《华严》虽不是法身菩萨。虽然见思、尘沙、无明没破。他也能够契入少分。
这个契入。我们通常讲解悟。不是证悟。大彻大悟有两种。一种是解悟。智慧开了;一种是证悟。证悟就是入华藏世界。那个解悟的人。入不了华藏世界。念佛求生净土没有问题了。肯定往生。因为解悟的人。诸位想想。我刚才讲的十六个字。这十六个字还要有。他不会理解。他解悟都不可能。我讲这十六个字是讲到最低的层次。最低的标准。不能少过这个标准。低过这个标准那就很难有成就。连往生都没把握。
我们真正学佛的人。真正要觉悟这个世间苦。这个世间无常。生活在这个世间。我们的活动空间是非常有限。真的像鸟关在笼子里头。你有多大的活动空间?我们到外国。动物园里面去看。你看那个笼子大。再大还是个笼子。你还是出不了它的范围。六道就像个大的笼子。我们出不了这个范围。大笼子里头还有小笼子。我们今天得人身。生活的空间。诸位想想。离不开这个地球。地球就是笼子。我们没有办法突破空间的维次。受多少限制。
这许许多多的限制。谁给我们的?不是上帝。也不是阎罗王。与佛菩萨更没有关系。许许多多的障碍是自己造成的。自作自受。这就没办法了。自己怎么造成的?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。妄想造的大笼子。分别又造一个比妄想小一点的笼子。执着是更小的一个笼子。你们说苦不苦?三重障碍。你怎么能突破?突破之后。就是一真法界。那你就得大自在。那个生活空间真的是自由自在。海阔天空。没有限制。法身菩萨。我们称他作法身菩萨。这「佛子」里面的含义。我们就明白了。
我们一定要发大心。我们一定要放下执着、分别。妄想一下还办不到。总而言之。对于一切世出世间人事物不要太执着。不要过分去分别;希望我们的分别、执着一年比一年轻。那是烦恼。执着是见思烦恼。分别是尘沙烦恼。这个东西一年比一年淡薄。那你就是烦恼轻了;烦恼轻。相对的你的智慧一定长。智慧增长能帮助你解悟。利益无边。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。哪一个不是凡夫修成的?他们能修成。我们为什么修不成?总得多想想这里面的道理。要争一口气。他能成就。我也能成。
『汝应观』。你仔细的观察。看什么?『剎种威神力』。「剎种」前面讲过。这是一个大世界。我们现在居住这个世界种叫华藏。这是一个剎种。这个剎种有多大?我们没有办法想象。华藏有二十层。用现在的话来讲。这就是最大的一个单位星系。很大很大的一个单位。这个单位里面有二十层。我们今天天文望远镜没有办法。看不到!二十层。
我们的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报土。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区域叫娑婆。这个娑婆是一个大千世界。如果黄念祖老居士讲的那个话是真的。他讲的什么话?他讲佛经里面讲的单位世界。是我们现在天文学家所发现的银河系。这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。如果这个话是真的。那么一个大千世界里面多少个银河系?这个可以算得出来的。一千个单位世界。就是一千个银河系是一个小千世界。这是一个小的星系。然后以这个星系为单位。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;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。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。所以这里有一千、一千、一千。三千。叫做三千大千世界。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。十万亿!
我们今天天文学家的科学仪器。还没有办法观察到十亿个银河系。换句话说。不能突破。那这个世界就很大了。真的就很难想象。西方极乐世界。佛在经上说的跟我们同在一层。都在第十三层;好像一栋大楼一样。都在第十三层。每一层佛的剎土。像这样大千世界就不知道有多少个!二十层。一个剎种。「剎种威神力」。威神是比喻它活动的力量。我们今天科学家所讲的「能量」。它的活动。
『未来诸国土』。「未来诸国土」。这是我们能够理解了。这一个大的剎种里头、大星系里头。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中等的星系。我们今天讲一尊佛的国土。三千大千世界。这是一个中的星系;中星系里面。像一个单位世界的。那是个小星系;这小星系就不得了。银河系是个小星系。太阳系在银河系里面。又是一个很小的星系。这样的小星系「成、住、坏、空」。快速。
正如我们一个人身。我们人的身体。这就好像是一个剎种。人的寿命能够活到几十年、活到一百多年。剎种的寿命长。但是我们身体的细胞。那就好像是太阳系一样。这是最小的星系。是很小的星系;细胞的新陈代谢时间短。不长。现在科学家给我们证明。佛在经上讲七年。七年我们整个身体旧的细胞统统都换新的。七年是一个周期。换尽了。全部都换了。一个旧的都没有了。新陈代谢。旧的细胞死了。新的细胞生了。那个新的细胞生是「未来诸国土」。
『如梦悉令见』。这个「梦」是比喻。修普贤行的菩萨。他不但能看到过去、现在。也能看到未来。未来。现在虽然没有形成。他已经见到;换句话说。他的德能超越时间、超越空间。未来的事情他看到了。正不正确?正确。「如梦幻泡影」。
所以我们也曾经读过一些古老的预言。中国、外国都有。宗教里面也有不少。佛法里面也曾经说到。许许多多的预言都说一九九九年、两千年是这个世界末日。我们看到很多很多这些书籍。写这些书的人。有些是从数学里面推演出来的。中国的古老预言多半是从《易经》(《易经》是数学)。从这个里面推演出来的;还有一些是鬼神灵媒传递的讯息。这两类都不能够完全可靠。为什么?那个数学小数点后头几十个单位错一个。就有差别。就不准了。灵媒是一些六道里头的众生。虽然有时候他这个能力比我们强。也有看错的时候。唯一能看得真实的是禅定功夫。人入甚深禅定。就是此地讲的他能够看到未来。那个看到是他亲见的现量境界。那一点都不会错。他见到了。
可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了很多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人的心想。所有一切众生的心想。剎那剎那在变化。所以说它不是个定数。它是个变量。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。它是个变量。晓得这个道理。这个灾难能不能化解?在理论上说。能。化解都可能。推迟那就更容易了。所以这个劫难。我的看法是没有化解。但是推迟了。可能从两千年推展到二十年之后、三十年之后。预言里头也有说。这个灾难在二千零二十七年。这样就推展二十七年了。还能不能推展?当然能。为什么会推展?人心!人心向善。人心祈求和平。我们中国人常讲改运。就能改运。
今天有个同修剪了一个报纸给我看。他们知道我不看新闻、不看报纸的。这个报纸里头有一则消息。香港佛教界要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念佛会。为香港和平、兴旺做一次祈祷。所有香港佛教单位都参加了。估计大概有五万人。好事情!
这种祈祷法会。早年夏莲居老居士在世的时候。极力提倡。念佛功德不可思议!那我们修净土的同学。天天在念佛。我们的命运有没有转过来?许多人的命运没转过来。没转过来。念了那么多年。还是老样子。甚至于一年都不如一年。对于念佛的信心都丧失掉了。不灵;求佛菩萨保佑。佛菩萨不灵。
佛菩萨是真的保佑。保不了!为什么保不了?人跟菩萨不合作。他想帮你忙。你要合作。他才帮得上;你想求他帮忙。又不肯跟他合作。那这就没法子了。怎么合作?你得听话。你要断恶修善。佛不是讲得很清楚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世界末日、世界灾难从哪里来的?人心天天想不善、天天做不善、天天说不善。不善业感召来的。念佛是好事情。这个「口」相应了。「心」相不相应?「行」相不相应?如果我们「身、语、意」三业都相应。那个转变非常快速。这个道理要懂。
世尊当年在世。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。他老人家一生讲经说法。诸位都知道。佛陀在世。讲经三百余会。说法四十九年。这三百余会。用现在话来讲。他办的讲座。不论这个讲座规模大、规模小。他一生办了三百多次。有的规模大。时间很长;有的规模很小。时间短。四十九年当中。办了三百多次。教学!用今天的话来说。「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」。一生搞这个事业。帮助人觉悟。觉悟就回头了。觉悟就
佛不在世间了。其实这个「不在世间」是我们众生一个错误的观念。佛在世间。菩萨也在世间。在哪里?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里面。男女老少。各行各业。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。他要不应化在这个世间。我们这个世间这个劫难还得了?不得了!他们应化在这个世间。认真努力的行善积德。影响周边的人物;跟他接近的人物一定受他影响。善人多了。善念多了。所以。我肯定的讲。这个劫难并没有化解。为什么?回心转意的人。有。但是不多。敌不过众生的共业。这个道理诸位一定要懂。佛经里面常讲「心佛众生。三无差别」。这个力量是相等的。所以众生的业力很大。《地藏经》上讲的「能敌须弥」。用这个来形容众生业力太大。
所以。现在推迟有好处。如果我们能够在最近十年当中。把圣贤教诲普遍弘扬。让这个社会能有十分之一的人觉悟。这个劫难就化解了。九个人造作罪业。一个行善积德的人能救他。所以一个人他的福报能救九个人。不能帮助一百人;一百个人造恶。一个人行善。救不了大家。但是一百个人当中。九十个人造罪业。有十个人觉悟。断恶修善。能够把这个社会改变。灾难可以化解。这桩事情要认真努力去做。帮助大家破迷开悟。我放弃自私自利。我放弃名闻利养。我放弃五欲六尘的享受。我放弃贪瞋痴慢。这个社会现在的人讲这叫牺牲。牺牲奉献好处在哪里?好处是救了这个劫难。让一切众生平平安安、快快乐乐的过日子。
你想想看。值不值得?应不应该做?不愿意做的人。他不能够放下。还是贪图名闻利养。贪图一切享受。那要没有这些人真正觉悟回头的。肯牺牲奉献的。这个劫难不能化解。这些肯牺牲奉献的人。他将来能不能得到好处?能。他得到那个殊胜功德利益。不在这个世间。如果在这个世间。那可能在后世。人天福报!这个人积大德、行大善。哪有没有果报的道理!果报在后世。在来世。
如果他真的觉悟了。知道像《八大人觉经》上所说的。「世间无常。国土危脆」。就像释迦牟尼佛表现真正觉悟。国王也不做。元帅也不干;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出一个真正觉悟的人。真正明白的人。他在这个一生搞哪一行?搞教育。而且搞的是多元文化的教育。有教无类。不分国家。没有国家界限。没有种族界限。没有宗教界限。只要你肯学。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。志同道合。这个好!这个在世出世间法里面。第一等的功德。真
不是真正觉悟的人。他怎么会去干这个事业?人家觉得这个事业是傻瓜。你应该得到的。你为什么放弃?世间人拼命在争取。你已经得到了。不要。送给别人。真正觉悟的人晓得「世间无常。国土危脆」。要做什么?要做带得去的「功德」;带不去的赶快舍掉。所以不造业。不但恶业不造。善业也没有放在心上。善业虽然造。不着相。三轮体空。
所以。他有能力突破时空的维次。他能够见到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这就说明生活空间扩大了。不但是遍法界虚空界没有障碍。哪个地方有感。哪个地方就应。而且还能够回到过去。过去的遍法界虚空界;也能够契入未来。未来的遍法界虚空界。世界是重迭的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读到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重迭;虽重迭。没有障碍。这一首偈是劝我们应当修普贤愿。你修普贤愿才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。这个功德利益就是无边际的庄严。
我们对于佛的话。难信!佛在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很好。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。他能在娑婆世界。五浊恶世。「劫浊」。劫浊是环境不好。环境怎么不好?这一个时段、这一个区域里面的众生邪知邪见。「见浊」。一切众生各个无量无边的烦恼。这是「烦恼浊」。「众生浊」、「命浊」。寿命不长。古德常讲「人生七十古来稀」。这是杜甫说的。唐朝时候的人就有这样的感叹。人生能够活七十岁。少有。不多!
现在一般人说医药发达。人的寿命延长了。医药发达能把人的寿命延长。因果的定律不就推翻了吗?哪里还有什么因果报应?如果细心去观察一下。我们现在人的寿命是不是延长了?你要把全世界的人。把他的年龄平均一下。恐怕还不到七十岁。还是古人讲的话对。为什么?包括许许多多灾难当中死的。横死的。你看看。现在青少年自杀的。这个事情一天一天多了。小学生自杀。初中学生自杀。从前没听说过的。这么小小的年纪。他已经活得不耐烦了。他在这个世界上没多少年。这种沉痛的压力他已经受不了了。要不然他怎么会走这个绝路?灾难死亡的。战争当中死亡的。天灾人祸!这样一平均。人的寿命还是超不过七十岁。古圣先贤讲的话还是准。准确。还是没错。
那么寿命可不可以延长?可以。自己可以做得了主。《了凡四训》就是好榜样。袁了凡先生寿命延长。他的命只有五十三岁。他活到七十多岁。俞净意先生寿命延长。寿命怎么延长的?积功累德。相随心转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诸佛菩萨没有寿命。为什么?他没有自己。无我;四相破了。四见破了。他哪有寿命?应化在世间。住世时间长久是众生的福报。众生需要他。多住几年;众生不需要。不需要就走了。就这么回事情。什么人有寿命?有「我」就有寿命。你们想想看对不对?「无我」。无我。谁的寿命?就没有了。
诸位如果能做到生死自在。你一定要学佛。一定要懂得般若。一定要破四相、破四见。你的寿命就没有了。然后你跟诸佛菩萨一样。世间人需要我帮助。多住几年。一点不妨碍。这个世间人不需要我了;不需要我。在世间没事做。他方世界的众生求你。有求于你。希望你帮助。你就到别的世界去。不同维次空间。你的活动空间太大太大了!
到这个时候。不但这一个人你有分身的能力。释迦牟尼佛在《梵网经》上跟我们说。「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」。释迦牟尼佛是化身。多少化身?千百亿当中一个。释迦牟尼佛的本身是什么?毘卢遮那如来。法身佛;卢舍那。报身佛;释迦牟尼佛。应化身。三身一体。一体三身。那是我们的真身。那是我们的本来面目。我们希望这一生当中努力。要把本来面目找回来。宗门里面常讲的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我们这一生没有空过。这一生过得有意义、有价值。好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。我们接着再看下面第三首:
【十方诸世界。过去国土海。咸于一剎中。现像犹如化。】
十方诸佛的剎土。无量无边。这一句讲的是空间。第二句讲的是时间。讲的是『过去』。『十方』讲的是现在。所以它这两句话就把空间跟时间都包括了。空间是十方。时间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都包括在其中。这里面的世界。无量无边!这是道地道地的华严境界。
『咸于一剎中。现像犹如化』。无尽的时空。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都能在一剎土当中现像。现的这个像。诸位要记住。「如化」。现在我们对于这个说法很容易理解了。譬如我们今天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摄影棚里面。跟诸位一起来学《华严经》。通过因特网传遍全球。你家里头有计算机。连接上网络。知道我们的网址。你打开计算机的屏幕就看到这个画面。这个画面不是「现像犹如化」吗!
所以我们今天读经不能不佩服古时候的人。古时候人没有这些科学技术。他怎么能够体会得到?我们今天这首偈可以说在现在计算机网络上完全证实了。现在我们现场讲经。同一个时间你来收看。在全世界任何地区。你能看得到。
我们网络里面储存着有昨天的、有前天的、有去年的、有前年的。「过去」!你随时都可以看到。但是跟佛经还差一截。佛经可以看到未来的。它能看到明天的、后天的。能看到明年、后年的。这个我们科学技术做不到。佛法还是比现代科技高一筹。现代科技没有办法赶上。它不能够进入到未来;它能够回到过去。它不能够进入未来。佛法是三世十方。自在无碍!
这一首讲的是依报。我们生活的环境。依报。在我们现前也能够回顾过去。你看香港博物馆里面展览。香港过去百年的历史。留下许许多多的画面。在从前没有录相。但是有照片。我们看到一百年前的、五十年前的、一百五十年前那个时候香港的状况。看到那个时候人物的照片。跟现代的香港对比一下。不一样。
不但是五十年、一百年不一样。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。一九七七年。二十多年了。这二十多年变化很大!我来的时候。香港没有地铁。香港有电车。那个电车我也坐过几次。香港到九龙一定要坐渡轮。我们过海都是坐渡轮的。到尖沙咀码头。这边天星码头。那个时候已经有出租车。七七年有出租车了。这些高大的建筑物没有。我记得七七年香港最高的一栋大楼。五十层。现在这个大楼我很熟悉。它的窗子都是圆形的。就是那一栋最高了。五十层。那个时候香港相当美!
这些年来。每年到这边来的时候都有变化。从前香港街道我还很熟悉。现在都不认识了。我记得那个时候香港的人口好像只有三百多万。现在增加很多倍。那个时候在香港看到蓝天白云。现在这种景观没有了。许许多多这些山顶。狮子山、凤凰山。这一边的太平山。我都去玩过。绿水青山。确实值得怀念。怀念那个时候的香港。
「过去国土海」。这个「海」是形容无量无边。所以佛经上讲的话。我们仔细去思惟、观察。正确。确确实实「世间无常。国土危脆」。我们居住的这个国土环境也是不断在变化。不止沧海桑田。不断的在变化。在过去。大概国土变化是自然的。为什么?人的妄念没有现在人这么多。社会结构单纯。所以心比较清净。妄念少变化就少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
在现前这个世界。这两年我住在澳洲的时间比较多。澳洲的变化要跟其它国家地区比。那就比较缓慢。都是与心想有关系。心想是因。澳洲人比较保守。我们这个世间人拼命在想尽方法赚钱。澳洲人对赚钱这个概念要跟其它国家地区来比。那还是相当落后。似乎没有这个概念。大概现在只有几个大都会。像雪梨、墨尔本、布里斯本这些大都会。一般这些城市居民对于赚钱这个观念没有。他们的生活非常安定。他只要「我能够穿得暖。我能够吃得饱。我有一个小房子居住」。就非常满足了。
小城市里面的居民。我住的是小城市。图文巴。这个城市只有八万人口。这个城市里面没有这些娱乐的场所。娱乐场所没有。很宁静。晚上这个做生意买卖的。大概五点钟就关门。六点钟以后街上很清静。居民早睡早起。他们的习惯八、九点钟就睡觉了。早晨大概三、四点钟就起来了。起来到户外运动。澳洲公园多。布里斯本这一个城市就有一千多个公园。是休闲最好的地方。早晨都到公园去散步。运动。空气好。没有污染。他们享受大自然的生活。确确实实我们中国古人讲的「于人无争。于世无求」。小城市一般农村里面居民确实是这样。所以到那个地方去。彷佛我们就回到至少是半个世纪、一个世纪以前的社会。人民厚道、老实。我们对他有礼、对他尊敬。他对我们很客气。很照顾。
所以这一首讲的是「依报」。再看下面一首。它讲「正报」:
【三世一切佛。及以其国土。于一剎种中。一切悉观见。】
『三世一切佛』。这是正报。诸位一定要看清楚。「三世」。三世是讲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把这个世界里面所有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其中。佛法是平等法。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。连蚊虫蚂蚁都不例外;六道里面。饿鬼、地狱也是有情众生。都是未来佛。所以。「三世一切佛」全都包括了。
『及以其国土』。这句话就是包括所有一切诸佛如来。包括未来。未来佛。他成佛。那个修行证果的环境。这是他的国土。示现成佛之后。圆满菩提之后。他在一切世界教化众生。那个依正庄严也在这一句当中。这一句里面的境界无有穷尽。既深又广。
众生修行证果。在没有证得究竟果位之前是菩萨。菩萨怎样成就自己?必定要帮助众生。帮助众生就是成就自己。离开众生。你到哪里去修行?一切众生里面。就跟我们现前境界一样。有投缘的人。有不投缘的人。投缘。我们叫善缘。我们欢欢喜喜的相处。彼此都能够互相尊重。互相敬爱。互助合作。善缘、顺境。这好!
但是你要了解事实真相。这个太重要了;就是你要觉。你不能迷。事实真相。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很清楚。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。所以再殊胜的善缘。不能有一丝毫贪恋心。这个里头起贪心。那你就堕落了。你是迷。你不觉。觉的人不起贪瞋痴慢。再好的环境。住在天宫。大梵天王宫、摩酰首罗天王的皇宫。没有一丝毫贪恋。跟自己在山上住茅蓬那个心态没有两样。功夫到家了。为什么?皇宫跟茅蓬平等。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。在这个里头炼清净心、炼平等心。断贪烦恼。断痴烦恼。这是修行。这是真修!要不然你这个贪痴。你到哪里去断?你怎么会知道断?真正心理上一丝毫罣碍都没有了。炼这个功夫。
在逆境、恶缘。恶缘是什么?不跟你合作。人家讨厌你。排斥你。在这个境界里面。我们修什么?没有一丝毫的瞋恚。没有嫉妒。没有报复。如果还有丝毫这个念头。你跟人结怨了。这个怨一结之后。可麻烦。生生世世。冤冤相报。没完没了。每一次报复的时候。他总要加一些。他不会报得恰好。总是过头。所以到后来就惨不忍睹。
世出世间圣贤常常教导我们。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。结在哪里解?是自己内心里头解。不是在外面。外面一定要勉强跟人家解这个结。那这是错误的。那是解不开的。内里头「我」没有了。你对我怎么样不好。我没有放在心上。我只记得别人的好处。你有一次对我好。我永远记住。欢喜!然后你有一千个对我不好。我一样都没有放在心上。这就是「解冤释结」的秘诀。有一点点痕迹。有一点点不高兴。这个业就结了。那是个麻烦事情。那是菩提道上最大的障碍。
一定要记住我们不是这一生一世。我们有来世。我们有后世。我们要学佛。佛聪明。佛真正觉悟了。佛是生生世世受一切众生欢迎。受一切众生爱戴。但是你还要细心去观察。有没有人谤佛?有没有人毁灭佛?有!可见得这个冤结的化解。不是那么简单。无量无边的众生。所以化解冤结的时间是无量劫。不是一天、两天。一个一个化解。一群一群化解。一类一类的化解。怎么个化解法?佛菩萨的做法就是最好的榜样。他讨厌我。他怨恨我;我尊重他。我敬爱他。他处处障碍我。甚至于杀害我;我处处帮助他。我处处成就他。这才能化解。
《金刚经》上讲歌利王割截身体。这是化解冤结最好的榜样。这一段故事详细的记载在《大涅盘经》。《金刚经》只是引证举例。没有详细说。教导我们对于误会你的人。毁谤你的人。陷害你的人。要用什么样心态来对待?忍辱仙人是最好的榜样!忍辱绝对不是示弱。这个诸位同学一定要记住。有很多人错误了。认为别人欺负你。你都不反抗。你这个人无能。你这个人懦弱。那些人真的不是菩萨。那是魔王。魔王喜欢你斗争。魔王喜欢你结怨。真正的大勇不是跟人斗争。真正的大勇是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。
所以我在讲席里头说过。你有势力。你能够灭人家的国家、灭这个族类。不算英雄。没什么了不起!你能够把你自己的烦恼习气、贪瞋痴慢灭掉。大英雄!这是真的。你在世间里面这些帝王将相。世间人称为英雄豪杰。那是赞扬。不是真的。诸佛菩萨称为大雄。真的。一点不假。
这个「英雄」定义是什么?是一般人做不到的。他能做到。在中国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。了不起!灭了秦国。他自己的烦恼习气断不了。「贪瞋痴慢疑」断不掉。不算英雄。释迦牟尼佛烦恼习气断得干干净净。大英雄!所以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的殿堂叫「大雄宝殿」。别人做不到。他做到了。给我们做示范。教导我们决定不可以意气用事。要用智慧。
所以忍让是高度的智慧。是真正的大勇。你没有高度的智慧、没有大的勇气。你忍受不了;别人无缘无故给你的侮辱。你忍受不了。大智大勇带来的是大智大福。大福大德。烦恼习气从这个地方断掉了。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。十住菩萨提升到十行菩萨。十行菩萨提升到十回向菩萨。境界提高了。功
这个道理。我在没学佛的时候。我就懂得了。我讲经的时候也曾经跟诸位同学报告过。我做学生的时代。说实在话也很顽皮。也很喜欢拿同学们来开玩笑。真的像了凡先生那种习气。那习气不好。仗着自己有一点点偏才。现在人讲歪才、鬼才;说个不好听的话。真的是欺负人。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。我学到了教训。学校有一次举行画图比赛。美术课画图比赛。老师出的题目是学校校景的写生。我在这个比赛当中得第三名。
我画的是什么?同学们画校景写生。总是画学校里的风景。学校里面的建筑。我画的是一个同学。这个同学正在那个地方写生画。我把他画进去了。所以这个画的内容比较上特别。就被选了第三名。有很多同学来向我道贺:你画画得不错。第三名!得到第三名。我就给他说:你晓得我这个为什么会得第三名?得不到的。为什么?你们大家画的是静物。我画的是动物。说这个话都是挖苦人!
我画的那个同学是同班同学。名字我记得很熟:白振寰。这个人现在我不晓得他在什么地方。我永远记住他。常常拿他来开玩笑。来挖苦他。但是这个同学在背后他没有恨我。他也没有嫉妒我。他在背后跟别的同学面前都赞叹我。很多同学把这个话传给我。我听了之后非常惭愧。学期结束的时候。我向他道歉。我这个忍辱是跟他学来的。他现身说法。那个时候十几岁。这个人的修养我佩服他。他教我的。
我以后就学会了。不再挖苦人了。别人挖苦我的时候。侮辱我。我能够忍让。我被他感化一年。一年的时间被他感化了。这个人是我的恩人。在菩提道上的障碍。换句话说。他把我去掉一大半。佛法六波罗蜜里头。你们念《金刚经》就晓得。六波罗蜜。佛最重视的是两个:一个布施。一个忍辱。「一切法得成于忍」。我从同学这里学来的。
所以以后我在台湾。在公家机构里面服务。遇到同事也是挖苦我。拿我取笑。甚至于辱骂我。我恭恭敬敬的听。一句话不回。他骂了半个多小时。我没有反应。他就不会再骂了。听。让你骂。你喜欢骂尽管骂。我绝对不会回答一句。我还是恭恭敬敬很有礼貌对待他。我们的同事、长官看到了。马上就赞叹:这个「徐某某」很有修养。我那个果报马上就得到。骂我那个同事。三天之后就来给我道歉。说他错了。没事!没事!诸位想想。我的劣根性很重。我被人感化一年;我这些同事不到一个星期的时候。他就来给我道歉。这个是解决问题、化解问题。决定不能够对立。
我这些同事骂我是起于误会。我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。我没有做错事情。而是他有过失。我不能把他说出来。我说出来对他不利。我要包容。我要保护他。过后他清楚、他明了。所以很快来道歉。
「忍辱」一定要学。一定要记住。佛教导我们。「一切法得成于忍」。这个「一切法」是世出世间一切诸法。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相处。为什么会有斗争?为什么会有战争?为什么会有动乱?就是不能忍辱。现在人讲爱面子。面子上怎么样也过不去、也下不来。你爱面子。你下不来。后果可不堪设想。你有没有想到?如果你能够把面子放低一点。世间。不但现前。我相信后世。谁不赞叹你的大德大行!碍于一点面子。面子下不来。你这个怨结永远存在那个地方。所以你要看看结果、看看得失。你就了解了。佛说得对。圣人讲得没错。我们的想法、做法真的是错了。
这一首里面着重在「正报」。着重在「三世一切佛」。我们要肯定这一句话的教诲。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。他不知道尊重我。是他在迷;我一定要尊重他。我不迷。我知道他是未来佛
纵然在眼前有一点误会。这个地方误会。那里没有误会;这个地方有障碍。那边没有障碍。我们到没有障碍地方去修行。去弘法。有障碍地方。我们冷静的观察。这个地方一切很好。我们欢喜、赞叹;如果有困难。我们全心全力来帮助。有的时候帮助。他对我们的误会还没有化除。我们帮助。他拒绝。他不接受。我们用别人的名义去做。不要用自己的名义。他就欢欢喜喜接受了。所以。佛说的「方便有多门」!
我们没有私心、没有欲望。真正像佛菩萨一样。「于人无争。于世无求」。我们生活多快乐、多自在!这个世界缘要是尽了。还有他方世界。世界多得很!「十方诸世界。过去国土海」。我们的活动空间太大太大了!娑婆世界如果不能容。他方诸佛的世界还多的是。
不能容都是暂时的。俗话讲面子下不来。这个需要时间。你要用耐心等待。这个等待就是忍辱波罗蜜。你要能够忍耐。一年不能化解。再等一年;十年不能化解。再等十年;这一生不能化解。等来生、等后世。总有化解的一天。最重要的自己心地清净。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。就能够把过去无量劫中所有一切怨怼统统都化解掉了。一定要学「随喜功德」。决定不能够有嫉妒障碍。一定要记住。障碍别人是障碍自己。帮助别人是真正帮助自己。这是真理。一定要懂。
末后这两句。后半首。『于一剎种中。一切悉观见』。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。「一剎种」就是指的华藏世界。在华藏世界能够见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剎土。所以真的是「一即一切。一切即一」。没有障碍。到这个境界里面。我们本能恢复了。本能是自性本具的能力。第一个「智慧圆满」。智慧是本能。自性本具的。不是外来的;无所不知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此界、他方。跟如来果地上没有两样。
佛在经上讲得很好。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这句话说了三桩事情:智慧、德、相。德就是能力。相就是福报。相好。你看我们现在哪个众生不想求智慧。求才艺。求能力。求相好。求福报?福报里头。头一个健康长寿。第一福!佛法统统有。佛告诉你。这本来
你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?释迦牟尼佛一语道破。「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」。这一句话把我们的毛病说出来了。「妄想、分别、执着」。他说「妄想执着」。当中「分别」省掉了。包括在其中。意思是圆满的。「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」。由此可知。我们凡夫跟佛差别在哪里?就在此处。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他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。所以自性本能恢复了。大家一样的、平等的。都有圆满的智慧。都有无量无边无尽的才能。都有圆满的福报。一点都不欠缺。
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。我们受什么害?受「妄想分别执着」的害。这个不是别人给我们的。自己起来的。迷失了自性就起妄想。妄想里面自自然然就起分别、就生执着。现在迷得太久了。无量劫以来。一直迷到今天。这正是古人常说的。「少成若天性。习惯成自然」。我们无量劫就迷失了。把妄想、分别、执着就好像是天性一样。成了习惯。现在遇到佛。我们才真正明了。那是错误的。那不是我们的真性。是我们的习惯。不好的习惯。
既然明了之后。要发一个狠心。把这个习惯甩掉、抛弃掉。不要了。我要恢复真心。我要恢复我自己本来面目。本来我自性这个真心本性里面。没有自私自利。没有是非人我。没有贪瞋痴慢。我要恢复!这个就是真正学佛。真正在做功夫。
恢复我的本能。本能就是如来果地上无量的智慧。无量的智能从什么地方显示?可以说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。随拈一法。你能够观察到、体会到无量义。最明显的是经典。经典一展开。字字句句无量义。深说浅说、长说短说。你得自在!这是什么?是你智慧刚刚露出一点点。
经典如是。事事物物都如是。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。一切人事物里面。你都看出无量义。你有真实智慧的时候。能把这个境界转变成非常美好。无比的自在。真的是自利利他。圆满功德。念念圆满。圆满不是哪个时候、哪个处所。不是。念念圆满。「一切悉观见」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2088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九百零八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九百零八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9202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