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八百六十一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八百六十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八百六十一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八六一卷) 2002/9/2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12-17-0861
诸位同学。请看「华藏世界品」。右旋十海。第四帝青宝庄严海。所持的二十层佛剎。现在看第十八层:
【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。有世界名化现十方大光明。佛号胜功德威光无与等。】
世界的名号显示出佛在这个地方教化多采多姿。也能够体会到这个世界的众生聪明、多才多艺。求知的欲望很高。都希望能够通达十方三世。佛慈悲。总是满众生的愿望。我们都要在这些地方去体会。真的是「佛氏门中。有求必应」。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从来不会叫众生失望的。这一点非常难得。我们应当学。这个确实是性德自然的流露。
众生有希求。我们实在帮不上忙。那情有可原。缘不足;如果帮得上忙。而不肯帮忙。没有慈悲心。违背性德。我们想想我们现前。现在这个社会的众生需要的东西很多。最需要的是什么?不是名闻利养。是道德、是仁义。我们有没有?想学就有。不学就没有。
我们每天在读圣贤书。读圣贤书里面最殊胜的圣贤书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学到了没有?天天在读。我们天天在讲。天天在听。究竟有几个人依教奉行?依教奉行的人。真学!不能依教奉行的人也不容易。过去李老师所说的:来玩票的。来消遣的。当然到佛门里面来消遣比到一般娱乐场所。那是要好多了。至少佛门这个里面正面的多。负面的少。但是得不到利益!
那我们要问。有没有过失?给你说真话。过失不能没有。什么过失?我们表现的不是佛教的形象。那么你就能想象到。会让社会大众对佛教的形象产生误会。认为我们这个样子就是佛教了。社会人对我们的批评。就是对诸佛如来的批评;对我们的轻视。就是对诸佛如来的轻视。他什么原因造成误会轻视?我们的行为不正、形象不好造成的。他们造罪业。我们是他造罪业的增上缘。将来在果报上能脱得了关系吗?脱离不了!我对佛教的误会。是因为我看到这些出家人这个样子。我才不相信它。我才轻视它。这个事情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。
我在年轻的时候。我也很喜欢接触宗教。但是没有办法接触佛教。我接触基督教、天主教、伊斯兰教。为什么这些宗教让我尊敬、让我欢喜?他们讲经、讲道。到礼拜堂听听。是有一点道理。他们的经典翻译得很浅显。我能看得懂。佛经的文字太深看不懂。又没有人讲解。只看到和尚念经。给死人做超度的这些佛事。产生误会。所以印象当中佛教是迷信。迷信。应该破除。应该舍弃。造成这么大的误会!
我算是相当幸运。遇到方东美先生。方先生给我讲的佛教不是这样的。佛教里头大学问!我们听到非常惊讶。方先生说:你所看的不是真的佛教。真的佛教在哪里?经典里面。他教我读经。方先生自己接触佛法是偶尔的因缘。毕竟他的汉学底子好。古文有修养。所以文字的障碍他没有。他是一代的大哲学家。他有智慧。他展开经卷的时候。他能理解。他看得懂。
他告诉我。在抗战期间他在中央大学教书。那个时候中大随着政府播迁在重庆。有一年他生病。朋友们介绍。峨嵋山距离他那里不太远。那个地方环境好。清净。养病最理想的地方。他就去峨嵋山。住在山上。住了一个多月。山上没有报纸。没有杂志。一般的书籍都没有。只有佛经。所以他闲来无事翻翻佛经。看来消遣。愈看愈有道理。然后才知道佛经里面所讲的。哲学。而且是世间最高深的哲学。最究竟、最圆满的哲学。
他是一个哲学家。用哲学的眼光来看佛经。我跟他学哲学。他跟我讲哲学概论。最后一个单元就是佛经哲学。他这样介绍给我。我才知道佛法殊胜。佛法这一门学问了不起!如果我要不遇到方先生。我这一生肯定没有办法接触佛教。因为什么?错误观念造成的。认为它是迷信。认为它毫无存在价值。这个不能怪佛教。佛教本身是好的。怪佛门的弟子没有能够依教奉行。让社会大众做成这样严重的错误。所以我们不能够依教奉行。我们是释迦牟尼佛的罪人。你不穿这个衣服没有关系。你不代表佛教形象。你穿上这一件衣服。不能够代表佛教。不能够代表释迦牟尼佛。让社会大众产生误会。这个罪比破和合僧还要严重!
我们知道破和合僧堕阿鼻地狱。我今天的形象破坏了佛教。该不该堕地狱?不必人说。自己想想就晓得了。起心动念还是自私自利。小小不如意。瞋恚马上就露在面前;言语粗鲁。恶口!让别人感受全是负面的:这是出家人。学佛就是这个样子!他就退避。而且告诉他的朋友们。千万不要学佛。佛是什么样什么样子。因为你这个形象。让人家感到疑惑。否定了佛法;换句话说。我们穿这个衣服是在灭佛法的。为什么你会灭佛法?你是魔王波旬的子孙。佛知道。不是不知道。
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。魔王波旬确确实实嫉妒释迦牟尼佛。但是释迦牟尼佛有智慧、有德行。魔王也佩服。真的是又佩服、又嫉妒。佩服。发心来护法。可是魔告诉世尊:我这个心地不善。常常有破坏佛法的念头、意念在。佛就告诉他:佛法是正法。从真如本性里面流出来的。世出世间任何法没有办法破坏佛法。魔王就说:世尊正法住世。魔一定拥护。等到你老人家末法的时期。你的法运衰了。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。披上你的袈裟来破坏佛法。释迦牟尼佛听了。一句话不说。流眼泪!
由此可知。今天我们披上这个袈裟。违背佛陀的教诲。我们是什么人?我们是魔王子孙。我们的任务就是来破坏佛法的。佛法固然是被你破坏了。形象被破坏。社会大众误会。将来自己要堕地狱。不是说干了就没事。因果的定律是真理。佛都没有办法违背。种善因得善果。你今天造作的是不善的因。我们在前面第十五层世界里头。看到佛的德号「见者生欢喜」。我们今天处事待人接物。使人家讨厌我们。纵然遇到有德行有修养的人。表面上他不说你。实际上他对你敬而远之。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。人家知道得清清楚楚。你自己还在迷惑颠倒。
这个世界。佛『化现十方』。这个「十方」有依正庄严。有善有恶。佛让他的弟子统统了解。这是教学。教你仔细看看。修善因的得善果。造恶业的得恶报。讲到十方世界。讲到三途地狱。往后细说就在这一品经的末后。末后是偈颂。有差不多将近两百首的偈颂。很长。这个对于宇宙人生的认知、认识明了。成就自己的德行道业。既然出家了。纵然是魔子魔孙。也应当回头。回头是岸。
魔王起恶念。犯错误。他要不要受果报?要受。到果报现前的时候。后悔莫及!还是要求佛来帮助他。求佛来超度他。佛菩萨慈悲。对于他过去犯的错误。绝不计较。为什么?他已经很可怜。他犯的错误已经受到报应。三途地狱的苦报是他自己造的。这个事实真相、原理我们在讲席里头讲过很多遍。三途地狱、六道十法界。不是佛造的。也不是上帝造的。也不是鬼神造的。什么人造的?自己造的。自己业力变现的。给你说真话。与什么人都不相干。完全是自己业力变现的。要不是佛慈悲教导我们。我们怎么会了解事实真相?
佛是真正过来人。我们要相信。烦恼习气断尽了的人;菩萨是拼命在断。还没有断干净。值得我们学习。值得我们仰慕。我们这一生当中。紧紧跟随着佛菩萨肯定不错。佛菩萨在哪里?经典是佛菩萨。最重要的。依教奉行!不能不知道。唯有依教奉行。这才是真正忏除业障。
佛在经上教我们不能做的。决定不可以做;佛教我们做的。一定要把它做到。从哪里做起?从净业三福做起。净业三福的根是十善业道。起心动念都要想到。所以你记不住。你就没有用处。要在一切时一切处。连晚上睡觉作梦都不会离开。起心动念总是想到净业三福、十善业道。想到什么?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」。根!根之根是《弟子规》。
《弟子规》是教童蒙的。四、五岁小朋友开始学习的。我们今天四、五十岁了。要不要学?问问你自己。你自己从小没有受这个扎根的教育。现在想学佛。现在想学儒。想学做一个好人。那没有办法。补习!从前没有学。现在赶快补习。还是从这里做起。没有另外的办法。跟盖房子一样。新盖房子。好好的把地基做好。扎根!老房子损坏不能使用了。把它拆掉;拆掉。地基要挖掉重新做地基。这盖房子大家都晓得。决定不能使用旧的地基。补习教育!我们要不认真的学。还要说教别人、教小朋友。你不是欺骗自己。又欺骗小朋友吗?于良心何忍!你在教人的时候。你惭愧不惭愧?
我们学院。到这边来的同学。无论出家在家。大家来这个地方唯一的愿望。学讲经说法。学讲经说法就是教学。教学如果我自己做不到。我将来拿着经教去骗人。要求别人做到。那不叫笑话!这样能兴佛法吗?不能!如果兴旺佛法。造福社会。教化众生。从自己本身做起!
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。劝勉同学。仔细观察释迦牟尼佛。他老人家在世给我们做的是什么样的形象?释迦牟尼佛的传记。我们不要看现代人的。我们还是读经典上的。《大藏经》里头有两种:一种《释迦谱》。一种《释迦方志》。我们可以把它找出来印成单行本流通。仔细观察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样的人物?他怎么样教导我们的?他一生的行谊。自性圆满的流露!
就依《华严经》纲领上来说。释迦牟尼佛一生给我们示现的、表演的。确确实实是四摄六度、十波罗蜜、十大愿王。你们仔细想想。是不是的?他的思想。他的言行。他的容貌。他的形象。是不是四摄六度、十波罗蜜、十大愿王?孔老夫子一生给学生表现的、示现的、表演的。仁义道德!处事待人接物。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!
夫子跟人相处。温厚!你跟他接触能生欢喜心。他温和厚道。我们今天没有这个字。我们的心行表现的刻薄寡恩。对人态度都是很冷酷、很严厉。好像别人都是欠你的。谁敢接近你?到最后真的自己变成孤家寡人。谁都不愿意接近你。变成孤家寡人。最后堕地狱是孤独地狱。没人理你。你自己业报现前。夫子温厚。夫子善良。对人对事对物一点恶意都没有。对人恭慎。恭敬谨慎;节俭。一点都不浪费;忍让。样样自己都退后。让别人在前面。他的学生。真正好学的人学到了。夫子去我们两千五百多年。他老人家的书在。分量不多。一部《论语》一生受用不尽。
宋朝开国时候。赵普。宰相。他自己告诉别人。他以半部《论语》帮助太祖平定天下;又以半部《论语》帮助太宗。宋朝太祖是赵匡胤。太宗是他的弟弟。他死了之后。他的母亲叫他把皇位传给他弟弟。他很孝顺。他没有传儿子。传给他弟弟。弟弟依旧是任命赵普作宰相。赵普说他用半部《论语》帮助太宗治天下。他一生当中专攻《论语》。专学孔子。「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」。留下来这样的美名。赵普!他真的消化了。我们佛家讲「消归自性」!读书真的消化了。他能够用在生活上。用在工作上。用在治理天下上;这个学问真的叫活学活用。
佛法亦复如是。佛法里头有大学问。诸位在《华严》里面能看到。不但是治天下。能够成就宇宙的和平。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重重无尽的剎土。在佛法里面融成一体。这是什么境界?我们如果能契入这个境界。契入少分。佛法里面称你法身菩萨。你想想看。你证得法身了。当然般若智慧得到。解脱得到。这个三德。一个得到三个都得到。三而一。一而三;法身、般若、解脱都得到。三德里面都有四净德。常、乐、我、净;法身有常乐我净。般若有常乐我净。解脱有常乐我净。一得。统统都得到。为什么要随顺烦恼习气?怎么那么想不开?为什么那么执着?错了。
修学的人。佛法里面称为学人(学人就是学生)。最可贵的是「知错」!为什么?你知道错误你才能改。你才能成圣、成贤、成菩萨、成佛。世出世间最大的恶。不是杀人放火。是不知道自己过错。这是最大的恶。永远都是以为自己是对的。自己没错。对了。你不
这一世得人身时间并不长。我们仔细观察。人到性情暴躁的时候。寿命就快到了。干什么事情烦躁。脾气很大。火气很旺。处处都不能容忍。我们看了明不明了他寿命不长了。这是什么?他生理上的现象不平衡。
早年。我住在韩馆长家里。韩馆长一个女儿。二十八岁。脾气烦躁。反常。本来很柔和的。对人都很客气。都有礼貌。都笑咪咪。忽然之间反常。六个月之后就走了。二十八岁走的。走了以后。我们想想。她这半年当中急躁。是身体有病。她得的也是癌症。癌细胞在脑里头。二十八岁走的。这个事情我们有经验。看得很多。凡是性情急躁。喜欢发脾气。喜欢骂人。我们对他都特别原谅他。为什么?他住世不久了。他快要走了。
真正有修养的人血气平和。古人讲得好。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。无论什么样的忤逆在他面前。他都如如不动。他很从容、很温和来对待你。你就是指着鼻子骂他。他也很温和的来接受。绝对不会有反抗。那个反抗互相对骂的。我们知道程度一般高。一个高的。一个低的。决定吵不起来。决定不会起争执。为什么?程度高的能包容。决定不会起冲突。凡是起冲突。两个人都一样。
所以我们从小的时候。念小学。跟同学打架、吵嘴。老师处分。两个人都罚跪;不问哪个有道理没有道理。两个都罚。我心里不平。明明我有理。他没有理。为什么也要罚我?到后来我们学了佛才晓得。一般高!你真的要比他高。吵不起来。为什么?你会原谅他。你不会理他。他骂。你不会还口。你会在那里洗耳恭听。让他骂;骂累了。自然就不骂。这个事情和平解决了。一笑。就又恢复到友好。不会伤感情。他在那里发泄。让他发泄。不要去计较。不要放在心上。发泄完了之后。笑笑。更好的朋友。
他要打我。也是让他发泄。绝不还手。你不还手。他再重打你。打几下之后。他就不会打下去了。打不下去;还手。那打的就热闹了。那就变成仇敌。这是真正有智慧、真正有德行的人。对于业障习气深重作恶众生。帮助他化解的方法。他业障习气深重。遇缘起现行。他不能不发作。我们要谅解他。原谅他。让他发作。我们在旁边仔细观察。长自己的见识。长自己的学问。开自己的智慧!
再仔细观察他后续的结果。有一些是烦恼习气。慢慢他能回头。他能够接受你的教诲。感化的力量!有些是生理上的刺激。加上急躁。那是有病。更要原谅他。劝导他好好念佛。他不知道。我们知道。他寿命不长。凡是性情急躁的人寿命都不会长久。你仔细观察。没有几年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冷静观察。遇到很多人!这个不但有理论。实际上在经验当中我们看到。一个人健康长寿。怎么得来的?心气平和。这种人是健康长寿。读圣贤书。学习圣贤的教诲。大利益!
我们看到这一段经文。佛的化现。使我们能感触到很多。佛的德号『胜功德威光无与等』。殊胜功德。「威光无与等」。是九法界众生所不及的。这个是如来究竟果位上的德号。他有这个能力「化现十方」。来给大众介绍。让大众知道九法界众生形形色色。然后你教化众生才能契机。契机契理是如来的教学。好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。请接着看上面这一层。第十九层:
【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。有世界名须弥云幢。佛号极净光明眼。】
『须弥』是妙高。『云』。在佛法里面代表「非有非无。亦有亦无」;实在讲。它表的是「事有理无。相有性无」。表这个意思。『幢』表高显。很明显。这个境界觉悟的人才能看得出来;迷惑的人。实在讲。这个理跟事就在眼前。他就是迷而不觉。这个是业障深重。
佛要教导一切众生。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。所以佛的德号是『极净光明眼』。「净」是清净。清净到极处;换句话说。一丝毫的染污都没有。最近这两年。我们在讲席当中特别着重「纯净纯善」。太重要了!我们要勇猛精进。认真努力。在一切时、一切处。一切境缘之中。修什么?修纯善的心。就像佛在经上讲的「不容毫分不善夹杂」。起心动念要回光返照。儒家教人三思而行。不能冒失。这是初学。
思什么?思惟我这个念头是正是邪?对这个社会、对大众。或者是对对方(我们对一个人来说)。对对方是有利还是有害?这个思想、言语、行为。对方的反应是正面的。是负面的?如果我们能够观察微密。我们的思想不会有错误。我们的行为不会有错误。
我们没见性。你看佛在经上讲。到什么时候才能相信自己?证得阿罗汉果。也就是说你已经得到「正觉」。正就不邪。觉就不迷。真正得到了觉正净。行!你可以相信。随着你自己意思去做。不会有错误。佛觉正净。你也是觉正净。你虽然没有成佛。你跟佛已经靠近。如果自己没有得到觉正净。还是迷邪染。那就不能不依靠经论教诲。
经论上讲的是觉正净。我们的想法、看法、言行要跟经论上讲的一样。好!我随顺觉正净。如果与经论上相反。立刻就要觉悟到我错了。立刻把错误改正过来。随顺佛陀教诲。这是佛的学生。这是跟佛学习。只有这一法能度自己。度自己出离三界六道。度自己脱离烦恼习气。度自己求生净土。当生成佛。这个人有志气。这个人的心行一定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。诸佛护念。一定得到龙天善神的拥护。
克实而论。人人都做得到。为什么不做?这个事情不求人。这求自己。只要自己肯做。哪一个不能成圣成贤?不肯。不肯放下烦恼习气。不肯放下自私自利。不肯放下贪瞋痴慢。这个就没法子了。佛菩萨、神仙都帮不上忙。为什么?业是你自己造的。果报你自己得承受。自作自受。不是别人给你的。
行要纯善。心要纯净。不容毫分不净夹杂。什么东西不净?妄想不清净、分别不清净、执着不清净;毫分不净指的是妄想。我们在这一生的修学要以这个为标准。纯净之心。纯善之行。那个标准最低的。也是法身菩萨。决定不在十法界。
我们今天在六道、在五浊恶世。一定要把自己提升到一真法界。我这个身在五浊恶世。我过的生活是一真法界的生活。也就是纯净纯善的生活。这个事情刚才说过。不求人!自己勉励自己。我决定不随顺世俗。我可以跟世俗和光同尘。心地决定没有染着。这是功夫。这是功德!你有功夫。那你一定有收获。收获什么?性德透露。性德现前了。你自己知道。心地清净的人知道。一看你就晓得、就明了。确实。相随心转!
我们身体就是个形象。形象随心转。这个形象发射出来的气氛。外国人讲的磁场。从我们身体发射出来的磁场。这个磁场是什么?思想的波、心行的波。它往外发射。你就是入定了。眼睛闭上一句话不说。依旧还在发射。身体是个发射台。这个磁场好!我们中国人一般讲气氛好。每个众生都欢喜。欢喜接近你。来感受你的磁场。感受你的气氛。真有道德!
我年轻的时候。二十六岁。住在台北。台北市娱乐场所决定找不到我。我不会去的。我最欢喜到哪里?最欢喜亲近章嘉大师。跟他坐在客厅里面。他的小客厅。就是一句话不说。坐两个钟点。我都非常欢喜。为什么?磁场好。气氛好。别的地方没有。坐在他老人家身边。身心真的是安详、宁静。大师的言语很少。非常慈祥。一句话不说。坐在那里跟他坐两个钟点。你要是会学的话。你就学到很多东西。那个叫定功。所以定功不是闭着眼睛。盘腿面壁。不是的。他给你的形象。极净、安
这些年来我总结自己学佛的心得。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。章嘉大师身上统统见到。他给我就是这么一个形象。当时我说不出来。四十年之后。我说出来了。我说出这十个字。「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」是存心。极净的心。这个心落实在生活。处事待人接物。那是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」。念佛就是念觉正净。念念「觉而不迷。正而不邪。净而不染」。你说遇到这么一个人。这样一个形象。他怎么不欢喜?坐在他身边都舍不得离开。这是大德感人!
所以我这一生。我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。年轻的时候接触高人。真正是高人。真实的大德。方东美先生、李炳南老居士也都不是普通人。方先生跟章嘉大师正好是个对比。章嘉大师身心都在定中。佛经里面讲的「那伽常在定。无有不定时」。那真的。但是方先生跟他接触。那是雄辩。滔滔不绝。真的是博古通今。听他讲天下事是一大乐事。长学问、长见识。
我每个星期到他家里。他给我上两个钟点课。没有书本的。也没有讲义。他上课从来不要这些东西。他的学问都在脑子里头。他的全集出来了。十分之八都是学生听他讲。到后来听讲的时候。有小的录音机方便了。上课的时候把他所讲的统统录下来。由学生们整理写成书;他自己真正写的东西不
他住的宿舍是学校的。他自己没有房子。生活也相当清苦。小孩长大都出国了。老夫妻两个。有一个人照顾他。那个陈阿娇也常常到我的道场来听经。许多同学都认识。早年照顾方老师。方老师夫妻两个都过世了。她到我道场来。
「极净光明眼」。心地清净自然就放光明。「眼」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五眼圆明」。很重要!我们一般人没有眼光。连个好人坏人都看不出来。你说糟糕不糟糕?是非、善恶、邪正没有能力辨别。这是愚人。愚人要办事。哪有不错的道理?他当然办错事。为什么没有眼光?因为你的心不清净。所以根本还是修清净心。怎样修清净心?那你一定要持戒。因戒得定。定就是清净心;因定开慧。「光明眼」是慧。慧眼、法眼。我们再看这一段最后的。第二十层佛剎:
【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。】
这一句是讲的距离。
【有世界名莲华遍照。】
这个名称好。『莲华』是清净。身心清净。世界清净。『遍照』是影响。可以为一切诸佛世界做榜样的。
【其状周圆。】
这是讲这个世界的形状。这个大的星系是圆形的。
【依无边色众妙香摩尼海住。】
这一句是讲它的依住。
【一切乘庄严云而覆其上。】
我们平常讲三乘佛法、五乘佛法。『一切乘』统统都包括在其中。这个『庄严云』。庄严世界的上空。
【二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。】
这个世界愈往上面去。它围绕的佛剎愈大。这个世界当然就是愈多。
【纯一清净。佛号解脱精进日。】
『解脱』是从法说的。「解脱精进」。『日』是从比喻上说的。像太阳一样的光明遍照。世界是众生居住修学的环境。这个环境好。清净。没有染着。我们现在讲的没有污染。这是居住生活最理想的处所。佛在末后告诉我们。这个世界『纯一清净』。跟「莲华遍照」完全相应。它是净土。这个世界里面没有六道。没有九法界。「纯一清净」。是如来的实报庄严土。我们一般讲一真法界。
佛的德号「解脱精进日」。「解脱」两个字。就我们现前这个程度上来讲。怎样我们才能够得受用?解念去声。当动词讲;如果念解。那是名词。念去声字。解就是解开。它不是名词。是动作;「脱」是脱离。佛经里面常说。那个说法是比喻。比较不容易体会。譬如说见思烦恼解除了。脱离六道轮回;尘沙烦恼解脱了。无明也破了一品。脱离十法界。由此可知。解是因。脱离是果报。
我们就现前境界。我们要「解」的是什么?自私自利。我常常在讲席里提到。十六个字。「自私自利。贪瞋痴慢。名闻利养。五欲六尘」。我们是被这十六个字重重系缚住。就好像十六根绳子。把我们绑得紧紧的。动弹不得。苦不堪言。有几个人觉悟?把这个绳索给解开。把它放下。把它舍弃。恢复自由。恢复到自在;然后菩提道上。你才能够精进。这十六个字要不能够解除。你学佛。你都在门外。一寸一分都没有跨越过去;这是个门坎。没有办法进去!
这个门坎不是佛设的。是你自己限制了你自己。没有办法接近圣人。不但是佛你没有办法接近。菩萨、声闻、缘觉都没有办法接触。自己设的障碍。必须把这个障碍除掉!大乘人除确实有方便。比小乘殊胜太多。大乘。佛教导我们把念头转过来。起心动念不再想自己。决定不再想自己的利益。自私自利就断掉了;起心动念想社会。想众生。
如果心量大的。想宇宙。想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剎土众生。你能这样想法。法身菩萨境界。好!这种想法你就有条件学《华严》。你是《华严》的当机者。我们在讲经前面说过。什么人是《华严》的当机?法身菩萨。凡夫里头有没有?凡夫里头有。什么样凡夫?大心凡夫。是《华严》的当机者。他能听得懂。大心凡夫起心动念都是想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剎土众生。他不是为一个世界想。所以这个叫宇宙和谐、宇宙和平、宇宙一体。能入《华严》境界。能听得懂。能得受用。
心量小了就没有办法。小到什么程度?小到另外一个人不能包容。你看自私自利到这样的坚固程度。这个人这一生学佛。阿赖耶里面种佛的种子而已。这一生能不能成就?不能成就。念佛都不能往生。不能包容人。你要晓得。到西方极乐世界。你怎么办?西方极乐世界每一天去往生的人。不知道有多少。从哪里来的?十方世界来的。而且告诉你。从十法界来的。你要是这个看不顺眼。那个看的不满意。就这一个念头。障碍你这一生往生的机会。你说可惜不可惜?
学佛。我常常说。说了五十年。我从前教人从哪里学起?拓开心量。心量小的人没有资格学佛。你不具备学佛的条件。你心量太小了。你不能容人。你看看四弘誓愿头一愿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。你不能容人。你能度众生吗?那个度是什么意思?度是服务、是帮助。你能为一切众生服务吗?你能帮助一切众生吗?你要为他服务。你要帮助他。首先你要包容他。
学佛的人多。成就的人希有。古人用凤毛麟角来比喻。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。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一、两个能成就的。那一、两个是什么?心量大的。什么事情大而化之。没有放在心上。我们常讲不在意。没有放在意识里头。这种人容易。小小事情都很在意。都很计较。都很执着。这是「可怜悯者」。佛经上常常讲。他这一生不能成就。不知道还要经过多少生、多少劫的熏习。慢慢他能够觉悟出来。把心量拓开。什么时候他心量拓开。什么时候他能够入佛门。
入佛门不是说出家。剃了头。穿上衣服就入佛门。不是。这佛门是假的。我讲的佛门是觉门。觉、正、净。这个三门都是佛门。我们到底是觉悟。还是迷惑。这是非常明显的观察。只看自己心量大小。只看自己能不能包容别人;特别什么?包容恶人。包容冤亲债主。包容善人、好人容易。包容恶人。难!所以学佛真正讲用功夫。在哪里用?愈是看不顺眼的人我愈要包容他。从这里下手。看不惯、看不顺眼都能够欢喜包容。还有什么人不能包容?
过去我跟韩馆长在一起相处。有很多人告诉我。这个韩馆长很不容易相处。我听了点头。欢喜。我说:我能跟她相处。就能跟天下所有一切人相处。我在这里学习!三十年。真的。我的心量拓开了。她走了。我知道。她来干什么?她来教我的。三十年当中她做种种示现。我在这个里头学习。许许多多人都不知道。连在我身边。你们年轻的出家人都批评我。我不是不知道。我很清楚。批评我什么?师父很懦弱无能。只会讲经。其它什么都不会。我听了笑笑。一句话不说。你们怎么会懂?你们如果要懂。你们各个都成就。你们成就不在我之下。什么原因?你们不会学。你们的心量很小。你们是迷而不觉。邪而不正。染而不净。所以跟韩馆长那么多年。什么都没有学到。为什么她能够成就我。她不能成就你?关键就在你会学不会学。
所以我感恩。我这个在佛法是在老师那里学来的。但是学来之后。要磨炼。要落实!你学到了。学到之后不炼。空的。等于没有学。韩馆长这三十年。历炼!我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。还有地方去炼。她帮助我炼。炼成功了!久炼成钢。把自己的毛病习气统统淘汰掉。
你们一般人看到。馆长欺负法师。她背黑锅。她受委屈。但是我清楚、我明了。佛菩萨明了。她在成就我。她是真正在护持我。一直到今天。虽然身体走了。她的神灵没走。还在道场照顾!我们感激她。纪念她。她没有忘记我们。你们同学当中。居士当中。有时候偶尔也发现。我们过去在新加坡给她做三周年纪念。往生三周年纪念的时候。有同修告诉我看到馆长坐在第一排。带了好几个比丘尼。我相信。不止一次。在这个道场亦复如是。
大家不要以为馆长不在。馆长在你身边。你的一举一动起心动念。她也看得很清楚。很明白。你在此地要做得不如法。她迁你单。她会叫你走。修理房子的时候。有一个女众。出家的。她不愿意搬。这一边同修打电话给我。我在新加坡。她不守规矩。不肯搬。房子整修不能动工。那没法子。我接到这个电话之后。我怎么办?我在馆长遗像面前我在那里向她祷告。我说:这些徒弟都是你收的。现在她们不愿意搬。怎么办?我没有法子。你要出面解决。我给她烧三柱香。给她问个讯。果然有效。到第二天那个女众法师打电话给我。她说她决定过两天回台湾去。馆长迁单!大家都非常欢喜。我也非常欢喜。没有得罪人。真的照顾。
所以我今天在这个道场。我不操心。为什么?馆长还在。什么疑难纠纷的时候。找她。我这里供的她的纪念堂。你要做得不如法。自自然然的你会走。我们彼此还是维持很好的关系。感应不可思议。李老师教过的。至诚感通!跟佛菩萨感应道交。跟天地鬼神感应道交。这不是迷信。
在中国。浙江东天目山感应的事情也很多。不是迷信。是事实!山上那么多人在念佛。哪有没有感应的道理!你要想在道场里面为非作歹。自自然然护法神请你下山。你在那里住的时候。身心都不安。非走不可。决不是哪个人要赶你。护法神在照顾。我们这个道场亦复如是。所以看到「解脱精进日」。要想到现前环境我要解什么结?我要脱离什么样的困难才能够得到精进?才能得到智慧?多想想。各人的毛病习气不一样。好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原文出处:[标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八百六十一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八百六十一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9144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