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七百一十三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七百一十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七百一十三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七一三卷) 2002/5/17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:12-17-0713
诸位同学。请看「世界成就品」。起具因缘偈颂第七首:
【菩萨能修普贤行。游行法界微尘道。尘中悉现无量剎。清净广大如虚空。】
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告诉我们。这首颂是赞颂「普贤菩萨的愿力」。普贤在佛法里常说有三类:第一类叫「位前普贤」。第二类叫「当位普贤」。第三类叫「位后普贤」。普贤菩萨这个当位是等觉;换句话说。等觉以前修普贤菩萨这个法门的人都称为普贤菩萨。这个普贤菩萨就叫位前。他还没有证得等觉之前。通称为位前菩萨。
能发普贤心。『修普贤行』。这个人全是普贤菩萨。哪些人是?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看到。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。从凡圣土下下品。一直到实报土上上品全都是普贤菩萨。由此可知。极乐世界根本就是普贤菩萨的法界。《无量寿经》可以作证明。我们在经上看到的。第一句话就是说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。「咸」是全部。极乐世界全部都是修的普贤大士之德。换句话说。极乐世界全部都是学习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
难怪彭际清居士他就讲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是大本的《无量寿经》。也就是圆满的《无量寿经》。这样我们才晓得净土跟《华严经》的关系是一不是二。《无量寿经》可以说就是《华严经》的精华、《华严经》的略本。我们今天讲的节要。《华严经》的节要。经文虽然有多寡的不同。内容实际上无二无别。这些事。我们学净土的同学不能不清楚。
发普贤心就是发普贤菩萨十大愿。十大愿是普贤心。修普贤行。全经的教诲就是「普贤行」。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。点点滴滴。可以说一样都不漏;起心动念。处事待人接物。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、在《华严经》里头。细细的来学习。
普贤行的特色是心量大。心地真诚。没有一丝毫虚伪。心量广大。常常说「心包太虚。量周沙界」。我们在《华严》里面才真正明白了太虚、沙界。沙界是恒河沙数的世界。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的。《华严经》上讲不是这个讲法。世界哪里只恒河沙数?恒河沙数跟华严比是微不足道!
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佛剎是世界微尘数。下面还要加一个「海」。决不是数量能限制的。这个数量说实在话。不但是等觉菩萨不知道。如来也说不出。重重无尽的法界。这个心量有多大?心包太虚。量周沙界。是一般大乘菩萨的心量。不是普贤菩萨;普贤菩萨心量比这个大的太多太多了。真的是不可思议!
我们今天想想。我们的心量多小?一点点小事情都那么样的计较。分别计较。我们怎么能学普贤行?但是真正修净土。希望这一生能往生。你真正把心量展开。能够心包太虚。量周沙界。你就能生。生到哪里?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。只能生这二土。实报庄严土那不行。实报庄严土那是华严境界。你的心量还要扩大。量周沙界还是没有办法到实报土。所以心量小怎么能成就?
众生实实在在可怜。可怜的实在讲就是心量太小。拓开心量是我们现前修行第一门功课。从哪里拓开?我常常讲放下自私自利。我、法二执不能不除。你还有我执。还有法执。你学佛。鬼神都讥笑你。你是假的。你不是真的。
所以实在讲。我们今天常常讲学佛不难。修行不难。讲经不难。为什么说不难?形式!形式简单。样子!那不是真的。真的是什么?发心难。要发心破我执。要发心断自私自利。这个难。要发心舍己为人。为什么人?为你的冤亲债主。为你的冤家对头。这个难。为你自己亲爱的人。不难。为你的冤家对头。你要用纯净纯善的心。对那个存心想害你的人。这个难。难。你能做到。容易的就不必说了。
普贤菩萨的心跟如来果地上心是一。不是二。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」都要满分。真修行的人就在这上面用功夫。这叫从根本修。表现在外面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。那就是看破。世出世间一切法。体性现相。理事因果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这个叫做看破。看破之后。他自然就放下了。放下是什么?世出世间一切理事现相。心里面一丝毫的分别执着都没有。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。放下是这个。
彻底放下。纯净。圆满的明了。纯善。纯善纯净。你才能帮助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还没有觉悟的众生。你有能力帮助他。你自己没有做到纯净纯善。你用什么帮助别人?所以佛在大经上常讲。自己没有度。要想度别人。哪有这种道理?这些话我们听得很多。所以修行没有别的。头一桩事情修自己的纯净。彻底放下;纯善。真正看破。自行化他都
大乘经不能不读。多读!多。不是样样都读。就这一部经要多读。古人常讲「读书千遍。其义自见」。你能把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念上一千遍。这个意思你自然就懂得了。你说为什么?一千遍念下来。心定了。
昨天有个居士送我一个小图章。圆形的。刻了几个字。我看起来很有意思。「成于一。败于二三」。没错!你搞一样你就有成就。你搞两三样你肯定失败。佛这样说的。古圣先贤都是这么说的。四弘誓愿里头又说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。这个话怎么讲?这个话到你成了之后再讲。你现在没成。那你是一门深入。成了之后。这一门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成?我学这部经。我把这部经已经讲了十遍了。算不算成?不算。我讲一百遍。我讲一千遍了。算不算成?不算。什么算成?在这一部经上大开圆解。那你就成了。你讲一遍。大开圆解了。你就已经成了。一遍就成了。你讲一千遍。没有大开圆解。没有成就。
大开圆解是什么?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。你才算成就。为什么?明心见性之后。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。你一接触就通了。古人说的「一经通。一切经通」。一切经摆在面前不通。你没有成。一切经摆在你面前全通了。你成了。那个时候叫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。你就明白了。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。是学一门。我这一门通了。所有一切法门全通了。就这么个道理。你要那一切法门统统去学。你学一百年、学一千年。你都不通。为什么?心
今天几个人懂这个道理?不了解这个道理。所以他不老实。这个也想看。那个也想摸。不但是佛法没有办法成就。世法都不行。你看世间法有成就的人也专攻一门。现在学校最高的学位博士。其实他博不博?他一点都不博。他只是专攻一门。在一门里头有成就。拿博士学位。他并不博。佛门那个开悟之后那真正叫博士。为什么?世出世间法他全通了。所以佛法是以见性。不见性不算成就。明心见性才算成就。
念佛人。你看一句「阿弥陀佛」。行!一句阿弥陀佛。念到理一心不乱。通了。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。学一部经。全心全力就在这一部经上。不论经大小。学一部《般若心经》。两百六十个字都能明心见性。在教下不叫明心见性。叫大开圆解。大开圆解就是理一心不乱。就是明心见性。通了。整部《大藏经》展开。没有一部他不通。佛法如此。世间法也如此。世间法在他面前。你说给他听。就跟六祖讲的。这一门东西我没有学过。你说说。我听听。他听了之后全通了。全明白了。你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地方。他来给你讲解。他确实有智慧、有能力指导你。什么原因?通了!这是真实的学问。真实的智慧。
李老师以前教我。他非常着重这一点。叫我学教。把重点放在教理上。不要放在文字上。我问他为什么?教理通了。世出世间法你全部贯通。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。在佛门里面常讲上根利智。不是普通人。
老师又告诉我。如果这一层你做不到。不得已而求其次。在教义上入门。教义是通达一部分。虽不是全体。佛法大乘有八个宗。你没有办法通八个宗。你能通一个宗。通与这一个宗有密切相关的。也能通两三个宗。那就不错了。决定不可以学一部经。你就不懂得第二部经。这种修学叫做死读书。念死书。不能够贯通。这个念。念得很辛苦。但是有没有好处?也有好处。至少种了善根。不堕恶道。
所以佛法里面讲五乘佛法。五乘是讲人乘、天乘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这个五类。学一部经只懂一部经。不能通其它的经。人乘佛法。可以保人身;你依一部经修行。你不会堕恶道。你能够学个十部、二十部。你很聪明。你有很好的记忆力。有很好的修学环境。你一生学个十部、二十部。你将来能得天乘。出不了三界。
出三界不简单。出三界要得禅定。什么样的禅定?大乘经上讲得很好。九次第定。超越三界了。前面八个次第定是三界之内。到第九定超越了。阿罗汉证得。辟支佛证得。他们超越六道轮回。前面八个定就是四禅: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。这是四空天。称之为四禅八定。四禅单讲四禅天。八定把四禅跟四空合起来。这个禅定功夫八个阶级;到第八定。这是世间禅定最高的了。非想非非想处定。那个定功能够支持八万大劫。
八万大劫有多长?一般人不知道。你要是想想佛在经上讲的。一个大劫是这一个世界「成住坏空」一次。我们今天讲星系。这个星系不是太阳系。我们过去以为是银河系。现在黄念祖老居士跟我们讲不是银河系(银河系是个单位世界)。是整个一尊佛的教化区。娑婆世界。娑婆世界是个三千大千世界。要用一般我们计算来讲。十亿个银河系。这十亿个银河系。这么大的一个星系。一次「成住坏空」是一个大劫。这样的银河系经过八万次的成住坏空。你知道这个时间多长?
八万大劫。那是什么?那是非想非非想天人他们的境界。不可思议。但是时间再长。总有到头的一天。时间到了。他的定力退失了。退失他就往下堕落。出不了轮回。他为什么不往上再去修?他不知道还有上面一层。他以为自己已经到顶了。自己觉得他已经成佛了。你看世界「成住坏空」。他没有事情。与他不相干。他知道得很清楚。世界「成住坏空」。我们不想不知道。仔细去想一想、去观察。你就晓得第八定的境界已经是很殊胜了。
阿罗汉聪明。辟支佛聪明。为什么?他们接受过佛法。听佛讲过经。知道这不是究竟境界。还
你为什么不能成就?就是放不下。自己很想放下。但是事实上还是放不下。这个我喜欢。那个我不喜欢。你就完了。你就是凡夫!你的心对万物。对一切人。对一切事。对一切物。你自己好好想想。不平等。放下的人平等;你不平等。你没有放下。你还有执着。你没有放下。你还有妄想。你没有放下。你什么时候能像佛菩萨一样。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。完全没有执着。完全没有分别。这个时候你入华严境界了。
华严境界里面的菩萨。跟诸位说。妄想执着是丝毫都没有了。但是妄想没有断尽。妄想是属于根本无明。所以破一品。粗重的妄想没有了。还有非常微细的。那一种微细的妄想。我们体会不到。我们也想象不到。很微细。愈是微细愈难断。所以从初住菩萨到十地菩萨。断那个微细妄想要多少时间?经上一般讲三大阿僧祇劫。那是断微细妄想。可是菩萨修行。总而言之。烦恼不断就进进退退。在凡夫位子上。我们要晓得。总是退得多进得少。因为这个原因。佛菩萨才劝我们求生极乐世界。
极乐世界有个什么好处?极乐世界只有进步没有退步。原因是什么?环境好。修学的环境好。没有障碍。我们这个地方不行。最大的障碍是人事。人事环境不好。其次物质环境。两种环境都给我们做出严重障碍。所以退缘太多了。它不是帮助我们进步。它是帮助我们退步。所以这个世间修行非常困难。
但是话又说回来。非常困难是对一般人来说的。一般凡夫来说的;如果对于一个真正善根深厚、觉而不迷的人来讲。这个世界修行是最好的环境。佛在经上不是说。娑婆世界修行一天;给诸位讲这个修行是真修行。我们这些人不能算。假的。不是真的。真修行。娑婆世界修行一天。等于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。换句话说。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的功夫。超过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人功夫一百年。什么道理?实在讲这个道理不难懂。这个路难走;难走。你能够走通了。你了不起;那边路容易走。什么人在这个世界修行有成就?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的行法。《华严经》后面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。那是非常具体的显示。
这个世界的境界是大风大浪。大风大浪在这里头是不惊不怖。不受影响。这个人的功力了不起。名闻利养种种诱惑在你面前。如如不动。这一种诱惑。说老实话。很多大乘菩萨要是遇到了都会退心。你能如如不动。你的定力。你的智慧当然超过他。道理就在此地。
不要说别的。今天我们在现实这个社会里面修行。我们的定功。我们的智慧。超过隋唐那个时候的祖师大德。肯定超过。什么原因?那个时代社会上没有这么多诱惑。他们那些祖师大德如果生在今天的社会未必有成就。我们今天这些修行人。要把他放在隋唐那个时代。那样的环境。没有污染、没有诱惑的环境。我们也成就。
所以你就晓得在末世这样环境里头。浊恶到极处。你还能成就。你还能不染。你还能保持清净。你还能修成平等心。那些祖师大德哪一个不佩服你?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讲的:境缘无好丑。好丑在我自己的心。那个心是什么?就是一个觉。一个迷。你是不是真正觉悟了?说老实话。没有觉悟。自己以为觉悟那就坏了。那你觉悟就没有指望了。如果常常想我自己还在迷。还没有觉悟。你还向觉的路上走。你还有觉悟的可能。自己以为觉悟了。那就没有法子了。你永远迷下去了。
所以今天修行最重要的。第一重要的大事情。无过于经典的熏习。我们处在现前的社会。如果每天至少有四个小时经典熏习。决定不能少过四个小时。再能够有八个小时念佛。一天认真干个十二个小时。八个小时念佛。四个小时研究经教。接受经典熏陶。八个钟点念佛。一天真正干十二个小时。你才有能力保护自己。不受现代社会这个恶的习气染污。不会受他们的影响。你的功夫平平稳稳的向前迈进。你要不认真去干。把世缘统统放下。你就不可能有能力保护自己不受环境影响。你不可能做到。你做不到。
我们在这个地方两三年。不到三年。我们建这个道场。这个道场。我跟你们讲得很清楚。你们不认真干。我马上就走了。你要以为我对这里还有丝毫留恋。你错了。你完全想错了。那是你。不是我。你们要仔细观察。我是怎样离开台湾的?怎样离开美国的?现在怎样离开新加坡的?我也会怎样离开此地。我跟大家相处只有一个条件。你们真正肯学、肯修。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。你们如果搞假的。我就走了。不要以为这个地方。这么多的产业。这么多的这些条件。我告诉你。我死了这身体都带不去。哪一样是我的?没有一样。我不会等到死的时候我才放下。我老早就放下了。这些道场所有一切。跟你们结个善缘。我走得很干净。一丝毫留恋都没有。
我去的地方非常非常多。哪里有缘我就到哪里去。我自己很清楚。我的福报、我的资财一丝毫不缺乏。我两手空空。走到另外一个地方。如果再建一个道场。比这里又殊胜。我相信这个你们应该能懂得。我一次都比一次殊胜。我把这里放下。两手空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。我相信不到三年。建一个道场比这个地方还要殊胜。这是什么道理?自然之道。天然之道。你不懂是你没有真正听经。这些年来你要真正听我讲经。你就完全明了。福德是自然的。没有一丝毫勉强。你要问真正的原因。没有别的。开发自性。
我为什么这样感谢老师。感谢护法?没有老师指点。我怎么知道这条路?没有韩馆长这三十年的护持。我怎么能把这条路走通?这条路走通。那不是个容易事情。就是说你修行要有好环境。这个环境是得力护法帮助我的。我走通了。馆长才走。我没有走通的时候。她始终照顾我。谁知道?没有人知道。你要能知道。你的境界跟我平等。你的境界不如我。你永远不会知道。你的境界高过我就会知道。
我遇到两个人。在中国国内黄念祖老居士。可惜他走了。这一次在日本遇到一个中村康隆。他知道。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。虽然访问短短的时间。我们在一起见面不到一个小时。见面谈话当中他知道。他今年九十七岁。那是个真正有修行的人。不是普通人。完空上人也很了不起。今年八十五岁。真正的大德愈来愈少了。希望年轻的法师要真正发大菩提心。真干!现在时间到了。
诸位同学。请接着还看第七首:
【菩萨能修普贤行。游行法界微尘道。尘中悉现无量剎。清净广大如虚空。】
这一首偈前面虽然跟诸位说了很多。无非都是强调普贤行的重要;普贤行里头最重要的是发广大心。偈颂里面跟我们讲『游行法界微尘道』。这句话不好懂。「游行法界」没有问题。我们知道菩萨在十法界里头。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。所以这个游行法界没有问题。「微尘道」就不好懂了。诸位听这部经。从头一直听下来的。没有问题。你会懂得。这是经上讲的「一一微尘」。
微尘太多了。每一粒微尘里面都有无量无边际的法界。都有无数无尽的剎土众生。这个没有人知道。微尘如是。每一粒微尘都如是。我们正报里头毛孔、毛端亦复如是。你要果然知道这个道理。知道这些事实真相;这个知道是听说的。我们六根的能力都达不到。这个话是佛说的。佛决定没有妄语。佛说的话句句是真实的。那我们就要相信。整个世界是活活泼泼的。是个有机体。
今天科学的技术算是很不错了。没有办法探测。微尘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法界剎土众生。没有法子发现。这个事情如果哪一天被科学家发现了。那是在整个科学界里头最重大的发现。
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许许多多的事物。现在有局部、少数科学家证实了。连这个法界。种种不同的法界。现在科学家他们说是种种不同维次的空间。这个科学家证明确实存在。但是那种种不同维次空间里面的状况。他不知道。他一无所知。佛法讲的十法界。十法界里面的状况。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。科学家知道确确实实有不同维次空间。但是里面的状况是一无所知。
我们在等待。看科学再进步。能不能有所说明?这些说明跟佛在经典上所说的相不相同?相同的。他没有错;不相同的。他也没有错。不管同与不同。在佛法里面全是法界:佛法界、众生法界。佛法最被人称道之处、被人尊重之处。那就是佛所说的。绝对不叫人迷信。我说怎么样。你就要相信。佛不是这样说的。佛所说的。有一套方法教你自己去证明。这个很了不起。我所讲的是真的。你可以相信。你自己必须真正证得才是你自己的。譬如我们东方人从来没有到过西方去。现在我告诉你。地球的那一边是美国。是南北美洲。我曾经去过。我把那边状况告诉你。你可以相信。最后的目的希望你亲自到那边去一趟。你证明我跟你讲的没错。
佛法终极的目标在证。证是你自己去证明。所以它不迷信。它只是把宇宙人生真相说出来。你自己去证明。你证明之后。你再跟佛所说的去核对核对一样不一样。佛有没有说错?这种教学是最高的智慧。是高度的艺术。决定不欺诳一切众生。在这里显示佛菩萨的真诚。
「游行法界微尘道」。微尘里头还有微尘。微尘世界里头还有微尘世界。重重无尽。底下这一句话说:
『尘中悉现无量剎』。说微尘。「尘中悉现无量剎」。所现剎土跟我们现前虚空法界完全相同。你看看虚空剎土没有缩小。微尘没有放大。毛孔、毛端亦复然。我们毛端没有放大。无量无边的剎土没有缩小。怎么容进去的?后面会有一段很长的文字。清凉大师来给我们介绍。这是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的境界。不是凡夫常识能够达到的。不但凡夫想象不到。就是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十法界里面的佛。我们佛门叫藏教的佛、通教的佛都不知道;言语、心思所不及。就是达不到不思议的解脱境界。
微尘里面的世界。毛端里面的世界。『清净广大如虚空』。无法想象。普贤行门能入。我们在「入法界品」。四十卷《华严经》的经题上看到了。它的这一品的品题是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」。就是这一首偈里面讲的境界。普贤行愿。「普贤行愿」能入。「不思议解脱境界」所入。你不修普贤行。你怎么能够入得了这个境界?这个境界是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究竟真实圆满的境界。人生最高的享受。这才是真实。人间天上的享受是假的。是梦幻泡影。不值得一提。自性唯心所现的境界一成不变。那就是一真法界。是经上讲的重重无尽的法界。
人不能没有志。佛家说人不能没有愿。你要没有大的愿力。你就没有成就。实在说现在人。我们讲同学。我们的同学心愿都很小。很小很小一点他就很满足了。就像小朋友一样。三、四岁的小朋友。给他一颗糖。他就很满足了。他没有任何奢求了。他有什么成就?到什么地方去找一个大心、大欲望的众生?大心大欲望。他什么欲望?作佛。这个欲望大。我要得、我非常想得。我得到什么?得到尽虚空遍法界。这个欲望大。
你得到一个城市。得到一个国家。得到一个地球。作地球上的王。甚至于比这个更大。我得到了整个娑婆世界。我作娑婆世界的王。摩酰首罗天王是娑婆世界的王。我作大梵天王。这是色界天的王。这个欲望小。很小。微不足道。佛作法王。佛的愿望是得到尽虚空遍法界。佛要得到法身。不是这个肉身、色身。不是这个。真正觉悟的人。心量大的人。我要得法身。法身是什么?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剎土众生是自己的清净法身。佛要证得这个。这个才是大心、大愿、大欲。与华严境界完全相应。华严会上这些菩萨们。没有一个不是广大心愿欲解;解是理解明了。我们要学习、要觉悟。
你为什么不能学习?你不觉悟。你不了解。觉悟
我们今天可以肯定这是世出世间第一本好书。无上的法宝。非常可惜这个世间人。认识它的人太少太少了;我讲认识它的人。不是普通人。佛门四众同修。真正对它认识的太少太少了。
现在请看底下两首偈。我们把两首合起来念。这两首的内容非常丰富。第八首:
【等虚空界现神通。悉诣道场诸佛所。莲华座上示众相。一一身包一切剎。】
再看下面一首:
【一念普现于三世。一切剎海皆成立。佛以方便悉入中。此是毘卢所严净。】
这两首偈包括前面的两首。一共是四首偈。就是第六、第七、第八、第九。这四首偈希望大家把它念熟。最好能背。常常记在心里。常常去读诵。去观想。对你拓开心量。会有很大帮助。我们心量这么小。怎么样把心量拓开?这四首偈好。很管用。
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告诉我们。第八、第九这两首偈是赞颂如来的自在。如来果地。「颂如来自在」。第八偈是讲「果用」。第九偈是讲「善流」。大师跟我们说经上没有讲「法尔」。法尔就是法性。所以他没有说。但是这一句非常重要。大乘法里头常讲「法尔如是」。那个「法尔」很难讲。我的上一代老和尚也常说。但是讲不清楚。我们那个时候听到「法尔如是」。就问老和尚什么叫法尔?法尔就是法尔。所以我们永远对「法尔」两个字含含糊糊。清凉在此地给我们指出来。「法尔就是法性」。法性就是自性。自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叫法尔。所以这个地方略而不说。
又说第七偈里头「依中有依」。第八偈里头是「正中有依」。这个地方我们要把它看清楚。这第七偈里头为什么说依中有依?第七偈的「尘」是依报。微尘是依报。依报里头又现无量剎。剎是依报。依中有依。第八首里面正中有依。正是什么?身。身是正报。『一一身包一切剎』。剎是依报。我们在这个地方特别要留意的是「一一身」。一一身是讲一一身中的毛孔、毛端。因为偈颂这是七言颂。每一句一定是限定七个字。所以用身来说。
这个地方说的是普贤菩萨身。说的是佛身。那我们要问众生身怎么样?众生身跟佛身有什么差别?理上讲没有差别。理上没有差别。相上讲也没有差别。佛菩萨一一毛端包一切剎。我们身上每一个毛端是不是包一切剎?当然包一切剎。众生跟佛差别究竟在哪里?在觉、迷。众生在迷。迷而不觉;佛菩萨在觉。觉而不迷。就这一点差别;除此之外。跟诸位说。毫无差别。
但是觉跟迷受用不一样。觉了的受用。自在随缘。佛菩萨的受用。凡夫的受用。就是迷的人。经上讲的三界统苦。迷的人三苦、八苦。他的受用只有苦。三苦是苦苦、坏苦、行苦。色界天的坏苦。欲界里头。苦苦、坏苦无一不具足。无色界天。虽然是苦苦、坏苦都没有了。有行苦;就是他那个境界不能永远保存。称之为行苦。决定没有自在。决定没有随缘;众生的心是攀缘心。哪里懂随缘。
「随缘」这两个字。境界也是深广无际。不是凡夫境界。我们能随缘?你想想。你心里头还有分别、还有执着就不能随缘了。那就是攀缘;分别执着断了。那个时候是随缘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。他老人家给我们示现的、做出的那个样子。那是随缘。你看看以饮食。日中一食。出去托钵。给什么吃什么。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。决定是欢喜恭敬。随缘。
学生们都跟老师学习。学生不一定都有老师这种境界。我们在安世高传记里面看到。安世高不错。真的跟佛学习。那是佛的好学生。他有个同学那就差一点了。这个同学要在我们今天来看。好法师。了不起。安世高给我们说:他明经好施;明经是对于经教他通达。又喜欢布施。好施。喜欢布施是修行。这个人是有智慧、有修行。后来做了龙王。什么原因?就是不能随缘。有时候偶尔出去托钵。施主给的饭菜很差。很难吃。当然出家人的形相要维系。表面上也欢喜接受。也给他祝愿、祝福。心里头有一点不舒服。就这么一点点原因。死了以后堕畜生道。但是他有修行。他有慧。他也有福。畜生道里面去作龙王。这个事情我想许许多多同学都知道
你们听我讲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。这个经是安世高大师翻译的。我们介绍安世高大师。一定会说到这个故事;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警惕。
我们今天要跟他那个同学相比。相差太远了。我们的分别执着。我们的贪瞋痴慢。比他严重不知道要多少倍。他堕落畜生道当龙王。我们今天干的这些。以后堕在哪个道?以为自己都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那是你一心一厢情愿。西方极乐世界欢不欢迎你。你没有去考虑到。
李老师讲的那个话。人家听起来都摇头。都不能接受。李老师说:在家出家念佛人。一万个念佛人。真正往生两三个。所以自己要常常反省。要常常想一想。我这样子。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、诸上善人。能不能容纳我?如果你真的想通了。我这个行为诸上善人不能接纳。你就要好好的去修正你一切错误的行为。西方极乐世界接纳一切众生的标准在《无量寿经》。展开《无量寿经》。那些条件。我一条一条核对一下。我具备哪几条。要认真检讨。果然认真。你要从「净业三福」开始。那是「三世诸佛净业正因」。凡夫作佛。第一个条件。三福十一句。我到底做到了几句?我做到的程度怎么样?
我再告诉大家。我们凡夫。说老实话。取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有分。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?在这一生当中。真正达到圆满成佛。行不行?我给你答应是行。看你怎么做法。这个话我也说过很多次。《无量寿经》这里头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。你要做到百分之百。完全做到了。你往西方极乐世界就作佛。就成佛了。你成的是究竟圆满佛。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。
你说你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九。还差一分。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等觉菩萨。顺着这个次序往下降。降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。我过去曾经说过。你也得把《无量寿经》这里面的教诲要做到百分之二十。净业三福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。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。净业三福里面一共是三条。你能做到第一条。凡圣同居土。你能做到第二条。第一、第二条能做到。你生方便有余土。三条统统做到。你已经是实报庄严土的根性。你能不能到实报庄严土。那就看你在《无量寿经》上得多少分。
往年我讲过很多遍。讲这个九品。九品你能够做到百分之百。全做到了。上上品往生。你能做到百分之九十。还有百分之十做不到。上中品往生。你能做到百分之八十。两成做不到。上下品往生。就八十分。只能做到七成。七十分中上品往生。降到下下品要做到两成。两成都做不到。这一生跟西方极乐世界种了善根。这个善根这一生当中不能成熟。还要搞六道轮回。
知道这些道理。知道这些事实真相。为什么不真干?每一天自己还在骗自己。那怎么得了?想想看同学当中有人真干的。他到极乐世界作佛了。我们自己敷衍塞责。样样不认真。依旧搞六道轮回。这两个不能比。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不错了。到极乐世界那是真的菩萨。他不是假的。
而且到极乐世界永远不退转。不像他方诸佛世界。他还有退转。极乐世界没有退转。《阿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都明白告诉我们。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。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」。念四十八愿里头都有。阿惟越致是圆证三不退。初证三不退是圆教初住。这是《华严经》上的。他不圆满。圆证三不退是什么菩萨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。八地菩萨。极乐世界的殊胜没得说。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赞叹。这是一个希有难逢的法门。
你看下下品往生是凡夫。不是圣人。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头讲得多清楚多明白。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。他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。他的神通道力几乎跟八地菩萨平等。这找不到的。你查遍《大藏经》。没有这个说法。所以极乐世界是个很特别的修行环境。阿弥陀佛慈悲到了极处。给我们这样圆满周全的设施。那么好的修行环境。在那个环境里头没有退转的因缘。享阿弥陀佛的福报。这个要知道。种种设施是阿弥陀佛的大智、大德、大能所现。有缘众生到那里去安然享受。自然成就不可思议。
我们这一生没有遇到这个法门。那没有话说。那是你没有缘分。遇到这个法门。自己不能成就。真叫可惜!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更值得惋惜的事情。我们不能把这个抓住。你这一生空过了。无论修什么样的智慧。修什么样的福德。跟这个相比是天壤之别。真正明了。真正有能力认知这个法门。他才肯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专修专弘。专弘就是劝别人学习;劝别人学习。自己当然是一心一意认真努力在学习。
世出世间佛缘世缘统统放下。帮助这个世间。帮助一切众生。那个时候才是随缘。在随缘里面「恒顺众生。随喜功德」。世出世法一定要知道总在「缘」字。你要能够观察清楚。缘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机会。佛家叫缘。世间人叫机会。你要认识机会。你要抓住机会。你就成就了。你不认识机会。你抓不住机会。空过了;空过了。再等一次这个机会到来。难了!可能你一生、两生、三生都遇不到。开经偈里面讲。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。百千万劫这个机会也许才碰到一次。也许还碰不到。你就晓得这个机会是多么多么的难遇到。
为什么不珍惜?为什么这么容易错过?还贪念世间五欲六尘。还要去管别人是是非非的闲事。你错用了心。你白操了心。怎样成就众生?成就自己就是成就众生。这个道理你能懂吗?自己真的成了佛、成了菩萨了。你跟《华严经》上这些诸菩萨一样。你能够「游行法界微尘道」。你能够『悉诣道场诸佛所』。我们自己要早一天成佛。我能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剎土那里去度有缘众生。我不着急。现在这几个人、这个小道场赶快要帮助他成就;是的。我成就他们。误了自己。误了自己就误了众生。这个帐你总是算不清楚。到哪一天你才能把这个帐算清楚、搞明白了?真搞清楚搞明白了。万缘放下。一切随缘。
你们这个小道场。你们做得好。我帮助你;做得不好也很好。我走了。我才不管你。这不是不慈悲。这叫大慈大悲。为什么?你们不学好。暂时放在这里。我要到别的地方去教化成熟众生。百千万年之后。你这里成熟了。回心转意你想学了。我再来。现在在这个地方陪你们没有用。白浪费时间。你不肯干!到你真肯干。我就来了。你不肯干。我就走了。这才叫大慈大悲。这个慈悲是以智慧为基础。不是感情。世间人的慈悲是以感情为基础。佛菩萨的慈悲是以智慧为基础的。不一样。智慧是真情。感情是虚情假意。不是真的。好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893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七百一十三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七百一十三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8920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