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六百七十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23 03:37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六百七十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六百七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六百七十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六七0卷)  2002/4/17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0670

  诸位同学。请看「普贤三昧品」。毛光赞德偈颂的第五首:

  【普贤身相如虚空。依真而住非国土。随诸众生心所欲。示现普身等一切。】

  这个向后五首偈是讲「因力遍」。前面末后所说的「所现三昧神通事。毘卢遮那之愿力」。我们讲因跟缘。这是「缘力遍」。向下要讲因。因是亲因缘。缘比较疏一等了。像我们世间法传宗接代。我们做儿女。对父母来讲这是因。亲因缘。对祖父母来讲那是缘。就是疏一等。从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因跟缘的关系。

  这一首。清凉大师批注得非常丰富。他说后面五首偈。这是第一首。「即体而用故遍」。前面两句讲的是体。后两句讲的是用。『普贤身相如虚空。依真而住非国土』。这是体;『随诸众生心所欲。示现普身等一切』。这是作用;作用正是随类化身。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「随众生心。应所知量」。「随诸众生心所欲」。就是「随众生心」。下面一句就是「应所知量」。众生心里头想象什么身。佛菩萨就现什么身。所以佛菩萨没有身相。正因为无相。才能现一切相。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现相?就是因为我们执着这个身这个相就是我。所以就不能够现无量的身相。诸佛菩萨。大家念过《金刚经》都知道。诸佛菩萨确确实实四相四见全都放下了。「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」。他能现一切相。能够随顺众生心欲。

  清凉在此地告诉我们。「身相如空」这是法性身。「依真而住」是法性土。这是我们通常讲法身。法身之体就是法性。身土是一不是二;法性身住法性土。身土不二。身没有相。土也没有相。依真而住。真没有相。妄就有相。所以相常常讲妄相;妄相有相。真相无相。但是你必须要知道。真跟妄是和合在一起的。真里面有妄。妄里面有真;虽然和合在一起。并不混杂。这个不可思议。正如前面所说的。法界是无限的重迭、无数的重迭、无量的重迭。它并不混杂。这个境界叫「不可思议境界」。《华严经》上的名称叫「不思议解脱境界」。

  随机示现。这是化身。应化身。讲「应」。我们一定会联想起「感」。众生有感。普贤菩萨就有应。所以应身是应感而现之身。应身、化身。应跟化实在讲意思相同。这里面小有差别。这个差别就是「应」是完全随顺众生示现。像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八相成道。他也入胎。他也受生。这就是应身。化身没有八相成道。是突然显现的。事情办完之后。这个身就没有了。

  在台湾的同学。学佛的同学们。很多人都知道周邦道老居士的夫人曾经遇到地藏菩萨的化身。那是化身。这个事情发生在抗战胜利之后。周老居士住在南京。他住的这个房子很大。前面是有庭院。大门距离客厅有相当长的距离。客厅后面是住家的房子。有一天周夫人在自己房子里面。忽然有一个出家人进来了。跟她说他是九华山来的。来化缘的。要什么东西?要五斤香油。那时候周夫人没有学佛。也没有给他。这个法师就走了。走了之后。她忽然想起来。这位法师是怎么进来的?家里面的门是关上的。客厅门也是关上的。前面大门也是关上的。就感觉得非常纳闷。就觉得好像刚才就像是一个梦境一样。但是又非常清楚。又不像是在做梦。这个和尚。门没有开。他怎么进来的?出去之后。门也没有开。他怎么会不见了?这个事情许多年她都怀疑。

  到台湾之后。她住在台中。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。有一次就把她遇到的这个事情向李老师说明。李老师告诉她那是地藏菩萨的化身。你跟地藏菩萨有缘。她非常后悔。五斤香油没有给他。李老师说那五斤香油不重要。重要的是你要好好的念《地藏经》。依地藏菩萨的教诲。认真努力去修学。这样就对了。所以她一生依教奉行。地藏菩萨在大乘佛法里面是表「孝亲尊师」。这个是大乘法的根本。像周夫人遇到的是化身。

  这种事情很多。最普遍的是学佛的同学们。无论是在家出家。许多人朝普陀山。去拜梵音洞。在洞口礼拜。会见到观音菩萨出现。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。几乎每一个人所见到的相都不一样。我没有机会朝普陀。一九八二年。大屿山宝莲寺的方丈圣一法师。这是我的老友。最近他的身体不好。他是八二年跟两位同参。都是出家人。三个出家人。当时也有地方的官员陪同。他们去朝普陀。在梵音洞外面礼拜。他告诉我。三个人大概拜了半个小时。观音菩萨出现了。三个人都见到了。非常欢喜。本来想多停留。陪同的官员催他们。说:够了。可以离开了。才离开梵音洞。

  离开的时候。观音菩萨的像还在。还没有消失。回头之后。他们三个人各人说见观音菩萨的形相。三个人见的不一样。圣一法师所见到的是金色的。观音菩萨现的是金色身。戴毘卢帽。现的是这个身相。另外一个法师见到的是白衣观音。像我们常常看到的塑造白衣观音这种相。第三个看到的是现的出家比丘相。出家人的相。这一说。三个人见的相不一样。说明每个人的缘不相同。统统都见到了。这个是化身。这个不是应身。是化身。圣一法师回到香港。正好我在香港讲经。他把这个事情告诉我。

  这个地方后面「随机普应」。随众生心「示现普身等一切」。这里头有应身、有化身。大师在批注里面设了有问答。法性身跟法性土有没有差别?如果有差别就不能叫法性。为什么?性是一。决定没有二。如果没有差别。就不能讲身跟不能讲土。为什么?身是能依。土是所依。就变成二法。确实这是个问题。我们相信这个问题现在有很多人提起。古时候想必也不例外。一定有人向清凉大师提出。大师有解说、有答复。

  「经论异说」。经中跟论里面所讲的。有不同的说法。但是「统收法身」。都收在法身这个含义里面。这是统收。「略有十种。土随身显。乃有五重」。这是清凉大师引经据典来给我们说明这个问题。第一个依《佛地论》。这是论中所讲的。《佛地论》说:「唯以清净法界而为法身。亦以法性而为其土。性虽一味。随身土相而分二别。」这个意思很深。清净法界这是法身。清净法界也是法性土。净宗讲四种净土。这个说法是讲常寂光。常寂光净土身土都不是相分。能依所依是一不是二。确确实实是佛在大乘经里常讲的「离一切相。即一切法」。那个一切法就是法性身跟法性土。

  《大智度论》里面又有一个说法。它说在有情的分上叫「佛性」。在无情的分上叫「法性」。这我们常常听说。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用。有情。用我们现在人的讲法。就是动物或者讲生物。有生命活动迹象的。我们都称之为生物。动物是生物。植物里头也是生物。它会生长。树木花草也都是生物。非生物就叫矿物。矿物我们看不到它有生命迹象。在佛法里面。把它分为有情世间跟器世间。有情世间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动物。器世间是植物跟矿物。所以在有情世间。有感情现象的。我们称他为「佛性」。他有佛性。植物、矿物、树木花草。在佛法里称它为「法性」。但是我们一定要晓得。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。不是两个性。讲性决定是相同的。

  「假说能所。而实无差」。讲有差别是方便说。真实说呢?真实说没有差别。为什么没有差别?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。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。如梦幻泡影」。它不是真的。是一种幻相。你要知道它虚幻不实。不实跟不实就没有差别了。虚妄跟虚妄哪有差别?所以佛教我们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。这是对的。你想叫做妄想。你分别是虚妄分别。你执着也是虚妄执着。或者叫迷执。迷。你不觉;妄。你不是真的。说真的。万法一如。法法皆如。法法皆是。那是给你讲真的。这个我们凡夫听了很难理解。实在讲事实真相不但不容易懂。实在讲也不容易说。说不清楚。说不出来。所以讲到最后。佛常说「言语道断。心行处灭」。事实真相都现前了。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到事实真相?就是我们执着分别。执着言说。好像一定要分别。你一定要给我讲清楚。实在话。那个真实的是肯定讲不清楚。要叫你自己体会。不是言说能表达得出来的。言说的范围是有限的。不但言说的范围是有限。我们思惟的范围也是有限的。而事实真相是无限的。有限怎么能说出无限?道理在此地。离开思惟、言说。真相大白!

  所以佛法的学习。为什么那么重视禅定。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门径。修的什么?全是禅定。离开禅定的修学就不是佛法了。定能开慧。慧一开事实真相就明白了。不是言说思惟能够达到的。所以佛才讲「法门平等。无有高下」。这是真的。八万四千法门。每个法门都入三昧。都是契入三昧。我们今天依照这个法门修学。为什么得不到三昧?我们念佛得不到念佛三昧。学《华严》得不到华严三昧。学天台得不到法华三昧。什么原因?分别执着。永远放不下。这个东西是障碍。障碍我们的定慧。障碍我们的悟入。我们的亏吃在这个地方。你要问怎么样才能悟入?放下就悟入。定功的浅深。境界的广狭。完全看你放下多少。

  我们今天学佛、学圣贤之道。只能学个皮毛、表面。一分都入不进去。什么原因?我执没有破。你怎么能入得进去?我执里面。最表面的一层是「身见」。见思烦恼。见惑里头一个身见。「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」。头一个就是身见。执着这个身是我。这个执着不破。你是一分一毫都不能契入。障碍不在外面。障碍在自己本身。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所以我常常劝同学。真的是千言万语。苦口婆心。天天在劝。谁听懂?谁肯做?我这几十年来一个都没有见到。我学佛。承蒙老师教导我。我天天在干。我不是上根利智。我是中下根性。我干了五十年。现在才入境界。这个秘诀没有别的。就是放下。从哪里放下起?我讲得很清楚很明白。从自私自利放下起。从这里下功夫。自私自利怎么个放下法?首先要放下对世出世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

2018佛教讲经交流视频

制的念头。这是烦恼的根!我们这个也想控制。那个也想控制。把你的菩提大道完全障碍住了。第二要放下对一切人事物占有的念头。这两个念头要不放下。菩提道上真的叫寸步难行。你一分一毫都不能够契入。你讲东西讲得再好。天花乱坠。都是别人的。都是这个批注、那个参考书上搞的。全不是自己的。

  真正放下之后。你的心性与经典才相应。我们一般俗话说开悟了;悟了以后。你所体会到的、所说出来的是自性的流露。那个不一样。那个很能感动人。我们一般讲他有摄受力。为什么?与一切众生心心相应。众生虽然在迷。你敲击他。你击中到要害。他有感应。如果你自己不入境界。你不得三昧。你永远抓不住要害。自己不能成就。云何能帮助众生成就?

  所以佛在大小乘经论里头。哪一部经论不是苦口婆心劝我们断烦恼。烦恼习气是真正的魔障。《八大人觉经》里面讲的烦恼魔、五阴魔。最严重的魔不是在外头。是在我们自己本身。降魔先要降本身的魔。本身的魔要降住了。外面的魔不碍事。外面的魔是什么?是外面境界的诱惑。怎么不碍事?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理事无碍。事事无碍」。哪有障碍!你内里面的魔要是不除。外面境界它就起作用。外头的魔就起作用。里面魔断掉之后。外面魔就不起作用;不但它不起障碍作用。它反而有助长你定慧的作用。那个作用就变成正面的。不是负面的。所以宗门人常讲「无佛无众生」。这个话是对的。是正确的。是事实真相。

  这一首偈对我们学习佛法来讲。关系非常大。如果我们真的明白通达。我们能入大乘。如果不能够通达明了。我们的学习顶多只是小乘。或者是权教。这是一定的道理。小乘跟权教。境界提升非常困难。困难在哪里?他妄想分别执着相当严重。他不能放下。情执很深。唯识里面也有说。法性属佛。为法性身。法性属法。那就叫法性土。性随相异。古人也有比喻。把这个性比作水。把这个相比作器。如果我们用一个圆碗来装水。那个水是圆的;我们用一个方形器来装水。那个水就变成方的。水到底是圆还是方?水既不是圆。又不是方。比喻作法性。

  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。性是体。相是用。有体有用。它的用是现相。相不同作用就不一样。我们常讲「体相用」。如果讲体、用。这个用里头包括相。如果讲体、相、用。相跟用就分开了。相跟用都是体的作用。体能现相。相起作用。作用有没有差别?觉悟的人没有差别。相有没有障碍?觉悟的人没有障碍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理无碍。事无碍。理事无碍。事事无碍」。《四十华严》这是「入法界品」。你看看经题。《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》。题目就很清楚。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」。他哪来的障碍?障碍从哪里来的?障碍从迷执里头生出来的。迷执都不是真的。是虚妄的。妄里头有障碍。真里头没有障碍。

  我们今天迷在妄中。没有见到真。所以处处成障。古时候修行的大德。那些大德我们不论。我们论眼前的。眼前这些修行人。有哪些人得到受用?有。很少就是了。我常常跟同学们说。我们学佛。你学得有多少的成就。完全表现在你的形态上。你的成绩都在你的脸上、都在你的身体上。你哪里能瞒得过人!为什么这个说法?这是佛给我们说的。《华严经》从根本上讲。世出世间一切法。「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」。这是根本法。我们修学佛法的根本依。这两句话非常重要。

  佛在大乘经上常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唯识所变。唯识是佛法的心理学。不但是真实高等的心理学。它真的是究竟圆满的心理学。「境随心转。相随心转」。你的形相就是你的心。就是你的识。佛为什么具足圆满的相好?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示现的。那不是真的。那是随顺众生的。佛所示现的。真的是什么?大乘经上讲「佛有无量相。相有无量好」。那是真的。「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」都不是修得的。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本来具足。为什么失掉?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?「出现品」里面讲得清楚。「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」。佛是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道破了。由此可知。我们修什么?无非是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、打掉。什么事都没有了。你的佛性、你的法性圆满现前。你的佛性。这个身就是法身。我现在生活的环境就是法性土。

  所以我才讲。我虽然这么讲。我想同学很难体会。我们住在香港。香港就是华藏世界。华藏世界是法性土;九龙就是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是法性土。你自己证得法性身。你居住的地方就是法性土。你要说香港、九龙跟华藏、西方极乐世界不一样。你这个话说得到底是对。还是不对?要正确答复你。亦对。亦不对。怎么说亦对?凡夫境界里面。你说的话是对的。觉悟的人境界。就是入了境界的人。你这个话说得是不对。错了。迷、悟。迷的人跟悟的人说话不一样。境界不相同。

  所以学佛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相。形相是从心变现出来的。不能作假。装不出来的。你的心善良。人家一看你。这个人心很善;你的心很凶恶。一看这个人杀气腾腾。很可怕。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。所以稍稍有智慧的人。头脑冷静的人。看一个人的五官。看他的面孔表情。就知道他的心。至少他的心是善是恶。都能够看得出来。我们一般人欺骗世间愚人容易。欺骗一个有学问、有道德、有修行的人就很难了。人家一眼就把你看穿了。我前天收到一位老居士给我写了一封信。这位老居士寄了两张照片给我看。很有意思。一张是没有学佛之前照的。头发白了。一张是最近学佛之后照的。他的头发变黑了;从前多病。现在病没有了。什么道理?佛菩萨保佑感应。这个话说得亦对亦不对。不能说错。不能说全对。说佛菩萨感应讲得通。为什么?他依照经典里面的教训去做。这是佛菩萨保佑他的。他自己真正肯干。他的心转变了。所以他的相转变了。

  人怎么死的?他想死。死掉的!他不想死。他不会死。人怎么会生病?天天想病就病了。人之所以老。天天想老就老了。「境随心转」。就这么个道理。你什么妄想都没有了。你的身体恢复健康、恢复正常。正常是最健康的。完全与自然相应。最健康的、最美满的!麻烦就是你的妄想、忧虑、杂念太多太多了。这个与佛法完全不相应。我们不能不懂这个道理。现在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  

  诸位同学。我们接着还要看第五首偈:

  【普贤身相如虚空。依真而住非国土。随诸众生心所欲。示现普身等一切。】

  清凉的注疏内容非常丰富。想学的同学可以自己多看多读。用心的去体会注疏的义趣。如果要讲这段注疏要占很长的时间。如果不善于体会。都变成佛学常识。我们修学佛法最重要的不是常识。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够契入境界。要把握到这一点。我们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。换句话说。这首偈我们现前要怎么学法。这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。佛在大经上常说「心佛众生。三无差别」。又常常读到「生佛平等」、「性相一如」、「理事不二」。这是大乘经上常讲的。我们都非常熟悉。多数的同修都能够脱口而出。由此可知。文句很熟。何以不得受用?没有用功夫。

  平等、不二、一如。这个功夫怎么个用法?既然是说平等、不二、一如了。「普贤身相如虚空」。我的身相如不如虚空?如!真的如。不是假的如。确确实实如虚空。你不要以为你这个身相是个真的。是个实体。那你完全迷了。你错了。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。我这个身相不是虚妄。哪有这种道理!为什么说是虚妄?如虚空。如虚空是什么意思?实在说。佛说《大般若经》讲得真透彻。佛是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讲般若。

  今天六百卷《大般若》里面。到底教给我们一些什么?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。那就是「虚空法界剎土众生」。《华严经》我们在这里读到的「一一毛孔现虚空法界剎土众生」。毛孔里面的那些众生;诸佛菩萨众生。又有毛孔众生。毛孔里头又现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剎土众生。毛孔现、毛端现、微尘现。重重无尽。无量无边重迭的幻相。这些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。所以这一切法。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跟我们说。我们做总结。佛的三句话。这一切现相「无所有。毕竟空。不可得」。你能懂这个意思吗?你要真懂了。你就得大自在。你得真解脱。为什么?你的心得清净。无量劫到今天。你一切的烦恼习气、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。这是佛说法的精髓。祖师大德们给我们定的朝暮课诵。朝暮课诵里面都有一卷《心经》。《心经》大家念得很熟。《心经》里说的是什么?你们想想。是不是说的「一切法无所有。毕竟空。不可得」。显说如是。密说也如是。这是佛法。

  佛是梵语。翻成中国意思是觉。佛法就是真正觉悟了。对于一切法的真相明白了、觉悟了;明白了之后。相是幻相。不能说这个相没有。也不能说这个相真有。相即非相。体是真空。《心经》里面讲的「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色不异空。空不异色」。空是法性。色是法相。法相跟法性是一不是二。相是怎么生的?相是从缘生的。缘生没有自性。性就是法性。性相一如。性相不二。几个人念《心经》明白这个意思?这个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摆在这二百六十个字里头。你只会念。你没有观。佛法的修行叫做「观」。观是观察。佛法不用观察。用「观照」。观照跟一般观察有什么差别?有。有讲究。我们一般讲观察没有离心意识。也就是你没有离妄想分别执着;只要你带着妄想分别执着。你是观察。你不是观照;离妄想分别执着就叫观照。那就是智慧。观照就是我们一般讲功夫得力。到「照住」就是你得三昧了;三昧之后。开了智慧就叫「照见」。你看《心经》一开端。「观自在菩萨。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。照见五蕴皆空」。「五蕴」就是代表世出世间一切法。世出世间一切法「无所有。毕竟空。不可得」。照见了。

  由此可知。我们今天学佛学得很可怜。学得不像。妄想习气一分一毫都没有断。这怎么行!样样事情还那么认真、那么执着。依旧放不下、看不破。佛法的受用一丝一毫都没有得到。当然每个人学佛的因缘也不相同。我比一些人幸运一点。那就是我入佛门的缘不一样。我没有学佛之前。我是最反对佛法的。我进过教堂。我进过清真寺。就是不能入佛门。年轻的时候感觉到佛教是迷信。佛教是很低级的宗教。泛神教、多神教。对于佛法是一无所知。也没有人能讲得清楚。我为什么进教堂?教堂讲道。清真寺也讲道。讲《古兰经》。我听听他讲的挺有道理。可是从来没有听说佛教有讲经的。没有遇到过。只看见和尚念经。问他经里什么意思。他也不知道。我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的。我跟他学哲学。「佛经才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学」。他是这样介绍我的。他称「佛经哲学」。古今中外最高的哲学;还告诉我。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我就是被他这两句话引入佛门。到寺庙去找经书来看。虽然没有人给我讲解。愈看愈有味道。这是世间人常讲的。大概是与佛有缘。

  所以就以佛法说。总是佛菩萨加持。我接触佛经大概一个月。我遇到一位蒙古的亲王(敏亲王)。他介绍我认识章嘉大师。我就跟大师学习。读经。经典里面有疑问的。每个星期约好了。他跟我见一次面。时间大概是两个小时;除非他有特别的事情。没有特别的事情。一定给我两个小时。我向他请教。我跟他三年。我跟诸位说过。第一天见面。他就给我讲「看破、放下、布施」。教我。教我六个字。我离开的时候。他送我到大门口。拍着我的肩膀跟我讲:「今天我教你六个字。你好好的去做六年」。我真听话。真肯学。学布施。悭贪的心舍掉。所以佛法真实的利益是在行。能信能解能行。不在说。说有什么用?最可贵的是在行。章嘉大师那时候教给我。你懂得一句你就做一句。懂得两句你就做两句。

  举例子说。譬如说不杀生。你懂得了。从今而后。对于再小的动物都不能够有伤害牠的念头。我懂得了。所以再遇到小动物就生尊重心。决定没有伤害牠。然后进一步爱护牠。帮助牠。逐渐逐渐跟这些小动物能沟通。我们居住的环境里面。常常一般人困扰的蟑螂、苍蝇、蚊虫、蚂蚁能沟通。我们可以共同在一起生活。彼此互相不妨碍。能做到。何必要杀牠。赶牠出去?错了。通!不但这些小动物通。花草树木都通。能通人情。我们院子里面的树木花草。特别的繁密。花开得特别好。开得特别香。我们爱护它、尊重它、供养它。它有回

还想看美国哈佛教授讲经典

报。这些都在经典上学的!

  经上佛给我们讲不杀得长寿。健康长寿。不盗得大富。没有学佛之前。多多少少都有占人便宜的念头。总想分东西想多得一点。学佛之后明白了。把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断掉。然后自己得什么?在财富方面。真的是能满自己的愿望。「佛氏门中。有求必应」。这都是章嘉大师传给我的。当你久求不应。是你自己有业障。你要把你的业障找出来。把你的业障消除掉。感应道交就现前了。我学佛的基础是跟章嘉大师三年奠定的。一生得受用。

  一切法不能从外面求。外面求求不到。求得很辛苦。不一定能得到。得到还是你命里有的。向哪里求?向内求。佛法称之为「内学」。你要得到圆满。像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一样。你最重要的要修「普贤行」。「普贤菩萨身相如虚空」。这个我们要学。怎么学?要作观。「观照」。观照久了。你就「照住」;再提升就「照见」。到照见的时候。你就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。你入了华严境界。

  我常常教同学们。但是他肯不肯这样做。那不是我的事情。那是他的事情。我教他怎么观法?虚空法界是自心相。我们有法性。法性就是真心。法性的相是什么?虚空法界。剎土众生是自身相。我自己的身是什么?遍虚空尽法界无量无边剎土众生是我自己的身相。这身是法身。常作如是观!不要想这个身是自己。这个身没有离开法身。我以一切剎土众生是我自己的身相。我这个身包括在里头。这就好比我自己的身是我身上的一个细胞。剎土众生是我整个身。我整个身当然包括我这个细胞。你的心量才能扩大。「心包太虚。量周沙界」。你怎么不快乐?你怎么会有灾难?你怎么会有苦恼?不可能!

  我这个身不会灭。我这个细胞会灭。我整个身不会灭。这个细胞灭了。过两天它又好了。所以「不生不灭。不来不去。不一不异。不增不减」。经论上所讲的全都兑现了。说什么?宇宙人生的真相!佛确实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话。为什么?所说全是事实真相。佛自己有没有用自己意思说一句话?没有。从来没有。自己没有意思。如果自己有意

佛教视频讲经机

思。堕在妄想分别执着。那就不是圣人。那是凡夫。

  我们想明心见性。想用真心。从哪里用起?就是从拓开心量用起。要能包容。包容虚空法界。包容一切众生。对一切众生就是对自己。一切众生有苦难。哪有不伸手援助的道理!哪有不尽心尽力帮助众生的道理!你不这么做。错了。错到底了。你迷了。你没有觉悟。凡夫迷惑颠倒。不知道虚空法界剎土众生跟自己是什么关系。不知道!觉悟的人知道是一体。一个法性。一个法身。一个法性土。修行最重要的是掌握到纲领。纲领几句话。像《华严经》所说:「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。」

  今天许许多多科学家、哲学家、宗教家都在那里探讨。宇宙从哪里来的?夜晚看到太空当中许许多多的星球。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?怎么来的?怎么形成的?生命怎么来的?空间维次怎么来的?你看释迦牟尼佛八个字给你解答。「唯心所现。唯识所变」。一句话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高明!这叫真有学问。然后给你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要是把这句话懂得。什么问题都解决了。

  所以。为什么菩萨行门当中。把念佛法门摆在第一?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。都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。为什么?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想佛。你就作佛;你想菩萨。你就成菩萨。想什么变什么。凡夫不会想。他想什么?想「贪瞋痴」。想贪瞋痴麻烦就大了。贪而无厌是饿鬼道。嫉妒瞋恚是地狱道。愚痴是真假、邪正、是非都搞不清楚。愚痴是畜生道。想什么就变什么。所以这个「想」很厉害!

  我有一年在美国住在德州。那时候得伤风感冒。同修们带我去看医生。这位医生是中国人。他给我配了些药。我笑笑跟他说。我说:「医生。你把病人治好了。绝对不是你的处方高明。」他瞪着眼睛看着我。他说怎么回事?我告诉他。我说是信心把病治好了。病人对你这个医生有信心。医

佛教讲经手上起白皮

生对病人也有信心。信心把病治好了。你的医药处方那是缘。他想了一想。大概想了好几分钟。点头。你说的话很有道理。一切法从心想生。真正修道的人。他要生病。他不看医生。他也不吃药。他用什么?用心想来治疗。把所有一切杂念万缘放下。让身体自然恢复到正常。恢复到自然。他好了。心理治疗。从心想生。找医生是没有法子。他不相信他这个话。不相信这个秘诀。果然相信这个秘诀。还要看什么医生?还要吃什么药?这是真的。一点不假。

  我们听以前老和尚给我们讲谛闲老法师。这是天台宗近代的一位大德。一生讲经说法。有一次生病。印光大师写一封信给他。「你怎么可以生病?你是讲经说法的法师。你不应该生病。」印祖的话说得有道理。心转境界。《楞严》上说得很好。「若能转境。则同如来」。你入佛菩萨的境界。你境界转不了。那怎么能入?转境界也就是世俗里头常讲的「有求必应」。这个求不是对外求。是从心性里面求。从心性里头做一个转变。最好、最善、最美的是大自然。我们的身心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。这是最健康的!违背自然。什么毛病都生。

  所以我们住。依真而住。真拣别不是妄。真是什么?像经论上所说的。在有情叫佛性。在无情叫法性。依真而住。住法性土。法性土在哪里?法相土跟法性土不二。是一不是二。那怎样才住法性?离妄想分别执着就住法性。你看看就是觉跟迷。就这么一念。你觉。住法性土;迷。住法相土。觉。过佛菩萨的生活;迷。过六道凡夫的生活。就那么一念之差。那一念之差的关键就是

佛教净空法师讲经能不能听

「我」。所以佛法常常讲「无我」。这个道理很深。迷悟的根源就在这一个妄念。起心动念有「我」。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。你看看。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。阿罗汉什么本事?破我执。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。知道这个身不是我。身不是我。身是什么?身是我所。不是我。是我所有的;就像衣服一样。这个衣服不是我。是我所有的。所以我对这个衣服态度就很随便。得失无所谓。不喜欢就换一件。所以身是我所。不是我。我不是这个身。

  「我」到底有没有?我有。有真我。佛法里面讲「常、乐、我、净」四德。般若里头有我。法身里头有我。解脱里头有我。「我」有没有相?没有相。「普贤身相如虚空」。我的真身如虚空!「依真而住非国土」。我所有的。你能从这个上面慢慢的你能够觉悟。这个觉悟就是你能看破。看破之后你就能放下。你才能把「我」放下。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。不再执着我所有的这一切了。然后你能够契入。就像一般人所讲的人生如梦。你把这个人世间看得就很淡了。很淡。不能消极。消极就堕到小乘。要利用我所有的这个假相。为一切迷惑颠倒的众生服务。这就是大乘。非常积极。我积极为一切众生。对自己有没有妨碍?决定没有妨碍。你要有妨碍。你的「我」还没有放下。我放下了。妨碍谁?有我就有妨碍。无我。谁障碍我?有相就有妨碍。无相哪来的妨碍?

  所以佛才讲「理事无碍。事事无碍」。那个意思很深。破四相。理事无碍。破四见。事事无碍。我们用《金刚经》的话来说。大家容易懂。这是自己解脱了。解就是解开。现在中国人讲解放。佛家讲解脱。「解脱」是两个意思。解是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解脱了。脱是脱离三界六道。脱离十法界。解脱。解是因。脱是果报。你恢复到自由、恢复到自在了。虽然自己得大自在。得真解脱。不舍六道、十法界。为什么?六道十法界还有很多很多迷惑颠倒的人。要去帮助他。这就是佛家讲的「倒驾慈航」。这个地方讲的「随诸众生心所欲」。众生不是菩萨。不是佛。不是声闻、缘觉。众生是六道众生。

  「示现普身等一切」。「普身」是什么身都能现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。那是三十二类。每一类里头无量无边。能同时现无量无边身。为什么?你的法身遍一切。所以现身来不来?不来。没有来去。没有远近。现身的样子。就好像我们现在在网络上。你们打开计算机。你看到我在那里讲经。你频道一按。接通网络。这个现相马上出现了。我有没有到你那里来?没有。计算机一关。我也没去。不来不去。不生不灭。你打开网络不是生。网络关起来也没有灭。你从这个里头细细去观察。你会觉悟。诸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是为度众生的。帮助众生觉悟。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。业力来的。是凡夫。来了遇到佛法。阿弥陀佛。大幸!为什么?我这一次要好好的利用这个身体。我现在明白了。这个身不是我。是我所。我要利用这个身体借假修真。我这一生要入佛菩萨的境界!遇不到佛法。没有这个机会。这一生错过了。遇到了。机会来了。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。

  世间人最难放下的家亲眷属。牵肠挂肚。纵然学佛学得不错。这个放不下。还是被你的冤亲债主拉回三途六道。真正聪明人。觉悟的人。你就会帮助家亲眷属。帮他觉悟。帮他解脱。这个才是第一桩大事。你要「示现普身等一切」。「等」是平等。「一切」里头含义无限深广。现身。时时现。处处现。所现的都是帮助他觉悟。学佛的同学。几个人懂得这个意思?几个人做到?做到才叫学佛。像释迦牟尼佛那个示现。他老人家示现是住世八十年。我们中国人讲虚岁。实际上他是七十九岁往生的。讲经说法四十九年。示现成道之后度化众生。他的示现从来没有间断。你能体会。他现这个相给你看;你不能体会。他也现这个相给你看。叫你慢慢看。看久了。总有一天豁然看懂了。

  《金刚经》一开端不就是如此!须菩提尊者跟释迦牟尼佛时间很长。般若会上他才发现、他才看出来。其实释迦牟尼佛天天都是这样表演。入舍卫大城乞食。乞食回来。吃完饭之后。衣钵洗一洗。敷座而坐。每天都是这样做法。但是须菩提尊者并没有看出来。这一天突然看出来。叹为希有世尊。所以众生觉悟有时节因缘。想帮助他提早。你心很着急。你自己都保不住。你怎么能帮助别人?你心里还有妄想、还有杂念。怎么样帮助?自自然然。痕迹都不着。你就尽管这么表演。这就是真正帮助他。时间久了。总有一天他醒过来。他看出来了。

  今天这个社会。我们看到芸芸众生。伦理、道德统统都抛弃了。这个不得了!不但学佛你不会觉悟。永远不会开悟。你来生人天福报得不到。现在在这一生。纵然你享受这些福报。是你过去生中修的。你这一生当中。起心动念。言语造作。真的像《地藏经》上讲「无不是罪。无不是业」。这怎么得了!觉悟的人如何示现?示现「孝」。示现「敬」。示现「仁」。示现「义」。我做出这个样子来给大家看。教化众生。普度众生。把他们从三恶道度到人天。

  「示现普身等一切」。我们今天读这一句经文。应当要懂得这样做法。所以你一定要看清楚。现在社会一切大众他是什么毛病。反其道而行之。这就是帮助社会。这就是帮助一些苦难众生。做比讲更重要。为什么?你会讲。你不会做。人家不相信。我们一般人讲没有摄受力。你要做到。我常常劝导学讲经的同学们。形相第一。你要不懂得形相。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菩萨成佛之前。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这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。告诉我们形相第一。你学佛。人家一看到你这个样子。不生欢喜心。他就不会听你的话。所以形相要好。形相好。心好行好。你的相自然就好了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这个道理修的。先要修好心。先要修好的行为。为众生。不为自己。才能跟众生心心相应。感应道交。你不真干。干假的。自欺欺人。那个造罪业。原理原则要通达、要明了、要掌握到。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850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六百七十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六百七十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8907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