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百八十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百八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百八十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大方广佛华严经 (第四八0卷) 2001/11/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12-17-0480
诸位同学。请看「世主妙严品」。主城神偈颂第七首:
【如来往修众福海。清净广大无边际。福德幢光于此门。观察了悟心欣庆。】
这一首是盛福威光主城神的赞颂。他所修学的法门是「普观察一切众生令修广大福德海」。从这个法门成无上道的。修福世出世法都重视。所以到究竟圆满的果地我们称赞诸佛如来为二足尊。这个二就是两个。足是圆满。二是哪两桩?一个是福德圆满。一个是智慧圆满。这两种到究竟圆满。这是如来的果位。我们在念三皈的时候。常念「皈依佛。二足尊」。所以不可以说学佛不重视修福。这是错误的。佛教人福慧双修。把福放在前面。世间人重视福报。佛也不例外。但是佛不说福报。说福德。这个名称不能够听错了。福要有德。这是真正的福。称性的、自性本具的福德;福德现前。福报还用得着说?有福报未必有福德。有福德必定具足福报。
什么叫福德?修福与德相应。修福一定要与道德相应。如果与道德不相应。那个福就是我们讲的三界有漏的福报。决定有报。就是说你有这个福报的受用。但是你在哪一道。你得的是什么身。那就不一定。如果是修的福德。你的果报这个福报决定不在三恶道。最小的是人间福报。它有德。它跟道德相应。在此地我们不怕麻烦。不怕多说。世尊为我们说法。一桩事
诸佛如来的恩德。我们从这个地方体现。佛对众生对我们恩德之大。在这个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人。父母都不能比。父母的恩德一世。佛给我们的恩德生生世世。无论我们在哪一道。佛都关怀。都不离开我们、都不舍弃我们。这个恩德大了。我们总要能够体会得。总要能知道。知恩你才会报恩。怎样报佛恩?依教修行。不能依教修行。不知道报佛恩。佛的恩德怎样报得圆满?自己也成佛。也像佛一样广度众生。这才真正叫报佛恩。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。发心尽虚空、遍法界广度众生。为什么?报佛恩。报他前面教他的那尊佛。所以佛度众生永远没有止尽的。永远没有休息的。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这首偈子里面讲到修德。显发性德。我们自性本具无量无边的福德。大经里面常讲的相好。通常因为自性里面的功德无量无边说不尽。佛略举三桩常常讲的。第一个是智慧。自性本具般若智慧;第二个。自性本具无量的德能。这个德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能力。智慧无所不知。能力无所不能。没有一样他不会。第三相好。福德偏重在相好。依正庄严。正报讲的是身相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我们在经上常常念到的;用现在话说。相好是身体好。金刚不坏身。佛从凡夫修行证果的。『往修众福海』。「众」是众多。无量无边的福。相好。这桩事情我们可以在经里面看到。那是世尊刻意为我们显示的。告诉我们相好的重要。他说菩萨修行功德圆满的时候。证得无上正等正觉。得大圆满。智慧圆满了。德能圆满了。相好圆满了。佛还
这个问题一定会引起一些同学们的怀疑:证到究竟佛果。一切都得大圆满。相好也圆满了。何必要刻意修?没错。这是讲的究竟佛果。如果不是究竟佛果;天台家讲四种佛。藏教佛、通教佛、别教佛、圆教佛。圆教佛才得大圆满。前面三种佛。没有证得究竟圆满;换句话说。他们要示现佛身。藏教佛可以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身。那就要修了。通教佛也得要修。别教佛说实在话。别教究竟圆满的佛在圆教里面是二行位的菩萨。别教的初地等于圆教初住。别教的十地法云地等于圆教十住菩萨;十地上面是等觉。等觉等于圆教初行位的菩萨。所以别教妙觉位佛果。是圆教二行位的菩萨。他要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要不要修?还是要修。我们想象得到。他去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肯定比通教、藏教的时间要短。这个相好特别殊胜。圆教究竟果位那就不必说。那都圆满了。所以经上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。在我们一般想象当中肯定是藏教佛。他要用这么长的时间。
这是说明相好重要。佛这样重视相好。我们要能体会到这里面的密意。这个密不是秘密。是深密。要懂得佛很深的意思。什么意思?用现在话来讲。商业里头讲的话。「广告、招牌、包装」。相好就是这些东西。佛法再好。没有好的招牌、没有好的广告、没有好的包装。几个人认识你?为什么今天这个邪教相信的人这么多。正法没有人相信?我们想想问题是不是出在这里?邪教懂得包装、懂得做广告。懂得立一个好的招牌形像。把所有一切众生都引到他那里去了。我们看看我们佛门的形像。人家一看佛的弟子出家在家。真的我们的形像比不上人。这个身体就是招牌、就是广告。看到我们这个样子人家摇头。谁还愿意进佛门?
所以我们要看。过去释迦牟尼佛在世。佛的相好光明。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。阿难尊者的出家。那个因缘在《楞严经》上。阿难为什么出家?看到大哥成佛之后相貌太好了。他心里想这个相貌不是父母所生的。是他修成的。他也想得相好才出家。他是被佛的招牌包装动了心。接引入佛门的。所以佛刻意修相好不是为自己。是为了接引众生。但是这是断恶修善、破迷开悟、积功累德必然的果报。种善因哪有不得善果的道理?《十善业道经》佛一开端就给我们讲。不杀生得健康长寿。不盗得大富。我们想健康长寿。想得大富。你要懂得怎么修法!不淫就得相好。相好光明是从这里得来的。每一个善因。有一个善的果报。不饮酒得大智慧;不妄语得大信。你到任何地方你说话别人都相信你。别人不会怀疑你。造什么样的因。得什么样的果报。持戒就是修福报。
所以佛劝导我们。我们怎样把佛的招牌树立起来。怎样把形象建好?用商业的话来说。我们如何做好广告包装。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切的表现。人家首先看你的面貌。你学佛了。面貌没有转过来。你修行没有功夫;体质没有转过来。体弱多病。面貌无光;身上穿的衣服肮脏邋遢。不修边幅。你在这个社会上谁瞧得起你?佛虽然好。我们这个招牌就把佛贬低了。我们本身就造罪业了。我们砸了佛的招牌。我们自己破坏了佛的形象。这个罪过就很重。为什么?让许多人跟我们一接触不敢学佛。什么时候我们真的如法修学。做出最好的佛教形象。人家看到我们欢喜羡慕。就动了念头想学。我们就成功了。这是福报接引众生。
真干。财宝尽虚空、遍法界。你要真修!我自己命里头没有福、没有财。众生的福报大。诸佛菩萨的福报大。我今天发心舍己为人。我不为自己。我把我这个身体奉献出来为众生服务。为诸佛菩萨服务。就像家里一个佣人一样。我是众生的佣人。是佛菩萨的佣人。主人常常还要给我们一些零用钱。我衣食住行生活还有什么顾虑的?我们今天主人是谁?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、九法界一切众生。一切众生里面。不错。是有一些贫穷的。自顾不暇。但是有福报的多过这些贫穷的。怎么会没有福报?何况所有一切的建立、建树都需要用钱。钱是从一切众生来的、一切诸佛菩萨那里来的。不要操一点点心。不要去求人。不要去化缘。求人化缘就把佛的招牌砸掉了。佛是人间天上世出世间福报最圆满的;最圆满的。我们做他的学生。就是我刚才比喻。我们做他的佣人。我们还到外面去化小缘、去求人?我们的老板、我们的主人面子往哪里放?要懂这个道理。
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。他老人家示现寿量是一百岁。八十岁他老人家走了。这里头有特别的因缘。当然魔王祈请。求他入般涅盘。佛答应他了。佛不妄语。兑现了。佛在经上说。他后面二十年的福报给后世。一直到法灭尽这一万二千年当中。出家的弟子享用不尽。我们出家是享他老人家的福报。我们要相信。经上又说。佛的白毫毫光里面有圆满的智能福德。其中有一分毫光供养后世的弟子。不但出家弟子我们沾佛的光。在家弟子也不例外。只要如理如法依教奉行。物质生活不会缺乏。出家的学生必定得到供养。在家的学生总得要经营维持生计的事业。你不能不经营。经营是缘。只要有这个缘。佛力就加持得上。
譬如你做生意。无论你做什么生意。你一定会赚钱。你的生活决定不会有顾虑。记住。如理如法的修行。你才能得到佛力加持。我们要信佛。不要信人。哪个人说是「我怎样来支持你、帮助你」。不可靠。为什么?变化很大。今天答应你的。明天未必肯给你。这些事情古今中外都有。常事。平常事。就是这个施主把钱供养给你了。你要没有福分。依然会丢掉。佛在经上讲。财为五家共有。自己想怎么保。保不住。一定要懂得为众生修福。点点滴滴每一块钱都要用在利益众生分上。这就正确了。如果不是利益众生。一分钱一块钱都要知道珍惜。惜福!不能够糟蹋福报。佛门里头当用要用。不当用要节俭。要知道惜福。
如来往昔修的福。福里面我们现在讲项目无量无边。用海作比喻。『清净广大无边际』。这一句就是德。你修福与德相应;前面跟诸位说。与道德相应。道是什么?天然的秩序、天然的规律。就是法性的性德。性德不是紊乱的。性德不是染污的。性德是清净的。性德是广大的。性德是没有边际的。哪些是性德本具天然的秩序?不是人为的、不是人想象的、不是人制定的就是属于自然的。古圣先贤为我们讲的伦常大道。这自然的。儒家把它归纳为五伦。夫妇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。这是人伦。这是自然的。不是哪一个人发明的。不是哪一个人的学说。自然之道。大道。这是自性里头本具的。你要违反了。那就是悖逆大道。这个道理很深。我们在此地不能够细说。
家庭里头有伦理。事业里头有伦理。譬如说你开个公司。你当老板的就是君、就是父。你下面的员工就是臣、就是子;员工与员工之间。就是兄弟。就是朋友。你这个公司行号里头有伦常大道。一个国家它也是个组织。国家领导人是君是父。他下面这些干部就是臣、就是子。臣子;大臣与大臣之间。就是兄弟。就是朋友。哪个地方能够离开这个原则?出家在一个寺院庵堂也不例外。我们这个地方是个很小的道场。「佛陀教育协会」。会长就是君、就是父。这里面一些干部就是臣、就是子。还包括许多义工。干部与干部之间、义工与义工之间、义工与干部之间。就是兄弟、就是朋友。怎么能脱离这个道理?这是自然的道理。世出世间法统统没有例外的。你懂得这些关系。你把这些关系处得很好。就是你是什么地位。你在你地位上把你自己的本分做好。这叫行道。行天道。就是佛法里面讲的「称性起修」。称性就这个意思。不违背。完全与性德相应。就叫称性。这就是行道。
行道有得于心。心觉悟了。明白宇宙人生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。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们讲这个人开悟了。大彻大悟。明心见性。有得于心。我们今天用最简单的方法。提出来贡献给诸位同修。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。这是行道有得于心。行道有得于身。身体相好光明。你的色相端严。身体健康长寿。容光焕发。有得于身。行道有得于行。我们的行为表现的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。都从行道当中得来的。叫道德。道德必定是清净的。心地清净一尘不染。没有丝毫自私自利。清净心现前了。广大就是平等心。不平等就有界限。有界限那怎么能广大?平等是把所有界限都放下了。人与人之间的界限、族与族之间的界限、国与国之间的界限、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界限。再扩大人与九法界众生的界限。把这些界限放下了。平等周遍法界。上与十方诸佛平等。下与阿鼻地狱众生平等。这是真正的广大。「心包太虚。量周沙界」。这叫「无边际」。这真正是大福德。
为什么?量大福大。中国人常说的。心量小哪里会有大福德?唯有心量大的人。才真正修大福报。修大福德的人。甚至于他什么事也没有做。好像一分钱的供养他也没有修。他的心量确实周遍法界。他的真诚心周遍法界。清净心周遍法界。平等心周遍法界。正觉心周遍法界。慈悲心周遍法界。十法界依正庄严都得到他的利益。哪在乎修什么财物上的供养?他那个修行是真供养。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说得很清楚。大千世界七宝的供养不如法供养;法供养普贤菩萨说了七条。第一条「如教修行供养」。十法界众生都得利益。得到你如教修行的供养。这个福报无量无边。一般人哪里晓得?佛法之妙。妙不可言。佛法之殊胜。无与伦比。我们在这部《华严经》里所学的、所得的。实在讲太丰盛了。
『福德幢光于此门』。盛福威光主城神他得到了。『观察了悟心欣庆』。他观察。他明了。他悟入了。所以他那个法门里面的话。我们终于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他真的是「普观察一切众生令修广大福德海」。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他令一切众生修广大福德海。好像我们没有沾到这个福德的边。我们没有享受到。我们没有沾光、没有能享受到。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、恶缘。自作障碍。何以九法界众生都得到他的恩惠?惠就是布施供养。为什么我们得不到?菩萨所修的清净平等。我们是自作障碍。一定要懂这个道理。第八首:
【众生愚迷诸有中。如世生盲卒无睹。佛为利益兴于世。清净光神入此门。】
这是净光明身主城神他的赞颂。他的报告。他所学的法门是「开悟一切愚暗众生」。主城神是一切众生最重要的护法神。他要护我们的法城、护我们的心城。要真正讲到护法。护众生心。就是要护众生的真心。真心本善。《三字经》上头一句。「人之初。性本善」。护法神要护我们的真心本善。我们现在真心迷失了。把本善转变成本恶。这个事情可麻烦了。诸位要晓得。本恶是习性。不是本性。荀子主张人性本恶。孟子主张人性本善。这两个人所讲的善恶是相对的。是第二义。不是第一义。《三字经》上头的一句话。「人之初。性本善」。是第一义不是第二义。所以孟子、荀子是贤人。孔老夫子是圣人。圣人讲的话的确是高一等。在我们佛教里面圣人是佛。贤人是菩萨。所以孟夫子跟荀子讲的都是习性。就是《三字经》底下一句「性相近。习相远」。习性里头善恶就分得远。距离就远。善恶就相对。
在护法里面无论是护法是护心。一定要知道『众生愚迷诸有中』。众生迷在哪里?迷在三有。「诸有」是讲三有。欲界有、色界有、无色界有。欲界有的是什么?五欲六尘。我们今天一切众生迷在这里头。迷在财色名食睡里头。迷在名闻利养里头。「愚迷」。心迷身愚。六根愚钝。在这里面造无量无边的罪业。底下比喻说:『如世生盲卒无睹』。「生盲」是什么?就好像世间这个小孩很不幸。生下来眼睛就瞎。叫做生盲;世间形形色色。他一生当中永远都没有见过。生盲。如果不是生盲。他眼睛是受伤或是生病瞎掉的。他在没有生病之前、没有受伤之前。外面东西他看得清清楚楚。别人跟他讲什么。他会有印象。他能体会、他能懂;如果生下来就瞎眼。你跟他讲什么他都不懂。他都不知道。众生愚迷到这种程度!因此护法最重要的是什么方法?帮助他开悟。破迷开悟。是护法第一桩大事。破迷开悟。头一个要破自己的迷。要开自己的悟。然后才能帮助一切愚迷众生。自己不能开悟。怎么能帮助别人?
主城神偈颂第八首:
【众生愚迷诸有中。如世生盲卒无睹。佛为利益兴于世。清净光神入此门。】
第三句『佛为利益兴于世』。也就是说佛出现在世间。《法华经》上讲得好。「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」。所谓大事就是「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」。佛是为这一桩事情来的。佛对众生就是开示。开是开启。是为他说法。讲经说法;示是指示。包括为众生示现。众生听了佛的开导。见到佛的示范。心里头就有觉悟。悟了以后他真干。这个真干就是入了。把他所悟得的完全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。完全把它做到。这叫入了。这个众生他的生活、他的行持跟佛没有两样。渐渐就入佛境界了。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到世间。无论是什么身分。无论示现在哪个行业、从事哪一种工作。事相上虽然千差万别。但是他有一个不变的东西。你去观察。那是什么?为众生做好样子。真的是「学为人师。行为世范」。这个人是再来人。这个就不是普通人。普通人做不到。
我们现在是个普通人。我们如果下定决心向佛菩萨学习。以佛菩萨做我们榜样、做我们的标准。我们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。这个效果就不可思议。一般讲转凡成圣。本来我是个凡夫。我能够转变成圣人。能不能转?转得成转不成。都在自己一念之间。你这一念果然有信、有愿、有行。肯定成功。我们常说。转业力为愿力就是乘愿再来。要不要到西方佛国去打个转?不需要。果然把这部《无量寿经》做到。
【如来自在无有边。如云普遍于世间。乃至现梦令调伏。此是香幢所观见。】
香幢庄严髻主城神。他修学的法门是「破一切烦恼臭气。出生一切智性香气」。他从这个地方成无上道。这个法门我们换句话说。就是转恶为善、转迷为悟。转自私自利为大公无私。他能做一个转变。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偈颂里面有很好的教导。『如来自在无有边』。如来是讲我们的自性。性体没有边际;性相是什么?「唯心所现」的是相。「唯识所变」是自性的作用。顺着自性起的作用。就是四圣一真;迷了自性所起的作用。就是六道三途。自性的体、相、作用。都是自在无有边际的。
『如云普遍于世间』。「云」这个字在经典里面用得非常多。它是表法的。表宇宙万有的实相;《般若经》上讲的诸法实相。表这个的。诸法实相。相有性无。事有理无。就像云一样。云。我们在远方看它有。我们在远方看到天空当中的云彩。有;我们坐飞机飞上去。没有。所以它代表事实真相非有非无。不能说它有。也不能说它无。表这个意思。「遍于世间」。我们自性性体、性相、性的作用。周遍虚空法界。「世」是讲时间。过去现在未来;「间」是讲空间。四方四维上下。现在讲时空。时空是没有边际的。何况此地这个世间。包括今天科学家所讲多维次的空间。尽虚空、遍法界。自性体、相、作用无不周遍。诸佛菩萨他们觉悟了。以自性的德用帮助众生转凡成圣。转烦恼为智性。就是长行里面的比喻。转「臭气为香气」。
『乃至现梦令调伏』。这是说明「普遍于世间」的一个事实。应以梦中得度者。佛菩萨示现在他的梦中。为他讲经说法。他梦醒之后就得度。他就觉悟了。有没有这个事情?有。自古至今都有。确实有一些同学。当然是少数。他是在梦中见佛。闻佛说法。他来皈依。他来信佛、学佛。他的缘是从这里来的。我过去在美国遇到过。黄念祖老居士在中国也遇到过。有些学生跟他在没有见面之前梦到他。为他讲经说法。以后遇到了。拜他做老师。他叙述他的因缘。有!我有一年在旧金山。有一个同学来找我。这个同学倒不是我初次认识他。很久就认识他了。他也常常听我讲经。他说有一次他做梦。他生病。病了很久。梦到我给他治病。第二天早晨醒过来之后。他的病果然好了。我在旧金山讲经的时候他来看我。来感谢我。真有这些事情!
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。这个故事也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汉武帝的故事。汉武帝他是想试验。汉武帝的时候佛教并没有正式传到中国来。佛教传到中国来还在后一代。汉明帝。佛教才传到中国来。他试验那个圆梦的。古时候有圆梦的。就是你作梦。你向他请教这个梦是什么样的感应。他给你解说。汉武帝假装并不是真正作梦。他告诉那个圆梦的人。他说:「我梦见宫殿上有两片瓦变成鸳鸯飞走了。这是什么预兆?」问他是什么预兆。其实他没有做这个梦。他是来测验圆梦的这个人。你到底有多大本事?那个圆梦的人就跟他讲。他说:「这个预兆。主宫中一定有暴死者。」就是突然死掉的。汉武帝笑笑:「我是跟你开玩笑的。不是真的。」话还没有说完。太监就来报告皇帝。有两个宫女打架相杀。两个宫女打架打得很激烈。汉武帝就说:「我实在没有做这个梦。怎么会有这个预兆?」跟那个圆梦人讲的没错。就问这个圆梦的人。圆梦的人跟汉武帝说:「梦是神游。」我们一般讲作梦的时候是自己的灵魂它在活动。身体虽然没有活动。我们灵魂出窍。灵魂离开你的身体它在活动。这个说法大家比较好懂一点。圆梦的说:「陛下。你心里想说。这就是梦。不必真的作梦。你心里打妄想就是在作梦。」所以它有这个气分在。那个预兆它就现前。这是汉武帝历史上记载有这么一段故事。
这一桩事情用佛法来解释并不难懂。佛法中常说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想试验那个圆梦的人。你动了这个念头。你在打妄语骗他说梦中什么样的境界。确确实实圆梦的人说得不错。你已经在作梦了。它就有预兆。由此可信。我们的心为什么不天天去想善法?何必去胡思乱想?不要想是非人我。不要去想名闻利养。想什么最好?想阿弥陀佛最好。甚至于研究经教我都放下了。为什么?我们眼看这个世界没有法子避免灾难。灾难来了。我们怎么办?如果是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那好。只有一个办法。一天昼夜去想阿弥陀佛。就像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上教我们那个办法。我们把善法换成阿弥陀佛。昼夜常念阿弥陀佛。思惟阿弥陀佛。观察阿弥陀佛。不容毫分杂念间杂。你决定成功了。
多久能成功?功夫用得真正得力。《阿弥陀经》讲「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到若七日」你就成功了。真做到!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有一个杂念夹杂。还有少许杂念间杂。但是你的意志精神真的是集中。一般讲三年。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往生传》里面看到一些念佛人。三年成功的、往生的很多很多。曾经有一些同学问我。不只一个。他说:很奇怪我们看传记。念佛三年就往生。难道三年他的寿命就到了吗?寿命不到他怎么往生?这个问题来问我。我想想。绝对不是三年寿命就到了。偶尔一两个人可能。那么多人三年念佛都能往生。那就不是三年他寿命到了。而是什么?三年他念佛念到功夫得力。念到功夫成片、一心不乱。他自在往生。后面那个寿命他可以不要了。他给大家做一个示范。现身说法。那个往生的种种瑞相就度很多众生。这样讲才讲得比较圆满。能讲得通。
《大智度论》里面讲到我们作梦原因。它说大约有五种:第一种热气多。会梦到火。这是讲四大地水火风;冷气多会梦到水;风气多。就梦到在空中飞行。这个境界确实是有;第四种见闻多也能入梦。这就是我们常讲的。「日有所思。夜有所梦」。他想的东西想太多了。晚上睡觉的时候。他的神识还继续在想。显现出梦境;第五种是天神与梦。就是鬼神托梦。这个事情常有。我听说很多。经典里佛举出许许多多的例子。我们可以做参考。在中国自古以来。许多文人他们的笔记。文字记录下来的都是可靠的。决定不是寓言。不是他在那里编故事。很多。我过去读的几本书。印象比较深刻的《聊斋志异》、《子不语》、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。纪晓岚的。这些记载都很多。我们不能不信。这是显示出佛菩萨的善巧方便。你的缘成熟了。用别的方法来帮助你觉悟。你不能接受。梦中来。有时候你做同样的梦。很短的期间。一个星期你做三次同样的梦。你一定会感到非常讶异。你会注意到梦中告诉你有些什么事情要发生。预兆!这都是鬼神、佛菩萨跟你有特别的缘分。用这些方法来暗示你、帮助你。
『此是香幢所观见』。香幢菩萨他看到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。常常用这种方法帮助众生。他也学会了。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方法无量无边。所以说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。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要正确的体会。是不是无量无边的法门我们统统要学?不是的。那你把这句话的意思错解了。无量无边那些法门你要学。学到哪一辈子才能学完成?永远没有成就的希望。只要你在法门里学一个就行。一门通。无量无边的法门都通了;一门得到。无量无边的法门你全都得到了。这是正确的。为什么?这个道理并不难懂。无量无边的法门都称性。它究竟圆满的境界就是明心见性。你从一个法门明心见性。所有的法门都明心见性。所以佛在《金刚经》上说「是法平等。无有高下」。《华严经》上说得更好。「一即是多。多即是一;一多不二。」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。是在学其中的一门。不是统统都学。你要把这个话搞错了。说话的人没有说错。你把他的意思会错了。所以古大德常讲。「依文解义。三世佛冤」。你要照着文字上以为就是这个讲法。三世诸佛都喊冤枉。你把佛的意思错会了。法门无量。无量法门里面你去选择一种。适合你根性的。你欢喜的、你可以接受的。就是你的程度能够接受得了。你修学这个法门对你现前生活环境工作很方便。没有困难、没有障碍。这就是契你的机。你修学这个法门一定很容易成就。
释迦牟尼佛为末法时期。特别为我们现代社会众生选择净土法门。你们想想看。净土法门是不是适合我们现代人的根性?现在的时代走向工业、工商业。走上高科技。每一个人无论是生活的压力、精神的压力都非常沉重。工作分秒必争。没有时间来研究经教。所以佛介绍我们这个法门。这个法门的经教最少。净宗所依的经论是五经一论。佛自己给我们介绍的只有三经: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、《佛说阿弥陀经》。就这三部。其它三种是后人加的。《往生论》是天亲菩萨的。天亲菩萨念佛往生他的报告。提供给我们做参考;《普贤行愿品》是魏默深居士加的。咸丰年间人。慈禧太后同一个时代的。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附在这里面称为五经。是印光法师他老人家加上去的。所以是五经。
我们现在读的五经。五经的来源要清楚、要明了。分量不多。五经合印在一起也是薄薄的一小册。净土宗所依的经论全部在里头。对我们现代的人太方便了。比起任何一个宗派、任何一个法门需要读的这些经典。大幅度的减少了。对我们现代人方便。如果你实在繁忙。这五经一
【众生痴暗如盲瞽。种种障盖所缠覆。佛光照彻普令开。如是宝峰之所入。】
这是宝峰光目主城神。他的赞颂。他所学的法门是「能以大光明破一切众生障碍山解脱门」。清凉大师告诉我们。「障碍山」就是「二障五盖。重迭如山」。这是我们生死凡夫没有办法修行证果真正原因的所在。这个障碍不能突破。这个障碍是什么?烦恼习气。二障是烦恼障跟所知障。五盖是属于烦恼障。佛教我们破烦恼障从这个地方下手。盖是什么?把我们本性盖住。这个盖就是障碍的意思。使我们的性德不能现前。哪是我们的性德?孝养父母是我们的性德。奉事师长是我们的性德。十善业道是我们的性德。四摄六度是我们的性德。十大愿王是我们的性德。我们想修。修不成功。原因在哪里?这五种东西麻烦了。你要是把这五种障碍去掉。这些法门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能成就。
这五种障碍称为「五盖」。头一个。贪欲。能不能把贪欲放下。对世法、对佛法都不可以有贪欲。第二瞋恚。凡夫大概是顺境善缘就生起贪欲。逆境恶缘就生瞋恚。这都是严重的障碍。使我们功夫不得力。第三种睡眠、昏沉。提不起精神。我们道业没有法子精进。第四种叫做掉悔。掉是掉举。心里头静不下来。确实有不少人。一天到晚妄念纷飞。诵经也好、念佛也好、坐禅也好。止不住妄念。悔是后悔。许许多多好的机缘空过了。没有能够把它掌握住。生后悔的心。后悔怎么样?还是不能去做。第五种疑惑。对佛菩萨有疑惑。「释迦牟尼佛真有这个人吗?观世音菩萨到底是谁?」对于经典疑惑。对于善知识疑惑。这种疑惑不是外人。学佛多年。在修学过程当中没有感应。疑惑自然生起来了。自己求的愿都不能现前。「佛菩萨不灵」。
我在早年讲经的时候。在台北西门町法华寺讲过一两年的时间。每一个星期讲一二次。我记得广钦老和尚曾经在那个时候听我讲《地藏经》。我跟他有这么一点缘分。年轻的法师。有一位德融法师听我讲《地藏经》听了很多次。有一天他来跟我说:「净土法门法师。你在经上讲的这些感应道交。有求必应。我看这个话有问题。」我说:「有什么问题?经上讲的。」他说:「我很难相信。」我说:为什么?「我天天拜佛菩萨。求一个电冰箱求了三年都求不到。有求必应我很怀疑。」我就问他:「你道场住多少众?」他说:「只有我一个人」。我就晓得。他住小茅篷的。「你一个人要电冰箱干什么?你这个求是非分的希求。你这个希求是增长贪心的。佛菩萨不会帮你这个忙。不会帮你增长贪心。你要懂得。」
我说我学佛这么多年。真的有求必应。没有一次空过的。我求什么?我发心讲经。我求的是参考书。古大德这些批注。我求这个。佛菩萨大慈大悲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。我相信。一点都不怀疑。我求这些参考书。只有一部时间最长。半年我才得到;求其它的。总不会超过三个月。有时候发现了。有时候别人送来给我。真的有求必应。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《楞严经》。那个时候手头上没有参考资料。在台湾只有两种。一种是圆瑛法师的讲义。另外一种是《楞
智开法师帮我很大的忙。我第一部求的就是清凉大师《华严经疏钞》。他寄了一部给我。以后他这个帮忙太大。我那个时候生活非常清苦。刚刚出家没有人供养。我要的这些书。他对我有信心。他预先寄给我。告诉我什么时候有钱。什么时候把钱寄给他。我得这个方便太大了。所以前面几乎二十年。我讲经所用的参考书籍都是智开法师帮助我的。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来讲经。第一个我就拜访他。一见面才晓得我们年龄差不多。不是我想象当中的老法师。非常非常感激。
这是『佛光照彻普令开』。佛为众生说法。劝导众生一定要除五盖才能够破烦恼、所知二障。你才能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。修行菩提道中才能够一帆风顺。今天我们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660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百八十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华严经- - 二零零一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四百八十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8592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