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九十七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6 02:56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九十七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九十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九十七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一九七集)  2000/2/2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012-0197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!《感应篇》第八十七节:

  【掳掠致富。】

  这个意思大家懂了。

  【巧诈求迁。】

  『迁』是什么意思?现在讲升官。得到更高的职位;从低的职位攀升到高的职位。这叫「迁」。他求取这个职位。是用不正当的手段。现在这个社会里面。这种事情太多了。无论是国家的机构。或者是私人的公司。以不正当的手段谋取更高的职位升迁。我们到处都听到。甚至于看到这些事情。

  往年我在台北。教育部有一位官员。跟我也是老朋友。虔诚的佛教徒。有一天他来告诉我。他们教育部有一个单位主管出缺。他有资格争取。问我应不应该争取。我就问他。我说「你争取这个职位。目的何在?」他说「无非是想多替国家。多替社会做一点事情。」我说「你这种居心。你可以争取;如果是希求升官发财。这个地位高了。俸禄拿得多了。甚至于还为非作歹。收取不应当的贿赂。那就不应该争取。你要争取就错了。」他听了我的话之后。他也很积极争取;以后没有争取到。告诉我。我说没有争取到也好。为什么?你少操心、少劳碌。争取到了。尽心尽力替国家、替社会多做一点事情;争取不到。自己悠闲自在。又何乐而不为之!但是这个机会你不能够错过。如果你不争取。你是消极。那表示什么?你为社会服务的心不切。你争取。争取不到。你很自在。缘不成熟。落得清闲自在。这个人就是赵福崇先生。现在早已经退休了。住在加州沙加缅度。

  职位不容易掌握。古人讲:「不易居」。居在这个地位上。你有职责。必须尽忠职守。把你的分内事情做好。你做得有成就、有成绩。你的长官看到了。自然会提拔你。按照你的功绩升迁。按照你的资历升迁。这是正常的。如果在同僚当中。想方设法障碍别人。甚至于打击同僚。这是古今中外都有。我们过去也做过这些事情。也亲身体验到。这些都是造作很重的罪恶。别人真的被你障碍住了。还是他命中没有的。命里有的。你障碍不住。命里没有的。你想给他。

佛教讲经文化交流会

他也得不到。这个理就很深了。知道的人不多。纵然熟读《了凡四训》。熟读《感应篇》之人。境界现前。自己还是做不了主。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?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、自私自利的恶习气没有拔除。境界现前还是随顺你的恶习气。没有随顺圣贤的教诲。这个不是修行人。修行最低的限度。是要把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放下;勉强放下。也好!哪一个修行人在开头不是勉强压抑自己?

  随顺圣教。总得有一段时间才能够趋向自然。这里面你的功夫就得力了。感觉得不十分勉强了。到功夫得力的时候。法喜就生起来了。所谓法喜充满。可是最初要不克服自己这一关。那你决定做不到。换句话说。你的功夫永远不会得力。永远还是随顺烦恼习气。见到别人得到利益。升迁了。得到高位。得到荣誉。你的嫉妒还是免不了。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要警惕。要有高度的警觉。还有这个念头生起来。自己立刻要晓得。又在造罪业了。虽然没有这个行动。这念头就造罪业。意业!几时看到别人荣耀。别人得利益。我们生欢喜心;别人遭遇困难。我们有怜悯心。这个功夫才真的得力。你的念头真的转过来了。转。不是在口头上转。是在心地、是在境界里面转。用心要纯正。

  为一切众生服务也都是缘分。缘分不到。慢慢等待。佛家常讲: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。诸佛如来尚且如是。我们着个什么急?缘很复杂。佛菩萨那一边没有障碍。障碍在众生。我们总要晓得、总要清楚。众生那一边的机缘没成熟。所以你看看古大德给我们做的榜样。缘不成熟的时候充实自己。儒家也说。缘没有成熟「独善其身」。充实自己。缘成熟的时候「兼善天下」。为天下人服务。这叫兼善天下。诸佛菩萨亦复如是。至于机会。我们佛法里面讲机会。有很好的机会、很好的缘分给你做事情。我们要认真努力。求迁在我们佛门里面来说。求机缘。有机缘为众生服务。做出更多的贡献。我们是在求。也常常求佛菩萨加持。使我们有机会尽心尽力为佛法、为众生、为社会服务。可是众生要有福。众生的福德这个时候没有现前。它就有障碍。所以这个缘就很复杂。不是个很单纯的了。我想帮忙。想你帮

如来佛教讲经全集

忙。对方不接受。诚心诚意帮助你。他对你有疑惑。他对你打了很多问号。对你不信任。这是缘不成熟。不成熟的时候。充实自己。提升自己的境界。等待因缘成熟。在等待当中。我们也可

佛教慧律讲经

以以一些善巧方便。促进因缘成熟。这个促进是什么?促进是增上缘。

海涛佛教法师讲经视频大全

诸佛菩萨无量劫来教化众生。他的这一套方法。我们要细心观察、要好好的学习。总而言之。不论是世法、是佛法。都要以真诚处事待人接物。

  诸佛菩萨为我们示现的德行。总结就是天天改过。天天反省。天天改过。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天天如是。等觉菩萨每天还在反省、检点。改过自新。所以人家能够圆成佛道。我们今天功夫不得力。就是在这一个层次上疏忽了。没有认真反省。没有认真去改过。古大德常说:「人非圣贤。孰能无过」?在佛法里面讲人不是佛。纵然是等觉菩萨还有过失。比世间人说得更要严格、更要彻底。所以我们读《华严》清凉、李长者的注疏。他为我们说出来。佛法无论大小乘。无论是宗门教下、显教密教。讲到修行的总纲领。忏除业障而已矣!这话讲得有道理。忏除业障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。「离一切相」。断一切恶;「布施供养」。这是修一切善。要是问。佛家讲的修行。这两句话就包尽了。一个是「忏除业障」。一个是「广修供养」。就尽了。确实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无论是哪一个法门。无论是哪个宗派。这是修学的总纲领、总原则。

  『巧诈求迁』。一看就晓得这是凡夫。迷惑颠倒的众生。他才干这个事情;真正觉悟的人。真正明白的人。决定不干这个事情。真正为社会、为众生服务。佛家讲的布施供养。什么样的身分都能做。不一定要有地位、要有权势;没有地位。没有权势。照样可以做。中国古代的时候。有些同学念书国文里头念过「武训」。武训是个乞丐。乞丐也能作圣人。乞丐也能作佛菩萨。他每天在外面乞讨。那一点钱逐渐逐渐攒起来。他办了不少学校。在我们佛家讲。那个乞丐是佛、是菩萨。不是凡人。在儒家眼光里面。那是圣贤。不是普通人。由此可知。何必要争取社会地位?现在人讲争。竞选、竞争。这个跟我们中国文化完全不相同。我们中国文化讲「让」。哪里会有「争」的道理!上古时代的许由。这诸位在国文里头念过。人家要请他来做国王。他听说了赶快逃到深山里面去隐居。现在人还要争。他不要。为什么不要?责任太重。这个事情做不好就不得了。做好了。是你的本分。你应该要做好;做不好。就是罪过。所以这个事情。平心而论。吃力不讨好。三国时代诸葛亮。还要人家三顾茅庐才肯出来。你就想一想。这些真正是读书人。真正是明理的人。「不在其位。不谋其政」。不在其位。自己的生活逍遥自在;一旦得到这个职位。那就是「鞠躬尽瘁。死而后已」。

  世出世

成都佛教协会讲经说法

间的职位都不好争。在我们出家人。寺庙的住持。寺庙里面的执事。这是好争的吗?住持、方丈这个职位比做总统还难做。这是真的。不是假的。主持正法。教化一方。你的职责要教这一方的众生断恶修善。破迷开悟。离苦得乐。这在你肩膀上;你要没有能做到。你就有亏职守。那就该堕落。这个事情是好干的吗?印光大师一生不做住持。什么意思?告诉我们这个职责不容易做。做得不好过失太重了。依照佛法戒律里面来说。这是堕地狱。极重的罪业;做好了。无量功德。住持、方丈就像学校的校长一样。你怎样把这个学校办好。利益一方众生。所以「巧诈求迁」的意思。无限的深广。我们要细心去体会。好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58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九十七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九十七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449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