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一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一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二0一集) 2000/2/11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201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请看《感应篇》第八十九节:
【苛虐其下。恐吓于他。】
这两句恶作也是我们很容易触犯的。多半是属于习气。苛刻虐待下人。过去官吏虐待平民。苛刻平民。家庭里面。中上等的家庭用的奴婢都很多。对于这些人往往也加以虐待。没有想到做下人的他也是人。也是人之儿女。我们学佛之后。对于这些事情了解更深。过去生中行业不善。所以才感得这样的果报。读书明理、一般真正学佛的人。对待下人都非常厚道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回过头来想。我们修学。哪一个不希望在这一生有成就。但是为什么不能成就?实在是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。如果我们用苛刻虐待别人这种手段
真正修行道场。老和尚对于同学都有严格的要求。我在初学佛的时候。那时候没有出家。以居士身分跟忏云法师在埔里住茅蓬。那个时候埔里是乡下。水电都没有。所以晚上没有电灯。忏云法师买了个汽车上用的电瓶。用小灯泡。手电筒的小灯泡。每一个房间用一个小灯泡。佛前面点蜡烛。所以在山上晚上八点钟就睡觉。三点钟起床。三点半钟我们就做早课。早课是各人做各人的。在山上做早课。那个时候就拜佛。早晨起来拜三百拜。每个人自己定自己的功课。忏云法师年岁大了。其实那个时候他才四十多岁。他拜佛的动作很慢。我们拜三百拜。他大概只能拜一百拜。住山上有个达宗法师。体格很好。他拜的速度比我们都快。拜得最快。他一天拜一千二百拜。我在山上一天拜八百拜。这是我们的定课。拜佛完了之后。大家在一起打一个三皈。这是早课。
每天规定有两个小时读经。读经也是各人读各人的。你自己喜欢读什么经。喜欢研究什么经。自己做自己的。生活非常有规律。茅蓬虽然小。只住五个人。可是相当精进。时光没有空过。如果有丝毫放逸。道业当然就不能成就。所以为什么不苛刻虐待自己?饮食起居愈简单愈好。可是忏云法师很重视营养。也不能说没有道理。那个时候在山上。我在山上做义工。照顾三位法师、一位老人。老人是朱镜宙老居士。他那个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。在山上照顾四个人。这样在山上住了半年。半年当中我拜佛超过十万拜。确实把心安定下来了。所以有这么一个基础。以后到台中去学教。在台中学教。我每天还拜三百拜。在埔里每天拜八百拜。到台中之后。每天拜三
《汇编》批注里面引用佛一段话。这段话是《尸迦罗越经》里面的经文。这是一部小乘经。我们过去在台中学过这部经。「佛告尸家罗越言。一切世人。视其奴仆。当有五事」。这是佛教给我们怎样对属下。他说「一者先宜知其饥渴寒暑。然后驱使」。这一条很重要。先要照顾他的生活。然后才可以使唤他。「二者有病当为医治」。一定要尽心尽力帮助他治病。「三者不得妄用鞭挞。当问虚实。然后责治。可恕者恕。不可恕者训治之」。下人有时候有过失。这是在所不免。他为什么会沦落做童仆?我们能想象。他没有智慧。愚痴、鲁钝。做事哪里会没有过失?即使有了过失。应当仔细观察。可以原谅的。原谅他;不能原谅的。要教训他。不能够随便的鞭打。尤其在现在的社会。现在的社会不要说是鞭打了。那你是犯法的。国家法律所不许可的。言色要是严厉一点。都与对方结冤仇。现代这个社会普遍存在报复的心理、报复的行为。所以社会大乱。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不能不小心。不能不谨慎。有的时候这个祸害不知道从哪里起来的。这是自己疏忽。
「四者若有纤小私财。不得夺之」。这个下人有的时候他积蓄一点财物。这是他所有的。决定不能够夺取。「五者给与物件。当令平等。勿得偏曲」。家里用的人多。赏罚要公平。给他们的东西要平等。衣食日用。或者零用钱。都要平等。才不至于引起他们内心的不平
『恐吓』。批注里面说有两种。一种是遇到人有急难。他不去安慰他。故意装腔作势来吓唬人;第二种是图利。所谓是损人利己。这个损人的手段。恐吓是最常见的。这些事情古今中外都有。尤其是有权有势力的人。欺压平民百姓。这个手段是最常见的。批注里面引用观世音菩萨。观音菩萨在众生怖畏急难当中。以无畏施于众生。观音菩萨修行证果。这是第一个因素。救苦救难。所以我们称观世音菩萨为「施无畏者」。所以对于人在危急困难的时候。我们要安慰他。要帮助他离苦得乐。当然这里面必须要有高度的智慧。要有很深远的见识。开导于人。让人觉悟。把劫难化解。
一般劫难因素当然是很多。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?执着。坚固的执着。彼此不能相让。这个灾难就发生。两边都能够让一步。天下太平。灾难就化解了。人为什么不能够放下执着?这里头的因素也很复杂。佛说得清楚。坚固的执
人生在世间。我们常常看到小动物。跟这些小动物没有两样。多看看、多想想。人就会觉悟了。「人命无常。国土危脆」。六百卷《大般若经》里面给我们讲的。我把它总归结六个字。「无所有。不可得」。无所有是说现相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。「一切有为法。如梦幻泡影」。无所有!所有一切诸法摆在面前。就像幻化一样、梦境一样。不可得。我们把这个真相看清楚了。心就平静。智慧就开了。烦恼就灭了。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像佛菩萨那样的和蔼、慈悲。怎么会有不正常的手段去对人?不可能的。所以不接受佛菩萨、圣贤的教诲。我们不懂这个道理。随顺烦恼意气用事。没有不造业的。好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这一段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62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一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一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442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