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二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二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二0二集) 2000/2/12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202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今天我们看《感应篇》第九十节。这个以下是「无忌惮恶」:
【怨天尤人。呵风骂雨。】
批注里面注得好。「阎浮世界。素号缺陷」。阎浮是梵语。含有欠缺的意思。这个世界的人。古人常讲「不如意事常八九」。所以这叫娑婆。不叫极乐。称心如意的事情太少太少了。我们不能够称心如意。一定要晓得这是业因果报。我们造的因不善。我们累积的福德不厚。怎么能称心如意?佛给我们讲的。我们确实要记住。不但要记住。要认真努力去学习、去做。
太上也勉励我们「积功累德」。这句话重要。如何积累?佛教菩萨六波罗蜜。那就是累积之道。第一条教给我们「布施」。布施我说得很多。用现代的话说是为社会服务。为一切众生服务。我们用财。这是财布施。我们用我们的劳力去服务做义工。这是内财布施;用我们的智慧。是法布施;替人家解决困难。无畏布施。布施里面都讲圆满了。其它的都是讲布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。布施这一条是总说。后面五条是别说。别说里面第一个「持戒」。持戒就是如法。布施要如法。我们今天讲的是合法、合情、合理。这就是持戒波罗蜜。为别人服务也要有方法、有程序、有次第。有条不紊。这些都是在持戒波罗蜜的范围之中。「忍辱」。这要耐心。「精进」是不断在求进步。天天反省。天天改过。天天求进步。「禅定」是自己心里面有主宰。不会受外面境界诱惑。「智慧」是对于一切事理通达明了。由此可知。后面这五条都是讲帮助布施波罗蜜。使你布施做得圆满。你的功德踏实、真实。一切时。一切处。遇到有困难的人。我们自己还有一点力量。就得要尽心尽力帮助别人。帮助别人。决定不希求果报。我们这个布施是清净的;布施绝不分别贫富贵贱。这个布施是平等的。清净平等的布施就是菩萨行。常存此心就是菩萨道。
所以我们在不称心的时候。一切事情不能如意的时候。要反省我们自己积功累德很薄。这一切不如意的境界。这是果报。应当要受。在受里面要反省如何来改进。提升自己的境界。累积更大的功德。这就正确了。如果小小不如意就埋怨老天不公平。别人对不起我。错了!这是自己在造罪孽。不但不能够转祸为福。而且加深自己的罪业。可是这种现象。我们在社会上看到很多很多。为什么?那还是佛祖、古圣先贤所说的。没有人教他。他不懂事。佛经上常说「可怜悯者」。这种人真正是属于可怜悯者。所以这个『怨天尤人』。我们一定要懂得。这是决定的错误。而且这种恶业我们决定不能犯。时时记住佛对我们的教诲。
第二句『呵风骂雨』。风雨是自然现象。这有什么过失?在现代人讲。这个没有过失。而在佛法里面来说。这个过失很重。为什么?佛法的修学教人转凡成圣。千经万论所说的。实在讲只有两个字。一个是「诚」。一个是「敬」。你看看这个现象。诚没有
这个地方引申的意思。告诉我们。我们遇到任何的灾变。都要以诚敬心来应付。可以化大灾难为小灾难。化小灾难为无灾难。诚敬能
【斗合争讼。妄逐朋党。】
这是造业。千万不要把它看成这是小事。第一句就是喜欢『争讼』。遇到别人有争执的时候。不知道劝解。而且还纵容他、帮助他。使两家结怨。或是为争财产。争夺名利。争权位。这些事情太多太多了。在近代。甚至于出家人里面也不免。一个寺
尤其在佛门里面。叫破和合僧。世尊在戒律里面结罪。破和合僧是五逆罪。这一个僧团。无论它如法不如法。我们都不能够干预。如法修行的僧团。利益社会。利益大众。你破坏这个僧团。结罪不是这几个人。与这几个人不相干。这个僧团里面住众。如法修行。弘法利生。这一个地方的众生得利益。不但我们众生得利益。连鬼神都得利益。我们这次在新加坡。许多同修们都去过、都知道。过世的陈光别老林长冤亲债主要求到道场来听经。这里头我们就可以证明。道场真正弘法利生。鬼神都得利益。你
如果这个道场出家人做得不如法。破戒、犯规。我们也不需要干涉。我们不是执法的人。就正如世间犯法的人一样。有法庭。有刑警。他们执法的人管。我们不是执法的人。我们要干预。我们也犯法了。这个道理大家懂。佛弟子犯法。自然由他们佛法里面去纠举。与我无关。我也不应该管这些事情。如果自己看见了。或者是听到了。这个出家人跟我关系还很好。彼此相识。可以询问他。这是不是事实?外面谣传太多。一定要问问是不是事实。如果是事实。好言劝导;不是事实。要好言安慰。不必去追究。这个就对了。决定不可以争论。
儒跟佛都教我们忍让。诸位一定要知道。谚语所谓「一饮一啄。莫非前定」。自己命里面有的。别人能夺去吗?夺不去;自己命里头没有的。你想保也保不住。那有什么好争的?别人要争。让给他就好了。如果我命里有的。我这里让掉了。那个地方就来了。这证明你命里头确实有。别人夺不去。所以懂得这个道理。明白这些事实真相。就会欢欢喜喜的忍让。哪里会有争执!何况忍让也是属于布施。你要名。名给你;要利。利给你;要什么。我统统给你。菩萨修布施波罗蜜。布施的果德。我们知道。愈施愈多。不是说布施完了就没有了。愈施愈多。世间人明白这个道理。了解不够深。不够透彻。所以他不敢布施。怕布施之后自己没有了。他不晓得愈施愈多。所以我们在新加坡弘法劝勉同修们。我们做出样子给大家看。个人愈施愈多。团体也是愈施愈多。不但佛在经上给我们说。我们依教奉行。果然没错。证实佛所讲的话句句真实。我们可以放心。认真的依教奉行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63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二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澳洲 二百零二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434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