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四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四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一四四集) 1999/11/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144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请看《感应篇》第六十一段:
【射飞逐走。发蛰惊栖。填穴覆巢。伤胎破卵。】
这是恶报的第四个段落「杀生之恶」。『飞』是飞鸟。『走』是兽类。『蛰』是还没有出生的小动物。『栖』是栖息。像鸟栖息在树枝。兽栖息在洞穴。『伤胎破卵』。「胎」是走兽。「卵」是飞禽。杀生。古时候过游牧的生活。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所以在中国。古圣先王打猎的时候则「网开三面」。这是仁慈。绝对不是把这些禽兽一网打尽。那个心、行为太残忍
现代的人迷信科学。说信仰宗教的人是迷信。这个话实在是太武断了。我们冷静思惟。这个话讲不通。佛告诉我们。这是真理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你心里面想神。它就有神出现。你心里面想鬼。就有鬼出现。一切法从心想生!心想有许多的念头。我们自己都不能够觉察。微细的念头从哪里来的?无量劫以来累积来的。佛给我们说得好。阿赖耶识就像一个仓库一样。无量劫来你的念头统统在里面落下了种子。种子遇缘就起现行。非常微细。十法界从哪里来的?从心想生。我不想。有没有这个事实?还是照样有。我不想是我现在没想。我这一生没有想。前生有没有想?现在人迷信科学。不相信天地鬼神的报应。而实际上在西方世界。鬼神报应的事情。我们常常听说。常常在报纸新闻里面看到。他们也报导。说这是科学不能理解的。科学不能理解的事情多了。这就说明科学并不是万能的。科学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。今天还在摸索。还在推测。知识的领域是没有边际的。今天科学的成就是有界限的。
不仅是佛法。所有的宗教家都具有真实智慧。许许多多宗教家都有相当深度的定功。虽然他不是像禅宗盘腿面壁。但是他心地清净。清心寡欲。对于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看得非常淡薄。这种人就有定功。定是清净心。清净心就能够突破时空的障碍。六道里面他能看得到天道。他能看到鬼道。他能够看到地狱道。这是什么?时空的维次突破了。功夫愈深。突破的层面愈大。愈深愈广。深广无际。佛法的殊胜。佛的定功达到究竟处。时空的维次破尽了。佛告诉我们。这种功夫、这样的见解智慧。不是他独有的。他也不能够独占。他说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。佛法讲是平等的。问题是你现在的心是乱的。只要你能够恢复平静。也像他一样清净到极处。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你就明了了。所以佛菩萨跟我们说的。你看都叫我们去证明、证实。我们可以证实。他说的不是假的。怎样证实?「息灭贪瞋痴。勤修戒定慧」。你就了解事实真相。了解六道里面因果报应。冤冤相报。没完没了。
人不但不能杀害众生。戒经上常常劝导我们。恼害众生都不可以。无意尚且不可以。何况有意。起心动念都有报应。善因善果。恶因恶报。明白这个道理之后。自自然然他就断恶修善了。人生在世间。上古时代他们就懂得选择居住的环境。生活环境。什么是好环境?谚语常讲:「天时不如地利。地利不如人和」。这是我们选择生活环境的指标。哪个地方是好环境?人和。这个地方的人和睦。这个地方的人
所以我们选择生活环境、选择居处。第一个条件是人和。这个地方的人非常善良、非常和睦。在虚空法界里面人和达到至善。诸佛都赞叹给我们介绍是西方极乐世界。「诸上善人。俱会一处」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上善。不是普通的善。我们要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。自己要想想是不是做到了上善?如果做到上善。那就是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讲的十念一念必定往生净土。如果不是上善。起心动念还是恶念。言语造作还是恶行。自私自利。贪瞋痴慢。这样的人念佛。一天念十万声也不能往生。这个话不是我说的。古来祖师大德说的。人家讲「口念弥陀心散乱。喊破喉咙也枉然」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往生的条件说得很清楚。上品、中品、下品。讲「三辈往生」上中下三辈。都是说的八个字相同。「发菩提心。一向专念」。这八个字就是止于至善。
什么是菩提心?菩提心是真正的善心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世尊给我们讲的菩提心。「至诚心」是真诚到极处。我们有没有发这个心?要用这个真诚心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。决定没有欺骗。这是真诚。决定没有虚伪。「深心」。深心是真诚心的自受用。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。离一切相才是深心。古人有解释「好德好善」。这是深心。什么是德?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是德。什么是善?帮助一切众生。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是善。有这个心。第三个是「回向发愿心」。要把你的善心善行落实。落实才是发愿回向。没有菩提心。一向专念也不能往生。往生的条件你只具备了一半。你还缺一半。你怎么能往生?换句话说。菩提心具足了。就决定有资格往生。后面为什么还有一向专念?你要不一向专念。我有这个资格。我不想去。那也没办法。所以「发菩提心」是你的条件具足了。「一向专念」是我愿意去。我有条件又愿意去。那当然就往生了。因此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给我们说得好。「能不能往生。全在信愿之有
真正发菩提心的人。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依照慈云灌顶法师教给我们「十念法」就可以了。早晨念十念。灌顶法师教给人的一念是一口气。一口气里面佛号不拘多少。念十口气。这个时间不长;晚上在睡觉之前也修十念法。这个人决定往生。符合经典里面的教导。不间断。每天都做。一天不缺。得一生不间断。这个十念法好。时间短。你念佛的时候「不怀疑。不夹杂。不间断」。我教给同修用的「十念法」是十句佛号。更简单。更容易受持。一天修
所以对于不但是动物。连植物都不可以伤害。佛家戒经里面讲得很清楚。「清净比丘。不踏生草」。草长得很茂盛。你从它上面经过踏它。你就不仁慈。你没有慈悲心;花开得很好。你把它摘下来。没有慈悲心。所以戒经上告诉我们走路。有路一定要走路。不能够走在草地上;除非这个地方你必须通过。又没有道路。行。这是有开缘。如果这个地方有路。你再踏生草。你就破戒。你就伤了慈悲心。这些微细小小戒。几个人还记得?几个人还能遵守?草木尚且爱护。那动物哪有不爱护的道理!我们今天采取素食。这是大善。不跟一切众生结怨仇。可是不是在饮食的时候。有意无意还要伤害一些小动物。还要使一些动物生烦恼。我们立刻要警觉到。这是我们的过失;知道忏悔。知道改过。这样就好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05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四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四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333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