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七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七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太上感应篇 (第一四七集) 1999/11/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147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我们接着看《感应篇》第六十四节:
【以恶易好。以私废公。】
六十五节:
【窃人之能。蔽人之善。】
我们看这两段。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容易犯的。所谓「挑剔」。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。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。觉悟的人跟不觉悟的人的差别。就在此地。觉悟的人是为众生活在这个世间。迷惑的人是为自己利益活在这个世间。为自己利益活在这个世间。当然他要受轮回果报。所谓「善有善报。恶有恶报」。六道轮回是他的家。如果为众生活着的。一切为众生。六道跟他就不相干了。所以迷的人。无论在什么环境当中。遇到好的总是要自己占有。把次一等的、不好的推给别人。我们很冷静的观察。就能看到。看到之后。回头想一想。我们自己处事待人接物又如何?有没有犯这个恶?所以冷静想一想。自己就明白了。我们是轮回中人。还是真的所谓极乐世界的人?如果真的是极乐世界的人。到这个轮回里面来是帮助别人的。所谓是救度一切众生。
救度一切众生。要拿行为表现给人看。世间人贪爱。我们施舍;世间人要好的。我们要不好的;样样东西你们不要的。我来要;你们要的。尽量的供养你们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。僧团里面出家人穿的衣服叫「粪扫衣」。什么叫粪扫衣?人家穿破旧的衣服不要了。丢到垃圾堆里去。出家人把它捡起来。里面还可以用的。这一块的布剪下来、裁下来。拼拼凑凑这样缝一件衣。所以我们看出家人披衣一块一块的。那一块是什么?是到处捡来的。因此质料不一样。颜色也不一样。穿起来很难看。必须重新染一染。所以叫「染色衣」。这是世尊、佛菩萨做了榜样给我们看。教化世人。这一个恶的习气才能够断绝。
『以私废公』。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。有一点地位。有一点权势。就尽量来利用。利用自己的权势。求取自己的利益。贿赂。不错。是人家送来的。接受贿赂在佛法里面是盗戒。我没有去偷盗。是他送来的。他不是甘心情愿送来的。他是有求于你。不得已而送来的。盗戒。盗的手段很多。方法很多;换句话说。凡是不应该得到的。无论用什么手段。你得到了。都叫盗戒。偷盗戒。「以私废公。以恶易好」。要看这个事情的大小。影响面广狭。影响的时间长短来结罪。所以在佛门里面。前面我们曾经读到「壅塞方术」。我跟诸位报告过。这些几乎每一句都有连带关系。
像我们现在流通佛法。无论是流通经书。流通录像带。我们以这个做例子。这些事情大众委托你去办的。涉及到钱财。你如果偷工减料。在这里面以这些财物据为己有。这个罪过已经很重。我们印书。你有没有认真去选纸张。有没有认真去想一想。考虑有很多方面。如果希望这本书能够传之久远。那你一定要想到纸张要好。要能够保存年代久。西方人的纸张。现在高级的是圣经纸。可以保存两百年;通常一般的纸张。它的寿命顶多是一百年。到那个时候这个纸变成粉了。但是中国的纸张。中国的纸张没有外国纸张那么好看。耐久。中国的毛边纸可以保存五百年。中国的宣纸、连史纸。连史纸不知道你们懂不懂?连史纸很薄、很软。都可以保存一千年。所以我们要印书。有没有考虑到这些地方。如果这是善本。希望它保存永久。这个书给谁?给人家图书馆里面收藏。这是传之永久。那我们就要对纸张上要考虑了。不能计较成本。如果是为普及。这是为宣传。希望大家了解很多人都能够得到。纸张差一点没有关系。量要大。所以考虑的重点摆在哪里。我们要怎样去做。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。人家拿在手上的时候能生欢喜心。用钱。一分一毫都不能够糟蹋。糟蹋都是造罪业。所以公私要分辨得很清楚。
佛祖不但教我们要修福。最重要的要惜福。这个世间知道修福的人。有;知道惜福的人太少太少了。可以说在开发中的
此地引四祖一段话。这是禅宗的。「境缘无好丑。好丑从心起。心若不强名。妄情从何起」。佛法修的是什么?清净心、平等心。你的心里面还有好丑。还有好恶。这是你的烦恼现前。自己一定要觉悟。这在造业。这里头还有一段故事。元晓法师。这是韩国的一位高僧。唐朝时候的人。这也是净土宗的大德。他到中国来寻师访友。吃了不少苦头。夜晚睡在郊外坟地。半夜渴的时候没水喝。看到坐的旁边有水。他把这个水捧起来喝。到第二天早晨天亮的时候。起来一看。这是死尸流下来
所以「以私废公」。完全顾虑到自己的利益。自己的方便。不顾大众。自己多一分方便。大众就受一分损害。所以这个地方很简单的。我们要建立一个概念。我们是学佛。还是愿意继续不断再去当凡夫?如果要愿意学佛。要作佛。众生第一。一切为众生。舍己为人。活在世间都是为众生的。一定要读经。要解义。要依教奉行。在生活当中去修。离开生活没有地方修行。修行。就是说我们对一切人、对一切事、对一切物。把我们错误的想法、看法、作法修正过来叫修行。诸佛如来所表现的完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。最完美的德行。没有一丝毫缺陷。我们凡夫没有见性。没有见性就学佛菩萨那种行为。学佛菩萨。我们要记住。不是跟那个人学。他的行为是自性自然的流露。我们跟他学。就是我们自性的流露。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。佛法。绝不是说牵着鼻子跟他走。不是的。那个错误了。是他见性了。我们没有见性。我们学他这个模样。自己会见性。所以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成见。放下自己的见解。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。听从佛的教诲。这叫皈依。从哪里皈?自己要晓得。从自己妄想分别执着。从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。回过头来皈。依佛菩萨的教诲。我们初学佛。没有见性。一定要用这个方法。下面一句:
【窃人之能。蔽人之善。】
『窃』是偷窃。它举的例子也举得很好。譬如「窃人之文。以为己作」。这个事情自古以来也常见。别人写的文章。他据为己有。把人家的名字去掉。用自己的名字来发表。人家辛辛苦苦经多少年研究的。发表一篇论文。结果被别人窃取了。我在美国洛杉矶就见过。赵立本居士是个大学教授。多少年努力辛苦。写出几篇论文。结果发表一看。不是他的名字。别人的名字。所以他非常不平。以后工作辞掉了。去开餐馆。他把这个事情告诉我。诸如这一类的。冒别人的功劳。古今中外。我们在历史上都看到。这是自欺欺人。我们仔细观察。看看他有没有好的结果?大部分晚年都遭遇到果报。纵然这一生当中没有败露。《感应篇》里面讲得好。你能够瞒得过人。瞒不了天地鬼神。天地鬼神真有。不是假的。那不是吓人的。这些道理事实。我们都要懂得。
尤其我们生在现前这个时代。诸位只要冷静观察各个方面信息的报导。我们就明了我们现在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。灾难一年比一年多。一次比一次严重。我们还不觉悟。还在那里造孽。后果不堪设想。而且这个后果会很快就要到临。我们生在这个时候是共业所感。我们能幸免吗?如果要求幸免的心。有这种念头。那也是个错误。所以我们很清楚。不可能幸免。我们怎么办?我们一定顺从佛菩萨的教诲。活着一天。这一天积功累德。断恶修善。不怕死。人哪个没死?死很平常。问题是死了以后到哪里去?世间人不懂。我们
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要搞清楚。利益社会、利益众生的是善。利益自己的是恶。一定要把它搞清楚。全心全力为社会、为众生。舍己为人。为他们服务。你诚心诚意为他服务。他未必感谢你。可是我们知道应该要做的一定要做。我们并不求人家感激。只把我们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。我们本分事情就是舍己为人。为众生服务。在服务里面。最重要的一个项目。帮助别人觉悟。帮助别人断恶修善。帮助别人破迷开悟。我们能这样做。这是真正佛弟子。真正的菩萨道。所以经不可以不读。理不能够不解。明白这个道理之后。一定要依教奉行。好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08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七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四十七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329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