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八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八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
太上感应篇 (第一五八集) 1999/12/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2-0158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!请掀开《感应篇》第七十三节:
【沽买虚誉。包贮险心。】
这两句话用现代的话来说。就是打知名度。批注里面引用孟子
心善、行善。我们得的果报善;心行不善要想得好的果报。没有这个道理。世间为什么会这样的浊恶?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灾难?学佛的人晓得。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种种灾变都是由于我们心想而显现出来的。我们包藏不善的心。自然就有不善的果报。我们学佛。佛菩萨用的是什么心?佛菩萨所用的心。佛经里面常讲是「菩提心」。菩提心是真诚心。好善好德之心。成就别人之心。这是真善。所谓的是「止于至善」。在果报里面也是第一殊胜的果报。我们要明了。要觉悟。要认真努力去求。「佛氏门中。有求必应」。希望我们深深体会这个道理。名闻利养应当远离。这些都不是好事情。世间人追求是迷惑颠倒。我们看古今中外。世出世间的圣贤。从来没有去追求名闻利养的。从来没有去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。所以他们的道德能成就。功德能圆满。这个功德是帮助社会。帮助一切众生。建功立业。虽有殊胜的功德。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。所以永远是那么样的谦虚。永远节俭。永远对人对事对物恭敬。这是我们应当学的。下面两句:
【挫人所长。护己所短。】
这也是大病。从什么地方来的?从嫉妒障碍来的。看
我们在这一生当中。希望真正能够往生极乐世界。亲近阿弥陀佛。这一点不能不留意。只要不能放下自私自利。起心动念还是为自私自利。对待别人嫉妒障碍。自己的缺点尽量的掩盖。这种行为怎么能往生?念佛念得再好。一天念十万声。也不能往生。必须要知道。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。心地都是真诚、清净、慈悲。由此可知。我们如果具备了真诚、清净、慈悲。念佛就决定得生。第十八愿「一念、十念」必定得生。它的条件就是真诚、清净、慈悲。真诚、清净、慈悲是菩提心。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讲的「至诚心」。清净心就是「深心」。慈悲心就是「回向发愿心」。所以具足这三心。念佛才能往生。这三个心没有。完全跟这三心相违背。处事待人接物虚伪。不诚实。自私自利。贪图名闻利养。处处总是希望炫耀自己。自己在别人之上。错了!深
佛在经典当中对我们的教诲。佛的确是苦口婆心教化一切众生。可惜众生麻木不仁。体会不到。佛法彻始彻终就是孝亲尊师。净业三福第一条是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」。从这个地方做起。做到究竟圆满了。就证得无上菩提。所以佛的果位是孝道跟师道的圆满。我们不能够依教奉行。不能够改过自新。不孝!不敬!《感应篇》里面。太上训示世人的。善法我们不能行。是不孝。是不敬;恶法不能改。是不孝。是不敬。所谓是忘恩负义。背师叛道。这样的人还会有什么成就?首先我们要救自己。要知道自己无量劫堕落在生死轮回。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。
这一生当中非常幸运遇到佛法。佛的教诲我们懂了没有?我们信了没有?有没有去依教奉行?首先自己要做到。这是第一要紧的事情。别人能不能做到。我能帮多少忙。只要尽心尽力。功德就圆满了。他肯不肯听。肯不肯做。是他的事情。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。社会上提倡的民主自由开放。谁也没有权力干涉谁。所以在这个时代。父母不能够管教儿女。老师不能够督促学生。自由开放。能不能成就?完全靠自己努力了。自己能不能体会?自己肯不肯发愤?肯不肯学圣人、学贤人、学作佛菩萨?古时候父母师长可以勉强学生、弟子去做。可以勉强他去做。现在不能勉强了。不但青少年不能勉强了。儿童都不能勉强。过去我们住在美国。隔壁是一些当地的美国人。中国人这个父母管教儿女。骂他几声。打他几下。他哭了。隔壁人听到了。跟小朋友说:「要不要我帮助你。我打电话去叫警察。把你爸爸、妈妈抓去坐牢。他们虐待儿童。」你看看有什么法子?儿童都不能管教。现代的社会跟我们中国古时候观念。完全相违背。一百八十度的违背。这怎么得了!要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灾难。我不相信。我看到《慕西》里面美国的一些统计数字。我很担忧。即使我们现前能勉强平安度过。二、三十年之后怎么办?现在这些儿童长大了。那是什么样的社会?不堪设想。
所以现在古圣先贤这些道理。我们唯一能做得到的就是多讲。多多的劝导大家。希望广大群众当中。能有几个觉悟。能有几个回头。给没有觉悟的人做一个好榜样。这就是大慈大悲。决定不能再做坏样子。做坏样子那就是恶魔。陷害这些苦难众生。我们要从这个地方觉悟。太上教导我们的。善行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做;恶心、恶行。我们要常常反省、检点。改过自新。不辜负印祖一生极力提倡。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认识。也能够体会到。印祖的悲心超过同一个时代所有的这些法师、大德。他的智慧能够见到世间这一切状况。悲心提出这些东西来救。救护!唯有我们有这个深刻的认识。甚深的体会。我们才能够发心继续祖师的弘愿。把他的教学发扬光大。帮助这个苦难的世界。帮助苦难的众生。首先要自己成就。自己不能成就。要想帮助别人。佛经上常讲「无有是处」。所以自己必须觉悟。痛改前非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1019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八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八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303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