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佛学知识网,分享佛学常识、佛教新闻、佛教故事、佛学经书等知识,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。
佛像、佛珠
佛像
佛珠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三十二

  • 佛教讲经-自在佛学知识网
  • 2022-11-15 03:54
  • 自在佛学知识网

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三十二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三十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三十二
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
太上感应篇  (第一三二集)  1999/10/30  新加坡净宗学会  档名:19-012-0132

  诸位同学。大家好。请看《感应篇》第五十七段:

  【知过不改。知善不为。】

  这是恶报里面的第三段。这一段里面的文字一共到第六十句。五十七到第六十。到「侵凌道德」这一句。我读这一段经文。感慨非常之深。读了之后。仔细想想。经都不能讲了。

佛教正规讲经有哪些

圣贤的功夫。没有别的。就是在改过。批注里说得好。一开端「文殊菩萨白佛言。少年造孽。到老修行。得成佛否?佛言:苦海无边。回头是岸」。回头就是改过。圆悟禅师说:「人谁无过。过而能改。善莫大焉。唯君子能改过迁善。则其德日新。」什么是君子?在佛法里面。真正发心修行的人。这个人就是君子。佛法修学有三个阶段。天台家讲「六即佛」。「名字位」那是不能改过的。有名无实。决定不肯改过迁善。这种人是假的学佛。不是真学佛。「观行位」是真学佛了。观行位是什么?落实。把佛陀的教诲去做到。依教奉行。这是观行位。我们念佛求往生。要做到观行位往生才有把握。生凡圣同居土;要是「相似位」。那你就生方便有余土;「分证位」则生实报庄严土。所以要改。知过就是觉悟。这个人觉悟了。改过就是用功。功夫落实了。

  我读了很难过。我刚才讲我不敢讲经了。我只有回去住小茅蓬。闭关静修。为什么?跟我学的人不知道改过。不知道自新。我讲经说法全盘失败。我清楚。我明白。为什么还厚着脸皮在这里讲?没有机缘接近我的人。有不少人想学。我们利用网络、利用录像带传播。送给真正有心想学的人。为他们。所以厚着脸皮在这里干。不怕人耻笑。自古以来。唯有好学才对得起老师。而一个老师一生当中能收几个学生。太难了!现在人了解事实真相。所以也就能原谅我。不再羞辱我了。过去我在全世界许多地方。说得好听一点。弘法利生的事业。自己总感觉得非常孤单、非常辛苦。没有志同道合的。所以每一次回到台湾。我一定去看老师。我总是劝老师。希望老师能多栽培几个学生。我们在海外能有点助手。老师也很感叹。是啊。许多年当中。每一次见面我都会提到这个问题。大概总提了七、八次。最后老师跟我说。我不是不栽培学生。你替我找学生。从此之后。我不敢再说话了。为什么?我找不到学生。我才明白他。他不是不教。是没有人学。学要真听话。真依教奉行。阳奉阴违。我们还干欺骗老师的事情。老师晓不晓得?晓得、明了。听李老师讲经的人。在台湾超过五十万人。常常跟他身边常随众二十多个人。一天到晚不离开老师的。这二十几个人。哪个真学。哪个假

佛教网圣宇法师讲经大全

学。他心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他知道。我也知道。李炳老在台中。后半生全部贡献在那边。真正跟他学的人。几个人?三个人而已。他已经就相当安慰了。

  所以以后我到北京访问黄念老。黄念老是我在美国跟他联系到的。那个时候我是「美国佛教会」的会长。挂名的会长。那边同修对我很尊重。说他们要请一个密宗上师到那个地方来传法。跟我商量。我不同意。

九华山佛教讲经交流会

我说我们祖祖相传。一门深入。长时熏修。不要再搞其它的。然后我就问他。这个上师从哪里来的?他说从北京。我就问他这大名。他说:「黄念祖。」我一听说黄念祖。这个人的名字我印象很深。从前李老师曾经跟我们提过。我就问了一声。我说:「是不是梅光羲的外甥?」他说:「是的。」我说那请他来。梅光羲是李炳南居士的老师。这是我们同门的。同门不管讲哪一个法门。路不会走错。不会指错。我们并不是排斥哪一个法师。我们怕把自己所修学的法门搞乱了。这是我们一个师承。他是夏莲居的传人。梅大师的外甥。我说这个人虽然没见面。知见一定不会错误。欢迎他来。

  来了之后。他带了一部《无量寿经》的批注。油印的本子。钢版刻字油印的本子。我们晓得。它那种印刷不会超过一百五十部。一百五十部以后就模糊不会清楚。所以数量很少。只带了一部。他把这本送给我。我看了之后非常欢喜。我弘扬这部经。他也弘扬这部经。当时在全世界弘扬这部经的就这么两个人。所以看了非常欢喜。在美国没有机会见面。他在美国住一个月就回北京去了。所以我一定要到北京去看他。我们一见如故。同一个师承。他很感慨说:「李炳老有你这一个学生就够了。」我们跟一个老师。要知道老师的恩德。要报恩。用什么方法报恩?依教奉行。佛教我们「息灭贪瞋痴」。教我们「勤修戒定慧」。我们贪瞋痴还天天增长。戒定慧忘得干干净净。对不起佛菩萨。对不起历代传法的祖师大德。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教学三十八年。能够遇到这三个学生真正肯干。怎么干法?就是这两句。「知过能改。知善肯为」。没有别的。不能改过。不肯为善。这是自暴自弃。怎么能有成就?

  我这一生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。承蒙老师的教诲。我明白了。知道自己怎样修学。昙鸾法师在《往生论》批注里面讲。末法时期修罗、罗剎太多了。什么是修罗?嫉妒、瞋恚是修罗。我们想想自己有没有嫉妒、瞋恚?什么是罗剎?贪瞋痴是罗剎。所以祖师讲这些话。我们读了。想一想自己是不是?是修罗、是罗剎。不要紧。回头是岸。这是佛讲的。一定要放下。为什么?「世间无常。国土危脆」。土耳其的大地震。台湾的大地震。过去中国唐山大地震。那不就是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。几秒钟身家性命全没有了。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佛讲的「世间无常。国土危脆」。学佛人有智慧。什么是智慧?抓住现前这一剎那。成就就在此地。念头一转。超凡入圣。可是这个念头怎么转都转不过来。习气烦恼太重。从前李老师教给我们。教导学生在学生什么时候?二十岁以下的可以教训他。二十岁到四十岁不能教训。要顾全人家的面子。只用暗示。不可以明说。四十岁以上的。他有过失都不能说了。古人处世待人的心态。四十岁以上定型了。暗示尚且不可。怎么能说?超过四十岁怎么办?读书。只有在读书里面。印光大师教给我们这三本书。好!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安士全书》天天读。读的时候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。对照自己的言语造作。好的要保持。明天还要这样作法。错误的赶紧改。四十岁以上只有这个办法。所以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。犯过失还有批评。这个人也是无知。没念过书。念过书的人不会说。

  所以我们想想。从前弘一大师在南普陀教学。学生有过失。弘一大师一句话不说。这一天不吃饭。学生看到老师今天没吃饭。大概我们自己犯了过失。自己去反省。去改过、忏悔。老师明天吃饭了。不知道改过。不知道忏悔。老师明天还不吃饭。后天也不吃饭。念佛往生了。不肯说你。说了有什么用处?说了又不能改。李炳南老居士看到学生有过失。年岁小的教教。讲经当中暗示。四十岁以上的人。决定不说。我跟他的时候还算不错。我跟他的时候是三十二岁。蒙他特别爱护。他还肯说。说了我们就能改。他还可以再说;说了不能改。他下次再不说了。所以各地的同学。头脑一定要清楚。绝对不是跟在我身边的都是圣贤人。没有这个话。李炳南老居士跟在他身边的都不能成就。一定要听其言而观其行。辨别这个人贤与不

佛教讲经主持

肖。千万不要误会。常常跟在法师身边的这个人一定就了不起。这是你们的错觉。我今天不得已把话说清楚、说明白。千万不能产生错觉。为什么?误了你们自己的前程。这不是我一个。自古以来。要看他是不是真正肯学、真正好学。我们常常

佛教理方法师讲经

围在李老师身边二、三十个人。这里面也有行邪道的。也有不如法的。黄念祖老居士曾经告诉我。他也有几位同学在佛教界里也负盛名。修学不如法。走上邪道。走到名闻利养里面去了。名字我就不必说了。他所说的这些人都不在了。都已经过世。黄老居士自己也往生了。

  过去这样的情形就常见、就不少。现在更多。什么原因?现在人烦恼习气比古人重。现在社会这些五欲六尘的诱惑。比过去增加许许多多倍。能在这个环境里把持得住。不是凡人。所以他依旧起恶念。造恶业。我们看起来很平常。不足怪也。能敌得过。那我们恭敬礼拜。他是圣贤降世。他不是凡人;凡人不能够避免这个过失的。我们清楚。我们明白。千万不要认为在我身边这些人个个都是圣贤。那你就完全错了。我自己还是凡夫。我的好处能听老师的话。念念感老师的恩。不敢做对不起老师的事情。我的长处就在此地。我知恩报恩。韩馆长照顾我三十年。我念念不忘。我坐在这个地方。她的照片挂在我对面。我讲经我看到她在笑。我看到她的欢喜相。我决定得生净土。而且告诉同学。我随时随地都可以往生。我是凡夫。业障深重。我能够修成这样。个个人都能修成。你们肯不肯干?凭什么有这个把握?凭放下。世出世间法我一法都不沾染。就凭这个。有一丝毫的沾染。你就去不了。「财色名食睡。地狱五条根」。染上一条。这个染是什么?念头。不是在行为。行为太粗了。念头上有那么一丝毫念头。你还没有放下。你就去不了。

  这是恶报第三段。第三段是「世俗之恶」。世是读书人。俗是平民。一般读书、平民的恶。这是第一条。这一条要做不到。所有一切修为全是假的。你必定还是随业流转。该受什么报应。还是受什么报应。我们不能不留意。不能不认真去思惟。
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993.html
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三十二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太上感应篇- -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三十二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7252.html。

佛祖

  • 功德无量--- 扫码方法


    一、电脑端:使用微信扫码;


    二、手机端:1、长按图片;2、保存二维码图片;3、打开微信,扫一扫--相册

佛像、佛珠--京东商城宝贝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