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七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七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佛说十善业道经 (第一五七集) 2001/3/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4-0157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!十八不共法第七条以下六个科目:「欲、念、精进、智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」无减。这六种都圆满具足。没有一丝毫的欠缺。这是自性的果德。但是前面一个字「欲」。如来果地上还有欲吗?这个字跟一般凡夫里面的「爱欲」。名词相同。意义完全不一样。如来果地上离念。没有念。前面说过。他心里头没有念。由此可知。这里面所
后面有三条。就是「身、口、意三业」。业是造作。前面讲身、口、意无失。决定没有过失;这个地方讲的身、口、意三业。是讲他的应化。他应化在十法界。他也现身。他也说法。他也有种种造作。可是应化身「随智慧行」。跟我们凡夫不一样;我们凡夫身、语、意是随烦恼习气。随妄想分别执着。造种种业。人家不是。这一个例子。就是《华严经》上的五十三参。《华严经》上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究竟圆满佛果示现的。他们示现的身分。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。他身语意没有过失。随智慧行。不但四相空了。四见也空了。由此可知。种种示现无非是利益一切众生。
可是有些同学听了这个说法有疑惑。为什么?如来种种示现。有的时候误导众生。确实有利益众生的。也有误导的。佛有没有意思?佛没有意思。哪些众生得利益?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得利益。哪些众生会被误导?烦恼习气深厚的。看到佛的示现。他总是往恶的那一边去想。就变成误导了;如果种种示现都能向善的这边想。他就得利益了。佛无心而示现。众生各个感受不相同。道理在此地。我们一定要懂得、要通达。
佛为什么在这部经上教导我们一个总纲领、总原则。昼夜常念善法、思惟善法、观察善法?不善的行为。我们用这个心去观察。是善的。所以大乘经上才说。世出世间法有没有善恶?没有。有没有邪正?没有。有没有真妄?没有。所有一切相对的都没有。这些相对的都是从心想生。你心想善。世出世间没有一法不善;你心地不善。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是善的。都是从心想生。因此祖师大德们才教导我们「从根本修」。什么是根本?心想是根本。道理就在此地。
所以我们应当学佛菩萨。看饿鬼、地狱、畜生造作种种不善。在你心目当中都是清净业。你就成佛了;他没有成就。你成就了。你为什么会看到这些都是清净业?因为「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」。真的清净了。「一切有为法。如梦幻泡影」。「因缘所生法。当体即空。了不可得」。他怎么不清净?确实是清净的。可惜我们没看出来。我们以为它是染污的。其实它是清净的。然后你才晓得。什么叫「性本善」。这三个字的意
华藏世界在哪里?就在这里。跟我们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办法分开的。但是各人住各人的境界。你才稍稍能体会得。你没有这个思想。没有这个理念。不肯契入。这个境界你永远得不到。你永远在怀疑。永远不能现前。这个事情就难了;这一桩事情。佛菩萨再有能力。别说十八不共法。百八不共法也帮不上你忙。对你也无可奈何。为什么?佛帮一切众生。只能做到「开示」两个字。只能做到这里。佛统统做到了。「开」是跟你说明。「示」是做出样子给你看。做示范。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里面。前面三分。这是「开」。跟我们讲经说法;末后一分「入法界品」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。「示」。做示
利钝从哪里分?老老实实讲。利根人听话。百分之百的顺从。善导大师在《观经上品上生章》里面所讲的。随顺佛菩萨的教诲。佛菩萨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。教我不可以做我就决定不做。这是上上根人。这一种人决定能够悟入。不能随顺佛菩萨教诲。还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。随顺自己的妄想执着。你永远不能悟入;别说大悟。小悟都不可能。读了佛经怎么样?读了佛经之后怀疑。满腹狐疑。这哪能成就?这样学佛不但不能得利益。反受其害;佛不害人。是我们自己害了自己。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。
最后这三条:「知过去世无碍、知现在世无碍、知未来世无碍」。这是自性本具般若的德用。十方三世无所不知。没有障碍。这一种智慧的能力跟阿罗汉、菩萨不一样。阿罗汉也能够知三世。知过去、知现在、知未来。但是他的时间只有五百年。他能够知过去五百年、未来五百年。五百年以上他就没有能力。他就不知道。
《法华经》上有个比喻。是一个公案。是段故事。有一个人发心想跟佛出家。跟佛出家决定要有善根。没有善根就没有法子出家。佛叫这些大阿罗汉来看:「他有没有善根?」这些阿罗汉看了都摇头:「没有善根。与佛无缘。」阿罗汉能看五百世。这个人五百世跟佛都没有结过缘。他怎么能出家?佛就说了。他说:「他有善根。无量劫前」。这「无量劫」时间太长了。阿罗汉、菩萨见不到。「他是一个樵夫。山上砍柴的。遇到一只老虎。老虎要吃他。他爬到树梢上念了一声南无佛。」就这一点善根。这一生当中遇到释迦牟尼佛。可以出家。佛给他剃度了。这是说明无量劫前佛知道。别人不知道。菩萨、罗汉都不知道。他有这个能力。总而言之。十八不共法。包括前面十力、无畏。都是形容如来果地上圆满的德能。这个德能是自性本具。圆满的显露。一丝毫的欠缺都没有了。后面一句做总结:
【一切佛法。皆得圆满。】
『一切佛』是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都圆满。没有不圆满。依什么?依十善业。十善业的功德不可思议!十善业从哪里下手?《无量寿经》上教导我们「善护口业。不讥他过」。这就是把下手的方法教导我们。从不妄语开始。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。先从这里做起。然后再学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。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深度、广度随着自己的修行不断的扩展。扩展到与自性完全相应。那就是「性本善」。
佛法。诸位都知道。经有四种:教、理、行、果。佛有这四种经。「教经」。教训、教诲;「理经」。教诲里头包括着真理;「行经」。你要依教奉行。《十善业道经》是属于行经。我们常讲「修行」。修行要靠这一部经。这一部经里面具足一切圆满的佛法。我们怎么能够疏忽?怎么能够轻视它?由此可知。我们自己学佛。学了这么多年。毫无成就可言。每天还生烦恼、起无明、造恶业。这是什么原因?把十善业道疏忽了。认为这是小小事。这个东西不需要学的。殊不知这个小小善是成佛的大根大本。一切佛法都离不开十善。
我们常常看到画的佛像。画的佛像大概在佛的圆光顶上都写了三个字。这三个字有用梵文写的。也有用中文写的。也有用藏文写的。写法不一样。意思、读音都一样。这三个字是「唵、阿、吽」。我当年亲近章嘉大师的时候。我也请大师送我几个字。他老人家自己亲自写的。他就送这三个字给我。「唵、阿、吽」。他用藏文写的。我向他请教这三个字的意思。就是十善业。「唵」是身业。「阿」是口业。「吽」是意业。十善业道。佛顶在头上。佛放的光是什么光?十善之光。纯善无恶。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。末后两句。佛劝我们:
【是故汝等。应勤修学。】
「汝等」。我们今天读到这部经了。「汝等」这个「等」包括我们在里面。这是世尊亲口宣扬。『应勤修学』;我们应该勤奋的来学习。不能够疏忽。疏忽。那你就错了。修学十善。你得什么样的果报、什么样的成就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823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七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七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6963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