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九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九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佛说十善业道经 (第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!请看《十善业道经》第十七面。经文倒数第二行。下半段看起:
【一切人天。依之而立。一切声闻。独觉菩提。诸菩萨行。一切佛法。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。】
我们听了佛这一段话。知道十善业道的重要性。它是整个佛法的大根大本。不仅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是依这个根本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。无不依此十善大地。建立一切佛法;换句话说。离开十善。就没有佛法。大家想想。对不对?我们要学佛。离开十善。我们不是学佛法。由此可知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。念念都与十善相应。你是在学佛。你是在修学佛法。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。哪一个宗派。十善像大地一样。你的法门、宗派就像高楼大厦一样。你都是建立在地面上。没有地。你到哪里去建立?佛把十善比喻作大地。一切佛法建立在这个基础上。一切佛法也依这一个基础而得究竟圆满。
所以十善业道须臾不可离。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修学的法门再多。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无边法门。所有一切法门的总纲领。就是「十善业」。我们读这一部经。一定要有这样的认知。过去轻视、疏忽了。那是自己的过失。是自己的愚昧。所以在佛法里面这么多年。有些同修学了几十年。功夫都不得力。现在晓得。我们没有基
所以学佛的人重视戒律。要去受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。要去受菩萨戒、受三皈五戒。这是最平常的。受八关斋戒;现在我们知道。全是假的。有名无实。为什么?所有这些戒行。统统建立在十善的基础上。你没有十善。连三皈都落空。这个道理我们过去也讲过多次。但是这一次从这个经上。我们就讲得更清楚、更透彻了。我往年讲的。是根据「净业三福」讲的。净业三福就好比三层楼。你没有第一层。你怎么能盖第二层?第一层是第二层的基础。第一层。「孝养父母。奉事师长。慈心不杀。修十善业」。还没有到三皈五戒。三皈五戒是第二层。第二条才是「受持三皈。具足众戒。不犯威仪」。你连十善都没有。哪来的三皈?哪里来的五戒?假的。全是假的!所以世间才遭这么大的劫难。我们自己学佛才有这么多的障碍。原来是搞来搞去。连个土地都没有搞到;想盖房子。连土地没有。到哪里去盖?诸位要知道。十善业是土地。有了土地。你才可以干别的事情。你连土地都没找到!
所以。在佛法里面讲。不管是讲显教、密教。宗门、教下。大乘、小乘。无论说什么法。你要先有十善。你才能建立。你要没有十善。你全部落空。由此可知。十善的重要性。佛在这个地方举的。就是我们现代一些人讲的五乘佛法。『一切人天』。人天乘。『依之而立』。『一切声闻』。它上面加个「一切」。此界、他方都包括在里头。不单是娑婆世界。无量无边诸佛剎土统统包括在其中。声闻。『独觉菩提』就是缘觉。『诸菩萨行』。称「诸菩萨」。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。诸菩萨。『一切佛法』。天台家讲的「藏、通、别、圆」。这是四种佛;贤首大师讲的「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
十条纲目很容易记。古人教导我们记忆的方法。「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」。身三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。在家同修不邪淫。身三条。三善;口四善: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;意三善。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: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要真干!这十条你做到了。等于说你有了土地。什么土?法性土。你有资格学佛了。学佛从三皈五戒开始。你有资格皈依三宝。你有资格受持
我们学的是什么佛?修的是什么道?连个根本立足地都没有。什么都不必谈了。那修的道是妖魔鬼怪的道。决定不是正法。决定不是佛道。不但不是佛道。经上说得那么清楚。不是天道。也不是人道。人天都要以这个为基础。你就可知他走的是什么道。他走的是鬼道、地狱道、畜生道。他是这个道。因为那些道没有说以十善为基础的。十善基础这个道是从人起。「一切人天。依之而立」。换句话说。不修十善。就是三恶道;你要想得人天。你要好好的修十善业道。你才能得人天的果报。一切佛法究竟圆满的大道。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。末后这一段经文:
【佛说此经已。娑竭罗龙王。及诸大众。一切世间。天人阿修罗等。皆大欢喜。信受奉行。】
这部经是佛在龙宫里面讲的。『娑竭罗』是梵语。翻成中国意思是「咸水海」。我们知道。这地球上的海水是咸的。咸水海。我在前面也把这个意思跟诸位透露过。「咸水海」表什么?「苦海」。表这个意思;那个海水味道很不好。不能喝。所以佛在娑竭罗龙宫。它就表这个意思: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居住的环境是苦海。『龙王』也是表法的意思。「龙」是非常善于变化的。比喻我们现代的社会。人心、造业。千变万化。佛讲这部经。选择这个地方。我们就晓得。他有他的用意在。
苦海无边。人情事理变化多端。我们生在这个环境。用什么方法来应付?用什么方法来生活下去?佛跟我们讲。「十善业道」。也许有人说:「我们果然照十善业道来做。那我们处处吃亏上当。在这个世间活不了。活不下去。」没错。这个世间活不下去。到天上去了。你是善人。你应该有好的果报。天上果报比这儿好。极乐世界比这儿就更好了。具足十善。没有受三皈五戒。念佛都能往生。怎么晓得能往生?《无量寿经》「三辈往生品」里面讲得很清楚。修十善业。一条一条都说出来了。所以。具足十善业。念阿弥陀佛能往生。何必留恋这个世间?何必跟这些人勾心斗角?没有必要。
所以。真正修行人。释迦牟尼佛示现那个榜样给我们看。「安贫乐道」。我们甘心情愿过一种贫苦的生活。实在讲。「贫」是真的。「苦」是假的。修道人他贫而乐。他不苦。我们世间人就贫和苦。你看看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。颜回的物质生活很苦。「箪食瓢饮」。那是形容他物质生活条件。吃饭连个饭碗都没有。用竹子编一个篓当作饭碗盛饭。喝水连杯子都没有。用个瓢作杯子。生活苦到这个程度;夫子赞叹他。一般人过这个生活会感到很苦。「人不堪其忧」。别人过这个生活非常忧愁。「回也不改其乐」。颜回一天到晚快乐得不得了。贫而乐。他不是贫苦。他是贫乐。你看基督教《圣经》里面讲的「甘贫」。甘贫有两个意思:一个意思是甘心情愿过这个贫苦生活。这是一个意思;另外。「甘」是甜美。贫得很快乐。「甘贫」。这两个字用得很好。这是基督教《圣经》里面所说的。我们要懂得。要能过这种生活。十善业道就不难了。
十善业为什么做不到?我们不肯、不愿意过这个贫苦的生活。贪图物质上的享受。这就坏了。「贪图」是贪心。十善里头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你这个贪心在作祟。那就没有法子。你的十善业就修不成。所以一定要断贪心。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;再恶劣的环境。无论是物质环境、人事环境。决定没有瞋恚心;不贪、不瞋。这是大定。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「首楞严王三昧」。不痴是智慧。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。性相、理事、因果。样样都清楚。样样都明了。不痴。身三、口四自然就做得很圆满。哪里会有过失?
古大德教我们「从根本修」。我们现在也知道。根本是什么?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是根本。十善业是一切人天佛法的根本。不贪、不瞋、不痴是十善业的根本。我们要从这里下手。十善才能够修得好。才能够修得成功、修得圆满。如果不从断贪瞋痴、远离贪瞋痴下手。十善恐怕在这一生很难做到;换句话说。你连作人的基础都没有。其它什么都不必谈了。学佛只不过是跟佛法结个缘而已
这一部经我们就讲到此地做个圆满。希望我们大家听了之后。要认真努力。「人身难得今已得。佛法难闻今已闻」。希望这一生不要空过。决定要有一个结果。要有一个成就。好。谢谢大家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825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九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九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6958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