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 ,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,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,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。
原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
/* Generator: eWebEditor */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argin:0cm;margin-bottom:.0001pt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p {margin-right:0cm;margin-left:0cm;font-size:12.0pt;font-family:宋体;}div.Section1 {page:Section1;}
佛说十善业道经 (第一二九集) 2001/2/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:19-014-0129
诸位同学。大家好!《十善业道经》我们讲完了将十善行落实在五根。在这一段里面。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。我们学习有很深的感触。世出世间法如果没有根。就决定不能够成就。植物没有根不能生长。我们修道的人没有根。怎么可能成就道业?我们仔细观察现前这个世界。也就是讲这个地球。无论是东方、西方。中国、外国。我们冷静观察思惟。现在人心没有根。所以社会动乱。灾祸频繁。人心没有皈依。没有依靠!可以说是人心惶惶。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。过着什么样的生活。居什么样的地位。都没有安全感。世出世法都如是。这是很值得忧虑的。
我们生在这个时代。动乱不安。如何求得自己的心安?这是最重要的一条。心怎么能够安?谚语说得很好:「心安理得。」道理得到了。你心就安了。无论社会怎么动乱。你的心不动。大家不安。你会安稳。为什么?你明理。在我们佛法术语讲:「你得道了。」道就是理。理就是道。你得道了。你心才安。这个道理是什么?简单的讲。就是「宇宙人生的真相」。佛法《般若经》里头常讲的「诸法实相」。只要你把诸法实相看清楚、看明白。你的心就安。无论在什么地方。你是安定的。安定的心生智慧。唯有智慧能解决问题。所以在佛门护法天王西方天王表法的意思:西方是广目天王。他手上缠的是龙。或者是蛇。龙、蛇是代表「变化」。
天王教我们学习。如何我们能够见到理、见到事实真相?实在讲。事实真相是我们本来明了的。佛法称为「明心」。本来明了的。本来明了。现在为什么不明了?不明就叫「无明」。本来应该要明了的。现在为什么不明了?佛是这样讲法。儒也是这样讲法。你看儒家讲的「明明德」。本来是「明德」。明德现在上面还要加个「明」。就是说你本有的明德现在不明了。必须恢复你的明德。叫「明明德」。由此可知。儒佛之道是一不是二。其它宗教里面也有讲到。没有讲得这么清楚。没有讲得这么明显。意思都有。我们要能看得出来。所以我们今天用功夫。真正讲到离苦得乐、破迷开悟。我们才算是有成就。如果到不了这个境界。不算成就。到不了这个境界。要想了生死、出三界。只有念佛求生净土。除这个法门之外。没有第二条路可走。
但是。念佛一生成就的绝不偶然。经上讲得很清楚: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。」由此可知。这一生当中他什么都不懂。迷迷糊糊。念佛能往生了。过去生中多生多劫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多。不少。他才能成就。善根福德因缘少的人。遇到这个法门他不相信。他怀疑。不能接受。依旧空过。所以我们晓得。接受这个法门。欢喜这个法门。我们知道这个人是了不起的人。不是普通人。这个话不是我们说的。是佛在经上讲的。所以。一生遇到净宗。念佛往生。也不是偶然的。因此我们纵然遇到、见到、听到。有不相信的。甚至于毁谤排斥的。我们心里很清楚。什么原因?善根福德因缘不够。他还要修很多劫。
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读到的。阿阇王子那五百人。佛说:「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。」这个善根福德相当深厚。但是还没有资格往生净土。听佛讲《无量寿经》。他们生欢喜心。不排斥、生欢喜心。没有意愿求往生。只希望「我将来作佛能跟阿弥陀佛一样」。不发往生的愿。然后你才晓得。过去生中供养四百亿佛。善根福德因缘没成熟。你才晓得。这一生当中就算是愚夫愚妇。不认识字的乡下人。听到这个法门生欢喜心。立刻就想求生极乐世界。他们的善根福德因缘超过阿阇王子。我们心里就知道了。他超过四百亿。过去生中供佛超过四百亿。他这个缘才能成熟。世出世法哪有偶然的
至于夏老居士会集本的问题。这个时代。楞严会上讲得很好:「邪师说法。如恒河沙。」当然要排斥。当然要毁谤。我们说它是正常现象。如果不是这样的。这是善法、佛法最兴旺的时代。不会这么衰微。所以我们
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。两尊佛住世。一个示现出家。一个示现在家。维摩居士是在家佛。这个我们在经上都看到的。你们去读《维摩经》。维摩居士示现生病。释迦牟尼佛派他的弟子去问候他。目犍连、舍利弗。这都是出家人。都是大弟子。见到维摩居士。顶礼三拜、右绕三匝。这是经上有记载的。佛当年这些出家大弟子。对维摩居士看作释迦牟尼佛一样。决定没有分别。听他讲经。听他教诲。我们出家、在家这个界限分得这么清。执着这么重。你
所以解决今天整个世界安危的问题。关键是在教育。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提到。政治不能解决。武力也不能解决。经济不能解决。科技还是不能解决。什么东西能解决?圣贤教育。所以我们常常想起古老人常常讲:「不听老人言。吃亏在眼前。」哪些是老人?古圣先贤是老人。孔老夫子是老人。释迦牟尼佛是老人;你不听他们的话。你眼前就吃大亏了。非常非常有道理。所以居士当中。不少是诸佛如来化身的。我们肉眼凡夫见不到。说个实在话。释迦牟尼佛讲经讲了四十九年。他老人家也是会集的。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‧四十华严玄义》里面这样说的:「释迦佛一生没有说过一句佛法。」他所说的。是过去古佛所说的。跟孔老夫子一样。「述而不作」。没有自己的意思;古佛是这么说的。换句话说。他所叙说的是会集古佛所说的。孔老夫子所说的是会集古圣先贤所说的。没有掺杂丝毫自己的意思在里头。
世尊灭度之后。教导我们后人的「四依法」非常非常重要。四依法能帮助后人断疑生信。第一个「依法不依人」。法是经典。第二个「依义不依语」。这一句重要!「依义不依语」就是意思对了就行了;言语长说、短说没有关系。深说、浅说也没有关系。意思对了。佛不要求字字句句要跟他一样。不是这样要求。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;会集就行了。只要意思对了就可以了。又何况会集不是从夏莲居开始。宋朝王龙舒居士开始。他是第一个会集《无量寿经》的。这个本子收在《龙藏》里头。你要说他不应该会集、错误的。怎么可以收在《大藏经》里头?凡是佛门四众弟子的注疏能够被收在《大藏经》。都是当代一些高僧大德肯定、承认:「这个不错」。那个时候上奏皇帝。皇帝批准才可以入藏。入藏是代表肯定。这就是说会集是可以做的。
如果说会集不能。会集一定要把它除掉。那也是好事情。为什么?我们佛门的早晚功课是会集的。你们想想对不对?现在许多道场里面的忏仪是会集的:《水陆忏仪》是会集的。《梁皇忏》也是会集的。就统统都不能要了。也很好。和尚没事干了。好好的念佛、参禅、打坐。好!一切是非就没有了。全都是会集的。所以你们想想。你怎么可以把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把它废除、排弃掉?人家连带一想。将来所有的忏仪统统都要废弃掉。为什么?它是会集的。
我们现在净宗。我们提倡的。我们的法会很少。每一年只有祭祖。中元、冬至。我们打佛七祭祖。最后一天我们放一个三时系念。三时系念也是会集的。中峰禅师会集的。所以这个毛病很多。你仔细想想。不是个单纯的问题。如果说会集一定要把它消除。中国佛门里头所有寺院庵堂没事情做!真的。清净道场。连早晚课都没有。早晚课诵本都是会集的。所以我们说话不能不小心。不能不多想想。会集是可以的。会集的标准是在能不能信守原译。他所会集的确确实实保存经本里面的原译。这就是正确的。
龙舒的会集本。诸位常常看到的《弥陀经疏钞》。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。《疏钞》里面引用《无量寿经》的经文。一半以上是采取王龙舒的会集本。由此可知。莲池大师对这个本子很熟。引经据典一半之上采取它。龙舒居士往生是站着走的。第二次会集是清朝魏默深居士。他是咸丰年间人。印光大师批评这两个本子。不是说不可以会集。会集得不好。最反对的地方。是他把原文的字改动。这个例子。是非常不好的例子。他们来改没有问题。改得确实比原译本好。但是这个例子不能开。这个例子开了之后。将来一般人看到。「他们都可以随便改动经文。我们看这个句子不通。我们来改一下」。你来改一下。他来改一下。到后来这个经本不就面目全非?所以不可以。纵然看到古本里有错字。不能改。可以注在旁边:这个字可能是错字。注在旁边。不可以改。希望代代相传。能保持经本的原来面目。用意在此地。夏莲居老居士这才花了十年的时间!过去会集都没有这么长的时间。用心没有这么专。时间没有这么长。又何况夏老自己修行的功力。他确确实实显、密、宗、教都通达。他不是一个平常人。梅光羲那么长的一篇序文里面讲得多清楚。介绍得多明白。我们要深信不疑。
李炳南老居士一生念佛弘经。讲经说法五十多年。他一生心之专。所以他有成就。他早年。好像是四八年还是四九年。他得到这个会集本。尤其看到梅光羲的序文。梅光羲是他的老师;李老师的教是跟梅光羲学的。念佛是跟印光大师学的。看到老师的序文。读到这个本子无量的欢喜。因为老师。就是梅居士。跟夏老是非常好的朋友。他们关系非常密切。这个本子传到台中之后。李老师自己就讲了一遍。做了一个简单的批注。眉注。用毛笔亲自写的。写得都很规矩。这个本子我们印出来了。供养大众。原本在我楼上。你们许多同学都看过了。李老师把这个本子交给我。我有使命依照这个本子修学。弘扬光大。我有使命。我有责任。所以我常说。天下人都反对这个本子。我还是会修这个本子。我绝对不会动摇。
这十几年来。依照这个本子修行的人。许许多多往生的瑞相我们看到了。不要说在别的地方。就是在此地、在马来西亚这些很近的地区。我们看到依会集本修行往生的瑞相。你们同学大家看到的。是我们居士林的老林长。他就是依会集本修行的。三个月之前预知时至。瑞相这么多、这么清楚。这个在佛法讲叫「作证转」。这些人来给我们做证明。所以我们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。全心全力。没有怀疑。没有夹杂。没有间断。我们要有信根。「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」要扎根。我们就有成就了。世间不管怎么动乱。我不动。危机再多。它危我不危。我死了之后。我知道到哪里去。我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没有恐惧。没有畏怖。这叫「理得心安」。道理搞不清楚。你的心就决定安定不下来。搞清楚、搞明白。自然就安定了。定能生慧。慧才能够常生欢喜心。懂得怎样处事待人接物。知道如何修行证果。好。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uefo.com/jk/nr/0/795.html
以上是关于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的介绍,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本文标题:净土法门法师:讲经说法 :十善业道经- -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二十九;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zby666.com/jings/6910.html。